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范文 > 成语解释 > 正文
 

饱不忘饥的成语解释

发布时间:2024-04-26 07:48:19 影响了:

饱不忘饥的成语解释篇一:勤俭是一种美德

勤俭是一种美德

宋鹏姣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勤俭节约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从小便被父母和老师教育要勤俭节约,杜绝铺张浪费。

勤,即勤劳、勤奋。马克思说:“劳动最光荣。” 劳动不仅是创造财富和实现个人价值的一种手段,更是净化灵魂和升华内涵的一种方式。意大利作家乔乃尼奥里曾说:“劳动是产生一切力量、一切道德和一切幸福的威力无比的源泉。”的确,通过劳动我们可以将自身价值实现,通过劳动我们可以将幸福感收获。当我们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某一项劳动中去时,每一份付出,每一次努力,每一段坚持,都将成为一种感动。幸福感也油然而生。

所以,仓颉是幸福的。仓颉夜以继日造字劳作。终为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奠定基础,历代受人敬仰。林伯渠是幸福的。“一日少说,大事也有一二十件,小事还有三五十件。”当时任职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的林伯渠同志,坚持履行劳动义务,以身作则,受世人敬仰。我们平凡世界热爱劳动的所有人都是幸福的。也许我们并没有受万人瞩目,也许我们只是在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不管怎样,劳动所给予我们精神世界的财富,使得我们成为“宇宙之精灵,万物之灵长”,使得我们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俭,即节俭、节约。“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每一份使命的实现都离不开勤俭节约。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来为国人所提倡。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纵观名人轶事,我们不难发现成功之人大多出自节俭之人。节俭习惯的养成可以促使我们向更高的人生台阶迈进。

所以,晋文公是成功的。晋文公饱不忘饥的故事告诉我们“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巴金是成功的。“钱是用来买书的”。嗜书如命的巴金老先生,在生活最为窘迫的时期也不忘记读书。巴金老先生纵观历史,阅尽人事,为世人留下发人深思的著作。袁隆平是成功的。“杂交水稻之父”。再高的荣誉于他而言,都如微风略过,吹过只是代表了来过。所以他才会选择穿10块钱一件的短袖,才会选择将奖金投注于公益事业。我想,我们现实生活中每一位厉行节约的人都将会成为人生赢家。

有人说,都什么年代了,祖国发展这么快,哪里还需要什么节俭,怎样都能有口饭吃了。不!正是因为社会进步了,祖国进步了,我们的文明社会才更需要推崇勤俭节约。这是对有限资源的珍视,对过度消费的抵制。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这一切都离不开资源的消耗,而这一切,更离不开我们每一位公民的勤俭。因此,我们现如今社会更需要勤俭节约。 勤俭,是中华民族富强的保障,是现代文明的内在诉求。

作为新一代祖国接班人,我们更要严格要求自己,牢固树立勤俭节约意识。身体力行,勤俭节约。古人李商隐曾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忧劳足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当今社会,勤俭节约更是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古今中外,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勤俭节约作为一种美德。2006年联合国专门将10月31日设立为“世界勤俭日”,该节日的确立旨在号召人们勤俭节约以共同应对日益严重的资源危机,进而促进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世界勤俭日的确立,可以体现出世界对勤俭的一种呼唤。勤俭,已经为世界所“瞩目”,成为了一个国际性的主题。

同样, 勤俭节约不应当是一时的,它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作为新时期的当代大学生,我们需要积极行动起来,牢固树立资源意识和节俭意识。让勤俭节约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从身边每一件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为作出贡献!

勤俭,是一种操守,是一种品行,是一种素养。勤俭更是一种美德。

饱不忘饥的成语解释篇二:读历史

读历史,学成语

春秋

1:相关韵文

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2:春秋时期四大强国

齐国(东方大国)姜姓,侯爵越级称公,国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 晋国(北方大国)姬姓,侯爵越级称公,国都绛(今山西省翼城县东南) 秦国(西方大国)嬴姓,伯爵越级称公,国都雍(陕西省凤翔县城南) 楚国(南方大国)芈姓,子爵僭号称王,国都郢(今湖北省江陵附近)

3.重要的中小国家

宋国 鲁国 卫国 曹国 郑国 陈国 蔡国 许国

4.后起大国:

吴国 都城姑苏(今江苏省苏州)

越国 都城诸暨(今浙江省诸暨)

5:春秋五霸

齐桓公 宋襄公 晋文公 楚庄王 秦穆公

6:相关典故和成语

烽火戏诸侯 黄泉相见放冷箭管鲍之交一鼓作气老马识途 仙鹤坐车唇亡齿寒五张羊皮饱不忘饥 退避三舍 牛贩子劳军 放虎归山桃园打鸟一鸣惊人赵氏孤儿晏子使楚鱼肠剑 掘墓鞭尸石屋看马卧薪尝胆

7故事分类

哪几个故事是关于齐桓公的?哪几个故事是关于楚庄王的?哪几个故事是关于晋文公的?

8:成语小故事 (1)管鲍之交

从前,齐国有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一个叫管仲,另外一个叫鲍叔牙。年轻的时候,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做生意的时候,因为管仲没有钱,所以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拿出来投资的,可是,当赚了钱以后,管仲却拿的比鲍叔牙还多,鲍叔牙的仆人看了就说:“这个管仲真奇怪,本钱拿的比我们主人少,分钱的时候却拿的比我们主人还多!”鲍叔牙却对仆人说:“不可以这么说!管仲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多拿一

饱不忘饥的成语解释

点没有关系的。”有一次,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躲在最后面,大家就骂管仲说:“管仲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鲍叔牙马上替管仲说话:“你们误会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着他的命去照顾老母亲呀!”管仲听到之后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人可是鲍叔牙呀!”

后来,齐国的国王死掉了,大王子诸当上了国王,诸每天吃喝玩乐不做事,鲍叔牙预感齐国一定会发生内乱,就带着小王子小白逃到莒国,管仲则带着小王

子纠逃到鲁国。

不久之后,大王子诸被人杀死,齐国真的发生了内乱,管仲想杀掉小白,让纠能顺利当上国王,可惜管仲在暗算小白的时候,把箭射偏了,小白没死,后来,鲍叔牙和小白比管仲和纠还早回到齐国,小白就当上了齐国的国王。小白当上国王以后,决定封鲍叔牙为宰相,鲍叔牙却对小白说:“管仲各方面都比我强,应该请他来当宰相才对呀!”小白一听:“管仲要杀我,他是我的仇人,你居然叫我请他来当宰相!”鲍叔牙却说:“这不能怪他,他是为了帮他的主人纠才这么做的呀!”小白听了鲍叔牙的话,请管仲回来当宰相,而管仲也真的帮小白把齐国治理的非常好呢!

后来,大家在称赞朋友之间有很好的友谊时,就会说他们是“管鲍之交”

(2)老马识途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个方面起指引的作用。

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谷。”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

(3)一鸣惊人 比喻平时表现并不突出的人,一下子干出了惊人的成绩。 春秋时,楚庄王即位已经三年,白天打猎,晚上喝酒,对国家大事全不放在心上。他知道大臣们对他不满意,就下了一道命令:“谁要是敢劝谏,就判他的死罪!” 有个名叫伍举的大臣对庄王说:“我有个谜请大王猜猜。”庄王说:“你说吧。”伍举说:“楚国有一只大鸟,身披五彩,可是一停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

楚庄王说:“这不是普通的鸟,这种鸟不飞则已,一飞将要冲天,不鸣则已,一鸣将要惊人。你去吧,我已经明白了。”

从那天开始,楚庄王振作起来,认真治理国家,楚国也渐渐强大起来。最后,这个一鸣惊人的楚庄王成了春秋五霸之一。 9.说说其他的故事 10.成语运用 (1)他平时沉默寡言,这次参加演讲比赛竟然,获得了第一名。

(2)我与你的友谊如同,深挚不移。

(3)马先生有过数次相同的经历,真可算是,所以只要听他的,就可以避免很多错误。

(4)他做事总是 ,从不拖拉。

(5)如果放掉这个大土匪,就等于是,后果不堪设想。

饱不忘饥的成语解释篇三:爱惜粮食征文总结

关于组织玉山镇益海小学学生 参加“爱惜粮食”征文活动的总结

10月16日是联合国“世界粮食日”,世界各国都会在这一天开展宣传纪念活动;为配合“世界粮食日”在中国的宣传,党中央国务院从1991年开始开展“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至今也已成功举办了20届。2013的宣传纪念活动将由中国农业部、中国国家粮食局、中国教育部和联合国粮农组织以及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组织。

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件要求,紧密围绕“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和2013年世界粮食日主题,结合本校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当前国际、国内粮食安全形势和爱粮节粮的重要意义,形成爱粮节粮良好社会氛围,引导广大师生做到温饱不忘饥寒,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消费不能浪费,为加快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校园作贡献。取得了显著成效。

玉山镇益海小学

2013.09.18

相关热词搜索:不忘 成语 解释 饱不忘饥的意思 饱不忘饥的主要内容 饱不忘饥的近反义词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