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试卷分析 > 历史试卷分析 > 正文
 

高二历史试卷分析2000字

发布时间:2024-04-18 11:24:09 影响了:

高二历史试卷分析2000字篇一:高二年级段考历史试卷

2015--2016学年上学期彭泽一中高二年级段考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人:鲁卫仁审题人:刘正娥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最有可能出自下列哪一古代著作( )

A.《墨子》 B.《韩非子》C.《孟子》 D.《老子》

2.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与这一言论相符的观点是( )

A.孔子:贵贱有序B.墨子:兼爱,非攻 C.韩非子:以法治国 D.老子:清静无为

3.“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一观点出自先

秦( )

A.儒家B. 墨家 C.道家 D.法家

4.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主张国家应节俭;孟子强调划定土地

疆界;商鞅主张开辟阡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

B.三者立论相同,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

C.三者立论不同,但同样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

D.三者立论不同,且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做考虑

5.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多元化;秦代“定法家于一尊”;西汉

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思想界形成了大一统局面。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 )

A.中国社会的大变革B. 文化专制统治日益加强

C.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 D.儒家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

6.据了解,近来三年我国都可看到月偏食和月全食,其中2013年4月26日,我国可见月

偏食;2014年10月8日和2015年4月4日,我国连续两年可见月全食。如果这一现象发

生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最有可能的感慨是()

A.“皇天见异,天灾将至,各级官吏谨防以待”

B.“皇天见异,非祥瑞之兆,必有反民”

C.“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

D.“此乃天理循环,日月运动所致,不足为虑”

7.从董仲舒融合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创造出新儒学体系,到北宋完成“三教(儒佛道)

合一”,形成理学,说明了儒家思想( )

①是诸子百家思想精华的堆砌 ②与时俱进,展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和活力

③不断理论化和思辨化 ④永远不会落后历史发展的主流

A、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④ D、②③

8.《二程全书·遗书二上》云:“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

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

田夫乃是,故人乃知不善尤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这段话体现出的

思想是()

A.格物致知B.心即理也C.发明本心D.致良知

9. 明朝王守仁在《答罗整庵少宰书》中指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

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该言论( )

A.认为人心存在善良的本性B.强调学习贵在能够致良知

C.认为学习贵在能格物致知D.主张学习贵在能经世致用

10.明李贽说:“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年来而独无是非

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主旨是()

A.批判封建伦理道德B.主张理性独立思考

C.发展经世致用之学D.极力推崇程朱理学

11.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从顾

炎武批判“私天下”,到王夫之“孤秦陋宋”论、唐甄的“凡为帝王者皆贼”论,充分说明

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活跃。对此“活跃”理解正确的是( )

A.代表了早期资产阶级的要求B.反映了思想家挑战正统的主张

C.宣告了宋明理学地位的丧失D.出现了与儒学对立的新式思想

12.关于君主与百姓的关系,古代的思想家们多有论述。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

民心两方,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

为客”。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孟子认为君权来自于神和百姓的授予 B.董仲舒的主张将君主权力进行神化

C.黄宗羲的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 D.他们都对君主拥有权力的正当性提出质疑

13.有学者认为“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朝时期的早期

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是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对此观点理

解正确的是( )

A.“新的经济形态微弱”是由于商品经济水平落后

B.“时代性的缺陷”是指没有提出象征时代发展趋势的思想学说

C.“先天不足”是指思想家的思想缺少必要的社会基础

D. “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说明早期启蒙思想并不具备启蒙作用

14.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有着深远影响,而孔子在中国历史的形象先后大

致经历了被“圣化”、“矮化”、“正统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的过程,近

似于七次洗礼。其中的“僵化”形象理解正确的是( )

A.春秋时期孔子维护周礼,不知变通,以迎合时代的需要

B.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牵制国人思想

C.理学家们把孔子改造成“存天理,灭人欲”的政治说教者

D. 洋务派提倡“中体西用”,进一步强化儒家正统地位

15.古希腊某一思想家认为,“一切别的东西都系于灵魂,而灵魂本身的东西,如果它要成为

善,就都系于智慧。”该思想家( ),

A.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B.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C.鼓励人们独立的理性思考 D.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

16.当我说文艺复兴是一个表现的时代时,我的意思是说: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

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

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据材料,作为认为文艺复兴的意义在于( )

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B.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C.冲破了封建等级观念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7.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

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

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

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 )

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B.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

C.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D.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18.右图是1490年米开朗琪罗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的大理石群雕像《哀悼

基督》。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抱

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这件作品的人文主义精神体现在 ()

A.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 B.刻画耶稣的英雄形象

C.宣扬罗马教皇的精神权威D.倡导灵魂得救的观念

19.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了用自己的头脑

思考问题。他们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表现在( )

A 批判神权统治 B. 鼓吹人性解放 C. 倡导思想自由D. 构建理性王国

20.伊拉克战争给美、伊人民都带来了深重灾难。不久前,美国著名的“反战母亲”强烈要

求美国众议院议长启动法律程序弹劾总统。学生小明对此很感兴趣,想进一步了解西方三权

分立政治模式的理论渊源,为此,你建议他阅读( )

A.《论法的精神》B.《人权宣言》 C.《权利法案》D.《独立宣言》

21.启蒙运动被誉为文艺复兴的超越与发展。其“超越与发展”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

)

A.以理性主义为核心B.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

C.揭露、批判天主教会 D.提出民主与法治的主张

22.“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

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其分际又非甚远于民,而不下侪

于民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上述材料中体现的观点是( )

A.社会契约 B.主权在民C.天下为主,君为客 D.民主科学

23.“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

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因为人民正是根据别人剥夺他们的自由时所根据的那种同样的

权利,来恢复自己的自由的”上述思想主张的代表是( )

A.孟德斯鸠B.伏尔泰 C. 卢梭 D.普罗塔戈拉

24.下列史实与得出的推论正确的是( )

A.蔡伦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造成新书写材料——蔡侯纸是中国最早的纸

B.《韩非子》中提到过最初的指南仪器“司南”——战国时出现指南仪器

C.东晋的《抱朴子·仙药》提到“火药”——东晋时中国进入热兵器时代

D.元代王祯用转轮排字盘印成100部《旌德县志》——中国最早发明雕版印刷术

25.四大发明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以下关于四大发明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 ②孕育了西方的近代自然科学

③促进了西方近代工业化的兴起 ④有助于世界成为联系紧密的整体

A.①②B.①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同50分,26题20分,27题10分,28题20分。)

26.(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

别,不可易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

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

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卷四十

材料四: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回答问题:

(1)材料一对于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2分)

(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张,(2分)对于西汉王朝统治有何意义?(2分)

(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说明其“新”在何处?(2分)

(4)材料四作者有哪些新的思考?(2分)这些认识产生的经济根源何在?(2分)

(5)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4分)分析在

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儒家思想为何能一直保持正统地位?(4分)

27.(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知识才是美德。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你们不要老想着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金钱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东西。这就是我的教义。

材料二: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格拉底演讲的背景。(4分)

(2) 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苏格拉底和王阳明思想的异同点。(6分)

28.(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东西方文明相互启发与合作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

材料2:没有人因为知道了善而不向善的。唯有理智最为可贵。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无知即罪恶。美德即知识。 ——苏格拉底

材料3: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等人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国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材料一集中体现孔子的什么主张?(2分)材料二反映苏格拉底的什么观点?(2分)二者在本质上有何相似之处?(2分)

(2)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其共同的原因是什么?(2分)中外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2分)本质区别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同为启蒙思想,为什么在中国被称为“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在法国则被称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6分)

(4)通过以上对人类不同文明的研究,我们从中能得到哪些结论?(2分)

2015--2016学年上学期彭泽一中高二年级段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5:DABCC; 6-10:CDABB;

11-15:BDCCB;16-20:ACADA;

21-25:CBCBB;

二、非选择题,(共同50分,26题20分,27题10分,28题20分。)

26.参考答案:

(1)认为儒学有助于维护封建等级秩序(或对维护君臣、长幼秩序方面有可取之处)(2分)

(2)“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巩固国家政治统一,加强中央集权。

(2分)

(3)把理和儒家传统道德结合起来(或把儒家传统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2分)

(4)批判君主专制,藐视君主权威,限制君主权力。(2分))明清商品经济发展(或资本主义萌芽)。(2分)

(5)演变历程:春秋战国――儒家学派产生;西汉武帝――儒学成为正统;宋明――融合佛教道教思想,儒学发展为理学;明清――儒学遭到批判,正统受到冲击,但仍为主流。(4分)

原因:①儒家思想适应了统治者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要求。

②儒家思想具有很强的“兼容性”,能够适应时代需求(或与时俱进,兼收并包)(4分)

27.答案(1)背景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苏格拉底希望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城邦制度。(4分)

(2) 相同点:都强调人的道德修养,教导人们求:“善。”

不同点: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作用,诊断道德行为以知识为基础。王阳明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天理就在人心中。(言之有理即可)(6分)

28.参考答案:

(1)孔子主张:“仁”;“以德治民”(2分)苏格拉底主张:善是人的内在灵魂;美德即知识(2分)相似本质:都体现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2分)

(2)原因: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和发展;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封建文化专制严酷。(2分) 共同之处:批判君主专制统治,在不同程度上主张实行民主。(2分)

本质区别:阶级立场及根本目的不同。(2分)

(3)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黄宗羲等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3分)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接近确立,孟德斯鸠等资产阶级思想家以科学为指导,构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理想蓝图;法国启蒙思想家倡导科学与民主,宣扬平等与自由,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3分)

(4)结论:古代东西方先贤的思想中都包含了人文主义的内涵;东西方文明相互启发与合作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在对待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问题上要坚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在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问题上要坚持传承与创新的态度;要把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吸纳优秀的外来文化相结合等。(答出任意一条即可) (2分)

高二历史试卷分析2000字篇二:高二上期期末模拟历史试卷

南山实验高2015级期末模拟历史试卷

出题人:张雄审题人:陈松林

一选择题(共24题,每小题2分)

1. 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社会转变”的表现是( )。

①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②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③各种思想交相辉映④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A.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2. 李英华、武玉鹏在《董学特性新论》中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想得出的结论是( )。

A. 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B. 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

C. 汉武帝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 D. 要辩证地分析董仲舒和汉武帝在历史上的作用

3. 下图是某中国古代文学史著作的目录,三个“( )”处缺失的文字按顺序应该是( )。

①丰满厚重②豪放与婉约并重③以形写神④极摹人情世态

A. ①③②B. ①②④C. ②①④D. ④①③

4. 右图为清代河南浚县县城地图(局部)。对该地图解读正

确的是( )。

A. 理学思想的影响达到顶峰

B. 儒家思想借助艺术传播

C. 清代当地社会思想多元化

D. 时代影响社会建筑的变化

5. 明代叶盛云:“今书坊相传射利之徒伪为小说杂书,南人

喜谈如汉小王(光武)、蔡伯喈(邕)、杨六使(文广),北

人喜谈如继母大贤等事甚多。农工商贩,抄写绘画。”材料

表明( )。

A. 小说在北方社会更为流行

B. 小说的兴盛适应了市民阶层需要

C. 文艺作品良莠不齐危及封建统治

D. 宋词元曲在南方逐渐消失

6. 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

A. 董仲舒笔下的孔子B. 李贽笔下的孔子

C. 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D.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7. 陈旭麓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他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 )。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B. 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C. 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D. 强调国家民族意识

8. 陈独秀说:“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这反映出他提倡新文化的出发点是( )。

A. 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B. 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的行径

C. 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D. 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

9. 某报报道:“若夫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恶因未铲除殆尽,则有因必有果,无数废共和复帝制之人(人或事)??当然接踵而生,毫不足怪。”这则报道应出自下列哪一份报刊?( )

A.《国闻报》 B. 《时务报》 C. 《民报》 D. 《新青年》

10. 以下邓小平的言论按首次出现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在国家实现统一的大前提下,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④“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A.①③②④B. ②③①④C. ③②①④D. ②①③④

11. 右图为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小学教材第二页的内容。这反映了此时我国( )。

A. 确立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B. 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C. 教育事业需继续全面拨乱反正

D. 教育内容贯彻了改革开放思想

12. 普罗塔格拉等称自己为智者或“有知识的人”,苏格拉底则“自知自己无知”。这

种差异反映出( )。

A. 前者的文化素养更高B. 后者兼顾知识与道德

C. 两者受教育程度不同D. 两者对知识认识不同

13. 那时(16世纪初),宫廷生活日益变得活跃,对文化方面的兴趣增加。宫廷成为聚集财富、资助文艺活动和发表言论的重要场所,在那里生产出许多供后人景仰的艺术珍品。宫廷生活的“活跃”,明显受影响于()。

A.宗教改革的冲击B. 罗马教皇的感召 C. 人文主义的传播D. 启蒙运动的开展

14. 马丁·路德说:“告解圣事的中心是悔改,而不是向神父认罪;肉身的苦修和禁欲,若无内心的忏悔便毫无用处;靠积累功德赎罪也无益,只有基督的功德才能有助于赦罪。”马丁·路德这样说的目的在于( )。

A. 否定天主教会存在的合理性 B. 批判天主教会,宣传宗教改革

C. 鼓动天主教徒退出天主教会D. 号召人们放弃天主教信仰

15. 康德认为:“启蒙运动这样一件大好事,它必定会把人类从其统治者的自私自利的扩张计划之下拯救出来??随之而来的启蒙了的人们对于自己已经充分理解到的好处所不可避免地要采取的一种衷心的同情,就必定会一步步地上升到王座上来,并且甚至于会对他们的政体原则发生影响的。”这一言论说明( )。

A. 思想启蒙是政治变革的前奏B. 启蒙思想必定动摇君主统治

C. 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D. 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16.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罗斯福总统要求国会批准对日宣战,当时联邦参议院82票对0票通过,众议院388票对1票通过。为保护投反对票的那个女议员的人身安全,国会专门派人派车,护送她上班、回家。她在1973年去世,国会大厦前竖立起她的雕像。与此最为接近的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是( )。

A. 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所不在枷锁之中

B. 孟德斯鸠: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C. 伏尔泰: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D. 康德: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

17. 欧洲启蒙思想家大多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是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为此,他们都主张( )。

A. 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B. 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

C. 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D. 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

18. “电影首先是一种产业,其次是一种艺术”,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电影受社会风气和大众时尚的影响B. 电影具有浓厚的商业性质

C. 电影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D. 电影具有高度的技术含量

19. 有人曾问《等待戈多》的作者贝克特:戈多究竟指什么?他说:“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因此评论家们作出各种解释,有的解释为“上帝”,有的解释为“死亡”。贝克特的回答反映出( )。

A. 对自由理想的向往歌颂B. 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

C. 对人性解放的追求渴望D. 对现代文明的苦闷迷惘

20. 贝多芬用人们难以忘怀的音调全力颂扬“人有权决定自身命运”这一时代信念。据此判断贝多芬音乐的主旋律是( )。

A. 古典主义的悲剧情结B. 文艺复兴的人文关怀

C. 现代主义的批判意识D. 启蒙时代的理性精神

21. 1917年,卓别林与一家美国公司签署了被大肆炒作的“百万美元合同”,这家公司将为卓别林独立制作的8部影片每部提前支付125000美元,而当时在美国中产阶层中畅销的福特T型轿车零售价仅260美元。这体现出( )。

A. 电影艺术成为世界流行的艺术形式B. 卓别林的电影价值获得社会认可

C. 美国政府依靠电影振奋人民的精神D. 资产阶级借助电影麻痹社会大众

22. 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 )。

A.日心说 B. 进化论C. 量子论D. 相对论

23. “把人类拉到了与普通生物同样的层面,所有的地球生物,都与人类有了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彻底打破了人类自高自大,一神之下、众生之上的愚昧式自尊。”这指的是( )。

A. 达尔文进化论的对立者 B. 认为进化过程是渐进的

C. 新的科学理论反对达尔文D. 进化论冲击神学的意义

24. 《十日谈》《红楼梦》《物种起源》《老人与海》四部书在1986年被法国《读书》杂志推荐为理想藏书。下列与这四部书相对应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诗歌、剧本、散文、小说

B. 彼特拉克、曹雪芹、达尔文、海明威

C. 倡导人文主义、反对封建礼教、阐述自然选择、体现现代主义

D. 抨击世俗王权、叙述爱情悲剧、挑战教会神学、歌颂民主自由

二、论述题(共两个大题,25题26分,26题26分)

25、 (22分) 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的灵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据岳麓版课标教材《历史》必修Ⅲ)

材料二 清季人虽未必有意识地全面反传统,却在很多地方为民初反传统者预备了思想武器。民国区别于清代的一个倾向性的变化即是最终形成了从负面解读传统的取向。(据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材料三1939年,绥远形势告急,国民政府应蒙古族上层爱国人士的请求,派大员率军与蒙旗各界代表,共同迁陵。途径延安时,毛泽东敬献了花圈,边区政府秘书长恭读了祭文,祭祀之后,延安各界人士瞻仰了成吉思汗灵枢。成陵西迁,阅时数月,历地千里,各城镇乡民,宁断隔夜之炊,亦踊跃宰牲献醴,祭奠我中华民族英雄——元太祖成吉思汗的英灵,人人舒张民族正气,个个藐视倭奴气焰。(据陈琳《成吉思汗陵西迁始末》等)

(1)在材料一中任选一家,指出该学派的哪些观点“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4分)

(2)任举一例说明“清季人虽未必有意识地全面反传统,却在很多地方为民初反传统者预备了思想武器。”(4分) 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民国初年,有识之士是如何“从负面解读”孔子和儒家学说的。 (6分)

(3)结合时代特征,解读材料三所揭示的文化现象。 (12分)

26. (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学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度??他们仍无法脱离一种被安排的环境,即一种大而无当的官僚组织治理一个大而无当的农民集团。在这前提之下,他们的主静与主敬,和西方文艺复兴时的人物观感不同。后者自由思想之展开,与当日趋向商业化运动的同时。但丁抛弃了衰落贵族身份而参加了富豪政治圈;乔叟为伦敦一位关税监督所雇用;从米开朗琪罗至伦勃朗,他们的赞助人或为教皇或为大绅商。与之相较,上述5位宋朝的哲学家和他们无数的僚友全穿着中国官员之袍服,他们是官僚的教师。然则中国缺乏商业革命,不能产生文艺复兴,乃是因为地理环境与技术因素,而不由于意识形态。 ——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下表是17、18世纪中西方主要思想对比

(1) 材料一中认为宋朝理学和西方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是什么?(4分)为什么有这种不同?(8分)

(2) 材料二中反映了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西方都产生了启蒙思想,概括中西启蒙思想家最主要的

共同主张。(4分)并归纳其产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6分)从阶级属性指出中西启蒙思想的不同之处。(4分)

参考答案

1—5DABCB6—10CDDDD11—15CBCBA16—20CCBDD 21—24BBDC

25:(1)答案一儒家:孔子主张“仁”和“礼”;孟子主张“仁政”和“民贵君轻”,荀子主张“礼法并用”。 (4分)

答案二道家:老子主张“无为而治”、“道生万物”、朴素的辩证法,庄子主张“齐舞”、“逍遥”。 (4分) 答案三法家:商鞅主张“治国不一道,变国不法古”,韩非子“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 (4分)

(2)说明示例: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等人利用孔子和儒家经典“托古改制”,掀起维新变

法运动,冲击了封建专制思想。(4分)(如答出林则徐、魏源等人的新思想;洋务派“中体西用”的主张等对传统思想的冲击亦可。)

叙述:辛亥革命后,为了强化民主共和观念,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措施禁止小学读经科;(3分)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宣传民主与科学,抨击“三纲五常”,部分激进者甚至提出“全盘西化”。(3分)

(3)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战争逐步加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4分)国共两党共同参与成陵西迁,显示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国共两党抛弃前嫌,推动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全民族共同抗战。(4分)以上现象都保护和弘扬了传统文化,振奋了民族精神,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分)

26(1)不同:宋朝理学以儒家道德压制个人欲求,西方文艺复兴提倡思想自由(4分)

原因:中国的理学服务于官僚政治,以农耕经济为基础,文艺复兴服务于资产阶级,以商业经济为基础(8分)

(2)共同主张:批判君主专制统治,不同程度上主张民主(4分)

共同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发展;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文化专制。(6分) 不同之处:阶级属性: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为资产阶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等

地主阶级思想家。(4)

高二历史试卷分析2000字篇三:高二历史月考试卷

2014年秋月考高二历史试卷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 )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已

C.克已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D.忠孝有道,人际关系要和谐

2、易中天先生在其新书《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派作了如下评价:①关注社会,留下了平等、互利、博爱的社会理想②关注人生,留下了真实、自由、宽容的人生追求③关注国家,留下了公开、公平、公正的治国理念④关注文化,留下了仁爱、正义、自强的核心价值。下列对于学派与评价的对应正确的是()

A.道家、儒家、墨家、法家 B.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C.墨家、道家、法家、儒家 D.法家、墨家、儒家、道家

3、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 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4、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 )

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兼相爱、交相利D. 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5、下列言论中,与“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的观点属于同一思想流派的是 ()

A.“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B.“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C.“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D.“时移而治不易者乱,能众而禁不变者削”

6、汉高祖和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两个著名的汉朝皇帝。汉朝之初,汉高祖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七十余年后汉武帝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

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7、近代学者陈寅格说:“佛教经典云‘佛为一大因缘出现于世。’中国自秦以后,迄于今日,其思想演变之历程,至繁至久,要之,只为一大事因缘,即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而已。”下列各项符合陈寅格所说的新儒学的是 ()

A.构建起天人一体的系统图式 B.形成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潮

C.构造起人伦核心的儒学体系 D.为汉唐大一统奠定思想基础

8、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 )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9、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寺举行了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辩论会由吕祖谦邀集,意在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之争。其争执主要表现为 ( )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B. 求“理”的方式C. 理学的作用D. 理是万物之本原

10、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 )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11、“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

①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②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

③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④王朝统治的专制腐败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12、有人认为,黄宗羲是传统社会一心一意专事“补天”的“抱道君子”,而不是传统政治体系的所谓的“掘墓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黄宗羲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 ②他的政治哲学依然是服务于传统王权的正统政治哲学 ③其思想依然根源于中国的自然经济 ④其思想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作用不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3、张岱家、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写道:“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有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源是 ()

A.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 B.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C.黄宗羲等代表地主阶级 D.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14、当波斯人占领古希腊城邦福西亚时,福西亚人选择的不是带上整座城市,而是带上所有的人民,乘船航行到西方,在那里建立了一座新城。他们认为带去的是他们的城邦。这说明 ()

A.古希腊人具有法律至上观念 B.古希腊实行城邦民主制度

C.古希腊人具有人文主义精神 D.古希腊人誓死捍卫城邦领

15、“世界上最快乐得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必能获得这种快乐,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材料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出自 ()

A.普罗泰戈拉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16、下图为达·芬奇在绘画、人体研究、人体解剖、机械、妇女生理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从本质上说明达·芬奇 ()

A.把高

高二历史试卷分析2000字

度的科学观察、分析和巧妙的艺术构思结合在一起

B.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范围广阔而又登峰造极的成就

C.实现了文艺复兴时代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

D.在艺术与科学领域都是新时代的巨人

17、马丁.路德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 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

A. 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是宗教改革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B. 马丁.路德完全否定了天主教义

C. 马丁.路德只是主张简化宗教仪式,不反对信仰《圣经》

D. 宗教神权、专制王权遭到沉重打击

18、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

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从材料中能够得出的主要观点是

( )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B.否定信仰上帝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D.挑战教会权威

19、.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方面远远超过了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

( )

A.彻底批判教权主义 B.不仅批判专制主义,还对资本主义近代社会制度提出了设想

C.否定专制王权,追求民主自由D.影响波及亚洲、美洲

20、1789年,法国通过了《人权宣言》,有历史学家这样解释“宣言”二字:“有意模仿国王诏书中的神圣程式”,通过“诉诸普遍原则,诉诸神授,而赋予人民主权以以往君主行为才有的神圣色彩”。这一解

释表明《人权宣言》的颁布 ()

A.从君权神授走向了民权神授 B.彻底否定绝对的君主制

C.按卢梭的理想实行直接民主 D.推动革命迅速走向高潮

21、法国启蒙思想家代表人物的主张存在着很大差异,在政治思想方面,伏尔泰主张开明君主制,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这反映了当时法国 ()

A.政治派别的林立 B.阶级关系的复杂 C.思想主张的多样 D.经济利益的冲突

22、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主张:“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而同时又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这一主张属于 ()

A.三权分立说B.天赋人权说C.人民主权说D.社会契约论

23、“知书达理”意为“有文化,懂礼貌”。下列西方名言在内涵上与之最为接近的是()

A.“有知识,才有智慧” B.“认识你自己”

C.“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D.“美德即知识”

24、明朝后期的李贽“离经叛道”,自称异端,向正统思想发起挑战,文艺复兴时期的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二者本质上反映了 ( )

A.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要求B.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和没落

C.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个性解放的要求 D.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市民对通俗文化的要求

25、北京大学马克垚教授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在伏尔泰的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只管社会风化,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中国的政治体制又是和儒家道德原则结为一体的,这种政治与道德的统一,也为对现实不满的法国人提供了一种榜样。”材料中伏尔泰没有认识到( )

A.儒学文化具有自由、平等的精神

B.儒学思想与启蒙思想的本质不同

C.儒学思想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基础

D.儒学可作为抨击天主教神学思想和等级制度的武器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本题有3个小题,共计50分。26题17分,27题17分,28题16分。

26、(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

子。??而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

━━摘自梁启超《世界伟人》

(1)材料一作者是怎样评价孔子的?(3分)概括指出作者评价的主要依据。(3分)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张?(1分)这一主张对于西汉王朝的统治有何意义?(1分)这一主张对儒学又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

材料三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

理。 ━━《朱子语类》

(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说明其“新”在何处?(2分)

材料四 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

(4)材料四,概括明清时期三大思想家的思想内容。(3分)这些思想与中国传统儒学的关系怎样?(1分)

材料五 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

相关热词搜索:高二 试卷 分析 历史 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高三历史试卷分析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