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生物教案 > 正文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

发布时间:2024-03-29 13:44:43 影响了: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篇一:济南版八年级下学期生物计划

八年级下学期生物教学计划

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我结合班级学生情况,结合生物学的学科特点,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期教学目标

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学生首先能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知识问题,用书面或口头形式表述这些问题,描述已知的科学知识与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并能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多种途径获得数据,处理、描述现象。本教材更好的体现生物的过程探究式学习。不仅加大了实验的比重,而且探究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更加丰富多彩。其特点是加强了学生探究活动的自主性和选择性。通过学习让学生形成爱护各种生物、保护生物栖息环境的意识,提高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义的认识和环保意识。

第一单元

1.知识与技能 :

(1)根据米勒的模拟实验,预测产生有机小分子类别。(2)观察化石的图片,推测每种化石生物可能的生活环境,并对生物进化趋势进行推测。(3)列举解剖学证据和分子生物学证据提供的材料,得出不同生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4)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5)说出研究生物进化课题的一些基本方法。(6)概述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7)概述人类起源与古猿,人类在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2.过程与方法:

(1)本教材探究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丰富多彩,其特点是加强了学生探究活动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如:观察四种类人猿和“人和黑猩猩体质特征比较”的示意图,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异同点,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维空间。探究活动的内容与生活实践紧密相联系,以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2)本单元体现的教学方法更加丰富,增加了“综合与概括”“设计与评价实验方案”等训练项目,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还增设了很多资料分析,模拟实验的方法等,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2)认同生命的物质性,生命起源于非生物。(3)认同在生物演化过程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4)学习达尔文严谨的科学态度及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5)认同人类进化的辨证唯主义观点、人类应当

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人类进化仍在继续的观点。

第二单元

1.知识与技能

(1)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3)分析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的能量关系,概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4)以碳循环为例,说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5)分析影响生态系统分布的因素。(6)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的种类和价值。(7)说明生物多样性受到的威胁及原因,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分析和讨论食物链和食物网以及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情况。(2)收集和交流不同生态系统的资料,收集和浇漓超过调节能力而使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的事例。(3)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4)通过资料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2)让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3)理解生物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4)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5)提高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第三单元

1.知识与技能

(1)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2)学会制作酸奶的方法并能解释原因。(3)描述酒精发酵的过程,明确酒精发酵的原理。(4)认识微生物是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明确食品贮藏的原理。(5)说出基因工程的原理,并说明基因工程在工农业生产和医疗等方面的应用。(6)说出可龙技术的实质及应用。(7)概述克隆养多利的培育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制作酸奶或面酱等发酵食品。(2)探究食品保鲜的方法并能运用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3)克隆技术的原理及操作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使学生积极参加科学探究与社会调查等过程,建立对生物技术及应用的感性认识。(2)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3)通过调查基因工程产品在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及语言表达能力。(4)确立正确的伦理观和价值观。(5)通过辩论活动,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我所教的八年级二班共有49人,现对学生详细分析如下:从上学期成绩及通过各任课老师的了解,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总体来说,学生的水平参差

不齐,尖子生少,中间力量较多,而一部分学生基础较差。我们应该引起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并且教学生怎样学好生物,引导学生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应该加强学生这几方面的训练,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发挥优势,弥补不足,让他们形成爱学、乐学的学习风气。根据每班的情况可分为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

1. 优秀生:这部分学生学习品质好,上课纪律好,学习刻苦,学习态度较好,对生物学习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反应特别快。他们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能把学习放在首要位置,学习方法得当,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出作业及时,及时与老师沟通.这部分同学有张亚楠、朱红、凌坤、李晓彤等。

2.中等生:他们学习刻苦,有进取心,但是由于不得法等原因,较优秀生略差或成绩不稳,对这些学生从方法上多加指导,这一部分同学每班有50℅左右,他们在班内居中游,多数同学习端正,有时能刻苦勤奋,积极发言,要求上进,但有的不能吃苦,不善与思考等,对这部分同学,关键是教师要严格要求并耐心指导,使他们逐步提高.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乐学,这也是以后工作的重点。

3 .后进生:他们的基础比较差,对学习缺乏兴趣,有时表现的厌学等,上课不爱发言,不动脑筋思考以至学习纪律差.如:李富强、李小龙、李鑫等,应该把他们作为重点转化对象,从各方面激励他们树立自信心。及时发扬他们的长处,多加表扬。帮助他们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逐步提高成绩,实现差生转化。

三、 教材分析

1.教材编排体系本套教材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和《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编写的,供义务教育阶段八年级第二学期使用。教材共三个大单元,第一单元:生命的演化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 第三单元:生物技术

2.单元划分

第一单元 包括 第一章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第二章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第二单元 包括 第一章生态系统 第二章生物多样性及保护

第三单元 包括 第一章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第二章现代生物技术

3.教学重点、难点

第一单元

重点:(1)根据米勒的模拟实验,预测产生有机小分子类别。(2)观察化石的图片,推测每种化石生物可能的生活环境,并对生物进化趋势进行推测。

(3)列举解剖学证据和分子生物学证据提供的材料,得出不同生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4)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5)说出研究生物进化课题的一些基本方法。(6)认同生命的物质性,生命起源于非生物。(7)认同在生物演化过程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8)概述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9)概述人类起源与古猿,人

类在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难点:(1)探讨生物进化的可能性。(2)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3)说出研究生物进化课题的一些基本方法。(4)认同生命的物质性,生命起源于非生物。(5)概述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第二单元 重点:(1)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3)分析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的能量关系,概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4)以碳循环为例,说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5)分析影响生态系统分布的因素。(6)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的种类和价值。(7)说明生物多样性受到的威胁及原因,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8)理解生物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9)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

难点:(1)分析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的能量关系,概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2)以碳循环为例,说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3)能够分析和讨论食物链和食物网以及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情况。(4)收集和交流不同生态系统的资料,收集和浇漓超过调节能力而使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的事例。

第三单元 重点:(1)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2)学会制作酸奶的方法并能解释原因。(3)描述酒精发酵的过程,明确酒精发酵的原理。(4)认识微生物是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明确食品贮藏的原理。(5)说出基因工程的原理,并说明基因工程在工农业生产和医疗等方面的应用。

(6)说出可龙技术的实质及应用。(7)概述克隆养多利的培育过程。(8)学会制作酸奶或面酱等发酵食品。(9)克隆技术的原理及操作过程。 难点:(1)探究食品保鲜的方法并能运用食品保鲜(转 载于:www.hnNscy.CoM 博文学习网: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的一般方法。

(2)描述酒精发酵的过程,明确酒精发酵的原理。(3)认识微生物是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明确食品贮藏的原理。(4)说出基因工程的原理,并说明基因工程在工农业生产和医疗等方面的应用。(5)说出可龙技术的实质及应用。(6)概述克隆养多利的培育过程。

4.解决策略

(1) 加强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发挥群体优势,挖掘教材的知识体系及教育体

系。

(2)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写出适合学生实际情况,适合先学后教精神的教学

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 研究好每节课的学习目标,及学生对学习目标的理解情况,使学生通过自

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好每节课。

(4) 切实做好“四清”工作,力争使每一位学生都理解,掌握所学知识.

(5) 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6) 指导学生掌握好正确的学习方法,体现利用好学生的自学。

(7) 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与学生的交流,热爱、尊重学生,努力建立和

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8) 进一步落实“三四五”教学模式常规,多听课学习,使课堂真正达到快

乐、高效。

(9) 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发挥集体学习的优势。注重实践,

让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应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其中得到锻炼。

(10)精心设计作业,认真批阅,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11)结合学校、家庭、社会“三教育”,教师和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学生情况,互相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篇二:八年级下济南版生物复习提纲 打印版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第一节生命的起源

1. 化学进化观点

原始大气层包含的气体:①水蒸气②氢气③氨④甲烷⑤硫化氢⑥二氧化碳。与现在大气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氧气。 2.

a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原始生命的摇篮是原始海洋。

4. 5

6.1965

7.1981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又利用简单的有机物,人工合成了组成生命的另一种很重要物质——核酸。

第四节生物进化的原因

1. 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英国学者达尔文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巨著-——《物种起源》,础的生物进化论,被赞誉为19

2. 长颈鹿的祖先有颈长和颈短之分。这是变异现象。

3.

4. 5.

6. 7. 生存斗争包括:同种个体和不同种个体之间的斗争,以及生物与自然条件之间的斗争。 8. 自然选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9. 人工选择: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叫做人工选择。 10.

1

11.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人工选择的结果.。生物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

12 生物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的原因是过度繁殖;手段是生存斗争;基础是遗传和变异;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外在动力:环境的变化 13、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选择是定向的。 十一、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2009年]

29.1965年9月,我国科学家首先在世界上成功地实现了人工合成具有天然生物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是生命科学上的重要成果,它为生命起源问题的哪个阶段提供了有力证据

A.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B.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C.从有机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 D.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40.右图是一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群体密度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 ) A.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 B.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

C.农药使害虫产生变异D.从曲线变化可知,害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 [2010年]

17.下列叙述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视觉是它们相互选择的结果B.伦敦桦尺蠖黑化现象是煤烟熏黑的结果

C.青霉素的效果越来越差是病原体对青霉素选择的结果 D.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高处的树叶,因而颈和前肢都很长 [2011年]

33.按照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 ) A.原始大气[2012年]

33.小明家一直用某种杀虫剂消灭蚊子,开始效果不错,但长期使用后效果越来越差。对此,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蚊子是活化石,适应能力特别强 B.这种杀虫剂使蚊子产生了抗药性的变异 C.这种杀虫剂的性能不稳定D.蚊子抗药性的增强是杀虫剂对蚊子不断选择的结果 [2013年]

34.有人把原产丹麦和德国的三叶草移到瑞典的南部栽培,这里气候比较寒冷。最初三叶草茎叶的单位面积产量很低,但经过若干年后,产量显著增高,人们对这一事实作出以下几点解释,其中错误的()

A.不耐寒的个体被自然淘汰B.耐寒的个体得以生存繁衍C.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三叶草在生活过程中逐渐适应了新环境 第六单元生物与环境z122--125

一.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空气,水分和土壤等;例如探究光照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探究的是光照因素对生物的作用(探究的过程: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还有兰花在春天开放。

黄粉虫幼虫喜欢生活在阴暗环境,是光对它的影响

水是一切生物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 光对植物有决定性的影响 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影响植物的生长、开花等

2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生物和生物

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同种生物之间和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生物间即有互助又有斗争,不同

种间的互助、斗争,不同种生物之间相互制约,彼此依存。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对生活环境表现出一定的适应 :如睡莲的根和茎都有发达并相通的气腔以满足呼吸的需要。仙人掌的叶退化可以减少水分散失的面积。

2 不同生物具有不同的适应能力,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素都有一定的耐受范围,在可生殖范围内,某生物的个体数量最多。 3 生物灭绝是一种自然现象 二.生物对环境的作用:

1生物不仅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且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2蚯蚓能改良土壤,地衣能加速岩石的风化,促进地球土壤层的形成。 3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大气中的氧含量,蒸腾作用增加了大气湿度。 4细菌等微生物分解动植物尸体促进物质循环。 5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每种生物都以不同的方式适应环境,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 一、 生态系统的概念:

举例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池塘、一块农田

2

B.原始海洋

C.原始森林 D.原始陆地

1. 生态系统的范围:有大有小,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它包括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环境。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

(1) 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 (2)

(3) 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

(4)

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根据食性,可以分为三类: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 (5) (6)

第二节食物链和食物网

1

.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

写法:起点必须是生产者,终点为消费者。不包含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2. DDT

3. 生物富集: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铅、汞、铜等重金属和某些杀虫剂,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

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渐增加,这种现象叫做生物富集。

4. 食物网:生态系统中各种食物链彼此交织在在一起,就形成了复杂的食物网。

5.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丰富,个体数量越庞大,食物网就越复杂,生态系统就越稳定。

6.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第三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1. 2. 营养级: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叫做营养级,第一营养级是

。 3. 4.

5. 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6. 由于生物自身的呼吸消耗,以及植物的残枝落叶和动物的骨骼、皮毛等难以被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利用,造成了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

10%-20% 能量流动方向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高级消费者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例如 在绿色植物→鼠→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猫头鹰增重1Kg,至少需要消耗绿色植物___Kg。至多需要消耗绿色植物___Kg(X×20%×y×10%×10%=1Kg, y=100Kg

3

关于能量流动计算规律总结

1.正推类型:

若A总重1000KG体重,至少(或最多)能使D增重多少千克?

解题思路:至少按最小效率(10%)计算

最多按最大效率(20%)计算

2.逆推类型:

若D增重10KG,至少(或最多)消耗A多少千克?

解题思路:至少按最大效率(20%)计算

最多按最小效率(10%)计算

3.上述能量传递效率是指各营养级之间的比例,一般为10%—20%,若题目中给出具体值,则按具体值计算。

若在食物网中有:A B

C

在计算时,应将B、C看做同一营养级来对待,流向B、C的总量占A的10%—20%A→B →C →D4 100kg植物A

E

能使消费者

D最多增重

多少kg、最少增重多少kg

7.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如建沼气池

8.

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从无机环境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又回到无机环境,就完成了一个

循环过程,我们称之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 物质循环特点:周而复始的 9、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5

都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密切相关,不可分割,是生态系统的两个基本过程

第四节生态系统的类型

1. 自然生态系统可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两大类。

2. 陆地生态系统又可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等多种类型。

3. 水域生态系统又可以分为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

4.

5.

称。

6. 草原生态系统以草本植物为主。草原能调节气候、防风固沙,还是畜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 7. 人工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农田、人工林、人工草场、鱼塘和城市等。

8.

9. 城市生态系统中植物种类和数量都很少,植被覆盖率相对较低,不能给居民和某些动物提供足够的物质和能量,所以对其它生态系统具

有很大的依赖性。 第五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1. 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数量和种类相对稳定的,它们之间能较长时间地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 调节方式----自我调节机制。

4

2、调节能力

(1)一般地说,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越小. (2)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外来干扰超出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遭到破坏。

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目的 十二、生态系统 [2009年]

5.(10分)下面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食物网由条

食物链组成。该食物网和 一起构成了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2)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3)正常情况下,图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 ,这是因为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上一营养级只能把其获得能量的 传给下一营养级,由此可见,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对各种生物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 。 (4)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 之中。其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的 能力。

(5)若该生态系统受到DDT污染,则在图中生物体内DDT含量最高的是。 [2010年]

A.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 B.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是沿着食物链不断积累的

C.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自动调节能力,即使遭到严重破坏,也能较快必得 D.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的效率是10%~20% 44.(7分)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全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碳在无机环境与各种生物之间以 的形式进行循环。

(2)图中的①是指 (填生理过程),完成过程①的生物是。 (

3)图中缺少的一个箭头是从

到 。

(4)近些年全球气候呈现变暖的趋势,这与图中 (填序号)过程加强有关。

(5)低碳生活意味着低成本、低消耗的生活方式,是值得提倡的。从低碳生活的角度看,我们应该多

44.(8分)下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对秸秆进一步利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在此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共包含 条食物链。蛇能获得最多能量的食物链是 。 (2)家畜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第 营养级。 (3)在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食用菌属于 。

5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篇三:1.4生物进化的原因 教案3(生物济南版八年级下册)

《生物进化的原因》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生物的进化》一章的最后一课,前面两课对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的历程等作了浅层次的探讨,本课在前几课的基础上,通过寻找资料、讲故事,对桦尺蠖、长颈鹿等动物的进化过程进行具体分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与平衡关系,分析环境的变化给生物带来的影响,以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互联网等资讯特别发达的今天,怎样有效地利用好各种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解决有关问题,在科学教育中应该是值得我们重视的课题。所以在本课进行教学之前我布置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分析整理资料自己尝试解决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能用自己的话表述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观点。 二、能力目标

1.能设法收集生物进化的相关资料。

2.能用自己的话对桦尺蠖和长颈鹿等生物进化原因做出简单解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愿意和小组同学合作共同完成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的工作。

2.能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展示、表达自己收集的资料,愿意倾听、分享别人收集的信息。

教学重点

1.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分析整理材料解释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交流收集到的信息,并参与评议讨论。 教学准备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找与生物进化有关的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3.模拟实验材料:彩色石子(染料染成红色、绿色、黄色)、红豆、绿豆、黄豆等。

相关热词搜索:济南 下册 八年级 教案 生物 济南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七年级下册生物济南版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