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科相关 > 语文 > 正文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发布时间:2024-04-24 09:59:13 影响了: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篇一:2015年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2015年福州金桥学校高一期末试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任务1-3题 宋“微创”外科一词顾名思义,要比“腔镜”“小切口”“小径路”“内镜”外科更为广泛,

它是要达到造成最小的创伤(局部及全身)的外科,而不是限于哪一种方式或哪一种工具。可以说,微创外科是指在任何外科创伤应急情况下,达到最佳的内环境稳定(局部及全身)。

外科学的发展总是离不开当时的科技背景。20世纪后期,基于微电子学、光

学、现代先进技术和工艺的发展,出现了内镜、腔镜技术,这为实现微创外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内镜技术的发展,终于使外科能够有一“绿色通道”来实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征是走向综合化、社会化,并且速度在加快,这是不可抗拒的。事实上,腹腔镜技术在妇产科中已出现多年,但由于器械上的原因迟迟未用,直到1986年计算机集成电路微型摄像机的出现,使腹腔镜显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1987年法国的普通外科及妇产科医生莫丽特,首次在腹腔镜下完成了首例胆囊切除术,奠定了腹腔镜外科的基础。此后,腹腔镜外科便有力地推动了微创外科

的发展。技术的实施是服务于概念的运用,而新技术亦将引发新的概念。“外科

微创化”作为贯彻于外科各领域的概念,将促使微创外科技术的全面发展。“微创”

一直是外科学追求的境界,但以往无法克服小切口与显露不充分的矛盾。内镜技

术引出新概念:小入路,有限制的充分显露。完善的外科需要手术视野的完善显

露,并不是需要大切口。内镜解决了手术入路并不改变外科实质。

广义的微创外科应是缩小外科所带来的局部和全身的伤害性效应,不管是采

用何种方法。所以微创外科概念应该并非只是限于内镜术和腹腔镜术,而有更广

阔的视野。21世纪的微创外科,前景是非常激动人心的。在这个信息时代,传

统的外科操作可能被微创的.准确的器械操作所代替。其趋向将是从微创到无创

的发展,外科医生可能从用手操作过渡到用计算机操作,可以完全不接触病人,实现从当前的腔镜手术,到机器人辅助的手术,再到远距离操纵的手术。当前发

展很快的如虚拟技术、三维立体可视技术和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手术,可以比外

科医生的手更为准确并确保无误。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由生物学.信息学和物

理学互相融合的生物智能时代,但随之又会出现新问题,就是在21世纪外科医

生该怎么办?看来这是不可避免的,外科医生只能抱着开放的心情,学习和融合

到新的科技发展的潮流中去!

(摘编自黄志强《外科手术中的“微创”与“无创”》)

1.对“微创外科”技术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它是不限于哪一种方式或工具的达到造成最小创伤的外科。

B.任何外科创伤应急情况下,达到最佳的内环境稳定。

C.仅限于内镜外科和腹腔镜外科。

D.缩小外科所带来的局部和全身的伤害性效应,而不管采用什么方法。

2.对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内镜技术为实现微创外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B.内镜技术解决了外科手术的入路问题,从而改变了外科实质。

C.内镜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找到了微创外科由于器械影响而发展缓慢的症结所在。

D.内镜技术的发展找到了解决微创外科研究中小切口与显露不充分的矛盾的方法。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 )

A.“微创外科”是在腔镜、小切口、小路径、内镜外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们才是外

科学发展的基础。

B.微创外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21世纪的微创外科,前景是非常激动人心的”,即

是针对广义的微创外科而言的。

C.“外科微创化”作为贯彻于外科各领域的概念,促使微创外科技术全面发展,并成为

外科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D.由于虚拟技术、三维立体可视技术和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发展很快,因此,它们比外

科医生的手术更为准确。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

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

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

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

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

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

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节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4.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异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B.臣所以去亲戚而事者

C.而君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D.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5.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

A.以相如功大 徒以吾两人在也

B.相如闻,不肯与会 不欲与廉颇争列

C.且相如素贱人 且庸人尚羞之

D.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6. 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渑池之会”后,廉颇对于蔺相如在自己之上心有不甘,宣称要羞辱相如,这表现

了他为人鲁莽、妄自尊大、胸襟狭窄、斤斤计较于名位之争的缺点。

B.蔺相如在知道廉颇要羞辱自己的时候,采取的是退让回避的态度,或称病不朝,或

隐车避匿,表现了明大义、识大体和不计私怨,以国家前途为重的品质。

C.廉颇在听到蔺相如“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话后,大为感动,也很惭愧,立

即负荆请罪,表现出性格坦率、忠心爱国、勇于改错等性格上的优点。

D.选文主要记述了廉蔺之间的矛盾从激化到解决的过程,作者对廉颇的忠于国家和勇

于改过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对蔺相如的懦弱有些许的不满。

7.把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列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六州歌头?项羽庙 李 冠

秦亡草昧,刘项起吞并。鞭寰宇,驱龙虎,扫橇枪,斩长鲸。血染中原战,视余耳①,皆鹰

犬,平祸乱,归炎汉,势奔倾。兵散月明,风急旌旗乱,刁斗三更。共虞姬相对,泣听楚歌

声,玉帐魂惊,泪盈盈。 念花无主,凝愁苦,挥雪刃,掩泉扃②。时不利,骓不逝,困

阴陵,叱追兵。呜咽摧天地,望归路,忍偷生!功盖世,何处见遗灵?江静水寒烟冷,波纹

细、古木凋零。遣行人到此,追念益伤情。胜负难凭。

【注】 ①余耳:张耳、陈余,秦末起义将领。②掩泉扃:关上地宫之门。

8. 上阕描绘出了怎样的项羽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5分)

9. 下阕“江静水寒烟冷,波纹细、古木凋零”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有何作用?(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丛菊两开他日泪, 。(杜甫《秋兴八首》)

(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蜀道难》)

(3)羽扇纶巾,谈笑间,。(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 ,怒涛卷霜雪。(柳永《望海潮》)

(5)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6)楚天千里清秋,。(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

酒 婆 冯骥才

酒馆也分三六九等。首善街那家小酒馆得算顶末尾的一等。不插幌子,不挂字号,屋里

连座位也没有;柜台上不卖菜,单摆一缸酒。来喝酒的,都是扛活拉车卖苦力的底层人。有

的手捏一块酱肠头,有的衣兜里装着一把五香花生,进门要上二三两,倚着墙角窗台独饮。

逢到人挤人,便端着酒碗到门外边,靠树一站,把酒一点点倒进嘴里,这才叫过瘾解馋其乐

无穷呢!

这酒馆只卖一种酒,是山芋干造的,价钱贱,酒味大。首善街养的猫从来不丢,跑迷了

路,也会循着酒味找回来。这酒不讲余味,只讲冲劲,进嘴赛镪水,非得赶紧咽,不然烧烂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篇二:高一语文上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满分120 答题时间 120分)

第Ⅰ卷(33分)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面词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仆(pū)后继 蓊(wěng)蓊郁郁 安土重(chóng)迁悖(bèi)谬 ....

B、言简意赅(gāi) 惴 (zhuì) 惴不安 字斟( zhēn )句酌饿殍(pi?o) ....

C、溘然长逝(kē)毛骨悚(sǒng)然 豁( huò )然开朗 倔(juè )强...

D、众口铄(shuò)金风流倜 (zhōu) 傥初见端倪(ní ) 菲(f?i)薄...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责无旁待干练 焦躁不安 禁固

B、逆来顺受休憩 礼上往来 伎俩

C、摧山坼地盎然 横槊赋诗 时弊

D、响誉中外滞留 陨身不恤 奢侈

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A、近年来,伊拉克因受制裁,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困难。最近,又遭美英飞机的袭击,真是祸起萧墙。 ....

B、他把这个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 ....

C、面对社会上的种种批评,坐享祖辈、父辈成果的富二代置若罔闻,把那些批评全都当....

作耳边风,不予理睬。

D、阳光明媚,和风轻吹,我们如坐春风兴高采烈地走向目的地。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句是( )

A、“中国制造”已经遍布全球各个角落,成为影响国际制造业格局的重要力量和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崭新形象。

B、中国首座文字博物馆在河南安阳开馆,该馆收藏了甲骨文、金文、简牍帛书、汉字书法史、少数民族文字等多种文物。

C、积极健康的文化能否占领手机文化市场,能否对公众产生有益影响,关键是要紧密结合新技术的特点开展文化创新。

D、社保的全国一统,必将促进中国式“养儿防老”向社会养老的转变,也会为普通百姓安度晚年提供基本的保障。

5、依次填入上文括号内最恰当的一项是( )

楼是古典,楼是东方。假如我是一位音乐家,我要以楼为主题写出一套组曲表现楼的各种意境、景象和情调。我要以小提琴的幽雅奏出(“ ”)的静夜,我要以横笛吹出(“ ”)的凄清,我要以喧哗的小鼓和喇叭响出(“ ”)的萧瑟,我要以肖邦式的夜曲在钢琴的键子上弹出(“ ”)的幽怨。

①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②山雨欲来风满楼

③子规啼月小楼西

④十二楼中月自明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冷眼看“热词”

“热词”是指来源于突发事件或社会现象,经过形象、鲜明和恰当的隐喻性总结,让人们更深刻地记住关键信息的公共焦点词语。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热词”已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新潮网络语言。“打酱油”、“俯卧撑”乃至“被××”之类的热词从词语本身找不到任何流行的理由,而且这些词语往往不是逐渐扩散,而是瞬间的爆发。显然这类热词不是像以往的许多网络语言那样因词语本身的娱乐性导致了流行,大多是因突发的社会事件传播得以派生,而且这类热词几乎无一例外具有较多的政治讽刺意味,反映的是社会“杯具”何其多,人们认为这是中国政治走向民主的一种方式,是中国网络政治化的一种体现。

中国的改革开放自90年代末以来进入了深水区,政治改革尤其步履维艰。在这种现实状态下,网络的政治化可以说是公众表达的常规通道堰塞而造成的政治话语溢出现象。而网络的确为当代中国民众提供了一种新的政治表达可能,有人因此而乐观地预言网络将成为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建设进程的重要力量。可实际上,人们上网发表意见可能是自由的,但信息如何传播却完全由不得自己,各类网络运营者操控着网络信息的传播。

热词的出现使网络传播形势有了一些改观。一个本来难以扩大影响的社会信息,由于被人从中提炼出具有讽刺性乃至黑色幽默意味的隐喻词语而产生了“陌生化”的情景效果,随即因为网上读者的关注和分享而成为口头禅并被强力传播,进而迅速走红成为热词。显然,热词热起来的社会学原因在于网民自发形成的积极介入态度。在网络日益被运营者操控的形势下,这种对传播的主动介入可以说是普遍网民对“被传播”现实的一种反抗。 热词之所以会“热”,也和它的接受环境分不开。在媒体自身权威性不够却又面对公众质疑时,许多“专家”和“权威机构”常常会冒出来强化信息的权威性。弱势的普通民众当然无法与“专家”、“权威机构”对抗,但一些陌生词语“被××”——“被就业”、“被

代表”、“被平均”等等,却凭着机智的反讽破了媒体操控者的意图。

普通民众对媒体操控者和所谓“权威”的不信任是热词走红的社会环境,但热词并非只是消极的拒绝。许多因热词而“热”并最终引起社会重视的案例显示,网民传播热词的热情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社会关怀的激情。这种激情来自每个网民个人的直觉和判断,来自一个人内在的同情心和正义感。当然,信息的不对称使网民个人的判断无法完全避免错误和偏见,但这并不影响这种社会关怀的舆论价值。这种激情的存在证明,社会上尽管充斥着欲望和不公正,但人们的心灵深处仍然有良知。

无论如何,热词的大量出现已成为中国式网络的特色景观,热词将作为有影响力的社会表情符号构成我们这个时代的记忆。

6.下列关于“热词”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热词”是一种新潮网络语言,它的出现被认为与中国政治走向民主有关。

B.“热词”往往不是逐渐扩散,而是从本身找不到任何理由就瞬间爆发。

C.“打酱油”、“被××”之类“热词”的流行,与词语本身是否有娱乐性无关。

D.一个社会信息被人有意加工而产生“陌生化”的情景效果后,才会成为“热词”。

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们能在网上自由地发表意见,但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受各类网络运营者的操控,这些意见的传播是不自由的。

B.具有讽刺意味的“被传播”,表现出了主动介入传播的普通网民对网络运营者操控网络信息传播的一种反抗。

C.网民传播热词的热情,能使某些案例因热词而“热”并最终引起社会的重视,并使人感受到网民社会关怀的激情。

D.传播热词的网民所展现了的社会关怀的舆论价值,不会由于其个人判断出现错误和偏见而受到影响。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热词的出现和流行表明,政治改革进入深水区和网络为中国民众提供一种政治表达可能之间存在着联系。

B.从热词的接受环境看,某些媒体操纵者强化信息权威性的意图,常常会被随后出现的热词凭着机智的反讽破坏。

C.当媒体操控者和所谓“权威”得到普通民众的信任后,热词就会逐渐变“凉”并最终淡出人们的视野。

D.热词的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现象有着中国特色,热词本身所体现的时代特点也会留在人们的记忆。

三、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6题(13分)。

吴明彻,字通昭,秦郡人也。明彻幼孤,性至孝,年十四,感坟茔未备,家贫无以取给,乃勤力耕种。时天下亢旱,苗稼焦枯,明彻哀愤,每之田中,号泣,仰天自诉。秋而大获,足充葬用。 及侯景寇京师,天下大乱,明彻有粟麦三千余斛,而邻里饥馁,乃白诸兄曰:“当今草窃,人不图久,奈何有此而不与乡家共之?”于是计口平分,同其丰俭,群盗闻而避焉,赖以存者甚众。

及高祖镇京口,深相要结,明彻乃诣高祖,高祖为之降阶,执手即席,与论当世之务。明彻亦微涉书史经传,颇以英雄自许,高祖深奇之。

太建四年,征为侍中、镇前将军,会朝议北伐,公卿互有异同,明彻决策请行。总统众军十三余万,发自京师,进逼寿阳,齐遣大将军皮景和率兵数十万来援,去寿春三十里,顿军不进。诸将咸曰:“坚城未拔,大援在近,不审明公计将安出?”明彻曰:“兵贵在速,而彼结营不进,自挫其锋,吾知其不敢战明矣。”于是躬擐甲胄,四面疾攻,城中震恐,一鼓而克,景和惶惧遁走,尽收其驼马辎重。

会周氏灭齐,九年,诏明彻进军北伐,明彻军至吕梁,周徐州总管梁士彦率众拒战,明彻频破之,因退兵守城,不复敢出。周遣上大将军王轨将兵救之。诸将闻之,甚惶恐,议欲拔军。适会明彻苦背疾甚笃,知事不济,遂从之,及至清口,众军皆溃,明彻穷蹙,乃就执。寻以忧愤遘疾,卒于长安,时年六十七。

(节选自《陈书·卷九·列传第三》)

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不图久 图:考虑,计议B.不审明公计将安出 审:审问 ..

C.四面疾攻,城中震恐 疾:迅速 D.知事不济,遂从之 济:成功 ..

10.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各句均直接表现吴明彻果决明断的一组是( )

(出自:WwW.HNNscy.Com 博 文学习 网: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①每之田中,号泣,仰天自诉

②于是计口平分,同其丰俭

③高祖为之降阶,执手即席

④公卿互有异同,明彻决策请行

⑤吾知其不敢战明矣

⑥知事不济,遂从之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D.①③⑥

1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大旱之年仍获得丰收,这是吴明彻每天辛勤耕作的结果。

B.吴明彻把自家存粮分与饥馑的乡邻,盗贼闻说后就躲开了。

C.吴明彻精通书史经传,又以英雄自许,因此深得高祖赏识。

D.吴明彻统兵作战,虽异常果决勇猛,但也做不到常胜不败。

第II卷(87分)

1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当今草窃,人不图久,奈何有此而不与乡家共之?

(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四、诗歌鉴赏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7分)

秋夜曲①

张仲素

丁丁漏水②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 征衣未寄莫飞霜。

注:①此诗写闺中妇人夜思远方的丈夫的情形。②漏水:古人以漏壶滴水计时。

(1).一、二两句各从什么角度写了秋夜?体现主人公什么心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诗中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默写。(10分)

① ,靡有朝矣。

②,悠悠我心。

③,依依墟里烟。

④仰观宇宙之大, 。

⑤,余不忍为此态也。

⑥纵一苇之所如, 。

⑦寄蜉蝣于天地, 。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篇三:中职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

高一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 120分钟 ,满分150分)

①其中情味,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不足为外人道也。

②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

③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唯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 ④它成了燕园中藤萝界的“鲁殿灵光”。

⑤茫茫燕园中,只剩下了幽径的这一棵藤萝了。

A、⑤②④①③B、⑤④②③①C、⑤④③②①D、④①③⑤②

1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他之所以取得好成绩的原因是因为他平时刻苦学习。 B.凉风,即使是一点点,也给了人们许多希望。 C.这首歌是广大音乐爱好者备受欢迎的。 D.这篇文章赞扬的人很多。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总认为语文难学,其实无论哪一科,不经过刻苦努力,的。 .B的,可是在有的人看来,这是一种迂腐。 C。 D。

8、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春天,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 秋日,山色斑斓,风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

下联是:

9、诗句默写(每题2分,共10分)

①寄蜉蝣于天地,。 ②独在异乡为异客,。 ③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

④ ,不扶而直; ,与之俱黑。 ⑤ ,不辞长作岭南人。

10、下面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为自己撰写的座右铭:

上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下联: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你 能 指 出 上 下 联 中 典 故 里 的主人公各是谁吗?

上联:(2分)下联:(2分)

11、用动物名称填成语(3分)

2

3

的月光,急急忙忙做好风暴来临前的一切准备。当我们大睁着眼睛枕戈待旦之时,风暴却像迟归的羊群,不知在哪里徘徊。当我们实在忍受不了等待灾难的煎熬时,我们甚至会恶意地祈盼风暴早些到来。

在许多夜晚,风暴始终没有来临。我们辜负了冰冷如银的月光。

风暴终于姗姗地来了。我们怅然发现,所做的准备多半是没有用的。事先能够抵御的风险毕竟有限,世上无法预计的灾难却是无限的。战胜灾难靠的更多的是临门一脚,先前的惴惴不安帮不上忙。

当风暴的尾巴终于远去,我们守住零乱的家园。气还没有喘匀,新的提醒又智慧地响起来,我们又开始对未来充满恐惧的期待。

人生总是有灾难。其实大多数人早已练就了对灾难的从容,我们只是还没有学会灾难间隙的快活。我们太多注重了自己警觉苦难,我们太忽视提醒幸福。请从此注意幸福!幸福也需要提醒吗?15、作者为什么要提醒幸福?(3分)

16、文章题目为“提醒幸福”,我们选文这部分内容都是提醒苦难的,那么,这部分内容能不能去掉,为什么?(3分)

17、作 者 认 为 人 生 也 有 灾 难 ,也 有 幸 福 ,对 待 灾 难 和 幸 福 应 该 各 持 什 么 态 度 ? (4分)

18、文 中 画 线 的 句 子 中 “ 临 门 一 脚 ”,我 们 应 该 怎 样 理 解 ?(3分)

(二)好雪片片(林清玄)选段

我每次经过那里,总会向老人买两张奖券,虽然我知道即使每天买两张奖券,对他也

不能有什么帮助,但买奖券使我感到心安,并使同情找到站立的地方。

记得第一次向他买奖券那一幕,他的手、他的奖券、他的衣服同样的油腻污秽,他缓缓地把奖券撕下,然后在衣袋中摸索着,摸索半天掏出一个小小的红色塑胶套,这套子竟是崭新的,美艳的无法和他相配。

老人小心地把奖券装进红色塑胶套,由于手的笨拙,使这个简单动作也十分艰困。

“不用装套子了。”我说。

4

“不行的,讨个喜气,祝你中奖!”老人终于笑了,露出缺几颗牙的嘴,说出充满乡音的话。

他终于装好了,慎重地把红套子交给我,红套子上写着八个字:“一券在手,希望无穷。”

后来我才知道,不管是谁买奖券,他总会努力地把奖券装进红套子里。慢慢我理解到了,小红套原来是老人对买他奖券的人一种感激的表达。每次,我总是沉默耐心等待,看他把心情装进红封套,温暖四处流动着。

和老人逐渐认识后,有一年冬天黄昏,我向他买奖券,他还没有拿奖券给我,先看见我穿了单衣,最上面的两个扣子没有扣。老人说:“你这样会冷吧!”然后,他把奖券夹在腋下,伸出那双油污的手,要来帮我扣扣子,我迟疑一下,但没有退避。

老人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我的扣子扣好,那时我真正感觉到人明净的善意,不管外 表是怎么样的污秽,都会从心的深处涌出,在老人为我扣扣子的那一刻,我想起了自己的 父亲,鼻子因而酸。

老人依然是街头的流浪汉,把全部的家当带在身上,我依然是我,向他买着无关紧要的奖券。但在我们之间,有一些友谊,装在小红套,装在眼睛里,装在不可测的心之角落。

我向老人买过很多很多奖券,多未中过奖,但每次接过小红套时,我觉得那一时刻已经中奖了,真的是“一券在手,希望无穷”。我的希望不是奖券,而是人的好本质,不会被任何境况所淹没。我想到伟大的禅师庞蕴说的:“好雪片片,不落别处!”我们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也是如此,在某时某地当下即见,美丽的落下,落下的雪花不见了,但灌溉了我们的心田。

19、文中写“我”以在老人那里买奖券“感到安心”,“并使同情找到站立的地方”,为什么感到安心?“并使同情找到站立的地方”是什么意思?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分)

20、当老人帮“我”扣扣子时,为什么“我”迟疑了一下,却没有退避?(3分)

21、在我们周围有一些像文中“老人”这样的人,他们生活艰难,却拥有着金子般的心灵。请结合课文与自己的感悟,谈谈你该如何对待他们。(3分)

(三) 早梅

5

相关热词搜索:高一 期中 试卷 语文 2016高一语文期中试卷 高一语文练习一 语文高一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