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正文
 

邯郸市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4-03-29 13:19:09 影响了:

博文学习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邯郸市年政府工作报告,提供全面的邯郸市年政府工作报告信息,希望对您有用!

邯郸市年政府工作报告篇一:2000年邯郸市政府工作报告

2000年邯郸市政府工作报告

[2000.02.14]

邯郸市人民政府代市长宋恩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1999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全市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解放思想,开拓进取,迎难而上,全力打好六个攻坚战,较好地完成了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促进了社会全面进步。预计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5%。全部财政收入完成3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0.8亿元,分别增长8.6%和 4.8%。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市粮食、蔬菜、肉类、禽蛋总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农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扩大了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畜牧业已成为农业的主导产业;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快,15条龙型经济已初步形成并取得较好效益;农业基本建设得到加强,新增灌溉面积16万亩,发展节水灌溉25万亩。乡镇企业增加值、上缴税金分别增长25%和23%。

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入统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91.9亿元,实现利税31.4亿元,分别增长11.8%和14%,产销率达到98%。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丛台酒业、宇康、雪驰等一批优势企业扩张较快,纺织压锭、煤炭限产和整顿关闭"五小"企业达到了预期效果。学邯钢活动进一步深入,扭亏脱困成效明显,列入规划的5家国有大中型亏困企业,有 1家破产重组, 4家扭亏为盈。

第三产业健康发展。市场建设力度加大,交通运输、旅游、通讯、房地产等发展较快。

新世纪商业广场、康德超市、广电综合信息网等一批项目竣工投用。商贸流通行业扭亏增盈效果明显。金融保险业稳健运行。对农村合作基金会进行了清理整顿,首期兑付平稳。

固定资产投资取得新突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0亿元,其中地方固定资产投资168.6亿元。45项重点项目完成投资 81亿元,完成计划的124%,邯济铁路、热电厂2号机组和黄粱梦、磁县、永年国家粮食储备库等16个项目建成投产。项目谋划、争取资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市级项目库储备千万元以上的项目287个,争取国家财政债券1.2亿元、技改贴息1.7亿元。

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加大。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32家。抓大放小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债转股、兼并、破产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对外、对内开放进一步扩大,实际利用外资2.7亿美元,出口创汇 1.1亿美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引进国内、资金、技术、人才工作取得新成效。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有较大提高。

城镇面貌发生明显变化。城市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主城区和县城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6亿元,建设了一批市政工程。特别是年度投资12.9亿元的十大献礼工程的顺利实施,城市出入口、迎宾道、博物馆广场等标志性建设项目的竣工投用,改善了城市面貌,提升了城市形象。

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坚持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切实解决了群众关注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较好地落实了中央增资政策和党的农村政策,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00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88元,分别比上年增加92元和86元。住宅建设发展迅猛,全市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0平方米。社会保障和解困再就业工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全年共筹集发放再就业资金1.4亿元,救助51万人次,"八方面人员"的基本生活困难得到解决。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办好的14件实事,除市一中扩建工程因方案变动目前正在实施外,其余13件已全部完成或达到预定进度。

维护了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与"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积极推进依法治市,各级政府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和接受市人大等各方面监督的自觉性有所增强。办理人大常委会审议和视察意见、

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效率与质量有所提高。政务、村务、厂务和校务公开制度进一步推广。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技体制改革继续深化,技术创新能力有所提高,技术成果引进成效明显,高新技术技工贸总收入达到53亿元。教育事业迈出新步伐,鸡泽、馆陶顺利通过"普九"验收,至此,全市19个县(市)区全部实现"普九"达标。各类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高中和普通高校招生大幅度增加,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人口、土地和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加大,群众的环境意识进一步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我市连续四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此外,广播电视、卫生、体育、文化艺术、新闻出版、文物、审计、统计、监察、民政、扶贫、民族宗教、人防、地震、气象、外事侨务、民兵预备役、档案等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来之不易的,是全市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奋力拼搏、艰苦奋斗的结果,是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监督、支持和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级干部,向人民解放军驻邯部队、民兵预备役人员、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驻耶中央、省属单位,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爱国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结构性矛盾突出;农业抗灾能力较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水资源匾乏,环境污染比较严重;财政减收增支因素较多,财政紧张状况尚未根本好转;部分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再就业压力较大;社会生活中还存在着消极腐败现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亟需加强,政府机关工作效率有待提高。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进一步提高执政水平和服务质量,努力做好今后的工作。

2000年的目标任务

今年,是世纪交替之年,是"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改革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在新世纪里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

今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加快实施开放带动、科教兴市、可持续发展三大主体战略。以改革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有市场前景的高科技项目和产品为核心,突出抓好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运行质量这个重中之重,全力打好国有企业扭亏脱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重点项目建设、城市建设和管理四个攻坚战,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优化投资发展环境,确保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城乡人民收入三个增长,确保全市社会政治稳定。

今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全部财政收入增长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4%左右。

今年的主要任务是:

(一)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重点,加速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调整中应把握好市场导向、最佳效益和比较优势原则,重点抓好三个层次。

第一,调整种植业结构,提高优质高效农产品的比重。适应市场需要,发展订单农业、 特色农业,积极引导农民调减粮田面积,增加专用小麦、玉米和优质棉花、杂粮种植,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档次。扩大油料、蔬菜、瓜果、花卉、药材等经济作物面积,允许出现无粮乡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力争设施农业面积达到50万亩。

第二,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强化畜牧业的主导地位。大力发展养殖专业村、专业户,鼓励发展高附加值的特种养殖,扩大专业市场,健全养殖服务体系,使畜牧业产值 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第三,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实施"龙头带动工程",扶持壮大重点龙头企业,积极开拓市场,培育农村经销大户、经纪人队伍以及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发展"农"字头乡镇企业,提高农畜产品深加工水平,

实现多次增值增利。完善农户与龙头企业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联合体。

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以抗旱防汛工程为重点,加快漳河整治工程、大名远水库建设和茅岭底、刘庄水库的前期工作。全市新增灌溉面积15万亩,发展节水灌溉20万亩。

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进一步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重点落实好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减轻农民负担、按保护价敞开收购余粮三项基本政策,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二)以推进结构调整和国企改革为重点,全面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按照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的总体要求,坚定不移地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确保"两个大多数"目标的实现。

l、调整优化工业经济结构。一是培育开发名牌产品、拳头产品。以雪驰服装、力力牌强化瓷等 10个名牌产品和丛台酒、太行山牌水泥等20个拳头产品为重点,加大投入,加强技术创新,扩大规模,发挥名牌效应,带动全市工业产品开发和升级。二是巩固壮大优势企业和企业集团。支持、鼓励邯钢、新兴铸管、发达等优势企业和企业集团,通过联合并购、参股控股等多种形式,推进产权流动重组,实现不断扩张。三是扶持加强支柱产业。采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巩固支柱产业的优势地位,重点抓好棉三无梭织机、邯钢"1260高炉"易地大修等技改项目。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重点在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和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筛选一批高科技产品,给予重点扶持,促其发展壮大,形成支柱产业、后备产业、新兴产业的梯次分布。四是下决心淘汰工艺落后、污染严重、高耗能的产品和企业。特别是对"五小"企业,要痛下决心,坚决关闭。

2.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国有经济要收缩战线,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变现国有资产,促进国有经济的退出,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形成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今年,要确保太行、马铝、棉机、宇康等57家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按标准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改制的企业要按要求逐项规范,尽快达

邯郸市年政府工作报告篇二:邯郸市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邯郸市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关于邯郸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

——2011年3月16日在邯郸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邯郸市代市长 郑雪碧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关于邯郸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0年及“十一五”工作回顾

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全市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打造冀中南重要经济增长极、建设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下大力保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圆满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342.2亿元,增长13.1%;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43.9亿元,增长21.2%,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6亿元,增长33%。围绕提升产业竞争力,强力推进“3+3+3”主导产业倍增计划,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现代服务等新兴产业投资占45%,提高1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58.1亿元和84亿元,增长36.3%和30%。坚持不懈抓投资、上项目、增后劲,深入推进“双十百千工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35.1亿元,增长25.1%。新开工省市重点项目111个,竣工82个,总投资1122亿元。谋划超亿元项目1180个。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加快东部振兴步伐,东部十县全部财政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5.6个百分点。

(二)“三农”工作形势喜人。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发放各类涉农补贴10.3亿元。在全省率先建设“吨粮市”,深入推进“4123”双增工程,战胜春寒、干旱等自然灾害,粮食生产连续七年丰收,总产476.1万吨,创历史新高。蔬菜、棉花、油料等农产品稳定增产,畜牧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38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59%。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引黄入邯工程正式通水,南水北调邯郸段全面开工。造林绿化45.5万亩,绿网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市财政安排7000万元支持新民居建设,新华社刊发长篇通讯,对我市经验予以报道。

(三)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坚持盘活存量和优化增量两手抓,市财政安排1亿元,支持工业技改和重点项目

131个,带动信贷和社会投资200多亿元,工业技改“四种模式”在全省推广。在全市1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对标行动”,强化运行监测和要素保障,狠抓节能减排,企业生产经营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中船重工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八大系列产品投产,光导鼓、特种气体产能居全国第一;美的邯郸工业园一期竣工投产,填补了我省白色家电制造业空白。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不断提高行业技术水平,2项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硅谷碳纤维复合芯导线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我市入选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产业聚集区建设快速推进,冀南新区上升到省级战略层面,邯钢工业区企中村整体搬迁启动,经济开发区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发展迈出重大步伐。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014.2亿元,增长15%;利润148.4亿元,增长26%。

(四)第三产业加速发展。总投资440亿元的57个现代物流项目加快推进。现代国际汽贸城开工建设,国际陆港物流园区进展顺利。新兴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列入省级物流产业聚集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深入实施,农村市场进一步繁荣。成功举办装备制造、建材、耗材等10大会展。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7.6亿元,增长18.5%。实施“旅游兴市”战略,投资19亿元,强力推进一大批旅游项目,广府古城开发和漳河园区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全市旅游业总收入76.3亿元,增长27.9%。现代金融发展势头强劲,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邯郸银行在石家庄开设分行。晨光生物成功上市,开创了我市民营企业上市融资的先河。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131.5亿元和1318.7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15.3%和16.3%。

(五)城乡面貌发生巨变。以“全省看邯郸”的气魄和力度推进三年大变样,城中村、旧城和棚户区改造步伐不断加快,全年拆迁1723万平方米,城建投资完成770.3亿元,均占三年总量的50%。坚持“三个面向、四个开放”,加快实施了一批城建重点工程,丛台广场建成开放,文化艺术中心主体框架封顶,占地5874亩的五仓区开发整体推进。既有建筑包装改造和夜景亮化全面完工。保障性住房建设走在全省前

邯郸市年政府工作报告

列。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成效,“五河”治理加快推进,南湖、北湖景区二期工程全面启动,“两厂(场)”建设提前一年完成省下达任务。综合整治城市环境,加快数字城市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主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326天,增加6天。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青兰、大广高速邯郸段和邯武快速路建成通车,定魏、邯临、南北环等公路改造工程竣工,邯黄铁路、邯济邯长铁路扩能、邯郸火车站改扩建等项目开工建设,区域交通枢纽地位不断强化。我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形象品位跃上新台阶,荣获全省三年大变样工作突出贡献奖,武安、魏县被评为全省三年大变样先进县。总投资798亿元的216个城建项目集中开工,在全省率先启动“三年上水平”工作。

(六)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31户企业实施旧厂改造退城进郊,激发了企业活力,促进了产业升级。财政综合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市县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行政效能得到提高。不断拓展对外开

放的广度和深度,深化与冀中能源、河北钢铁、北京金隅、中国恒天等大企业大集团的战略合作,成功引进日本三菱、荷兰哈克、中国建筑等一批战略投资者。对外协作更加广阔。全市实际利用外资5.1亿美元,出口创汇8.8亿美元,分别增长52.2%、59%,增幅居全省第一和第三位。我市获得全省对外开放特别贡献奖和“海外最具影响力城市”殊荣。民营经济规模和实力不断壮大,新金钢铁公司晋级“中国企业500强”。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1520.4亿元,增长15.2%,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4.9%。

(七)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始终以群众利益为重,切实解决事关民生的现实问题。全市民生支出达150亿元,增长24%,62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在全省率先推行民生补贴“一卡通”。新增城镇就业岗位9.5万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9万人。社保“五险”扩面20.5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135万人,惠及60岁以上老人28.8万。解决了308个村37.8万人吃水难问题。转移农村劳动力24.2万人次,3万农民如期脱贫。加强物价监管,及时对生活困难群众实施价格补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62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6085元,增长14.3%。

(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坚持经济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标准化、规范化乡镇卫生院建设成效显著,新农合参合率达95.9%,提高5.1个百分点,重大疾病预防能力得到加强。新建标准化学校50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电视连续剧《广府太极传奇》在央视热播,大型魔幻舞台剧《黄粱梦》唱红首都大舞台。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欢乐乡村”文化工程成效突出。成功举办中国邯郸太极峰会,中原民间艺术节荣获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趋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加强,信访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积极做好援川、援疆和支援玉树地震灾区工作,率先完成援疆项目河北新村建设。国防和民兵预备役、人口计生、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物保护、妇女儿童、爱国卫生、残疾人、审计、监察、体育、慈善、老龄、档案、人防、地震、气象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各位代表,2010年,我们以创先争优的进取意识、以求真务实的超常举措、以克难攻坚的过硬作风,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多项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位居前列,为“十一五”划上了圆满的句号。过去的五年,我们沉着应对,顽强拼搏,化危为机,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办成了一批影响深远的大事,办好了一批深受群众欢迎的实事,创造了我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辉煌。

这五年,是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五年。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市生产总值、全部财政收入实现“两个翻番”;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是“十五”末的2.7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756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8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是“十五”末的2.2倍。邯郸跻身中国城市综合创新力50强,荣获中国最具创新绩效城市第十名。

这五年,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科学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的五年。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钢铁、煤炭、电力

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步伐加快,竞争力不断增强;装备制造成为工业投资第一大行业,现代物流、新材料、文化旅游等成为发展新亮点。以节能减排倒逼结构调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比“十五”末分别下降22.76%、15.3%和18.72%,圆满完成“十一五”目标。注重在省级和国家发展战略中谋划邯郸发展平台,形成了一批工业、农业、物流、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增创了邯郸发展新优势。

这五年,是城镇化战略深入实施、统筹城乡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大力实施城镇化“六大战略”,城市框架全面拉开,“1+6”中心城市建设进程加快。三年累计拆迁3377万平方米,其中主城区1782.7万平方米,占建成区面积的26%。城建投资完成1552亿元,一批标志性工程相继建成,邯郸机场通航,铁路、高速公路总里程分别达503公里和355公里,城市承载力显著增强。城乡统筹步伐加快,330个新农村示范村启动建设,农村面貌明显改善。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6.5%,比“十五”末提高8.7个百分点。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这五年,是改革开放扎实推进、发展活力竞相迸发的五年。坚持深化改革破解难题,扩大开放赢得机遇,国有企业、财税体制、医疗卫生、农村、文化、行政等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867户市县属企业实施了多种形式的改革改制,创造了政府投融资改革的“邯郸样本”。对外贸易市场扩展到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法国圣戈班、韩国现代、美的集团、沃尔玛等一批国内外500强企业落户邯郸。全市出口总值累计完成37.1亿美元,年均增长22.6%;实际利用外资14.7亿美元,年均增长27.1%。

这五年,是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始终坚持惠民优先、民生为重,五年来全市民生支出达到533.2亿元。新增城镇就业36.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170万人次,城镇基本养老、医疗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扎实推进,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解决了7.8万城市困难家庭住房问题。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832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507元,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这五年,是政府职能加快转变、行政效能显著提高的五年。致力推进法治型、服务型政府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行政服务中心“三位一体+电子监察”工作模式,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邯郸经验”在全国推广。深入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完善政府工作制度和议事规则,加强政府信息公开,运转效率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全面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更加完善。扎实推进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按时办复率100%。我市荣获全国十大“开放型政府杰出服务奖”。

各位代表,“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

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历届党委、政府打下的坚实基础,得益于全市上下的团结奋斗。在此,我谨代表市政府,向为邯郸改革发展稳定无私奉献、辛勤劳动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驻邯部队、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长期以来给予我们真诚帮助的驻邯中省直单位的同志们,向在外地工作的邯郸籍同乡,向在邯郸工作过和生活在邯郸的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邯郸各项建设事业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十二五”奋斗目标和战略重点

各位代表,“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在这一伟大征程中,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至关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世界经济加速调整,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孕育突破,有利于我市在更大范围利用国际资本、资源、技术和市场。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国家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南资北移”趋势明显,有利于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省“十二五”规划把冀中南经济区作为四大战略重点之一,进一步明确了邯郸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为我市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拓展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爬坡过坎的严峻挑战期。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从紧,土地控制更加严格,节能减排要求更高,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环首都经济圈、沿海经济隆起带各市发展提速,竞争更加激烈。我市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不容忽视,资源型、重化工的产业结构还没有根本改变,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区域发展仍不平衡,城市转型、经济转型、产业转型的任务紧迫而艰巨,社会管理和改善民生任务繁重,我们面临着一系列重大考验。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全市经济连年高位增长,一批重大项目到了集中发力、释放效益的时期。“1+6”中心城市辐射带动效应明显,高速、高铁、空港、通海铁路等立体化交通优势突出,为邯郸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冀南新区成为全省着力打造的第三大增长极,有利于我市在更大范围聚集要素、产业和财富。全市上下心无旁骛谋发展、风清气正创伟业的氛围更加浓厚,奠定了加快发展、加速转型的重要基础。

各位代表,面对战略机遇期,我们耽误不得;面对严峻挑战期,我们回避不了;面对黄金发展期,我们失误不起。我们必须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战无不胜的士气,迎接挑战,奋发有为;以积极进

邯郸市年政府工作报告篇三:2012邯郸市肥乡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1月10日在肥乡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肥乡县人民政府代县长赵洪山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肥乡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县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中共肥乡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县人民,紧紧围绕强县建设目标,全面提升肥乡实力、活力、竞争力,圆满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大幅提升。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预计达到58亿元,年均增长1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达到45.2亿元,年均增长35.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达到16亿元,年均增长32.6%;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35.8亿元,年均增长21.2%;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6800元,年均增长14.4%。特别是作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反映的财政收入,在继2008年首次突破亿元大关、2010年突破2亿元后, 2011年又突破3亿元,达到3.17亿元,是2006年的5.1倍,总量位居东部县第三,年均增长38.5%,增幅全市第一,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由2 %提高到5.46%,标志着全县经济步入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发展后劲明显增强。持续开展项目建设攻坚,五年累计争列省重点项目20个、市重点项目28个,建设投资亿元以上项目41个,总投资达到137亿元。投资3.8亿元的庞大专用车、投资5.2亿元的华昊太阳能等一大批重点项目竣工投产;投资60亿元的邯郸东郊热电厂、投资12.8亿元的丛台酒厂搬迁等一大批重大项目落户我县,鼓舞了士气、提振了信心、增强了发展后劲。2011年项目聚集区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成为聚集生产要素、聚集优质产业、聚集财富的最佳平台。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坚持以开放总揽全局,以引进战略投资者为主攻方向,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135万美元,完成出口创汇4541万美元。庞大集团、国电集团等国内及世界500强企业相继投资肥乡。邯郸银行落户肥乡。我县先后被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示范县200强”、“中国最佳投资环境县”、“中国最具吸引力特色县”和“中国最具特色经济发展潜力县”。肥乡经济开放度、活跃度大幅提升,对外影响力、吸引力显著增强。

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县城面貌辉煌巨变。抢抓省市实施城乡面貌三年大变样和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机遇,按照“邯郸东扩、肥乡西进”发展思路和建设“宜居肥乡”发展定位,大力度推进县城建设,五年累计投资110亿元,实施重点城建工程86项。编制完成了第三期县城总规、县城中心地段控制性规划和各类专业规划,新建了正肥路、青兰高速连接线、广安路西延等县城主要道路,拉开了城市大框架,城区面积由原来的8平方公里扩展到13.05平方公里。尤其是长安路,贯穿县城东西,成为广大群众交口称赞的民心大道。建成了宏泰花园、宏都花园,启动了盛世长安等一批高标准住宅小区,改善了县城居民住房条件,配套建设保障性住房80万平方米,全省领先。打造了文化广场、广安公园、森林公园等一批景观节点,建成省级园林式单位10个、园林式小区4个、园林式街道3条,提升了城市的品位,2011年被省政府评为省级园林县城。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图书馆、体育场等民生工程建成投用,完善了城市功能。定魏线改建通车、邯黄铁路开工建设,309国道永年收费站撤销、市公交车通肥乡,使我县的交通更加便捷,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加快了融入邯郸中心城市步伐。

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三农基础更加牢固。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累计发放各类涉农补贴

3.2亿元。农业综合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建设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灌区节水改造等一批农业基础设施项目,被授予全国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粮食产量实现“八连增”,2011年粮食总产达到34.4万吨,在全市提前一年建成吨粮县。特色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被命名为中国圆葱之乡、中国食用菌之乡。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23家企业获评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2%,比2006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造林绿化成效显著,新增造林面积5.2万亩,植树560万余株,森林覆盖率达到12%,被评为全省通道绿化先进县、农田林网建设先进县。农村供水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户户通,“统筹规划、整乡推进”的做法在全省推广。新民居建设扎实推进,建设省市级新民居示范村30个。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把更多的精力、财力向民生倾斜,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五年累计达到28.7亿元,年均增长34%。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新建改建了第三中学、特教学校等一批标准化学校,县直第二幼儿园升级为省级示范园,圆满化解了“普九”债务,彻底解决了沉积十几年的历史遗留问题。顺利通过了省、市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普及高中教育督导评估验收。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建成启用了县数字化影院、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改建扩建了9所乡镇文化站,建成了250个农家书屋,实现了有线电视村村通,土纺土织、四股弦、皮影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建设了县医院综合门诊楼,新建扩建了9所乡镇卫生院,被省命名为规范化、标准化乡镇卫生院示范县;医改工作扎实推进,新农合、新城合、职工医疗保险参合率分别达到96%、98%、96%,医疗保障惠及全县人民。科技工作成绩显著,被国家科技部命名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全县城镇新增就业881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7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城镇低保、农村低保覆盖率分别达到9%、4%,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0.8%,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全覆盖。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受到国家民政部充分肯定,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联播》等国家级媒体予以深度报道,省、市推进农村养老“幸福工程”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成为全国首创的“肥乡模式”。社会管理成效明显,健全群众权益维护机制,推动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制度化,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长效管理,确保了奥运会、国庆60周年等重大敏感期的安全稳定。计划生育、邮政通讯、民族宗教、工商、质检、药监、气象、统计、审计、档案、烟草、国土、电力、物价、保险、武装、残疾人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政府职能加快转变,行政效能不断提高。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和干部作风建设活动,不断完善政府工作制度和议事规则,积极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和信息公开,政府运转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面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治理“小金库”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更加完善。扎实推进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县人大法律监督、县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县政府及各部门办理人大议案3件、重点建议35件、一般建议267件,政协委员提案636件,办结率100%。

各位代表,发展历程令人难忘,发展成就令人振奋。过去的五年,是我县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肥乡知名度和影响力快速提升的五年;是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发展后劲显著增强的五年;是民生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五年来,我们用勤劳和智慧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用拼搏与激情夺取了一次又一次胜利,用艰辛和努力谱写了一篇又一篇华丽乐章,赢得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好评。肥乡大地春潮涌动、活力迸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驶入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快车道。

五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市委、市政府和中共肥乡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上下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肥乡县人民政府,向为肥

乡发展无私奉献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各人民团体,向驻肥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全县政法干警,向在外地工作的肥乡籍同乡,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肥乡各项事业建设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回顾五年的发展历程,我们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道路,经受了各种困难考验,也积累了宝贵的发展经验。我们深深体会到:做好政府工作,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科学把握肥乡县情,把加快发展作为最大的政治、最硬的道理、最根本的任务,紧紧抓住项目建设、县城建设和“三农”工作等事关肥乡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强力攻坚,奋力突破,推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必须把解放思想作为最大动力。敢于摒弃一些不合时宜的思维和方法,勇于打破条框的束缚,善于突破常规的做法,以全新的眼光看优势,以创新的思路谋发展,抢抓机遇,跨越赶超,自加压力,争创一流,在强县建设中展现新作为,在东部振兴中塑造新形象。必须把“三化”协调发展作为根本路径。坚持把工业立县作为推动发展的核心战略,突出工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使工业经济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坚持把城镇建设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抓手,大手笔规划、高标准建设、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城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作用;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农业投入,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富裕。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首要任务。把增进群众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刻关注民生、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心里装着群众,处处想着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就能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就会迸发出无穷的力量,凝聚起发展的强大合力。

成绩振奋人心,发展任重道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重点项目支撑带动作用还不明显;主导产业不突出,工业经济相对较弱;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小,产业链条短,亟需向现代农业转变;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建设与管理水平亟待提升;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任务艰巨,等等。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不负全县人民的重托。

今后五年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今后五年,我们将进入科学发展、跨越赶超的攻坚期、机遇期和加速期,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县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跨越赶超”这一主题,在抢抓机遇中加快发展,在开拓创新中寻求突破,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居民收入、社会管理以及政府自身建设水平的显著提升,加快建设实力肥乡、宜居肥乡、富裕肥乡、和谐肥乡、活力肥乡,在新一轮发展的时代潮流中抢占先机,在东部振兴中率先崛起。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邯郸东部经济社会发展强县目标,继续实施开放兴县、工业立县、民营强县、商贸活县四大战略,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产业集聚发展为导向,加快工业化进程,培育壮大主导产业;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提升城镇品位为核心,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融入“1+6”中心城市;以现代科技为支撑,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努力向农业强县转变;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努力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人民幸福的新肥乡。

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到2016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45亿元,年均增长20%;全部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年均增长3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43亿元,年均增长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7.3亿元,年均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万元以上,年均增长10%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5‰以内;节能减排各项指标完成市下达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突出重点,创新举措,着力在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取得突破。

第一,围绕建设实力肥乡,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以工业经济为先导,以开发区建设为平台,以重点项目为抓手,以主导产业为支撑,扩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增强竞争能力。做强工业。优惠政策向工业倾斜,要素资源向工业汇集,社会力量向工业集中,全面加快工业化进程,每年新增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0%,用雄厚的工业基础,挺起肥乡跨越发展的脊梁。提升产业。坚持扩张总量与提升质量并重,建设新型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大产业集群,夯实县域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建大项目。面向国内外500强、大型跨国公司和重点央企、知名民营企业,大力引进优质生产要素,每年新增2个投资超10亿元的重大项目、10个投资超亿元和20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再创发展新优势。筑大平台。以高起点规划引领发展,加快经济开发区建设步伐,确立在全市的优势发展地位,保持率先发展的态势,努力把开发区建设成为功能完备、环境优美、服务高效、发展强劲的省级一流开发区。

第二,围绕建设宜居肥乡,加快融入中心城市。加快县城西进步伐,全力打造邯郸市主城区东部宜居之城、和谐之城、幸福之城。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围绕“繁荣、舒适”目标,大力实施房地产开发、景观节点打造、集中供热供气等城建重点工程,推动城市环境质量、聚集能力、承载功能、居住条件、风貌特色、管理服务上水平,促进城市建设出品位、生财富、惠民生。加快辛安镇、东漳堡撤乡建镇步伐,提高城镇化水平,全县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构筑大交通格局。建设人民路东延肥乡县城、309国道升级改造、县城吉安路对接邯临快速路,实现与市主城区交通无缝隙对接。实施肥馆线、定魏线、曹前线升级改造和乡村道路建设工程,使全县所有村半小时内到达县城。打造绿色城乡。广泛开展“创建绿色家园”活动,加快县城和乡村绿化步伐,建设全方位、多层面、可持续发展的绿化生态系统,争创国家级园林县城。

第三,围绕建设富裕肥乡,繁荣农业农村经济。围绕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富裕,下大力抓好“三农”工作。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在特色上做文章,在优质上下功夫,在高效上找出路,毫不放松地抓好农业生产,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吨粮县”建设上水平;积极推动农村土地合理规范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壮大畜牧养殖、设施蔬菜、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规模,打造叫得响的农产品品牌;加快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培植壮大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产业化经营带来的收益。大力推进农村发展。财政投入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抓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扎实推进连村道路和村内街道硬化,加快农村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成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完善城乡一体客运网络,促进农村通信全面升级,让公共服务更多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大力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开展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增强致富能力。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足额兑现各类农业补贴,增加政策性收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产品加工流通,延长产业链条,增加经营性收入;推动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壮大劳务经济,增加工资性收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土地、房屋、林权等资源,增加财产性收入,让广大农民群众的日子更加殷实、生活更加美好。

第四,围绕建设和谐肥乡,增进人民群众福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富民为先,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广大群众住有所居。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力度,搞好农村危房改造,构建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让广大群众身有所保。完善城镇基本保险制度,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确保应保尽保,应助必助。让广大群众劳有所业。促进就业再就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解决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让广大群众学有所教。坚持教育

优先发展战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让广大群众病有所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基本医疗制度,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让广大群众娱有所乐。健全县、乡、村三级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建设全县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让广大群众老有所养。加快推进农村互助幸福院和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提高服务水平,规范健康发展,逐步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互助养老为主体的“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使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幸福的晚年。让广大群众居有所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扎实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预防和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强化食品药品和安全生产监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健全群众权益维护机制,切实解决群众合理诉求,让社会发展更加和谐稳定。

第五,围绕建设活力肥乡,激发全社会创造热情。打开解放思想的总开关,拓宽改革开放的阳光道,把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把潜能充分释放出来,激发发展的无限活力。坚持不懈解放思想。强化前瞻意识和战略思维,创先争优、拼搏进取,焕发干事创业激情,始终让干部队伍充满活力。加快改革攻坚步伐。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精简审批项目,减少审批环节,规范审批程序,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公正廉洁的法治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生产要素无障碍流动。全面提高开放水平。强力实施开放兴县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的战略合作,大力引进资金、项目、管理、人才等生产要素,形成优质资源汇聚肥乡的良好局面。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以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有力的举措,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深入推动全民创业,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实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今年工作任务

各位代表,今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关键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中共肥乡县委十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暨经济工作会议安排,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20 %;全部财政收入增长30.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节能减排完成市下达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要牢牢把握“好中求快、更好更快”主基调,把“抓三化、保增长,惠民生、促和谐”工作主线贯穿全年,统筹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一)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扩大经济总量。始终把投资拉动作为核心动力,坚定不移地抓项目。一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大力推进邯郸东郊热电厂、丛台酒厂搬迁、永兴氮化硅粉体、晋和物流等项目,加大推进力度,加快建设速度,不断提升项目规模和质量。二是加强重大项目储备。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围绕我县产业发展定位,积极谋划储备一批促进产业高端化、规模化、品牌化的工业战略支撑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社会事业发展项目。全年谋划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要达到60个。三是破解项目瓶颈制约。积极争列省、市重点项目,大力争取用地指标;加大清理整治闲置土地力度,盘活现有土地资源;强化土地收储供应,多渠道解决项目建设用地难题。健全完善金融体系,力争再引进1—2家金融机构;鼓励企业、社会扩大投资规模,拓宽融资渠道。四是健全项目推进机制。按照“招商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的工作要求,实行协调联动与重点分包、目标倒逼与督查调度、年终考核与阶段问责相结合,建立完善重大项目指挥部、县级领导分包、项目准入和退出等推进机制,全力攻坚项目建设。

(二)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壮大经济实力。始终把工业经济作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主体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主体,牢固树立工业立县的意识,全力推进

相关热词搜索:邯郸市 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五年政府工作报告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