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习报告 > 正文
 

颐和园给排水实习报告

发布时间:2024-04-25 23:08:11 影响了:

颐和园给排水实习报告篇一:颐和园实习报告

颐和园实习报告

颐和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9年,颐和园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通过这学期在颐和园的游览实习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家园林的颐和园,毫无疑问的采取了中国传统园林中“一池三山”的造园模式,而这种模式无不体现着封建帝王梦想着万寿无疆与长久统治的梦想。颐和园不光只是一个园林,它也是中国三千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皇权的缩影。通过这次实习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颐和园在建筑设计上也同样体现出了的皇权的无上地位。 颐和园中的景观多借助造景来表现天人感应、皇权至尊、纲常轮纪等的象征寓意,比一般园林在范围上更广泛,在形式上更多样。建置有大量的佛教寺观,也表现了古代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以推广佛教来管理百姓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所以也可以说整个颐和园中的建筑就像是封建制度的缩影。颐和园在造园艺术上将中国古代封建秩序、哲学思想、宗教信仰渗透于中,反映了中国皇家园林区别江南园林的特点。 这次实习我们是从东宫门进入的,途径了仁寿殿、万寿山、石舫、谐趣园等景点。东宫门是颐和园的正门。宫门为五扇,三明两暗。正中设三个门洞,中门叫御路门,为慈禧太后和皇帝、皇后进出专用的;两旁门洞供王公大臣出入。门檐下是光绪皇帝御笔题写的“颐和园”匾额。 仁寿殿在颐和园还叫清漪园时名勤政殿,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咸丰十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二年重建,取《论语》中“仁者寿”之意,改名仁寿殿。这里是慈禧和光绪住园期间临朝理政,接受恭贺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仁寿殿位于颐和园东宫门内,意为施仁政者长寿。仁寿殿坐西向东,面阔七间,两侧有南北配殿,前有仁寿门,门外有南北九卿房。殿内有一只蹲在石须弥座上的铜铸异兽 ,龙头、狮尾、鹿角、牛蹄、遍体鳞甲,造型离奇怪异,是传说中的瑞兽麒麟。 中国园林多水,有水就会有船,而用石头做的船就叫做石舫。颐和园中的石舫位于昆明湖的西北部,万寿山的西麓岸边。建于清乾隆二十年。船体用巨石雕成,全长36米。船上二层白色木结构楼房,都用油漆装饰成大理石纹样,顶部有砖雕装饰,精巧华丽,是著名的水上建筑珍品。舫上舱楼原为古建筑形式,但在英法联军入侵时,舫上的中式舱楼被焚毁。光绪十九年,按慈禧意图,将原来的中式舱楼改建成西式舱楼,窗上镶嵌五色玻璃,是园中唯一具有西洋风格的建筑。并取河清晏之义,取名清晏舫。 谐趣园位于颐和园的东北角,由于它小巧玲珑,在颐和园中自成一局,故有“园中之园”之称。谐趣园中共有桥五座,其中以知鱼桥最为著名。该桥接近水面,便于观鱼,故取名知鱼桥。走进谐趣园可以明显感到它与整个颐和园的区别,仿佛走进了江南的园林。在大二的时候我曾去过江南的一些园林,苏州、扬州、无锡的各个著名的园林,虽各有各的特点,但同时也有着许多的共性。而在颐和园中的这个园中之园——谐趣园也同样具有着江南园林的共性,走入其中就会让人有置身于江南的错觉。谐趣园是乾隆仿无锡的寄畅园建造,整个格局和寄畅园还是很是相像的。不过在这次实习中当走进谐趣园中我还是感到,虽然身处园中会觉得谐趣园和江南园林很像,但放眼望去广阔的昆明湖万寿山,那依旧是只有皇家才有的霸气园林。而谐趣园,作为皇家园林中秀气的一笔反而更加的凸显了皇家权利的绝对,也只有皇家才能因为喜欢江南的园林所以就在自家园林里复刻一个。 颐和园作为园林是有着无与伦比的价值的,它保存至今作为最完整的的古代皇家园林,也为作为后人的我们提供了如此珍贵的学习机会。同时,通过这次颐和园的实习我也又一次的体会到了颐和园的魅力。有人告诉过我一年四季的颐和园都是不一样的,这次也是我第一次在春天的时候走进颐和园,也是第一次走进雨中的颐和园。蒙着着薄雾的昆明湖,淅淅沥沥的万寿山,无不透着一种别样的和谐。而这次实习也必然会对我之后的学习和工作起到作用,我也会在其他的季节继续走进颐和园去发现颐和园在设计上更多特点。

颐和园给排水实习报告篇二:颐和园实习报告

园林植物班

园林设计实习报告

姓名:阮旭

学号:201120523201

颐和园实习报告

颐和园简介:

颐和园(Summer Palace)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身清漪园,为三山五园(三山是指万寿山、香山和玉泉山。三座山上分别建有三园清漪园、静宜园、静明园,此外还有附近的畅春园和圆明园,统称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百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咸丰十年(1860年)

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银两(据专家考证,应为500至600万两白银),由样式雷的第七代传人雷廷昌主持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许多珍宝被劫掠一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修复。后来在军阀混战、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1949年之后政府不断拨款修缮,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9年,颐和园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拥有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世界之最”这是颐和园在园林界中的地位,由此不难看出其拥有的价值。10月11号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颐和园。

在游览颐和园的过程中给我最大的感受的她真山真水的大气以及她厚重的历史沧桑感。这里只有真山真水的自然景观,这些景观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这里有沧桑的历史,能让你体会到它的厚重,能让你想象以前人们生活的方式。

颐和园是供皇家休闲的别院,在这里休闲的同时皇帝还会在这里办公。我把颐和园分为两个区,办公区和休闲区。办公区主要是宫廷建筑,以仁寿殿为主,这里的建筑是以对称的形式来布局的这样的布局形式更能显示皇家的庄严与肃穆。

下图是仁寿殿

站在它的前面你会有一种压迫感,这是皇家用来压人的

休闲区又分为前山前湖和后山后湖两个部分。前山前湖所占比例最大,作为开敞空间,大体量的水景和万寿山的结合,很好的展现了皇家园林的雄伟与壮丽。后山后湖作为皇上主要生活区,树木稳郁,幽静淡雅,有良好的私密性,为皇上的舒适生活提供了保障,同时又与前山前湖的开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上图为前山前湖部分。

颐和园中有一处园中园-----谐趣园。谐趣园是仿无锡惠山寄畅园而建,是一个独立成区、具有南方园林风格的园子,更是昆明湖后湖的收尾。谐趣园取“以物外之静趣,谐寸田之中和”和乾隆皇帝的诗句“一亭一径,足谐奇趣”的意思,后改名为“谐趣园”。园内共有亭、台、堂、榭等,并用百间游廊和五座形式不同的桥相沟通。在谐趣园中,以不破坏自然的前提下来强化这种轴线关系。以涵远堂为中心,在其东西南北四向轴线上都有建筑,其南饮绿亭隔湖相望,为呼应关系。南北轴线上由南向北有洗秋、饮绿、涵远堂、霁清轩。东西轴线上由东向西有知春堂、兰亭、涵远堂、瞩新楼。谐趣园的独特性让人们感觉的舒适有特色。

下图为谐趣园

谐趣园俯视图。

颐和园给排水实习报告篇三:建筑认知实习报告——颐和园

建筑认知实习报告——颐和园

颐和园

颐和园中的景

观多借助造景来表

现天人感应、皇权至

尊、纲常轮纪等的象

征寓意,比一般园林

在范围上更广泛,在

形式上更多样。建置

有大量的佛教寺观,

也表现了古代封建

社会的统治者以推

广佛教来管理百姓

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所以也可以说整个颐和园中的建筑就像是封建制度的缩影。颐和园在造园艺术上将中国古代封建秩序、哲学思想、宗教信仰渗透于中,反映了中国皇家园林区别江南园林的特点。

这次实习我们是从东宫门进入的,途径了仁寿殿、万寿山、石舫、谐趣园等景点。东宫门是颐和园的正门。宫门为五扇,三明两暗。正中设三个门洞,中门叫御路门,为慈禧太后和皇帝、皇后进出专用的;两旁门洞供王公大臣出入。门檐下是

光绪皇帝御笔题写

的“颐和园”匾额。

颐和园坐落在北京

西郊,距城区十五公

里,占地约二百九十

公顷,与圆明园毗

邻。它是以昆明湖、

万寿山为基址,以杭

州西湖为蓝本,汲取

江南园林的设计手

法而建成的一座大

型山水园林,也是保

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9年,颐和园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通过这学期在颐和园的游览实习的过程中,不难发现,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家园林的颐和园,毫无疑问的采取了中国传统园林中“一池三山”的造园模式,而这种模式无不体现着封建帝王梦想着万寿无疆与长久统治的梦想。颐和园不光只是一个园林,它也是中国三千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皇权的缩影。通过这次实习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颐和园在建筑设计上也同样体现出了的皇权的无上地

仁寿殿在颐和园还叫清漪园时名勤政殿,

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咸丰十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二年重建,取《论语》中“仁者寿”之意,改名仁寿殿。这里是慈禧和光绪住园期间临朝理政,接受恭贺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仁寿殿位于颐和园东宫门内,意为施仁政者长寿。仁寿殿坐西向东,面阔七间,两侧有南北配殿,前有仁寿门,门外有南北九卿房。殿内有一只蹲在石须弥座上的铜铸异兽 ,龙头、狮尾、鹿角、牛蹄、遍体鳞甲,造型离奇怪异,是传说中的瑞兽麒麟。

中国园林多水,有水就会有船,而用石头做的船就叫做石舫。

颐和园中的石舫位于昆明湖的西北部,万寿山的西麓岸边。建于清乾隆二十年。船体用巨石雕成,全长36米。船上二层白色木结构楼房,都用油漆装饰成大理石纹样,顶部有砖雕装饰,精巧华丽,是著名的水上建筑珍品。舫上舱楼原为古建筑形式,但在英法联军入侵时,舫上的中式舱楼被焚毁。光绪十九年,按慈禧意图,将原来的中式舱楼改建成西式舱楼,窗上镶嵌五色玻璃,是园中唯一具有西洋风格的建筑。并取河清晏之义,取名清晏舫。

谐趣园位于颐和

园的东北角,由于它

小巧玲珑,在颐和园

中自成一局,故有

“园中之园”之称。

谐趣园中共有桥五

座,其中以知鱼桥最

为著名。该桥接近水

面,便于观鱼,故取

名知鱼桥。走进谐趣

园可以明显感到它

与整个颐和园的区别,仿佛走进了江南的园林。在大二的时候我曾去过江南的一些园林,苏州、扬州、无锡的各个著名的园林,虽各有各的特点,但同时也有着许多的共性。而在颐和园中的这个园中之园——谐趣园也同样具有着江南园林的

共性,走入其中就会让人有置身于江南的错觉。谐趣园是乾隆仿无锡的寄畅园建造,整个格局和寄畅园还是很是相像的。不过在这次实习中当走进谐趣园中我还是感到,虽然身处园中会觉得谐(转 载 于:wWw.HnnsCY.cOM 博文学习网:颐和园给排水实习报告)趣园和江南园林很像,但放眼望去广阔的昆明湖万寿山,那依旧是只有皇家才有的霸气园林。而谐趣园,作为皇家园林中秀气的一笔反而更加的凸显了皇家权利的绝对,也只有皇家才能因为喜欢江南的园林所以就在自家园林里复刻一个。

颐和园作为园林是有着无与伦比的价值的,它保存至今作为最完整的的古代皇家园林,也为作为后人的我们提供了如此珍贵的学习机会。同时,通过这次颐和园的实习我也又一次的体会到了颐和园的魅力。有人告诉过我一年四季的颐和园都是不一样的,这次也是我第一次在春天的时候走进颐和园,也是第一次走进雨中的颐和园。蒙着着薄雾的昆明湖,淅淅沥沥的万寿山,无不透着一种别样的和谐。而这次实习也必然会对我之后的学习和工作起到作用,我也会在其他的季节继续走进颐和园去发现颐和园在设计上更多特点。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