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历史教案 > 正文
 

中华书局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发布时间:2024-04-21 00:39:09 影响了:

小编语:为你精心整理的中华书局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果喜欢就请继续关注我们博文学习网(www.hnnscy.com)的后续更新吧!

中华书局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篇一:中华书局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1-10)

1、中英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1、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惟利是图的本质。

2、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记取鸦片战争“落后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责任感。

教法学法:启发式、讨论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组织学生回顾初一学习情况,联系新学期课改趋势,修订课堂评价办法,并落实到位。

2、指导学生阅读第1页“导入框”。

二、林则徐虎门销烟

(一)指导学生阅读本目以及第5页“自由阅读卡?从罂粟到毒品”,讨论回答问题:

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原料而侵华,为牟取暴利而走私鸦片。)

2.英国走私鸦片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a.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b.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加重农民负担;c.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d.毒害中国人民身心健康,削弱军队战斗力。)

3.面对着鸦片的危害,林则徐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严厉禁烟)收到什么效果?(将缴获的230多万斤鸦片销毁在虎门,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4、林则徐处理鸦片是烧毁它们吗?(不是)为什么?(因为烧鸦片会产生大量毒烟,造成人们“被动吸毒”,所以才利用生石灰与海水化合反应产生的高温来熔化鸦片,避免污染。

(二)小结、过渡:林则徐虎门销烟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挫败了英国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美梦。他们就悍然发动侵略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

三、中英《南京条约》

(一)学生阅读本目,思考回答:

1、这场战争是否因林则徐禁烟而引起?(不是。因为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政府的既定政策,他们要保护肮脏的烟片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什么手段都耍得出来。即使没有林则徐的禁烟,他们也要用大炮说话的。德国著名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说过:“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马克思也说过:“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接受一种名叫鸦片的麻醉剂”,因此,这场战争被称作“鸦片战争”。)

2、这场战争的结局如何?(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定《南京条约》。)

3、根据课本第6页“参与园地”: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

中国带来什么危害?(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教师讲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涵义:“半封建”指原有的封建经济已被破坏,有

了一定成分的资本主义经济形式,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半殖民地”指当时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压迫和控制的国家。

(三)根据课本内容探究: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中国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但是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封建专制主义的

严重阻碍,始终处于萌芽状态。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欧洲社会的一系列活动和运动都在促进它的成长。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成功,资本主义的生产力迅猛发展起来,欧洲的资本主义长成了参天大树。而英国这时已成为号称“世界工场”和“日不落帝国”的资本主义“老大”。它与清政府相比,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拥有明显的优势。“落后就要挨打”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历史教训。

(四)小表演活动: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仪式上双方代表的对话(可自由发挥)。

四、巩固小结:指导学生根据“知识网络”,进行“接龙复习”,并完成《一课一练》相应题目。

2、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思考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

的能力。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进行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及列强侵华罪行。加强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

国运动的关系

教学方法 与 教具:启发式

教学过程:

导入:北京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在北京西郊有一个兼具江南和江北

风光的“万园之园”──圆明园。它综合了中西建筑的精粹,收藏着难以数计的奇珍异宝、艺术精品、古玩字画、图书典籍。然而,当我们前往北京参观游览时,看到的却是断壁残垣,园内的古籍珍宝荡然无存。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现象的出现吗?圆明园的断壁残垣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走近历史,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新授: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

学生自学思考:《南京条约》使侵略者攫取了许多利益、中国遭受到了沉重的灾难,列强是否

满足既得的利益呢?他们为什么要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

学生阅读材料,分组交流,由小组代表发言。

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权益。遭到清政府拒绝后,他们便找借口发动战争,想要迫使清

政府就范。由于这场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所以它被叫做第二次鸦片战争。

时间: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

侵略国:主凶──英法联军 帮凶──美、俄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的罪行

1. 英法──火烧圆明园

议一议:近年来有人提出要重修圆明园,也有人反对,你同意哪种观点?为什么?(学生大胆

发表自己的观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侵略者除了焚毁圆明园外,在其它地方的表现也暴露了他们的海

盗本性。更为可恶的是俄国趁火打劫,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转 载于:www.hnNscy.CoM 博文学习网:中华书局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等条约,共割占了我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差不多有今天的新疆那么大。那么,这些领土是怎样被割去的?通过哪些条约割去的?我们学习完下面的内容,同学们就会明白的。

2.沙俄──割占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得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引发的斗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师提问,学生结合书上的内容回答

1.农民政权主要领袖是谁?定都在哪里? 2.打击的目标是什么?(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

3.取得了哪些成果?

(1)1853年占领南京,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2)1860年,青浦之战大败洋枪队;

(3)1862年,慈溪战斗击毙华尔,严惩洋枪队。

4.结果怎么样?(1864年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下

去。)

讨论:太平军的斗争,说明中国人民怎样对待国内的腐败政府和外国的侵略势力?

(“落后就要挨打”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历史教训。所以,要想改变

落后挨打的命运,就必须推翻国内的腐败政府,坚决抗击外来的野蛮侵略。

小结:列强之所以肆无忌惮,如此嚣张放肆,是因为当时社会制度的落后及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这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作为青年学生更应该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愤学习,努力奋

斗,不让历史悲剧重演。面对外敌侵略,中国人民始终没有放弃过反抗斗争,才避免了中国沦为殖民地的命运。这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3、左宗棠收复新疆

教学目标:

阿古柏侵占新疆的罪行和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事迹,认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自觉继

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

教学重点与难点:左宗棠收复新疆,收复伊犁的重要性以及为此付出代价的必要性

教学方法:启发式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新疆地处我国西北门户,物产丰富,地理环境独特。这里有高耸入云的阿尔泰山、

天山、昆仑山,还有众多壮观奇丽的人文景观,著名的历史古迹。贪婪的侵略者早就垂涎三尺,窥视着富饶的新疆。

新授:

一、阿古柏侵占新疆(1865)

1、新疆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2、俄英利用阿古柏,企图分裂中国

3、沙俄直接出兵占领伊犁地区

阿古柏入侵新疆得到哪些势力的支持?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

1、“海防”与“塞防”之争

2、左宗棠收复新疆(“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中俄通过交涉,收回伊犁手段:以武力为后盾,通过外交谈判解决伊犁问题

代价:割占中国西部的一块领土,并索取大量赔款

4、新疆行省的设置(1884年)

巩固与检测

1、左宗棠的事迹有( )

①进军新疆,打败阿古柏侵略军 ② 率兵收回伊犁 ③ 收复新疆(除伊犁外) ④ 设立新疆行

A. ①②B. ②④ C.③④D. ①③

2、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占领喀什噶尔等地,悍然成立“哲德沙尔国”。无视中国主权,竟承

认阿古柏政权的国家是( )

A. 英国和美国 B.英国和法国 C.英国和俄国D.法国和俄国

3、主张放弃西北塞防的清朝官员是( )

A.左宗棠B.林则徐C.曾国藩D.李鸿章

4、19世纪70年代率军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的是( )

A.李鸿章 B. 左宗棠C.曾国藩 D.刘铭传

5、材料二:“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请回答:(1)这是谁的话?

(2)此话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的?

(3)这种观点有何意义?

(4)为了收复新疆他都做了哪此斗争?

(5)他收复新疆采取了什么军事策略?

(6)收复新疆有什么历史作用或意义?

(7)如何评价他?(曾参与镇压太平军,是刽子手之一;

率军收复新疆,粉碎俄英分裂祖国新疆的阴谋,作为爱国者的左宗棠的战功不可没。纵观左宗

棠的一生,功大于过。)

三、小结:今天学习了哪些知识,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4、 甲午中日战争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为什么称作甲午中日战争;

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及邓世昌的事迹;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等。 重点:黄海大战、《马关条约》的内容。

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引出本课的内容──甲午中日战争。

1、爱国官兵英勇抗日。学生阅读17页有关日本的介绍。(引导学生学习甲午中日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思考,19世纪的清王朝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回答出,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从不可一世的天朝大国沦为任列强宰割的对象,中国已经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师引导概括:“腐败无

能,饱受欺凌”(字幕)。 教师指出,此时的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不仅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还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改革富强,野心勃勃”(字幕)。与清朝形成鲜明对比。它的野心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教师演示: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

中华书局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篇二:九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中华书局)

金鸡中学高效课堂目标导学案 九年级历史上(中华书局)

1

2

3

金鸡中学高效课堂目标导学案

4

5

中华书局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篇三: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曙光中学中华书局版历史教学设计

国 历七年级上册

编委:张爱华

目 录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神州大地上的原始人类·············主备教师:张爱华 第2课 文明入口的氏族村落···············主备教师:张爱华 第3课 中华文明之祖·····················主备教师:张爱华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夏商周 第4课 夏、商、西周的更替············主备教师:王蕾 第5课 甲骨文和青铜工艺··············主备教师:王蕾 第6课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主备教师:王蕾 第7课 商鞅变法与秦统一六国··········主备教师:王蕾 第8课 春秋战国的文化················主备教师:张爱华 第三单元 大统一国家的建立——秦汉

第9课 秦始皇建立多民族的统一国家········主备教师:张爱华 第10课 秦朝的速亡与西汉王朝的建立········主备教师:张爱华 第11课 汉武帝的“大统一”·················主备教师:张爱华 第12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和丝绸之路··········主备教师:张爱华 第13课 秦汉的科学技术····················主备教师:张爱华 第14课 秦汉的文化艺术····················主备教师:张爱华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三国两晋南北朝

第15课 三国鼎立·······················主备教师:张爱华 第16课 两晋与南朝·····················主备教师:张爱华 第17课 十六国与北朝···················主备教师:张爱华 第18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主备教师:伍子恒 第19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艺术·······主备教师:伍子恒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神州大地上的原始人类

主备教师:张爱华

一 内容与分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神州大地上的原始人类, 指的是我国最早的人类;北京人;山顶洞人 ,其核心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理解它关键就是要了解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教学的重点是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去分析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情况,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去 。

二 目标与分析

1.目标: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掌握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生产、生活的基本史实。

2、分析:理解人类由低级向高级演化过程中的三个重要环节。这一演化,正反应了人类的不断进步,而推动人类不断进步的动力来自于人类的劳动。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生产、生活的基本情况。

三 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内容久远 、抽象,不易理解。产生这一问题的困难的原因是他们刚由小学升入初中,面临着许多新变化:感知方式由小学的听觉型为主向视觉型为主转变;思维方式由形象思维为主转变,理解能力差,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在教学中应适当地选取文字资料、图片资料等,把历史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 其中关键是调动他们学历史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

四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你们是怎样来到世上的?”“妈妈又是怎样来的呢?”“那么,我们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呢?”

明确:我们人类是由古代类人猿演变而来的。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神州大地上的原始人类。

问题一:我国大地上的最早人类

设计意图:通过此题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师生活动:学生看书,回答老师的提问。

问题1:我国目前发现的远古人类有哪些?

北京人、山顶洞人、元谋人。

问题2:它们主要分布在何处?说明了问题?

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这说明黄河和长江确实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们孕育了中华的远古文明。在这些远古人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年代最早的是元谋人,他们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问题3:为什么说“元谋人是祖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考古发现的门齿化石、石器及相关遗物,经过专家鉴定,证明是远古人类的牙齿和遗物,证明他们已经会制造工具。而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经过科学测定,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前,在目前我国已知的远古人类中是最早的。史学界认定距今约170万年到约公元前2070年,是我国原始社会时期。

例题: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是 ( A )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

变式练习:元谋人距今有( D )

A、70万年 B、100万年 C、120万年 D、170万年

问题二:北京人

设计意图:通过此目使学生了解北京人的生产和生活情况。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北京人图片说明了什么问题?找一找北京人发现的时间、地点、生存年代、体貌特征

问题1:北京人过着怎样的生活?为什么?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提示可以按时间顺序,也可以按衣、食、住、行的顺序。从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距今年代: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

体貌特征: 前额低平,眉骨突出,颧骨很高,鼻子宽扁,嘴巴前伸,脑量较小。他们的头部残留着某些猿类的特征,但具备人的体质。手脚分工明显,能够直立行走。

问题2:他们制造工具怎样?

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他们把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把树枝砍成木棒,用来采集植物,猎取动物。

问题3:北京人是怎样得到天然“火”的?火又哪些用途?火的使用有怎样的作用和意义?

雷电生火、森林自然火、煤炭自然火、碰撞生火。已经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他们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增强了人类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问题4:在这样的环境中,北京人怎样生存下去呢?

为了适应险恶的环境,他们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的生活,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例题:根据最新考古拓展了解到,在我国中重庆巫龙山骨坡发现了巫山人。一些学者经过科学测定认为,巫山人距今约240~180万年。这样,我国人类历史至少可以向前推进的年数是(A )

A、10万年 B、70万年 C、100万年 D、120万年

变式练习:在北京人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灰烬堆,并且它们都被限定在一定地区。由此,考古工作者完全合理的推断是(C )

A、北京人使用人工取火B、北京人能直立行走,手脚分工明显

C、北京人既会使用火,还能管理火 D、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问题三:山顶洞人

设计意图:通过此题使学生了解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情况。

师生活动:同学们看书找出山顶洞人基本史实。

问题1:山顶洞人发现地点、距今年代、体质特征、生产活动、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情况怎样?

时间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一个山洞里;科学测定,距今约18000年。 体貌特征: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

学生看《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与《北京人头部复原像》进行比较观摩,描述变化,得出结论:

山顶洞人整个面部由倾斜变成了垂直状态,他们前额隆起,颅顶增高,吻部后缩,下巴明显,脑容量跟现代人十分接近。山顶洞人的模样同现代人已经基本相同。

生产活动:使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已会人工取火。靠采集和狩猎为生,还会捕鱼。已用骨针缝制衣服,使用装饰品,已有审美观念。 小结:山顶洞人仍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已会人工取火。靠采集和狩猎为生,还会捕鱼。已用骨针缝制衣服,使用装饰品,已有审美观念。 社会组织:氏族

问题2:氏族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例题:从发掘的山顶洞人的生活想象图(见课文)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A )

A、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B、山顶洞人会狩猎

C、山顶洞人能够走到很远的地方 D、山顶洞人得到爱美

变式练习:某同学想了解“懂得人工取火”的远古人类的体质特征,请你帮助他来识别这一人类 ( B )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北京人 D、现代人

员一起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共同享受劳动成果,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活动与探究

1、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山顶洞人懂得了人工取火;山顶洞人爱美;山顶洞人活动范围更大。

五 目标检测

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 A )

A、会不会制造工具 B、会不会使用工具

C、会不会渔猎和采集 D、会不会用火

2、哪一项不属于山顶洞人 ( D )

相关热词搜索:中华书局 上册 九年级 历史教案 中华书局九上历史教案 九年级历史下中华书局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