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科相关 > 历史 > 正文
 

历史的长廊

发布时间:2024-04-20 00:37:30 影响了:

以下是博文学习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历史的长廊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历史的长廊篇一:漫步历史长廊

漫步历史长廊

——滨州城市展示馆小记

走进滨州城市展示馆,整个身心立即便被一股现代化的气息所笼罩,一颗生态之树,弥漫云端,悄悄变换着四季的色彩,沉浸其中,久久不能自拔,走过序厅,就来到了展馆的第二个展区——城市足迹。

我最喜欢的版块就是城市足迹展区了,整个展区设计成历史长廊的样子,漫步长廊,仿佛看到古老而又年轻的滨州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开篇讲解词这样说道:“滨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新时期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哦,原来,我们的默默无闻的滨州还有如此漫长的历史。百度词条这样解释:新石器时代,始于距今8000年前的人类原始(母系)氏族的繁荣时期,以磨制的石斧、石锛、石凿和石铲,琢制的磨盘和打制的石锤、石片、石器为主要工具。在无棣、邹平等地先后多处发现陶器、陶片等遗迹,不仅证明氏族部落早就定居此处,过着农牧生活,在筑屋、造井、制陶、粮食加工诸方面,都已达到了自产、自供、自足的程度,而且还创造着古代文明。古书记载,在滨州,商朝建有蒲姑国,秦朝开始建县,西汉起先后建有郡或国,隋朝开始置州,清朝升州为府……

我更喜欢叫他历史长廊,柔和的灯光,泛黄的图片记载着烙印在历史长河里的片片馨香,叫人流连,第一幅图片是丁公陶文,所谓“丁公陶文”指的是疑为山东龙山文化时期使用的文字,这些刻文笔画

流畅,独立成字,刻写有一定章法,排列也很规则,已经脱离了符号和(来自:WWw.HnnscY.com 博文 学习 网:历史的长廊)图画的阶段。丁公陶文的发现,为探讨中国文字的产生与发展,研究中国文明起源等重大历史课题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直至今天,丁公陶文仍然作为镇馆之宝陈列在山东省博物馆里。

第二幅图片是元明时期滨州古城图,一棵皂荚树历经千年风雨沧桑依然顽强存活下来,如今它生活在滨北镇的一个老院子里,古书这样记载:“先有皂荚树,后有北镇街”,原来北镇街就是依树而建,几经沧海桑田,才有了今天生生不息的滨州,繁华洗尽,方见真纯。

第三幅则是清朝时期滨州古城原貌,那时滨州虽然还是蒲台县城,但地图上有个城池模样的地方,明明确确用繁体字标着“滨州”二字,让今天的滨州人看着是那样地熟悉和亲切,那时就有滨州了呵!《蒲台县志》载:“惟盐艘经运关东粮、石料、木板、海鱼诸物,装载抵蒲台,在蒲北镇(北镇古时名称)交易。” 可见,早先的蒲城地理位置并非一般,经济也非常繁荣。光阴荏苒,岁月如歌,如今的蒲台县城已被昔日洪水淹没在蒲湖水库之下,留给世人些许遗憾,些许无奈,更有些许的好奇。

第四幅便是滨州的著名历史人物了。咸丰帝之师杜受田、汉学大儒伏生、著名画家展子虔等都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声音。其中杜受田家世显赫,久有“书香官宦门第,进士多人之家”,因杜家“一门七进士”、“父子五翰林”,并有加授“太师太保”的高官,

《中国文学大词典》、《书画大词典》、《中国名人大词典》对其家均有记载。公前213年,秦始皇焚书坑儒时,伏生冒着生命危险,暗将述录唐尧、虞舜、夏、商、周史典的《尚书》藏在墙壁之夹层内,由此逃避焚烧之难。

后面一幅是近代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滨州是山东三大战略区之一——渤海区领导机关的驻地,陈毅、毛岸英、李鹏等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滨州工作或战斗的一些情况。

民国初曾一度在滨州置道,国民党政府先后置第五和第十行政督察专署及鲁北行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滨州是著名的渤海区革命根据地中心地带。1950年,建惠民专区。1992年,改称滨州地区。2000年,辖滨州市(滨城区)和惠民、阳信、无棣、沾化、博兴、邹平六县。

最后一幅是滨州历次城市规划的现状图,介绍了滨州2005—2020年的总体城市规划,“四环五海、生态滨州,粮丰林茂、北国江南”的城市名片已经叫响,36桥、72湖、108园,大空间、大绿地、大水面的城市框架已经形成,到2020年,预计建成城市人口90万人,城市建筑用地108平方千米的城市规模,一个崭新的现代化城市正在信心十足、昂首阔步向我们走来。

城市足迹走完了,仿佛穿越了一次历史之旅,像合上一本沉重而又充满神秘的厚书,古朴典雅息的历史长廊镶嵌在充满浓郁现代气息的展示馆里,是那么的和谐而又静谧,像遥远的星空,透过尘埃向我们眨着眼,无声而又迫不及待地诉说着滨州过往的点点滴滴,让我们

留恋同时又对明天充满了崭新的期待。

历史的长廊篇二:历史文化长廊 策划案

碧塘公园历史文化长廊策划案

碧塘公园历史文化长廊拟建70米长,18块仿铜浮塑,以努尔哈赤和皇姑区历史文化典故为核心主题,从七千多年前发掘的新乐遗址,到有世界文化遗产的皇家陵园,再现震惊世界的历史事件??通过一步一景的带领,把历史文化融入景观雕塑,复兴老沈阳皇姑的历史遗迹和人文记忆。

~~~~~~~~~~~~~~~~~~~~~~~~~~~~~~~~~~~~~~~~~~~~~~~~~~~~~~~~~~~~~~~~~~~~~

光阴流转 万千世相

一、皇姑屯与皇姑庙

在盛京时期,清太祖努尔哈赤外出打猎。饥寒交迫之时受农户之女桂花照顾。为感其恩,他把随身的一块宝玉送给了少女,并结为异姓兄妹。努尔哈赤临行前交待桂花三日后城里寻兄,只找最高大气派的宅院就是。桂花京城寻兄时,方知义兄是皇帝。在宫中小住几日,便谢绝了努尔呵斥的挽留回乡务农。故此,努尔哈赤封地千亩,建了一个庄园给少女,人越来越多,形成了村落,俗称皇姑屯。

桂花终身未嫁,时常周济穷苦百姓。为努尔呵斥创下与民为善的美誉。桂花死后,当地百姓兴建了一座皇姑庙以示纪念。这正是:善恶到头终有报,皇姑美名传千古!

二、华山御路

华山路始建于明朝末期,是关内通往沈阳的最古老的一条路,自康熙帝起,历次东巡祭祖都要经过此路,俗称“大御路”。

到了清代,因沈阳是清代的龙兴之地,故对这条土路多次进行修整,在道路两边种植了柳树,俗名“引路树”,又称“迎宾柳”,并且还挖了排水沟。当时,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到锦西打仗,均多次经过此路,华山路成为一条军事咽喉要道。

皇姑屯正好在这条大御路上,这样一来,那个传说中的名字更有几分神圣的味道。那时每到皇上驾临大御路时,必要黄土铺路,洒水净尘,这皇姑屯面对的是地地道道的“皇道”。

三、北行四根旗杆

在北行,民间还流传着一个“重孝感恩”的传说。

传说中提到北行附近原来有四根旗杆,每根四五丈高,由大青石凿成。康熙初年,盛京城西宁官屯有个叫李老爹的穷人,妻子早逝,只留下一个两岁的儿子相依为命。李老爹家中穷苦,父子俩依靠李老爹给人打零工维持生计。待到儿子7岁时,他却毅然决定要让儿子去学馆读书。后来,李老爹因操劳过世了,这孩子在邻居的周济下进京考试,被康熙帝钦点为翰林院的翰林。

很多年后,康熙因为李翰林的功绩要表彰他,于是他对皇帝讲了自己的身世并请求皇帝表彰他的父亲。康熙准他回家乡为父亲立四根旗杆。

四、修筑永安桥的传说

相传,永安桥刚修成,就被河中怪兽弄坏。努尔哈赤下令重修的石桥刚落成,又被怪兽弄坏。

崇德年间,皇太极为与明军作战又下令修建大石桥。一位姓任的

石匠为解除百姓修桥之苦,四处打听降兽办法。一位老翁告诉他,怪兽是龙的儿子赑屃(bìxì),最怕天狮。于是,任石匠日夜赶工完成三只大石狮,这时怪兽又来了,任石匠急中生智,打扮成石狮与其他三只石狮一同雄踞在桥头之上,怪兽见桥头有天狮守护掉头就逃。大石桥被保住了,而任石匠却变成石狮永久守护这座石桥。

人们期盼这座石桥能够永远安宁太平,于是起名永安桥。

五、新乐遗址

新乐遗址是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

位于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大街新开河北岸黄土高台之上,1973年首次发掘。这是一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村落遗址,占地面积17.8万平方米,集居地约2.5万平方米。其布局与半坡文化很相似,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测定新乐遗址距今有7200多年的历史。其出土文物相当丰富,主要有陶器:深腹罐、钵、斜口器;磨制石器:磨盘、磨棒、石镞;打制石器:敲砸器、网坠;细石器:玛瑙石镞、石叶;还有极其珍贵的木雕艺术品、煤精制品等。

新乐遗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成立新乐遗址文物管理所,1986年改为新乐遗址博物馆。

六、皇姑屯炸车案

1928年,奉系军阀张作霖抵挡不住国民党新军阀的“北伐”,只得通电求和,被迫放弃北京回东北老家。1928年6月4日清晨5时23分,张作霖的专车开到皇姑屯时,“轰”的一声巨响,死伤达7

3人,张作霖当场被炸的头破血流,回大帅府不久就毙命了。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皇姑屯炸车案”,又称“皇姑屯事件”。

日本帝国主义就是从皇姑屯炸车案开始,揭开了1931年“九·一八”侵华战争的序幕。1988年,市文物管理办公室在三洞桥北侧竖立一座“张作霖被炸处”石碑,碑印刻着“皇姑屯炸车事件简介”。

2004年,张作霖被炸处及石碑列入沈阳市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七、北陵电影院

沈阳市北陵电影院是审判日本战犯特别军事法庭旧址,曾是二战后东京大审判重要审判地点。1956年,30多名日本战犯在沈阳特别军事法庭(今天的北陵电影院)接受了中国人民的审判,在审判战犯工作结束后,这里被移交给沈阳市电影公司正式接管,更名为北陵电影院。

审判日本战犯特别军事法庭是自鸦片战争以后,饱受列强欺凌的中国人民第一次在自己的国土上,不受任何外来势力干涉,独立地审判侵略者的重要历史见证。1956年审判日本战犯的军事法庭只有沈阳和太原两个城市才有,而太原的旧址已经不在,所以,北陵电影院的存在意义不同寻常。

八、清昭陵

昭陵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年)至顺治八年(1651年)基本建成,后历经多次改建和增修而呈现现在的规模。陵寝建筑的平面布局遵循“前朝后寝”的陵寝原则自南向北由前、中、后三

个部分组成,其主体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两侧对称排列,系仿自明朝皇陵而又具有满族陵寝的特点。

清昭陵是清朝第二代开国君主太宗皇太极以及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是清初“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一座,也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之一。1982年,清昭陵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7月1日,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正式列为《世界遗产名录》。

九、无垢净光舍利塔

无垢净光舍利塔,俗称“塔湾舍利塔”,因佛塔内供藏一千五百四十八颗“舍利子”,所以又称“无垢净光舍利塔”。相传,古时沈阳经常出现灾害。一次闹风灾,刮了7天7夜,以至百姓无法安生。这时,一位僧人化缘到此,告诉众人,这是天上黄龙下凡造成的灾害。百姓求其制服黄龙,僧人查看地势确认塔湾是龙头所在,随即与弟子搭高台做法,将黄龙锁住。僧人去世后,弟子为纪念他,修了这座佛塔。

无垢净光舍利塔位于沈阳市皇姑区塔湾街的黄土高坡上,1044年由北方契丹人修筑,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沈阳市历史较久的古建筑之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东北大学旧址

东北大学旧址位于皇姑区北陵大街东侧。1923年开始筹建,至1930年陆续建成。东北大学是张作霖统治东北时期由奉天和黑龙江两省联合创办的高等学府,是20世纪初在东北地区建立的规模最大

历史的长廊篇三:中华五千年历史长廊文字材料

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

懵懂的幼年——上古时期

大约在170万年以前,元谋人开始生息繁殖在祖国长江岸边的一偏僻角落,中华民族漫长的原始社会也就从此起步。接着,陆续又有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半坡和大汶口等原始居民出现在我国广袤的大地上。他们经过千百万年的劳动、演变、进化,逐渐发展成为现代人。在当时险恶的环境中,我们的祖先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发现和懂得了用火,制造了石器、弓箭等劳动工具,从狩猎和采集果实逐渐开始驯养动物与栽培植物,学会了烧制陶器和制作衣服。同时,又建造房屋,发掘水源,离开洞穴,过起了相对稳定的定居生活。

原始社会经历了群居时期,以血缘关系为主的氏族部落时期,后来在氏族基础上以地域分布组成的部落联盟时期。由于生产的发展,开始有了消费不尽的剩余产品,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阶级和阶级压迫随之而来,我国的原始社会也就走到了它的尽头。人类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孕育,文明逐步取代落后与蒙昧,黎明的曙光隐现在东方地平线上。

蹒跚起步的东方文明——先秦时期

伴随着私有财产的出现和贫富分化的加剧,原始的社会形态已经走到尽头,阶级和阶级社会应运而生。公元前2070年,功绩显赫的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从此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一姓的“家天下”,所谓的“大同”世界一去不再复返了。与此同时,华夏文明也开始蹒跚起步,艰难前行。经历夏商周三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

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文字代替了结绳记事,青铜器使笨重的石器相形见绌,农耕的发展,城市的崛起,国家机构和典章制度的建立……逐渐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我们的祖先历尽艰辛,通过不懈的努力,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在正义与邪恶的抗击中,在刀光剑影的角逐中,创造出与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古代印度交相辉映的灿烂的古代东方文化。

大变革时期——春秋战国

文明的曙光一经闪现,就以不可阻挡之势冉冉升起,随着时光的流逝,三代所创造的灿烂文化,已为后期数百年的政治经济格局所拘囿,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难以继续维系和发展,面临着“礼崩乐坏”的局面。寻找新的出路,以成为大势所趋。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王室衰微,诸侯、大夫权利的上升和对“天下”领导权的争夺,为对旧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变革提供了条件和机遇。山雨欲来风满楼,在诸侯国进行的一幕幕悲壮的称霸、争雄角逐中,迎来了我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各方面的大变革时代。

贵族底层学有所成的士人,为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遇到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于是他们标新立异,各有见树,或著述与斗室之中,提出自己的见解;或游说与诸侯之门,宣传个人的主张。他们各自竖起旗帜,广收门徒,开创了林林丛丛的众多学派,形成朝气蓬勃的千古绝唱——喧闹的百家争鸣局面,使这一时期成为我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学术思想的自由时代。

雄踞东方的统一帝国——秦汉

秦王嬴政以雄视六国之勇、气吞万里之势,纵横捭阖,十年间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公元前221

年,建立起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从此开始,秦、西汉和东汉相继统治着古老广袤的国土。秦汉时期首次完成了中国大一统的政治局面,为封建社会的鼎盛——辉煌的隋唐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秦汉以后,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古老的华夏文明经历分裂割据的险滩急流,但它只是国家统一主旋律中的插曲;遭受外来侵略的狂风暴雨,也都在中国人民的坚强抗争意志面前灰飞烟灭。中华民族以自己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聪明才智,造就了世界诸多文明古国中唯一亘古至今、绵延不断的泱泱大国。

秦汉时期是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由秦始皇开创,经汉朝统治者进一步强化和改造,形成政治上实行郡县制,经济上重农抑商,思想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主要内容的一整套制度,构筑了两千多年专制制度的基本内涵。

破碎的山河——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东汉末年,各地割据军阀竞相崛起,争地夺势,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英勇悲壮的故事。“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曹操父子、刘备、孙权在群雄角逐中脱颖而出,各据一方,形成了几十年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走马灯般的王朝更迭,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动荡。尤其对群雄逐鹿的中原地区破坏更甚。所以。从西晋末年开始,中原人们不断南迁,形成了我国古代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高潮。大迁徙不仅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对后世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也造成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北方,进入中原的各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相处,变得越来越接近,北魏孝文帝慧眼独具,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进行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同时也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

北方的民族大融合与局部的统一,江南经济的发展,为多民族国家的再次统一奠定了基础。

如日中天—空前绝后的封建盛世—隋唐

千百年来,令东西方艳羡、学习,让中国人引以为自豪而津津乐道的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三次大一统时期,它以日臻完善的政治经济制度,把中国的封建社会推向空前绝后的鼎盛与繁荣。华夏文明如日中天,光焰万丈,泽被后世。在隋唐300余年的统治中,虽然时有残酷无情的宫廷溅血争斗,却也明君常见,贤臣辈出,把国家治理得井然有序,蒸蒸日上,创造了封建社会的全盛景象。“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太平盛世,伴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惨景;国泰民安、路不拾遗的治世,与血流成渠、“烽火连三月”的战祸、官逼民反的农民战争交织……人们用奋斗、智慧、辛勤、欢乐、悲愤、苦难……绘制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

在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同时,民族关系和睦,外邦友好交往。隋唐帝国以其辉煌的中华文明,造福邻邦,又以海纳百川的的博大胸怀,包容了周边各少数民族乃至亚洲诸国的先进文化,丰富和充实自己。隋唐时期充分显示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尊、自强、自信的民族,既不狂妄自大,又不妄自菲薄,以开放的姿态展示自己。

午后骄阳——五代、辽、宋、夏、金、元

无论是和风轻拂、两岸熙熙攘攘的清明汴河,还是“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西子湖、“长河落日圆”的大漠、“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蒙古草原、天高云淡的青藏高原……都在如泣如诉地娓娓述说着中华民族的故事: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诸多政权之间的惨烈战争,多少精忠报国、浩然正气的英雄人物铸就了无数令人荡气回肠的壮丽诗篇;“小桥流水人家”、“家家扶得醉人归”的祥和田园情景,绘出一幅幅勤劳善良的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图画;更多的是在国家分裂和统一中的民族融合、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文化的突飞猛进……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中华民族从政治、经济、科

技文化各个领域在继承发展中不断地创新、超越,独步当时世界民族之林。

江河时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与朝气蓬勃的强盛秦汉、繁荣的隋唐相比,明清封建社会已呈现出衰落的迹象。两朝也曾各有过百余年政治比较清明,国力相对富强,商品经济趋向活跃的时期,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清朝前期在巩固发展多民族统一国家上作出的杰出贡献;对内平定分裂割据势力的叛乱,加强了对西藏、新疆、内外蒙古、东北和台湾的管理;对外打败外来侵略,维护了国家的领土、主权和中华民族的尊严,直到西方殖民者大举入侵之前,中华大地和中华民族已经凝聚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中国封建社会经历了近两千年,君主专制的日益加强并走向极端,资本主义萌芽和有民主色彩的思想的出现,使封建制度成为强弩之末,开始残喘度日。特别是清朝统治者愚昧无知与妄自尊大,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自己在世界上成为盲人瞎马,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汹涌潮流失之交臂,日趋没落,导致政治上君主专制的穷途末路,经济上的停滞不前,科技领域从高峰跌落谷底,一片空白,毫无建树。随之而来的便是西方资本主义与中华古老的封建文明血与火地碰撞和较量,在鸦片战争中清朝不堪一击,以莫大的耻辱和切肤之痛,被西方强行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步入屈辱的近代历史。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近代中国历史,是一部中华民族饱经磨难的屈辱史。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战争。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不堪一击,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国土大量沦丧,主权遭受破坏,成为国将不国的半殖民地。它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面时侵略者及其走狗的黑暗统治,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英勇顽强

相关热词搜索:长廊 历史 历史文化长廊 医院历史长廊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