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音乐教案 > 正文
 

湘版高二音乐教案

发布时间:2024-04-17 02:22:53 影响了:

小编语:为你精心整理的湘版高二音乐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果喜欢就请继续关注我们博文学习网(www.hnnscy.com)的后续更新吧!

湘版高二音乐教案篇一:湘版《高中音乐鉴赏》必修教材第四单元第一课《华夏音乐之光》教案

《华夏音乐之光》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湘版《高中音乐鉴赏》必修教材第四单元第一课的内容。“华夏音乐之光”是古代音乐的精选,旨在通过聆听和分析这些作品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辉煌成就,启迪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拓宽音乐视野,初步知晓音乐与其它学科的一些关系,增进他们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由于我国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音乐课堂的忽视,使得当代中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相当淡漠,对学生进行中国音乐文化的学习非常必要。鉴于此,在这节课上,通过聆听分辨三首中国音乐,古琴独奏曲《酒狂》、琴歌《阳关三叠》和楚调《八音和鸣》,激发学生喜欢民族音乐的兴趣,通过多种形式的欣赏,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古典音乐,参与到学习中来。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勤劳智慧的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通过对《八音和鸣》中“和”字的辨析,提升学生价值观和世界观,表达中国人民“以和为贵”的文化思想,教育学生以“和谐世界”为理念,发奋学习,努力有为,为建设强盛中国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己所能与世界人民和谐共处,合作共赢。

二、 教学目标:

1、 能认真听赏本课的古代音乐作品,并结合已有的历史和文学知识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情感;能用简介的语言,阐述中国古代悠久灿烂的音乐文化对世界音乐文化的贡献。

2、能积极参与本课的听赏与体验、交流与探究、表演与歌唱等活动,大胆的发表自己的听赏感受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3、能辨别古代乐器的音色,能随乐哼唱《阳关三叠》的主题旋律,能为《八音和鸣》的前奏编配简单的器乐合奏。

三、教学重点

感受中国古代音乐作品中厚重的人文内涵,了解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贡献。

四、教学过程

导入语: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孕育了绚丽灿烂的音乐文化。为世界音乐宝库增添许多奇迹,成为了世界东方音乐的代表。

1、看视频,回忆一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画面?

2、他们演奏的是什么乐器?

3、张艺谋导演为什么用“缶”来欢迎世界的宾朋?

一、“听古韵,忆古人”

1、了解古琴

2、欣赏《酒狂》

3、学生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听古韵,忆古人”版块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古琴,及其文化内涵。通过欣赏《酒狂》感受古人高尚情怀。)

二、“唱琴歌,诵经典”

1、诵读诗歌

2、教师范唱《阳关三叠》

3、学生学唱《阳关三叠》

(设计意图:通过“唱琴歌,诵经典”版块的学习,使学生唱会琴歌《阳关三叠》,并通过吟诵古诗《送元二使安西》了解古典诗词的美。)

三、“奏古乐,赏八音”

1、了解八音乐器

2、欣赏《八音和鸣》

3、学奏乐器

湘版高二音乐教案篇二:湘教版高中音乐第二单元《悲剧美》_教案1

第二单元 音乐的美——《悲剧美》

(南京师范大学实习教师 王文君)

【教学对象】:高一学生

【课程类型】:以欣赏为主的音乐欣赏课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课音乐的欣赏,能够体会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和不幸,从而珍惜现今的和平生活。

2. 了解《辛德勒名单》的配乐在影片中起到的作用。

3. 能够认真聆听《一个华沙辛存者》和歌曲《松花江上》,学会分析悲剧美的乐曲并且感受作品中表现的音乐意境。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能够理解并且分析《一个华沙幸存者》,这首20世纪现代的音乐作品。

2. 通过演唱歌曲《松花江上》片段,能够用声音表现出悲剧美的特点。

【教学用具】:多媒体及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舞蹈—即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作为伴奏的舞蹈,让学生谈谈配乐以及舞蹈带来的感受。

2.引用鲁迅先生的话引出本课的课题—悲剧美。

二、欣赏悲剧美的音乐

1.通过分析毕加索的绘画作品《格尔尼卡》中的几个重要形象,来痛述二战给人们带来的悲痛。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美术作品引入本课的线索二战这一主题。

2.赏析影片《辛德勒的名单》

(1)简单介绍《辛德勒名单》的剧情。

(2)欣赏影片中的配乐《童声合唱》,分析演唱形式及音乐的表现意境。

(3)观看片段一:

(纳粹血洗犹太社区时, 整个社区一片混乱, 血腥的屠杀画面激烈、 动荡, 充满残酷、 悲怆的气息。 而画外配音却是优美动人的钢琴伴奏下纯洁的童声合唱, 配合着银幕上混乱人群中唯一的彩色形象, 一个身穿暗红色大衣的犹太小女孩在极度悲痛中盲目走向画面深处……)

思考:

插曲《童声合唱》,在影片中起到的作用?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音画对位的艺术处理剥夺了祥和曲调应有的优美感, 轻柔的声音这时仿佛变成魔鬼的咒语,令人毛骨悚然,突破了音乐尾随画面的一般处理,大大加强了音乐的寓意性和深刻性。)

(3)观看片段二:

简单的介绍剧情。(运送尸体的犹太人、发疯的德国军官、以及辛德

勒)

思考:

插曲唱诗(转 载 于:wWw.HnnsCY.cOM 博文学习网:湘版高二音乐教案)班的《安魂曲》,先分析,再总结。

(4)观看片段三:

(影片末尾,阳光之下,成群结队的犹太人带着他们的后代,来祭扫辛德勒时,主题音乐再次完整出现。)

思考:

《辛德勒名单》的主题曲表达的情感?

教师总结(小提琴如泣如诉、委婉动人的旋律刻划了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的心理历程。忧伤的 情绪,表达了饱含苦难的难以言喻的激情。并且人们总是会去怀念热爱和平的人。)

设计意图:用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影视作品,初步体会悲剧美作品的内涵。

3. 欣赏作品《一个华沙幸存者》

(1)简单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勋伯格是听到一个在集中营中幸存下来的犹太人的叙述所作)以及分别欣赏乐曲中的三种语言:见证人、法西斯军官、犹太人唱的众赞歌。

(2)边播放字幕,边欣赏全曲。

思考:

作品在调性、和声、节奏上的特点——20世纪现代音乐的特点?以及乐曲的表演形式?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无调性、不协和、无序的节奏。采用朗诵、合唱、乐队综合表现的形式。)

作者用这种尖锐不和谐的音响,为我们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其用意何在?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作者用这种尖锐不和谐的声音,是为了描写纳粹集中营的紧张、恐怖以及表现纳粹的残暴,从而引起人们对法西斯的愤怒和对受害者的同情。)

设计意图:之前有了《辛》的铺垫,学生更容易接受作品。

三、欣赏中国二战的悲剧美作品

1.观看《南京大屠杀》的片段

思考:你是否能联想起造成悲剧的历史事变?

学生思考回答: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等。

教师总结(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今年的9月18号是九一八事变的80周年纪念,我们在上周的晨会上也。。。歌曲作品《松花江上》就真实的反映了这一幕。)

2.欣赏歌曲《松花江上》

(1)简单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欣赏全曲。

(2)请学生分析乐曲的音乐特点。

教师总结(不同部分的 旋律跌宕起伏、悲伤激愤……)

(3)学生演唱《松花江上》的第一部分,体会乐曲的悲痛情绪,以

及悲剧美乐曲的内涵。

三、拓展与延伸

除了有关战争题材的悲剧美作品外你还知道哪些具有悲剧美的作品?

歌曲 ——《周总理,你在哪里》

舞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

民族器乐曲——《江河水》

戏曲——《窦娥冤》……

湘版高二音乐教案篇三:湘版高中音乐教材音乐鉴赏

湘版高中音乐教材音乐鉴赏

第四单元音乐与时代

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蒋育林

由湖南出版集团组织编写、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音乐实验教材,定位在用新的理念、新的呈现方式、新的教学机制、新的评价体系,印证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关注学生发展,实践教育部的改革要求。作为工作在教改和教学一线的音乐教研员,我觉得能拥有这样一套高质量、高水准的实验教材,就已经是一种收获。今天,我很高兴能与在座的各位老师共同学习和交流湘版高中音乐教材音乐鉴赏第四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件一)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有“了解中国音乐发展主要线索和成就”、“了解西方音乐不同发展时期的简要历史”等要求每个高中生达到的内容标准,这些也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音乐知识。第四单元主要针对上面两项内容标准来编写的。(课件二)一共六个部分,前三部分是按照中国音乐发展的线索设计的,后三部分是按照外国音乐发展的线索设计的。

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课件三)

1.能认真聆听中外乐曲,理解和感受其不同的情感和美质。

2.能根据课本上的阅读材料,简述中外音乐发展的轨迹。

3.能够闸述中国古代、近现代音乐作品所处的不同的时代背景,能够说出西方各乐派音乐的风格特点,以及有关音乐家的生平简历。

4.能随乐哼唱部分乐曲中的主题旋律。

第一部分“华夏音乐之光”。(课件四)这部分的内容是古代音乐的精选,旨在通过聆听和分析这些作品,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辉煌与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拓宽音乐视野,增进他们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

第二部分“蛰龙飞起舞东方”。(课件五)在这个部分向高中学生展示了二十世纪初到解放前的这段时期的优秀音乐作品,在这段非常的历史时

期,为了反抗帝国主义,推翻封建制度,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进行了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斗争。这期间,音乐在唤起民众、凝聚民心、改造中华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历史作用。教材精选了这段时间的优秀音乐作品,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感和爱国热情。

第三部分“一唱雄鸡天下白”。(课件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半个世纪,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一条曲折的道路。音乐在这方面的反映也极为明显:50年代初胜利的歌声;大跃进时浮夸歌曲;“文革”中的“语录歌”;新时期的改革开放的作品。本节选取有代表性的六首音乐作品赏析,力图初步反映这个时期人民的精神面貌,使学生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所走过的历程有所了解。

第四部分: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课件七)

是西方古代音乐简介,从记谱法完善的巴洛克时代到维也纳古典乐派这段时期,精选了四首乐曲,旨在通过聆听与分析这些作品,了解西方古代音乐发展的线索及音乐上的成就。

第五部分: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课件八)

这部分从赏析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选段开始,到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的西贝柳斯创作的《芬兰颁》,共四首乐曲。旨在通过聆听与分析这些作品,对浪漫主义时期与民族乐派的音乐有个粗浅的印象,并对音乐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有所认识,对古典乐派走向浪漫乐派时期的著名音乐作品产生兴趣与追求。

第六部分:音乐——从印象走向现代。(课件九)

这部分选择了四首20世纪的名作,旨在通过聆听与分析这些作品,从音响上感受它们与19世纪前西方传统音乐的区别。

这一单元我们推荐采用专题讲座的教学组织方式。(课件十)本单元的音乐作品丰富多彩,涵盖了中外从古到今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音乐,知识范围广、涉及到中外历史、地理、文学、建筑、绘画等很多其他学科的领域。音乐作品的人文底蕴和历史内涵相当厚重,要求教师必需具备很高的音乐文化素养和专业修养,才能驾驭这一单元的教学。因此,我们认为

采用“专题讲座”这种教学组织方式,更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这一单元让学生了解各个时期音乐的风格特点和音乐所留下的时代印记。

第一部分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特点,了解古代音乐与文学(唐诗、宋词)、与古代历史等学科的关系,认识几种古代乐器(如钟、磬、古琴、琵琶)感受古人的情感。(如①《酒狂》——东汉至晋,魏国“竹林七贤”之老大阮籍,不愿辅佐统治者司马昭,“托兴于洒”、奏乐明志。②《阳光三叠》——唐代诗人王维重情重义与友人依依惜别之情意。③《湘妃泪》——弱女子王昭君出塞和番,远嫁匈奴,在塞外思念祖国、亲人,怨恨国君无能的情绪。)

第二部分是中国近现代音乐作品,主要是一些爱国人士从日本、欧美等地一些歌曲中引进其曲调、和声等音乐元素,进行一些改变而成。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要求学生听赏作品后,能初步知晓这些作品的历史意义,能背唱两首历史歌曲,初步领略从19世纪后中国音乐的变化。

第三部分是中国当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音乐作品,要求学生能根据课本的文字材料,复述当代音乐的发展线索,能背唱部分歌曲,能记住部分主题音乐,并能结合本课乐曲与歌曲所处的时代背景,漫谈自己的听赏感受。

第四部分、第五部分是西方传统音乐简介,让学生认真聆听西方传统音乐,简述西方传统音乐的发展,能说出巴洛克时期、维也纳古典乐派、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风格特点,以及有关音乐家的生平简历。积极参加有关的探究、交流活动,能随乐哼唱著名旋律,能简要叙述涉及到的著名作曲家的生平及创作成就与贡献。

第六部分要求学生能认真聆听音乐作品,在听赏的体验过程中,感悟到印象派、现代派音乐作品与古典、浪漫(含民族乐派)乐派音乐的不同。能说出西方音乐几个发展时期的音乐特点,以及有关代表人物。

这一单元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富有弹性,课时安排又很有限。教师在

组织教学内容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材内容和拓展内容相结合

这套实验教材具有人性化、自主化、动态化、开放化的特点,使用时,教师还面临着不同的教学环境、不同的学生素质基础、不同的教学条件等影响教学的因素。因此,教师充分认识教材,灵活运用教材,开发教材资源就显得格外的重要。教师首先应树立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教材观,必须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创造性,做到尊重教材与灵活处理教材相结合,积极主动地选择和拓展教材视野以外的教学资源,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分析处理教材。根据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的心理特征,有效结合教学内容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探究与合作,让学生在多元化的、综合性的音乐实践中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二、强调教学内容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考虑作品更能说明这一时期的时代背景,体现这一时期音乐的风格特点,具有典型的意义和代表性。

三、以欣赏音乐片断为主,宜短不宜长,宜多不宜少。

关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听、讲、评、记为主。

新课标要求“音乐鉴赏”模块的教学,无论采用何种形式或方法,都应坚持以“聆听”音乐为主的教学原则,倡导对音乐作品整体性的感知和体验。那么,这一单元我们采取专题讲座的教学组织方式也不例外。“讲”和“评”:是指师生对音乐作品所处的不同的时代背景、音乐的风格特点以及有关音乐家的生平简历、音乐发展的状况及其国家的历史提出自己的看法。“记”:则是听赏后,能记住一些主题旋律、音乐风格特点、音乐家的生平和时代背景。

(课件十一)

2006年6月

相关热词搜索:高二 教案 音乐 湘版二年级上音乐教案 湘版高中音乐教案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