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科相关 > 地理 > 正文
 

地理现象

发布时间:2024-04-19 22:10:32 影响了:

以下是博文学习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地理现象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地理现象篇一:诗中的地理现象

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回京》)——温带大陆性天气

2、“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回京》)——快行冷锋的影响

3、“南枝向热北枝冷,一种东风有两般”(刘元载《早梅》)——不同坡向对植被的影响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垂直地带性

5、“清(转 载于:www.hnNscy.CoM 博文学习网:地理现象)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销魂”(杜牧《清明》) ——准静止锋的影响

6、“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李商陷《谒山》) ——地壳变动

7、“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季节性

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月相变化

9、“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回”(《长歌行》) ——水循环

10、“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

11、“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淮南子》) ——地域性

1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水循环

13、“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胡玢《桑落洲》) ——地壳变动

14、“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赤壁怀古》) ——波浪的腐蚀作用

15、“君问回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盆地夜间气流上升,易成云致雨

16、“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迎风坡易形成降水

17、“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远看一千河”(毛泽东《送瘟神》)——地球自转

18."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阴不散"的多哉轨气,因夜间云层愈厚,大气逆辐射愈强,地面就能获得较多的热量补偿。故夜间降温较晴天慢得多,地?**露炔灰捉档?℃以下。这就是秋季多云的夜晚不易形成霜冻的科学道理。而连续的阴天除使霜冻来得晚外,还会导致降水天气。诗人有声有色地描写了"秋阴不散"的两种结果。

19."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刘禹锡《秋词》)

深秋晴朗的夜晚,天空云少,大气逆辐射弱,地面得到大气补偿的能量少,地?**露认陆悼欤钡孛***露冉档?℃以下,就会出现霜,即"山明水净夜来霜"。

20."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熏风,都是……(《黄土高坡》)

这首歌唱出了我国东部地区一年中的主要风向。亚洲东部是典型季风天气分布区。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海陆上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引起一年中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方向变换,这就形成了季风。夏季北太平洋上高压的势力大大增强,亚欧大陆上形成印度低压,太平洋热湿气流便沿着北太平洋西部边沿吹向亚洲东部,形成东熏风。冬季相反,形成西北风,这就是歌词中所说的一年中的风向,"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熏风"。

21."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毛泽东《登庐山》)

此诗句说明夏季来自太平洋的热带海洋气团给我国带来丰沛的降水。夏天,登上庐山,面向太平洋(即"冷眼向洋"),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迎面吹来,带来了丰沛的降水(即"热风吹雨")。

22."清明时节雨纷纷"(杜牧《清明》)"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曾几《三衢道中》)

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类型主要为锋面雨。一般情况下,每年四、五月份,夏季风开始影响我国,来自大洋的热气团和北方冷气团形成的锋面在南岭一带,故这里降水较多,即"清明时节雨纷纷"。六月中旬到七月中旬,随着夏季风增强,锋面移到长江中下游一带,这时北方的冷空气势力虽已减弱,但仍可影响到江淮地区,两种气流在这里交锋,由于它们势均力敌,相持不下,形成准静止锋而产生连续性降水,雨带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徘徊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这时正是梅子成熟的时节,故称为梅雨天气,即诗中的"黄梅时节家家雨"。七月中旬以后,随着夏季风的进一步增强,锋面雨带移到华北、东北。

有的年份夏季风特别强,锋面雨带在江淮地区停留的时间很短,很快移到华北、东北,江淮地区基本无梅雨期,成为"空梅",造成干旱灾难,即"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而华北、东北地区雨季比正常年份来得早,雨季时间也长。这样,在我国就形成南旱北涝的格式。相反江淮地区形成"涝梅",产生南涝北旱的格式。

23."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玄月霜降秋早冷,禾穗未熟皆青乾。"(白居易《杜陵叟》)"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白居易《采地黄者》)

本组诗句说明华北地区春旱严重及秋季早来的冷潮带来的危害。春季和夏初,华北地区气温回升快,加之多风,蒸发较强,而南方夏季风前缘雨带尚未移到本区,降水少,因而这里春旱相当严重,"春雨贵如油"。春旱对华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十分不利,正如诗中所说的"麦苗不秀多黄死"、"麦死春不雨"。七、八月份,当锋面雨带移到华北时(此时为快行冷锋),华北地区降水较多,即"夏雨满地流"。有的年份,北方冷潮来得早,对华北地区农业生产危害很大,即"玄月霜降秋早冷,禾穗未熟皆青乾"、"禾损秋早霜"。由此可说明冷潮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季节不是冬季,而是年龄两季。

24."高处不胜冷"(苏轼《水调歌头》)

此句说明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逐渐降低。一般情况下,在对流层里,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在高空,由于间隔地面远,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气温低。在海拔高的地区(如青躲高原),由于空气淡薄,大气逆辐射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小,气温低。

25."随风潜进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这句诗描绘的是春雨,反映的是热锋天气。依据是受该天气系统影响,没有明显的降温过程,而是"润物细无声"。热锋是指热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热气团沿冷气团渐渐爬升,多产生连续性降水。热锋过境后,由于受单一的热气团控制,因而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晴朗。"随风潜进夜"、"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还描述了降水过程。

1、“两个黄鹂叫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描写的是

(C)

A、塔里木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准葛尔盆地

解析:西岭雪山距成都95公里,位于成都市大邑县境内的西岭雪山,总面积482.8平方公里。区内大雪山海拔5364米,是成都第一峰,终年积雪不化,在阳光照射下,雪白晶莹,银光灿烂,秀美壮观。唐代大诗人杜甫盛赞此景,写下了“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尽句。西岭雪山也因此得名。

2、杜甫的著名诗句“会当凌尽顶,一览众山小”形容的是:(C)

A、安徽黄山 B、江西庐山 C、山东泰山 D、四川峨眉山

解析:此诗描写的是我国著名的东岳泰山。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座落在山东丘陵之中,四周山地高低起伏,低山连绵,唯泰山突颖面出,海拔1532米,为山东丘陵中海拔最高的山峰,号称五岳之首。泰山历受各朝帝王重视,不少帝王登基之初,大多到泰山进行封禅,表示改制应天,以告太平。历代文人学士亦慕名而来,留下不少赞美泰山的诗篇和题字或游记,以致泰山成为著名中外的五岳之尊。婺源旅行社

3、诗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形容的是:(D)

A、四川九寨沟 B、长江三峡 C、海南“天崖天涯” D、桂林山水

解析:写的是广西桂林的象鼻山和漓江.广西桂林是世界著名的岩溶山水风景区,以“山青、水秀、石美、洞奇”著名于世。唐代诗人韩愈《送桂州严大夫》的诗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来赞颂桂林山水的美丽。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描述过往的:(B)

A、东北平原 B、河套平原 C、华北平原 D、成都平原

解析:“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描绘了我国内蒙古草原水草肥美,牛羊成群的景色。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荚冬古道西风瘦马”这枯藤和老树,小桥和流水分别是对西部干燥景观和江南湿润地区的对比写照。毛泽东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看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给我们描绘了冬天的自然景色。毛泽东的《昆仑》一词中写道“横空出世,莽昆仑。飞出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冷彻。”既写出了昆仑山之高,又写出了山上茫茫苍苍的积雪,被狂风一吹,沸沸扬扬的景象。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是:(A)

A、江西庐山 B、安徽黄山 C、青躲高原 D、桂林猫儿山

解析:苏东坡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而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人从横看、侧看,从远视、近视一观察庐山,所见的庐山雄姿各不相同,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只由于人在庐山之中。庐山飞峙于长江南岸,鄱阳湖滨,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呈东北-----西南走向,山体不大,但平地而起,显得特别挺拔。主峰汉阳峰1473米,常隐没在云雾之中,时隐时现,变幻莫测。从地质构造上看,它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所以“横看成岭侧成峰”。

地理现象篇二:不同季节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归纳总结

不同季节中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归纳总结

陈计兵/河北邢台学院地理系 054001

不同季节或时间与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的对应关系,在考试中经常出现。在解答此类问..

题时,首先要搞清题意所“暗示”的时间,然后综合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平时应注意对不同季节的地理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做到举一反三。为便于掌握,现粗略分类,择要归纳如下。

一、 春季(3、4、5月)

1. 生物景观

(1) 长城沿线桃红柳绿;(2)日本群岛——樱花初放;(3)江淮平原——草长莺飞二月

天;(4)长江流域油菜花盛开;(5)青海湖鸟岛上,许多候鸟由南方飞到这里栖息繁殖;(6)华北平原的冬小麦返青。

2. 气象气候

(1) 我国华北地区风沙肆虐;(2)华北地区春旱;(5)清明时节雨纷纷。

3. 盐分

黄淮海平原土壤盐分处于返盐状态。

4. 水文

(1) 黄河出现“凌汛”;(2)华北地区城市缺水严重;

5. 昼夜长短

(1) 此时正值北京地区昼夜等长;(2)北京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3)全球

昼夜平分。

6. 农业生产

(1)东北平原小麦开始播种 ;(2)华北平原上的农民正在种植棉花;(3)澳大利亚的农民们正在忙着播种。

二、 夏季(6、7、8月)

1.生物景观

(1)巴西高原一片枯黄;(2)观赏我国黄山的最佳季节,游客众多;(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4)青草池塘处处蛙;(5)非洲热带草原上的动物大规模向北迁徙;

(6)西伯利亚针叶林中的驯鹿成群结队地向北迁往极地地区。

2.气象气候

(1)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2)江淮平原——霪雨霏霏;(3)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天气;(4)中国江淮流域干热;(5)燕赵大地——赤日炎炎似火烧;(6)地中海沿岸地区炎热干燥;(7)南亚地区盛行西南风;(8)东亚盛行偏南风;(9)澳大利亚的珀斯正值多雨季节;(10)美国正在遭受飓风的袭击;(11)北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

(12)上海阴雨连绵,出现梅雨天气;(13)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梅时节家家雨;(14)潘帕斯草原温和少雨;(15)南京正处在一年中的高温季节;(16)从亚丁湾到科伦坡的船只顺风顺水;(17)“硅谷”地区天气逐渐变的干燥;(18)威尼斯迎来一年中的旅游旺季;(19)天山雪线达一年中最高。

3.盐分

(1)黄淮海平原地区土壤盐分全年最低;(2)长江入海口等盐度线向离岸方向凸出;

4.水文

(1)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水;(2)我国黄土高原正值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季节;(3)塔里木河进入了汛期;(4)松花江干流出现明显的汛期;(5)黄河将有夏汛发生;(6)尼罗河水泛滥;(7)三峡水库在“蓄清排浑”的运作方式中正处在排浑时期;(8)恒河下游地区泛滥成灾;(9)拉普拉塔河正值枯水期;(10)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5.昼夜长短,太阳高度角

(1)北京昼长夜短,日出东北,日落西北;(2)北京日出比广州早;(3)漠河地区出现“白夜”现象;(4)东京的白昼比悉尼长;(5)赤道以北的地区达白昼最长的一天;(6)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7)成都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大;

(8)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9)厄加勒斯角一带正午斜阳北照,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年内内最小值;(10)此时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11)澳大利亚某地房屋朝北窗户阳光射入室内面积接近一年中最大值;(12)北极科考的好季节

6.农业生产

(1)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的小麦正值生长季节;(2)墨累—达令盆地处在剪羊毛忙季;(3)我国新疆天山牧民正在高山牧场放牧成群的牛羊; (4)华北平原上的人们正忙于收割小麦;(5)巴黎盆地小麦黄熟;(6)美国中部小麦黄熟;(7)舟山渔场正值捕捞墨鱼的旺季。

7.地球运动

(1)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1)此时地球正向近日点方向移动(2)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3)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4)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5)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6)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7)全球气压带、风带北移。

8.等温线

(1)北太平洋等温线向南弯曲;(2)南北半球大陆上等温线向北

凸出,海洋上向南凸出。

三、秋季(9、10、11月)

1.生物景观

(1)长江下游枫叶正红;(2)齐鲁大地——秋高气爽;(3)太行群山——霜叶红于二月花;

(4)千烟洲的橘子红了;(5)燕赵大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6)温带森林里的动物都换上了保暖的绒毛;(7)华北大地——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2.气象气候

(1)华北平原正在遭受寒潮侵袭;(2)南极地区上空出现“臭氧空洞”;(3)温带气旋开始频繁影响南欧地区。

3.盐分

黄淮海平原土壤盐分处于返盐状态。

4.昼夜长短

(1)全球昼夜等分;(2)江南丘陵——雨滴梧桐秋夜长;(3)北京夜渐长昼渐短。

5.农业生产

(1)华北平原正值小麦的种植期;(2)澳大利亚的牧民在收割后的麦田上放牧绵羊;

(3)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农民们正忙着收割小麦;(4)美国中部地区正在播种小麦;(5)黄淮海平原农事活动繁忙,进入小麦播种季节;(6)新疆农民喜摘棉花。

四、冬季(12、1、2月)

1.生物景观

(1)潘帕斯草原草木生长茂盛;(2)巴西高原草木繁茂;(3)坦桑尼亚的天然动物园草木茂盛;(4)长江流域寒梅绽放;(5)赞比西河流域草木茂盛;(6)西伯利亚极地地区成群的驯鹿南迁到针叶林。

2.气象气候

(1)我国华北地区盛行西北风;(2)澳大利亚北部盛行西北风;(3)英吉利海峡风大浪高;(4)罗马温和多雨;(5)开普敦处在炎热干燥季节;(6)地中海北岸连日阴雨;(7)小亚细亚半岛沿岸昼短夜长,雨水绵绵;(8)日本西部出现“豪雪”天气;

(9)亚洲高压此时最为强盛;(10)北冰洋上空气压达一年中最大值;(11)华北地区城市上空二氧化硫浓度增加,四川盆地酸雨危害加重;(12)我国北方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和老年病等患者就诊的人数剧增;(13)北京气温日较差比平壤大;

(14)阿尔卑斯山雪线降到最低;(15)吉林松花江畔看雾凇;(16)哈尔滨正值冰雕旅游季节;(17)长城内外——千里冰封,万里雪飘;(18)南极海域极冰范围最小。

2.盐分

(1)黄淮海平原土壤盐分稳定;(2)长江口附近海水的盐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3)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咸潮”;(4)珠江口海水盐度为一年中最高时期。

3.水文

(1)赞比西河正值汛期;(2)印度河、恒河为枯水期;(3)我国北方河流处于枯水期。

4.昼夜长短、太阳高度角

(1)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2)南极大陆终日斜阳;(3)漠河白昼短于黑夜;(4)北京坐北朝南的房屋正午阳光入室面积最大;(5)我国南极中山站可能有极昼现象;

(6)北京早晨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7)北京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8)悉尼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的最大值(9)地球上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达一年中的最大值;

(10)摩尔曼斯克的人们看到了“极光”现象。

5.农业生产

(1)天山牧民利用云杉以下的牧场放牧;(2)舟山渔场正值捕捞带鱼到旺季。(3)澳大利亚的农民正在忙着犁地。

6.地球运动

(1)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2)此时地球正向远日点方向移动(2)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3)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4)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5)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6)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7)全球气压带、风带南移。

7.等温线

(1)亚欧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出;(2)南北半球大陆上等温线向南凸出,海洋上向北凸出;

8.洋流

(1)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2)从大连驶往上海的海轮一路顺风顺水;(3)从广州开往伦敦的轮船在北印度洋海区是顺风顺水;(4)南海海水经马六甲流向印度洋;(5)从大西洋驶往地中海的船只顺风顺水。

9、科考

南极地区科考繁忙;

五、全年基本稳定

1.水文

(1)泰晤士河水位变化不大;(2)黄河下游河水补给潜水;(3)亚马孙河流量季节变化不大,其河口区域是“淡水海”;(4)莱茵河水量稳定。

2.气象气候

新加坡一年中降水量季节变化不大。

3.地球运动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不变。

地理现象篇三:“一带一路”中的地理现象

“一带一路”中的地理现象

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是世界各国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

进入21世纪,在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新时代,面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面,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更显重要和珍贵。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强调,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一、“一带一路”构想堪称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地理大发现

地图改变世界,是因为地图改变贸易线路,而贸易线路则改变财富流向与世界分工体系。500年前,世界的中心是欧亚大陆,即从西班牙海岸延伸到中国海岸的一整块大陆,当时的主要商道就是丝绸之路。过去500年,随着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君士坦丁堡,连接东西方的丝绸之路被拦腰切断,为了寻找新的通往东方 财富之路,于是就有了地理大发现。

地理大发现开创了以西方为中心的全球化时代,西方不再是远离大陆的边缘,而是成为了整个世界的中心,所以,英国地理学家与地缘政治家哈尔福德.麦金德(Halford John Mackinder)曾经讲到“哥伦布地理大发现的最大历史意义在于将地球翻转过来,令我们看到了包含欧洲,亚洲,非洲以及南北美洲在内的陆半球,更重要的是,不列颠大致处于该半球最显眼的地方。”

那么,未来500年人类历史又会怎样呢?可以说中国“一带一路”的构想堪称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地理大发现,它的最大历史意义在于它又将地球翻转了过来,令我们看到了已经沉睡了500年的欧亚大陆,更重要的是,中国又回到了最显眼的地方。

二、地理联系加强下的经济优势

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域辽阔,有丰富的自然、矿产、能源、土地和旅游资源。但该区域交通不够便利,自然环境较差,经济发展水平与两端的经济圈存在巨大落差,整个区域存在“两边高,中间低”的现象。金融危机后,为有效利用庞大的外汇储备,我国提出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应急储备基金、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可以解决“一带一路”建设的资金问题。相关国家可以资源、农作物等多种方式还款,这就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我国有强大的基础建设能力和技术,可以合作参与到境外工程的建设并培训相关国家的人员,这可以解决互联互通的技术和劳动力问题。这些都为“一带一路”提供了可以实现的客观基础。

三、促进国际间的合作

“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战略合作中,经贸合作是基石。遵循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进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

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加强合作。1、加强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加强政府间合作,积极构建多层次政府间宏观政策沟通交流机制,深化利益融合,促进政治互信,达成合作新共识。2、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在尊重相关国家主权和安全关切的基础上,沿线国家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的对接,共同推进国际骨干通道建设,逐步形成连接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欧非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3、投资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宜着力研究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构建区域内和各国良好的营商环境,积极同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激发释放合作潜力,做大做好合作“蛋糕”。4、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深化金融合作,推进亚洲货币稳定体系、投融资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共同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筹建,有关各方就建立上海合作组织融资机构开展磋商。加快丝路基金组建运营。深化中国-东盟银行联合体、上合组织银行联合体务实合作,以银团贷款、银行授信等方式开展多边金融合作。5、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青年和妇女交往、志愿者服务等,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

四、促进我国西部地区进一步开放

“一带一路”将构筑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一体两翼”,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助推内陆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前沿。,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和沿边地区对外开放,推动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率先转型升级,进而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

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开拓创新和寻求突破的过程,从沿海地区向西部内陆不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创造前提条件,在区域合作新格局中寻找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可谓是“一子落而满盘活”。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无论是“东出海”还是“西挺进”,都将使我国与周边国家形成“五通”。

五、小结

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的倡议,也是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愿望。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愿与沿线国家一道,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平等协商,兼顾各方利益,反映各方诉求,携手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一带一路”建设是开放的、包容的,欢迎世界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积极参与。

共建“一带一路”的途径是以目标协调、政策沟通为主,不刻意追求一致性,可高度灵活,富有弹性,是多元开放的合作进程。中国愿与沿线国家一道,不断充实完善“一带一路”的合作内容和方式,共同制定时间表、路线图,积极对接沿线国家发展和区域合作规划。

相关热词搜索:地理 现象 身边的地理现象 神奇的地理现象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