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说明文 > 正文
 

说明文准确性

发布时间:2024-04-24 06:14:37 影响了:

说明文准确性篇一:说明文语言准确性

说明文中表示时间、空间、范围、程度、特征、性质、数量等的词语,能够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

1、表估计、猜测的词语:大约、大概、可能、也许、左右、上下

2、表示限制的词语:

⑴ 限制范围:全都、所有、有的、只有、大部分

⑵ 限制程度:仅、最、很、非常、几乎、格外

⑶ 限制数量:很多,几个、许多、很少

⑷ 限制频率:经常、屡次、往往、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

3、表示修饰的词语:一丝、漫长、野生、空前

4、表明资料来源的词语:据调查、据统计、据专家估计、据资料显示

说明文准确性篇二:说明文语言准确性题型

说明文语言准确性题型

一、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1、说明文的语言特征分成两类:

(1)平实说明:语言表达注重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靠副词来表达)

(2)生动说明:语言表达生动、形象。(主要靠形容词来表达)

具体到一个句子中的词语,要看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表达的哪个特点。形容词,体现的是语言表达的生动形象性,副词体现的是说明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严密性和科学性。在本类题型中,主要考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的作用单一,让语言生动形象;副词主要只考核表示限制、或表示猜测和估计作用两种形式。

2、考试类型 关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题型,一般有以下几种:

(1)说明句子加点词的作用;体会句中加点词的作用;说说下列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从句子中找出能表达语言准确性的词语,并说明起作用(表达效果)。

(2)句子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3)句中加点的词能否被某个词替换,为什么?

(4)从说明文语言的平实性或生动性说明句子的含义。

(5)特殊类型的短语的表达作用

3、主要考察的词语分类: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一般体现某些词语上,这样的词语分为三类:

(1)起限制作用,表示限制。如大体上、大概、几乎、差不多、左右等

(2)另一类是起修饰作用,作用是让语言更生动形象,这类词主要是形容词。 如:可爱的,美味的。

(3)强调作用:起强调作用的词如完全,最,所有、分为。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完全 ”“更是 ”都是强调作用。 这样的词语一般表现在一些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估计等的副词上.为了使说明语言准确严密通常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修饰限制。

表程度的词语:比较、几乎、相当、更、最、尤其、稍微、十分、??

表估计的词语:大约、可能、左右、可算、也许?

表时间的词语:当时、刚刚、迄今、有时候、刚才??

表范围的词语:一切、部分、全部、大部分??

表频率的词语:经常、常常、屡次??

二、题型训练

(一)体会加点词的作用

答题模式: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从表推测、估计、强调、限制、等方面进行解释;

(2)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某某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严密性和科学性。

技巧点击:解答此类题型时,可先解词或说明词性作用,,再分析词在句中的作用,最后再说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的特点。

1、 一张普通课桌的重量大约30斤。这句话中“大约”有什么作用?(表估计、猜测的

副词)

答案:“大约”指大概;表估计、猜测;这里指普通的课桌个体重量在30斤上下,强调了“30斤”这个数量是估计的结果,不是实际称量出来的;“大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严密性和科学性。

2、水常常表现为液态。这句话中“常常”有什么作用?(起限制作用的副词)

答案:“常常”指通常情况下;起限制作用;这里指水在普通条件下,大多数时间表现为液态,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强调了液态是水的常态;“常常”体现了说明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严密性和科学性。

3、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这句话中的“往往”有什么作用? 答:“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和科学性。

4、世界各地的动物因其生存环境日益受到破坏,生存空间正在不断缩小。这句话中的“日益”有什么作用?

答:“日益”指一天比一天深,突出强调了动物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日益” 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和科学性。

5、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句话中的“几乎”有什么作用?

答: “几乎”表示接近全部,但不排除极个别特例,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很广,但并不是石拱桥“到处都有”, “几乎” 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和科学性。 6、月球很可能成为人类远征其他星体的中转站。这句话中的“很可能”有什么作用?

答:“很可能”一词表估计,表示可能性大但不完全肯定,它说明月球成为人类远征其他星体的中转站可能性比较大,但也不一定能够实现。“很可能” 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和科学性。

7、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认为余震产生于主震引起的“静态压力”,似乎只有它能够具有产生余震的这种机制。这句话中的“到目前为止、似乎”能否去掉?

答案“到目前为止”是一表限制时间的短语,表达的是从现在到以前的情况,不包含将来,若去掉后与客观实际不相符。“似乎”表示推测,说明它能够具有产生余震的这种机制是推测出来的,若去掉后,表达意思太绝对,与现实不相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和科学性。

8、从目前情况看,全班成绩比较稳定。这句话中的“目前”有什么作用?

答:“目前”指现在和当前,从时间上进行限制,表示全班成绩稳定这一情况只是现在,不敢保证以后的情况。“目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9、一旦试点成功它将是世界利用风能的最新里程碑。这句话中的“一旦”有什么作用? 答:一旦表示时间的不确定性,表明事件还在试点阶段将来有可能成为现实,“一旦”体现了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10、通过非并网技术使风电快速进入高耗能产业使“垃圾电”变成“黄金电”。 这句话中的“黄金电”有什么作用?

答案:“黄金电”用打比方的方法生动而形象地说明非并网技术将使风电产生巨大的效益变得像黄金一样宝贵。

11、仅仅50年的时间,亚洲的虎总量就由6万只锐减为2000余只。这句话中的“仅仅”有什么作用?

答:“仅仅”表示时间短,突出强调老虎数量减少之快,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12、其实,回归反光材料主要归功于其中含有的高折射率玻璃微珠。这句话中的“主要”有什么作用?

答:“主要”表限制,说明含有高折射率的玻璃微珠在回归反光材料中起主要作用,但也不排除其他方面的作用,“主要”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13、松鼠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这句话中的“好像”有什么作用?

答:句中 “好像”一词表示猜测,并非肯定。松鼠白天不出来的原因可能不止是害怕强烈的日光,“好像”用在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的特点。

14、奥运火炬在传递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天气状况。这句话中的“可能”有什么作用?

答:“可能”表揣测语气,说明火炬传递过程中面临的天气状况是不确定的,“可能”体现了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的特点。

15、月球很可能成为人类远征其他星体的中转站。“很可能”有何表达作用?

答:“很可能”一词表估计,它说明月球成为人类远征其他星体的中转站不一定能够实现,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16、小麦抽穗时遇上连续3天以上的大雾,就容易引起赤霉病。这句话中的“容易”有什么作用?

答 “容易”在文中就起到了限制作用,表示小麦患“赤霉病”的可能性大;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17、在有雾的天气里,人们应适当停止一些户外活动,尤其是一些剧烈的运动。这句话中的“尤其”有什么作用?

答:“尤其”表示特别,更进一步的意思,在这里表示强调,表示在有雾的天气里,一些剧烈的运动对人体的危害会更大,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18、由于附近大多是冲积平原和小山陵,所以山形就显得分外雄伟高大。 请说说“分外”一词的表达效果。《巍巍中山陵》 (起修饰作用)

答:“分外”表示“非常、很”的意思,在这里起“强调”作用。说明由于钟山附近大多是冲积平原和小山陵,所以钟山就更显得雄伟高大。

(二)从下面句子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语言准确性的词语然后结合语境分析该词语的表达效果类型的题。

1、 所幸在调查中尚未发现大面积野生存活的“加拿大一枝黄花”。

答案:“大面积”一词从范围上加以限制,表明不排除在小范围内有野生存活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情况,符合实际情况。“大面积” 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

说明文准确性

准确性、严密性和科学性。

2、所幸在调查中尚未发现大面积野生存活的“加拿大一枝黄花”。

答:“野生”一词指野外生长的排除了人工栽培的现象,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和科学性。

3、所幸在调查中尚未发现大面积野生存活的“加拿大一枝黄花”。

答:“在调查中”强调事例的真实性,排除了胡编的可能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

4、据测定每千克叶能吸硫10克而生长良好。

答案:“据测定”说明了“每千克叶能吸硫10克而生长良好”这一信息是有科学依据的,强调了事例的真实性,排除了编造的可能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的特点。

5、在张择端的笔下,《清明上河图》中每一个市井人物神情各异,惟妙惟肖。

(形容词)(这是关于生动形象说明的一种题型)

答:“惟妙惟肖”原指雕刻、绘画、文字表达呈现的效果十分生动、逼真;这里指《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栩栩如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5、据传说,吴广是他手下的叛变车夫所杀。(特殊类型——短语加点)

答:“据传说”,点明了引用材料来自传说;强调这个材料是不能作为科学依据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

6、据第二次南极科学考察测算,南极的冰川按照现在的融化速度,只需100年就全部消失了。(特殊类型——短语加点)

答:“据第二次南极科学考察测算”点明了引用材料来自科学考察,强调这个数据是有科学依据的,是切实可信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严密性。

(三)句子加点的词能否删去类型的题

答题模式:(1)回答不能删去;

(2)解释词语的意思和在句子中的意思;

(3)如果去掉??与实际不符 ,所以不能去掉;

(4)某某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严密性。

1、“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问题:“几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不能去掉。因为“几乎”对“到处都有”作了限制,“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很广,但并不是石拱桥“到处都有”,如果去掉,就变成石拱桥到处都有,这不符合客观实际,所以不能去掉。“几乎”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另一种答法: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不能。“几乎”是接近的意思,说明我国石拱桥分布很广,但不是到处都有。如去掉意思就太绝对了,与实际不符。“几乎”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和科学性。

2、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问题:加点的词“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不能去掉。因为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除了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外,还有其它环境问题,如果去掉,与实际不符,所以不能去掉,“之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3、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沿海滩涂地区,生长着一片片常绿灌木小乔木。“部分”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不能。“部分”一词是从范围上加以限制,指的是局部,说明不是所有的沿海滩涂地区都能生长红树林,删去不符合实际, “部分”一词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4、我国每年被污染的粮食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至少”能否去掉?

答:“至少” 表示最少,它起到限制作用,强调了经济损失之大, 如果去掉这个词, 意思变成“我国每年被污染的粮食合计经济损失刚好是200亿元,表达就不准确,不严密了。“至少”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5、月球很可能成为人类远征其他星体的中转站。“很可能” 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很可能“一词表估计,它说明月球成为人类远征其他星体的中转站不一定能够实现。去掉后太绝对与事实不符,“很可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6、天旱时植物的叶子向大气蒸腾水分甚至可以把它所吸收的水分放出99%。

句中“甚至“一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答案:不能去掉。“甚至”起强调作用,强调突出了树在干旱时放出水分99%是极限情况,如果去掉了,与事实不符,“甚至”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7、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

句中的“之一”能否删掉为什么?

答:“之一”不能删掉。“之一”说明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是中国古代建筑诸多特点中的一个并非唯一。这样使语言更准确、更严密。

8、这不仅仅是巧合,研究者们做了大量的试验发现,几乎所有的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的运动机制中都存在这个神秘的常数。本选段中的“不仅仅”“几乎”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答:“不仅仅”说明不是唯一,而“几乎”说明不是全部,如果去掉则与事实不符,不符合说明文语言准确性严密性的要求。

9、今年天气闷热多雨可能是造成粮食减产的原因之一。“可能”和“之一”能否删除,为什么?

答案:不能删。“可能”表猜测,是对粮食减产的一种估计,去掉后表示肯定,与实际不符,“之一”表多种原因中的一种,去掉后表示惟一,不合实际。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10、如果把水放到室外,水将结成冰。 答:不能删掉,如果?..将是表示假设的词语,如果删掉就成为事实,与实际不符。这样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11、这一新的龙冀化石因此成为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小的无齿的冀龙,加点的“迄今为止”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不能。“迄今为止”从时间上加以限制,表达的是从现在到以前的情况,不排除将来发现

更小冀龙的情况,若去掉后,与客观实际不相符,这样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12、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 “最少”一词能否删去并请说明原因。

答案:不能删去。“最少”表示至少,从范围上进行限制,表明了大熊猫每昼夜一昼夜至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如果去掉,就太绝对了,容易被理解为大熊猫每昼夜一昼夜要吃15—20公斤竹子,与实际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严密性的特点。

13、他对景德镇的瓷器生产应该有过影响。“应该”一词能否删去并请说明原因。

答案:不能删去。“应该”一词表明作者推测,如果去掉,表示的是肯定,太绝对了,与实际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严密性的特点。

14、绿色住宅的特点是充分利用一切空间栽种各种植物。

“一切”一词能否删去并请说明原因。

答:不能删去,“一切”表示所有,表示栽种各种植物的空间之广,去掉了,就不能表达这样的意思,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四)句子加点的词能否被另一个词所替换类型的题

答题模式:

(1)回答不能替换;

(2)解释原词意思或带词解释句子;

(3)解释所换词语意思;

(4) 若替换,句子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

(5)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1、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句中的“悦目”若换成“明显”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答:“悦目”突出了色彩对比带来的视觉享受,“明显”则只强调了对比的强度,如果替换了,句子的表达效果就改变了,不符合实际。原词“悦目”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2、这些楼的建筑规模和我们小区的规模相当,但高度要高多了。句中的“相当”可不可以换成“相同”,说说理由?

答:不能,“相当”表示这些楼的建筑规模和我小区差不多,但仍有差别,如果换成“相同”,则表示两者完全一样,与事实不符,用“相当”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3、特别是在地球矿物能源短缺,我国以石油、煤炭为主的污染比较严重的传统能源结构亟待转变的今天,太阳能发电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将“亟待”换成“需要”可以吗,为什么?

答:不可以,“亟待”表示急切,迫切需要。原文用“亟待”一词,语气更加强烈,写出了我国传统能源结构急需转变的紧迫性,如果改成“需要”,语气平淡,不能体现出紧迫性。所以用“亟待”更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4、据估算这棵将军巨衫总重量达1000吨也可算是世界上最重的树。据植物学家们估计这棵树约有10000岁。

这些句子中用了“据估算”、 “约”、“估计”、等表示估计、揣测的词语这与用词准确的要求是否矛盾试说说理由。

答:不矛盾。因为目前推算树龄、测定树重的方法还没有达到十分准确的程度,所以只能用这些表示估计、揣测的词语,这是一种尊重科学的态度也是语言准确性的一种表述方式。

5、森林能够有效缓解“温室效应”。问:“缓解”改为“消除”好吗?

答:不可以,森林只是吸收部分二氧化碳,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轻温室效应;改成消除意思就变为能够吸收所有温室气体,使温室效应消失。与原意不符,所以不能替换。用原词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6、常见的金属总是给人一种坚硬无比的感觉。其实,在各种外力的反复作用下,金属也可

说明文准确性篇三: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答题技巧

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考查答题方法与技巧:

1、找出体现语言准确性的词语或分析该词语的表达作用。

对策:a、找有精确数据的句子;b、找有概数的句子;c、找使用限制性词语的句子。 2、加点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对策:a、表态(“删”还是“不删”);b、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饰;“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C、若删去,意思就变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d、“××”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3、某词能否换其它词。请说明理由

对策:a、不可以;b、原词的意思和内容;c、所换词语的意思和内容;(d、原词更准确地说明了…….) e.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f.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加点字作用。

格式:a.解释这个字的意思(原意及在本句中的意思)。b.是否运用了某种修辞(如果运用了修辞则要答出).c.准确(或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词好在哪里?

答: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考查答题方法与技巧:

1、找出体现语言准确性的词语或分析该词语的表达作用。

对策:a、找有精确数据的句子;b、找有概数的句子;c、找使用限制性词语的句子。 2、加点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对策:a、表态(“删”还是“不删”);b、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饰;“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C、若删去,意思就变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d、“××”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3、某词能否换其它词。请说明理由

对策:a、不可以;b、原词的意思和内容;c、所换词语的意思和内容;(d、原词更准确地说明了……. )e.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f.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加点字作用。

格式:a.解释这个字的意思(原意及在本句中的意思)。b.是否运用了某种修辞(如果运用了修辞则要答出).c.准确(或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词好在哪里?

答: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考查答题方法与技巧:

1、找出体现语言准确性的词语或分析该词语的表达作用。

对策:a、找有精确数据的句子;b、找有概数的句子;c、找使用限制性词语的句子。 2、加点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对策:a、表态(“删”还是“不删”);b、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饰;“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C、若删去,意思就变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d、“××”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3、某词能否换其它词。请说明理由

对策:a、不可以;b、原词的意思和内容;c、所换词语的意思和内容;(d、原词更准确地说明了…….) e.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f.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加点字作用。

格式:a.解释这个字的意思(原意及在本句中的意思)。b.是否运用了某种修辞(如果运用了修辞则要答出).c.准确(或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词好在哪里?

答: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考查答题方法与技巧:

1、找出体现语言准确性的词语或分析该词语的表达作用。

对策:a、找有精确数据的句子;b、找有概数的句子;c、找使用限制性词语的句子。 2、加点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对策:a、表态(“删”还是“不删”);b、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饰;“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C、若删去,意思就变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d、“××”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3、某词能否换其它词。请说明理由

对策:a、不可以;b、原词的意思和内容;c、所换词语的意思和内容;(d、原词更准确地说明了…….) e.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f.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加点字作用。

格式:a.解释这个字的意思(原意及在本句中的意思)。b.是否运用了某种修辞(如果运用了修辞则要答出).c.准确(或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词好在哪里?

答: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相关热词搜索:说明文 准确性 说明文准确性例句 说明文准确性严谨性 小学说明文准确性的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