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科相关 > 历史 > 正文
 

古城历史

发布时间:2024-03-29 21:21:16 影响了:

小编语:为你精心整理的古城历史,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果喜欢就请继续关注我们博文学习网(www.hnnscy.com)的后续更新吧!

古城历史篇一:台儿庄古城的历史渊源和兴衰变迁

台儿庄古城的历史渊源和兴衰变迁

文/王密

台儿庄原名台家庄,简称台庄,系以姓氏名村,其可考历史可追溯到西汉晚期,时为兰旗侯国东南隅的一个普通村落。东汉时期,兰旗国除,并入兰陵县。唐宋时期,兰陵县并入承县。金元时期,承县更名兰陵县,明清及民国时期又更名峄县。台家庄先后隶属之,初为集镇,后建城邑。1948年至1953年,台儿庄一度为兰陵县驻地。1962年至今,台儿庄为枣庄市台儿庄区政府驻地。

一、台儿庄古城的历史渊源

台儿庄一带在汉代即有人类居住。位于东门里的凤凰台,传说为汉代遗址,是台儿庄已知的最古老建筑。2010年修复阴沟(今称月老河)水系时,曾发掘出一批尸骨,根据墓葬的形态判断,应该是一处汉代平民墓。据考,台儿庄的老户人家台家就居住在东门里至阴沟一带。此外,位于小北门外西北方向的花桥,为台儿庄老户人家花家所筑,其两端桥墩内侧各镶有一块石板画,传说为汉元帝时期丞相匡衡所作。2003年,在花桥东南侧一带发掘出一处汉墓群,出土有陶猪圈、陶罐、陶磨、带钩、五株钱等具有东汉时期葬俗特征的文物,从墓葬的规格和文物的特征分析,应是一个大型东汉贵族家族式墓葬群,不排除是花家的墓葬。相传台儿庄原名“台花庄”,为台、花两家最早定居、繁衍形成,可能就是在这一时期。

唐朝开元年间,准提菩萨信仰开始在中国迅速流传。台儿庄大北门外荣桥西侧即建有准提阁,是台儿庄有史可考的最古老建筑。“台家庄”始见载于准提阁碑文。此外,唐梁之际药学家、兰陵人萧炳亦葬于台儿庄。1966年,顺河街尚存萧炳墓碑一通。

北宋时代,狄青、苏轼等人先后主持大规模开发徐州(古称彭城)利国铁矿,台儿庄濒临的柤水开始担负利国铁矿石外运的功能,至此被称为彭河,俗称运铁河、新河、中心沟,明万历年间京杭运河避黄改道经过台儿庄时即借彭河通漕。期间,台儿庄逐渐发展成为集市,称为“台家庄集”,陆续新建有三皇庙、玄帝庙、泰山行宫等建筑。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工部尚书刘东星主持开通泇运河,当年有十分之三的漕船北上经过台儿庄。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工部右侍郎李化龙又主持泇河上下游的改道工程,当年八月正式通航,时有十分之八的漕船北上经过台儿庄。开泇时,李化龙在台儿庄南运河上兴建了台庄船闸,在船闸南沿河兴建了台庄公馆。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为保证泇运河的航运秩序和防务安全,工部右侍郎曹时聘又奏请添设台庄闸官闸夫,新置台庄巡检司。至此,台儿庄始有

闸官署、巡检署等官署见载。明末清初,台儿庄又相继建有兖州府泇河通判署、峄汛县丞署、台庄闸汛千总厅等河政机关衙署,以及沂州镇标前营(后更名台庄营)游击署(后改建为参将署)、守备署、把总署、沂州镇总兵行署(后先后改建为登州镇总兵行署、兖州镇总兵行署)等绿营衙署。崇祯十二年(1639年),扬州兵备道在邳州黄林庄树运河防务碑一通,始载“台儿庄”一称。

二、台儿庄古城兴建的背景和过程

泇运河的开通和台庄闸的设立,促使台儿庄迅速成为南北客货流的集散地和中转站,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同时,因处于山东省和南直隶的边境地带,各级政府控制薄弱,动乱时频遭攻掠,严重威胁着漕运和居民的安全。有史可考的事件主要有:

崇祯十三年(1640年)冬,“运河南贼起,守土者不时扑灭,因致燎原,韩庄以东数十里遂皆盗区”(光绪本《峄县志》);

崇祯十四年(1641年)二月初六,“泰安州土贼数千人??掠台儿庄,焚杀甚惨”(光绪本《峄县志》);

崇祯十五年(1642年)二月,王俊义军南下台儿庄,拦劫运河漕运; 顺治元年(1644)八月,清军南下占领台儿庄;

顺治四年(1647年)正月,王俊义军一度攻占台儿庄。王俊义军盘踞在峄费山区,声势浩大,应者云集,他们联合滕县、峄县农民军及鲁西南榆园农民军共同抗击清军,曾两次攻克峄县城,致使“官僚枕戈城头”,惶惶不可终日。

长期的动荡使台儿庄人口由两千户锐减一半。清初邑人李狄门追述称:“兖州之域有台庄,山左隐僻处也。自泇河既导,而东南财糈跨江绝淮鳞次仰沫者凡四百万有奇,于是遂为国家要害云。其地平衍四彻,民风朴淳。考诸传为鄫子国,善犹有鄫子氏之遗风焉。频年以来,寇聚于垣,啸则过市,顿戟一怒,并吞无遗,既无与画地作营,亦岂能背水而阵?每当风鹤一警,四出崩奔,妇子童昏,流离道路,粮艘停泓而不进,商舡摇橹以纷靡,加之舟航所通,播扬易远,骇惑吴越,震惊京师。察其风声,不止患苦一方而已也”(《募建台庄城引》)。

顺治四年(1647年)秋,山东按察使司佥事、分巡沂州道蒋鸣玉到峄县巡视,台儿庄“交走骛驱之子,闻风还集者前后相属于路”。蒋鸣玉曰:“民实我归,而弃之中野,非计也”(《募建台庄城引》),遂与兖州府通判曹氏、峄县知县何文澄共谋修建台庄城,上下咸协无异,即命封人虑事量功。于是“四方之民垂涕相贺”,无不对蒋鸣玉感恩戴德。

继之,山东布政使司参议、分守沂州道祝思信主持兴修台庄城。他知人善任,委托峄汛县丞雷烇全权办理。逾年工竣。城邑傍泇河而建,东西长1.1公里,南北宽1公里,占地0.68平方公里。

圩墙环村一周(含运河护岸墙)。自底沿而上向内倾斜,宽约3米,高约4米。咸丰七年(1857年),圩练长尤训光倡捐在土坯墙上端用砖新砌垛口,次年十月因捻军攻掠而一度中断,至咸丰九年(1859年)工始竣。

圩沟在圩墙外9米。自小南门外起,逆时针环邑半周余,至西门外止,两端通运河。长约5.7里,宽约10米,汛期深约2米,旱时水深约1米。

城邑东、西、南、北四面共有城门5座,内外道路相通。城门外立面内侧皆有题字,东门题曰仰升,西门题曰台城旧址(相传台儿庄为“梁王兵败于台城”之地,故名),南门题曰惠迪吉,北门题曰中正,小北门题曰承恩湛露(传说清高宗乾隆皇帝曾由此门进城巡游,故名。后题字改为敬湖)。后为方便运河商旅进出,又增设小南门,题曰迎祥。城门均为用砖头圈起来的半圆形圈门,除大南门外,砖头皆泥以沙灰。东、西、南、北4门还各建有两层门楼,高约7米。小南门建有两层炮楼,专员防守。

顺治八年(1651年)初,王俊攻克峄县城后,复进军台儿庄,不克,遂转攻徐州,在德胜闸截获清政府船队。雷烇因此事遭牵连解官,去职之日,至无以为归装。雷烇在任期间,不仅修筑了台儿庄城池,而且还因调试有方,使运道大通,曾受到巡漕御史的举荐。及其去职,邑人皆为之抱冤。

三、台儿庄古城的兴亡和重建

清代前中期,政局稳定,人口渐丰。受惠于泇运河航线的开辟,台儿庄再度繁盛起来,逐渐发展成为峄县的经济中心,俗称“天下第一庄”。及至乾隆、嘉庆年间,台儿庄城内人众房密,有常住人口5千户(共约2万余人),房屋约1.5万间;城外水畅路通,除依傍泇运河外,还有两条通往峄县城的南北向官道,以及一条在拖梨沟连接津浦驿道的东西向官道。

咸丰年间,太平天国曾三次攻掠台儿庄。咸丰八年十月初一(1958年11月5日),张乐行、刘天福曾率捻军“长驱直入,纵掠三日乃去”。九年(1859年)四月十五日,刘天福率捻军复攻台儿庄,不克。十一年(1861年)秋,北汉王刘平亲率10万幅军,再次攻下台儿庄,并在这里设立军营。十二年(1862年)二月,清军始克复台儿庄。

清末至民国前中期,峄县中兴煤矿公司在台儿庄西郊设立了煤炭专用码头及炼焦场、码头贮煤场、卸煤场周转基地,后又相继铺筑台枣、台赵支线铁路,设置南北两处车站。南京国民政府还组织修建了台潍公路。便捷的交通保证了台儿庄社会经济的持续繁荣。至民国中叶,台儿庄城内共有2600余户人家(约1万余人)和6000余栋房屋(共20000余间),其中学校40座,药栈(医院)18座,庙宇30座,其他商铺百余家。

台儿庄古城曾在1938年春发生的中日台儿庄战役中遭到毁灭性破坏。战役

前夕,在国民政府的有效组织下,古城内的居民几乎全部撤离古城。战后,基于故乡情结和现实生活的需要,迁出古城的居民大多返乡,自发在故居旧院残存墙基的基础上重建家园。

1939年,水路、铁路运输恢复正常,台儿庄市场渐趋繁荣,新兴商号不断出现,各行商家达75户,从业人员600多人。仅货栈就有12家,总容量达800吨,总营业额为8000元(银圆)。

1945年10月下旬,台儿庄镇政府组织群众将圩墙和铁路一并拆除。此后,虽经多次破坏和修葺,但古城的街巷、水系肌理仍然保存完好,古城繁盛时期的面貌和传说故事也为人们津津乐道并代代相传。一些老人精心收集、珍藏的老照片、旧物什,以及根据记忆绘制的战后台儿庄城区地图,同战争遗址一起成为古城繁荣过去的见证。

1948至1949年,台儿庄大批青年学生、仁人志士追随南京国民政府徙居台湾,致使部分文物流落异地,人文记忆出现残缺。六十年代,城乡各地开展“破四旧”运动,清真寺、泰山行宫等庙宇残存建筑,以及昔日富户留下的碑冢等历史文物均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此外,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人居环境的改善过程中,许多老建筑被拆除,碑刻被挪用,都造成了台儿庄历史街区的二次破坏。

2009年,枣庄市政府开始重建台儿庄古城,在科学保护明清水工设施等历史遗存的基础上,恢复城池及城内因战争等人为因素毁坏的建筑。基于历史认知限制和现实功能诉求,重建的古城建筑打破了原有的时空格局,选择性地将不同历史时期的精华建筑融为一体,重新规划,根据审美需要艺术性地穿插古典建筑、园林或街景,以求做到外观上的和谐统一和旅游经济的效益实现。同时隐性配置现代化的水电管网系统,以求重建后的建筑可以更好的发挥现实效益。

2013年,台儿庄古城重建工程告竣,并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AAAAA级景区,总建筑面积达35万平方米,共有10条主街、72条小巷,道路总长18华里;有10条河流,10处汪塘,水域总面积21.7公顷,水系总长22华里;有单体建筑1088座,院落218栋,桥梁108座,码头120个,各具形态,精工考究。重建的台儿庄古城充分做到了历史原真性、审美艺术性和社会功能性的完美结合,被国家文物局批准为国家文化遗产公园。

2013-10-9

古城历史篇二:遵化古城历史概述

遵化古城历史概述

提起遵化,总有“莫道忘情幽燕地,尚存思乡一片心”之感。

古今,人们称这里是块“风水宝地”,“万里河山有燕塞,千年风气自荆轲。” 据测,五、六千万年以前,由于地应力的剧烈运动,地壳发生了变动,燕山的叠起,平原的下沉,这里自然而然地出现了一块“山石块垒,危峰雄特,水冽土厚,风高气寒,其草木皆强干而丰本,虫鸟之化亦劲踵毳而瞿瞿然迅飞”(《天府广记》)之地。险峻峥嵘的燕峰,繁星似锦的点缀在1

古城历史

521平方公里的沃土上;绵延巍峨的长城,巨龙般的展现着跃跃腾空的雄姿;黎 、沙、漯水,舞绸般的飘荡在丘陵、平原之间;600多个大小村庄,棋子一样的罗布在三山两川,辉映着勃勃生机的洞天福地,显示着这里的物阜民丰,繁荣昌盛!遵化的成因

作为历史见证者的考古史料,遵化人民同样发掘许多。1972年从君子口采集了植物化石,象腿骨、马牙及刮削刀、打制石器等,经专家考证,断定是四、五十万年前同北京猿人生存着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证明,遵化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早已形成了民族定居的部落,与兽相持地繁衍生息了。至商周时代,从出土的石斧、石磨、陶罐、铜鼎、铁盘等测定,居民的生活条件和劳动能力、工艺水平都大为改观,已然过上林茂水足、食宿安乐的生活了。 追溯历史,从诸多资料看,遵化最早在商汤时就属于蓟了。《逸周书?世浮解》:武王克商,“凡憝国有九十九,凡服国六百五十有二。”今人阎崇年认为:蓟国,作为“自然生长的国家,在武王克商以前,就已经存在于今北京地区”,“为其时众多诸侯国之一”。《史记?周本记》记述 :武王克商后,封“帝尧之后于蓟”。《博物策会》亦载:“ 范镇之赋出幽州也。究其沿革,唐虞则为幽都,夏殷皆入冀地,周封尧后于蓟,封召公于燕,正此地也。”因此说,距北京百余公里的遵化,当属之无疑。

后来,属燕国。这也是个自然生长的国家,在今北京至辽西一带。《史记?世家》载:“武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日下旧闻考》燕国逐渐侵大,“并渔阳、上谷、右北平、辽东、辽西诸郡地。”遵化一带即属北燕,由此得知,遵化在春秋以前无建制。然而,有些史实却与遵化有关:被誉为“燕昭北筑黄金台,四方豪杰乘风来”的贤王燕昭王茔墓,就坐落在市郊东南40公里远的铁厂镇西面无终山东麓;《搜神记》载:晋司空张华,发现燕昭王墓前有一美女,日夜与其交谈。后被张华识破,乃墓前一木华表受日精月华所变的一只斑狐,现形而去。

春秋时期,属无终子国。无终氏, 系从尧舜时代存至战国末期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又称山戎、北戎。以种植、畜物、山林采集为业,大葱、大豆等为特产。《史记》里就有北方“山戎,发、息慎”记载(《五帝本记》)。《汉书?匈奴传》云:“燕北有东胡、山戎。各分散溪谷,自有君长,往往聚者百有余戎,然莫能相壹。”当时对燕、赵、齐、晋筹都有威胁。它于公元前707年曾“越燕而伐齐”;44年之后又伐燕。于是,燕昭王联合齐桓公伐讨于它。无终子嘉父战败之后,逃至遵化东南铁厂镇西山的无终子洞,避难至死。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于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划分全国为36郡,设守尉丞。其中所设右北平郡里的俊靡县,即在遵化,始有县治。六国虽被灭掉了,可塞外的匈奴、鲜卑等少数部落仍不断侵扰内地。秦始皇于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命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70余次。又经过10年的努力,把秦、赵、燕等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即称今之万里长城。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46年)九月,韩广为赵略地至蓟,后来竟自立为燕王。不久,项羽封藏荼为燕王,改韩广为辽东王,都无终(包括遵化)。当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大将韩信率兵征讨叛汉的燕王藏荼,追杀中来到无终一带。遵化城南50 华里的慈应山寺里,曾经留有“韩信攻书室”碑碣,200余年前的清末,其石案、石砚尚在。迁西县等

地也留有他的足迹。

西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封皇子旦为燕王,置16州。幽州领郡10,右北平郡包括无终,俊靡、徐无、土垠四县。遵化则在俊靡、徐无二县之内。此际,古今人们口碑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成语,就出在右北平郡内: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帝拜大将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因英勇善战,被匈奴称之“飞将军”。他曾出卢龙塞侵获了匈奴首领单于。又因当时境内多虎豹,常伤人,李广一次来到郡界东南的今卢龙县东南十余里处,夜里在追射猛虎中,发现前面草丛里像只卧虎,搭箭猛力射击,结果是块虎头石,但见矢头已穿进巨石尺余深。《卢龙县志》用 “脚踩烟墩山,箭射虎头石”来描写李广射虎的雄姿。

王莽篡位后,改右北平为北顺,属幽州,改俊靡为俊麻(包括遵化在内),徐无县曰北顺亭(包括玉田、丰润)。光武帝刘秀恢复汉朝之后,仍称右北平, 仅辖土垠、徐无、无终、俊靡(遵化)四县。《后汉书》载:“更始二年(公元22年)正月,公 (指刘秀)到蓟。”不久,因南方会中乱,他便率军南驰讨伐。 贼退后,“光武还蓟,复遣(即蓟州太守耿)与十三将军追贼至潞(通县)东,及平谷, 再战。遂穷追于右北平无终,土垠之间,至俊靡(遵化)而还。”此后,为光武帝包打天下,被誉为 “伏波将军”的马援,于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阻挡乌桓、鲜卑等搔扰右北平(包括遵化),曾来此地筑堡立县,击败外敌,展现他那“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的雄风。再者,遵化城西60华里远的石门镇东山脚下,有座“将军庙”(“文革”前已拆),内塑两尊高大的泥像,是为祀泯汉中郎将孟益和骑都尉公孙瓒的。原来,汉灵帝中平四年(公元187年),渔阳张纯诱辽西乌丸丘力居等造反,占领幽、冀二州,张纯自号弥天将军、安定王。灵帝派中郎将孟益率公孙瓒讨之,终于在石门峡把他打败,抛妻弃子北逃,后人建庙塑像以祷之。又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夏,任司空、冀州牧的曹操率军东征乌桓时、驻足于无终(包括遵化),派人特请名人田畴共议。畴愿为向导,择北路出喜峰口, 奔平泉,直捣乌桓老巢,使其一举成功。 东晋永和八年(公元352年) ,幕容俊称帝于蓟(北京),国号大燕(史称前燕)。遵化属幽州北京郡的俊靡、徐无县。北魏初,遵化属幽州右北平郡,领无终、土垠、徐无三县,后俊靡(遵化)并入徐无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右北平更为渔阳郡,仍隶幽州,领三县。北齐(公元552-577年)间,遵化归土垠县内,隶属东北道行台。此间,也曾多次修筑长城,自西河郡总秦戍(今山西大同西北)东至渤海(今山海关),长达3000余华里,每隔10里设一戍(驻兵据点),要害处设州,镇25处。北周(亦称后周,公元556-581年),改置燕、范阳二郡,把徐无县并入无终县, 后由渔阳郡兼领之。隋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废州置郡、属渔阳郡无终县,后又改称渔阳县。大业十年(公元614年)三月,炀帝曾亲征高丽,七日高丽遣使请降。大业间,评剧《对花枪》中的罗艺,曾经以虎贲郎将镇守幽蓟,自称幽州总管。其后代罗章,曾在遵化洪山口与洪月娥招亲,传《罗章跪楼》一戏,就出在此地。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高开道,就在此地兴起,后占领渔阳郡,自称燕王。唐代,县置变动频繁。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再建无终县,属蓟州渔阳郡(隶安东都护府),万岁通天二年(公元696年),无终县更名玉田县。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仍隶属幽州。八年(公元720年),隶属营州。三年后又归属幽州。十八年(公元730年),割渔阳,玉田、三河置蓟州。翌年,在渔阳郡东北90华里有洪水守捉,又东北30(华)里有盐城守捉(即遵化)(《新唐书?地理志》)。至今,遵化境内流传着许多唐王李世民东征高丽的轶事:市区西南50余华里的平安城镇,原叫温泉乡,李世民路过时在此疗疾,病愈后赐名今称,后人建起了唐王庙。相应的是,镇北20余华里的长城南麓建有延寿寺,是因为他在此度过生日而祀;镇的附近有他赐名的慈应寺、济悯寺等,镇东南有他晾过盔甲的晾甲山,饮过马的涌珠泉、搬倒井及渡过河的“魏进塞出漏汤河”等。天宝年间“安史之乱”,同样波及到遵化。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史思明之子史朝义弑父后,被李怀仙追杀得由

遵化逃到山海关,仍被捉回缢死。

五代十国间,后梁乾化元年(公元911年)、唐检校司空,幽州卢龙军节度使刘仁恭之子刘守光,囚父杀兄,称帝幽州,国号大燕(史称中燕),改年号应天元年,据有幽州,蓟州、平州、营州、沧州等地。当时遵化属平州所辖,应天三年(公元913年),晋王李存勖灭燕,10年后又灭后梁,称帝为唐,史称后唐。在平州买马监的基础上正式建起遵化县。旨在遵从君王的德化之意。当时,全县仅有100余村。传说,《李三娘打水》一戏,就发生在京东一带。原后唐明宗婿、官河东节度使的石敬塘,于清泰三年,(公元936年)引契丹兵灭了后唐,自封为晋。自称“儿皇帝”;天福三年(公元938年)十一月,他割燕云十六州给契丹国,其中包括蓟州遵化县。自此,“遵化”之名正式启用。

历史的演进

北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从辽国收回6个州,其中有蓟州。改名滦川郡,郡治遵化、隶燕山府。三年后又归于金,改称云中府路。

这里介绍个发生在遵化境内“五虎棍”的故事:宋太祖赵匡胤发迹前,曾由涿州故里来遵化看望清油观主的叔叔。清油观位于今东新庄镇后毛庄东北侧。恰巧在此同柴荣、郑子明结拜成三兄弟。就在此观东南三华里的平山寨上驻扎董家五虎,称霸一方。山下一桥名“销金”,意思是凡过此桥者都得留下买路钱,否则非打则骂。一天,赵匡胤三人来过此桥,因不付金钱争斗起来,最终五虎被打败后逃回山寨。这时,五虎的妹妹董秀英武艺超群,次日来战赵匡胤等。果然这三人均抵挡不过,可郑子明竟然脱掉裤子而臊跑了董小姐,最后赵匡胤收容了这五虎干将。后人特将此事编成一当花会——“五虎棍”,上演至今,遍及全国。如今,一些遗迹尚存,传说世代不衰。

辽国时,升幽州为南京幽都府,后改析津府,号燕京。史载:泽州广济军下刺史,本土垠县地。开泰中(公元1016年左右)置泽州,有松亭关、神山、九宫山筹,属中京,统三县 ,即神山(遵化附近,东界汉儿庄),滦河(即汉时徐无县地,包括丰润,玉田)。后改蓟州尚武军刺史,统县三,遵化包括在玉田之内。重熙中(公元1043年左右),改设景州清安军下刺史,即是蓟州遵化县:当时,全县达3000多户。天庆十年(公元1120年),遵化归属金国。后晋帝石敬唐割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一年之后的辽会同二年(公元939年)二月,太宗耶律德光便来到幽蓟(北京及京东一带)视察;尤其是圣宗耶律隆绪,曾经陪同母后(景宗妻、姓萧名绰、小字燕燕)驻跸于京东一带。史书载:统和四年(公元986年),16岁的皇帝猎于燕山;4年后共游盘山;10年后“驻跸于汤泉”。原来,汤泉池的东南百米处有“萧后妆楼”,笔者幼时沐浴中尚见遗址。 保大二年(公元1122年)初,萧后(文妃、小字瑟瑟,善歌诗)携天祚帝耶律延禧宫廷老幼,由萧干护卫,驱石门,走夹山,出松亭关东逃。翌年,四大天王萧干在石门口西捣蓟州,侵扰燕城(今北京);后又率兵攻破景州(今遵化)县城。

金国灭辽之后,改属中都路蓟州,领遵化、玉田、丰润三县。天辅五年(公元1121年),罢泽州,改惠和县,后治惠州,设在神山(遵化)县内。大定二十七年(公元1187年)以永济县治。天德五年(公元1153年)、又建石门镇,均属中都蓟州镇所辖。大定二十六年(公元1186年)九月,世宗完颜雍先后游览了京东盘山、遵化一带名胜。相继,名人荟萃于遵:大定八年(公元1168年)春,中都散朝大夫、太常丞兼尚书户部员外郎蔡,为“中都蓟州遵化县五峰禅林寺”撰写了碑 记;10年后之春,朝议大夫,真定少尹、河北西路兵马副都总管王寂,为“龟镜寺”撰写碑记;诗人史肃走访之后作 《早出遵化》诗云:

朝来对酒不能觞,春尽西风去鸟行。

山好未忘三日雅,诗穷赢得一枝忙。

强颜红叶自由舞,野性黄花兀赖香。

多谢殷勤暮云影,更留淡墨写溪光。

元朝,遵化隶属大都路总管府。世祖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仍定蓟州,辖遵化、玉田、丰润三县。遵化的人口不足2000。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建闰州军节度使,改丰润县为闰州,遵化并入玉田县。至大五年(公元1312年)大都路隶属惠州,省去遵化县。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开国元勋、光禄大夫、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刘秉忠,就为建“大都路蓟州遵化县五峰禅林寺圆明通悟大师遗行之碑”刻石;同时为河间路吴桥县在此修行的定公大师建成了寿塔。

朱元璋登极之后,设顺天府蓟州,辖遵化、玉田、丰润三县。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置北平都指挥。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徙于县,属直隶后军都督府。不久,在境内置遵化卫、东胜左卫、忠义中卫、宽河守御所。后又徙于县,属大宁都司、忠义左屯卫。当时有380 余村。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包剿元将也速等,派左副将常遇春和偏将李文忠率步骑9万来讨。经鹿儿岭、柳河川等追出数百里。归途中常遇春暴病而亡,葬在柳河川。建文初,燕王朱棣发动“靖安之变”。为扩充兵力和补充后方,兵出喜峰口,向驻守大宁(平泉附近)的宁王朱权发动闪电攻势,裹胁其参加行列。后来又曾在遵化选陵址、行围打猎等,至今境内留有“燕王台”等遗迹和传说。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宣宗朱瞻基为东征乌梁海(又称乌良哈)曾路过石门驿。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武宗朱厚照率侍臣出猎驻跸于汤泉。后又率军北出长城征讨乌梁海少数贵族的骚扰,至喜峰口外大破之。

另外,从元朝起,朝廷就在遵化境内建起冶铁厂:原在沙坡峪,后迁松棚谷;明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 )迁至白冶庄(今铁厂村),成为明朝最大的官办铁厂。隆庆初,抗倭名将戚继光任蓟镇总兵官之后,随着加固长城,并在堡子店、汤泉一带,举办了12万军队的大阅兵,震动了全国。之后,民族英雄袁崇焕,孙承宗,杨镐等,都曾同遵化有过风雨之缘;清太祖努尔哈赤称帝之前,曾经遵化赴京进贡等达10余次;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十二月,后为清太宗的皇太极,率数万大军从洪山口、大安口、鲇鱼关等长城要隘汇于遵化。顺天巡抚都御史王元雅、推官何天球、兵部侍郎刘之纶、山海关总兵赵率教、蓟镇总兵朱国彦及知县徐泽、前任知县武起潜、中军彭之炳、守备徐联芳等抗御扼守而亡。州人,进士贾维钥和佥事马思恭等率父老投诚于清。年后明军收复失地,贾维钥受戮80余口,葬于今迁西县三屯营东牌楼沟门。城内尚有臭尸胡同之传。

清朝定鼎中原初,设顺天府遵化县,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将遵化卫,东胜左屯卫、宽河守御所,统归遵化县,仅留忠义中屯卫。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也归属遵化管辖。十五年(公元1676年)因建东陵升为州,属东路同知、顺天府通永道分辖,领丰润。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升为直隶州,领玉田、丰润二县,隶直隶布政使司,归属通永道分辖。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 其州置:东50华里至永平府迁安县界,西70华里至顺天府蓟州界,南50华里至丰润县杨官林界,北190华里至承德府界。东、西广120华里,南北袤250华里,辖685个村,26856户,132295口人。

有史以来,遵化最为红火是清朝入主中原,从第一帝顺治福临来此打猎定建东陵起,其它9帝、后多数驻跸于此。康熙和乾隆等帝都曾在京东第一名泉的汤泉流杯亭与臣侍们畅饮赋诗过;康熙帝14子(23太王)曾在父皇死后被帝兄雍正罢权软禁在东陵。他在马庄创办皇会用过的狮子头尚在;慈禧与慈安打赌定陵址,慈禧三次来察看修建自己陵的事,光绪帝在东陵受太监孝莲英奚落而怒不敢言,以及李莲英在此多次受贿,耍尽了淫威等一直流传至今。

同时,一些名臣、武将、文人们也在此留下了足迹。据传 《盗御马》戏中唱“保骠路过马兰关,遇见此马喜心间”的绿林英雄黄天霸被朝廷招安后,任马兰关大人时乘轿行至石门至六盘营一段路上,被侠客取走了脑袋;其父黄三太在陵圈为康熙皇帝打虎救驾而赐过黄马褂;和献媚鲇鱼池女给乾隆帝弘历而留下“赧城”一景;宰相刘墉在梨树下与乾隆帝巧

对。嘉庆时由林清组织的 “白莲教”也波及到这里,志书有“白莲教起各村间,暮辄见村外星点如林,众集梃械迫视复若遥隔,前后左右竟无定向”之语。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兴起的“义和团”,城内和石门等乡镇都建了团所,烧毁洋人教堂,杀死87名外国传教士;农历九月十三,八国联军抵达遵化,大肆捕杀义和团成员。如今 ,巩山农民会约二尺见方的会旗尚在。

战事的发展

日月如梭,历史无情。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压迫中国人民数千年之多的封建王朝,彻底崩溃了,取而代之的孙中山倡导的中华民国诞生了,国家的建置也已更迭了。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州变县,遵化隶属直隶渤海道;后改河北省属县;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五月,这里划为“冀东非军事区”,正式沦为日本帝国主义殖民地;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十一月,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成立后,将马兰峪一带的26个村划归边北兴隆县。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相继建立起抗日民主政权。1938年8月,首先由邓华、宋时轮领导的晋察冀八路军挺进冀东四纵队在芦各寨成立遵玉丰联合县政府;次年10月,由李运昌在腰带山一带建成了丰(润)滦(县)迁(安)联合县(包括遵化东南铁厂镇一带村庄);次岁2月,包森副司令员在东北部建立了迁(安)遵(化)兴(隆)联合县,几个月后又出现了遵化县(中部)的丰(润)玉(田)遵(化)联合县,均属晋察冀边区冀东办事处管辖;1943年7月,迁遵兴改建为迁遵青(龙)联合县;10月独建遵化县。1945年1月,隶属冀(河北)热(河)辽(宁)第十五专署;年底解放后归冀东区十五专署;1948年,为冀东区行署直属县。

新建置诞生后,遵化人民积极投身于开辟革命根据地,建立和巩固红色政权,打击国内外之敌,求得自由和解放。1919年“五?四”运动中,城内省五中学生带动广大群众上街游行示威,持续半月之久;1927年京东掀起的抗交“旗地变民”捐运动,其声势仅次于发起者玉田县;当年,由王麟阁在家乡西纪各庄建起了全县第一个村党支部;第二年正式成立了中共遵化县委;1933年3月长城抗战中,省五中是国民二十九军战地指挥部,宋哲元督战于罗文口关;1938年7月,有万人参加了冀东抗日大暴动,地北头、孟家铺等地都是发起地;8月27日,八路军四纵队、中共冀热边特委和冀东抗日联军的负责人,在铁厂村召开抗战重要会议。随后,尽管这里一直是敌人催残、蹂躏的重灾区,却也成为人民反抗和打击、挫败敌人的大目标:冀东出现的伪治安军,就是在遵化境内连吃败战而被打得落花流水的,受到了晋察冀军区嘉奖;日本天皇表弟、宪兵队长赤本大佐,日本文化侵略巨首千叶弥次郎和被清东陵人们痛恨至极的日本连长山口正雄等都命葬长城脚下;连杀害我东北民主联军司令杨靖宇的伪满军一心队,几乎被彻底埋葬在遵化大地上。日寇投降后,数千名遵化健儿又随冀热辽大军出关,为解放全东北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

解放的新生

“天道由来后取胜。”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河北人民政府业已成立,遵化县属唐山专署;1960年4月,唐山专、市合并后,由唐山市所辖;翌年5月,仍归唐山专区;1970年改称地区;1983年地、市仍合并,再次由市管县;1992年5月撤县建市,至今。

新中国诞生以来,尽管遭到普遍性的肃反、反右、“四清”“文革”乃至特有的“红眼队”暴乱,“三?二0”和“吴李陈”事件等几重灾难,广大人民并未削弱斗志,相反,越发促使遵化立于全国先进之林;建国初,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国家形象的,由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王国藩在农业合作化中组织的“穷棒子社”西铺村,被周恩来总理赞誉为“当代活愚公”的、由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张贵顺在四化建设中带头改天换地的沙石峪村,以及荣获全国林业劳动模范称号的袁士珍领导的君子口村,不仅为整个国家的建设有所贡献,同样推动了本县各项工作的进展。1952 年,遵化即被评为全国养猪先进县,1984年年底为全国消灭猪鸡瘟先进县;

古城历史篇三:历史文化古城的开发与保护

历史文化古城的发展与保护

姓名:杨媛丽

学号:2011510095

院系: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

专业:地理科学

联系方式:1036031151@qq.com

目录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

三 研究地---平遥古城

(一)平遥古城概况

(二)平遥古城的历史价值和文化特色

(三)平遥古城的现状

(四)平遥古城保护面临的问题

(五)平遥古城长远保护的对策

四 历史文化古城保护的意义

五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方法

六 总结

一 研究背景

近年来,古城旅游的热潮一年高过一年,旅游占据生活指数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旅游作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大众所接受。理所当然,历史文化古城发展旅游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平遥古城是全人类的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价值在当今社会不可估量,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古城的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文物和遗产的破坏或者遗失,基础设施长期滞后,过度的开发,使环境的承载量严重收到了影响。因此古城的保护势在必行,但在经济效应为先的城市社会背景之下,寻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双赢”之路是势在必行的举措。

二 研究目的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从1980年代开展以来,一直强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于继承悠久的文化遗产,发扬光荣革命传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发展旅游业等宏观层面的意义。时至今日,我们有必要更为全面的认识我们进行历史保护的目的。

历史保护要把居民的需求摆在首位,也就是我们常讲的“以人为本”的开发建设原则。在处理保护与开发、保护与旅游、保护与居民生活等多对矛盾关系时要以历史保护为基础,旅游开发为手段,以彻底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市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为最终目的。旅游业的开发应直接给当地居民带来好处和实惠,自始至终将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摆在首位,通过发展旅游业,开发旅游纪念品及土特产推动历

史城镇第三产业全面发展,增加新的就业机会,从而给城镇发展,带来生机与活力。

历史古城的保护不是为了过去而保护,而似乎为了现在和未来而尊重过去,要维持古城历史环境的延续性和历时性,防止古城的衰老和衰败,让历史古城成为环境宜人的美好家园,确保古城的特征与个性的延续,

三 研究地----平遥古城

(一)平遥古城的概况

平遥古城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的中部,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它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公元1368~1911年)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堪称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它完整地体现了17世纪~

19世纪的历史面貌,为明清建筑艺术的历史博物馆。其古建筑及文物古迹,在数量和品位上均属国内罕见,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变迁、城市建筑、人类居住形式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这座坚实完整的砖石城池,数百年来在军事防御和防洪挡险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城内街道、古建衙门、

市楼、商店、民居等还保留原有的明代形制,是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平遥古城的历史价值和文化特色

其一,平遥古城是中国现存唯一完整的古代县城的标本,为中国古代中原地区汉民族按照传统礼制规范营国营城的典型实例,完整的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念;

其二,清道光年间在古城内创办的日昇昌票号开创了中国金融业的先河,是中国最早实行金融票号汇兑业务的雏形;

其三,平遥古城拥有大量丰富的国家重点文物以及完整的街巷格局和传统民居,至今保存着古城整体历史风貌;

其四,平遥古城展现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公共、民居建筑和民俗文化,记载了中国明清时期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建筑、艺术特征。

(三)平遥古城的现状

在当今,随着平遥古城知名度的提高和旅游产业带来的可观经济效益,在功利和欲望的驱动下,平遥古城出现了商业化趋向,利用世界文化遗产的品牌进行过度旅游开发,不仅打破了古城生活形态平衡,而且导致了市场化的人口置换,造成了对古城传统文化的冲击。有些商家和住户不惜破坏历史建筑和牺牲文化遗产而牟取私立。他们随意拆除传统民居,改造沿街门面,加层扩院,盖起不协调建筑,蚕食着文化遗产和生活形态的原真性。这就使平遥古城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由于建设性破坏蔓延和有机更新滞后,面临着如何发展与保护的挑战

相关热词搜索:古城 历史 高邑古城历史 平遥古城历史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