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说明文 > 正文
 

举例说明文学语言的特点

发布时间:2024-03-29 05:41:30 影响了:

小编语:为你精心整理的举例说明文学语言的特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果喜欢就请继续关注我们博文学习网(www.hnnscy.com)的后续更新吧!

举例说明文学语言的特点篇一:文学概论10春试卷

试卷代号:5224

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2010年春季选修课程考试

文学概论试题(闭卷)

2010年5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文学活动的“四要素”是:宇宙、 、 和 。 2、中国古代的“观物取象”、“度物象而取其真”等类似主张,反映了文学观念的模仿论;中国古典文论中的“风教”或“教化”说以及西方的“寓教于乐”说等类似说法,反映了文学观念的实用论;我国先秦的“诗言志”之说,反映的文学观念是表现论;孔子提出的“兴于诗”说法以及歌德《浮士德》的创作实践,反映的文学观念是 ;20世纪文学理论普遍倾向于“语言是创造意义的东西”、“相信语言的地位高于意义”等之说,反映的文学观念是 ;在文学读者问题上,“强调阅读是处于特定文化语境中的读者的阅读行为”之说,反映的文学观念是 。

3、文学就其本质来说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第一,文学是一种语言性作品;第二, ;第三, 。

4、文学文本的基本特征有:语言系统、表意、、和 。

5、文学文本的构成层面为:第一, ;第二,;第三,;第四,余意层;第五,衍意层。

6、文学文本的呈现类型,是文学文本在呈现艺术形象时所采用的语言模型。主要有: 、表现型、及其多元呈现型类型。

7、文学文本的文化类型,是文学文本的具体文化形态。主要包括:高雅文化文本、文化文本和文化文本。

8、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涉意性、物质性、中介性和 。

9、文学语言是立足于特定文化语境中的蕴藉丰富文化蕴含的一种审美形态的语言,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文学语言,从形式安排角度看具有一种陌生化特征,从意义生成机制来看具有语境化特征,从阅读效果来讲具有 特征。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20分)

1、文学作品的倾向性最主要的是指作家表现在作品中的( )

A、思想认识 B、理想抱负 C、情绪情感 D、审美价值取向 2、历史上关于雅的表述方式是( )

A、寓庄于谐 B、阳春白雪 C、曲高和寡D、文以载道 3、 文学属于下列哪种艺术类型( )

A、视觉艺术 B、听觉艺术 C、想象艺术 D、空间艺术 4、 黑格尔所称“最杰出的艺术本领”指的是( )

A、艺术想象力B、艺术表现力C、掌握客观世界 D、掌握人的内心 5、 造成“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个现象的本质原因是( ) A、哈姆雷特典型的独创性B、哈姆雷特典型的历史性 C、社会生活的复杂性 D、哈姆雷特典型的多义性 6、属于文学抒情本质的是( )

A、现实评价 B、自我表现 C、审美体验 D、艺术形式 7、不属于文学阅读活动对读者的要求是( )

A、期待视野 B、左右读者 C、思想正确D、见仁见智 8、作为文学最本质的特征是( )

A、文字的科学B、文章的学问 C、文化的载体D、语言的艺术 9、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实质上是在于( )

A、真实性 B、科学性 C、新颖性 D、蕴藉性 10、文学批评不正确态度是( )

A、实事求是 B、客观公正C、艺术民主 D、炒作作品

三、判断题(每小题 1分,共10 分;请在题目后的括号内打“√”

或“×”,表示对或错的判断)

1、许多文学理论专家没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这说明文学理论不能指导文学创作。( )

2、文学理论研究可以指导、影响文学创作活动,但文学创作对文学理论研究却不起什么作用。( )

3、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所以文学创作对于社会生活有很大的依赖性。因此,作家的创作只能是被动的,只能臣服于生活。( )

4、 幻想性文学作品的内容大都不是现实生活,所以不能说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 )

6、真实性是文学创作的生命,所以虚构的文学作品没有什么价值。( ) 7、文学创作要求客观真实,所以不能有任何倾向性。( )

8、很多文学作品都有一定的教育作用,就这一点而言,它和政治、道德教育没什么两样。( )

9、文学是用语言塑造形象的艺术形式,所以文学也应属于造型艺术。( ) 10、文学形象具有间接性,因此在表现方式上有一定局限性,所以表现力不如其它艺术形式。

( )

四、简答题(5小题,共 30 分)

1、什么是共鸣?(5分)

2、什么是作者角色?(5分)

3、什么是文学阅读?(

举例说明文学语言的特点

6分)

4、什么是媒介优先?(6分)

5、什么是文学批评和文学批评模式?(8分)

五、论述题(两题任选一题,共20分;注意明确自己的选题)

1、举例说明什么文学形象及三种文学形象的特征? 2、结合自身文学阅读感受说明什么是文学阅读的后效? 答(第 题):

一、 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作品、艺术家(或作者)、观众(或读者) 2、体验论、语言论、文化论

3、文学的语言富有文采、文学要表情达意 4、蕴藉、阅读期待、开放 5、语言层、形象层、意蕴层 6、再现型、象征型 7、大众、民间 8、语境依托性 9、蕴藉性

二、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D 2、B3、C4、A5、D6、B7、B 8、D9、A 10、D 三、判断题(每小题1 分,共10分)

1、× 2、×3、× 4、× 5、× 6、× 7、× 8、× 9、× 10、× 四、 简答题(共5题,30分)

1、共鸣:(1)共鸣是读者阅读过程中与文本产生心灵共振与感应的情形。(2)通常有两种不同情形:一是指读者与文本作者发生共鸣,二是指读者与文本中的人物产生共鸣。(3)共鸣是阅读过程中读者情感、想象等多种心理功能达到强烈程度的表现,(4)同时也离不开读者对文本意蕴的深入的感受和理解。(5)因此,共鸣是文学阅读的高峰。(共5分,每小点1分)

2、作者角色:(1)作者角色是指作者处于文学写作状态的介于现实与审美之间的想象或虚拟型人物。(2)作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设想,自己属于某种既非现实个人也非作品人物的特殊角色,从而可以灵活地时而化身为作品人物,时而抽身出来充当旁观者。(共5分,其中第一小点3分)

3、文学阅读:(1)文学阅读是读者在特定语境中对文学文本的解读过程。(2)这一过程包括发生、发展、高潮和后效四个阶段。(3)文学阅读具有消费、鉴赏与认知等功能,体现出个体意义、社会意义和世界意义。(4)文学阅读状况包含高雅文本阅读、大众文本阅读和民间文本阅读三种状态。(共6分,每小点1.5分)

4、媒介优先:(1)媒介优先是指文学写作和文学阅读都首先依赖于媒介的状况。(2)文学写作必须高度重视媒介而且文学文本最终呈现为媒介形式;同时,读者参与文学阅读也首先需要通过媒介。(3)任何文学文本都必须借助于媒介向读者呈现,文学媒介往往先于语

举例说明文学语言的特点篇二:文学语言组织

二文学语言组织

在专用概念层次上,文学文本与文学作品有着比较清楚的区别,文学文本是指作者创作出来有待于读者阅读的语音系统,而文学作品则是指已经读者阅读并赋予特定意义的语音系统。一部分由作者创造出来的“语音艺术品”,当其未被读者阅读时,就还是文学文本,而当其被读者阅读后,才变成作品。简言之文学文本加读者阅读等于文学作品。

2.举例说明什么是节奏和音律

节奏是文学语言层面的基本形态之一,是语言在一定时间里呈现的长短、高低和轻重等有规律的起伏状态。如;杜甫《春秋》有这样一句:“江间波浪兼天涌”念法:“江间—波浪—兼天—涌”全句变成四个顿,前面三个顿都是两字一顿,显得间隔均衡,而最后改以一字顿,表示一种结束,从而形成起伏均衡而结束有力的鲜明的节奏感。 音律也称声律、声韵或韵律、是文学的语言层面的基本形态之一,是有声调、语调和韵的变化和协调而形成的内部和协状况。例如:唐代岑参的《白雪歌颂武判官归京》开头四句: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天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头俩句就收迫促的入声字“折”和“雪”,而后两句则收流畅的平生字“来”和“开”这种迫促和流畅之间的明显变化,从语音上暗示出从冰天雪地到春暖花开这两个世界的转变与分野,表明“韵律象征着内容”。

3,举例说明什么是此法:

词法,又称字法,是文法层面的类型之一,是特定文本内语词的构成法则。词法是说用词要贴切、生动和传神,其至高境界是任你名家高手也移易不得。这就有“练字”之说,至每个词或字为这既符合节奏和音律有实现意义的表达,往往要经过千锤百炼才最终确定下来。 王安石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绿”字,正是练字的一个成功实例。

4文学的语言组织的审美特征: 举例说明什么是文学语言组织的内指性:

内指性是文学语言组织的一个普遍的和基本的特征,是文学语言的毋须外在验证而内在自足的特性。如:“白发三千丈”是不符合生活事实,但这样的语言却更能传达诗人内心的极度愁闷,这表明文学语言总是返身只想在内心世界的,是内在地自足的。

5举例说明文学语言组织的音乐性:

音乐性是指文学语言组织所具有的赋于音乐效果的特性。也就是说,作家在组织文学语言时,不仅要追求表“意”,而且要追求表“音”,甚至有时还会为着表音而重组语言,或者完全让表意服从表音。如: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台词“迎来春天换人间”改成“迎来春色换人间”这里以“色”换“天”,既是为了追求表意上的具体和生动,更是追求音乐美。 三文学的形象系统

1文学形象的系统性是如何表现的:

文学形象的系统性表现在两种意义上,其一是就艺术世界的有机性而

言的,其二是就不同性质的文学形象,其审美功能的互补性而言的。

(1) 艺术世界的有机性(2)不同性质文学形象审美功能的互补性 2试述人类知、情、意的精神需要与文学三种审美类型之间的关系: 这是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形成的,也是由人类的精神需要决定的。人类的精神需要有知、情、意三个方面,因此就有科学、艺术和哲学去发挥人的潜能,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文学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在审美的总前提下,必然要竭力满足人类对它提出的关于知、情、意的精神需要。与人的知、情、意的审美需要相似应,便给文学形成三种审美类型:写实性形象、抒情性形象和表意性形象。其实,这也是人类知、情、意的审美理想的全面展开。她们犹如三位美神一样,统辖着文学艺术的天宇,知道人类的文学艺术活动,意境偏重满足人类情感方面的审美需要,让人类按意境规范的几种基本模式创造抒情作品,去陶冶人的性情,慰籍人的心灵。三位美神便独立而又互补地共同满足了人类的审美需求,共同支撑文学艺术的天宇,给人类以无限的精神享受。

3文学形象的概括性表现在那些方面:

我们把艺术形象传达丰富的内在意蕴的功能成为文学形象的概括性。 文学形象的概括性的表现是十分丰富的多种多样的。首先文学形象往往通过个别概况一般,通过表现必然。例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的形象,可以使我们想起在旧中国、旧礼教的精神奴役下的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文学形象的概括性还有多种表现,如孟浩然的《春晓》 和杜甫的《石壕吏》。显然上述这两种概括性的表现,形象与意蕴的

关系,已不是什么个别与一般的关系。前一种是以形象引导出一个情感的世界,后一种则是以形象暗示和说明某种观念和道理。然而,这还不是文学形象概括性的全部,文学形象的概括性还表现为能穿达难以言说的事物和境界。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用“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表述之。总之可以看出,由于意蕴的丰富性,也形成了文学形象的概括方式的多样性。由于文学形象多样的概括性功能,才使文学形象具有无限的表现力,成为文学艺术表现的中心环节。 4文学形象的审美属性是怎样表现的:

第一是直接地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种艺术想往往是在生活最美的基础上集中生化而来,因此,这种形象往往“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通性”如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亚、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等

第二是通过批判丑恶所带来的审美享受。这类艺术形象是作家凭着“美的理想主持对丑的裁决”的结果。

第三是通过同情的目光,描写弱者屈辱丑陋的形象,以呼唤人性中求美向善之心的回归。文学作品中,还经常出现一种被侮辱被损坏者的形象,他们的丑陋正是强者之罪、社会之罪,当作家倾注大量的同情去描写这种弱者的丑陋时,更容易呼唤读者求美向善之心的回归,从而达到追求美好境界的正面效果。

第四通过对社会和人生本质上丑陋和荒谬的展示,表达人类失去美的痛苦和美的渴望。有人称现代艺术是审“丑”的艺术,但并非赤裸裸地展览丑陋现象,而往往是超越生活具象和细节真实,通过夸张、变

形和象征手法去揭示社会人生本真的丑恶与荒诞。这样看来,凡是文学形象都应当是具有审美属性的艺术形象。

5简述西方典型论的三个阶段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17世纪以前,西方的类型观基本是类型说。18世纪后,开始了由重视个性的转变,形成了个性典型观占主导的时期。黑格尔便是这种观点的代表,19世纪80年代么,马克思主义典型观趋于成熟,把人类的典型理论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艺术中心的转变,西方关于典型的研究相对显得沉寂,而马克思主义典型观却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得到应用和发展,并成为中心议题之一。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西方典型观于“五四”以后传入我国,但真正的讨论和应用是在建国之后。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把事物的最一般属性看做典型的个性,并不能把典型形象与一般形象区别开来。典型之说以具有个性体验共性的特点,其实质正在于在若然的现象中体验必然性的本质或规律。逻辑范畴的“特殊”揭示了典型的深层本质,典型即“特殊”“特殊”对个别而言是本质,对本质而言又是现象。这种辩证分析的出现,是典型研究终于跳出了机械唯物论的纠缠,获得了生机。这些见解从不同角度逐步逼近了典型的本质和特征,丰富了典型理论。

6试述文学典型的特征性:

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审视典型的一个重要原则,即特征性原则。这是典型必备的美学特点。典型的创造是通过特征化实现的,“特征化”在艺术表现中显示了巨大的能量。高明的作家可通过特征化把生活的各

举例说明文学语言的特点篇三:文学概论课后题目总结

第一编本质论

第一章

(一)试用辨证唯物主义说明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的源泉。

答:第一,之所以说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唯一的源泉,这是因为除社会生活这个源泉之外,再 不可能有第二个源泉了。古代的、外国的文艺作品,也能供作家创作时借鉴和利用,但“过去的文艺作 品不是”源“而是”流“,是古人和外国人根据他们彼时彼地所得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 出来的东西。

第二,之所以说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的源泉,这是因为文学作品的一切因素都来自生活。文 学作品的题材、主题、人物、情节、结构、语言和创作技巧等都来自生活,写实的与虚构的、曲折的与 直线的……统统来自生活的赐与、暗示和启发。

(二)什么是艺术虚构?为什么说艺术虚构必须以生活为基础?

答:艺术虚构是作家根据生活中存在的事物和生活固有的逻辑,通过想象,以构成艺术形象。 艺术虚构必须以生活为基础。离开生活,想象的翅膀就腾飞不起来了,虚构就寸步难行。

(三)再现和表现有何区别?为什么说表现也要以生活为基础?

答:文学创作的复杂情况也表现在文学作品中有的是重再现的,有的是重表现的。所谓再现是 指注重客观地描写外部世界的一种艺术倾向。所谓表现是指注重抒烈军属作家内心的世界的一种艺术倾 向。

表现性的作品,虽然专注于作家内心感情的抒发,但作家所抒发的感情仍然是外在的客观世界 在作家头脑中折射的结果。由此,一切抒发内心世界的、注重表现的作品,也是以生活作为基础的。

(四)怎样理解文学对生活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

答:文学对生活的反映不是对社会生活的机械摹仿、简单再现。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学作品是社 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能动的反映,它既服从自然又不等于自然,而是作家创作的“第二自然”。因此, 所谓能动反映就是经过作家的选择、集中、想象、虚构等艺术加工的创造性的反映。

(五)文学能动反映生活具体表现是什么?

答:文学能动反映生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变位与变形。马克思早就指出,人类的意识“是在人的头脑中变位了变形的物质。”在

文艺创作中,通过艺术想象使客观事物变位、变形,改变客观事物的外貌,和在时间、空间上的原有位

置,是文学能动反映生活最常见的、也是最突出的一种表现。例如:王维“雪里芭蕉”是变位,李白的 “白发三千丈”是变形。

第二,以形传神,显现意蕴。作家反映生活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传达出事物的内在的“神”,

所谓“神”就是事物的内在的本质和规律性。“意蕴”则是总比直接显现出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 第三,渗透个性,表现心灵。文学不是纯然的自我表现,但作家可以而且也必然会在作品中表 现“自我”。只要这个“自我”不是与世隔绝的,而是与时代、人民息息相通,那么表现自我心灵就是 文学能动反映生活的深刻表现。

(六)什么是文学的艺术真实性?试举例说明。

答:人们所要求的文学的真实性,不是自然形态的生活的真实性,而是艺术的真实性。艺术真 实性是指作家用所创造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揭示生活的本质规律、表现人们感情的特性。艺术形象是 虚构的,可它又是合情合理的,这就是艺术真实。

第一,艺术真实是假定的真实,是“假”中求真,它与自然主义的机械的摹仿是对立的。艺术

真实不是照抄生活的真实,而是对生活真实进行必要的选择、提炼、集中、补充、推断、虚构和想象, 进行重新的创造。艺术的真实是虚构的真实,想象的真实,即具有假定性、虚构性的突出特性,然而是 这一切都是符合生活的本质规律和人的思想感情发展逻辑的。(例如:在生活中花不溅泪,鸟不惊心, 但文学作品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李贺的“女娲炼石补天处,石 破天惊逗秋雨。”都是艺术的真实。)

第二,艺术真实既要符合客体的本质规律,又要切合主体的情感规律,它与主观随意性是对立 的。艺术真实既不是纯客观,也不是纯主观的,而主客观的统一。(例如:《安娜。卡列尼娜》中男主 人不会开枪自杀,女主人也不会卧轨自尽,而人物性格上来已形成,在那种情势下,都是合乎合乎生活 逻辑的。)

1.艺术真实要符合描写客体的本质规律,体现生活固有逻辑。

2.艺术真实要切合作家的情感逻辑。

综上所述,艺术真实性的基本特征是假定性、真理性和真诚性的统一。假定性使它与生活真实 区别开来,真理性使它与表面* 真区别开来,真诚性使它与一般科学真理区别开来。

(七)什么是文学的倾向性?文学的真实性和倾向性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这种因作家在创作中倾注了自己的政治立场、思想观点、感情态度和审美情趣而表现出对 生活的明确评判,流露出对特定生活的褒贬、爱憎等情感态度,这就是文学作品的倾向性。

第一,在文学作品中,真实性是进步的倾向性的基础。艺术真实性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它能深 入到生活的深层,提示出生活固有的本质规律。而作品进步的倾向性,并不是作家主观随意的偏见,是

从作品所描写的冲突产生出来的。因此真实性与进步的倾向性不但是一致的,而且真实性还是进步的倾 向性的基础。

第二,在文学作品中,进步的倾向性可以加强真实性。进步的倾向性是作家在进步的世界观指 导下,在生活实践中体验到的、并在作品中表现出来情感态度,因而是合乎生活的内在规律的。进步的 倾向性不但不会削弱真实性,反而能加强真实性。

第二章

(一)与科学相比,文学的独特内容是什么?

答:1 、文学的独特内容是生活的审美属性。“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的?丑?,在艺术中能变

成非常美。”科学以客观事物自然的、社会的属性和规律为内容,不管它们有没有审美特性,而文学则 以交融了各种因素的具有审美特性的生活为内容。

2 、文学的独特内容是人生活的整体。审美是文学内容的根本特性,这就决定了文学内容的另 一个特征——所写生活的整体性。所谓生活的整体性是指生活现象和本质统一为一个完整体的特征。文 学是美的领域,审美是其内容的根本特征,这就要求它反映生活内容的整体性。

(二)与科学相比,文学的独特形式是什么?

答:文学和科学的不同形式是其内容的不同所决定的。科学的内容是揭未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 这就决定了科学必须运用抽象的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文学的内容具有审美特征的整体性的生活,这 就决定了文学必须动运用具体的艺术形象的形式来反映社会生活。

(三)艺术形象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1 、具体可感性。作为文学作品中艺术形象的具体可感性是指作品的艺术形象,仿佛能凭 人的感觉器官具体感受得到的特性。由于生活中的事物有多种多样的具体形态,作家在写这些事物的形 象时,就应根据创作的实际需要,通过自己的描写从多种感受去建立形象,使艺术形象获得具体可感性。 2 、艺术概括性。文学反映生活要通过个别反映一般,这就决定概括性是艺术形象的又一特色。 艺术形象的艺术概括性实际上是要求把生活中存在的两极,如个别和一般,独特与普遍……在作家深刻 的生活体验的基础上,联系起来,统一起来,融合起来,使文学作品收到所写为一,所指为万的艺术效 果。

3 、审美性。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艺术美,必须具有审美特征。审美是作为主体的人对客 体的情感的评价,是主客观的统一。一个形象是否是艺术形象,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看它是否经过作者的 情感的评价。

综上所述,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就是具体可感的、概括的、具有审美价值的人生图画,具体可 感性,艺术概括性,审美特征,是艺术形象的三个基本特点,三者缺一就不能构成艺术形象。

(四)怎么理解审美教育功能?

答:所谓审美教育功能,就是一种寓含着认识和教育因素的审美享受。它的特点是既给人们以 精神的愉悦,又给人以思想的、伦理道德的教育。(其中有两种错的倾向:一种是唯美主义的倾向,认 为文学完全是一种闲情逸致的享受物,与功利性毫无关系,提倡“为艺术而艺术”。另一种是单纯的功 利主义的倾向,认为文学不过是廉价的宣传品,甚至是认为文学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以政治代替艺 术,这就否定了文学的审美特质。

(五)文学的审美教育功能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1 、寓教于乐。2 、动人以情。3 、潜移默化

第三章

(一)艺术可以分成哪些种类?各有何特点?

答:艺术可分为:1 、实用艺术2 、表情艺术3 、造型艺术4 、语言艺术5 、综合艺术

(二)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具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答:1 、更加浓厚的文化性2 、艺术形象的间接性3 、描述生活的宽广性4 、蕴含思想的深刻性。

第二编作品论

第一章

(一)文学作品的构成因素各是什么?

答:语言、题材、蕴含是文学作品的构成三大要素。

(二)“言语”与“语言”的区别何在?“内指”语言与“外指”语言的区别何在?

答:“语言”是“通过言语实践存放在某一社会集团全体成员中的宝库,一个潜存在每一个人 的脑子里,或者说得更确切些,潜存在一群人的脑子里的语法体系”。“言语”则是“说话者赖以运用 语言规则表达他个人思想的组合”。

文学作品的语言是“内指”语言,而非“外指”语言。“内指”语言即语言意义指向作品内部

;所谓“外指”语言意义指向外部的客观世界。文学的艺术形象本来就是虚构的具有假定性的社会生活 的图画,因此文学作品的语言也只能是“内指”语言。

(三)文学语言的基本特征。

答:1 、音乐性。是文学语言的语音层面,文学作品语言的音乐性,即指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 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念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的特征。

2 、形象性。是文学语言的语义层面,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的使读者能够“感知”到作品描绘 的艺术形象,即能够唤起读者的“想象”,在自己的头脑中构造艺术形象的特征,就是它的形象性。语 言的形象性其中又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是抽象化的,具有概念功能;另一方面,它又和形象有 着密切关系,具有表象的功能。

3 、含蓄性。是文学语言的蕴含层面,即它的深层意义。所谓含蓄性即文学作品的语言所具有 的以“有限”表现“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能够给读者留下充分咀嚼、品味、回想思索的广阔空间 的特性。优秀的文学作品凝炬的语言表达丰富、深刻的内涵从而产生极大的艺术魅力。

4 、情感性。是它在叙述客观事物时流露出的主观倾向,文学作品的语言情感性,即指蕴含于 作品语言的意象以及词语表达形式之中的情感力量、情感色彩。

(四)什么是人物语言?什么是叙述人语言?

答:在叙事作品中,文学作品分为人物语言和叙述人语言。人物语言,即作品中的人物的外部

语言和内心语言,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对话、独白、日记、演说、内心自语等。(人物语言个性化, 即是作品的人物语言具有独特的个性特色,能够体现出人物的年龄、气质、身份、教养等特点,从而给 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

叙述人语言,即指作品的叙述人叙述故事、刻画人物、描写场景、抒写情感、评判议论的语言。 (叙述人语言个性化包括两方面:其一,指叙述人语言必须表现出作者本人的语言风格。其二,指叙述 人语言的格调必须与所描写事物的特征相一致,相协调。)

(五)什么是景语?什么是情语?

答:抒情作品的语言可以分为景语和情语。景语,即抒情作品中作家、诗人用以写景、状物的 语言。情语,即抒情作品中作家、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语言。

(六)为什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答:在优秀的抒情作品中,景语与情语的配合、交融更显得突出。抒情作品的本质在于一个 “情”字。因而作家、诗人的抒情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开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托物寄情,但其语 言都浸透着浓裂的感情。正如王国维所讲“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七)题材与索材的区别?题材的审美特征?

相关热词搜索:文学语言 举例说明 举例说明文学叙事 举例说明文学意象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