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观后感 > 正文
 

正午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4-04-26 05:37:16 影响了:

下面是博文学习网小编为你分享的正午观后感,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希望大家会喜欢。同时也希望给你们带来一些参考的作用,如果喜欢就请继续关注我们博文学习网(www.hnnscy.com)的后续更新吧!

正午观后感篇一:观后感1200字

百团大战观后感1200字 百团大战>观后感1200字(一)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百团大战》就是为纪念这

个而拍摄的。我是在我院组织的红色电影展播月活动上观看的。作为一名大学生每当观看类

似的抗日影片时总觉得热血澎湃,特别是看到日本军人残杀我国平民时真恨不得到屏幕中去

和敌人战斗。而看完后冷静下来时又总令人深思,觉得作为一名大学生,肩上的担子感觉又

重了些似的!

《百团大战》不仅对中国抗日战场上的局势意义重大,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同样意义

重大,改变了整个抗日的格局。影片的目的是选择用电影的艺术手段,希望让更多的年轻人

能了解这段历史。我觉得这个思路是非常好的。生活在和平时期的年轻一代,在这思想开放

物欲横流的时代尤其是西方意识文化的渗透下对于近代我国那段屈辱的历史感觉很远了,现

在没必要记住这些,有时间还不如去看看股市房价实际些。更有甚者对当年革命先烈的伟大

抗日事迹有质疑的态度,对于这一部分人我觉很是愤怒和可怜以及无奈,愤怒他们忘记了耻

辱,可怜他们已经被西方的敌对意识渗透而不知,无奈自己明知其有错而不能帮他们改正!

以前也有类似抗日战争题材影片,但由于其制作质量>故事情节太差,不但没有达到宣传

的效果反而被吐槽成抗日神剧适得其反!而新拍的这部《百团大战》不论将领还是战士,老兵还是新兵,男性还是女性,人物魅力

和神采皆来自活泼泼的真实感。彭德怀、左权等指挥将领睿智果敢,日本军官的野心和残忍。

片中改变一味的突出我军如何英勇而日军如何腐败无能战斗力极其低下,这反招人反感也和

历史上日军的战斗力不符,而是通过日军的战斗力基本与历史相符,战争场面极其惨烈我军

伤亡也惨重来才衬托我军抗日的英勇的惨烈!同时几个富有人情味的小道具让人物形象更立

体、有温度。加入现代战争片的类型元素让电影《百团大战》抵达好看的观赏层面,这群充

满真实感的英雄群像则让电影实现了走心的沟通功能达到宣传的目的。影片的历史背景是1940年夏秋,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战场加紧诱迫国民党政府投降,同

时以主要力量继续进攻抗日根据地,特别是在华北加紧推行1940年度肃正建设计划和以铁路

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所谓囚笼政策,把进攻的矛头指向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妄图摧

毁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巩固其占领区,使中国成为其南进的后方基地。为了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于影响全国的整个抗日局势,克服国民党

投降的危险,1940年8月20日至12月下旬,八路军总部先后使用105个团约40万人的兵

力,向华北敌占据点和交通线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和反扫荡作战,故名百团大战.整个战役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正大铁路为重点,开展交通总破击战(8月20日至9月10日)这次进攻

战役于8月20日首先从正大铁路发起。

第二阶段:继续破击交通线,重点攻占交通线两侧和深入根据地内的日军据点(9月22

日至10月上旬)

第三阶段:反击日军大规模报复扫荡作战(10月6日至12月下旬),百团大战的发动,

使日军的部署陷入混乱局面,敌痛感中国共产党军队威胁极大,为稳定战局,巩固其在占领

区的统治,日伪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以坦克开路,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

晋西北地区的反扫荡作战一直延续到1941年1月下旬。 片中最让我难忘的场面是梁山同志驾着火车和日军的装甲车相撞的画面,为了抢得 轨道变轨的控制权,我军和日军展开了殊死的争夺战在那小小的不到两平米的站台上一

个叠一个全是致死手都还伸向扳手的敌我双方战士的尸体,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惨烈!因为珍

爱和平,所以我们回首战争!

百团大战观后感1200字(二)

我们在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察军区等共一百零五个团二十余

万兵力,对华北地区的日伪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这次战役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攻

克据点2900余个,歼灭日伪军45000余人,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

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

自1939年冬以来,百团大战日军以铁路、公路为支柱,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并

企图割断太行、晋察冀等战略区的联系,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

政策.八路军总部决定发动交通破击战,重点破袭正太铁路和同蒲路北段,给日本华北方面军

以有力打击。在华北交通线中,正太铁路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横越太行山,是连接平汉、

同蒲两条铁路的纽带,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之

一。八路军的进攻战役首先在正太铁路发起,因此开始称为正太路战役。7月22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副参谋长左权下达《战役预备命令》,

规定以不少于22个团的兵力,大举破击正太铁路。同时要求对同蒲、平汉、津浦、北宁、德

石等铁路以及华北一些主要公路线,也部署适当兵力展开广泛的破击,以配合正太铁路的破

击战。

8月8日,朱德、彭德怀、左权下达《战役行动命令》,规定:晋察冀军区破击正太铁路

石家庄至阳泉(不含)段;第129师破击正太铁路阳泉(含)至榆次段;第120师破击忻县

以北的同蒲铁路和汾(阳)离(石)公路,并以重兵置于阳曲南北地区,阻击日军向正太铁

路增援。要求各部在破击交通线的同时,相继收复日军占领的一些据点。在这些地区和交通

线上,驻有日军3个师团全部、2个师团的各2个联队、5个独立混成旅团全部、4个独立混

成旅团的各2个大队、1个骑兵旅团的2个大队,共20余万人,另有飞机150架和伪军约15

万人。

在1940年下半年,百团大战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二九师和晋察军区等共一百零五个团二

十余万兵力,对华北地区的日伪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这次战役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

攻克据点2900余个,歼灭日伪军45000余人,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

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按八路军总部原来规定,参战兵力不少于22个团。但战役发起后,由于八路军广大指战

员和抗日根据地民众痛恨日军的囚笼政策,参加破击战的积极性非常高,因此各部投入了大量

兵力,计晋察冀军区39个团、第129师(含决死队第1、第3纵队等)46个团、第120师(含

决死队第2、第4纵队等)20个团,共105个团20余万人,还有许多地方游击队和民兵参加

作战。 (全部加起来可能200个团都不止) 当彭德怀、左权在八路军总部作战室听取战役情况汇报、得知实际参战兵力达到105个

团时,左权兴奋地说:好!这是百团大战。彭德怀说:不管一百多少个团,干脆就把这次战

役叫做百团大战好了! 由此,正太战役就发展成为百团大战。 1940年8月,八路军指挥部动员了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地区两千多千米的战线上,对日

本侵略者发动了大规模攻击,拔掉了敌人靠近根据地的碉堡、据点,炸毁了铁路、桥梁、公

路,使日军的交通线瘫痪。这就是著名的百团大战。篇二:读后感1200字读后感1200字

朝花夕拾是鲁迅在受到政府的压迫、“学者”们的排挤,又历经战乱后写下的回忆。作者

在这样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从鲁迅先生一生的经历看:嫉恶如仇,不过是对缺乏爱、

失落爱、痛惜爱的一个自然反应罢了。 对这个细节下作者又给自己开了个伤心的玩笑:他的仇猫是毫无道理的,虽然猫吃老鼠,

但他的隐鼠却不是猫吃的,而是被长妈妈踏死的,那么是否要恨长妈妈呢?在下一节回忆中,

长妈妈也确实有些让人生厌,睡觉时占领了全床,满脑子的穷规矩和愚昧的信念,就是这样

一位长妈妈,却把作者日思夜想的,别人都不能重视的渴望化成了现实,不懂识文断字的长

妈妈把她自己都叫不出名的《山海经》买来,送给了“我”。正因为长妈妈这颗未被旧道德泯

灭的爱心,使作者忆起她,追念她,委实不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复杂。 走过求

学的过程,一起追忆失去的朋友。沿着这条线索,我看到二十纪初,以”我“为中心的一个

个生活场景,人物心理历程,读着每一个寓意深远,回味无穷的结束句,我的心也随着作者

一起起起落落??我最喜欢的一篇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它描述了鲁迅先生儿时在家时在百草园得到

的乐趣,以及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乏味生活。 在文中,充分描绘出百草园这个荒原充满着无限的乐趣,那儿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

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

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这里无疑不是一座儿童的乐园,无一不充满

生气,无一不充满快乐,难怪鲁迅先生喜 欢这儿了。

当鲁迅先生到了要上学的时候了,家里将他送进了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的老

师的家的书房。

进了三味书屋,鲁迅先生开始了乏味的学生生涯,“每天只读书,正午识字,晚上对课”,

这便是鲁迅先生的工作。鲁迅先生和同窗们经常到屋后的园里去玩,但人去多了,时间久了,

就会被老师叫回来,继续读书,远远不及在百草园里自由、快活。 通过将百草园与三味书屋比较,让我感觉到小时候的童年是那么美好、愉快,现在,我

是在接受教育的时候了,自然会有些不高兴,但是,应该用美的眼睛去观察生活,才会发现

美。

鲁迅先生上的是私塾,一天下来几乎没有时间玩耍,束缚了学生爱玩的天性;而我们现

在上的学校,每节课下课都会有时间玩,又玩了,又学了,也还算得上自由。跟三味书屋比

起来,我们像在天堂。

鲁迅先生在这篇文章里,揭示了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私塾教育的

尖刻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我觉得,让儿童接受教育的同时,

也应该让他们玩好。

迅的名字,是家喻户晓的。读到他的文章,却是在课本里,课文叫做《从百草园到三味

书屋》,是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鲁迅在我的心目中,一直以来都是高不可攀的

偶像,加上他是“家喻户晓”的世界上都有名气的大作家,更是有点恐惧,不敢轻易读他的

书。怕读不懂,自己太俗了。但自从读过鲁迅那《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下子,

似乎把我和偶像的距 离拉近了。朴实的文笔,细腻的情感,使我感到像在一位和蔼慈祥,平易近人的爷爷交

谈。篇三:电影百团大战观后感1200字电影百团大战观后感1200字电影百团大战>观后感1200字(一) 2015年9月3日,是中国首个法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铭记历史、缅怀

先烈、唱响和平与发展的主旋律,中铁大桥局六公司京沈项目部测绘分公司组织团员青年于

9月1日晚组织所有员工观看了电影《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和广大人民群众与日军在中

国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这场战役极大的影响了整个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格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是牵制住了日本兵力,同时中国的大胆出手,

也影响到其它国家开始勇于在东南亚战场、太平洋战场和欧洲战场强势出击,正面对战。这

场战役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意义重大,同时在这次战役中,抗日军民们齐心协力,前仆后

继,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也时时鼓舞着后人。

整部影片以激烈的战争场景为大背景,场面宏大,战火纷飞,令人窒息,而对战场上士

兵个体的特写又真实而细腻,撼动人心。观影过程中同事们不时鼓掌叫好,仿佛自己也置身

于战场将要和日军拼死一搏。所谓烽火硝烟不屈名族魂,一腔热血精忠报国志,战士们的鲜血洒在敌人的身上浸入脚

下的土地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又将以怎样的方式来传承百

团精神呢?我想大家都会想到一个词,那就是实现中国梦!是的,我们的祖国正在伟大复兴

的路上昂首阔步,而作为13亿分之一的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不忘历史是为了警示现在,传

承精神是为了激励后人,百团大战中战士们的热血拼搏也将是我们大桥人投身工程建设最好

的榜样,我们唯有不畏艰险建设伟大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壮美国土。 新中国成立后,大桥人响应祖国号召在长江上架起一座座宏伟的大桥,大桥精神,我想

是抗战精神的一种传承,是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精神,是为建设美丽中国而能抛头颅洒热血

的大无畏精神。百团大战中邓超饰演的张自忠将军因左手受伤只能用一只手扳开>保险再

开枪,看到那一幕我在想我们生活在如此好的条件下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工作,还有什么理

由抱怨工地条件艰苦,相比之下,我感到惭愧。 9月3日的北京即将举行一场浩大的阅兵,天安门广场检阅的是解放军新型武器和战机,

而整个国家检阅的将是整个民族对历史的敬重和对未来的信心,抗日战争史是中国人民的血

泪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落后就要挨打,我为祖国所经历的那段历史痛心更被先烈们奋

起反抗,浴血奋战的精神所折服,电影中彭德怀将军的豪情让我振奋,每一个士兵的不怕死

的精神也敲打着我的内心,那段历史将永远被铭记,百团大战的精神也将传承下去,现在的

我们是幸运的,居安思危,我们不能忘掉伤痛。 为什么我的眼里长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北方的夜晚来得沉寂,我点燃一

根烟,心情慢慢平静,抬头看着测绘办公室的同事们还在埋头整理着资料,窗外的月光从1940

年的华北平原一直照到这个少年的心上,我想起大学时我曾有一个梦想就是投身于祖国的高

铁建设中,而现在我是京沈高铁项目的一名普通的测绘人,是我国万千工程建设者中的一员,

我想我们每个人做好我们本职的工作就是对祖国最大的贡献,百团大战苦战3天3夜最终击

败日军,让我们以先烈为榜样,齐心协力建设祖国,祖国的明天一定会五彩缤纷,一定会神

采飞扬,一定会更加的繁荣昌盛,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伟大的中国梦也定将实现。 电影百团大战观后感1200字(二)今日有幸观看了影片《百团大战》。影片耗资巨大,战争场面气势磅礴,真实震撼。全片

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始终,令观众热血沸腾。此片拍摄耗资巨大,动员的人力堪称八一厂出品影片之最。此片的幕后工作人员多达860

人,群众演员参演人次更是多达9万8千人次。此片全部实景拍摄,场面极为浩大,战争场

面大视角空前展现,演员们也都凭着一腔热血冒着生命危险在漫天炮火中拍摄出精彩的影像,

无怨无悔。爱国主义精神与敬业之心支撑着全体工作人员艰苦拍摄、再现了先烈之路,把这

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如此恢弘壮烈的全景展现。 说起来,百团大战是1940年8月20日打响的,正好是75周年前打响的。此次正值抗日

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此片的献礼意味很强,也正当其时。年轻人应当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抗日英雄不朽,爱国精神长在! 此片最值得称道的绝对是全篇不断的大场面,这部电影的战争体量应当说是国内战争片

之最,从头到尾都充满了各种大场面,全景战场激战画面,日寇三光运动的惨烈特写,日机

轰炸阵地的狠毒与毁灭性,短兵相接的激烈交锋,高地攻坚战的残酷惨烈,都淋漓尽致地全

景展现。许多视角也是比较独特的,比如战场的广角度俯拍,比如从日机飞行员的视角观察

投弹前的战场,与冯小刚《1942》的空中轰炸桥段有类似之处。《百团大战》用了大篇幅

的战火笔墨刻画了战争之残酷,战场之惨烈。战争之伤害,对于交战双方来说,实际上都是

巨大的。杀人一万,自损八千。百团大战我军投入兵力高达105个团,40多万人,毙伤日伪

军两万多人,但我们自己的伤亡也高达将近两万人。伤亡实际上是对等的,代价不可谓不惨

烈。不得不承认,日军当时的战斗力之强和武器之先进是一穷二白的八路军无法相提并论的。

但,为了民族的荣誉,为了人性的尊严,我们也必须硬顶上。片中对于战争对于人命的摧毁

全方位真实展现,还是很靠谱的,不像许多抗日雷剧演得那样胡扯,展现了一部历史正剧的

凛然气象。我们看腻了手撕鬼子的闹剧,我们鄙视裤裆藏雷的龌龊,我们拒绝虚伪的阿q精

神,我们厌烦了无尽吹嘘的自嗨,我们需要的是真正展现战场之真实状况的影视作品,还原

历史的冰冷与残酷。主要人物陶泽如饰演的彭德怀和刘之冰饰演的左权还是演得不错的。

彭德怀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副总司令、前敌总指挥,左权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两位英

雄人物演绎各有千秋。彭德怀指挥作战的大气沉稳、敢打敢拼、爱兵如子、重情重义,都刻

画得入木三分。左权是黄埔一期生,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儒将风貌展现得淋漓尽致。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对于战场的把控,对于军人的原则,和彭德怀的深厚战友情感,都有

不俗的展现。片尾左权在日寇大扫荡中不幸牺牲,画面令人伤感。左权倘若活着,一定能进

入十大元帅的行列。

片中加入了几个虚构的人物,即印小天和吴越饰演的抗日青年。因为是史诗性的战争大

戏,留给他们的空间有限。若有若无的感情,在历史的大背景下含蓄隐藏,无法倾诉,但也

炽热的爆发。悲剧结局,更增抗日悲歌之惨烈。 片中对于国军正面战场还是有所触及。比如片头枣宜会战中阵亡的国军爱国将领张自忠

将军,由邓超客串。片中百团大战消息传到蒋介石耳中时,林森劝蒋身为三军统帅应当通令

肯定嘉奖。片中对于国军同时期的抗战介绍得还是有些少,也不愿多触及,略显狭隘的历史

观。通观抗日全局,国军在正面战场的贡献不应该被忽略和小视。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组织

了淞沪会战、上高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长沙会战、桂南会战、滇缅

之战、湘西会战等大战,大兵团作战,投入浩大的兵力,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国军高级将

领就有200多人壮烈牺牲,郝梦龄、佟麟阁、陈安宝、李家钰、饶国华、唐淮源、赵登禹、

戴安澜等名将,都是中华民族彪炳千秋的忠烈英豪,民族英雄!他们不应该被忘记!百团大战曾经是历史的冤案,曾经在文革中作为批判彭德怀的罪状,理由是过早暴 露我军实力,导致日军调集大批部队对华北晋察冀战区、八路军占领区进行了惨无人道

的三光剿杀,极大挫伤了八路军的元气。另外导致蒋介石提防八路军的实力扩张及对付新四

军的皖南事变。但,这一战,打出了中国人的锐气!打出了共产党军队的血性!打出了肩负

民族兴亡、同仇敌忾的壮气!片中毛泽东代表的中央军委是绝对支持彭德怀打这场硬仗的。这场由正太铁路破袭战演

变而成的大规模大兵团作战,我感觉一定是经过了中央高层的同意通过的,虽然当时彭德怀

的报告没有批复,这成了历史之谜。我感觉,毛主席一定是下了决心要打这场仗,因为,这

对国民党正面战场也是一个有力的支援,避免国民政府在山穷水尽之时投降日军联合剿灭共

军,另一方面,响应抗战呼声,可以争取全国民众的支持。战略上应该来说是利大于弊。篇

四:高中作文 1200字读后感 《骆驼祥子》

这几天我看了一本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讲的是一位旧北京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

祥子有一个理想:拥有自己的洋车。于是他凭着勤劳和坚忍,省吃俭用,终于如愿于偿。然

而好景不长,没多久他的洋车就被士兵抢走了。蛋挞没有灰心,靠自己的努力又买了一辆洋

车。不过他实在太倒霉了,辛辛苦苦的积蓄又被洗劫一空。就这样反复了三次,祥子再也无

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他开始游戏生活,吃喝嫖赌,彻底堕落为城市的垃圾。 祥子的一生,一路的风景,又明媚美好的开始,可最后是黑暗慵懒的结果,祥子通过自

己的努力一次次地要去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而又一次一次屡遭失败,他有着美好的信念,

正午观后感篇二:早晨从中午开始读后感

生命的赞歌

10年的潜心一志,致力于文学之事的路遥病倒了。

翻开这部创作随笔,全书记录了路遥写《平凡的世界》这部书的生活、思想和感情经历。时隔23年之后的今天,再读《早晨从中午开始》重新回到那些岁月,仍然使人感到一种心灵的震颤。

我们向路遥先生致敬!

“我的早晨都是从中午开始的,对于我,对于这部书,这似乎是一个象征,当生命进入正午的时候,工作却要求我像早晨的太阳一般充满青春的朝气投身于其间。

他说:“这一生如果要写一本自己感动规模最大的书,或者干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那一定是在四十岁之前。我的心不由为此而颤粟。这也许是命运之神的暗示。

这岂止是一个目标?也就从那一刻路遥先生开始了与生命的赛跑,踏上了“十年磨一剑”的远征。《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三部,六卷,一百万字。作品的时间跨度从一九七五年初到一九八五年初,为求全景式反映中国近十年间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历史性变迁。人物可能要近百人左右。工程是庞大的。”这项庞大的工程花费了他六年时间,耗尽了他所有的心血。其中,准备工作就进行了三年。

“规模最大”的浩瀚巨篇从繁杂缜密的“基础工程”逐步铺展开来,也是在路遥不断进取和敢于攀登中得以升华。三次阅读《红楼梦》,七次阅读《创业史》。“ 工作量太巨大,没明没黑开始了这件枯燥而必需的工作,一页一页翻看,眼角糊着眼屎,手指头被纸张磨得露出了毛细血管,搁在纸上,如同搁在刀刃上。” 文学作品里那些优美的文字多数是给人带来想象和美感的,而这段文字,触动到我的酸楚,也是我翻开《早晨从中午开始》这部著作欲罢不能,一气读完和一直不能释怀的原因。文学创作,是孤独的个人劳动。有时需要一些出神入化的灵感,从而陷入极度的悲情里;有时苦思冥想,为无能而痛不欲生;有时一边写作,一边调整、变动、补充。

“人,不仅要战胜失败,而且还要超越胜利。”路遥在不平凡的坚守中战胜心中的隐痛,战胜冰冷和苦涩,每个词、每个人物、每个故事、每个章节、片段,就在那痛不欲生的挣扎里呼之欲出,让他为之感动、疯狂、为之喜怒无常,这就是一个不同凡响作家的独到魅力,也是当下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热播,能够在亿万观众内心再度掀起“路遥热”的动因。 事实上,他在创作《平凡的世界》过程中,已经知道自己患上肝病。他也知道这样的作息并不利于身体康复,但他顾不了那么多了。在他写完第二部的时候,身体已经累的垮塌掉了,奄奄一息的他甚至想到死亡在逼近,他在病床上躺了多日,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哪里还有雄健的心力继续完成他第三部的伟业。

试想今天的我们,身在网络发达的时代,查找资料,案头准备,不用动笔,百度一下便知天下事,比照作家的刻苦努力追求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与思考,值得推崇与借鉴的。特别是像他那样已经成名的作家,(《人生》已经获奖并被拍成电影,在当时极为轰动。)如果放在当下一定有一间工作室,有一个创作团队,至少有一台专供他写作的电脑,那个年代什么也没有,只有“一间用小会议室改成的工作间,一张桌子,一张床,一个小柜,还有一些无用的塑料沙发。”“多少天里,没和一个人说过一句话。

那个年代就是这般悲催与凄凉,而作家也绝非圣人,那种“极其渴望一种温暖,渴望一种柔情。整个身体僵硬得如同一块冰。写不下去,痛不欲生;写得顺利,欣喜若狂。这两种时候,都需要一种安慰和体贴。

当《平凡的世界》最后一字落定时,他一生最重要的时刻,路遥望着镜中苍老的自己泪流满面,长长的一声叹息“终于为全书划上了最后一个句号。把手中的那支圆珠笔从窗户里扔了出去。

“路遥一生活在自己悲壮的梦里”。 “他是自己把自己累死了。

正午观后感篇三:《早晨从中午开始》读后感

《早晨从中午开始》读后感

《早晨从中午开始》>读后感

深圳在线2班 杜雪平

先解释下这部书的名字,为什么早晨是从中午开始的呢,原来作者的创作生活基本是凌晨两点到三点入睡,有时延伸到四点到五点,午饭前一个钟头起床,早晨才算开始了。一般起床以

正午观后感

后,路遥都会连抽四五支烟,创作的时候,一天会抽两包。后来,路遥也试图去改变这种不良的生活方式,但是,以他的话说积习难改,就作罢了。【从这个角度来看,路遥的生活方式非常不健康的,我们应该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话说回来了,我们也看到很多人,都会有一个自己相对舒服的和适应的生活方式。和君倡导5点1起床,23点入睡,这种生活方式还是非常健康的,我也在努力接近这种健康的作息时间表,但是,完全做到还是很有挑战性的。】

这本书,主要讲诉了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的一个路程,包括:创作动机、创作过程、创作荣誉等。作者重点介绍了创作过程,创作过程的秒速也是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进行自我反省,重新认识路遥,认识作家,认识理想的一个过程。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想到最多的东西就是:专注于一件事情,并将这件事情做到极致。和君同志必读中,推荐过日本小野寿司的>故事:一事精致,便能动人!拿我个人为例,对自己的要求过于宽松了,做事情可能只是做到80分的水准,本应该能做到120分的水准,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心里上的懒散了,女人应该对自己狠一点。优秀是一种习惯,朝着优秀的方向发展,下一个路口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平凡的世界》是继《人生》的长篇小说。路遥曾经有一个念头:这一生如果要写一本自己感到规模最大的书,或者干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那一定是在四十岁之前。写作《平凡的世界》历时长达六年时间,起止于1982-1988年05月25日,写作完成的那天,路遥将自己用于写作的笔扔出窗外,在卫生间里大哭了一场,不能忘记这个场景,似乎清晰的可以看得到当时的场面是怎么样的,更能够体会到这六年来的一切孤独与梦想,都在这里有了 一个回报,不管这个回报是好的还是坏的,就像德国杰出的作家托马斯曼的一句话:终于完成了。它可能不好,但是完成了。只要能完成,它也是好的。'

创作过程中,孤独是所有作家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同时,也是必须要忍受的事情。如果没有身临其境的去阅读这本书,我们很难能够体会到这里提到的所谓的孤独,当你的日常基本需求都无法满足的时候,你还能不能坚持的下去。其中,一个非常有印象的场景,西北的晚上天黑早,过了晚饭的时间,就没有吃饭的地方了,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按时去吃饭是无法想象的,每次过了饭点去吃东西的时候,最大的问题不是没有东西可吃,而是偌大的地方连个人都看不到,就像一个被抛弃在外星球的人一样。陪伴他的是两只老鼠,为了不让老鼠打扰自己的创作,路遥会分一个馒头给老鼠吃……

创作的准备过程。创作前的准备,路遥用了一年的时间。创作的内容涉及一九七五年到一九八五年十年间中国城乡广泛的社会生活,首要的任务就是应该完全掌握这十年间中国究竟发生了什么,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查阅这十年间的报纸--逐日逐月逐年的查,找了这十年间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省报、地区报、《参考消息》的全部合订本,一页一页翻看,并随手在笔记本上记下某年某月某日的大事和一些认为'有用'的东西,工作量巨大,手指头被纸张磨得露出了毛细血管。前期的准备工作,也是符合路遥一贯的创作主张,他认为,写一个时期发生的故事和人,就应该还原这段时期的历史,除了了解以外,更重要的还是要体会当时人们的心里、情感的变化,而不仅仅局限于表面上,

以至于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意义,并能够折射今天的现实生活。完成了前期的了解过程以后,接下来就是体验生活了,作者提着装满书籍资料的大箱子深入生活,如,乡镇企业、工矿企业、学校机关、集贸市场,国营、集体、个体,上至省委书记,下至普通老百姓,只要能触及的,就竭力去触及,有些生活是过去熟悉的,但为了更确切体察,再一次深入进去,有些不熟悉的生活,就加倍努力,争取短时间内熟悉。整个过程中,真的是努力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创作过程中,作者遇到了两件对自己来说非常重大的事情。第一件事情,秦兆阳先生与夫人去西安,作者停笔去拜访却因为天气原因没有见着。路遥有两个最敬爱的作家,一位是柳青,一位是秦兆阳,路遥成他们为文学'教父'.柳青帮助他提升了一个作家所必备的精神素质,而秦兆阳等于直接甚至是手把手地教导和帮助他走入了文学的队列。第二件事情,经历了与死神擦肩而过。第二部完成的时候,路遥的身体就完全倒下了,这与他无节制的拼命工作有绝对直接的联系,甚至连呼吸都已经非常困难了,幸亏遇到了老中医张鹏举先生,才捡回一条命。生病的这段时间,最害怕就是'师出未捷身先死',比如说,柳青,曹雪芹。'在奔向目标的途中不敢有任何懈怠,整个心态似乎是要赶在某种暴风到来之前将船驶向彼岸',甚至一度面临这样的残忍抉择:在死亡与完成这部作品之间到底选择什么的问题。

历时六年的创作历程,一部鸿篇巨制《平凡的世界》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引用路遥的一句话,'要大树的美,不要盆景的美'.人生,总要为一件大事而来,做到精致,做到无能为力!

相关热词搜索:观后感 正午 文化正午200字观后感 正午阳光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