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教学反思 > 正文
 

怎样写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4-03-29 09:25:42 影响了:

博文学习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怎样写教学反思,提供全面的怎样写教学反思信息,希望对您有用!

怎样写教学反思篇一:教师如何写教学反思

教师如何写教学反思

一、课程改革的国际背景:

(1)知识经济时代来临-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社会知识化三大特征. 综合国力竞争 实质是科学技术竞争,民族素质 的竞争,是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创造力的竞争,也就是人才的竞争,说到底是教育的竞争。

(2)从世界教师培养和发展的趋势来看,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他可能永远只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

(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外关于教师素质的研究表明,已从原来的注重对教师教学技能训练转向注重对教师已有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的研究表明。通过研究发现.教师素质的提高可以通过教师建立自己的教育观念、总结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来实现。反思性教学实践被认为是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最有效的途径。只有通过反思,教师的有效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才会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4)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学反思是一种良好的教学习惯。能否坚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是一个教师进取心、责任心、勇气和意志力的表现,一是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改革教法,二是有助于捕捉灵感、积累经验。是教师能否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好教学新理念的决定因素。

二、反思性教学实践的深远意义

写教学后记的重要意义就是在于帮助我们总结教与学的经验,吸收课堂信息和及时利用成功的经验,克服教学中的干扰因素,少走弯路。使课堂向最优化迈进。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成长多么重要。

作为教师每上一堂课后,总会有得失、感想和体会,课后及时地进行教学反思,对自己一节课或几节课教学情况的研究和小结,把这些得失、感想和体会及时地加以总结,在今后的教学中引以为戒,不断改进,对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以及撰写经验文章等多有益处。因此写好课后反思不仅利于教师个人成长,也为教师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交流体会提供了具有实际意义的信息平台。

那么如何写好教学反思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原则、内容、内涵、形式、方法、要素等方面进行阐述

1、课后反思写作的原则

(1)及时性原则:课前备课是教学的准备工作,不等于实际教学。教案写得再周密不能完全符合客观实际,只有上完课后,才能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教材处理是否得当,学生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这些宝贵的教训在大脑停留的时间不长,稍纵即逝,如不及时记下来,就会付之东流,因此应该及时记录在案。

(2)持久性原则:“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就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不断记录、归纳、总结和提高。为此,记好后记必须有恒心,

有毅力,要持之以恒。

(3)反馈性原则: 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一系列活动过程蕴藏着大量的信息,教师灵活处理课堂教学各种信息,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技巧、技能的掌握,有利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优化。这对提高教学效率大有益处。

(4)验证性原则: 写好课后反思是为了要更有效地促进教学,达到教学相长,因此教师应根据课后小结及时检验教学的准确性、操作性和指导性,这样的教案就会日益完善,从而真正提高教学水平。

(5)教研性原则: 经验、教训、闪光的思想仅仅停留在记录上是不够的,这不利于教师教研水平的真正提高,应该向更高的层次拓展。要通过积累,思考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撰写有关的教研论文,以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促使自身向科研型教师转化。

总之,写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就能在反思中不断成长,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科研型、学者型的新时代的合格教育工作者。

2、课后反思的内容

(1)记录反思“成功”之处

教师可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例如课堂教学中恰当的比喻、新颖精彩的导语、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直观教具的合理使用以及成功的临场发挥等均可以进行详细地记录和总结。

(2)记录反思“失败”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是非常有必要的。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的依据。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有时总会感到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或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有的课更是以失败而告终。对于这些不理想的课,课后必须及时总结,认真反思,仔细查找不足甚至失败的原因,例如:问题情节的创设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浓厚?有没有在课堂上讲解不清或忽略的地方?学生作业中有无代表性的错误和普遍存在的问题?等等。通过及时地反思,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改进教学新思路,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

案例:如:我在教学《北京》一文时,我精选备课,设计许多教学的精彩片断。怎么也提不起学生的学习我让学生先看课文再回答:北京美在哪里?学生精神木然,无精打采。怎么也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感觉这堂课上的很失败。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我意识到学生离北京太遥远,光看课文是激发不了他们的兴趣的。于是,我让去过北京的同学们下节课带照片来介绍北京。果然,

第二节课,学生的情绪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这一案列失败就在于:知识如果按照某一种模式重复教学,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厌倦,只要稍作变化,效果就截然

不同。)

(3)记反思教学应变情况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当学生对某一问题产生错误认识时,若教师总是简单地予以否定,则难以令学生信服,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这时如果顺着学生错误的思路,诱导学生自己导出错误结论,学生就会迷途知返。例如那个教学程序安排的富有科学性?哪个问题的提出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课堂上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是如何得以萌芽?什么时候出现课堂教学的高潮?等等。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因此,及时地记录并反思颇为重要。

(4)记反思教学学生见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课后及时把学生独到的见解、精彩的答语、学生的创新思维等记录下来,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

予充分的肯定)

(5)记反思教学中疑难问题

对某些概念的理解,形象的分析,方法的运用,教师可在课后及时记录下学生的疑难之处,并做出分析判断,弄清问题产生的根源,然后采用各种形式进行补救,给学生释疑解难。

(6)记作业、考试中的普遍问题

教师在批改作业、考卷时,及时记录作业的欠缺点,考试中的失分点,讲评时就会有的放矢。

(7)记学习心得

教参、资料、相关书籍以及老教师的一些教学经验、学法指导以及公开课、观摩课的收获记录下来,写入课后记,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消化、吸收,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8)记反思教学“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新方案,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3、教学反思的内涵

(1).反思不等于回顾:反思需要回顾,但反思更需要思考,反思既要在回

顾中思考,又要在思考中回顾,停留于回顾的反思是是无价值的反思。

(2)反思也不等于反省:反思包含对“失”的反省,也包含对“得”的归纳。反思既局限于反省的反思是不全面的反思。

(3)反思不等于总结:反思需要总结,但反思更侧重于随感,反思可以三言两语,也可以长篇大论。

因此,教学反思是理性扬弃的过程:教师的每一次反思,都意味着对过去教学行为及其折射出来的教学理念的扬弃;教师的每一次反思,都积累着过去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教学反思也是一个教师自我完善从理论到实践不断提高的过程。

4、教学反思的形式

教学反思,怎样写?写无定式。教师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教师呈现在教案中的教学反思,惯用的形式一般有六种:

(1)教学前反思

教师应精心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内容,因为从课前反思中可以估计、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的接受方面是否容易。对于容易接受的知识,我们可以预设出有活力的教学环节,这样既可以巩固本节课的内容,又可以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提高参与面。

(2)教学中反思

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以及达到的效果,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设计思路和方法,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3)教学后反思:

教学后的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在课堂教学实践后及时反思,不仅能使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是将实践经(转 载于:www.hnNscy.CoM 博文学习网:怎样写教学反思)验系统化、理论化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

(4)“周后思”或“单元思”:也就是说,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反思,摸着石头过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月后思”:对于自己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

(6)“期中思”:即通行的期中质量分析,这是比较完整的阶段性分析。通过期中考试,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家长意见,从而进行完整的整合思考;也可以以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的宏观反思。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不断发现一个个陌生的我,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学习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人生不断辉煌的过程。

5、教学反思的方法

(1比较法: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谓跳出自我就是经常地开

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教学技巧、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

(2)总结法:它根据时间长短形式,“课后思”:“周后思”或“单元思”:“月后思”;的总结。

(3)对话法:就是对自己或同事的教学实践,与他们就实践问题进行对话、讨论,是一种互动式的活动,它注重教师间成功的分享、合作学习和共同提高,有助于建立合作学习的共同体。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以旁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能使自己对问题有更明确的认识,并获得解决问题的广泛途径。教师互相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记录所看到的情景。每个观摩的教师都写教学反思,然后共同研讨,进行集体反思。

6、课后反思的“七要素”

新课标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包括课后)反思。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以此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

(1)要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我们在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三维目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因为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讲,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适用性更广,持久性更长。许多知识都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遗忘,更何况当今知识更新的速度之快,只要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就可以通过许多渠道获取知识。所以,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2)二要反思教学活动是否“沟通”和“合作”

叶澜教授曾提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沟通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成功的教学过程,应该形成多样的、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做到:

1.充分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于课文内容的学习,教师基本上未作讲解,而是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来了解故事内容,并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所读懂的内容,并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学生无法解决的情况下,教师再给予点拨。

2.注重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充分为学生创设说话的机会,如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综合运用词语练习说话,对自己或同学的朗读进行自评、互评等,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三要反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教材,历来被作为课程之本。而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

怎样写教学反思篇二:怎样写教学反思

怎样写教学反思

常课的教学反思的撰写不一定是长篇大论,每堂课的反思都长篇大论是不现实的,果真如此的话所思的的结论可能也是很不成熟的。我觉得日常教学中,每个人都会对教学偶有体会、或者是顿悟、或者是新生了疑问、或者偶有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缕智慧??但凡这些,我们都可以用或多或少的话记录下来。象刚才我举的事例,简单的两句话就记录了我的认识上的进步。对于顿悟的加深认识可以成为我们进一步教学的有利推动因素;对于疑问的追踪研究可以使我们不断的克服困难,取得进步;对于偶有的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缕智慧可以积累起来成为使我们越来越主动的教育实践智慧。

每天都写出深刻而成熟的反思,我没有能力做到,我们毕竟不是教育理论家,不是专业研究人员,不可能天天写两三千字的反思。那样的话可能还没等成名师就英年早逝了。但如果我记录下来的东西积累到一定程度,再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想写出一篇有价值的反思来也不是那么困难的事。若酝酿较长时间才写出一篇反思,确有价值,我认为也是好的。所以阶段反思(一个学期反思、一年的反思)也是有效的和可行的。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在平时确定一些关注点,平时积累所思,有意识地尝试解决一些在实践中的困惑,把克服困难的经验形成反思,把平时的顿悟、疑问、或者偶然的一缕智慧积累起来,时机成熟时写出反思来。动笔写出来,根据情况可长可短,一段时间下来整理一下。总而言之,写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

针对新时代的便捷信息获取途径——网络,我倾向的观点是:写文章最好别上网搜。现在网太方便了,一搜会出现现成的东西,你就会觉得别人的东西好,不假思索就拿来用,渐渐地,你的写作能力就会退化。我今天讲的东西只有非常小的一部分内容参照了别人的观点,基本是我自己写的。

如果不是为了应急或是有的文章没必要自己亲自写,我一般是自己按自己的思维逻辑撰写,这样写出来的东西,即使与别人的观点重复,也不白写,毕竟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加深了,起到了促进自己发展的作用。

日常教学反思基本不需要文献查阅法,我们搞的不是专业的教育理论研究,即使不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也无妨,我们日常教学研究是为自身发展服务的,主要的不是要蜚声教育界的,若涉及到出版有价值的专著则要考察一下同行的研究状况了。

教师为什么害怕写东西,我想原因可能有:不是自愿的而是被强迫交稿;不是感兴趣的,需要有专业根基的,无力完成;频繁写东西,无力应付;认识上的原因:认为教育教学论文都是靠抄抄拼拼写成的,认为心知肚明即可,写出来无用,认为写文章是很巨大的工程,普通人没有能力完成,但实际也就是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

所以从自身角度讲,主要是要转变观念,勤动手动脑。此外,适当学点科研论文写作的知识,学点编辑的知识,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论,最好能多读书看报,大体知晓时下的关于教育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实践状况。这样我们的文章在具有实践性的同时,也能增加点学术性。但一般情况下我们写的反思不应是理论文章,我们的反思文章的亮点应在实践环节。

结合案例谈反思

下面结合我的一些反思案例,谈一点我的认识。

(一)

案例1:为了使教学更有效,曾经有很多次我认真地制作课件。我把每个可利用的教学资源都合理地制成课件,然后根据课件设计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确定教学思路和程序,实施教学过程。这样经常发生什么问题呢?——教学的本质被扭曲,教学过程成了播放课件的过程,重难点的处理不到位??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反思道:课件也是手段。无论是多媒体辅助教学还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全面整合,都应该先进行教学设计,然后根据设计意图制作课件。

案例2:先搜集很多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拼盘。

认识:教学需要用一些有用的资料,但教学不是罗列资料,资料是手段。教学的关键(主要矛盾)是合理确立教学目标并合理处理(开发利用)教学资源以实现教学目标。

案例3:四面突击,企图处处精彩。

认识:教学要有节奏,合理突出重点。教学的精彩与否要从全局着眼,教师应合理适时适度调控,成功组织教学高潮,处处精彩是不现实的。

案例4:设计不精,多次试讲,屡改初衷

认识:教学能否成功,关键在课前的设计和课中的设计,而二者中课前设计是基础。试讲能使我们对课前所进行的设计得到检验,但试讲也是教学实践,它的缺憾应尽量在课前设计中主动的加以避免。多次试讲,屡改初衷,可能会使教学失去常态,有点表演的味道,对常规教学的普适性就会减小。所以应该短时高效精设计,保持教学的常态性。

案例5:以背代讲,课堂机械化、模式化、呆板化,缺乏生成性,即时教学资源(我造的词,即非预设的、课堂上出现的教学因素)挖掘不足。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认识:应该注重课堂教学的“设计”本身,同时也应该把预设与生成相结合。教学预设非常重要,但课堂教学这一传播形式不同于讲评书,不同于普通的知识讲座,它需要受者的能动的反映,双向的沟通、交流。这样我们就不能不考虑教学的课中设计,使教学充满生成性。应有意识地并善于捕捉即时教学资源用来为达成教与学的目标服务。

多个反思集合到一起我写出一个教学反思《我对如何进行一堂课的设计与实施的几点经验》,对过去设计一堂课时所有过的误区进行梳理并谈出我的认识。在撰写这篇反思的过程中我的认识提升了,我在反思中写到:通过对一堂课的教学设计、实施的反思,我开始从根本的层面来审视我的教学,研究我的教学,改造我的教学。我在实践和反思的过程中找到了研究教学的根本——教学设计。

(二)

从哲学上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新课程实施中重点怎么处理?”“难点怎么处理?”“边缘知识怎么处理?”“新课程实施很多时候面临规定课时内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加课已成为不可能的情况下怎样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思考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积累起来形成我的一篇反思——《<公司的经营>教学反思》。我在反思中谈了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几点认识。

关于新课程教学要如何正确突出重点:重点知识明晰化,多角度突出处理。

比如,对“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区别”的处理。第一角度:给学生1分钟时间,在预习的基础上阅读课本,比较研究,完成表格。第二角度:分析后显示两种公司不同点的有错误的关系,由学生辨别,最后明确正确结论,帮助学生掌握两类公司的主要区别。第三角度:再通过生活化的案例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这段不念)对“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这个重点中的重点的处理。第一角度:我集思广益调动学生各抒己见,谈“你认为公司经营成功要做好哪些方面?”第二角度:采取精选的经典案例,巧设悬疑,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生个体思考再合作探究。然后教师引导,适时而教,揭示真相,得出结论。第三角度:最后小结,明确重要结论。

关于新课程教学要如何正确突破难点:难点突破要巧妙过度,巧设问题。

如果只是一般性的讲授难点知识,大多时候学生掌握效果不太好。若能有问题可供学生思考,在师生、生生互动分析问题中明确难点知识,收效甚好。在适宜的时候选用适切的案例效果会更好。

对于“兼并和破产的影响”这个难点知识,学生已有的认识是不全面、不准确的。通过选用经典案例,学生合作探究分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揭示企业兼并和破产的意义。寓教学于生活化的案例的分析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于教材的挖掘、重组、取舍上:边缘知识边缘化。

新课程教学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就是按原有思路授课课时不足,而取舍不当又会为日后教学留下隐患。为此,我的对策是边缘知识(我造的词,即非主干的补充性、过渡性的知识)边缘化,减少耗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对于一些基础性的边缘知识以帮助学生理解为主,不强求识记。比如,对本课的企业概念,列举一些组织后设问:下面哪些属于企业?可使学生明确企业的内涵。再如对法人概念的理解,做同类处理。(2)对于常识性的边缘知识,可适度讲授与启发,但一般对此类知识不宜过度用时,以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为主,给学生课下读书留有必要的空间。如对公司的组织机构这样的知识点通过讲授与启发简单处理即可。

(3)对于庞杂的过渡性知识,大多可安排学生自学。如对股东权益、公司制的优点等知识由学生自学。 关于教学策略:一般地,传统模式教学中缺乏针对性,实效性不佳;学生学习依赖性强,缺少自主性;学生层次差异较大。教学中若有问题供学生思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探究欲望;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学生的主体作用利于较为充分的发挥。因此,本课努力转变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重在展示学生思维过程,启迪智慧,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努力构建和谐课堂。有效地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恰当地设计学习活动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运用模拟活动,强化学生生活体验;让学生经历探究知识并形成知识的过程。从生活中发掘出经典性的案例,通过围绕案例精心设计各种问题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不为案例而案例、不为多媒体而多

媒体、不为活动而活动、不就事论事,要善于组织教学高潮,通过“以物观物”,通过案例,使得学生能够掌握抽象的理论。

关于对展示课本身的思考:坦白说来,我所做的《公司的经营》一课,耗时10天左右,还未算及假期上网看了很多公司法与公司案例的资料。这对于日常教学来讲,精神可佳,但平时确实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准备这堂课。由于它脱离了常态,因而对日常教学的所起的指导作用就会降低。一些展示课,存在脱离常态、过度准备、不具有现实可行性和普适性。展示课这种形式可以提供研究分析的课例样本,提高教师教学的自省意识,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找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尤其对上课者的研究教学的意识与实际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都有促进作用。如果展示课能在备课、上课等方面再接近常态,我想它的功能会得到更大的发挥。 结语

以上谈了我对进行教学反思的一些粗浅的认识。最后我用一段话来结束我的发言,这段话也是我在反思的过程中反思出来的——人不是生来就优秀的,我们也不一定做得优秀,但我们必须朝着优秀的方面努力;我们可以不成功,但我们不能放弃争取成功,更不能直接选择失败;我们可以不卓越,但我们应该追求卓越。“直面缺憾会使自己更真实,学会反思会使自己更完美”。尝试“读懂自己的课堂”,让反思成为习惯,而非是一种负担。

怎样写教学反思篇三:关于如何写教学反思的心得体会

关于如何写教学反思的心得体会

本周五是我们学校这学期的第一次校本研修活动,我们听了我们学校马校长和李云老师的课,听完两位老师的课后,教研室的专家给我们全校老师做了新课标的培训,通过本次活动我把这次的校本研修活动的体会谈谈。

平时在写教案的时候尤其在写教学反思,一不知道自己怎样写,二不知道自己写哪方面的内容,通过教研室吴主任的《怎样写教学反思》的培训,我知道了“教学反思”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教学实践中的反思,二是学习过程中的反思。教学中的诊断与反思是针对某一课或某一阶段的教学进行诊断,实际上教学诊断与反思如同医生看病,开处方根据病情对症下药是一个道理,教师的教学应是一不断调节和校正的过程。通过反思,每一次调节与校正都对以的教育教学产生影响,教师在一堂课或一个阶段的课上完之后,对自己上过课的情况进行回顾与评价,仔细分析自己上课的得失成败,分析自己的教学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是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哪些方面有待改进,再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使之达到最佳效果。二是学习过程中的反思,它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学习教育教学文献,动用所学到的理论,对自己过去的某些固有观念、想法及教学行为进行重新审视,找出差距,寻出原因,拿出对策,再把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写出来,以利今后的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听同行或专家的课,借他山之石来攻己之玉,别人的教学机智、艺术常体现于令

人叹服的教学细节处理技巧中,课后将自己听课中最重要的收获、看法梳理出来,从而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经验知识。所以我认为教学反思就是回顾教学——分析得失——查出原因——寻求对策——以利后行的过程。

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把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在实际教学中,我通过在三个不同阶段对教材的理解、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设计等多方面进行不断的思考和更新,使自己在理论和实践经验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

一、教学前反思:

教学活动前的反思即备课阶段的反思。教师备课时先要对过去的经验进行反思、对新的教育理念进行反思、对学生现在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思、对现在的教学条件进行反思、对现在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进行反思,从而使新的教学设计建立在对过去经验、教训和现在教育理念、教学条件反思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方案时,可以自己对自己提出问题:“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怎样设计学生容易理解”、“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时候会出现哪些问题和情况”、“出现这些问题和情况后如何进行处理”等,为自己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教学中反思:

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以及达到的效果,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设计思路和方法,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三、教学后反思:

教学后的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在课堂教学实践后及时反思,不仅能使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幼儿、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是将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认识能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通过本次活动,我受益非浅,同时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在教学中及时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会使我逐渐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通过不断地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关于校本研修的心得体会

二零一二年九月三日

相关热词搜索:反思 怎样写 教学 教学反思怎么写 写教学反思的好处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