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生物教案 > 正文
 

细胞结构生物教案

发布时间:2024-04-20 16:54:11 影响了:

细胞结构生物教案篇一:实验中学生物必修1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教案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一、教材分析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3章第1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掌握制备细胞膜的方法。本节是学习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开端,又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解释细胞膜在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进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3.情感目标: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理解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2.教学难点

(1)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理解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都是平行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基础较差。所以在课堂上应该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老师点评要到位,讲解要细致。

五、教学方法

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问题引导法、资料分析法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 预习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以及细胞膜制备初步把握实验原理和方法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八人一组,探讨老师提的问题,小组推荐发言人,最后老师点评总结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境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细胞这个基本的生命系统的物质成分,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进一步认识细胞这个基本的生命系统,我们来认识由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细胞的基本结构。

大家对于细胞应该有了一定的认识——我们在初中学习过,在前面的实验中我们也曾经观察过一些细胞。

教师:你认为细胞最外面的结构是什么?

学生:??(学生发言:脱口而出的同学可能往往回答细胞膜;略有思考的同学回答细胞壁;比较严谨的同学会回答“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是细胞壁,动物细胞的最外层是细胞膜”,等) (教师点评后总结,注意点评学生的思维习惯)

教师: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而像植物、真菌、细菌等生物,细胞往往具有细胞壁。植物细

胞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它们没有生命活动的特殊功能,主要是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而对于真菌和细菌的细胞壁与植物不同,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会逐步了解。

然而我们今天要重点讨论的话题不是细胞壁,因为我们将讨论的是“系统的边界”,系统的边界是什么?这里的答案就只有一个:细胞膜。

因为,我们这里指的“系统”是:生命系统!在组成细胞的结构中,具有生命活性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而细胞壁并没有像它们这样的生命活性。这里的“生命活性”可能对大家还比较抽象,不过随着我们对细胞膜等功能的深入,你就会慢慢了解。

(板书: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细胞膜的存在

教师:对于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同学们有没有这方面的感性认识?也就是说你能不能列举出一些证据来证明细胞膜这个系统边界的存在?

学生:直接借助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得到。

教师:很好,电子显微镜可以看清楚细胞膜的存在,光学显微镜虽然不能看见细胞膜,但是却能够清楚的观察到细胞与外界环境是有界限的。

除了这样的直接观察,我们还能不能通过一些其他的感受间接感知细胞膜的存在呢?

(用视频的方式介绍科学家进行显微探针感受阻力的实验:一开拓学生的实验思路;二激发学生兴趣)

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伊红会很快的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很快逸出细胞。

另外,我们还可以在显微镜下看到:用微针触碰细胞表面时,细胞表面有弹性,可伸展;用微针插入细胞内,细胞表面有一层结构被刺破;如果细胞表面结构受损面过大,细胞会死亡。 过渡: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也可以看到,当细胞膜被破坏的时候,细胞也就死亡了。这说明了细胞膜对于生命系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那么,细胞膜有哪些重要功能呢? 探究二:细胞膜的功能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42页内容,联系生活经验,理解细胞膜的功能。

(板书:细胞膜的功能)

(请学生发言,让他们结合生活经验,解释细胞膜的功能,教师适时点评)

学生: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板书)

只有这样,细胞才能获得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才能减小受到的各种外部干扰,才能正常的进行各种代谢活动。这就好比我们的学校的围墙,班级的墙壁,如果没有这些,喧嚣的街道,隔壁班级的活动直接影响到我们班级同学的学习,那么,我们的学习不可能正常进行。

学生:??

教师:同学们的比方非常形象。作为生命体,要保证自身代谢顺利进行,一个相对独立的内部环境何等重要;有了细胞膜,这个边界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细胞内才能保持各种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才可能具备代谢的正常条件。也正因为如此,在生命的起源过程中,科学家把“原始界膜”的形成作为生命演变中的重要阶段,具有了原始界膜后,才使得原始生命的诞生成为可能!

教师: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板书)

学生:既然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这就好像皮肤是我们人体的边界一样,我们的皮肤可以阻止一些病毒、细菌等进入我们体内,细胞膜也应该有类似的功能。

学生:??

教师:这个类比是比较恰当的。对于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这一点功能,我们将在第四章会有更加详细的学习,现在需要大家先了解细胞膜具有选择性的允许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进入,而细胞不需要的,或者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就不容易进入细胞。细胞膜的这样一种生理功能我们称之为“选择透过性”。不过选择透过性只有活的细胞的细胞膜也具有,细胞死亡,这种选择透过性就丧失了。

记得在我们初中的学习中,我们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检验玉米的种子是否还具有萌发的活性(也就是说玉米种子是否还是活的),也就是利用细胞膜的这点特性。下面给大家如下材料,请你设计实验来检验这些玉米种子是否还能萌发。

(投影)材料:玉米种子,红墨水,镊子,刀片,培养皿,烧杯,酒精灯。

(学生思考、讨论、发言)

(投影)方法步骤:

1、将玉米种子放在20-25℃的温水中浸泡36h。

2、取20粒已经泡涨的种子,将其中的10粒放在沸水中煮5min后,冷却,作为对照的实验材料。

3、分别取煮过和未煮过的玉米种子放在培养皿中,用刀片沿胚的中线纵向切开籽粒,用稀释20倍的红墨水浸泡(以没过种子为宜)。2min后,倒去红墨水,用水冲洗籽粒数次,直到冲洗液无色为止(洗去浮色)。

4、观察籽粒中胚的颜色。

(投影)结果预期:

未煮过的籽粒的胚细胞未被染成红色;煮过的籽粒的胚细胞被染成红色。

(胚细胞被染红说明了胚细胞的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也就说明胚细胞死亡,不再具有萌发活性)

教师:细胞膜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板书)

细胞作为一个个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对于一个个体来说,生活在外界环境中,与周围的环境关系密切,不断地与外界环境发生着物质和信息的交流。构成个体的细胞也应该是这样的,只有这样,细胞才能联合起来组成能行使同一功能的组织,再构成器官??而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应该就是考系统的边界——细胞膜。

教师:(放映有关细胞间进行信息传递的动画、图片等,同步解说)

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们必须保持功能的协调。这种协调不仅依赖于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有赖于信息的交流。这种信息的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1 靶细胞(胰岛素与靶细胞) 2 细胞间信息的传递(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3 相邻两个细胞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高等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

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可以看到细胞膜的功能对于一个细胞的正常运作是必需的;当然细胞膜的功能除了上述介绍的三点,还有一些其他的功能,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在课下查找资料,也可以在后面的学习中逐渐了解,总结。

我们知道有什么样的结构才可能具有什么样功能,功能与结构是相统一的,那么,细胞膜具有什么样的结构才能完成上述的功能呢?

鉴于细胞膜的结构我们还会在第四章详细学习,我们这里主要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看看完成细胞膜功能的是靠细胞膜上的哪些成分来完成的。

(板书:细胞膜的成分)

教师:我们要分析细胞膜的成分,首先要获得细胞膜。那么,怎样获得比较纯净的细胞膜呢? 请大家阅读课本40页-41页的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完成下面几个问题的思考。

(板书: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探究三:细胞膜制备方法

问题:1、选用植物细胞好不好?

2、为什么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3、细胞破裂后,怎样分离出比较纯净的细胞膜?

4、归纳实验的原理。

(学生进行实验体验,教师指导,后进行点评总结)

学生:??

教师:我们利用动物细胞在蒸馏水中会吸水涨破,细胞内的物质就会流出来,从而获得细胞膜。再由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以及其他膜结构的细胞器,所以,可以避免其他膜的干扰。最后利用离心的方法将细胞膜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分离开来,获得比较纯净的细胞膜。

教师:现在细胞膜的提取过程大家已经体验过来,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分析细胞膜的成分有哪些?怎么分析呢?

探究四:分析细胞膜的成分

借助现在的科学技术手段,我们大可以通过先进的仪器分析得知,但是我们手头上没有大家能利用的仪器。我们有什么呢?请大家看下面的资料,来分析一下细胞膜的成分。 (投影:

1.发现脂溶性的小分子,例如酒精、甘油等很容易通过细胞膜;

2.如果用脂质溶剂处理细胞,发现细胞膜被溶解;

3.如果用蛋白酶来处理细胞,发现也能破坏膜结构。)

(学生讨论、发言)

学生:??

学生:(归纳总结)细胞膜的成分中含有脂质和蛋白质。(板书)

教师:好,大家一起来看课本,享受已经发现的研究结果: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其中脂质约占细胞膜总量的50%,蛋白质约占40%,糖类占2%-10%。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

通过这则资料,其实也告诉大家了一种研究物质组成成分的方法:酶解法。

我们在各种膜的研究中还发现,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这也和我们前面了解的蛋白质的功能是相一致的: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膜的功能中也少不了蛋白质的一份!我们也将在后面章节的学习中,越来越多地了解细胞膜的各种成分在其功能中的具体作用。

教师:好,这节课我们就进行到这里。

九、板书设计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一)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细胞膜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二)细胞膜的成分: 脂质、蛋白质、糖类

(三)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十、教学反思

对于这节课的内容,虽然有问题探讨、有实验,但是基于学生的生物学基础,还不能很大程度的实现自我探究。就像“问题探讨”中的问题,我认为有一些超出了学生的知识认识水平,所以,我采用提供一些直观的资料,再由学生进行体验,进行总结。

整节课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实现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进入老师的话题中,能够紧紧跟

上老师的脚步,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有学生自己的思考,不过,我想这样的思考多数学生都可以,但是怎样让全部的学生都能够做到这样,还需要不断的探讨,这也包括课堂上的教师的积极课堂感染。

一堂课,是不是都是学生活动就成功了?我认为不!不管是传统的,还是新课改,不管采用哪种教学方式,思维的引导很重要:我觉得只要课堂上,能够使学生养成生物学的思考习惯就达到目的了,教是为了不教,就是要让学生有自己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第2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后面将要学习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蛋白质的合成、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等的最根本的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到细胞,认识系统内的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及细胞器之间是怎样分工合作,协调配合来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的,为后面学习细胞的能量的供应和利用奠定细胞学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的

①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②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测叶绿体和线粒体。

③简述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④讨论细胞中结构与功能的统一、部分与整体的统一。

2、能力目标

通过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巩固高倍镜 的使用方法和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加强学生对细胞微观结构的认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建立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部分与整体统一的观点,有利于对 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细胞中的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②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

①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②制造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一章学习了高倍镜的使用及本章第一节的有关细胞膜的知识以后,再进行本节内容的学习,就有了良好的基础。由于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还是比较低,线粒体较小,在高倍镜下,在短时间内学生可能较难观察到,所以教师要准备好示范镜。

五、教学方法

1、利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

2、同时应用实验探究法、讲述法、谈话法、比较法、指导读书法等,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3、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

细胞结构生物教案篇二: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材紧扣《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既面向全体学生,着力于基本的公民素养的培养,又从各方面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力图使所有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地位与作用 课标地位:

第二个一级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下的第一个二级主题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作用:是细胞分裂、分化、生长以及细胞、组织、器官协调活动表现出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等概念的基础和依据。 (二)相应版本教材的内容分析

在认识了细胞基本结构的基础上,教材内容自然过度至本节的第三个标题“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该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有了前面的实验观察基础,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单位”这一观点,但对“功能单位”一词 的理解显然比较模糊,教材进一步对其主要结构的功能进行重点介绍。 (三)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制作临时装片、显微观查等实验活动,观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初步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一方面加深学生对细胞结构组成的认识,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归纳动植物细胞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有了前面的实验观察基础,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单位”这一观点,但对“功能单位”一词 的理解显然比较模糊。 (四)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视频、PPT演示文稿、学生的生活实际、典型事例、网络资源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组成细胞基本结构的主要功能。

2.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细胞膜功能的学习,锻炼抽象思维能力。

2、通过对细胞核功能的学习,锻炼分析资料、发现知识、推导结论的能力。

3、通过对细胞各个结构和功能的学习,理解局部和整体的辨证关系,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形成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这一生物学基本观点。 3、参与小组合作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

组成细胞基本结构的主要功能 (二)教学难点

理解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相统一的特点

教学设计的创新说明

本节课是学生认识生物结构层次的基础课,是在掌握了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微观水平认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目的是加强学生对细胞生物体生命活动基本单位的认识。细胞部分的功能知识微观且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因此本节课借助视频观察,联系生活实例,直接告知事实(光合作用的场所)、引入典型事例(多莉)、联系自身的皮肤、器官等手段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帮助学生认识细胞各部分的功能,构建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辩证观点。

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韩克花

北师大平谷附中

2013、9

细胞结构生物教案篇三:细胞生物学教案(完整版)

细胞生物学教案

(来自http://jwc.qfnu.edu.cn)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细胞结构概观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四章 细胞膜

第五章 物质运输与信号传递

第六章 基质与内膜

第七章 线粒体与叶绿体

第八章 核与染色体

第九章 核糖体

第十章 细胞骨架

第十一章 细胞增殖及调控

第十二章 细胞分化

第十三章 细胞衰老与凋亡

前 言

依照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学教学计划,我们开设细胞生物学。

一、学科本身的重要性

要最终阐明生命现象,必须在细胞水平上。细胞是生命有机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生命寓于细胞之中,只有把各种生命活动同细胞结构相联系,才能在细胞水平上阐明各种生命现象。世界著名生物学家Wilson(德国人)曾说过:“一切生物学问题的答案最终要到细胞中去寻找”。

二、学科发展特点

细胞生物学涉及知识面广、内容浩繁且更新迅速。它同生物化学、遗传学形成生命科学的鼎立三足,既是当代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又是生命科学赖以发展的基础。

三、欲达到的目的

通过系统地学习细胞生物学,丰富细胞学知识,以适应当代人类社会知识结构发展的需求,也是为考研做准备。

本课程讲授51学时,实验21学时,共72学时。

参考资料

1 De.Robertis,《细胞生物学》,1965年(第四版);1980年(第七版)《细胞和分子生物学》 2 Avers, “Molecular Cell Biology”, 1986年

3 Alberts,《细胞的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1989年

4 Darnell,《分子细胞生物学》,1986年(第一版);1990年(第二版)“Molecular Cell Biology” 5郑国錩,细胞生物学,1980年,高教出版社;1992年,再版

6 郝水,细胞生物学教程,1983年,高教出版社

7 翟中和,细胞生物学基础,1987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8 韩贻仁,分子细胞生物学,198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由科学出版社再版

9 汪堃仁等,细胞生物学,1990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0 翟中和,细胞生物学,199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20(来自:WWw.HnnscY.com 博文 学习 网:细胞结构生物教案)00年再版

11 郑国錩、翟中和主编《细胞生物学进展》,

12翟中和主编《细胞生物学动态》,从1997年起(1—3卷),北师大出版社

13徐承水等,《分子细胞生物学手册》1992,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14徐承水等,《现代细胞生物学技术》1995,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15徐承水,《细胞超微结构研究》2000,中国国际教育出版社

学术期刊、杂志

国外:Cell、Science、Nature、J.Cell Biol.、J.Mol. Biol.

国内: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实验生物学报、细胞生物学杂志等

第一章 绪 论

教学目的 1 掌握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2 了解本学科的来龙去脉(发展史及发展前景);

3 掌握与本学科有关的重大事件和名词。

教学重点 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

第一节 细胞生物学研究内容与现状

一、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

(一)细胞学(Cytology):是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活史的科学

(二)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运用近代物理学和化学的技术成就以及分子生物学的概念与方法,从显微水平、亚显微水平和分子水平三个层次上,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及各种生命活动规律。

二、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 细胞核、染色体及基因表达 基因表达与调控是目前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在细胞和分子水平相结合的最活跃领域。

2 生物膜与细胞器的研究 膜及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问题(“膜学”)。

3 细胞骨架体系的研究 胞质骨架、核骨架的装配调节问题和对细胞行使多种功能的重要性。 4 细胞增殖及调控 控制生物生长和发育的机理是研究癌变发生和逆转的重要途径(“再教育细胞”)。

5 细胞分化及调控 一个受精卵如何发育为完整个体的问题。(细胞全能性)

6 细胞衰老、凋亡及寿命问题。

7 细胞的起源与进化。

8 细胞工程 改造利用细胞的技术。生物技术是信息社会的四大技术之一,而细胞工程又是生物技术的一大领域。目前已利用该技术取得了重大成就(培育新品种,单克隆抗体等),所谓21世纪是生物学时代,将主要体现在细胞工程方面。

三、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总趋势与重点领域

1 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

2 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的相互关系及其调控;

3 细胞信号转导的研究;

4 细胞结构体系的装配。

第二节 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

1细胞学创立时期 19世纪以及更前的时期(1665—1875),是以形态描述为主的生物科学时期; 2 细胞学经典时期 20世纪前半世纪(1875—1900),主要是实验细胞学时期;

3 实验细胞学时期(1900—1953);

4 分子细胞学时期(1953至今)。

总过程概括为:细胞发现→细胞学说建立→细胞学形成→细胞生物学的发展

(1665) (1838—1839) (1892) (1965)

R.Hooke Schleiden、Schwann Hertiwig DeRobertis

一、细胞的发现(discovery of cell)

二、细胞学说的建立及其意义(The cell theory)

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J.Schleiden)关于植物细胞的工作,发表了《植物发生论》一文(Beitrage zur Phytogenesis).

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施旺(T.Shwann)关于动物细胞的工作,发表了《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生长一致性的显微研究》一文,论证了所有动物体也是由细胞组成的,并作为一种系统地科学理论提出了细胞学说。

○1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

○2细胞是生物体最基本的代谢功能单位(动、植物的各种细胞具有共同的基本构造、基本特性,按共同规律发育,有共同的生命过程);

○3细胞只能通过细胞分裂而来。

三、细胞学的诞生(细胞学的经典时期和实验细胞学时期)

1 原生质理论的提出

2 关于细胞分裂的研究

3 重要细胞器的发现

4 遗传学方面的成就

四、细胞生物学的兴起

1965年,D.Robetis将他原著的《普通细胞学》更名为《细胞生物学》(第四版),率先提出这一概念。

五、分子细胞生物学

参考资料

1 庄孝惠 从胡克到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杂志,1987,2

2 王亚辉 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细胞生物学杂志 1986,1

3 王亚辉 细胞生物学的趋向和发展战略,大自然探索,1987,6(27)12~17

第二章 细胞基本知识概要

教学目的 1 掌握有关细胞的几个概念(细胞、原生质、细胞器等)和几个问题;

2了解细胞的共同特征;各种化学成分在细胞中的造形等;

3 真、原核细胞的一般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真、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

讲授与讨论

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概念

一、细胞和原生质的概念

(一)细胞: 细胞是由膜包围的,能进行独立繁殖的最小原生质团,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生物体最基本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单位。

(二)原生质(Protoplasm):指细胞内所含有的生活物质(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真核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质(Cytoplasm),指质膜以内核以外的原生质。它不是匀质的,其结构大体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有形结构,称为细胞器(Organelle),另一部分是可溶相,称细胞质基质(Cytoplasmic miatrix)。

细胞器(Organelle):指存在于细胞中,用光镜或电镜能够分辩出的,具有一定形态特点,并执行特定功能的结构。

细胞质基质(Gytoplasmic matrix),是细胞质的可溶相,是作为细胞器的环境而存在的。 细胞核(nucleus):遗传物质的集中区域,在原核生物细胞称拟核(nucleoid)或类核区。

第二节 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病毒(略)

第三节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Prokaryotic cell)具有两大特点:

○1遗传信息量少(仅有一个环状DNA)○2无膜围细胞器及核膜

1、 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支原体(mycoplasma)

为何说支原体是最小的细胞?

2、原核细胞的两个代表——细菌和蓝藻

细菌(bacteria, bacterium)主要来自对大肠杆菌(E.coli)的研究。

细菌是原核细胞的典型代表,特点是:无典型的细胞核,有细胞壁,细胞质中除核糖体外无其它细胞器。

蓝藻(Blue-green algae)

又称蓝绿藻或蓝细菌,是绿色植物中最原始的自养类型,含有兰色素、红色素、黄色素、叶绿素等,故不一定都是兰色。

第四节 真核细胞基本知识概要

大约在12—16亿年前在地球上出现,是具有典型细胞核和核膜、核仁,体积较大,结构较复杂,进化程度较高的一类细胞。

一、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体系

生物膜系统 以脂质及蛋白质成分为基础构建而成。

遗传信息表达结构系统 以核酸与蛋白质为主要成分构建而成。

相关热词搜索:教案 细胞 结构 生物 细胞生物的环境教案 生物细胞的观察教案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