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科相关 > 语文 > 正文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

发布时间:2024-03-29 20:51:15 影响了:

以下是博文学习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篇一: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园地三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篇二: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案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以介绍自己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2、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3、能发现并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即反问句是表示肯定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口语交际;习作(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教学准备:采访老师同学和家长,他们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境,激发说话兴趣。

面前这些熟悉你的老师和同学,一定不会象你自己那样全面了解你。有兴趣向大家介绍一下真实的你吗?

二、交际过程

1、可以说自己性格、爱好、也可以说优点和缺点,还可以说自己奇特的想法等。

2、说真话,说实事。

3、注意听别人说,对别人说的能做出评价。

三、认真思考,组织语言,小组交流。

1、先要想一想自己介绍什么,怎样介绍。

2、小组交流

3、评一评:看谁说得最像自己,推向全班交流。

四、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1、各小组代表在全班讲。

2、学生评议:不仅要评讲得怎么样,还要说说自己听了之后的想法。

3、老师评议:根据不同学生特点给予不同的提示性评价。

五、总结

师:通过今天推心置腹的交谈,我相信小朋友们彼此更加深了了解,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更能互相理解,愉快相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以介绍自己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2、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3、能发现并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即反问句是表示肯定的意思。

4、积累打比方的句子和谚语,阅读成语故事。

教学重难点:

口语交际;习作(能抓住自己特点,写写自己)

教学安排:三课时(口语交际一课时,习作、习作讲评一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一课时) 结合口语交际,引入习作

师:在进行口语交际时,我们都做了自我介绍。现在我们就来写写自己,好吗?

二、确定交流对象,自主习作

(1)引导学生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开拓思路。

(2)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

(3)选定对象(老师、同学或未见过面的人)自主写作(讲评)

三、多元评价,认真修改

1、自己读一读,改一改。

2、读给同伴听,听听他们的评价,再适当修改。

3、在班级交流,师生评议。是否写出了自己的特点,语言是否通顺。

4、交换修改,(错字和标点)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感知反问这种修辞手法的作用。

2、熟读背诵表现思想方法的谚语、使学生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

3、读成语故事,体会其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1、认识反问句。2、积累比喻句、言语。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让学生读句子,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通过交流发现每组句子的意思是相同的,但在语气上存在差异。

2、引导学生进行反问句和陈述句的转化练习。老师可以先说几个学生易于理解的肯定句,让学生试着改成反问句,让学生互相举例并变换句式,以加深对反问句的感悟和理解。

(二)日积月累(读读记记)

1、展示读读记记中的句子,让学生自读并进行背诵。`

2、学生展示背诵。

3、通过比赛的方法引导学生从本学期学过的课文中,再例举一些这样的句

子进行交流。

读读背背

1、发动学生读谚语,说大意,指出谚语关涉的方面,启迪学生从中受到教

育。

2、检查学生搜集谚语的情况,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3、选择经典谚语,让学生背诵。

4、学生展示背诵。

成语故事

1、显示《买读还珠》成语的相关图片,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结合图片读

成语故事,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读懂故事内容,理解寓意。。

2、组织学生互相读一读这个成语故事并说一说自己的感悟。

3、指名学生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鼓励大家课下看更多有意义的成语故事。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篇三: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复习资料

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9 寓言两则

改写句子

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 吗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

篇章整体

1、“亡羊补牢”比喻在受到损失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损失,“亡”意思是丢失;“补”意思是修补;“牢”意思是养牲畜的圈。

《亡羊补牢》这则寓言讲诉了这样一个故事:养羊人的羊圈破了,丢了一只羊,他不听街坊的劝说,认为修羊圈没有用,第二天又丢羊了。最后,他改正错误,把羊圈修好了,再也没有丢羊。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2、“南辕北辙”意思是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辕”是古代马前面的两根车杠。“辙”是车轮走过之后,在路上留下的痕迹。

《南辕北辙》这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个人要乘车去楚国,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只能离楚国越来越远了。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选对方向,要是选错了方向,无论怎样努力,都达不到目的。

寓言故事:守株待兔 揠(拔)苗助长 掩耳盗铃 自相矛盾

10 惊弓之鸟

判断语气

A、惊讶 B、怀疑C、肯定D、谦虚E、询问

1、“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C)

2、“是吗?”“你有这样的本事?”(B)

3、“啊!”“真有这样的本事!”(A)

4、“不是我的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D)

5、“你怎么知道的?”(E)

重点句段

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1)、更羸对看到的和听到的进行了分析。他是这样分析的:大雁飞得慢是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大雁听到弦响,心里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伤口一裂开,大雁就掉了下来。

(2)、这段文字共(4)句话,其中第(1)句话是更羸看到和听到的,第2(来自:WWw.HnnscY.com 博文 学习 网: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4句话是他的分析判断。

(3)、更羸之所以能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就是因为他善于观察、善于分析。

篇章整体

1、本文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叫更羸,他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后,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使大雁掉下来的故事,故事教育我们要学习更羸认真观察、仔细分析、正确判断推理的思维方法。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

2、更羸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并能果断作出判断的人。

11 画杨桃

重点句段

1、 老师看了看这幅画,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台

前,举起我的画问大家:

“这幅画画的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半晌,他又问道“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好笑么?”

“好--笑!”有几个同学抢着答道,同时发出嘻嘻的笑声。

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它对第一个坐下的同学说:“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1)、“好--笑!”中的“--”表示声音的延长,表现了几个同学自以为是、得意扬扬的神态。

(2)、“不﹍﹍像。”“像﹍﹍五﹍﹍五角星。”这里的三个省略号表示语言的吞吞吐吐,刻画了有的同学知道自己错了后不好意思的神态。

(3)、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了?

因为老师发现“我”明明画得很准确,但同学们却说“不像”,这引起他的沉思,他意识到同学们还不懂得画画的起码要求,更不懂得用科学的思想对待事物。

2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1)、这段共4句话,可以分为3层,第一、二句是第一层,第三句是第二层,最后一句是一层。

(2)、老师的话有三层意思:一是看杨桃的角度不同,样子也就不一样;二是看到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不要忙着嘲笑别人;三是应该实事求是。

(3)这段话告诉我们做事情、看问题不能想当然,应该实事求是,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画画,还适用于一切事物,一切问题。

篇章整体

1、本文围绕画杨桃先写父亲教导“我”画画要实事求是,再具体地叙述“我”画杨桃的经过,最后写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告诉我们看问题或做事情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不要轻易下结论。

2、同样的杨桃,“我们”却画出不同的样子,是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同。

12想别人没想到的

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画师要考三个徒弟,看谁能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的骆驼最多,结果小徒弟的画受到了画师的称赞。这个故事教育我们要有创新意识,在生活中,想别人没想到的,做别人没做到的。

语文园地三

反问句和陈述句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只是语气上不同。

读读记记这种表达方式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运用

1、妈妈说小孩子不能娇生惯养,因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要自己做,正所谓“ ”。

2、做事情要坚持不懈,这样才能成功,就像谚语说的:“ ”。

3、劝同学要注意自己的薄弱环节时,可以对他说:“ ”。

4、劝同学不要被事物的表象迷惑时,可以对他说:“”。

相关热词搜索:语文 人教版 园地 人教版三下语文园地三 人教版语文园地三上册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