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物理教案 > 正文
 

运动的世界物理教案

发布时间:2024-04-26 07:22:36 影响了:

以下是博文学习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运动的世界物理教案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运动的世界物理教案篇一:物理 运动的世界 教案

运动的世界物理教案篇二: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运动的世界教案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

1.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

2.能通过公共信息资源收集资料。

3.尝试评估有关信息的科学性。

4. 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书面说明操作。

5. 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能正确记录实验数据。

6. 具有安全操作的意识。

7.认识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科学内容

◇ 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 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能举例说明生命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全章概述

本章涉及机械运动的描述与探究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主要包括运动、静止、参照物、运动的相对性、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等基本物理概念和知识,以及长度、时间、速度的测量等基本物理实验方法和技能。

本章分为四节。第一节“动与静”,主要内容包括运动的世界、运动的描述。主要讲述不同的运动形式以及人类文化中描述运动的不同方式,从而引出科学描述运动的方法。第二节为“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包括测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活动三个小节。主要内容为长度的估测、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间的估测,用停表或手表测时间等;并通过“信息窗”、“交流与讨论”等栏目介绍测量的方法及测量的误差。第三节“快与

慢”,介绍速度的基本概念及研究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主要包括速度、路程与时间的关系,速度的测量方法,匀速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及研究方法。第四节“科学探究—— 速度的变化”主要内容为探究物体作直线运动时速度的变化情况。

有关内容选择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为:

1.以天、地、人三个主题向学生展示一个绚丽多彩的运动世界,使学生能认识自然界无处不存在运动,自然界以多种形式展现着物质的运动。

2.人们以不同的方式感受运动、认识运动、描述运动、探究运动。

编者力图根据上述基本思路进行内容选择与教学设计,使学生在了解运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增强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初步体验运动现象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对大自然的亲近、热爱以及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介绍物理科学描述、探究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4.通过实践学习测量时间、长度的基本技能。

基于上述基本思路进行内容选择与教学设计,使学生知道物理学中描述运动的一些基本概念,了解测量速度的一些方法。通过对时间、长度测量的学习,掌握测量时间、长度的基本技能,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打下基础。

5.以培养学生收集证据的能力为重点设计科学探究课题。

2-1动与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的世界。

2、 能举例说明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与运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 了解人们以多种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如词汇、诗歌、画、音乐)。

2、 能说出一些常用的描述运动的词语和诗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如何科学描述物体的运动、静止;知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重点难点】

1、什么是机械运动?参照物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课 时】1课时

【教 具】电脑多媒体、玩具汽车

【教 法】启发、讲解、讨论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观看录像,大家可以提出什么结论呢?

物体的运动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二.进行新课

1.运动的世界

日出日落、月盈月亏、星移斗转,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冬去春来、风起云涌、潮涨潮落,我们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

看图2-1~图2-3,请举出一些你认为运动的例子。

(学生举例,让学生积极参与并了解他们眼中的运动是什么)

2、运动的描述

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

(1)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

如:(学生举例)“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2)画家用形态和色彩描绘运动;看图2-4。

(3)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表现运动。

请听我国非常著名的一首古筝曲(“高山流水”)。听一段后让学生谈有什么感受?是一首什么曲子。告诉学生我国在音乐方面有非常大的成就,有非常多的著名的民族乐曲。如中国十大名曲。

问:科学家是用什么来描述运动呢?(也就是物理学中如何描述运动呢?)

看课本上“交流与讨论”学生活动5分钟。

提问:小明为什么说花花跑得真快呢?

原来花花的位置发生的改变。

告诉学生科学家用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及实验方法来描述与研究运动。

什么是运动和静止?

(1)我们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

(2)设疑提问讨论

a)李明背着书包向学校走去。李明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b)小王骑自行车上街。自行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小王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c)正在行驶的汽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汽车上的坐椅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3)分析

上面的三个场景中有不少的物体,我们看

书包 对 李 明 位置不变

小王 对 自行车 位置不变 静止

坐椅 对 汽 车 位置不变

物体 物体

李 明 对 学 校 位置改变

自行车 对 树 木 位置改变 运动

汽 车 对 电线杆 位置改变

运动的世界物理教案

物体 物体

(4)概括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motion)。 参照物:事先被选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静止: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静止(rest)的。

(5)讨论分析

a、先讨论课本图2-3,提问学生回答

b、“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两名歌词中包含了什么科学道理呢? c、以树木做参照物,你看到的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是静止的?

D、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什么为参照物的?

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学生阅读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一?课本中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2)参照物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总结: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原则:任意性;根据需要和方便。

三.课堂练习

投影

四.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我们还应注意运动和静止相对性在实际中的应用。

五.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 2.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2-1动与静

1.运动的世界

2、运动的描述

⑴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motion)。

⑵参照物:事先被选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⑶静止: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静止(rest)的。

⑷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原则:任意性;根据需要和方便。

【教学反思】

2-2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正确使用刻度尺

2.会正确使用表测时间

3.能读懂说明书,并能参照说明书进行简单的操作。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测物体长度和时间的过程,体验通过日常经验粗略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实事求是,热爱科学的精神。

【重点难点】会正确使用刻度尺

【课 时】1课时

【教 具】刻度尺、表

【教 法】讲解、实验、讨论

【课 型】实验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运动的世界物理教案篇三:初中物理运动学教案

运动的世界

一:课标要求

1. 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以及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 能跟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并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正确测量长度和

时间。

3.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能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 知道世界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能举例说明生命在自然界中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

式。

二:知识点总汇

1. 物体运动的描述:

(1)参照物:要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事先必须选择一个物体作为参照标准,人们把这个作为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注意:1.参照物是可以任意选择的,任何物体都可以选做参照物。一般情况下要

研究在地面附近的物体的运动情况,往往选择地面为参照物。

2.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不能选它本身作为参照物。)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对同一个物体而言,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因此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是要特别说明是以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的。

例题:小红坐在一辆由东向西行驶的列车上,则她相对于路边的大树是________的,相对于坐在她身旁的乘客是________的,相对于从她身边走过的乘务员是_________的。

解析:根据所选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就看该物体相对于所选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如果位置改变了,则该物体相对于所选参照物是运动的:如果没改变,则该物体相对于所选参照物是静止的。

答案:运动、静止、运动

练习题: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诗句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 和。

2. 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返回地球时,返回舱相对于地

球是_________的,杨利伟相对于返回舱是_________的。

参考答案:1. 船 岸 2. 运动静止

2. 长度单位及刻度尺使用方法

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

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尺面,④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时不但要记录数据,还要注明测量单位。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减少误差方

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例题: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则测量值为 cm,估计值为 cm,其中准确值为cm。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

解析:测量物体时,起点从4cm开始,末端所对刻度为5.72cm,因此该物体长度为1.72cm,其中准确值为1.7cm,估计值为0.02cm.有图可以看出分度值(即最小一个格)为1mm。 练习题:

1. 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一张纸的厚度约70微米= 米。某同学测得物理课本的长度为26.12厘米,则他使用的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2.使用拉伸了的软塑料尺测物体的长度,测量的结果将 ( )

A、比真实值偏大 B、比真实值偏小

C、不受影响 D、和真实值完全一样

参考答案: 1. 分度值 7×10mm 2. B

-5

3. 速度及速度的计算: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小时(h)、分(min)。

1.速度的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速度用v来表示)

2.公式:v=s/t

变形公式: t=s/v

S=vt

3.单位:米/秒(m/s)千米/时(km/h)

1m/s=3.6km/h 4.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速度不变的运动。

① 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②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也是理想化的运动模式,现实中快慢是

变化的。

5.速度计算注意事项:

(1)计算时要注意物理量的单位,如果单位不一致,要统一单位再带入公式计算。 (2)求变速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要分清到底是那一段路程的。

例题:起重机将一箱货物在5秒内从地面提升到15米高处。在这过程中货物作运动,这时的平均速度是 米/秒,合千米/小时。

解析:物体在提升的过程中,有静止开始运动,速度逐渐变大,一次在这一过程中物体的速度是边话的,做的是变速运动。变速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等于全程的路程初一全程所用的时间,即:v=s/t=15m/5s=3m/s

答案:变速、3、10.8.

练习题:

1. 在物理学中我们是以 “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路程的多少”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而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下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

A.离弦之箭 B.风弛电擎 C.一日千里 D.姗姗来迟

2. 汽车在长100千米的公路上行驶,前50千米的速度为20米/秒,后50千米的速度为

10米/秒,汽车在这100千米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 米/秒。

3. 2007年4月,中国铁路运行了“D”字头的动车组列车,述度可达250km/h。沈阳到北京的距离约800km,某乘客若乘坐平均速度约为100km/h的普通列车,则需要_______h;若乘坐平均速度约为200km/h的动车组列车,则可节省_____h .

参考答案: 1. C 2. 13.3 3. 8 4

三.基础训练

一、填空题

1.给下列测量记录补上单位:

一根火柴的长度约为40 ;南京长江二桥全长21.97 ;

一位初二的学生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约为0.2 。

2.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一张纸的厚度约

70微米= 米。某同学测得物理课本的长度为26.12厘米,则他使用的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3. 在图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__mm。

4. 如图,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的拖拉机和收割机一起在田野里收割小麦。以 ______ 为参照物,拖拉机是运动的;以收割机为参照物,拖拉机是 ______ 的。

5. 2007年4月18日,全国铁路正式实施第六次大提速,中国铁路开启了“追风时代”。已知芜湖到南京的距离约92km,若火车提速后以20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则从芜湖到南京约需h。以正在行驶的火车为参照物,铁路是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二.选择题

1. 敦煌曲子词中有词一首,“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 是船行.”其中,以船为参照物的一句是 ( )

A、满眼风光多闪烁 B、看山恰似走来迎

C、仔细看山山不动 D、是船行

2.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

A.地球的公转 B.汽车在行驶中

C.冰化成水D.飞机从北京飞到广州

3. 在长江上,有一人乘船顺水下漂,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以湖岸为参照物,船是静止的

B.以船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C.以人为参照物,江岸是运动的

D.以江水为参照物,船是运动的

4. 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有可能为20m/s的是( )。

A.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B.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

C.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 D.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飞机

5. 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求出某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便可知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

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C、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以内的

D、前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比后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小

6. 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

A. 171.2mm B. 1.712dm

C. 0.01712km D. 0.1712m

7. 如图所示.高空跳伞运动员跳离飞机后,他们在飞速下降时.看到大地迎面而来.如果我们说其中的某个运动员是静止的,那么选择的参照物是

A.大地

B.飞机

C.白云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