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导学案 > 正文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4-03-29 21:00:08 影响了:

小编语:为你精心整理的柳永词两首导学案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果喜欢就请继续关注我们博文学习网(www.hnnscy.com)的后续更新吧!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及答案篇一:柳永词两首导学案

第二课时

预习案

1、熟读《雨霖铃》

朗读指导:

①寒蝉凄切——要拖音(“切”字为韵脚,韵脚一般要读得鲜明;尾音读长更能读出词的凄切情感)

② 竟无语凝噎——要稍重、稍停,并读出哽咽之声、冷涩之感(人物情感的高潮)

③念去去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④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何处”要读出疑问语气,“杨柳岸晓风残月”应一景一顿,声断气不断

⑤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2、佛言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悔、爱别离、求不得。其中最苦是“爱别离”。我们学过哪些表现离别的名言呢?请同学回忆,举几个例子。 预设: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九歌·少司命》)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

教学案

【教学目标】

理解词蕴涵的思想感情,并分析其意境之美

一、预习成果展示

二、整体感知

1、播放邓丽君唱的《雨霖铃》歌曲

2、听录音,可以跟着默读,边听边圈画出你认为最能表达作者心绪的一句话 教师引导:作者的心情在词的下片表露无疑,那就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学生活动:齐读这句话

3、自古以来多情之人因离别而感伤的心情是非常普遍的。而柳永的这种“伤离别”又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学生活动:反复品读这句话,讨论交流)

预设:柳永的“伤离别”比一般人更重,“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说明柳永的离别是在凄冷的秋季。文人感秋则悲,更何况是在这样一个场景下和心爱的人离别呢?真是双重的痛苦啊!

三、重点探究

1、柳永和爱人的离别时的情景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看词的上片,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边读边标示出词中的意象。

明确:寒蝉、长亭、骤雨、兰舟、泪眼、烟波、暮霭、楚天

2、这些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明确:凄凉、沉寂

3、在作者哀婉伤感心情的笼罩下,“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那么,这些意象都是作者眼前看到的实景吗?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

明确:不全是实写,“烟波、暮霭、楚天”是作者的想象语。

4、作者把眼前的实景和想象中的虚景结合起来,借以表达内心“伤离别”的心情。我们要了解这种虚实结合的写法。一切景语皆情语,寓情于景也是诗词创作常用的手法。上片有一句典型的“情语”,你找到了吗?

明确:“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8、文学的魅力在于细节的真实,这是一处经典的细节,值得我们用心品味。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品味。

(1)、一个“竟”字,突出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态?

明确:一个人将另一个人的手放在自己手中,相互看着时泪眼婆娑,竟然是被泪水给噎住而说不出话来了!一个“竟”字表达了作者离别依恋痛苦的心情,缠绵悱恻,淋漓尽致。

(2)、把“执手”换成“牵手”“握手”好吗?为什么?

明确:“执手”感觉很慎重,很郑重,而“牵手”和“握手”不能充分表达那种凝重感和气氛。

(3)、此时无声胜有声,说是“无语”,实际上有千言万语。此时柳永和恋人“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悲痛得说不出话来。你能否试着代他说两句?展开想象写一写,和大家分享。(就上述问题分组展开讨论,然后和大家交流。)

9、文学是想象的艺术,大家丰富的想象填充了柳永留下的艺术空白。那么,与恋人离别后,作者的痛苦有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呢?请位同学为大家朗诵词的下片。

10、思念是一种说不出口的痛,而柳永又是如何表达的呢?你认为哪句最能代表柳永的心声呢?为什么?说说你的看法,与大家分享。

(预设):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作者直抒胸臆,把离别后的痛苦酣畅淋漓地说出来了!

(预设):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作者借景抒情,“酒”“杨柳”“风月”这些意象集中渲染了作者借酒浇愁、苦闷难捱的愁苦心情。这一句被词评家贺裳称为“千古俊句”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

春》)”“酒”无味,“柳”留人,“晓风”秀丽,“残月”凄迷,作者的心却是悲苦的。 (预设):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红尘万丈,我非你不爱。恋人离开,百无聊赖。正可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预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有一种“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的无奈与孤寂在里面。以问句作结,引人思考,余味无穷。

四、综合领悟

这首《雨霖铃》只有词牌而没有题目。假设让你为它取个题目的话,你会拟个什么样的题目呢?请说明理由。

(预设)秋别。因为这是一个发生在秋天的关于离别的故事。

(预设)伤别。因为整首词的情感基调就是“伤离别”。

(预设)思念。因为词人对恋人的思念无处不在,我觉得用“思念”比较好。 (预设)相思。

巩固案

一、基础演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全正确的一组是()

A.参差(cī)寒蝉(chán)骤雨(zhòu)良辰美景(chén)

B.繁华(fán) 凝噎(yē)钓叟(diào) 天堑无涯(qiàn)

C.豪奢(shē) 堤沙(dī) 珠玑(jī)咏赏烟霞(shǎng)

D.叠巘(yǎn) 凄切(qiē) 风帘(lián) 兰舟催发(fà)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霜雪矍铄 染柳画桥 羌管弄晴

B.今宵暮蔼 金碧辉煌 户盈罗绮

C.梳妆好像 十里荷花 破涕为笑

D.坐落针砭 山清水秀 三秋桂子

3.下面是对词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东南形胜形胜: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

B.嬉嬉钓叟莲娃 钓叟:钓鱼的老翁

C.此去经年经年:经过一年。

D.多情自古伤离别多情:多情的人。

4.下面有关宋词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词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B.词有词牌,即曲调。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两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

C.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D.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清照、秦观、陈亮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辛弃疾、苏轼、柳永等。

5.下面对柳永《望海潮》《雨霖铃》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转 载于:www.hnNscy.CoM 博文学习网:柳永词两首导学案及答案)望海潮·东南形胜》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

B.“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确实写得高度凝炼,它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C.《雨霖铃·寒蝉凄切》上阕写一对恋人饯行时难分难舍的别情,但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于景,暗寓别意。

D.“此去经年”四句,构成另一种情境。“此去”二字,呼应上阕的“念去去”;“经年”呼应“今宵”,在时间和思绪上步步推进,结构疏散有致。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家很像一个修行的人,虽然穿行在繁华世界里,但是内心会有那种在深山古刹的清寂感。修习好了心性,不管世态多么炎凉,他们都会安之若素。

B.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忘却了曾经的理想,淡漠了身肩的责任,以致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C.以梅艳芳为原型的电视剧《梅艳芳菲》择其情感经历为主线,再现了她的一生。“梅艳芳菲”,不禁让人想到她生前的一颦一笑,可谓风华绝代。

D.历史是严肃的,是不容任何人篡改的。日本在历史教科书上肆意歪曲事实,妄图蒙蔽其国人,掩盖其曾犯下的罄竹难书的罪行,这是对历史的蔑视。

二、精段精练

(一)阅读《望海潮·东南形胜》,完成6——9题。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1)结合词的内容,说说开头“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三句在诗词中的作用。

(2)有评论家说“?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写得高度凝炼。”请简要分析。

(3)“羌管弄晴,菱歌泛夜”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句的意思是什么?“嬉嬉钓叟莲娃”描绘了一幅什么图景?

(二)阅读《雨霖铃·寒蝉凄切》,完成9——11题。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有什么作用?

(2)“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表现了人物何种心态?

(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历来为人称道,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三、拓展阅读

(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禺页]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1)这首词起笔不凡,写了什么内容?请简要分析。

(2)“渐霜风凄惨”中的“渐”字在这首词中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

(3)柳永是较早把游子羁旅情怀纳入词中的人。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归。陈廷焯称此词为“古今杰构”,是“耆卿集中仅见之作”(《词则·大雅集》),王国维更以此与苏轼《水调歌头》媲美,认为此二作皆“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调论也”。请谈谈你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摸鱼儿

辛弃疾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及答案篇二:《柳永词二首》精品导学案(含答案解析)

第三单元 漫步宋

◆13

柳永词二首

用赞美“教训”你

在非洲的巴贝姆巴族中,至今依然保持着一种古老的生活仪式。当族里的某个人因为行为有失检点而犯了错误的时候,族长便会让犯了错误的人站在村落的中央,公开亮相,以示惩戒。每当这时,整个部落的人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从四面八方赶来,将这个犯错的人团团围住,用赞美来“教训”他。

围上来的人们,会自动分出长幼,然后从最年长的人开始发言,依次告诉这个犯错的人,他今生曾经为整个部落做过哪些好事。每个族人都必须将犯错人的优点和善行,用真诚的语言叙述一遍。叙述时既不能夸大事实,也不允许出言不逊,而且不能重复别人已经说过的赞美。整个赞美的仪式,要持续到所有族人都将正面的评语说完为止。

巴贝姆巴族人是智慧的,他们对待犯错人的态度是“尽管你犯了错,有了缺点,但我们依然爱护你,关心你,接纳你。既然你曾为整个部落做过那么多的好事、善事,有着那么多的优点,那么,请你认真地反思,然后心悦诚服地改正自己的错误。我们整个部落的人都坚信:你一定具备改过向善的信心与能力。

微感言:

国尚农,则守旧日愚;国尚工,则日新日智。——康有为

赏读:一个国家只崇尚农业(囿于小农经济)就必然守旧、不开化;如果一个国家提倡工业(重视现代化科学技术),就会天天创新,天天增加智慧。

立德、立功、立言、立节,谓之四不朽。——《魏源集》

赏读:(一个人一生中应该)树立德行,立下功劳,说出名言,树立高洁的节操。这就叫做四项不朽的事。

须是表里皆实,无毫虚伪,然后有以为进德之地,德方日新矣。——《朱子语类》 赏读:(一个人)必须里面(心中)和外面(形象)都实实在在,没有丝毫虚伪,然后才能有不断培养自己良好道德的基础,自己的道德水平才能天天提高。

处事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朱子大全》

赏读:处理事情的要点是:端正正确的主张,不谋私利;阐明其中的道理,而不要多想什么功勋。

一、作者视窗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字耆

卿,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排

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

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

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作品仅《乐章集》一卷流传至今。代表作有《雨霖铃》《八声甘州》《凤栖梧》《蝶恋花》等。

二、写作背景

《蝶恋花》:柳永出身于世代儒学仕宦之家,青年时代在汴京度过,生活放荡,是一位风流才子。他为人放荡不羁,仕途坎坷,一生抑郁不得志,多往来于秦楼楚馆之间,与教坊乐工歌妓相交,相传死后是由歌妓们集资为其营葬。其风流韵事、离情别意之举司空见惯,以此为题材写出了诸多旷世之作。本词即词人自己漫游江湖之中,触景生情,春愁难耐,相思骤生,为他的意中人而作,或为排遣心中抑郁而作,历史上并无明确结论。

《望海潮》:这首词是柳永年轻时的作品。是他从家乡福建崇安赴开封应试,路过杭州,拜谒世谊前辈两浙转运使孙何时的赠词。当时,孙何徙两浙转运使,礼贤下士,爱好词艺,故柳永作词相赠,以博得孙何的称扬和赞誉,可见,柳永亦有升迁之意,仅是一生潦倒不得志而已。

这是一首艺术感染力很强的词。相传后来金主完颜亮听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以后,便羡慕钱塘的繁华,从而加强了他侵吞南宋的野心。为此,宋人谢驿还写了一首诗:“莫过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哪知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罗大经《鹤林玉露》)说金主完颜亮因受一首词的影响而萌发南侵之心,原不可信,但是,这一传说却可以印证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是很强的。

三、基础梳理

1.字音识记

(1)伫倚( )(2)黯黯( )(3)凭阑( ) ...

(4)强乐( ) (5)憔悴( ) (6)参差( ) ....

(7)堤沙( ) (8)天堑( ) (9)珠玑(

) ...

(10)罗绮( ) (11)叠 (12)羌管( ) ..

(13)钓叟( ) .

答案 (1)zhù (2)àn (3)lán (4)qiǎnɡ (5)qiáo cuì (6)cī (7)dī (8)qiàn (9)jī (10)qǐ

(11)yǎn (12)qiānɡ (13)sǒu

2.词语释义

(1)伫倚危楼风细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黯黯生天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拟把疏狂图一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强乐还无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东南形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参差十万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重湖叠清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千骑拥高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异日图将好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伫:久立。危楼:高楼 (2)黯黯:因离别而伤心的样子 (3)拟:打算。疏狂:生活放纵散漫,不受礼法约束 (4)强乐:勉强寻欢作乐。还:又 (5)衣带渐宽:意思是说(因为相思而使得)人越来越瘦了。消得:值得 (6)形胜:地理形势重要 (7)参差:形容楼阁高低不齐 (8)霜雪:比喻浪花。天堑:天然的壕沟。此处指钱塘江的壮阔。堑,坑 (9):山峰。清嘉:秀丽 (10)高牙:高高飘扬的军前大旗,牙,牙旗。因用象牙装饰,故称 (11)图:画下来。将,助词,无实义

3.名句背诵

(1)________________,为伊消得人憔悴。

(2)重湖叠清嘉,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无言谁会凭阑意?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差十万人家。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堑无涯。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嬉嬉钓叟莲娃。

答案 (1)衣带渐宽终不悔 (2)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3)草色烟光残照里 (4)烟柳画桥 风帘翠幕 (5)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 (6)羌管弄晴 菱歌泛夜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及答案篇三:柳永词二首导学案

(9)高一语文必修四第四课柳永词二首导学案

班级:———————— 姓名:————————

执笔:韩江涛 审核:高一语文备课组

使用时间:2009-5-4

学习目标:

1.体会大量使用偶句的所谓赋体笔法的特点。

2.品味富有特征的景物描写,感悟作者容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学习重难点:

1.感受词的意境

2.曲婉而深挚的抒情。

学习课时:一课时

学习流程:

一、知识积累、作者介绍(A级)

(学法指导:查阅基础知识手册和资料书,完成空格。)

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流行歌曲“。词指可以和乐

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别称有,如“”“ ”“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2、词的分类:按字数多少可分为58字以内)59—90字)91

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 、 、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 ”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和(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 、 、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3、作者介绍:柳永,字山西),后移居崇安(今属福建)。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 ,发展了 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其词中名篇有《雨霖铃》、《》、《 》、《望海潮》等。

柳永在词的内容和表现手法上都有新的开拓,标志着宋词的重大变化,对宋词

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词音律协婉、平易轻约,更善情景之融。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称“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足见其靡盛,而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倍加推崇:“诗当学杜诗,词当学柳词。”

二、学习《望海潮》

1、词牌及相关背景

《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为柳永所创新声。这首诗写的是杭州的富庶与

美丽。柳永在杭州生活过一段时间,对杭州的山水名胜、风土人情不仅有亲身的观赏和体会,而且对杭州还怀有极其深厚的热爱之情。这首词是柳永写给杭州地方长官的,在艺术构思上匠心独运,上阕写杭州,下阕写西湖,以点带面,明暗较差,铺叙晓畅,形容得体。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与东坡亦相去不远。在艺术上

几乎超过了前人所有歌颂杭州的诗词。北宋初期,历经五代战乱,城市人口都不多,而杭州能有十万人家,堪与北宋都城汴京媲美,所以柳永能铺陈其繁华。

相传金主完颜亮听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以后便对杭州垂涎三尺,因而更

加膨胀了他侵吞南宋的野心。宋谢驿有一首诗写道:“莫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岂知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这虽然是传说,但杭州的优美迷人和柳永的深厚功力由此可见一斑。

2、为本次划分节奏(在字间加“/”)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3、强调以下词语的音、形、义:

⑴形胜:⑵参差:

⑶天堑:

⑷重湖叠巘清嘉:

⑸高牙:

⑹异日图将好景:

4、本词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钱塘”的繁华?

5、若把“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的“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

6、“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情景?

7、背诵《望海潮》,讨论: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词有点,有染”,说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点染”,它既有抽象的评点,又有具体的描述,二者紧密相连,表现鲜明的情志。本词就运用了“点染”的手法,请加以说明。

8、相关资料

柳耆卿与孙相何为布衣交。孙知杭州,门禁甚严。耆卿欲见之而不得,作《望海潮》词往见名妓楚楚曰:“欲见孙相,恨无门路。若因府会,愿借朱唇歌于孙相公之前。若问谁为此词,但说柳七。”中秋府会,楚楚宛转歌之,孙即日迎耆卿预坐。 (宋杨浞《古今词话》,中华书局《词话丛编》本)

三、学习《雨霖铃》

1、词牌及相关背景

“雨霖铃”,一作“雨林铃”,原为唐教坊曲名。相传唐玄宗入蜀,至斜口时,霖雨

连日,栈道中闻铃声,为悼念杨贵妃,遂制其曲。白居易《长恨歌》云:“夜雨闻铃肠断声”说的就是这件事。

柳永仕途失意,四处漂泊。这首词是他离开汴京、前往浙江时的作品。词以悲秋

景色为衬托,抒写与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表现了双方深挚的感情。全词如行云流水,写尽了人间的离愁别恨。词人以白描手法写景、状物、叙事、抒情,感情真挚,词风哀婉。

2、为本次划分节奏(在字间加“/”)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

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3、给每个画面加小标题(要求:四字短语,形势整齐;用原词中的词句,有诗意;精妙地概括画面)

4、按照你自己的理解,结合古代文学常识,解释下列意象表达的含义。

长亭

杨柳

晓风

寒蝉

5、思考:作者在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请找出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

6、思考:文章采用了何种间接抒情的方式?找出词中间接写景的句子。

四、拓展阅读

(一)阅读《雨霖铃》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下列词句 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交待了离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

B.“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表明作者在此情此景当中所产生的离情别绪和古人一样深。

C.柳永本是南方人,在汴京仕途失意,内心充满惆怅,决计离京赴外地.但一想到要与恋人分别.将失去爱的慰藉,更觉得凄苦万种,无以名状.

D.全词基调极其低沉,诗人又善于借助人物与神态来烘托心情,如: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使低沉的调子更显低沉.

2、如何理解《雨霖铃》中的景物描写与抒情的关系

(二)柳永《望海潮》中,对“形胜”做了很多描写,请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词,回答问题

凤栖梧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杷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1、对这首词的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伫倚”句中,“危楼”指高楼,“望极”是极目远望的意思。

B.“草色”句中,“残照”点明离别的时间为黄昏,“会”是领会、理解的意思。

C.“拟把”句中,“拟”有模仿、效法的意思,“疏狂”是狂放不羁的意思。

D.“衣带”句中,“衣带渐宽”指身体逐渐消瘦,“伊”就是他(或“她”),“消得”是导致、致使的意思。

2、“拟把”一句用了什么手法,作用是什么?

五、阅读补充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 [南宋]李清照《蝶恋花》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唐]白居易《琵琶行》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五代]李煜《乌夜啼》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孔雀东南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南宋] 吴文英《唐多令》

(9)高一语文必修四第四课柳永词二首导学案(教师版)

执笔:韩江涛 审核:高一语文备课组

使用时间:2009-5-4

学习目标:

1.体会大量使用偶句的所谓赋体笔法的特点。

2.品味富有特征的景物描写,感悟作者容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学习重难点:

1.感受词的意境 2.曲婉而深挚的抒情。

学习课时:一课时

学习流程:

一、知识积累、作者介绍(A级)

(学法指导:查阅基础知识手册和资料书,完成空格。)

1“流行歌曲“。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别称有,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2、词的分类: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阕”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3山西),后移居崇安(今属福建)。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乐章集》,其词中名篇有《雨霖铃》、《凤栖梧》、《八声甘州》、《望海潮》等。

柳永在词的内容和表现手法上都有新的开拓,标志着宋词的重大变化,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词音律协婉、平易轻约,更善情景之融。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称“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足见其靡盛,而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倍加推崇:“诗当学杜诗,词当学柳词。”

二、学习《望海潮》

1、词牌及相关背景

《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为柳永所创新声。这首诗写的是杭州的富庶与美丽。柳永在杭州生活过一段时间,对杭州的山水名胜、风土人情不仅有亲身的观赏和体会,而且对杭州还怀有极其深厚的热爱之情。这首词是柳永写给杭州地方长官的,在艺术构思上匠心独运,上阕写杭州,下阕写西湖,以点带面,明暗较差,铺叙晓畅,形容得体。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与东坡亦相去不远。在艺术上几乎超过了前人所有歌颂杭州的诗词。北宋初期,历经五代战乱,城市人口都不多,而杭州能有十万人家,堪与北宋都城汴京媲美,所以柳永能铺陈其繁华。

相传金主完颜亮听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以后便对杭州垂涎三尺,因而更加膨胀了他侵吞南宋的野心。宋谢驿有一首诗写道:“莫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岂知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这虽然是传说,但杭州的优美迷人和柳永的深厚功力由此可见一斑。

2、为本次划分节奏

相关热词搜索:两首 答案 柳永 学案 柳永词二首导学案 辛弃疾词两首导学案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