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科相关 > 历史 > 正文
 

北海的历史

发布时间:2024-04-20 00:34:00 影响了:

博文学习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北海的历史,提供全面的北海的历史信息,希望对您有用!

北海的历史篇一:北海历史地情记

北海历史地情记

(公元7l4——1984年)

黄家蕃辑

北海独立成市,是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的事,而历史上它只是合浦县的一个组成部份,所以在编撰北海建国前的历史情况时,我们只能根据合浦志乘上的有关记载。这份“地情记”是按年代先后顺序,逐一记录了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天文、地理方面各种自然现象的异变,供研究这方面情况的同志参考。限于资料来源,我们只能从唐开元二年(公元714年)编起;它还是很不完备的,疏漏错讹之处在所难免,还望有识之士赐教,补充完善。

唐开元二年(公元714年)秋,合浦北海竹林开花结子,天旱饥荒(《县志》,以下未注明出处者同)。 宋、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33年)九月(夏历,以下同),飓风拔木,廉北一带毁坏房屋千余间。

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十月乙未(初二),彗星出现。

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夏,钦廉地方饥荒(《文献通考》)

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六月,地震(《元史、五行志》)。

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天空出现“长星竞天”。

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六月,飓风。

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九月,地震有声,连震十六日(《明史五行志》)。

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六月,地震有声。

十一年(公元1498年)七月初傍晚,有星从东南流向西北,声震如雷。

十四年(公元1501年)春,彗星出现于东南方。七日,廉北大风雨,“发屋拔木,官民廨舍尽坏”。

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饥荒,簕竹结子如麦,人民采食充饥。

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大雨雪,水结冰,草木枯死,民多冻毙。

五年(公元1526@)-t一二月,大雨雪,地水结冰,树木枯折民多冻毙。

八年(公元1529年)大饥荒,十二月,地震。

九年(公元1530年)九月,地震。

十三年(公元1534年)八月,彗星出现。

十六年(公元1537年)六月,大雨雹。

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冬,簕竹结实,可食,俗传若与蒜同食中毒。据老人说,簕竹约50年左右结子一次,查丙戌(公元1466年)、甲戌(公元1514年)、壬戌(公兀1562年)、庚戌(公元1610年)戊戌(公元1658年)等年推算则可验证。竹结子后即枯死,且都属天旱征兆。

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二月初九,廉北一带大雨雹,灵山武利雹大如人头,牛马触之皆死。

三年(公元1569年)八月廿六日,廉北地震。

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八月,地震。

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十月,彗星出现于西南至东南面而没。

十年(公元1582年)八月,白晕出现于西方,自下午六时至九时始消失。

十六年(公元1588年)五月,大雨雹。

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五月,饥荒瘟疫流行,逃荒者流徙钦廉各地,故疫病广为传播。七月,彗星出现于西北方。

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八月廿七日,晴天下雨,当时俗称为“天汶”。八月十八黄昏,天空有“黑气”一股从西南经过南部星斗、银河而到东北,历时数刻始消失。

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五月二十八日,合浦北海地大震(钦州同时地震),自后每天震二、三次,或数天复震一次,夜间亦然,地震开始时多从东南方起,问或有从东北方震起。十月,钦州连日地震。二十日,合浦北海一带复地震。历来地震未有如此连续之久(自五月二十八日起至十月二十日止)。

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六月十二日,飓风大作,二十三日复作(12天内两次飓风,灾异非同寻常),九月,彗星出现。

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九月,廉州府境庄稼被虫伤害。

四十年(公元1612年)二月,合浦地方菊开花,三月,芙蓉亦开花,春行秋令,气象变异。

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三月,大麦熟,四月粟亦大丰稔(作物提前收获,亦是变异现象)。

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廉州府境大闹饥荒,斗米值银3钱。

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合浦县境(包括北海)饥荒兼瘟疫流行。

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廉州大洪水。

二年(公元1622年)十一月,彗星出现,星大如斗,尾拖带数十里,状如连珠,从东北方飞至西南方而消失,时已黄昏,光芒照耀如白昼,房屋窗户都能辨别。

三年(公元1623年)正月元旦起,月明如昼,光环呈五色。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四月,有白气一股围绕太阳,3日始行消失(俗传是水灾征兆)。

七年(公元1634年)七月,廉州大洪水,城内水深3尺,乘舟以行。

八年(公元1635年),廉州(北海)淫雨潦水为灾。

九年(公元1636年),廉北大饥荒(连年水灾,斗米千钱)。六月初六飓风大作,拔树倒屋,自上午七时至下午八时风势未停,且大雨如注。老年人说,此次灾异,从未见过。

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五月初四,飓风,海潮大涨。

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十月,彗星出现于东南方。

五年(公元1666年)六月卅日,“太白”星经天。

六年(公元1667年)二月十七夜,彗星出现。

七年(公元1668年)正月二十酉时(6—8时)。西方有白气出现如枪状,二十七夜有黑气出现如刀状,经10日始消失。二月十四夜,月色光芒如昼。

十年(公元1675年)六月十九,飓风。

十六年(公元1677年)五月十四地震。七月初一,又刮飓风。

十九年(公元1680年)十月末,有“红头绿尾”所谓“妖星”出现,启东南而西北方向陨落,有响声。 二十年(公元1681年)九月,合浦一带大雨雹,晚禾受灾。

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四月,廉州府境饥荒。六月廿六,飓风;七月初二,又刮;八月廿六又刮(《廉州府志》)。

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六月,飓风。十一月初七地震。

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六月,飓风大作,海潮翻涨异常。

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九月,出现蝗虫灾害。

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十月尾,白气横过天空,经三夜始消失。

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八月至九月初一,飓风连作。

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四月,廉州府全境饥荒(《廉州府志》)

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七月,地震。

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十一月,廉州府境晚稻大丰收。

八年(公元1730年)六月,飓风。

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八月十五,飓风。

二年(公元1737年)八月初二,飓风。

八年(公元1743年)八月初六,飓风大作(自上午三时起至下午六时许止)。二十一,飓风又作(自上午九时至下午二时止)。

九年(公元1744年)八月二十,飓风。

十年(公元1745年)秋,农业丰收。

十五年(公元1750年)六月廿九,飓风。

十九年(公元1753年)四月,竹子开花结穗如麦。俗传鲼竹结实是水、旱灾兆,但是年秋丰稔。

三十三年(公元1762年)秋,淫雨伤害庄稼,八月,彗星出现于东方天空,至十月始消失。

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夏,廉州大洪水,府境大饥馑。

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十月地震,十一月又复地震。

四十二年(公元1777明旧年)天旱,廉州府全境大饥荒,饿殍枕籍道旁。

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秋,蝗灾严重。

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农业丰收。

五十九年(公元1793年)秋七月,水灾。

六十年(公元1795年)大饥馑。

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五月,彗星出现于南方。

十一年(公元1806年)合浦大洪水。

十二年(公元1807年)四月雨雹。

十三年(公元1808年)春,竹结实。十月雨雹,结冰。

十四年(公元1809年)八月,合浦大雨(钦州城亦水深数尺,漂没人畜不计其数),饥荒。十月刮飓风,从早起至傍晚始息。彗星出现于西方,尾长数史。

十五年(公元1810年)春,钦廉一带瘟疫流行,亦闹饥荒,竹结实如麦,疫症流行至次年。

十六年(公元1811年)合浦一带大瘟疫(钦州同时出现)。

十七年(公元1812年)秋收丰稔。

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八月彗星出现二于西南方。十二月二十八,西南方天空有声如擂鼓,经两小时才停止。

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秋,农业好收成。

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三月,合浦一带饥荒,四月末,地震有声,无雨。

四年(公元1824年)四月,地震有声。旱。合浦一带饥荒(灵山同此情况)。五月才下大雨。

五年(公元1825年)正月至四月久不下雨,饥荒,五月才下雨,秋收丰稔。

七年(公元1827年)正月至旧月不下雨,五月亦不下雨。秋收丰稔。

八年(公元1828年)五月合浦一带疫病大流行(钦州同样出现)。

九年(公元1829年)四月,雨,旱禾丰稔,秋收大熟。

十年(公元1830年)四月下雨,旱禾丰稔。

十一年(公元1831年)六月,白天看见星斗。

十二年(公元1832年)七月大雨,飓风拔木(霖雨十多天,廉州城内外民房毁坏甚多)。

十六年(公元1836年)冬,下雪。

十八年(公元1838年)四月二十二,飓风,吹倒房屋。

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七月,蝗灾。

三年(公元1853年)十一月十八,地震,屋宇有声。

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四月初五下午二时地震。

十一年(公元1872年)合浦地方饥荒。

十二年(公元1873年)夏,廉北鼠疫流行。

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十月,飓风。

五年(公元1879年)九月,大星光芒强烈,出现于东南方空间。

七年(公元1881年)秋,彗星出现于北方(据《县志》载: “逾二月没”)。

八年(公元1882年)八月,慧星出现于东南方,光芒照地(据《县志》载:“逾一月没”)。

十年(公元1884年),北海鼠疫大流行,死人多。

十三年(公元1887年)八月初二,飓风大作;初五、初十又复作。

十五年(公元1889年)七月十五下午六时左右,地震,鸡犬鸣吠,树木斜倒。

十六年(公元1890年)七月十五下午七时左右,廉北一带地震鸡鸣狗吠,屋宇动摇,树木斜侧,人们尘卧不宁。

十八年(公元1892年)十一月廿九,合浦地方“大雪,垂簷如玻璃,水面结冰厚寸许”, (《华洋贸易论略》)。

十九年(公元1893年)三月廿九,大雨潮涨,合浦大洪水,三十日,倾盆大雨连下两昼夜,人畜房屋损失无数,本市稻谷甘蔗损失惨重。四月,蝗虫为灾,廉州大雨4日,洪水溺死百余人。七月,彗星出现于西北方,八月飓风作。九月秋旱,薯类失收,饥馑。

二十年(公元1894年)三月,北海市地方流行疬子疫(按即鼠疫,因腿叉淋巴结核故名),死人不少;高、雷两府亦同时流行,北海尤甚,但尚不及光绪十年严重,五月始止。香港、广州亦遭此疫症(《华洋贸易总册论略》)。七月,地震。九月,旱灾蝗害,又有瘟疫,同时,香港、广州亦如此。

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二月,大雪。四月,竹结实。七月初七夕, “星八月宫”;本月高德霍乱流行,死人50(《华洋贸易论略》)

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四月,竹林结实如麦。腊月底,气侯温和,无三冬景象,惟大雨滂沱,雨量达380毫米(去年同期为68毫米) (《华洋贸易论略》)。

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春大旱,竹结实如麦,夏,瘟(鼠)疫流行,经数月始停止,七月蝗灾。八月初六,长虹贯日,二十一,飓风,涠洲沉船百余艘,溺死数百人(《北海杂录》、《华洋贸易论略》)

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春,竹结实如麦,十一月十五地震。

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天时亢旱,自正月至六月之久,瘟疫流行,死者不计其数,花生因久旱失收,多改种甘蔗。

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竹林结实后完全枯萎。

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鼠疫流行,廉州附近80里范围内共死2700余人。北海待出口的华工死者无

算,鼠疫停止后又流行霍乱,六月初九飓风。(《县志》《华洋贸易论略》)

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本年农业丰收。

三十年(公元1904年),风调雨顺,年成丰收,六月廿九大飓风,其猛烈程度为本埠向所未见。自上午八时至十一时,风势更猛,房屋倒塌不少,幸风色忽变,民船幸保,溺死50人,连降暴雨6小时,雨量达748.03毫米。

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五月初三下午六、七时左右,廉北一带下“血雨”。四月初四,大雹,巨块砸屋碎釜,牛畜有被打死。

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八月初三下午近五时起,大飓风,至初四上午四时始息,“塌墙倒屋,拔树覆舟,卷人流畜”。飓风起时挟猛雨掣电,天际火球大如斗,外海内河沉“船不计其数,甚至有被吹上陆地。溺死者近千人,无家可归,灾民甚多,确是一场奇灾。

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七月,合浦地方霍乱流行,九月,飓风作。

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六月,合浦水灾。七月初四日,日外有一日形,晃荡半刻始消失,九月十二日飓风,十七日复发,海潮大涨。

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三月,发生瘟疫。四月,天旱。八月云彩变异,“南方红云十余球,圆如日,俄转白,齐飞,俄变如线,四散。”

二年(公元1910年)二月,北海瘟症流行,多人死亡。三月初鼠疫广为传播,至五月底止,北海地方死亡约千人,春夏间奇旱,据北海关记录,本年旱情超过光绪二十一年(光绪二十一年雨量63寸(疑时,以下同),本年仅55寸=l,397毫米,三十三年、三十四年全年雨量为l04寸=2,642毫米)。三月中旬,彗星出现于东方至四月十四晚又见于西方,十余天始消失。夏,旱兼蝗灾。六月,合浦地方霍乱流行。

三年(公元1911年)正月初九晚,地震。六月初九飓风,八月初,上午八时至九时日蚀,白天晦暗,九月,彗星见于东南方。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9月6日(阳历,以下同)飓风掠过北海,向北而去,“靖边”号轮吹搁海岸,民船及房屋损失不少,死人亦多(《华洋贸易论略》)。

二年(1913年)3月3日至5月瘟疫流行,北海地方死约1200人,有数处村落几乎无人烟。

三年(1914年)5月4日,“日晕有五彩虹,逾时始没”,晚禾丰收,秋问畜瘟从外地传入,牛只倒毙极多”。(《合浦纪事》、《华洋贸易论略》,以下同)。

五年(1916年)8月,北海霍乱流行,居民死者颇多,9月8日飓风骤作,陆上大遭损失,船只因早避,损失反少。

七年(1918年)北海农业丰收。无水旱时疫,四时和序。2月13日下午l时20分,地微震,仅三、四秒即止。本年降雨量超过3000毫米。

十年(1921年)7月25日,风灾,大饥荒,10月(旧历九月十九)大台风袭击,渔船损失严重,仅地角一地被毁船达200艘。

十二年(1923年)降雨量高达3962.9毫米,为有记录的最高年份。

十六年(1927年)地角发生瘟疫。

十八年(1929年)8月22日夜,飓风“异常猛烈,港内大小船只均遭沉没,计重载船88艘,舢板小艇50艘;并闻有数人溺毙”。

十九年(1930年)2月,气温降至4°C,5月19日,飓风过境,渔船沉没甚多。8月20日,“夜有星火二三寸,星赤色,光芒带小星5颗自南方起向北方落,落时有声,隐隐如雷,钦、灵博白等县皆见。

北海的历史篇二:北海历史文化图片

北海文化底蕴深厚,海洋文化特色鲜明,历史文物遗存数量众多。几千年来,中原文化、客家文化、疍家文化、西方宗教文化等在北海地区交汇融合,形成了以出土的汉代文物为代表的古汉郡文化,以南珠为代表的海洋文化,以海上丝绸之路及对外交往为特征的开放文化,以海上渔家为代表的疍家文化等北海特色文化。北海名胜古迹丰富,馆藏文物珍贵。至今为止,全市共有文物保护单位10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合浦博物馆现有国家一级文物藏品21件,国家二级文物藏品93件,国家三级文物藏品99件。

一 合浦惠爱桥

在合浦县廉州的阜民路和惠爱路的交界路,有一座桥,这座桥就是合浦县廉州镇的惠爱桥,当地人习惯称之为旧桥。合浦县廉州镇地处西门江河流,是西门江河流把廉州镇分成了东西两半,惠爱桥自建立之日起,就承接着廉州镇东西两岸人民的往来,是当时合浦经济文化繁荣的见证之一,合浦惠爱桥建成,更体现了珠乡人民勤劳、勇敢、聪明的才智,因为这座桥的结构和设计别具一格,在全国也属罕见,粤桂更无第二。

惠爱桥位于廉州镇惠爱东路,横跨于西门江之上。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全桥长38.8米。1996年公布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惠爱桥原称金肃门桥,俗称旧桥。在合浦廉州镇西门江上。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公元1506年以后),嗣后年久桥记,经崇桢8年(1635年)、清康熙18年(1679年)、乾隆 2年(1737年)多次重修,光绪13年(1887年)毁于火。清宣统元年(1909年)廉州绅商募款重修,

宣统 3年(1911年)落成现桥。 桥为当地泥水工匠出身的蒋邑雍设计并承包施工。

合浦文昌塔

合浦文昌塔位于合浦县城南约两公里处,又称文笔塔。始建于明朝万历四十年(公元1613年)。为八角形层叠涩出檐平座空心砖塔,高约36米,塔座8.1米,内径2.6米。为7层叠涩密檐砖塔,其造型从底层向上逐层收窄,塔顶为一红胡芦。每层叠涩出檐上置平座,开着东西通风门,即坤门与凤门,其余是作装饰之用的假门,塔内有阶梯盘旋而上。塔身为白色,角边和拱门边为红色,红白鲜明,既朴素又美观。文昌塔巍然独峙案山之上,地处高阜,南襟禁山,西倚望洲岭,东北临府城。登塔眺望,北海远景尽收眼底。文昌塔的取名,是取南方丁火文明之义。文昌塔现为广西南部宝塔之冠,这对研究古代文化艺术及建筑力学都有较大的价值,2009年公布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三 合浦武圣宫

合浦武圣宫位于合浦县廉州镇奎文路,建于清代。占地约600平方米,为北部湾规模最大的武庙。2009年公布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四 白龙珍珠城遗址

白龙珍珠城遗址位于北海市营盘镇白龙村,是千年传说“珠还合浦”的发生地。白龙城建于明代初年,清康熙十二年重修,占地面积约为74676.5平方

米。1981年公布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重建了南城门楼。

北海的历史篇三:历史名城——北海作文

北海,一个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一个和历史有着不解之缘的现代化亚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北海久经沧桑,在风雨中不断磨砺,在挫折中不断成长! 北海地处广西南端,北部湾东北岸。北海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就设立合浦郡,当时北海属合浦管辖。到了康熙元年,设“北海镇标”驻此,这时北海地名始建。北海镇在1949年12月4日解放,由广东管辖,1951年1月升为直辖市,同年5月委托广西领导,1952年3月正式划归广西管辖。1955年5月又划归广东,到了1965年北海又回到了广西的怀抱,在1983年10月,回复为地级市,1984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之一,1987年7月1日合浦县划归北海市管辖??一串串的数字,见证了北海的兴起,时间虽可改变一切,却改变不了北海这个历史名城的沧桑岁月! 北海老街,地角炮台,合浦的东坡亭,汉墓群等这些历史古迹,都是北海的历史名片。我不是北海人,早在十几年前父母带着我从故乡来到北海经商,一直居住在“地角”这个看似不大的小渔村里,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原先的小渔村已经变成了一个人来船往的大港口,现代化的小洋楼取代了瓦屋,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依稀记得小时候总是和玩伴们一起去离家不远的海边玩,在海的一边,有一座不高的山,上面就坐落着北海的历史古迹之一的---地角炮台。 地角炮台始建于1885年,1995年被自治区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为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保护单位连城要塞遗址。该炮台在中法战争期间和1936年的“北海事件”中起着威胁日、法战舰的作用,是北海现代反帝斗争的重要见证。1844年侵略占领越南的法国军队在越南边境向我国发起挑衅,当时的两广总督张之洞认为(转 载 于:wWw.HnnsCY.cOM 博文学习网:北海的历史)法军有侵略北海的意图,为此加强防务,奉命修筑炮台。1885年3月7日,日法军舰封锁了北海港,4月,法国军舰向北海港试探清军的火力,在多处炮台密集的轰击中逃之夭夭,其中以地角炮台威力最大。 为什么清政府要选地角修筑炮台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大型的船舶要进入北海港,只有冠头岭附近的一条海槽适合大船航行。因为这条海槽,北海在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繁荣了近50年。而且海槽离地角岭约800米,在清朝时期火炮射击距离已经可以覆盖整个海槽航道。正是因为这么多的有利原因,清政府就在此修筑炮台。 回眸过去,展望未来,历史已是不变的事实。如今,一座现代化的亚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已经悄然兴起。让我们祝福北海,祝福这个历史名城! 本文以“历史名城——北海”为主要描述对象。描写传神逼真,遣词造句贴切得体,景随情生,情景交融,语言表达也很灵动,感情真挚,有较强的感染力,如“时间虽可改变一切,却改变不了北海这个历史名城的沧桑岁月”。

相关热词搜索:北海 历史 北海历史天气 北海公园的历史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