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科相关 > 历史 > 正文
 

江门的历史

发布时间:2024-04-24 18:46:31 影响了:

江门的历史篇一:江门历史名人

江门位于西江下游,濒临入海处,水路交通发达。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粤海关在江门开设征税口。鸦片战争后,英法等国强迫清政府逐步开放通商口岸。1897年,英国根据《中英缅甸通商条约》专款开辟江门为离开澳门后进入西江的第一个客货停靠站。为停靠商船的口岸。1902年又根据《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第8款和第10款,在北街设立海关,辟江门为通商口岸。1904年3月7日,江门海关正式设立,办理稽征事务,管理进出口船只。江门海关的设立,对江门的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戊戌政变后,回家乡新会从事教育事业。梁启超闻得清廷颁诏,废科举、兴学堂,立即找知县商量,筹办新会师范学堂;不久,又办起官立新会中学堂。

抗日战争时期留守在新高鹤的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歼灭顽军的战斗。1945年2月上旬,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主力部队挺进恩阳后,国民党军对皂幕山抗日根据地发动“第二期进攻”,3月3日,国民党军挺五纵队一部及鹤山自卫总队共500余人,围攻已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的白水带乡,鹤山自卫总队第十中队占据白水带乡的“联昌”、“厚福”两座炮楼。5月3日晚,坚持在新高鹤的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第二、第三团和独立营共300余人,在严尚民等 指挥下,从元坑出发,午夜抵达白水带,将两座炮楼的顽军重重围困,发起攻击,顽军自知无法抵抗,遂缴械投降。共俘敌20余人,缴获机枪1挺、长短枪10余支。重新收复了白水带抗日根据地。

冯如(1883-1912),广东恩平莲塘乡杏圃村人。冯如在旅美华侨的支持下,于1909年9月21日制成一架可以飞行的飞机,成为中国第一个飞行家,也是第一个飞机设计师。1911年2月22日,冯如宣布试制飞机成功和正式成立以“壮国体、挽利权”为宗旨的广东飞行器公司,并迁回祖国的广州,致力发展祖国航空事业。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11月广东光复,冯如即连同自制的飞机及助手一起参加革命,被任命为飞机队飞机长。

梁思成(1901—1972),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培养了大批建筑人才,以严谨、勤奋的学风著称。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努力探索中国建筑的创作道路,还提出文物建筑保护的理论和方法,在建筑学方面贡献突出。1901年4月20日出生于日本东京,那是他父亲梁启超因“戊戌政变”失败后亡命日本的第三年,原籍广东省新会县。

司徒美堂(1868-1955)华侨领袖。开平赤坎中股牛路里人。1885年参加美洲华侨团体洪门致公堂(后改称洪门致公党),他积极参加反清活动,大力支持孙中山发动的辛亥革命,曾与孙中山同居同食半年。 40年代初,他曾上书促使美国总统罗斯福废除了长达60多年的排华法案,使华侨获得合法权益。1946年6月,先后在上海、南京当面敦促蒋介石停止内战,召开国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政府。同月约见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痛斥美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写信给毛泽东主席,表示拥护共产党的领导。1949年8月20日,应邀回到北京。9月21日,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兼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

梁启超(1873年~1929年),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汉族,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领袖,学者。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深度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伟大社会活动家,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教授之一、著名新闻报刊活动家。他的文章富有独特的历史视角,令人深思,启蒙思想。

江门的历史篇二:浅谈江门近30年的社会发展变化

浅谈江门近30年的社会发展变化

江门市是广东省中南部的一个地级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西部。因位于西江与其支流蓬江的会合处,江南烟墩山和江北蓬莱山对峙如门,故名江门。江门五邑是全国著名侨乡,侨乡文化独具魅力,有“中国第一侨乡”的美誉。祖籍江门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近400万,分布在全世界五大洲107个国家和地区。

江门是中国第一侨乡,是一片充满灵气的土地。这里山环水绕,蕉雨荔风;天风海浪,温泉奇珍……地灵必然人杰,这里自古以来人文荟萃,英才辈出,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这里诞生过岭南最杰出的人物:明代学者陈白沙,在这里开创了著名的“江门学派”,集四方贤才,兴一代儒风;近代的梁启超,从这里走向京都,用理性的文字,唤醒国人麻木的灵魂。还有伍廷芳、陈少白等,曾追随孙中山先生,为中华之崛起,发出时代的强音。这些先驱们点燃的精神爝火,至今仍穿越历史的时空,鼓舞这片土地的后人们奋发前行。改革开放以来,江门人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使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了青春。

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改革开放”的政策。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试办经济特区,福建省和广东省成为全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虽然江门市没有被钦点为经济特区,但是受改革开放的影响,江门的经济的到腾飞,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政治上,改革开放前,虽然国家主张人民当家作主,但是当时民主的意识无论是在江门的市政府还是人民的心中都是相当的薄弱,所以很多政策都是拍脑袋政策。但是改革开放以后,江门把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作为确保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战略举措。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进行ISO质量管理,极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开通和完善了“12345”政府服务热线。实施推诿、搁置追究制,健全投诉机制,政务公开信息100%可在网上查询。在世界银行公布的2006年中国城市投资环境评价中,江门政府效率名列前茅。此外,江门市人民的民主意识也得到很大的提高。如今很多市民主动去翻阅政府的财政报告,在生活中遇到政府失责之处也会积极地向政府反映问责。正因为政府与人民的共同努力,江门市的政治局面趋向繁荣。

经济上,改革开放前,江门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江门经济社会发展十分缓慢。197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仅14.32亿元,财政收入仅2.01亿元。改革开放后,江门大力发展外向型、技术密集型、非资源型工业,在引进先进项目、培育知名企业和品牌的同时,积极鼓励自主创新,大力建设工业园区,不断提高工业发展的集约化水平。近年来,江门市在改革开放的大前提,善于利用自身的侨乡优势,努力汲引外国的侨胞回乡办厂办实业,江门实现了对外开放的“三个提升”:把“招商引资”提升为“招商选资”;把“以侨引资”提升为“全面合作”;把以对外加工贸易为主,提升为以自主创新为主的发展方式。现在,江门的经济结构和产业体系科学日趋合理。特别是近年来,江门的经济总量迅速增大,综合竞争力显著提高。经济综合实力得到历史性的跨越。

江门市虽然一心谋求经济发展,但决不以牺牲环境为前提。多年以来江门市始终坚持以生态优先为原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到发展经济决不牺牲环境;始终做到“三个坚持”坚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做到发展经济决不牺牲环境;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坚持改善生态环境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历史性进步。

随着江门市的经济发展,江门市城乡建设发生历史性变化。改革开放前,江门的城市化水平很低,城乡二元结构明显。经过30年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积极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江门基础设施和城乡建设发生历史性变化。初步形成铁路、公路、水路配套、江海联运的交通网络。境内有佛开、开阳、中江、江珠、西部沿海等7条高速公路,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51公里,居全省地级市首位。江肇已动工建设、江罗高速正在规划建设。珠三角城际轻轨、广珠铁路等工程顺利推进。有国家一类口岸5个,二类口岸10个。电力能源基地初步形成,现发电总装机容量300万千瓦,年产值69亿元。滨江大道建成通车,启动了滨江新区建设,拉开生态型宜居城市建设的框架。江门市区建成区面积由1978年7平方公里,扩展到现在的108.6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由21.9万增加到111.95万。

但是随着江门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城市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等问题正刺疼着江门市人民的神经,也得到江门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江门市政府努力协调各市各镇的经济发展,做到全市经济全面发展,以减少城区与郊区的差距。

人民生活实现历史性改善。近些年来,我市以改善民生为目的,实行创业富民、就业惠民、社保安民,通过支持创业增加经营性收入,依靠扩大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逐步使全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2007年,全市各级财政对民生投入总额27.6亿元。从2004年开始,着力解决“五难”等民生问题,2007年制订了《实施“千企扶千村”就业工程工作意见》,成效显著,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的充分肯定。与改革开放之初的1982年相比,2007年,江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974元提高到15149元,农村人均收入由400多元提高到5887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6.22亿元提高到972.97亿元。企业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社会保险覆盖面达90%。蓬江区荷塘镇成为全市首个“国家卫生镇”。截止2007年,全市有212万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0%,市区人均居住建筑面积8平方米以下的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得到解决。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290元,农村提高到160元。对城镇低保家庭发放临时生活补贴。

江门市的人民不仅是物质生活得到保障和改善,精神生活也得到很大的提升。改革开放以前,江门的人民基本上很少娱乐活动,他们的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劳动,即使空闲的时间也是打打扑克牌或者是打麻将。但改革开放以后,江门市政府重视人民的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送书下乡”“送电影下乡”建立流动图书馆等活动,让人民有机会有资源地寄读书于娱乐,在娱乐中提高自身的素质。

江门的教育也得到很大的突破。经过改革开放,江门的经济的发展也促进江门的教育发展。江门市在财政方面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在江门市得到全面的覆盖。江门现有高等院校4所,国家级重点职业或技工学校8所。2007年,江门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学生1.74万人,普通中小学在校学生63.6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7.19%,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83.4%,创建了15个教育强镇。如今江门市教育正努力地向十二年义务教育

国学大师雷铎曾经用“侨、楼、泉、风”,四个字来概括江门五邑的文化特色。建议江门要深刻解读、大力弘扬其中的内涵。

雷铎说,“侨”是江门最大的优势,无论是从人数上,还是从历史上,江门的华侨文化在广东地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个文化特色需要江门大力弘扬,其意义值得认真挖掘和推广。 楼,顾名思义,是指江门的碉楼文化。雷铎说,在很多年前就曾呼吁过,要保护江门的碉楼,现在看到江门的碉楼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他感到由衷的高兴。认为保护碉楼的意义,除了在建筑领域,更重要的还是在精神层面上。每一座碉楼都见证着在南中国曾经发生过的往事。

泉,是指温泉。雷铎说,江门地下温泉资源丰富,被称为“温泉之乡”。温泉除了其物质的意义以外,其象征意义更加值得挖掘,“温泉之下是地震带,热流不停地涌动;五邑地区也出现了很多富于激情、勇于创新的人物,历史上,陈白沙、梁启超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人物之一。通过对这些人物的研究,可以唤起五邑人

像地泉一样的能量与创新热情。”

风,是指风气。雷铎说,历史上的五邑是个十分富庶的地方,曾出产过品类繁多、质地优良的土特产,有“小澳门、小广州”之称,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很多优秀的人物。改革开放以后,广东领全国改革风气之先,五邑也不甘落后。

此外,江门人具有“开放、包容、务实、创新”这四种精神品格。

开放:就是不封闭,敢于看外面的世界,甚至飘洋过海走出去。

包容:主要是由于江门地区几千年的历史形成、积淀下来形成的地域文化品格,并成为五邑人精神内涵之一。五邑本地人从最早的古越族包容北方人,后来又包容了西方外来文化,显示了其包容性。

务实:五邑人在学习、借鉴别人的东西时有一个特点:以我为主。由于五邑靠海,五邑人也有海洋的性格,海纳百川的胸怀。五邑人不管理论上的条条框框,只要自己觉得有用就够了就选择,非常实际。

创新:五邑人有文化吸收与创新的能力。尤其是大量的侨乡建筑,就是其能力的展示。从侨乡建筑本身,又把中国的乡土建筑与技术与西方技术糅合,像碉楼又有对联、壁画、灰雕等中国的东西。这就是吸收与创新。

对于雷铎的建议和江门人独特的精神品格,江门市政府在近年来也大力建设市民的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大力培养江门人精神。所谓的江门人精神简单概括为:“兼收并蓄,务实求新。”江门人尤为善于吸收海外尤其港澳各种有益的经验,广开思路,为我所用,这一点,从开平碉楼的中西合璧式的建筑可略见一斑。另外江门人比较务实,不尚空谈,很少保守,对新生事物容易接受。

江门人精神主要体现在四方面:开放、包容、自信、进取。

开放:江门成为侨乡,主要是鸦片战争之后,出洋的人较多,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华侨将西方先进的文化带了回国,像轮船、汽车、电话、公司股份制等技术、文化就是华侨带回来的。

包容:心胸广阔,容纳百川,不排外,敢于接受新鲜事物,并且予以传播、学习。

自信:始终对自己有信心,不卑不亢。尽管学习西方的东西,但也不摒弃中

国传统的精华文化,爱国爱乡,保持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进取:勤奋、艰苦创业、勤俭持家,与时俱进,以自己的双手创造新生活。

江门人具有“开放、包容、务实、创新”这四种精神品格。

开放:就是不封闭,敢于看外面的世界,甚至飘洋过海走出去。

包容:主要是由于江门地区几千年的历史形成、积淀下来形成的地域文化品格,并成为五邑人精神内涵之一。五邑本地人从最早的古越族包容北方人,后来又包容了西方外来文化,显示了其包容性。

务实:五邑人在学习、借鉴别人的东西时有一个特点:以我为主。由于五邑靠海,五邑人也有海洋的性格,海纳百川的胸怀。五邑人不管理论上的条条框框,只要自己觉得有用就够了就选择,非常实际。

创新:五邑人有文化吸收与创新的能力。尤其是大量的侨乡建筑,就是其能力的展示。从侨乡建筑本身,又把中国的乡土建筑与技术与西方技术糅合,像碉楼又有对联、壁画、灰雕等中国的东西。这就是吸收与创新。

“江门人精神” 更体现出五邑侨乡的特色,加强江门人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建设新江门。

虽然江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与周边兄弟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江门人绝不能安于现状,要摒除陈旧的传统观念,开拓创新。只有继续发扬务实求新的精神,不断迎“新”送“旧”,开创新局面,才能建设好一个新江门。

江门的历史篇三:江门市基本概况

江门市基本概况Post By:2005-3-24 11:36:58

一、 城市概况

江门市位于东经111°59′—113°15′,北纬21°27′—22°51′,地处广东省中南部、西江下游、珠江三角洲西部,东邻中山市、珠海市;西连阳江市;北接新兴市、佛山市;南临南海,毗邻港澳;是珠江口西岸的中心城市之一。全市土地总面积9541平方公里,其中江门市区1818平方公里。沿海有大小岛屿96个,海岸线总长328.7公里,含岛岸线356.7公里。江门市属河流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势总体低平,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倾斜。平原开旷,低山丘陵,错落其间,形成江门地貌的多样性。西部及西北部多为中低山丘陵,东部、中部和南部为河谷、三角洲平原,南部沿海滩涂宽阔。境内的天露山海拔1250米,为境内最高峰。江门市属亚热带海洋气候,少霜无雪,温和多雨,阳光充足,年日照时数1838.6小时,平均温度22℃,降水量2150毫米,夏秋季常有台风、暴雨。

江门市现辖蓬江、江海、新会三个县级市辖区,代管台山、开平、鹤山、恩平四个县级市,现有总人口382万人,其中市区人口 132万人。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素称“五邑”而闻名海内外。江门是“中国第一侨乡”,祖籍江门五邑的海外华侨、华人、港澳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同胞共有368万人,约占全国海外侨胞的十分之一,遍布美国、加拿大和西欧、东南亚等107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同胞素有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热心支持家乡建设,形成了江门市对外经济文化交往的独特优势。

二、 历史变革

江门市区因地处西江与其支流──蓬江的会合处,江南的烟墩山和江北的蓬莱山对峙如门,故名“江门”。江门建市前为新会县属地。早在元末明初(公元1368-1388年),这里便形成墟集。十七世纪初,江门墟因商贸而兴盛,逐渐成为珠江三角洲的一个贸易中心,是西江中下游一带的主要商品集散地之一。 1904年,江门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设江门北街海关,为广东八大关之一。西方近代工业与文化随之进入和发展。 1925年江门定为省辖市。 1931年撤销市建制,复归新会县管辖。1949年10月23日江门解放。1951年1月江门改为省辖市。以后又先后分属过粤中行署、肇庆专区、佛山专区管辖。1983年江门市定为省辖地级市,实行市管县新体制,下辖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和阳江、阳春7县。1988年,阳江、阳春分出另设阳江市。1992年至1994年所属五县先后撤县设市,由江门市代管。2002年9月新会撤市设区,并入江门市区。

三、 城市现状

“八五”期间,江门市已跻身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名列第32位),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小康”’的24个大中城市之一(名列第12位);是“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三连冠、“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并获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被亚太经合组织确定为中国唯一的R1SE计划(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在世界银行发布的2003中国投资环境评估报告中,江门被评为A类地区,位居全国23个大中城市的前列;在中国首届诚信建设成果展会上,江门被评为“中国50家投资环境诚信安全区”之一,是广东省唯一入选的地级市。目前,江门市正在积极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江门市经济保持健康持续发展。2003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731.09 亿元;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工业总产值实现1539亿元;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11:48:4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9.3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77.84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1.11亿元。中油BP江门公司、江门联和发动机、开平中晖纤母粒、新会中集、大长江等5家企业跻身全国外商投资企业500强;天健集团、省七建集团和鹤山建昌集团进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之列。

公路交通网络完善,高速公路里程位居广东省地级市首位,已基本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以325国道、11条省道为主干线,县乡公路为支线的公路网。各市、区间的“一个小时生活圈”和市区内的“15-20分钟生活圈”已基本实现。水路方面,主要航道有西江航道、虎跳门水道、潭江水道、北街水道、崖门水道、劳龙虎水道等。其中,银洲湖水域是联通南海和珠江流域的黄金水道之一。新会港、台山广海港是全国一类货运口岸,向外籍货轮开放,可通航万吨巨轮。

亚洲最大的燃煤火力发电厂——台山电厂总装机容量900万千瓦,1、2号机组已经并网发电,3、4、5号机组以及崖门电厂正在筹建中,台山腰古核电站也在规划中。江门将逐步成为广东省的重要能源基地。

四、 城市特点

江门是一座风景优美,具有浓厚侨乡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以海滨沙滩、温泉保健、森林生态和侨乡风情为主要特色,其中新会圭峰山风景名胜区、开平立园、恩平金山温泉度假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梁启超故居、开平碉楼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温泉众多,分布五邑各地的有金山温泉、帝都温泉、锦江温泉、台山温泉、古兜温泉等10多处,恩平市已被中国矿业联合总会授予“中国温泉之乡”的称号。中国(江门)侨乡华人嘉年华暨中国(江门)侨乡旅游节是江门市一年一度的旅游盛事,每年都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人到来旅游观光。

江门市现已形成了摩托车及零配件、金属制品、家用电器、纺织化纤及服装制造、造纸及纸制品等支柱产业,并拥有一批全国性的产业基地:

中国摩托车产业示范基地:江门是全国首个被授予“中国摩托车产业示范基地”的城市。行业龙头——大长江集团年产销量双超100万辆,在年产销量、纳税额和综合经济效益方面均位于全国首位。 中国(新会)不锈钢制品生产基地:2003年江门市日用不锈钢制品产量达8.1万吨,增长17.63%。生产企业集中

在新会区司前镇。行业龙头——天健集团是固定资产超10亿元的大型企业。

中国五金卫浴产业基地:生产企业最为集中的蓬江区杜阮镇有五金卫浴企业211家,全年产值18亿多元,其中美标显浩水暖公司和吉事多卫浴生产的产品占据了全国50%的中高档市场。

国家火炬计划江门新材料产业基地:全市新材料产业以纺织、化工、电子、磁性新材料等为主体。2003年全市共有新材料企业350家,产值120亿元。拥有美雅集团、美达锦纶集团、彩艳集团等一大批骨干企业。

中国纺织化纤基地:江门市是全省传统的纺织化纤制造基地。2003年大纺织服装业工业总产值达219.6亿元。所辖开平市是“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开平涤纶集团产值达42.7亿元,属下的春晖股份公司是上市公司。

造纸及纸制品生产基地:2003年全市造纸及纸制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7.18亿元,同比增长17.65%。行业龙头维达纸业集团是全国最大的生活用纸制造企业之一。银洲湖区域被规划为江门市中长期的纸业产业基地。目前,总投资19.8亿美元的亚太纸业和总投资10亿美元的印尼纸业等一批大型造纸项目已经落户该地区。

五、 投资环境

为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为投资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集中实行行政事务性收费,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江门市人民政府早于1997年2月即设立行政事务服务总汇(简称行政总汇)。行政总汇实行“四个一”服务(一座楼办公、一个口受理、一个窗收费,一条龙服务),达到“方便、高效、有序、保廉”的目的。只要经营条件具备、申报资料齐备,一般贸易性企业在7个工作日内、生产性企业在15个工作日内就可以办妥开业所需的全部证照手续。

行政总汇协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组织、协调、督促和落实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各项优惠政策。江门市政府网上行政服务系统于2002年1月18日开通运行,项目申报者、投资者可通过国际互联网登录江门市政府网站,在线进行业务查询、申报、登记、表格(资料)下载等。

江门市政府以优惠政策为服务手段,改善投资环境,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扩大外商投资领域。江门市市委、市政府制定实施了《关于鼓励外资民资投资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流通业的意见》、《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多项投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外资民资到江门投资兴业。

六、 发展目标

2004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来江门视察,提出“要把江门建设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大城市,到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更高要求。围绕

这一目标,我们将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树立“后发争先”的强烈意识,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针,继续推进工业强市、民资外资富市、科教兴市、环境优市战略的实施,努力实现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相统一,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相统一,增加投入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统一。今年我们要努力实现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和发展民营经济、城镇化建设、文化名市和政务环境建设等“六个争先”,为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大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江门侨乡新八景

Post By:2005-4-7 17:08:01

侨乡新八景”评选活动由江门市旅游局、市委宣传部、市广播电视局、市电视台共同主办,采取专家评审和群众投票的方法,评出江门市“侨乡新八景”,分别为:“东湖倩影”、“小鸟天堂”、“圭峰叠翠”、“川岛风情”、“立园春晓”、“碉楼烟雨”、“温泉仙境”、“雁影波光”。

1、东湖倩影(江门东湖公园、东湖广场)

东湖公园:位于江门市区中心,始建于1958年,“东湖秀色”为“江门八景”之一。园内植有大量珍稀植物和观赏性花卉,是一个以绿色生态环境和园林艺术为主题,以山、水、植物等为自然景观为主调,具有休闲、娱乐、观光游览等综合功能旅游区。东湖广场位于市区港口一路,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层阶式结构。广场西部为大型的音乐喷泉。该喷泉共有水下彩灯1264盏、喷头1384个,有独立水形20种。广场还是江门市开展各项集会、表演的场地和市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

2、圭峰叠翠(新会圭峰山风景名胜区)圭峰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 也是广东省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乃珠江三角洲上不可多得的绿宝石。山中玉台寺为广东四大名刹之一。 雄伟的圭峰山,山脉绵延,堆翠叠碧,珍禽异兽数不胜数,奇花异木不胜枚举。令人神往的玉台古刹、镇山宝塔、碧霞彩影、玉湖观鱼、牵线过脉、火树银花的玉湖、入夜流光溢彩、波光潋滟,置身其中,似梦似仙,令人流连忘返……在绿树簇拥的圭峰南麓、碧簸荡漾的玉湖北畔,有一个圭峰景区最具历史意义和纪念意义的景点--周恩来总理视察新会纪念馆和周总理纪念广场,以及具有侨乡特色的艺术博物馆----葵博园。 在圭峰山东麓,有近千亩的体育运动公园,娱乐设施完善,包括滑草、溜冰、山水泳池、网球俱乐部、烧烤、卡丁车场等游乐场所。

3、小 鸟 天 堂(新会小鸟天堂) “小鸟天堂”是著名的生态旅游景点、天然赏鸟胜地,位于新会城区以南10公里的天马村。其以独特的鸟类生态风景为主题,集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健康旅游、休闲旅游于一体,充分展现旅游新时尚的园林化、多功能大型景区。380多年前,河中一个泥墩、一棵榕树长期繁衍,形成枝叶覆盖1万多平方米,树上栖鸟千万只,鸟树相依,人鸟共处,和谐奇特,世间罕有的一道天然美丽风景线。------白鹭晨出暮归,灰鹭暮出朝回,他们依时有序,互不干扰,极有风度。"人间那得几回闻"。除了观鸟听鸟,还可欣赏绿树碧水与蓝天白鸟相映成趣的优美景致和享受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河上休闲乐趣,给你一种全新的感受-------"人间毕竟有天堂"! 1933年,文学大师巴金先生乘船游览后叹为观止,写下优美散文《鸟的天堂》,"小鸟天堂"从此得名。 2002年重新规划扩建,并对动、植物自然生态群落加以悉心保护和优化,形成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以独特的鸟类生态风景为主题,集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健康旅游、休闲旅游于一体,充分展现旅游新时尚的园林化、多功能大型景区。

4、立园春晓(开平立园)立园——华侨园林中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其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在中国园林中独树一帜,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立园春晓”为“江门市侨乡新八景”之一。立园位于广东著名侨乡开平塘口镇,占地面积近廿亩,是已故旅美华侨谢维立先生创建于二十世纪初的花园别墅。该园以《红楼梦》中描绘的大观园为依托,对中国园林古典建筑艺术兼收并蓄,并对欧美当时流行的别墅建筑特色加以融会贯通,达到中西合璧之化境,从而拥有"小观园"的美称。立园三区自成一体,以河道或围墙相隔,又以数座桥亭或通天回廊相联,可谓景中有景、园内有园,耐人寻味。而镶刻其间的名家书法楹联,又使立园平添了浓郁的文化内涵;大量富于浪漫传奇色彩的精美灰塑、壁画,又使人恍如置身仙境。立园以其景点之丰富多彩,曾吸引了《大决战》等多部影片来取景拍摄,堪称"中国华侨博览园"。 2001年6月,立园以其中西合璧的独特建筑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5、碉楼奇观(开平碉楼) “开平碉楼”是开平一带特有的乡土建筑群体。它起源于明朝后期,随着华侨文化的发展而鼎盛于二十世纪初叶,现存1833座。这些碉楼集居住与防卫功能于一体,融中西建筑艺术于一域,是一道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景观。这些碉楼既有中国传统硬山顶式,也有德国堡垒式、古罗马碉堡式、中世纪英国式……可谓中西合壁,百花齐放。而且,整个开平几乎找不到两座完全相同的碉楼。开平碉楼将中国传统乡村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罕有地体现了近代中西文化在中国乡村的广泛交流,成为中国华侨文化的纪念丰碑和独特的世界建筑艺术景观。(来自:www.hnnSCY.cOm 博文学习 网:江门的历史)开平的碉楼建筑,堪称“世界建筑艺术博物馆”。2001年6月,自力村碉楼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经开平市人民政府整治维修后,面貌焕然一新,前来观瞻的海内外人士络绎不绝。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村落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相关热词搜索:江门 历史 阳江的历史 江门人文 江门博物馆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