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科相关 > 历史 > 正文
 

岭南历史

发布时间:2024-04-26 07:07:31 影响了:

以下是博文学习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岭南历史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岭南历史篇一:建国后由政府命名的岭南地区名

建国后由政府命名的岭南地区名(老)中医名单

(1)“广东省名老中医”

1962年9月3日至9月7日,广东省卫生厅在广州的东方宾馆召开了继承名中医学术经验座谈会,出席会议的广州地区名中医有:

郭梅峰、李耀芝、甘伊周、钟玉池、陈若孔、宋展岐、吴灼燊、黄子明、管霈民、范鹤年、罗次梅、区少章、伍天民、郭耀卿、卢宗强、黎达英、陈治平、李玉林、黄 珠、梁乃津、董岳淋、潘静江、黄省三、张露清、许云庵、冯德瑜、刘赤选、周子容、何竹林、陶葆荪、邓鹤芝、黄耀燊、程祖培、李藻云、朱敬修、司徒铃、罗元恺、杜明昭、杨志仁、林夏泉、邓铁涛、张阶平。

韶关地区:李仁漙、吕直纯、冯意周、李家任

海南行政区:冯质夫、吴华民、李文丹、王理文

肇庆地区:温玉良、何桐生、翟甘堂、朱圣惠

湛江地区:何晓生、林维消、岑观海、林巽权、朱步楷

汕头地区:蔡仰高、尤寿田、林维镛、刘悟石、蔡荫庭、钟汉明、陈汉麟、钟少卿 佛山地区:李广海、陈典周、余子修、李延芳

惠阳地区:李翼农

1978年12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命名的广东省名老中医,其中广州地区的名老中医名单有:刘赤选、梁乃津、罗元恺、邓铁涛、李仲守、黄耀燊、关济民、司徒铃、林建德、钟耀奎、何志雄、关汝耀、蔡 荣、杨志仁、赵思兢、林夏泉、张阶平、甄梦初、文子源、岑鹤龄、潘静江、王俊民、钟玉池、范鹤年、管霈民、区金浦、杜蔚文、区少章、梁天照、梁端侪、胡肇基、沈炎南、黎炳南、刘仕昌

汕头地区:陈金声、蔡仰高、黄传克、蔡荫庭、郑定良

韶关地区:李仁漙、黄峰

梅县地区:钟明远、陈一鸣、陈超桂、杨济平

佛山地区:林品生、陈典周、彭玉林、梁柏楠、李枝任、李皓平、李尘、简锡禧 惠阳地区:李翼农、夏伯宽、余道光、何炎燊、文介峰

湛江地区:管铭生、李立万、周瑞石

肇庆地区:韦植生、梁剑波、陈达光、崔南声

海南行政区:吴勤文、王河清、黄衮荣

省特级药工:田森、李进生、范权、冯耀南、刘明、蔡振华

(2)“广州市名老中医”

1979年4月15日,广州市卫生局召开广州市中医工作会议,广州市人民政府命名了51位“广州市名老中医”:陈敬昭、刘瑞霖、雷仁生、江少岐、朱卓峰、郭昭卿、叶留康、罗广荫、胡伯明、王威、陈东、郭兆仪、张成和、吴粤昌、吴耀南、张志达、樊伯贤、刘仁普、江汉荣、李志强、冯国良、单位补、黄灼生、吴驭洲、周展程、樊国欢、何子谦、张绍荣、温甫卿、邓荣滋、梁具天、徐楚生、莦展堂、何霭谦、将钓堂、甘少周、黎佩銮、马民川、谭烘照、李家裕、刘亦康、陈益群、米汉祖、朱钊鸿、周益民、潘仲明、黄继祖、陈振煦、黄相周、林仲文、王香石

(3)“广东省名中医”

1993年12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何广贤等70人“广东省名中医”称号:

何广贤、邱志楠、罗永佳、黎成科、刘惠纯、杨干潜、黄 敏、汤国杰、邱健行、周伯康、罗笑容、张梅芳、邓晋丰、刘伟胜、陈基长、李任先、丘和明、刘仕昌、余绍源、陈全新、黄宪章、李丽芸、禤国维、区永欣、劳绍贤、赵立诚、李国桥、黄春林、刘茂才、刘亦选、彭胜权、靳瑞、王德鉴、岑泽波、杨文辉、熊曼琪、张家维、陈纪藩、欧阳惠卿、朱秉匡、肖劲夫、骆继杰、李志铭、王孟庸、彭太平、刘菊芳、林星远、蔡妙珊、郭志伟、谢震强、曾汉基、赖伯良、刘英杰、孙康泰、李 旭、沈鼎荪、叶子宽、林天辅、陈渭良、周焕钧、洪启德、元日成、黎家玉、郑志道、郭朝广、梁其源、黄建业、欧阳汝忠、林君玉、魏甫贤。

2001年1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又授予吴伟城等41人“广东省名中医”称号:

吴维城、刘恩琪、莫 愚、祁开平、蔡康保、蔡炳勤、刘国普、陈镜合、许鑫梅、刘庆思、罗云坚、邓中炎、李俊彪、卢桂梅、黄松柏、沈英森、王启梁、黄海龙、陈福如、罗陆一、邹志为、郑瑞璋、朱嘉扬、钟广玲、潘金辉、欧兰芳、全 权、梁宏正、王子耀、柳河中、刘木荣、林英基、胡标伦、叶伟洪、蔡木扬、张有礼、陈先泽、卢永兵、欧炳楠、王伯章、谢国材。

(4)“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自1991年以来,国家卫生部、人事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岭南地区名中医名单有:

第一批:王德鉴、邓铁涛、刘仕昌、关汝耀、沈炎南、罗元恺、周伯康、钟耀奎、赵思兢、梁乃津、黄耀燊、靳瑞、黎炳南、冯耀南、何炎燊、林品生、周瑞石、钟明远、梁剑波

第二批:黄火文、罗致强、杨守玉、邱健行、邱志楠、彭胜权、熊曼琪、刘亦选、关国华、刘茂才、李丽芸、禤国维、黄春林、余绍源、刘伟胜、邓晋丰、郑志道、孙康泰、陈一鸣、夏洪生、骆继杰、孙外主、王孟庸

第三批:沈英森、邱健行、彭胜权、陈纪藩、刘伟胜、禤国维、王士贞、李丽芸、靳瑞、丘和明、许鑫梅、赵立诚、邓晋丰、余绍源、黄春林、邓铁涛、周岱翰、陈全新、刘庆思、崔学教、陈基长、陈镜合、欧阳惠卿、梁冰、蔡炳勤、罗笑容、张梅芳、林应强、陈福如、骆继杰、孙外主、夏洪生、何世东、

岭南历史

黎家玉、陈渭良、钟广玲。

第四批:张家维、劳绍贤、周福生、丘和明、陈纪藩、周岱翰、蔡炳勤、林 毅、司徒仪、黄春林、刘伟胜、冯新送、刘庆思、沈英森、莫 通、邱志楠、杨群玉、陈宝田、邱健行、王清海、卢桂梅、吴维城、罗陆一、陈志维、叶伟洪、余伯亮。

1990年首批 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周期1990——1995

1997年第二批 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周期1997——2000

2002年第三批 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周期2002——2005

2008年第四批

岭南历史篇二:地理环境与岭南文化

地理环境与岭南文化

吴启东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前言】岭南文化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祖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在历史上岭南文化长期处于边缘地位,近代以后才逐渐走在文化发展的前列。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岭南文化以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自身独有的特点。在岭南文化形成的过程中,地理条件、政治制度、外来移民和经济基础是影响最大的四个因素,其中起着决定作用的是岭南对内封闭,对外开放的地理环境。岭南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岭南文化既保留了自身的南越文化,又吸收了中原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的营养,形成了开放、包容、多元的岭南文化。

【关键词】文化 历史 地理环境

一、岭南文化的形成因素

(一)地理条件

岭南地区北靠南岭,南朝南海。北部的山区使广东和中原交通不便,阻碍了广东和中原的经济文化往来,使岭南地区一直保持与中原的隔膜状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轨迹。然而岭南地区面朝大海,海洋促进了岭南地区的对外开放。岭南人自古借助海洋向外探索,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所以在古代,岭南地区处于对内封闭,对外开放的境地。岭南除了受到中原汉文化的影响之外,也兼收并蓄了各地文化和外来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岭南文化。 岭南地区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岭南地区受纬度和海拔影响,兼具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的垂直地带性特点,形成了复杂的地理景观。水、土、光、热、生物资源极其丰富。但在原始森林密布,生产力低下的古代,岭南的地理环境又是恶劣的,外人难以久居,所以土著文化难以被外来文化消灭,也促进了岭南特色的文化和风俗的形成。

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岭南人形成了面对自然环境和机会的挑战,具有敢于开拓和勇于承担风险的决心和本领。

(二)政治制度

岭南地区有相对独立的政治制度。古代的地方氏族保存了岭南土著血统的主体地位。南

汉、南越等割据政权既扶持和发扬土著文化,也吸收了中原汉文化,奠定了汉文化成为岭南文化主体的基础。中央对岭南也实行了特殊的政策。闭关锁国时往往留广州为外贸口岸,重农抑商政策在广东也较为疏缓,鸦片战争后广东最早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上种种既使广东走上了自己独特的发展轨迹,也使广东受到西方文化很大的影响,使广东文化具有显著的开放性。上世纪80年代广东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外来文化涌入广东,岭南文化受外来文化影响深远,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

(三)外来移民

古越族人创造了岭南的古代文明,但远落后于中原的汉文化。汉人的南迁奠定了岭南文化的发展基石。历史上汉人的不断南迁使汉人成为岭南居民的主体,土著文化被汉文化融合,作为底层文化积淀下来。所以来自中原的汉文化成为了岭南文化的主体。由土著居民演变而来的少数民族以及后来迁入的回民、满人很大程度上保持了自己的民族文化,为岭南文化增添异彩。而南迁汉人由于迁入时间、源地、居住地的不同,分化为广府、客家、福佬三个民系,成为广东文化区划的基础。

(四)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也是文化形成的基础。宋代以前得岭南地区,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文化景观单调落后。宋代以后商品经济开始活跃起来,市井文化兴盛。明清以来,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以外贸为主的海洋经济成为广东经济的重要支柱。广东文化深深植根于商业的土壤之中,商业文化全面繁荣。鸦片战争后广东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许多城镇兴起了工业文明。而在现代商品经济下港澳文化、特区文化、城镇文化、企业文化方兴未艾。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之后,广东必将进一步发挥传统的商业优势,推进岭南文化的全面发展。

二、岭南文化的发展历程

(一)先秦时期

距今13万年前,曲江马坝、阳春独石仔、封开黄岩洞出现了岭南地区最早的旧石器文化。距今约1万年至3500年前,广东进入新石器时代,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址星罗棋布。说明岭南也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春秋时期,岭南开始进入青铜时代,青铜文化兴盛,但与之相应的奴隶制度并不发达,青铜工具较少用于生产,这限制了其社会文化意义的发挥。

但青铜时代毕竟是石器到铁器的过渡,是岭南从原始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动力。

南越文化与同时期的汉文化风格完全迥异,其中某些成分依然保留到现在。受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岭南地区的饮食习惯别有风味,既有水稻,又有水产,而且喜食各种野味,令中原人大为诧异。岭南人的衣着也充分利用了岭南地区丰富的森林资源,以棉、麻、蕉、葛、竹、蚕丝等为衣料,简单凉快,既物尽其用,也适应了岭南地区炎热湿润的气候特点。在居住方面,山区居民利用湿热气候所产生的洞穴为居所,而临海沿河地区则出现了木结构的“干栏式房屋”。交通方面,由于岭南地区水网密布,南越先民以舟楫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后世岭南造船水平在国内领先,与岭南水上交通的悠久历史密不可分。岭南地区也在南越文化的物质基础上发展出了相应的精神文明。险恶的环境令岭南人笃信鬼神并延续至今;在险恶的环境中为了自卫而断发文身;古越人甚至还有吃人的习俗。如此种种,古越人被称为蛮夷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秦汉六朝时期

秦朝时岭南地区纳入了中央的统治范围。秦朝组织大量汉人南迁,将秦朝的生产技术、礼乐教化、风俗习惯、生产方式带入岭南。秦军在进军岭南的沿线建立城堡、关隘、驰道,成为传播岭南文化的据点和通道。汉文化在秦朝第一次进入岭南地区,促进了岭南地区的开化。

秦末汉初,赵佗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此时岭南地区的物质文化已经有了较高水平,青铜、铁器制作技艺精湛。精神文化方面,赵佗一方面尊重南越文化,保护南越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又采取措施推动汉文化在岭南的传播,如鼓励汉越通婚、办学教民,使岭南地区移风易俗,加快了汉越民族融合,为开发岭南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赵佗死后,汉武帝平定岭南,汉文化再一次大规模传入岭南。中原的先进农具和生产方式在岭南得到推广,大大改变了岭南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同时各种公办、私办学校出现,促进了南越人的开化。但由于南越土著文化仍然十分强大,汉文化影响有限,传播缓慢。

直到西晋末年五胡乱华,中原战乱频仍、生灵涂炭,岭南地区才迎来了历史上中原的第一次移民高潮。同时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来自中原以士绅为主的移民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迁入岭南后很快成为当地大族,对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巨大,南越土著文化被逐步融合。

(三)隋唐五代时期

唐代中叶爆发了安史之乱,中原再次成为战场,遭到巨大的破坏。很多中原汉人为了避免战乱纷纷,向局势较平静的岭南地区迁移,形成了经济重心南移的第二次高潮。

除了移民之外,个人在岭南文化的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由于唐代中原仍将岭南视为化外之地,岭南成为了朝廷流放政敌的地方。许多心系百姓的政治家和文人来到岭南后,致力于岭南地区的开化、发展和汉文化在岭南地区的传播,为岭南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并未颓废消沉、而是积极为当地百姓谋福祉,在潮州驱鳄鱼、释奴婢、办学校、正乡音,潮州地区风气为之一变,当地为纪念韩愈的伟大贡献,一城江山皆姓韩,成为中原文化传播的见证。

广东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地,相对中原地区受外来文化影响较早。早在秦汉时期,来自南海及周边地区的土特产就已进入岭南。到了唐代,由于海上交通的发展,外来文化开始更多的进入岭南,使岭南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佛教与伊斯兰教开始在岭南传播,广州出现了阿拉伯人聚居区,西亚的经济作物也随之进入。岭南出现了特殊的外来文化景观。

(四)宋元时期

宋元时期是岭南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在前代积累的基础上,汉文化取代土著文化成为岭南文化的主体。岭南古越族已基本被汉化,成为汉民族的一部分。

两宋时期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侵,中原人民再次大量南下避难,岭南地区也再一次大量接受了汉文化的影响。两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经济、文化中心,所以南迁汉人多来自江南,他们也更容易适应岭南的地理环境。移民多是举家迁移,到达岭南后又聚族而居,形成强大的地方势力。在此基础上,广府、客家、福佬三大民系初步形成并一直延续至今。而少数未被汉化的土著居民逐渐退到偏远地区成为少数民族。这些民族与汉民族之间产生了隔阂,保持着古越族文化的显著特征,并发展出了自己的民族文化。

宋代中原文化的南下还带动了广东教育事业的发展。从广州出现第一家州学开始,到南宋年间,大部分州县都已经建立了学校。教育事业开始兴盛,一批读书人在科举考试中金榜题名。

(五)明清时期

由于商品经济和手工业的发展,海外贸易的兴盛,岭南地区不同程度得到开发,广东摆脱了经济落后状态,跻身全国先进地区行列。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岭南文化也开始走向兴

旺。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城镇得到长足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成为城市的主体。市民阶层对文艺享受的要求推动了市井文化的兴盛。粤剧、潮剧、汉剧及多种多样的小剧种先后形成并发展成熟,深受市民欢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造就了巨大的人才群体,他们的著作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在学术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也是岭南文化在封建社会所取得的最高成就。

在中国的明清时期,西方进入了新航路开辟后的航海时代。从1553年葡萄牙人占领澳门开始,西方文化开始注入岭南文化之中。葡萄牙人在澳门移植西方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观。澳门也成为天主教在东亚传播的中心。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澳门和广东传教多年,在肇庆建立起中国第一家天主教堂,成为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先驱。广东成为西方文化向内地传播的桥梁。

(六)近代以后

鸦片战争以后,广东是最早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地区。封建文化渐趋没落,西方文化全面进入,使岭南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震荡。

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下,封建经济逐渐瓦解。1872年陈启沅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成为中国民办工业的先驱。这之后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在广东各地大中城市建立起来。虽然广东的近代工业同全国各地一样发展缓慢,但也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对开拓人们的文化事业,启迪民智,改变社会风俗有巨大作用。

商品经济的活跃也影响了人们观念的改变。商品经济中的平等、自愿、等价交换原则融入到人们的价值观中。人们重视经济利益,追求物质享受,不愿受传统禁欲主义的束缚,有浓厚的商业精神。但这种观念有时也表现为不良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

鸦片战争是岭南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岭南文化的开始受到与原有文化截然不同的西方观念影响,表现出中国其他地域文化所没有的西方文化的特点。

三、岭南文化的特质

(一)开放性

岭南文化的开放性是由岭南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的。岭南地区北接南岭,南临南海。北部为山地所隔,与中原交流困难,但南岭群山中的几条通道仍使中原文化能够缓慢影响到岭南地区。而南部面向海洋,以广阔的海洋为通道,接受南海周边各民族乃至世界各国文化

岭南历史篇三:广东概况之历史简述

广东概况之历史简述

唐代以前

一、唐以前历朝对岭南的统治

据考古发现,距今13万年前,就有早期古人“马坝人”生活在岭南地区。古时岭南的居民,主要是百越族中的南越、骆越、西瓯等族群及其先民。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秦始皇派任嚣、赵佗统兵平定岭南,在岭南设置郡县。从此,岭南开始直接纳入中央王朝的版图。

秦朝末年,中原爆发农民起义,群起反秦。赵佗趁机于汉高祖三年(前204)在番禺建立南越国,称南越武王。至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被平定,南越国历经五世,存在93年。

秦统一岭南后,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与岭南土著民族杂居,共同开发岭南;南越国期间,又采取“和辑越人”政策,开始了民族融合的过程。

三国期间,岭南为东吴孙权所管治,战事较少,社会相对安定。吴黄武五年(226),孙权将交州一分为二,东部称广州,广州自此得名。

两晋期间,岭南地区的政局基本稳定。

南北朝期间,我国南方先后出现宋、齐、梁、陈4个汉族封建王朝。其中陈朝皇帝陈霸先是崛起于岭南的封建皇帝。

东汉末年和两晋期间,又有大批中原人民避乱南迁,更促使岭南的经济社会生活和民族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南朝之后,“越”、“蛮”、“俚”、“僚”等古代岭南少数民族的泛称陆续从史籍中消失,到唐宋时基本上同化于汉族。

隋朝建立后,在粤西俚人女首领冼夫人的支持配合下,于开皇九年(589)统一了岭南。隋平岭南后,在岭南合并州县,取消郡一级建制,推行州县二级制,改变了南北朝时期建置混乱的情况,提高了行政效率,减轻了人民负担。从南朝到隋朝,冼夫人在团结各族人民、促进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二、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发展状况

春秋战国前的岭南,地广人稀,居民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采集。经济发展缓慢,被视为“蛮荒之地”。春秋战国时期,岭南的青铜铸造业有比较明显的发展和进步。

秦统一岭南后,留戍军队,大批中原居民南迁,带来铁制农具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加速了岭南的开发。岭南地区社会较为稳定,也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汉代,岭南地区的耕作技术,已达到当时的先进水平。随着农业、手工业、造船业、商业及海陆交通的发展,对外贸易有了新的进展。徐闻、合浦(今属广西)成为对外贸易港口。汉武帝派遣的中国船队,从徐闻出发,航行南海诸国,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番禺(今广州)成为对外贸易集散地和岭南的一大都会。东吴至南朝,中国对外贸易的重心逐渐移到广

州,广州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和南海交通枢纽。

唐代以前,岭南的文化教育远远落后于中原地区。即使是秦平岭南后,在较长时间内,广东地区仍处于一种蒙昧的状态。汉平南越后,朝廷在南海诸郡推行汉制,创设学校。此后,随着北方士人的大量入粤以及一些官员的倡导,岭南各州县的文化教育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与中原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与文化教育相对落后形成对比的是:两晋及六朝时期,道教在岭南有了很大的发展;交广地区更成为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六朝时期,广州成为岭南以至整个南朝的佛教重地。

唐 代

一、唐代对岭南的统治

唐代在地方行政上仍实行州县二级制。将全国划为十个道,岭南道是其中之一。唐初道为监察机构,后逐渐成为州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设节度使。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岭南道被划分为岭南东道与岭南西道,岭南东道治广州,辖今广东大部。

唐代在岭南实行一系列有别于中原地区的措施,如不实行均田制,而按户税米;明令禁止掠夺和贩卖“生口”等。唐王朝在岭南最重要的治理措施之一,就是削弱岭南的豪族势力,改变了岭南地区的社会结构,强化中央王朝的统治。

唐僖宗乾符六年(879),黄巢起义军占广州,削弱了唐朝政府在岭南的统治势力。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五代十国的更替。后梁末帝贞明三年(917),刘?在广州称帝,建元乾亨,国号大越。次年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国。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南汉后主刘鋹降宋。南汉国存在54年,在“十国”中仅次于吴越。

二、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

隋唐之交和安史之乱期间,中原地区人民纷纷南迁,形成了两晋以后又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潮,使得岭南人口大幅增长。

唐代随着人口增长,出现较大规模的耕地开发,同时农耕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铁农具和牛耕已普遍使用。岭南部分地区粮食产量已接近江淮地区,亦即接近全国粮食产量先进水平。经济作物有较大发展。

唐代,岭南的手工业门类有了很大的发展。冶铁业有了很大进步,技术处国内领先水平;陶瓷制作技术有明显进步,陶瓷制品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纺织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岭南的丝织品在海内外很有市场,销路甚广;造船业已经具有很高水平,规模也较前代为大,很受各国商人欢迎。

唐代,岭南地区的交通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特别是玄宗朝宰相张九龄主持重修大庾岭道后,五岭南北之交通得以畅通。使岭南的商业日趋繁荣,对外贸易也十分兴盛。广州成为世界著名的东方大港,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中外货物的集散地,品种多,交易量大。有许多外国商人到广州进行贸易活动。

三、文化教育状况的改观和宗教的兴盛

唐以前,岭南文化仍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唐代岭南文化大为改观。各州县均设学校,招收生徒,授以文学、律法、算术、医学等知识。朝廷派往岭南任职的官员,多是注重地方教育建设的,对岭南的教育多有建树。私学这一时期也得到发展,被贬降来岭南之官吏,对提高岭南的文化水平起到积极作用。文化教育的发展,培养出不少优秀人材,一些人如张九龄、刘轲、邵谒、韦昌明等,在文学、史学等领域取得斐然成就。

唐代,岭南最为盛行的宗教是佛教。整个唐代的大多数时候,当朝统治者都扶植佛教,因而,岭南佛教在唐代进入了一个兴盛时期。广州更是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的中心。唐代岭南佛教最大的事件是惠能创立南派禅宗。南派禅宗的创立,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对佛教的广泛传播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伊斯兰教是于唐初传入中国的,而在中国的首传地是广州。

宋、元时期

一、宋、元在岭南的统治

宋平南汉之初,暂把岭南作为一个行政区域,统称为广南或广南道。太宗至道三年(997),将岭南分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广东得名和广东、广西之分自此始。

南宋临安政权灭亡后,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拥赵昰建立行朝,继续抗元。赵昰病死后,又拥立赵昺为帝,在广东新会建立崖山行朝。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元军攻克崖山,南宋政权最后结束。与此同时,广南各州府军民开展长达3年的抗元战争,均先后失败。

元朝平定广南后,将今广东境分为广东道和海北海南道。广东道领15路(州),36县,隶江西行省;海北海南道属今广东者有7个路(司、军),22县,隶湖广行省。

二、方言的初步形成及经济的发展

历代岭北南迁居民,带来了中原地区的语言,这些语言同原居民越族人的语言长期接触和融合,形成颇为独特的方言,主要有粤语方言、客家方言和潮州方言。这三大体系于宋代初步形成。

由于中原和江淮地区人口的大量迁入,宋代广东的耕地得到进一步开发。珠江三角洲的荒丘、沙坦这一时期得到较大规模的垦耕,珠江、韩江兴筑了不少防洪堤围。各地都建有颇有效益的水利工程。耕地面积的扩大和水利的兴修,加上生产技术的改进,使粮食总产有了很大提高,宋代广南粮食自给有余,并有粮食储备,稻米还有输出闽浙甚至远销占城。其他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特别是水果、花卉、蚕桑等都较前代有所发展。

这一时期,手工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陶瓷业规模远远超过了前朝,并吸收了北方制瓷的一些工艺。铸钱业在北宋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在广东设立了永通和阜民两处钱监。广东的这两个钱监的铸钱量分别居全国13个钱监的第一和第二位,两监的总产占全国总产近三成。宋代,广南东路的盐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成为社会生产的重要部门。州县治所的修筑和扩建在宋代也有较大发展,广州城的面积是唐代的4倍。

水陆交通的整治和沿海航线的扩展,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宋代,广州仍保持着商业大都会的地位,是各地商品的最大集散地,且于城内已形成专门商业街如米市街等。与此同时,

潮州、英州、连州、琼州等地的商业也日益发达。商业活动甚至还扩展到远离城镇的乡村。

宋代朝廷对外贸采取鼓励的政策,对来广州贸易的商船采取许多保护的措施,对外国商人也比较友好和优待。为了管理各地的对外贸易,朝廷于广州设市舶司。当时与广州通航贸易的国家和地区较唐代大有增加,见于记载者达数十处。

三、文化教育的发展

宋代,广东的文化事业进步加快。最为突出的是,开始建立州学和部分县学。宋初,广东只有少数的州如潮州、连州等有正规官学,后又建立有高州、新州、封州等几所州学和海丰县县学。县学的建立稍迟,且较少。至南宋时,所有州都建立州学,过半县创建县学。至南宋,广东共办有书院33所,主要集中在广、惠、循诸州。元初,广东的学校教育受到战争破坏,但不久就得到恢复,并继续有县学、书院和乡校的创设。南雄、广州、琼山、曲江等州县还设立了蒙古学,教蒙古人、色目人识汉字。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优秀人物不断涌现。宋元时期,广东共有进士610人。宋代,广东已出现了一些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人物,较突出的有曲江人余靖、增城人崔与之、番禺人李昴英等。

明代和清代前期

一、 明、清两朝的更替

明洪武元年(1368)正月,朱元璋建立明王朝,二月,明军进取广东。次年,明朝廷改广东道为广东行中书省,并将海北海南道改隶广东。广东遂成为明朝的十三行省之一。终明之世,广东的辖境都没有变动。明朝在广东的统治之重要措施之一,是设立卫所。卫所的设立,大大加强了广东的海防。

明王朝灭亡后,朱明宗室桂王朱由榔在肇庆建立南明永历政权,后退迁广西梧州。粤中义军抗清斗争,所在皆有,但均告失败。

顺治九年正月,清军攻下琼州府,广东全境遂为清廷所统治。

二、明代的海禁与清代的迁界

明初,朝廷实行海禁,禁止民间出海贸易,只允许朝贡贸易,由官府统管。至嘉靖年间,海禁始开,广州的民间对外贸易始有所恢复并渐趋兴旺。

顺治十三年再次下令禁海,严禁浙江、福建、广东、山东、天津等地商民船只出海贸易,禁止外国商船来华贸易。

但海禁令并未能收到如期效果。顺治十八年,朝廷发布迁界令,令山东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50里。此后,广东于康熙年间先后两次迁界。康熙八年一月,清廷允许康熙三年第二次迁界的地区复界。但第一次迁界的地区直至康熙二十三年一月才得以复界,历时23年的迁界暴政至此才告结束。但仍实行海禁。海禁与迁界,使广东蒙受巨大损失。

三、经济的发展

明代,广东开展了农田水利的大规模兴建。整个明代全省兴建农田水利工程1166宗。其中筑堤围850条。在大量兴修水利的同时,还进行沙坦围垦、荒地开垦和开发丘陵地带。从洪武二十年至万历二十八年(1387~1600)210余年间,广东的耕地面积由2373.4万亩增加至3341.7万亩,增加41%强。清代继续大量兴修水利,并实行奖励耕垦政策。

这一时期,农业的耕作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的改进,已经从粗放型的耕作改变为重视选种、施肥、灌溉和季节性的精耕细作,同时发展双季稻连作制和间作制,一些地区如琼州的水稻种植还一年三熟。粮食总产和单产都有大幅提高,经济作物得到较大的发展,“桑基鱼塘”耕作制度在一些地区迅速发展,到乾隆朝进入一个全盛时期。

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农业的商品性生产提供了条件。明代中叶以后,农副业产品不但种类和数量多,而且逐渐形成大小不等的商品生产专业区域和专业户。

农业的商品性发展,带动了手工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广东的手工业有了飞跃性的发展。冶铁业的分工已十分细密,不少作坊并颇具规模,生产各种各样的铁器。佛山成为当时全国的冶铁名镇。广东陶瓷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其规模、品种、产量和质量都较前代有了很大提高,其中石湾陶瓷最为著名。丝织业此时由于养蚕业的进步而得到发展。丝织按种类分为18个丝行,其专业化已达很高的水平,并具有相当的规模。广州在全盛期有职工三四万人,道光年间,佛山有棉织工人5万人,当时的老板和工人已成立有代表各自利益的行会——东家行和西家行。榨糖、制葵、织席、制盐、采珠、造船等业这一时期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至清代,广东的各类手工业的规模均较前代有较大的发展,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雇用工人进行生产,可以说是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由于清政府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资本主义的因素处于发展缓慢的状态中。

与此同时,广东的商业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推动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时,作为岭南都会的广州,商业的发展更是处于领先的地位。复界和开放海禁后,商业也逐渐趋于繁荣。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政府决定关闭闽、浙、江三关,仅留粤海关一关对外通商,广州的商业贸易空前繁荣。

由于经济的发展,沿江、沿海出现了一批新兴城镇;农村的圩市也得到很快的发展。

四、文化进步

明代,广东的文化水平与中原及江南地区渐趋接近,这方面最突出的表现是陈白沙学说的传播及“江门学派”的创立。陈白沙是明儒心学的创始人,后世以陈白沙所创的“江门学派”与王阳明所创的“姚江学派”并称为明代两大学派。

清代前期,广东的文化仍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发展。

清初,广东出现了3个著名的诗人:屈大均、陈恭尹和梁佩兰,被称为“岭南三家”。至乾嘉年间,广东著名的诗人有黎简、张锦芳、黄丹书和吕坚,并称“岭南四家”。地方志的大量编修,也是这一时期的一个文化成就。

教育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康熙年间,广东书院创办开始增多,以官办为主。至嘉庆年间,广东共新建书院255所,其中著名的有粤秀书院、琼台书院、越华书院和端溪书院。以省份来算,广东所建书院数在全国居于前列,此时,广东的文化发展已超过中原一些地区。

相关热词搜索:岭南 历史 岭南历史地理 岭南的历史文化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