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美术教案 > 正文
 

上海版美术教案

发布时间:2024-04-19 20:31:42 影响了:

上海版美术教案篇一:上海教育出版社四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教案

教学总目标

课题名称 学具教具

送给老师的花 彩纸、剪刀 基本要求:

作业要求

提高要求: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盆花大小、高低、疏密的组合及拼贴 合理选用材料及色彩搭配

用彩纸或花布等材料按照大小、高低、疏密的组合规律,拼贴一幅盆花作品。

能选择不同质地的材料,采用剪贴的方法表现对象,盆花造型饱满、有变化。

了解剪贴画的基本知识,初步运用大小、高低、疏密的组合规律剪贴盆花(转 载于:www.hnNscy.CoM 博文学习网:上海版美术教案)。

在选材、拼贴盆花的过程中,学习不同质地材料和色彩的搭配,学会比较、选择和应用材料的方法。

感受和欣赏盆花的装饰美,激发对拼贴工艺的学习兴趣,提高生活情趣。

教 学 目 标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提示

1、 欣赏运用不同材料制作的盆花作品,说说它们的

异同,感受用不同材料制作作品的不同效果。 2、 小组讨论,从中找出盆花大小、高低、疏密的现

象,了解盆花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

3、 小结:盆花的整体造型必须符合美的规律。 4、 揭示课题。

预期效果

欣赏与发现

欣赏作品,发现组合规律。

讨论与交流

1、 讨论盆花的撕、剪方法。

2、 欣赏不同的盆花拼贴作品,了解盆花中花与盆的

基本比例,花枝、花叶的形态变化及疏密、大小、了解盆花的组合方高低的穿插。 法。 3、 分析用不同组合方法表现同一组花的作品,感受

盆花组合中色块大小的构图变化。 1、 教师示范制作方法与步骤:

① 绘制铅笔稿;

② 选择适合的材料制作花盆、花朵和枝叶; ③ 拼摆、构图,注意色彩的搭配; ④ 粘贴固定。 2、 学生尝试制作。

3、 教师巡视、辅导学生。

1、 展示学生作品:

① 说说自己作品中的满意之处。 ② 介绍所喜欢的同学作品。 2、 评价内容:

① 材料的合理选择。

② 画面构图饱满,体现大小、高低、疏密的组合效

果。

制作与辅导

学习拼贴画的基本制作过程,完成制作。

欣赏与评论 欣赏并评价作品。

③ 色彩的协调搭配。

课题名称 学具教具

拼贴人物 彩纸、剪刀 基本要求:

作业要求

提高要求: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把握有动态的人物造型 人物细部的剪贴

并用彩笔添画完成。

能够合理巧妙运用材料,撕贴出有场景或故事情节的人物活动。

了解人物动态的基本造型,初步运用撕形、剪形及拼贴的技法,组合有动态的人物。

在尝试撕、剪有动态的人物过程中,学习选择、运用材料以及剪、撕、贴的方法。

感受拼贴人物的造型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材料,进一步激发对拼贴艺术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

教 学 目 标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提示

1、教师出示一幅人物拼贴画,组织学生欣赏,并小组讨论拼贴画表现的是什么故事。

2、交流对作品的感受。谈谈人物拼贴画与普通人像作品的不同之处。讨论拼贴人物可以选择哪些基本形状。

3、揭示课题。

1、通过多媒体课件欣赏人物照片以及根据照片完成的人物拼贴作品,讨论拼贴作品中对人物动态造型概括与适当夸张的方法。

2、讨论、交流不同材料在人像作品中的适当运用,发现不同质地的材料对人物各部分的恰当表现。

预期效果

欣赏与交流

感受人物拼贴画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讨论与发现

学习选择恰当的材料。

创作与指导

1、讨论与交流:怎样才能比较准确地剪出人物各分部形状并进行拼贴? 2、教师示范制作步骤:

① 画出铅笔稿,注意概括人物基本造型与动态,并适当地夸张; 尝试拼贴人物,注意 ② 选择材料,剪出人物各部分形状; 人物动态。 ③ 摆放、修改,注意色彩的搭配,并粘贴; ④ 剪贴五官及细节。

3、学生尝试制作,教师辅导。提供人物五官的概括、夸张图形。

1、展示并欣赏学生作品。 2、学生自评与互评作品。

提高对拼贴画的欣赏能力。

展示与评价

3、评价内容:

① 人物造型概括、动态适当夸张。 ② 恰当选择材料。

③ 色彩协调,画面饱满。

4、教师总评,鼓励学生的自信心。

课题名称 学具教具

我们来画树 彩色铅笔 基本要求:

作业要求

提高要求: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树形的概括取舍

树枝的穿插和树叶的疏密安排

用线条写生一棵树,并能概括地表现出树枝的基本形态和穿插关系。

写生时能抓住树的造型特征,用线条表现出树枝的穿插关系以及树叶的疏密关系。

仔细观察树的结构和形态,尝试用概括取舍、疏密穿插关系的线条,写生树(树干、树枝、树叶)的造型。

在临摹和观察的过程中,学习对树枝穿插和对树形状概括取舍的方法。

感受树木造型的自然美,提升观察和比较的能力,增强爱护树木、保护自然的意识。

教 学 目 标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提示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树木的外形特征。

2、用手摸摸树皮,看清树皮的纹理,体验树皮的质感。

3、绕树走几圈,看清暴露在外的树根是什么样子。 4、抬头看看树杈的生长方向、树叶的形状及组织排列。

预期效果

引导与观察

引导观察树木,激发写生的欲望。

示范与提示

1、欣赏同龄人画树的写生作品。 2、教师演示画树方法: ① 首先取景,构图。 了解画树的概括取舍 ② 树木越往上越细,分枝时先画前再画后,画出取方法。 舍、穿插,画树叶注意聚散。

③ 线条不要画软、油、滑,要有节奏、粗细、疏密。 1、学生尝试写生,注意构图及树形的表现。

2、画树干的线条可以粗一些,注意穿插;花树叶的

能画出树的形态与特

线条可以细一些,注意疏密。

征。

3、在把握树的大致形态和结构后,可适当取舍细节。 4、教师针对性指导。

1、展示学生作业并评价。 2、作业评价内容:

① 是否概括表现出树木生长的形态。

欣赏与评议,提高欣赏与点评能力。

写生与辅导

欣赏与评论

② 是否表现出树枝的前后穿插关系。 ③ 树叶的疏密关系是否有变化。 3、学生自评与互评。

课题名称 学具教具

描绘身边的景色 彩色铅笔 基本要求:

作业要求

提高要求: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表现景物的近景与远景 近景的细节刻画

在校园中寻找喜爱的一角,用线条写生有近景与远景关系的风景。

景物组合有变化,能画出近景细节,并能表现出有一定层次和远近关系的校园景色。

初步了解近景与远景的前后关系,学会用线条写生校园中的近景与远景关系的风景。

在观察比较过程中,学习远、近关系及近景细节刻画的表现方法。

直观地体会景物远近现象,感受身边景物的美,增进对校园的情感,并乐于表现喜欢的景点。

教 学 目 标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提示

1、引导学生观察校园的不同景色。

2、让学生边看边讨论哪一处角落最美,为什么。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选景:第一要有主题,第二要有近景与远景,有层次感,比较生动。

预期效果

引导与观察

观察近景与远景的关系。

发现与思考

1、结合上节课写生的树,说说建筑物在树的陪衬下有什么变化。

2、观察景物的近、远景有什么透视变化,讨论如何取景(使用取景框)。 发现写生的表现方3、欣赏作品,讨论:表现近景与远景时,在色彩、法。 造型、线条上有什么区别?

4、表现主体的不同,构图也应不同,可重点表现树,也可重点表现建筑。

1、教师示范:

① 画建筑一般从上开始,先画近景,再画远景。近景在画面中低一点,远景在画面中高一点,“近低远高”。

能基本表现树与建筑

② 注意线条变化,画树木一般从下开始,把握树的

前后关系。

形态。

③ 近景与远景可通过线条的疏密,色彩的浓淡来区别表现。

2、学生练习,老师指导。

写生与辅导

上海版美术教案篇二:上海教育出版社五年级第一学期美术教案

教学总目标

课题名称 学具教具

感受漫画造型 彩色铅笔 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漫画简化、夸张的造型特点 漫画形象的幽默、寓意表现

能运用形象简化、夸张的表现方法临摹一幅喜欢的漫画。 运用漫画形式创作表现一个生活中的小故事,漫画形象生动,特征鲜明。

了解漫画造型的艺术特点,初步学会运用简化、夸张等漫画表现形式,临摹或创作简单的漫画形象。

学习运用漫画形象夸张表现人物的方法。

感受漫画简化、夸张的艺术美和幽默的内涵,激发学习漫画的兴趣,提升对生活中人物形象的关注度。

作业要求

提高要求: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 学 目 标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提示 预期效果

欣赏与发现

1、 展示、欣赏不同类型的漫画作品。

2、 说说自己喜欢的漫画人物形象,并说明理由。 3、 教师讲述漫画的艺术特点:

① 漫画具有幽默、寓意、讽刺等特点; 了解漫画的基本知② 漫画有独幅漫画、连环漫画、多分镜漫画等多种识。

形式,有线描、水墨、色彩等多种绘画表现方法; ③ 漫画造型生动夸张,强调形象特点和鲜明的个性

特征。 1、 学生欣赏一组真人与漫画形象的对比图,讨论漫

画形象的特点。 2、 教师小结:

① 造型简洁,形象夸张。

② 人物形象注重五官,发型的夸张表现,体现人物

个性。 1、 临摹或创作一幅自己喜欢的漫画,并注意以下要

求:

① 体现幽默或讽刺性。

② 形象夸张,适当变形,突显形象特征。 2、 漫画创作要求:构思漫画内容,确定情节和人物

形象,自行创作独幅漫画或四格、分格漫画。 3、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1、 展示作品,学生自由欣赏。

2、 介绍创作感受和自己作品中最满意的部分。说说

自己最喜欢的漫画形象或作品。 3、 评价内容:

① 漫画形象是否简化夸张,特征是否鲜明。 ② 故事有否寓意。

讨论与交流

了解漫画人物造型的设计方法。

构思与创作 完成一幅漫画作品。

展示与评价

加强对漫画的认识,增强学习漫画的兴趣。

4、教师总评,肯定学生的创作热情。

课题名称 学具教具

有趣的卡通画 常用绘画工具 基本要求:

作业要求

提高要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卡通人物形象夸张的设计 人物比例与五官的适当夸张

选择尝试设计一个卡通人物形象,注意人物比例和特征的夸张。

根据卡通画造型特点,有创意地表现自己喜欢的形象或故事。

了解卡通画的造型特点与表现形式,初步运用卡通人物形象夸张设计、以及人物比例与五官的适当夸张方法表现卡通形象。

在临摹、创作的过程中,学习卡通画创意、 感受卡通画幽默、富有情趣的特点,体验卡通画创意的快乐。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提示

预期效果

欣赏与感受

1、 学生介绍、交流课前收集的卡通画形象图片,说

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2、 欣赏一组卡通画形象,讨论卡通画的基本特点。 初步感受卡通画的基3、 教师小结:卡通画是一种内容与形象夸张的绘画本特点。

形式。卡通形象造型多变、色彩鲜艳;它们可爱、幽默、富有情趣、时代性强。 1、 出示一组卡通画人物造型,交流其造型特点。 2、 小结:卡通造型根据故事内容要求设计外形、服

装、动作等,它形象夸张、活泼、可爱,具有强烈的绘画艺术效果。

了解卡通人物造型的特征及步骤。

比较与交流

构思与创作

1、 出示一组卡通画形象,分析卡通人物脸型、发饰、

服饰、动态的表现方法。

学习卡通人物的构思

2、 临摹一个卡通画造型或根据卡通画造型特点创作

和表现方法。

人物形象。

3、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加强辅导。

1、 展示学生作品。

2、 学生自评、互评作品。 3、 评价内容:

① 人物造型优美,比例夸张适度,具有动态。 ② 色彩鲜明。

③ 背景添加能够突出人物,画面内容更丰富。 4、教师讲评:肯定学生敢于尝试和创作的精神。

展示与评价

知道怎样欣赏、评价卡通作品。

课题名称 学具教具

捏塑人物 软陶材料 基本要求:

作业要求

提高要求: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人物的整体把握与分解捏塑 人物局部的组合方法

运用揉、捏、刻等泥工综合技法,分解、组合捏塑人物,仿制民间人物造型。

运用泥工方法,捏塑一组具有一定主题的人物,并能注意人物的整体组合,添加适合的道具。

初步运用整体与分解捏塑的方法塑造人物。

在运用软陶捏塑的过程中,观察不同人物的特征,学习捏塑人物分解与组合制作的方法。

欣赏民间彩塑作品,感受民间泥塑人物造型的独特魅力,激发对民间艺术的学习兴趣。

教 学 目 标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提示

1、 欣赏民间泥人的作品和图片。 2、 学生交流,说说自己的欣赏感受。 3、 引出课题。

4、 出示课件,展示具有不同特征的泥塑人物作品。 5、 引导学生讨论,小结民间泥人造型简练、色彩鲜

艳的特点。 1、 欣赏课本图片,了解捏塑人物时可以反映生活中

的不同场景。

2、 讨论归纳:人物的动态特征和服饰装饰对表现人

物形象很重要。

3、 讨论:可以利用哪些道具表现场景。 4、 介绍软陶材料极其特点。

预期效果

认识与欣赏

了解民间泥塑人物的基本知识。

分析与感受

知道泥塑人物的特点。

尝试与表现

1、 教师示范制作步骤: ① 根据人体基本结构,运用揉、捏、刻等泥工技法,

捏塑头部、躯干、腿部,并用牙签固定,注意各部分的大小衔接。

初步掌握捏塑人物的

② 包裹服饰,添上手臂。

基本方法。

③ 装饰细部。

2、 学生作业,教师出示人物图片供参考。

3、 教师巡视,提示各部分组合要牢固,发现问题及

时进行分析与辅导。 1、 展示作品。

2、 交流自己的创作感受,评价同伴作品的优点。 3、 作业评价内容:

① 人物动态的捏塑表现。

积极参与展示与评价。

展示与交流

② 分解捏塑与整体形象的把握。 ③ 细节的刻画。

④ 服饰、道具等能体现人物形象的特征。 4、拓展:主题性泥塑组合作品的欣赏与制作。

课题名称 学具教具

民间彩塑 陶泥 基本要求:

作业要求

提高要求: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彩绘泥塑动物 模仿民间彩塑造型

运用民间彩塑造型和用色的方法仿制民间动物造型。 综合运用泥工技法和民间传统泥塑彩绘方法,有创意地制作彩塑动物。

了解民间彩塑常识和民间泥塑动物造型特点,学会运用民间泥塑与彩绘技法制作动物形象。

在欣赏与比较过程中,了解民间彩塑的制作技法,学习民间泥塑造型和用色及制作的方法。

感受民间彩塑的趣味性,发现民间彩塑质朴、豪放的美,增强对我国民间传统泥塑的认同感。

教 学 目 标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提示

1、导入:展示未上色的陶泥动物作品与彩绘泥塑动物作品,学生欣赏比较,发现不同之处。 2、展示课件“泥工坊”:介绍陕西、河南民间彩绘泥塑。

3、揭示课题。

1、 欣赏课件:对比动物图片与民间泥塑动物造

型的不同之处。

2、 讨论民间彩塑动物的特点:粗犷、概括、朴

实?? 3、 教师示范:

① 捏塑出基本形——概括性强; ② 刻画特征——细节表现。 4、学生捏塑。

1、 欣赏、比较作品:颜色较平和的彩绘动物和颜色

对比强烈的、有民间特色的泥塑动物。 2、 交流小结:

① 民间彩绘用色一般为红、黄、绿、白、黑等

色,综合运用点线,图案有装饰性特点,彩绘能突出对象的形象特点。

② 运用对比色会使彩绘动物更具民间特色。 3、学生运用民间彩绘的基本色彩,尝试彩绘。

预期效果

欣赏与导入 激发学习兴趣

示范与捏塑 能捏塑动物造型。

彩绘与指导

能运用民间色彩彩绘动物。

上海版美术教案篇三:沪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全册)

单元主题:第一单元 城乡美景

课题名称:第1课 水乡的桥

课题名称:第2课 现代的桥

课题名称:第3课 漂亮的小船

单元主题:第二单元 亲近自然

课题名称:第4课 园林小亭

课题名称:第5课 晨练的人们

单元主题:第三单元 感受城市生活

课题名称:第6课 上海的弄堂

课题名称:第7课 流动的车

单元主题:第四单元 走近大师

课题名称:第8课 强烈的色彩

课题名称:第9课 我们的社区

单元主题:第五单元 体验版画艺术

课题名称:第10课 材料巧组合

课题名称:第11课 版画风情

课题名称:第12课 古朴的纹样

单元主题:第六单元 装饰生活

课题名称:第13课 钙塑板拼贴

课题名称:第14课 让纸条变成画

课题名称:第15课 纸带穿编

课题名称:第16课 墙报报头(设计)

单元主题:第七单元 校园视觉媒体

课题名称:第17课 图形变变变

课题名称:第18课 毕业友谊卡

单元主题:第一单元 城乡美景

课题名称:第1课 水乡的桥

隐性渗透:

感受水乡的美景,欣赏了解线条疏密的美感,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准备

学具:粗细记号笔铅画纸彩纸等。

教具:桥的照片,学生作品等。

知识要素

风景画的取景与构图

技能要求:

线条流畅有疏密变化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欣赏水乡桥的造型感受线描画的特点

创意与表现:从不同角度描绘水乡的桥

欣赏与评议:欣赏线条疏密对比的美,评议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临摹以桥为主体的风景

拓展层面:从不同角度来描绘出水乡的桥

探究层面:作画时注意线条疏密对比关系

教学重点

线条的疏密对比关系

教学难点

不同角度桥的透视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讨论

1.课件展示水乡的桥,感受古桥的造型美。

2.展示一种桥的不同角度,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构图和取景方法。

3.小组讨论,从各个角度讨论桥的透视。

二.探讨与启发

1.欣赏两幅对比作品,分析小结:线条有疏密对比,画面才好看。

2.演示画面中近景,中景,远景的添画和前后关系的处理。

3.启发学生对主体桥的最佳构图的选择。

4.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三.想象与实践

1.学生对主体桥的绘画与表现。

2.以添加省略的方法画出完整的画面。

3.指导学生认识和应用线条的流畅及疏密的对比表现。

4.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学生个性化表现。

四.展示与评论

1.展示出自己的作品。

2.自评作品,鼓励学生的自信心。

3.交流、欣赏、互评。

4.教师点评。

5.课后延伸。

单元主题:第一单元 城乡美景

课题名称:第2课 现代的桥

隐性渗透:

感受现代桥梁的美,了解现代桥的各种造型和功能,激发热爱科学的感情 教学准备

学具:铅画纸、色彩颜料、记号笔等

教具:现代桥的图片,学生作品等

知识要素

桥的造型与透视现象

技能要求:

线条流畅有疏密变化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发现现代桥的造型美,感受现代科技的伟大

创意与表现:以临摹的方法表现出现代的大桥

欣赏与评议:说说自己或他人所画桥梁的造型特色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用临摹的方法画出现代的桥

拓展层面:表现出桥梁的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探究层面:画出桥梁的造型特色

教学重点

不同造型结构的桥梁的表现

教学难点

画面中远大近小的透视现象的表现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讨论

1.课件展示不同时代的桥梁,让学生一同周游世界,了解桥的发展历史

2.欣赏及分析桥的造型、结构及功能。

3.小组交流小结分析桥的形式:斜拉桥、悬索桥、钢拱桥等。

4.讨论分析造桥的科学原理。

5.揭示课题。

二.启发与讨论

1.展示几幅透视效果强烈的图片,让学生分析探讨。

2.学生交流小结,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及透视的表现方法。

3.教师示范绘画方法。学生观看。

4.学生尝试初稿,画出大体透视效果。

三.体验与实践

1.欣赏书上作品,从其中或多媒体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桥梁进行临摹。

2.在绘制中表现出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3.画出桥梁的造型特色,并添加环境。

4.教师巡视指导(主要针对学生作品中的透视表现)。

四.欣赏与评论

1.展示出自己的作品,分析存在的透视问题。

2.说说自己画出的桥梁的造型特色。

3.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4.教师点评。

5.课后延伸。

单元主题:第一单元 城乡美景

相关热词搜索:上海 教案 美术 辽海版小学美术教案 岭南版七年级美术教案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