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物理教案 > 正文
 

三疑三探初中物理教案

发布时间:2024-03-29 23:24:59 影响了:

博文学习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三疑三探初中物理教案,提供全面的三疑三探初中物理教案信息,希望对您有用!

三疑三探初中物理教案篇一:3单元三疑三探教案设计

个性添加页

三疑三探初中物理教案篇二:三疑三(出自:WwW.HNNscy.Com 博 文学习 网:三疑三探初中物理教案)探教案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1课时

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的常用单位和国际单位制中单位。

过程与方法: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熟悉使用温度计的过程,掌握它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对温度进行准确测量的必要性,养成采集科学准确数据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摄氏温度的规定。

【教学难点】温度计的使用。

【实验器材】各种温度计各一只,演示温度计一只,三只烧杯,分别盛冷水、温水、热水。

【教学过程】

设疑自探(一)

水无常形,变化万千,无处不在。

云,形状各异!似鱼鳞,像城堡。你是否知道,让人浮想联翩的云从哪里来?

雨,时而悄然无声,时而瓢泼倾盆。他来自何处,又落向何方?

雪,使大地“银装素裹”!传说雪花来自天上“婆婆”的羽毛枕头,你相信吗?

解疑合探(一)

1、水变化万千,它不仅可变成云、雨、雪,而且还可以化为露、雾、霜等,那么自然界的水是怎样循环的呢? 让学生讨论,看教材p3.

2、将冰放入水壶中,然后加热,观察冰的变化。

不断加热,水沸腾后,用勺子靠近壶嘴。

通过观察大家知道了什么?

找学生总结:水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称为物态变化

设疑自探(二)

1、什么是温度?符号?

2、生活中常用的温度单位及单位符号?

3、摄氏温度是怎样规定的?

4、人的正常体温是多少?怎样读?

5、还应了解自然界中哪些温度值?

6、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是什么?它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什么?

解疑合探(二)

〖演示〗请一位同学将手伸入三只分别盛冷水、温水、热水烧杯中并说明感觉。

教师:从这个实验中可知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是很不可靠的。要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

1、温度计的种类有哪些?

林立峰 1

三疑三探初中物理教案篇三:八年级物理下教案

第七章 力

第1节 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从力用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

教学重点

1、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

1、力的概念 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展示图片“扳手腕”,引入课题。

二、自主学习:独立阅读思考

1、力是_________________,用符号___表示, 单位是____,符号____; ①

2、产生力必须有____物体,且它们间要有 ________________形式的作用;主动地位的叫 ______,被动地位的叫_______; ②③

3、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物体受到力后会发生 __________________改变。请举例说明;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_________________变化。请举例说明; ②③

4、经验告诉我们,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有关,称它们为力的_______.请举例说明。作图表示力:请模仿教材“7.1-4图”完成“动手动脑2、3题”;请归纳作图的步骤:②③

5、体验:用手拍桌子,手对桌子产生力吗?施力物是____受力物是______;同时手感觉痛,手受到力吗?施力物是_____;以上实践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 物体间产生力,至少是___个,他们的施力物与受力物相同吗?

6、思考:(1)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两个力,谁更大呢?

(2)鸡蛋撞石头时鸡蛋碎了,鸡蛋受到的力大于石头受到的力吗?

三、小组交流

1、1号同学说答案及疑问,4号同学判定并 帮助解决疑问;2、3号同学相互讨论统一答 案及疑问;

2、组长帮助解决2、3号同学的疑问,如还有困难留待展示时提出。

四、展示点拨:

1、按照问题编号,请相应同学举手展示; 2、有不同意见的小组提出;

3、请有疑问的小组组长提出; 4、请能解决“疑问”的组长展示。

五、练习反馈:请完成练习册P.3“6-11题”

六、小结反思:

1、请每个人同学总结所学内容,形成知识结构;

2、请组长检查组员的知识结构,讨论最佳方案;

3、请组长展示知识结构。

七、教学反思:

第2节 弹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2.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二)、方法过程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培养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分析能力.

2.通过自制测力计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初步认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增强学习物理知识、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观看视频:“跳板与撑杆跳高”,有力吗?有何特点?

进行新课

一、自主学习:独立阅读思考

1、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__________的性质叫弹性;不能回复原状的性质叫_____我们用的弹簧笔的弹簧具有____性,有时我们用很大的力将它拉长后不 能再恢复,这说明物体的弹性_________;请举例①

2、体验:用手压尺子。手对尺子有力吗?受力物是___此时手受到力吗?施力物是______,我们把这种力称为_____,它是由于物体发生_________而产生的.①

3、弹力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几种形式.①

4、 思考:要产生弹力,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5、我们把测量力的工具叫_______;实验室用__________测量力,它是根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工作的。

6、按教材“实验”要求小组活动,记录活动结果, 归纳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②③

二、小组交流

1、1号同学说答案及疑问,4号同学判定并 帮助解决疑问;2、3号同学相互讨论统一答 案及疑问;

2、组长帮助解决2、3号同学的疑问,如还有困难留待展示时提出。

三、展示点拨:

1、按照问题编号,请相应同学举手展示; 2、有不同意见的小组提出;

3、请有疑问的小组组长提出; 4、请能解决“疑问”的组长展示。

四、练习反馈:

1、请完成教材P.8“4题” ;2、请完成练习册P.7“7、8、11、12”

五、小结反思: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六、教学反思:

第3节 重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3.知道重心的概念.

(二)方法过程

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重力的存在,培养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了解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培养一定的实验能力,利用数学模型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通过了解重垂线及重心的应用,培养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课堂上的观察分析活动,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2.通过了解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应用,增强学习物理、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重力的概念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

教学难点重力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看动画:“苹果下落与瀑布”,思考:为何物体总是下落?

二、新课教学

(一)自主学习:独立阅读思考

1、苹果下落,水往低处流,都是因为受到_________,我们把物体由于_________而受到的力叫做_____,用字母____表示;举例说明重力存在。

2、经验告诉我们,重力方向总是_________ ;对教材P.11“想想议议”,你的观点是__________

3、我们把地球对物体的吸引“看成”集中在一点,叫做_____,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_______,画力的示意图时,一般都把作用点画在______的重心。 练习:教材“5题” 思考:如何确定不规则物体重心? 重心一定在物体上吗?

4、____发现宇宙中任意两物体间都有相互吸引的力,我们把它们叫做________,重力实际就是地球对它____物体产生的________. 思考:物体吸引地球吗?

(二)合作学习:

1、小组内交流讨论疑惑之处;

2、按照教材“实验要求”小组合作完成探究:

(1)记录相关数据; (2)画出坐标图;

(3)根据实验可知:物体重力与质量______;

(4)用公式表示为______;g=________;

(5)在使用“公式”时应注意哪些?

(6)如果你在月球上,重力与地球上相同吗? 你的质量变化吗?

(7)能否说“物体质量与重力成正比”?为什么?

(8)你知道“g=9.8N/kg”的含义吗?你的实验中“g”=?

(三)展示点拨

1、按照问题编号,请相应同学举手展示; 2、有不同意见的小组提出;

3、请有疑问的小组组长提出; 4、请能解决“疑问”的组长展示。

(四)练习反馈 教材14页“1、2、3题”

(五)小结反思 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疑惑?

(六)教学反思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知道惯性的概念 3、知道二力平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体验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2、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

1、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认识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教学难点

1、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结论的进一步分析

2、对牛顿第一定律文字叙述的理解 3、怎样解释惯性现象

教学过程

1课时

一、引入课题:看视频“台球及小车的运动”,为何运动?为何又停止了?

二、新课教学

(一)自主学习:

1、古时候人们认为:物体要_______才能运动,即物体运动需要____来维持;伽 利略认为:物体运动________维持,运动物体停下来是因为_________;我支持 _______的观点。

2、观察实验可知:小车在越光滑的平面上受阻力_____,滑行距离______,猜想: 如果平面上没有阻力,小车将_______________.伽利略正是通过类似实验得出结 论: 物体不受阻力时,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_______时,总保持静止____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定律的得来:定律______用实验直接证明,是以大量________为基础,通过 _________而得出。

(二)合作学习:

1、组内相互订正答案,讨论疑惑之处;

2、小组讨论:

(1)如何理解定律中的“或”,什么时候静止,什么时候匀速?

(2)实验中,小车在水平板上滑行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

(3)每次“小车都从斜面顶端开始”的目的是? 采用了什么实验方法?

(4)伽利略和牛顿在以上的研究中采用了“科学推理”的实验方法,你以前接

触过该方法吗?

(5)通过“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你认为“力”与“运动”有何关系?

(三)展示交流点拨

1、按照问题编号,请相应同学举手展示; 2、有不同意见的小组提出;

3、请有疑问的小组组长提出; 4、请能解决“疑问”的小组展示。

(四)练习反馈:练习册21页“3、7题”,22页“11题”

请总结解以上类型题的基本步骤:

(五)小结反思 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疑惑?

(六)教学反思:

相关热词搜索:初中 物理教案 三疑三探 三疑三探教学视频物理 物理三疑三探心得体会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