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其他范文 > 正文
 

写柳树的作文高中

发布时间:2024-04-20 12:09:14 影响了:

博文学习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写柳树的作文高中,提供全面的写柳树的作文高中信息,希望对您有用!

写柳树的作文高中篇一:高中语文作文素材 (12)

唯有垂杨管离别

李元洛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对于人生普遍共有又各自刻骨铭心的离愁别恨,远在南北朝时代的江淹,早就慨乎言之了,这句话如一记清钟或警钟,不绝的余音一直传扬到今天。而和离别有关的树木呢?树木家族的成员虽然成千上万,但春华秋实,各司其职,在中国,分工主管别意与离愁的,大约只有柳树,又称“垂杨”,所以唐代诗人刘禹锡也早已概乎言之:“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杨柳轻飏,但却担负起主管别离的重任,据说源自汉代。六朝无名氏所作《三辅黄图》一书曾说:“灞桥在长安东,跨水筑桥,汉人送客至,折柳送别。”然而,早在遥远的《诗经》中,杨柳就在《小雅·采薇》篇中枝条摇曳了:“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征战士久役还乡,时在雨雪纷飞的冬日,他回想离家远戍之时,正是春光明媚杨柳依依的春天。以前的诗论家对这两句诗颇为欣赏,认为在艺术上有相反相成之妙: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但我以为从民俗文化与文化象征的角度来看,这首诗将柳枝与别离绾系一起,却是汉代以后折柳送别的滥觞,《诗经》向我们泄露的,是这方面最早的消息。

现代人对柳早已没有如此多情,柳,不过是古典诗词中的一帧风景,或是现实生活中一种供人观赏的植物而已。然而,在古代,友人、恋人及至亲人之间的话别,除了两情各依依的叮咛,挥手长劳劳的怅望,许多时候就靠柳枝来传情达意,特别是在春和景明之时。六朝的无名氏说这种风俗起于汉代,他既然“氏”而“无名”,恐怕派出所里没他的户籍,我们不知到哪里才可找他证实,不过,在南北朝的诗篇里,却已可见一些蛛丝马迹,不,“柳丝”马迹。南朝齐梁之交的范云在《送别诗》中写道:“东风柳线长,送郎上河梁。未尽樽前酒,妾泪已千行。不愁书难寄,但恐鬓将霜。望怀白首约,江上早归航。”同时代的刘绘《送别诗》也说:“春满方角箨,弱柳向低风。相思将安寄,怅望南飞鸿。”这,大约是正式写柳与送别的最早的诗篇吧?及至隋朝末年,在无名氏的一首《送别诗》里,我们看到的竟然已是折尽的柳条:“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这首隋代的古体诗,不仅已有了唐人绝句的音律和韵味,开启了王维《送别》的“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的先声,而且那摇烟曳水的杨柳似乎也在宣告,

随后的唐代诗坛,是它们充分发挥的天地,尽情表演的舞台。

我们的先人真是富于想象力,让离愁别绪与青青杨柳结成了不解之缘。在汉语中“柳”和“留”读音相同,古人于是联想到赠柳即表示对离人的挽留,如此巧用谐音以表情意,可谓妙想。西藏拉萨寺前有一株唐柳,至今已有1300多年,相传是藏王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手植,植柳而不植其他,大约也是取其谐音之“留”吧?柳丝细长而茂盛,柔而坚韧,也可暗寓送者情丝之长、情意之隆和情怀之永,如此音形并美地向对方表白眷眷之情,何乐而不为?所以白居易在《杨柳枝》一诗中,就说“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除此之外,柳树随遇而安,生长迅速,民间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谚语,唐诗人薛能《新柳》诗也有“柔性定胜刚性立,一枝还引万枝生”的赞词,众生正可借以寄寓对行人的祈愿和祝福。桃红李白之属,既然都不能寄此重任,送行话别之时,柳就自然是最佳选择的象征物了。(为何折柳送别?除取读音、柳性之美,表达挽留、眷恋、祝福之意外,应当还有柳条随风摇摆一枝紧挨另一枝的样子像离人“依依不舍”之状。)于是,桥头,渡口,河岸,水滨,尤其是长亭复短亭之旁,就成了依依杨柳的世界,而在汉魏六朝之后,唐诗人接踵而来,在那一行行一伞伞的柳阴之下,咏唱了许多传至今世的动人的别离之诗。

一位作家,如果其作品量多质高,当然难能可贵,质高而量少,同样可以名世与鸣世。王之涣存诗只有寥寥六首,但他仅仅凭《凉州词》与《登鹳雀楼》,就可以昂首阔步走进文学史了,何况他还有一首《送别》,虽不大为人所知,但也写得深情可喜:“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这是直接写折柳送别,是所谓“明写”。另外一种则较为含蓄,王维的两首诗就是出自同一机杼: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渭城曲》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送沈子福之江东》

诗中的杨柳不仅点染环境,烘托气氛,而且是赠别的象征物,只是以暗示出之,这是所谓“暗写”。“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一千多年前王昌龄《闺怨》诗中那位不知愁的楼头少妇,一眼瞥见陌头柳色就愁绪万千,悔恨不及,这也是对别离的意在言外的不写之写。好花看到半开时,半开的花,不是常常比盛开的花更引人遐想吗?

写柳树的作文高中

唐代的刑部郎中元沛,有一位能诗的夫人杨氏。巾帼不让须眉,她也作了一首《赠人》,但她不愿重复那些男性诗人的思路,而是别出心裁与新裁:

扬子江边送玉郎,柳丝牵挽柳条长,

柳丝挽得吾郎住,再向江头种两行。

“柳丝”是“情思”的象征,这位芳名不传的女诗人正是由此落想,愈无理而愈妙,因

为好诗有时是不讲日常之理的,如果你说柳树无知无识,再种一千行也是白搭,你就未免令作诗的伊人伤心,也使读者觉得太煞风景了。倒是李白的《劳劳亭歌》说得婉转: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李白不直接写众生离别之苦,也不写折柳或加种杨柳,而是寄情春风,春风尚“知”别苦而“不遣”柳条回青转绿,伤心的送者行者又情何以堪?如此深婉之构思,奇警的语言,真使人感叹“诗仙”这顶桂冠,不是谁都可以戴得的。

在文学艺术的天地里,最可贵的是思维的求异性与艺术的独创性。在初唐至盛唐至中唐众诗人同唱折杨柳歌之后,晚唐的罗隐却别调独弹,写了一首《柳》诗与前人和大家抬杠: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他说柳树本身尚管不住自己飞絮无定,怎么还能以柳丝去挽留行人?这是对传统的折柳送别或留别的否定。但是,诗的王国里也是少数服从多数,后代诗人并不理会罗隐的反调,一直到晚清,秋瑾《送别》诗一开篇还说“杨柳枝头飞絮稠,那堪分袂此高楼”。而现代呢?鲁迅曾作《送增田涉君归国》一诗,结句也仍然是“却折垂杨送归客,心随东棹忆华年”。当代的台湾诗人兼散文家余光中呢?他的诗文中更是多次提到折柳,如写于1976年的《从西岸到东岸》一文就说:“旧金山,西岸最美丽也是最愁人的长亭。和夏菁‘高谈’了七千哩后,便在那里分手了。也没有折柳相赠,柏油铺地的国际机场,原就无柳可折。”柳枝虽小,但却凝聚着民族的心理情结和审美体验,不然,一枝当烟舞风的轻盈杨柳,怎么会从遥远的汉代一直折到如今?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有的在这一站下车,有的在下一站下车,能同行一程,已经是莫大的缘分。没有几个人能和我们一直并着肩带着笑容走向前方,离别才是人生常态。

所幸大自然中还有柳可以让人表示挽留,还有月可以让人遥寄相思。温柔的柳条,温柔的月光,给那些黯然销魂的人们,带去了多少安慰?

现在,已很少有人愿意停下脚步看一看柳了,大家都在忙。我停下脚步看着柳树,也觉得自己很傻。

我知道世界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世界了,而柳树什么都不说,它在尘土飞扬中低着头若有所思。

柳树孤独了,孤独的还有月亮。原本生在海上的明月在高楼和烟囱的夹缝中惶惑不安却又无处遁逃。

白天的依依杨柳,夜晚的皎皎明月。

我们的浪漫与诗意已经改朝换代。

(有删改)

读了那么多含有杨柳的诗词,却依然只能对它有一个模糊的印象, 读了李元洛的文章,我好像一下子清醒了,原来我们身边有如此美 妙的形象相伴,真是人生之幸事。杨柳从《诗经》《楚辞》,从汉赋 唐诗,从宋词元曲,一路走到现在,走进我们民族的思想,流淌在 我们思想的血脉里,原来我们一直得到杨柳的荫庇。好好读一读吧, 净化一下我们喧噪的心灵,最不济,也能帮我们温习一下那些最熟 悉的诗篇。

写柳树的作文高中篇二:2015年高考作文样卷

1号卷 作品与作者

人类的文化生活发展至今,形形色色的文学作品不绝如缕。有时我们会给文学作品分分类,比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等,仿佛作品与作者的风格都能够被界定。然而随着市井生活的变化,文学创作内容的创新,很多时候作品与作者并不能被简单地归类了。

作品的内容,作者的人品和个性,都是多元的,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并不绝对一致。

艺术源自生活而高于生活,文学作品作为艺术形式的一种,有时是生活原本的写照,有时却也是生活扭曲面的臆想和判断。法国作家加缪在其代表作《局外人》里,用夸张而荒谬的笔法刻画了一个情感缺失、道德丧尽的可怜虫默尔索,文风讽刺至极,这部风格独特,见解犀利的作品,直接将作者推向世界文学的最高地位——诺贝尔文学奖。那么,难道作者本人也像书中文字风格那么讽刺,那么擅于挖苦吗?我们可以从他的其他作品中寻找答案。加缪在哲学界也有很大的地位,源自他的一本哲学名著——《西西弗的神话》,书里的他摇身一变,从一个文学怪才变成了一个理性聪慧的哲学大师。书里,他的论点客观而具有深度,行文冷静悠远,给人以启迪。这两种不同文风都出自同一个人,更有趣的是,加缪在《西西弗的神话》里,花大量笔墨介绍和解析了“荒谬”二字,这不正就是他对自己作品的解读吗?可见,真正的大作家并不满足一种文风,而是为文局促或下笔悠远,他都能掌握。

其次,作者的人品并不总是一样的。换言之,作者随着其阅历的增长而成长,他的作品也随着他的成长而成长。普遍来说,人在年青时所写的文章往往富于激情和幻想,文字风格多浪漫热烈;而人一旦进入中老年期,对人世拥有了大量体验之后,所写出来的文章更注重现实伦理,也更加平静深远。

除去时间,境遇也在影响作者和他的作品。中国古时的文人,哪一个不在仕途顺利时春风得意,哪一个不在身处逆境时哀愁悲叹?

作品的格调趣味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体验作者的人品,但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人品和作品都是多元而复杂的。每一部作品,每一个作者,都存在着下一种不同的可能。

得分:57

2号卷 品格成就作品

如果纵观古今中外,细数那些名人名家,仔细地研读他们的作品及他们的品行,就不难发现作品与人品之间总会存在着某种相互牵连的绳索,或许很隐秘,或许一眼就能发现,或深或浅、或多或少将他们个人的痕迹印在在作品的某个角落,才散发着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

如果要说作品与人格的关系,那就要追溯到人格与人本身的一种关联。这让我想起孔子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看一个的动机,目的或是行为举止,他的品格是无法隐藏的,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是啊,想要隐藏住一种品格是件极其困难的事,一举手一投足,如同作品中的一字一句,一笔一划,你的措辞、语气,或是构思、想法,无一不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一面镜子,照映出那些细微的品格。

我们都说作品其实是拥有生命的——其中的道理也蕴含于此。无论是文学、音乐、绘画作品,他们的形式仅是构成一种语言,而真正要表达的是另一个充满魅力和生机的世界,这个世界看似虚拟,但它并不曾独立于人而存在,它始终折射出人们精神里的某层面,再而联想,散发,在一种精神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更加丰富绚烂的世外桃源。

然而反过来,一个艺术家与它的作品完全断绝了某种联系,这件作品也将会失去生命力,因为它并不会生动,它无法体现一个人——一个真正生命个体的内心更加深层次的东西——这也许是一种灵魂,是纯粹的作品无法达到的境界,然而这仅会使作品停留在了肤浅的层面,这都是失去了品格作为支撑的后果。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著作之所以伟大,是奥斯特洛夫斯基他本身在经历战争后,面对过无数的磨难而催生了他人无法到达的坚韧的精神境界,再由作品传达给世人,未能历经相同的困苦与挫折的世人,当然无法成就这样的作品。 然而对于我们,想要创作出优秀的作品的第一步,便是树立起完整而独立的人格,那些积极的、历经万物洗礼后得到的美好心灵,才能赋予作品真正的灵魂。 我相信,伟大的作品都是由伟大的品格成就的。

得分:57分

3号卷 笔间有本心

曾听过这样一句话:用心写文章的人,他的字里,是饱含着他的血的,“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下笔的瞬间,心脏之中涌动着的热血随着笔尖倾泻而出,在纸上凝固成的是或活泼,或凝重的自己的样子。

是人给予了文以生命。被称作优雅如才子的沈园中,陆游唐琬的一段凄美无果的爱情被镌刻在那首《声声慢》之中:“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咫尺却又天涯的距离,又再次重逢的感慨,一笔一划地,也刻在了后人的心上。于谦的无限忠诚和对“清白”的追求使他的笔划愈加坚定,仰天长啸“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就暂不说“采菊东篱下”性格超脱的陶渊明,“寒蝉凄切”朴实多情的柳永,或是豪放的李白、忧国忧民的杜子美,在历史的长河中,是他们广阔的胸襟,独特的阅历和人生造就了他们传至千古的文章诗句,在滚滚急流中翻腾起一朵朵浪花。

有人说文章是有生命的,有性格和思想,文章和文字,反过来会造就一个人。第一次阅读丰子恺是被封面上他的画所吸引:侧卧竹榻的长袍小人,枝干弯曲虬劲的老柳树一棵,用笔简单质朴,但觉耳边更似有燕子扑翅啼鸣,便打开的书页。

若是现在想来,关于这位文豪,从我浅薄的阅读来说,可见他的爱国、爱家、爱子女。身处战乱时期的他,携家四处流亡,他并没有高喊着爱国口号,而像一个真正爱母亲的孩子一样:“低下身去触摸泥土,她在哭泣,而我却没有什么法可想。”他的文,章风格是幽默的,平和的,把驱除外敌的心愿比作“口中除匪”的除蛀牙。“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孩子和小鸡一起哭着。”活泼的文字读来会让人会心一笑,又在其中感受到了他对祖国破亡的无奈与悲凉。通过那些沾了“血”的文章字眼中,我看到了一个生动的丰子恺,不仅仅限于那些冰冷的介绍,而是活着的,全方位的他。

而在我的眼中,文章不仅是人的写照,是一面“镜子”,更是一起陪伴我成长的见证者,它们见证了我成功的喜悦,从幼稚走向成熟,一步一个脚印,是那

些写下来的,饱含心血的文字。

笔间有本心,文章是镜子,反映了作者的人品与性格,又塑造了人,成为笔者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笔间有本心,那些饱含了血的文字语句,一定是最闪亮的,人的灵魂。

得分:54分

4号卷 作品与人品

正如枯水的沙漠养不活遍野的金黄小麦,烟雨的江南不适宜仙人球的生长一般,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在本质上应当是一致的。林妹妹的性子孤僻,她写柳絮时便觉哀婉凄凉、无依无靠;宝姐姐开朗达观,于是写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而一举夺魁。

因为作品与人品的一致性,并不是人品决定作品或者作品决定人品,而是它们都是人的思想的产物,也是环境的产物。难道不是吗?作品的格调是人思想跃于纸上,而人品则是人的思想赋于实践。

正如陈忠实和莫言吧,他们都是泥土孕育的生命,他们的思想来自于乡间,是淳朴而厚实的。陈忠实在孤独的原上住了六年,才捧出《白鹿原》的巨制,他的书中的语言在我读来散发着黄土与青草的香味,正如他坚韧与静心;莫言的小说虽然奇幻,依旧处处朴实,如他本人那样只愿朴实地讲故事。倘若有朝一日,那个追求卓越与成功的郭敬明捧出一份这样反映乡村反映泥土的小说,该是多么的荒谬啊!

当然,作品与人品的一致性在表面上并不是完全地刻板地贴合,但这并不是意味着背离。要知道,由一个人产生的文字与行为想要背离,即使是疯子也做不到。有人指着齐白石贴在门上的要价单,嘲讽大师也有俗的一面,殊不知,这位国画大师成为大师的原因却是“守静之道、涵养静气”,而他笔下的山水鱼虾,其意境可谓静矣。

而齐白石作画的价钱,不是因为他内心钻进了钱眼,而是为生活所迫罢了。众人以为的背离,是片面的观察。生活使人的行为趋于不完美,但人的心、人的人品原该是一块宝玉,一如他的作品。

如果将眼界脱离艺术家,放眼于社会,手术何不是医生的作品?课堂何不是老师的作品?如果一个医生没有医德、教师没有师德,断断是不会进入手术室、走上讲台的。每个人都是作者,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的作品,思想高洁、行为高尚的必有长久流传的美好;思想低俗的人人品自好不到哪里去,又何谈其作品。

不论是广义的作者还是狭义的作者,都应当把握作品与人品本质上的一致性,明白它们从思想中来,由此提升自己的思想;并认识到生活的影响与阻拦,使自己的心与作品在沙中仍是美玉无暇。

我无比希望每个人都是谦谦君子,并用生活的笔画出洁白的莲花。

得分:52分

5号卷 文并非定如其人

古人就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似乎是相符合的。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没错,作品意境与内涵的深远与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学识与涵养的多少,但也存在着另一种相对立的说法。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言是否为心声?文是否如其人?这便需要我们辩证地看待问题。

文如其人,言为心声的例子屡见不鲜,无论是古代中国的大文豪李白,还是现代外国的享誉国内外的画家莫兰迪都体现出他们各自该有的胸怀与心境。作为他们艺术家来说,作品中呈现给我们的除了水平,技艺的高超之外,确实带给了我们作品之外的力量——人性的得,作品中会渗透着艺术家的力,品性,带来作品之外的感动,这也就是为什么好的作品会流传千古的原因。李白豪迈地“奔流到海不复回”,便是他借酒诗性大发叹出富有人文关怀精神的千古绝句的真实写照,莫兰迪究其一生将瓶瓶罐罐生动地重现在画布上,淡泊名利,潜心艺术,试图拓宽新的艺术领域,造就形式美的精神同样为后世画家所敬仰。艺术家的心境,如同潮水般涌动在他们的作品里,他们的内在涵养显露无疑。

但作品趣味的高低真的能体现出人品性的好坏吗?

或许结果需要我们辩证地看待。众所周知的法西斯政权执掌者希特勒,在人类文明史上上的畴无法弥补,但在军事战争外,他完全可以称得上一名画家,他笔下的德国小镇与郊外风光令人称道,或许这与他儿时的画家梦想有关,但在戏内,他却是一个惨无人道的暴君、独裁者,谋图灭亡整个犹太民族,其毒心令人发指。可见不能以点盖面,以偏盖全,便会犯下不明是非的错误。

而到我们生活中,要做的必然就是在健全我们人格的前提下去提高我们的能力与技能,实现身心同步发展。希特勒的例子便给我们很好的警示作用,也要求我们辩证地对待问题,发现问题所在。

“文如其人”,“言为心声”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在提高技能的同时,不应背离人格品性的高尚,只有这样,类似李白,莫兰迪这样的大师才能名垂千古,作品永褒青春,道路更加宽广,“文并非定如其人”,辩证看待道路上的曲折,避免步入人品与作品背离的后尘!

得分:48分

6号卷 人情练达即文章

李白为诗有“银河落九天”的豪放,为人有“桃潭深千尺”的重情;鲁迅写文有“直面惨淡人生,淋漓鲜血”的遒劲,为人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深情。“人是思想的苇草。”人们通过文字抒发内心的感情、思想,这样的文章即人情练达,才称得上为真正的文章或艺术。

而有些人呢?文笔优雅脱俗,为人却也“风流倜傥”,用清心净佛的袈裟包装自己,其实则为酒肉和尚,这样的名人作家欺瞒了不少无知的读者。究其原因,无非是为了名利双收。

当文章的目的脱离了其本质上存在的意义——将内心与内心用文字联接,而成为金钱与名声的筹码,纵使文字如何优雅,深谙其中的人也只当它是无意义的浮华。相反,纵使文章并不那么高雅脱俗,但人情练达,即为好文章。

莫言荣获诺奖之事震惊中外许多年,他的文章无论辞藻、内容都算不上高雅,甚至描写得粗鄙露骨,但那是真实的生活,艺术从来都是来源于生活的,那些来源于生活的真实的文字方能带给我们的内心的触动,从来无需过于多的装饰。

这样的作家、作品贴近生活,又发人深思,达到了写文、读文的目的,即心灵的交流。老舍、汪曾祺、木心,他们的文字通俗但不庸俗,让我们深深感受到的思念、牵挂、徘徊、深思,激起我们心中的共鸣和浪花。

那些作品格调与作者人品相背离的人,都失去了原本追求文字的心吧,不算练达,何来文章?那些文字背后的肮脏,是世人看不到的,却已深深地烙印在作者自己的心中了。

所以,每当我们提笔时,问问自己的内心,想想自己的初衷,为何写,给谁看?

也有人说:“操千曲而又晓声,观千剑而又识器”,若每天练习,定能写出好文章了吧。

还是那样说,人情练达即文章,若没有对生活的体悟,若没有真情实感,再好的文字只是浮华的霓裳,而没有灿烂光明的内心。

人情练达即文章。

得分:48分

7号卷 “文如其人”总有其理

寻求作品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是否一致的道理,正如寻求一个人行为做事及其行事风格是否与其本人有一致性的问题一样。是人与其反映的问题。我认为大部分情况下作品格调与作者人品应是一致的,会有背离的现象,那也是应该是少数或是极少数。

作品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是一致的。我在夜下漫读时有幸读到过汪曾祺写如何写小说的一篇文章,里面仔细谈论了其恩师与早年经历对他的影响,反映到他的小说中,从而使他写出的是带有“京味儿”的,是朴实的小说。他说,“建议作者应该阅读与自己的写作风格相近的小说,那样会更有益处”。我还喜欢阅读另一些作者的作品,像是村上春树。我阅读过他的杂文集,开头的序中说:没想到四五十岁反倒写起了小说,大概是因为前面经历的多了,能把这些人写下来。他的作品像“八宝袋”,常让人似懂非懂,但是阅读他的小说如《1Q84》则是很流畅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他的思维和智慧,又十分的不显露。

诸如中国汪曾祺,日本村上春树等人,从舆论导向上看其人品并不存在问题,而他们的作品格调应该也是高尚的。这应该是毫无疑问的。

有人说,在中国如今仍在迅速发展的市场上,这两者一致性可能无法体现,迎合市场是一种大众化的现象。古人说“文如其人”与现今“市场导向”并不一致。在我看来,并不是如此。

当代中国社会的作者人品与作品格调也挺一致的。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时曾有十几名学者联合起来反对,并著了一本书,说莫言写的《红高粱》等作品中有色情成分可以反映莫言本人的素质也不高,这个观点明显存在偏见。诸如法国莫泊桑等著名作家,《羊脂球》等有名作品中也无法避免涉及到这些部分。何况莫言的作品是以反映农村生活为主的现实魔幻主义,莫言在获得大奖后并未“高调现身”,对于外人追捧的奖项他只是一笑置之,倒颇有一番陶潜“采菊东篱下,

写柳树的作文高中篇三:直面挫折(范文)高中作文

直面挫折

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生活是风雨与阳光的协奏曲,既然要生活,就必会遭受到风雨的洗礼。现对挫折,我们怎样才能弹奏好生活的乐章?(提出中心论点)

直面挫折,就需要勾践“卧薪尝胆,历经磨难而不屈”的坚毅。(分论点一)会稽一战,越王勾践沦为吴王夫差的俘虏,他要做夫差的马夫,为夫差牵马,干牛马般的粗重活,堂堂国君,竟要饱受此等耻辱!然而他没有沉沦,而是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不断激励自己,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成为一代霸主。(事例概括)如果勾践在直面挫折时,没有那种坚毅的人生态度,终身都可能沦为夫差的俘虏。(分析论证)直面挫折,勾践的坚毅不屈让他名垂千古。(点题,呼应分论点一)

直面挫折,就需要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心态。(分论点二) 面对社会黑暗,官场腐败,民不聊生的现实,他企图通过入仕为国效力,然而时运不济,命运多舛,他最大的人生热情被付诸东流,他哀叹,郁闷,痛恨,在残酷现实面前,他选择了辞官归隐,寄情于山水田园,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南山下悠然采菊,在柳树旁的宅堂前饮酒写诗,逍遥自在。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事例概括)如果陶渊明在直面挫折时,没有那种恬淡的心态,那么他肯定会抑郁一生的。(分析论证)直面挫折,陶渊明的恬淡心态让他成为佳话。(点题,呼应分论点二)

直面挫折,就需要苏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乐观豁达。(分论点三)因“乌台诗案”,苏轼被贬,他失意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虽没能“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但他仍高歌“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屡遭贬谪,仍能笑谈人生。(事例概括)如果苏轼在直面挫折时,没有那种乐观豁达的心态,那么他也无法在官场失意的人生中,寻找到人生中的乐趣。(分析论证)直面挫折,苏轼的乐观豁达让他名随史留。(点题,呼应分论点三)

轻轻翻开史册,你会看到,仲尼厄而《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因为他们都能直面挫折,故成就了不凡业绩,成为历史的天空中最闪耀的星。如果直面挫折,能与坚毅同行,我们会多了一份顽强不屈;如果直面挫折,能与恬淡的心态同行,我们会多了一份泰然自若;如果直面挫折,能与乐观豁达同行,我们会多了一份坚定沉着。

在风雨兼程时,如果我们能直面挫折,学会坚毅,学会恬淡,学会乐观豁达。那么,生活处处有阳光!(结尾,呼应开头)

相关热词搜索:作文 柳树 高中 关于写柳树的作文 怎么写柳树的作文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