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习报告 > 正文
 

地质毕业实习报告

发布时间:2024-04-20 11:36:15 影响了:

下面是博文学习网小编为你分享的地质毕业实习报告,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希望大家会喜欢。同时也希望给你们带来一些参考的作用,如果喜欢就请继续关注我们博文学习网(www.hnnscy.com)的后续更新吧!

地质毕业实习报告篇一:地质实习报告

实习内容:□

实习形式:□

学生姓名:学 号:专业班级:土木实习单位:

实习时间: 习 报 告 认识实习(社会调查) □ 教学实习(□生产□临床□劳动)□ 毕业实习 集中 □ 分散104 庐山2012.4.18-2012.4.20

年 月 日

一、实习目的

1.通过实习来印证、丰富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理解基本的地址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通过简短的野外地址实习,巩固学过的《工程地质》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

2.通过实习,初步学会观测和分析实习地区的地质、地貌、土壤、水文和植被等自然地理现象,掌握流水的地质作用对岩石的影响及冲刷形成河谷的过程,并掌握地质野外工作的一般方法,掌握地貌、土壤等野外考察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为将来教学和进行乡土地理调查打下基础。

3.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辨别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产生时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等。

4.学习运用罗盘仪测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5.用流水地质作用分析秀峰深谷和河谷地貌的形成过程,并了解溶洞的形成原因。

6.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野外的操作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相关联系。

二、实习内容

(一)整理各观测点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现象。

把各观测点记录资料进行整理。

(二) 这次实习所见到的三大类岩石在空间分布和形成时间方面有何

规律、有和联系

见到那些类型的褶皱,有何特点,形成原因?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见到那些断裂构造。有何特点,形成原因 你对风化作用有何认识,现场如何判断岩层分化程度? 这次看到的几种岩石其工程性质如何? 用流水地质作用分析秀峰深谷和河谷地貌形成过程 为什么说鄱阳湖盆地是断陷盆地 通过实习,认为工程地质与土木工程专业有何联系

庐山简介

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庙观,代表理学观念的白鹿洞书院,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联系的文化景观。

壮丽的庐山

庐山位于中国中部江西省九江市南,北濒长江,东接鄱阳湖。山体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南北长、东西窄。全山共90多座山峰,最高峰为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群峰间散布有许多壑谷、岩洞、瀑布、溪涧,地形地貌复杂多样。

现主要有12个景区、37个景点、230个景物景观。庐山早有“神仙之庐”的传说,水气缭绕的万顷江湖,使庐山夏日清凉,雨水充沛,云雾弥漫。庐山的年平均雾日多达191天,弥漫的云气为庐山平添了许多迷人秀色和神秘色彩。

庐山是一座集风景、文化、宗教、教育、政治为一体的千古名山。这里是中国山水诗的摇篮,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慕名登临庐山,为其留下

4000

余首诗词歌赋。晋代高僧慧远(公元334~416年)在山中建立东林寺,开创了佛教中的“净土宗”,使庐山成为中国封建时代重要的宗教胜地。遗存至今的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和理学的中心学府。庐山上还荟萃了各种风格迥异的建筑杰作,包括罗马式与哥特式的教堂、融合东西方艺术形式的拜占庭式建筑,以及日本式建筑和伊斯兰教清真寺等,堪称庐山风景名胜区的精华部分。庐山不但拥有“秀甲天下”的自然风光,更有着丰厚灿烂的文化内涵。

庐山地处江南台背斜与下杨子坳隐的交接带,区内地层除三叠纪外均有系统的出露,构造明显,展现出地壳演化的主要过程。

庐山具有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是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的诞生地、山麓郡阳湖滨.遗留着末次冰期时由古季风环流产生的独特的风沙丘群。

该区地质构造复杂,形迹明显。主要有北东向华夏式构造和北北东向新华夏式构造。许许多多的断裂构造,形成众多的山峰。庐山是第四纪强烈上升的断块山,当庐山上升之际、周围相对下陷,鄱阳盆地进一步发展,继而形成鄱阳湖。

北部以招曲构造为主要特征,形成一系列秀丽的岭谷地貌、南部和西北部则由一系列的断层崖,形成雄伟高峻的五老峰、秀峰、石门涧。山地中分布着宽谷和峡谷,外围则发育着阶地和谷阶。山上和山麓地带都存在着古地面。在庐山与长江的交接地带、鄱阳湖的形成与扩张、塑造出一系列独特的湖滨地貌,与之相连,长江九江河段的地貌演变,湖洲交错的鄱阳湖大平原,形成了多种地貌的汇集,表现出极高的地理地质科学价值与旅游观赏价值。庐山众多的奇峰怪石壑谷瀑泉岩洞等,形成了奇特瑰丽的山岳景观。

《一》实习安排

秀峰—第四季冰川遗址—三叠泉—狮子洞。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全体学生进行为期三天的实习。第一天上午我们坐车到达宾馆分配好住宿,下午庐山秀峰观察其地质地貌和地质概况。第二天上午第四冰川遗址,观察地质结构,岩石,学习及熟悉罗盘仪的使用;下午庐山三叠泉,观察沉积岩的形成以及庐山的形成。第三天上午沿途返回观察狮子洞溶洞现象。

《二》地层

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庐山主要由震旦纪及前震旦纪地层组成,山体 中部出露最宽向东北部和西部收敛,庐山地层分为南、北两部。南部主要由出露 前震旦纪双桥山群,庐山最高峰为前震旦纪喷出交流纹岩组成,因受风化,故呈 圆

浑状,北部出露震旦系统南沱组。根据

地质毕业实习报告

岩性特征可分为三部分:

1.底部(Z1n1)为片麻状含砾石英砂岩、砂砾岩、砂岩,局部有千枚岩或千 枚岩化粉砂岩,厚度约为 900m;

2.中部(Z1n2)又可分为两段:下段(Z1n21)是长石石英砂岩,局部有轻 变质现象,厚约 110m 左右;上段(Z1n22)是含砾石英砂岩、石英砂岩,俗称 女儿城砂岩,厚约 30m;

3. 上部(Z1n3)为长石石英砂岩、凝灰质砂岩及凝灰岩,间夹砂砾岩,厚 度大于 300m。3.1.2 地质构造。

《三》褶皱

庐山地区构造复杂,形迹清晰,主要有北东、北北东、北西向构造。主要观 察了以下两种构造类型。 1.褶皱构造: 受印支运动的影响, 庐山地区三叠纪以前的地层发生挤压褶皱, 形成了庐山山体的三背两向褶皱构造以及山体外围的一些褶皱构造。 其中三个背 斜分别是:虎背岭—大马颈倒转背斜、大月山背斜、五老峰背斜。两个向斜分别 是:东谷—王家坡向斜、青莲寺向斜。

《四》秀峰

秀峰位于汉阳峰东南 4km 左右,由香炉峰等尖削成簇的群峰构成,峡谷深 邃、瀑布高悬、山峰陡直而秀丽。秀峰位于庐山南麓,鄱阳湖之滨的江西星子县,由香炉、鹤鸣、双剑、姐妹、文殊、龟背诸峰组成。香炉峰如紫烟绦绕,鹤鸣峰形似鸣鹤飞翔,双剑峰势如芙蓉插天,姐妹峰态同娟娟秀女,文殊蜂似尖锥屹立,龟背峰脊。秀峰,为庐山五大丛林之一,景区内山奇水秀,摩岩碑刻如林,自古便有“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数秀峰”之美誉。这里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黄岩瀑布,有匡庐二绝的漱玉亭以及碧波荡漾的龙潭,仪态万芳的双剑、香炉诸峰,有众多历代名人侠客留下的摩岩石刻。秀峰不仅风景优美,气候更加宜人,宋人洪明有诗赞曰:“山瀑两道泻,木叶四时春。日螟不知去,鱼鸟会留人。

秀峰的成因主要有三类:①岩性:以变质岩为 主,背面为云母片岩,易被风化剥蚀,形成山脊线上的凹缺,而正面的主题则是 以混合岩化的片麻岩垂直节理,比较陡直②构造:北东—南西的温泉大断裂为阶 梯状的断层涯带,不等量抬升,造成山峰参差不齐,略呈阶梯状分布③流水切割 侵蚀:源于汉阳峰的河川沟谷汇集于此,强烈下切,造成阶梯状分段的瀑布与成 串的壶穴。

1. 秀峰大门口:在门口的山中河流那讲述了残积物、冲积物和坡积物以及洪积物的形成原理及物理性质,老师还给我们讲解了河流的侵蚀作用。

地质毕业实习报告篇二:地质实习报告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

野外地质实训报告

姓 名: xxx

班 级: 11级采矿工程

学 号:

指导教师:蒋复兴 高常青 黄立华

实训时间:2013.06.30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地质教研室监制

目录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自然地理与交通

第三章:实训区地层

第四章:实训区造地质构

第五章:实训区岩性

第六章:实训体会与感悟

前言

本次野外地质认识实习是对地质现象的感性认识,培养我们野外综合观察能力,地质思维能力,野外地质工作基本能力。使我们加深对普通地质学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理解,初步掌握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综合地质思维能力。

通过实习,使我们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运用这些知识去观察、研究、分析和判断各种地质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煤矿地质学是地质学个的一个引用学科分支,是采矿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本次地质野外实习的基本目的是掌握野外地质观察和认识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包括:观察认识地质体及地质现象的方法与技能,仪器、工具和资料的使用,认识地质剖面;主要岩石识别;基本的褶皱和断裂构造的判别;内、外动力地质现象的认识;整合与不整合的接触关系;黄河资质构造;层面构造;观察点上的内容进行记录的基本格式和基本要领;地质罗盘的使用以及测量岩层产状要素和地形地物方位的方法。

本次实习地区及时间;

6月28滚钟口

6月29石炭井(大武口世纪公园)

6月30青铜峡(大风沟)。

自然地理与交通

自然地理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的学科。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随着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广泛,但主要还是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的特征、结构、成因、动态和发展规律;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与转化的动态过程;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研究各个区域的部门自然地理和综合自然地理特征,并进行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评价,为区域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受人类干扰、控制的人为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寻求合理利用的途径和整治措施。

滚钟口 滚钟口,在距银川西北35公里处的贺兰山东麓,古为贺兰山胜境之一,现是宁夏最著名的避暑、游览胜地。滚钟口,俗称“小口子”。此山口三面环山,山口面东敞开,形似大钟。在景区中央有一座小山,又像是钟内悬挂着的钟锤,人称“钟铃山”,“滚钟口”由此得名 滚钟口,古为贺兰山胜境之一,是西夏王陵风景名胜区的一个重要景区,其拥有的花岗岩风蚀地貌景群。滚钟口山峦起伏,岩石峻峭,林木葱茏,巍峨秀丽。在西夏时,就是“西夏古名胜地”。

交通:旅游大巴即可,到山下步行上山。

石炭井(奇石山公园) 石炭井地处贺兰山北麓,明代称这里为“上迭里口”,蒙语音译为产石炭的地方。民间称此为石炭沟,1941年改今名。奇石山公园,位于原大武口发电厂1号粉煤灰场,这里经过20多年的强排放,

形成了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灰场高于地平面13米,粉煤灰储量达1100多万立方米,堪称石嘴山市“第一煤渣山”,成为大武口区的主要污染源。为了建设具有山水园林特色的新型工业城市,塑造显山、露水、透绿、通畅、和谐的新形象,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健身、娱乐场所,石嘴山市委、市政府经反复论证,于2006年3月15日停排粉煤灰,利用煤渣山已经形成的地形,化腐朽为神奇,建设中华奇石山。

交通:客车到实习地边界,完事后做客车到公园。

青铜峡 青铜峡市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具有丰富的土地、水利、电力、矿产、旅游等资源。自然景观、工程景观和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独具特色,远近闻名。主要景点有:元代一百零八喇嘛塔,是国务院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董府和广武口子门沟岩画,为宁夏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牛首山寺庙群、古渠首、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等诸多美丽景点,吸引着万千游人争相观赏、流连忘返。大风沟山势险要,因风大而得名。 交通:坐车到路边,步行到山里。

实训区地层

地层,是指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层和非成层岩石的总称。在地质学上指有一定层位的一层或一组岩石或土壤,上下层位之间被明显的层面或沉积间断面分开,地层分布范围可广达几十万平方千米,在悬崖峭壁、河岸或修建公路时开挖的地段,地层可能会暴露出,显示不同颜色或不同构造的层理,各层的厚

地质毕业实习报告篇三:地质专业实习报告

河南省宜洛煤田

地质填图实习报告

目录

1.前言??????????????????????????????1

1.1实习情况概述?????????????????????????1

1.2实习目的任务?????????????????????????1

1.3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2

1.4以往地质工作评述???????????????????????4

2.实习区地质???????????????????????????5

2.1地层?????????????????????????????5

2.2构造?????????????????????????????12

2.3岩石?????????????????????????????14

3.地质发展史???????????????????????????16

4.工作情况????????????????????????????17

4.1工作方法???????????????????????????17

4.2工作量和质量描述???????????????????????21

5.矿产??????????????????????????????21

6.结束语?????????????????????????????25

参考文献?????????????????????????????27

1.前言

1.1实习情况概述

实习时间:2010年9月6日 ——2010年9月30日

实习地点: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

参加人员: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地质工程专业(含地质单招及专升本)全体学生,

部分研究生共约250人,另外还有我院十几位资深的带队老师。

分组及组织情况:本次实习共分为5个大组,每个大组又分为5个小组,每个小组约为

9或10个人,另外每个小组选出一位组长。在实习期间,每个大组由

1或2名老师负责指导。

实习路线及观察内容:

〔1〕 头道沟水库 —— 刘家门线路(熊耳群Pt2 x——山西组P1sh)

〔2〕 齐家门西侧沟谷线路(本溪组C2b——山西组P1sh)

〔3〕 王家门东坡线路(下石盒子组P1x——孙家沟组P2s)

〔4〕 李沟煤矿 —— 1205钻机(孙家沟组P2s——二马营组C2t)

〔5〕 化肥厂——采石场——宜阳煤矿风井(寒武系∈3g——太原组C2t)

1.2实习目的任务

1.2.1实习目的

地质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即将书本的知识同野外各种地质现象相联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地质问题的能力,从而得以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

(1)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通过野外现场的反复实践,巩固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2)逐步提高运用基本理论去解决实际地质问题的能力。

(3)训练掌握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提高野外工作的基本技能。

(4)掌握地质报告的编写方法及有关地质图件的绘制方法。

(5)培养吃苦耐劳、实事求是、热爱地学事业的崇高使命。

1.2.2实习任务

(1)熟练掌握罗盘的使用方法和野外地质观测的记录方法。

(2)了解实习区地层时代、层序、岩性、化石、矿产、厚度和接触关系,并能应用所学知

识对实习区沉积相、岩相、古地理环境和古气候进行初步分析。

(3)肉眼较熟练的鉴别实习区各种沉积岩(碎屑岩、黏土岩及生物化学沉积岩)、岩浆岩、

变质岩和各类矿产,并能掌握主要岩石类型和矿产特征的描述方法。

(4)认识实习区沉积岩层中的原生构造(波痕、层理、缝合线、虫迹等),并能应用这些原

生构造解决有关地质问题。

(5)掌握褶皱和断层等构造野外研究方法和识别标志,认识实习区的构造特征,并能根据

实习区褶皱和断裂的组合特征进行初步的几何学、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追溯构造演化史。

(6)掌握野外原始资料编录方法,学会画路线剖面图(或信手剖面图)、路线平面地质图和

露头地质素描图。

(7)掌握实测地层剖面图、综合地层柱状图和地形地质图等主要图件的编制方法和绘图基

本技能。

(9)掌握地质实习报告的编写内容、格式和要求,学会撰写实习报告。

1.3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

1.3.1交通位置

实习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李沟一带,行政区划隶属宜阳县城关镇管辖,北侧与宜阳县城相邻,西至头道沟水库,东至宜阳采石场,南至葛家崖断层,面积约36 km2。

区内有简易公路通往县城,县城距洛阳市28km,有柏油路面相连,并有洛阳—宜阳铁路相通,实习区东距焦枝铁路26km,交通便利(如图1-1)。

图1-1 实习区交通位置图

1.3.2自然地理

(1)地形地貌

宜阳县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地貌特征为“三山六陵一分川,南山北岭中为滩,洛河东西全境穿”。地理区划大致可分为洛河川区、宜北丘陵区、宜南丘陵区、白杨和赵保盆地、宜西南山区五大区域。宜北属秦岭余脉,宜南属熊耳山系,境内有花果山、灵山、锦屏山等22座知名山峰。花果山主峰海拔1831.8米,为全县最高峰。

实习区属宜南低山丘陵区,总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最高点位于兰家门北侧山头,海拔555.2m,最低点为李沟河北端,海拔233.7m,相对高差为321.5m,一般海拔高380~450m;剥蚀夷平面约为海拔400m。

(2)水文条件

区域水系属黄河水系,洛河支流。主要河流北侧有洛河,其支系李沟河、十字河源于实习区。李沟河为区内主要河流,常年流水不断,李沟河自南向北流入洛河;十字河为李沟河支流,属季节性河流,自东南向西北流经实习区西部汇入洛河,洛河经宜阳县城自西向东经实习区北侧外围穿过,水资源丰富。李沟河河床两侧多有第四系冲积层,见下降泉。

据宜阳县黄委会水文站(宜阳县城西)观测资料,该处洛河最高洪水位标高202.75米,最低水位标高198.75m,最大流量785m3/s,最小流量10.7 m3/s。南侧为伊河,有支系源于高山矿区,支系上游有建设水库及洞子沟水库。据龙门水文站资料,伊河最高洪水位标高154.35m,最低水位标高148.82m,最大流量6850 m3/s,最小流量0.60 m3/s。

(3)气象条件

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最高气温43.7℃,最低气温-18.4℃,年平均气温14.5℃,

年平均降雨量694.9mm,年平均蒸发量2106.9mm,平均绝对湿度11.9mbar,全年日照在1847.1~2313.6小时,日照率为47%,全年无霜期平均228天,最大冻土深度18cm,年平均气压977.8mbar,最大风速为18m/s,最多风向为西及西北风。

(4)地震

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为0.05g,地震设防烈度为Ⅵ级。

1.4以往地质工作评述

(1)《河南省宜洛煤田区的推覆构造》 尚玉忠、庞继群、陶自强(河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宜洛煤田以其构造复杂而闻名,这是煤田区褶皱发育,煤层产状常常陡立,加之多种断裂对煤系地层错动等情况,在河南华北地台的煤田区是罕见的。因此,年代的煤田勘探工作者曾为之困扰,以至于被当时的苏联专家定为最复杂的煤田勘探类型。近年来笔者等发现沿海南东秦岭北印山麓存在着区域性的逆冲断层带,宜洛煤田正处于该山麓逆冲断层带内,且整个煤田处于外来逆冲岩席之中。这里基岩出露良好,一些构造推覆现象颇为典型,是研究东秦岭山脉北部前锋带构造理想的地方。同时,整个山麓逆冲断层带是我省重要的隐伏煤田分布区。因此,研究宜洛煤田推覆构造对于指导我省地台南缘隐伏煤田的普查找矿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2)《宜洛煤田二叠系下统山西组沉积环境分析》 列彬堂(河南省义煤集团公司生产技术部)摘要:

通过对宜洛煤田主要含煤岩系田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的沉积特征分析,指出了该区含煤岩系的沉积环境和成煤机理,对煤炭生产和寻找后续煤炭资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含煤岩系是成煤古地理环境的综合反映。通过对宜洛煤田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含煤岩系分析,弄清成煤时的古地理环境,找出煤层分布规律对指导煤炭生产和寻找后续煤炭资源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3)《河南宜阳石千峰植物组合的发现及其意义》 张海清、刘印环、林德超(《中国区域地质》1987年04期)摘要:

关于河南省二叠系时期石千峰组(相当于孙家沟组)很少具有时代意义化石的报导。近年来,笔者在编写《河南省区域地质志》过程中首次在宜阳县南天门煤矿附近的石千峰组采到了植物的化石、动物的化石的肢介,经地矿部天津地质研究所王自强鉴定,确认是晚二叠系的重要植物。

(4) 1954年中南煤田地质局勘探了宜洛煤矿,1956年建矿。此后六十年来,河南省地质局、地质研究所进行了地质填图及各方面的专题研究。由于宜阳县锦屏山一带一个范围不大的地层内,集中了华北地台广大区域内的元古代——中新生代的地层,又荟萃了比较齐全、丰富多彩的古生物化石和有一定典型代表意义的地质现象。所以宜阳地区是进行野外地质教学实习的良好场所。

(5) 1987年西安地质学院地勘系建立了实习站。这些年一批又一批师生在宜阳地区得到了从事野外地质调查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初步训练。

2.实习区地质

2.1地层

2.1.1区域地层

区域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区豫西地层分区陕渑地层小区。区域地层除缺失寒武系上统长山组至石炭系下统及侏罗系、白垩系外,自元古界熊耳群至新生界第四系均有出露(中间有缺失地层)。元古界地层主要分布于陈宅沟断层以西;寒武系地层主要出露于煤田北部及李沟向斜的西翼,南部高山矿区亦有零星分布;石炭、二叠系主要出露于宜洛矿区和高山矿

区诸井田之内;三叠系则大面积分布于李沟向斜轴部及殷桥断层以东;古近系、新近系及第四系广布煤田的中部和南部。

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中统上、下石盒子组和上统孙家沟(石千峰)组(如下表2-1)。

实习区属基岩裸露——半裸露区,地层出露情况良好,特别是公路揭露剖面清晰,易于识别。现将实习区地层及古生物情况从下之上叙述如下:

(一)元古界

元古界熊耳群主要分布于陈宅沟断层以西,在头道沟水库周边可见。岩性以安山岩为主,间夹凝灰岩。安山岩以灰绿、灰褐色居多,凝灰岩呈杂色出现,明显差异风化现象明显。安山岩中可见大量气孔状、杏仁状构造,气孔大小不一,多在5mm左右,定向排列不明显。杏仁呈黑色、灰色和白色出现。隐晶质结构,内含长石、辉石、角闪石。与上覆寒武系地层不整合接触。

(二)古生界

1、寒武系(∈)

(1)下统(∈1)

灰色、灰白色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偶见竹叶状灰岩、鲕状灰岩呈薄层状分布(图2-1),大多在温暖气候带的海水或湖泊环境中生成。另外见多层紫红色馒头页岩,硬度较小,风化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