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科相关 > 政治 > 正文
 

马来西亚政治

发布时间:2024-04-25 12:48:10 影响了:

马来西亚政治篇一:马来西亚-人种

民族关系维度下的马来西亚治国理念 作者:曹庆锋,熊坤新来源:《黑龙江民族丛刊( 双月刊) 》2013 年第 1 期发布时间:2013-04-12 摘要: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家,民族众多,民族构成复杂,民族关系始终贯穿于其治国理念发展的始终,亦深刻影响着其民族关系之建构。马来西亚政府采取灵活多样、理性务实的治国理念,制定了旨在发展民族经济、缓和民族矛盾、协调民族关系和避免民族零和博弈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并能够根据情势的变化适时地进行调整与改进。事实证明,这有效地促进了马来西亚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及民族关系的良性运转,但亦存在一些有待改进之处。

马来西亚全称“马来西亚联邦”(TheFederationofMalaysia),位于亚洲大陆和东南亚群岛的衔接部,亚洲、大洋洲大陆与太平洋、印度洋的交汇处,东南亚的中心位置。全国由13个州和3个联邦直辖区组成,总面积33.24万平方公里,其领土被辽阔的南海分割成不相连的马来半岛南半部(西马)和加里曼丹岛(又称婆罗洲岛)北部(东马)。西马北与泰国接壤,南隔柔佛海峡与新加坡相望,西部与西南部濒临著名的海上要道———马六甲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相望,东濒南海,是马来西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东马包括沙捞越和沙巴两个州,南部与印度尼西亚接壤,北部与文莱相邻。

马来西亚历史上曾先后遭到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日本的殖民侵略。18世纪末,英国殖民者侵占槟榔屿、马六甲和新加坡,并于1826年建立“海峡殖民地”,此后英国殖民政府加快了对马来半岛的蚕食,先后取得了马来半岛中部地区的“四州府”(霹雳、雪兰莪、彭亨与森美兰)的统治权和半岛北部“五州府”(吉打、吉兰丹、玻璃市、丁家奴及柔佛)的治理权,并将上述诸邦组成“马来属邦”。1914年,英国殖民政府完全控制了马来半岛,成立“英属马来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占领了马来亚全部领土和加里曼丹岛沙捞越和沙巴。日本战败投降后,英国重新统治了马来亚,强迫新加坡从马来亚分离出去组成“英国皇家殖民地”,其余各邦于1948年组建“马来亚联合邦”,1957年获得独立。1963年9月16日,马来亚联合邦同新加坡、沙巴和沙捞越合并组成“马来西亚联邦”。1965年,因政治、经济和民族纠纷,新加坡退出联邦并独立建国,其余各州仍称为“马来西亚联邦”。

一、马来西亚多元化的民族构成格局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民族、多元宗教的国家,全国约有30多个民族,其中,马来族、华族和印度族是马来西亚的三大民族,这三大民族约占总人口的80%有余。据马来西亚政府2008年9月统计,马来西亚人口是2773万,其中,马来人占总人口的50.4%、华人占23.7%、印度人占7.1%。此外,当地少数民族占11%,其他民族占

7.8%[1]。马来西亚联邦宪法规定伊斯兰教为国教,全国有超过60%的人信奉伊斯兰教,且信奉者大多为马来人,印度人信奉印度教,土著原住民既有信仰原始宗教的,也有皈依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华人的宗教信仰比较多元,包括佛教、儒教、道教以及基督教和天主教等。

(一)土著人

马来语为OrangAsli,音译为“奥朗·阿斯利人”,意为“原住民”、“土著民族”、“土著原住民”,是最早生活在马来半岛上的民族,其余民族均为外来移民的后裔。西马的土著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其一是统称为“塞芒人”的贾海人、巴特克人、梅尼克人、拉诺人、金塔克人、肯休人;其二是统称为“塞诺伊人”的塞迈人、特米来亚尔人、普来人;其三是属于原古马来人的贾昆人、特穆亚登人、塞米莱人和“水上人”。这些土著人主要居住在马来半岛的霹雳州、彭亨州、雪兰莪州、森美兰州的热带雨林中,主要以捕鱼、狩猎为生,其经济发展水平尚处于渔猎经济发展阶段。东马的土著人主要有沙巴的卡达山人、依达汗穆鲁特人和沙捞越的伊班人(又称海达雅克人)、达峪人(又称陆达雅克人)、卡扬人、梅拉瑙人、克拉比特穆鲁特人、普兰人和佩兰人。其中,以伊班人和达峪人居多,他们作为达雅克人的两个重要支系,肤色大致相同,但语言有异,习俗文化亦有不同。他们大部分信仰基督教,其种族亦非马来人,所以尽管被认定是土著人,且享有宪法对土著的特权,但与马来人的待遇相比之下相距甚远。

(二)马来人

马来人是马来西亚人数最多的民族。主要由三支移民组成:第一支是约公元前2500年前后从亚洲中部地区移入马来半岛的“前期马来人”,属蒙古人种,主要分布在柔佛、彭亨,过着定居生活,信仰伊斯兰教。其二是公元前300年左右,从亚洲中部地区移入的“后期马来人”,亦属蒙古人种。这两批移民与土著人融合,先后形成了“原马来人”和“新马来人”,成为今天马来人的直系祖先。第三支包括晚近期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爪哇人、班查尔人、米南卡保人、布吉人和苏门答腊马来人、亚齐人等。他们与马来人语言相近,信仰相同,生活习俗几无差别,因而也被统称为马来人。马来人信奉伊斯兰教,马来语属南岛语系,主要居住在西马的吉兰丹州和登嘉楼州的产稻平原地区、太平市到泰马边界的沿海地带,以及马六甲市以南至柔佛州的广大地区。在吉兰丹州和登嘉楼州,马来人占到总人口的90%以上,玻璃市州占78%,吉打州占68%,彭亨州占54%。绝大多数马来人从事农业,种植橡胶、椰子、水稻、可可等,少数人从事渔业。在城镇中生活的人口比重较小,仅为15%。现在一般称马来人为“原住民”,以区别于华人和印度人。马来西亚宪法不区分马来人和土著人,将两者统称为“原住民”,其马来文意为“土地之子”。但由于马来人数量远超真正的“土著人”,故在政治上居于主导地位,其社会地位自然优于土著人。

(三)华人

华人是马来西亚的第二大族群。据中国史籍记载,早在1世纪就有中国商人来到马来半岛。7世纪后,随着中国海上贸易的发展,更多的中国商人抵达马来亚,一些高僧去印度取经途中也会落脚羯荼等地,随后一些中国商人和僧侣便侨居在了马来半岛。但大批移民是在18世纪后半叶,英国入侵马来亚后为开采锡矿和发展种植园,从中国广东、福建招募的为数众多的“契约劳工”。19世纪后半叶,英国殖民者为在马来西亚开辟种植园和开发丰富的锡矿,又从中国东南各省招募大批廉价的“契约劳工”,这是华人移民最多的一次。现马来西亚的华人大约有600万人,华人数量在马来半岛、沙巴和沙捞越都位居第二,在槟榔屿等地则是人数最多的民族。学界普遍认为,华人对马来西亚未来政治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成为马来人政党实施华人政策的重要考量[2]。

(四)印度人

印度人是马来西亚的第三大族群,移入马来西亚的时间早于华人,大约于公元初年就有印度僧人赴马来半岛传播印度教。当时马来半岛的古国羯荼、狼牙修均深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印度人不仅给马来人带来了历法和法律,还培育了马来人的王权观念。到公元5世纪,在马来西亚已建立了印度化的国家[3]。印度人大量移入马来西亚始自18世纪下半叶,当时来此的印度人多为商人、手工业者[4]。19世纪末,英国人在马来西亚兴办种植园并开矿,又从印度招募了大批劳工。

马来西亚的印度人大多来自南印度,其中,约80%是泰米尔人,其余主要是马拉亚兰人、喀拉拉人、锡克人、泰卢固人和旁遮普人。目前,马来西亚的印度人主要分布在西马的吉隆坡—巴生港—马六甲,以及吉打州的河谷地区。印度人主要从事种植园工作,只有少数人在城市经商或担任专业技术工作。他们的经济实力不强,对全国性事务的影响相对较弱。在宗教信仰上,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印度教。

(五)其他少数民族

马来西亚还有少量欧裔、中东裔、柬埔寨裔、泰国裔和越南裔人口,分布在马六甲、沙捞越等地区。欧裔和欧亚混血人包括英国殖民者后裔及一些葡萄牙殖民者后裔。此外,还有越战后迁入的一小部分柬埔寨裔及越南裔居民。

从上述民族构成来看,马来人是马来西亚的主体民族,马来人之外的其他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一般来说,主体民族往往拥有天然的文化政治优势,一般被视作国家的主体或代表,对国家的认同度也最为强烈。马来西亚民族构成复杂、民族种类繁多,各民族在历史渊源、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习俗风尚等方面均存在诸多的差异与区隔,因此,人们习惯上认为马来西亚各民族之间的冲突和对立应屡见不鲜。但纵观马来西亚历史,除个别时期而外,其民族关系基本上处于和谐共处状态,被国际社会赞誉为“民族和谐的典范”。2001年获得世界少数民族联盟颁发的“首届国际少数民族和谐奖”。马来西亚何以能取得协调民族关系的成就?其深层原因究竟何在?

二、马来西亚治国理念之嬗变

民族关系是人类社会出现民族以后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其发展受到民族自身、社会、自然和国际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治国理念作为社会因素的核心观念,是国家设计制度体系的价值导向,必将对民族关系的内涵特质、发展趋势和调控机制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协调民族关系、缓和民族矛盾、保持族际良性互动、实现和谐社会成为各国政府研究和应对的重大难题。马来西亚自独立以来,历届政府相继制定和实施了“新经济政策”、“新发展政策”、“2020国家宏愿”和“国家宏愿政策”等一系列治国方略,这些灵活多样、理性务实的治国理念有力地保证了和谐的民族关系,但马来西亚治国理念的产生和演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波折起伏才至稳妥。

(一)殖民统治时期

马来西亚曾先后处于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日本的殖民统治之下。殖民统治时期,马来西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完全被殖民统治者所控制,尚未建立独立的国家,

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发展理念。殖民史不仅给各族人民造成了深重的苦难,亦深刻影响到民族格局和治国理念之形塑。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英国殖民者对马来半岛进行了近200年的殖民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曾对其实施过短暂的殖民统治),因此,英国的殖民政策对马来西亚的民族关系影响巨大。从总体上看,英国在马来半岛推行的是以加深民族隔阂、实现民族分化、巩固殖民统治为旨归的殖民主义民族政策,其中尤以“分而治之”和“马来人优先”最为著名,持续时间最长,影响亦最为持久,至今仍影响着马来西亚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向。

政治上,英国殖民者逐渐认识到获得马来半岛封建王公支持对巩固其殖民统治的重要性,于是改变过去长期实行的“甲必丹”①制度,建立“华民护卫司署”,企图更加有效地干预华人社会,分治华人。同时实行“马来人优先”原则,以加剧民族间的矛盾与猜疑,确保殖民政权的稳固与长久。如1893年,海峡殖民地总督的一份公文急报中写道:“为了使各邦政府机构一致起来并分出等级,必须非常小心地给当地人,特别是当地贵族留出足够的工作机会。”[5]

这表明英殖民者开始寻求马来封建贵族的支持。1910年,则进一步实行行政官员制度,允许马来人担任行政官员,而将其他民族排挤在政权之外,其目的无非是人为地阻隔各民族间的联系和交流,进而造成民族隔阂。

经济上,实行按民族劳动分工的制度。英殖民者完全垄断了马来西亚的重要资本行业,在控制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制定了一系列“土地保留法”(仅1913年和1917年就通过了《马来人保留土地法》《大米地法》和《椰子保留法》)。通过这些法令,将马来亚各邦的土地作为保留地,禁止以抵押或出租等任何形式转让给非马来人。这样,就将马来人固定在土地上从事传统农业生产,而华人则只能从事锡矿工、小手工业者或中介商的职业,进一步造成了各民族经济上的不平等。文化教育方面,重视英语和马来语教育,忽视华文教育。1951年,联合邦政府公布的《巴恩报告书》,进一步建议政府提供以英文和马来文为教学媒介的免费国民学校教育,以培养人民共同的马来亚国家意识,并建议逐步废止各民族方言教育学校[6]。《巴恩报告书》将马来文提升到与英文相等的地位,贬低华文和泰米尔文的地位,非马来民族被要求“放弃对本民族语文狭隘的偏护”[7],以此加强思想文化方面的控制。综上,英殖民统治者在马来半岛实行的一系列举措,其目的无非是想通过人为地制造民族隔离,使马来社会处于分裂或低度整合状态,以保证其殖民统治稳固长久。“殖民者在政治、经济、教育领域推行的‘分而治之’政策,实际上是使马来亚社会分裂成三个‘种族—职业—文化’集团,每个集团对应于一个种族社区。对于促进种族社区之间的融合具有重要意义的政治参与、经济交流及统一普及的英语教育,殖民者都不同程度加以限制,其结果是造成马来亚社会的低度整合状态。”[8]73

事实证明,“分而治之”政策和“马来人优先”原则在马来各民族之间所造成的政治区隔、经济差异、文化鸿沟和心理隔膜至今仍挥之不去,成为制约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沉重历史包袱。

(二)独立之初制定《马来西亚联合邦宪法》时期

二战后,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民族主义情绪普遍高涨,英国不得不对马来西亚进行政治改革,暂时放弃“分而治之”的政策,并开始考虑将马来

西亚统一起来进行统治。在各民族的积极努力下,马来西亚于1957年终获独立,颁布了马来西亚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马来西亚联合邦宪法》(又称“独立宪法”)。该宪法是各民族博弈和妥协的结果,从法律上规定了国家制度和民族政策的基本格局,对民族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政治上,明文规定马来人拥有各种特权,确认马来人保留地制度和服务公职的保留名额制度,但其他民族可以依照法定条件取得公民权。非土著移民获得公民权,使华侨社会转向华人社会,培养其国家意识,为此后倡导马来西亚国家认同作了制度方面的准备。

经济上,努力为各民族营造宽松自由的经济发展环境。1958年颁布的《新兴工业法》规定:“只要是生产国家所需,但国内产量不足的产品和公司,或符合国家利益,适合本国经济发展要求的企业均可取得‘新兴工业’资格,获得税务优惠。”[9]客观地说,这一时期实行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是有利于华人的,极大地促进了华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同时,政府通过开发新的种植园和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等措施,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就业机会,改善马来人的贫困状况,提高其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这些举措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使民族关系的和缓成为可能。

文化教育方面,规定马来语为国语,英语为第二官方语言,其他语言可以在非官方场合使用,规定不得禁止和妨碍任何人使用或教授或学习任何其他语言[10]。规定伊斯兰教是官方宗教,允许其他宗教自由发展,但不能向穆斯林宣教。这样使马来西亚“多元文化和多元宗教”基本格局获得了法理依据,为各民族保留文化传统、发展民族教育提供了基础性保障。

总之,新宪法规定了马来西亚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和宗教的基本制度架构,但其中的一些政策如马来语的官方语言地位、马来人的特权和伊斯兰教的国教地位等被宣布为“不可被挑战的”和“无需讨论的”政策,这实际上便成为了民族不平等的滥觞,潜隐着民族矛盾激化的隐患。

(三)新经济政策时期

20世纪70年代以前,马来西亚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发展政策,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但是经济自由也引发了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更为棘手的是,富者多是华人,而贫者多为马来人。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交织叠加下,结构间的不稳定性和系统内部的解构张力突显出来。“马来西亚现代化的一个最明显的后果就是一些集团比另外一些集团的发展速度快,这就使处于较落后的集团对发展较快的集团充满了不满情绪和怨恨,如果这种集团刚好与种族的界限联系在一起,那么这种冲突就会更加激烈了。”[8]141

1969年马来西亚大选中,华人反对党———民主行动党获得出人预料的胜利,刺激了马来人的民族情绪,加重了其民族危机意识,最终导致了马来西亚历史上最严重的民族冲突事件———“5.13事件”。在马来西亚民族关系极度紧张的形势下,马来西亚政府调整其治国理念,推出了为期20年的“新经济政策”。其目标有二:

马来西亚政治篇二:马来西亚与印尼的排华比较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华人与当地民族的关系有不少相同之处,都是海外华人最多的国家。然而,印度尼西亚1945年独立后,几乎没有停止过排华,大大小小的排华骚动层出不穷,1998年5月的排华暴乱更是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严厉谴责。

而马来西亚1957年独立以来,除了1969年的“5·13事件”外,基本没有严重的马、华两族冲突,即使是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局势异常动荡之际,也始终没有出现类似印度尼西亚那样激烈的排华暴乱。

为什么马来西亚的民族关系比较和谐,而印度尼西亚当地民族和华人的关系却要紧张得多?除了两国大小悬殊外,到底还有哪些区别,导致两国民族关系的不同表现?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都是伊斯兰教国家,而且,前者还尊伊斯兰教为国教,根据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不同宗教文明的民族,激烈冲突几乎不可避免,那么,如何解释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民族关系的不同表现?

由于政治和经济地位的不同,马来人对华人的偏见,远远没有印度尼西亚当地民族对华人的偏见那么强烈。

殖民统治时期,英国殖民者为了取得马来封建贵族的合作,曾与马来各邦苏丹订立协定,承认马来人是当地的主人,承认并维护马来人在政治、经济和文教等各方面的特权。马来人

的特权在马来西亚1957年独立后继续得以确认,独立宪法特别规定了马来人的特殊地位和马来统治者的地位,规定马来语为国语,马来人信仰的伊斯兰教为国教。20世纪70年代又颁布《煽动法令》,禁止对上述有关规定进行质询和讨论。2000年马来西亚发生马来人特权风波,时任总理的马哈蒂尔就明确表示,在捍卫马来人的特权上,政府绝不作任何让步。

因此,大多数马来人认为自己是马来西亚当然的主人,比华人有着更优越的法律地位,对于政治地位比自己低的华人较少产生妒恨。

和大多数东南亚国家一样,马来人经济比华人经济落后,这往往成为引发马、华两族矛盾的一个导火索,但由于马来人经济一直得到政府的保护和扶持,因经济不平衡引发的不满没有印度尼西亚那么强烈。

随着马来人政党在政府中地位的加强,历届政府都毫不例外地执行马来人经济优先政策,加上马来西亚经济发展比印度尼西亚顺利,贫富差距没有印度尼西亚悬殊,生活较有保障的马来人在政府强有力的保护下,没有必要直接攻击、抢掠华人。

印度尼西亚的情况则明显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统治印度尼西亚的荷兰殖民者实施分而治之的政策,将印度尼西亚的居民按不同等级赋予不同的法律地位,其中,欧洲人居上层,华人处中间,底层的是当地民族。与当地民族采用当地法律和法庭审判不同,华人和欧洲人一样,可采用荷兰法律并在荷兰人的法庭进行民事诉讼和审判。

经济上,华人不仅可从事各种中介业、工商业,部分上层华人还通过承包税收和垄断专卖获得巨额利润,经济发展明显优于当地民族。华人较优越的法律和经济地位,引起了当地民族的妒忌和强烈不满,不少印度尼西亚人把华人看成是继荷兰人之后抢夺印度尼西亚当地民族财富的剥削者。在荷兰殖民者被赶走后,华人便成为印度尼西亚民族主义斗争的主要对象之一,战后印度尼西亚汹涌澎湃的民族主义运动,遂转化为强烈的排华情绪。

苏加诺早在1959年就认为:中国人对印度尼西亚经济生活的控制是一个必须解决的严重问题。苏哈托在1967年5月接见记者时也指出:华人不过占印度尼西亚总人口的3%,但他们却掌握和操纵了全国资产的70%左右。

印度尼西亚经济的相对落后和贫富悬殊的异常突出,使上述观点颇有市场,并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严重偏见。印度尼西亚当地民族对政府的保护不力非常失望,在忧虑自己的弱势地位的同时,自然对经济条件比自己优越的华人充满忿恨,民族间的不满和仇恨与日俱增,并成为当地民族毁坏、抢掠华人财物的直接动因。

两国的华人政策明显不同,马来西亚政府的华人政策比印度尼西亚政府的华人政策要宽松得多。

在国籍政策上,印度尼西亚政府从1958年起就实施了严格的国籍法,加上手续繁琐,耗费巨大,华侨要入籍非常困难。到1965年,拥有中国国籍的印尼华侨仍有113万人左

右,约占印尼华侨、华人总数的1/3。直到20世纪80年代,大多数印度尼西亚华侨才逐渐解决归化入籍问题。

而且,长期以来,印度尼西亚籍华人的居民证上有特别的标志,在报考大学、担任公务员和军职晋升上都受到歧视。

另外,在阻挠华侨入籍的同时,印度尼西亚政府对以华侨为主的外侨采取了各种严厉措施,如提高外侨的各种税额,限制外侨的居留地点和旅行范围等。

而马来西亚从独立起便实施较宽松的入籍政策,绝大部分华侨在1957年后不久就加入了马来西亚国籍,成为马来西亚公民,享有绝大部分公民权利。

在经济政策上,独立伊始的印度尼西亚政府将国内人口分为当地民族与外来民族(主要是华侨、华人)两大类,并颁布了一系列法令限制和排斥华侨、华人经济的发展,如限制华侨经营进出口贸易等各种传统行业,要求华人向当地民族转让股权或企业,甚至没收部分华人企业。禁止外侨在农村经营零售业的1959年第十号法令颁布实施时,被强行逼迁和接管的华侨零售店达八万多家,数十万华侨顿失生活凭恃,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虽然马来西亚政府也实施扶持马来人经济的政策,一定程度上限制和打击了华人大企业,但占华人企业90%以上的中小企业基本上不受影响。

同时,马来西亚也没有像印度尼西亚那样,对华人实施职业限制和接管甚至没收华人的店铺、资财,因此,马来西亚华人基本上可以保有赖以生存的传统职业和产业。像印度尼西亚华人那样,因在经济上遭受排斥、打击而生计无着、流离失所,甚至家破人亡的情况,在马来西亚基本上没有出现过。

印度尼西亚的其他政策也非常严厉。1965年以前,印度尼西亚政府对华侨学校、华文报纸、华侨社团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限制。1965年“9·30事件”后,印度尼西亚政府强行关闭或接管所有华侨学校,关闭所有华文报刊,取缔大部分华侨社团,禁止使用中文和举行华人民俗庆典,并要求华人改用印度尼西亚名字,皈依伊斯兰教,中华文化在印度尼西亚几乎销声匿迹。

马来西亚政府虽然也限制华文教育,要求教育马来化,但仍继续资助华文小学和改制的华文中学,允许华文独立中学存在,并同意华人社会建立大专院校。华文教育在马来西亚一直可以合法存在,还得以建立了从小学到中学直至大学的较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这在中国境外是绝无仅有的。

对于华文报刊、华人社团、华人的姓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马来西亚政府基本上不予干预,中华文化在马来西亚随处可见。

华人在当地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是影响当地政府采用何种方式处理民族问题的主要原因。

马来西亚政治篇三:马来西亚的文化及风俗习惯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是东南亚由13个州和

3

个联邦直辖区组成的联邦制国家,

1957年8月31日独立。首都吉隆坡,联邦政府所在地则位于布城/普特拉贾亚。 马来西亚共分为两大部分:一个是位于马来半岛的西马来西亚,另一个是东马来西亚。西马北接泰国,南部隔柔佛海峡与新加坡和印尼廖内群岛相对;东马南邻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马来西亚的国家元首称为最高元首,政府由国会最大党或联盟领袖的首相所领导,政治体制是沿袭自英国的西敏寺制度。 马来西亚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创始国之一,是环印度洋区域合作联盟、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大英联邦、不结盟运动和伊斯兰会议组织的成员国。主要参与的军事行动有五国联合防卫和联合国维和行动。

马来西亚是一个新兴的多元化经济国家,“亚洲四小虎”之一。[1]现已成为亚洲地区引人注目的多元化新兴工业国家和世界新兴市场经济体。旅游业已成为马来西亚的第三大外汇收入来源,知识经济服务业亦在同步扩张。

概况

国旗

马来西亚国旗又被称为“辉煌条纹”。是马来西亚的国家主权象征之一。国旗由十四道红白相间的横条所组成,左上角为蓝底加上黄色的新月及十四芒星图案。这道旗帜自1963年9月16日马来西亚成立时正式开始启用。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主体部分由14道红白相间、宽度相等的横条组成。左上方有一深蓝色的长方形,上有一弯黄色新月和一颗14个尖角的黄色星。14道红白横条和14角星原代表全国14个州,自新加坡在1965年独立后代表全国13个州和联邦直辖区。蓝色象征人民的团结,黄色象征皇室,红色象征勇敢,白色象征纯洁,新月象征马来西亚的国教伊斯兰教。

国徽

马来西亚国徽中间为盾形徽。盾徽上面绘有一弯黄色新月和一颗14个尖角的黄色星,盾面上的图案和颜色象征马来西亚的组成及其行政区域。盾面上部列有5把入鞘的短剑,它们分别代表柔佛州、吉打州、玻璃市州、吉兰丹州和丁加奴州。盾面中间部分绘有红、黑、白、黄4条色带,分别代表雪兰莪州、彭亨州、霹雳州和森美兰州。盾面左侧绘有蓝、白波纹的海水和以黄色为地并绘有3根蓝色鸵鸟羽毛,这一图案代表槟榔屿。盾面右侧的马六甲树代表马六甲州。盾面下端左边代表沙巴,图案中绘有强健的褐色双臂,双手紧握沙巴国旗。盾面下端右边绘有一只红、黑、蓝3色飞禽,代表沙捞越州。盾面下部中间的图案为马来西亚的国花──木槿,当地人称“班加拉亚”。盾徽两侧各站着一头红舌马来虎,两虎后肢踩着金色饰带,饰带上书写着格言“团结就是力量”。

国花

朱槿

国鸟

爱情鸟(犀鸟

)

首都

吉隆坡人口约167.4万(2011年7月,马统计局),面积达243平方公里。具有观光和通讯两大功能的吉隆坡石油双峰塔(T(转 载 于:wWw.HnnsCY.cOM 博文学习网:马来西亚政治)he Petronas Twin Towers)高达466米,曾占据世界最高塔多年,直到台北101塔的完工。目前仍是亚洲最高塔之一,如两柄银色利剑直插云端。吉隆坡还是这个多民族、多宗教国家的缩影,市内清真寺以及佛教、印度教的寺庙随处可见,基督教的教堂也有20多座。

政府行政中心:布城(putrajaya)位于吉隆坡以南25公里处,面积达49平方公里。首相府及部分政府工作人员于1999年6月迁入,2005年前搬迁完毕,人口约67,964(2010年)。 人口

2833万(马统计局2010年)。其中马来人67.4%,华人24.6%,印度人7.3%,其他种族0.7%。马来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华语使用较广泛。伊斯兰教为国教,其他宗教有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等。[1]马来西亚的人类发展指数为0.769(2012年),处于高水平。[2]

国家格言

“一个马来西亚(SATU MALAYSIA)”

节日

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农历新年(即春节)、花卉节、国庆节、哈吉节、屠妖节、圣诞节、圣纪年、“五·一”节、卫塞节、 最高元首(在任)诞辰。

自然地理

面积330,257平方公里。位于东南亚,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全境被南中国海分成东马来西亚和西马来西亚两部分。西马来西亚为马来亚地区,位于马来半岛南部,北与泰国接壤,西濒马六甲海峡,东临南中国海,南濒柔佛海峡与新加坡毗邻,东马来西亚为砂捞越地区和沙巴地区的合称,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海岸线部长4192公里。马来西亚因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无明显的四季之分,一年之中的温差变化极小,平均温度在26—30℃之间、全年雨量充沛,3至6月及10至2月是雨季。内地山区年均气温22℃~28℃,沿海平原为25℃~30℃。

行政区划

全国分为13个州,包括西马的柔佛、吉打、吉兰丹、马六甲、森美兰、彭亨、槟城、霹雳、玻璃市、雪兰莪、登嘉楼以及东马的沙巴、砂拉越,另有三个联邦直辖区:首都吉隆坡、纳闽和布特拉再也(简称布城,联邦政府行政中心)。

历史

简介

公元初马来半岛建立了羯荼、狼牙修、古柔佛等古国。15

世纪初以马六甲为

中心的满刺加王国统一了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并发展成当时东南亚主要国际贸易中心。16世纪起先后遭到葡萄牙、荷兰和英国侵略。1911年沦为英国殖民地。沙拉越、沙巴历史上属文莱,1888年两地沦为英国保护国。二次大战期间,马来亚、沙捞越、沙巴被日本占领。1957年8月31日,联盟主席东姑阿都拉曼宣布马来亚独立。1963年,马来亚联同新加坡、沙巴及沙劳越组成了马来西亚联邦,1965年8月,马来西亚国会以126票赞成0票反对,迫使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联邦。

第一阶段

早年的印度文明支配着马来西亚。从印度输入的印度教和佛教文化,主导了早期马来西亚的历史。从7世纪到14世纪,在苏门答腊的三佛齐文明达到高峰,其影响力延伸至苏门答腊、爪哇、马来半岛和婆罗洲的大部分地区。

第二阶段

伊斯兰教早在10世纪传至马来西亚,但直到14世纪和15世纪,三佛齐覆灭后不久,伊斯兰教才在马来半岛奠定根基。这个地区分裂成众多以伊斯兰教为主的苏丹国,其中最突出的是马六甲苏丹王朝。伊斯兰文化对于马来人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同时它也受到马来民族的影响。

第三阶段

欧洲殖民势力的入侵改写了马来西亚的历史。葡萄牙是欧洲第一个在马来西亚建立势力的殖民强权,于1511年占领马六甲,紧接着是荷兰。然而,英国先在亚庇、古晋、槟城与新加坡建立基地,最终取得在当今马来西亚领土上的霸权。1824年英荷条约规定了英属马来亚和荷属东印度群岛(即后来的印度尼西亚)之间的界线。

第四阶段

来自英国的殖民者为了满足经济的需要,大量引入华人和印度人的劳动者,以满足在马来半岛和婆罗洲所产生的殖民地经济需求,间接对马来民族的经济和职业上的支配势力造成威胁。1942年至1945年日本占领这个地区,给英国在东亚的势力与以致命打击。虽然日本占领的时期相当短,但是它激起了马来亚和其它地区的反殖民民族主义。马来人民族主义又激起了华人的反对。华人惧怕马来人和伊斯兰教的支配地位,许多华人因此参加马来亚共产党。在英国军方的强烈镇压,以及马来人和华人政治领袖的协商退让下,共产党暴动被扑灭,1957年多民族的马来亚联合邦宣告独立。

1963年8月31日,英属的新加坡和北婆罗洲(沙巴)宣告独立,1963年7月22日,砂拉越宣告独立,并与马来亚联邦以同等伙伴身份(即国家身份)于9月16日组成马来西亚联邦。随着以华人为主导的新加坡的加盟,整个马来西亚华人人口数量也持续增长,当时华族约占马来西亚人口的42%,和马来族人口的比率不相上下。后来“马来人至上”的观念越来越强烈,他们认为马来族是马来西亚或马来亚的主人或特权者,华裔和印度裔被认为是承蒙马来族的恩惠。马来族精英也开始惧怕以华人占多数的新加坡会削弱他们占多数的人口比例,并主宰马来西亚的政治及经济环境。当时第一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以为这个资源贫乏的岛国将会落后,而华族和马来族之间的问题就会永远获得解决。于是在1965年8月8日,以巫统为首的国阵执政联盟利用其国会优势通过决议,将新加坡驱逐出马来西亚,这个举动迫使新加坡首任总理李光耀在8月9日宣布脱离马来西亚独立建国。

马来西亚克服了这个危机,也克服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冲突的危机,但其内部的矛盾导致了1969年的种族冲突。马来西亚进入紧急状态,政治生活和国民自由受到限制,这个措施维持至今。从1970年开始,马来西亚全国巫人统一机构(巫统)在华人和印度人领袖的协助下组成国民阵线,在马来西亚几乎达到一党

制的地步。

在1997年-1998年马来西亚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副首相安华去职所导致的政治不安所撼动。2004年,国阵获得全民支持,历史性地以赢得90%国会议席,继续地执政,但直到2008年,国阵政府面对反对党的强烈抗衡,让国阵首次建国以来,失去国会3分之2的多数议席。在野党以伊斯兰党,民主行动党和公正党为联盟,称之为民联。民联的成立,强化了反对阵线的力量,但三党的政治理念不同一直受到执政阵线的抨击,而民联三党的未来取决于政治理念的共识。 经济

概况

上世纪70年代前,经济以农业为主,依赖初级产品出口。70年代以来不断调

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行出口导向型经济,电子业、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同时实施马来民族和原住民优先的“新经济政策”,旨在实现消除贫困、重组社会的目标。

1987年起,经济连续10年保持8%以上的高速增长。1991年提出“2020宏愿”的跨世纪发展战略,旨在2020年将马建成发达国家。重视发展高科技,启动了“多媒体超级走廊”、“生物谷”等项目。

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经济出现负增长。通过稳定汇率、重组银行企业债务、扩大内需和出口等政策,经济基本恢复并保持中速增长。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出口下降,政府为应对危机相继推出70亿林吉特和600亿林吉特刺激经济措施。2009年纳吉布总理执政后,采取了多项刺激经济和内需增长的措施。如今经济逐步摆脱金融危机影响,企稳回升势头明显。2010年公布了以“经济繁荣与社会公平”为主题的第十个五年计划,并出台“新经济模式”,继续推进经济转型。

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磁盘驱动器生产国。

普腾汽车在国内外的销量也与日俱增。

钢铁等重工业仍然是马来西亚的经济支柱之一。

胶乳和橡胶工业都是马来西亚的经济强项。

资源

自然资源丰富。橡胶、棕油和胡椒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曾是世界产锡大国,但产量逐年减少,2004年锡产量为3500吨。截至2005年1月1日,马来西亚石油和天然气总储量为194.9亿桶,可供分别开采19年和33年。此外还有铁、金、钨、煤、铝土、锰等矿产。盛产热带硬木。

农林牧渔

上世纪70年代前,经济以农业为主,依赖初级产品出口。70年代以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 行出口导向型经济。

80年代中期受世界经济衰退影响,经济一度下滑,后采取刺激外资和私人资本等措施,经济明显好转。旨在于2020年将马建成发达国家。重视发展高科技,启动了“多媒体超级走廊”、“生物谷”等项目。通过稳定汇率、重组银行企业债务、扩大内需和出口等政策,经济取得较快增长。

耕地面积约414万公顷,占可耕地面积的30.6%。农业以经济作物为主,主要有油棕、橡胶、热带水果等。稻米自给率为60%。2005年农、牧、渔、林业总产值为221.42亿令吉,增长4.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45%。近几年主要农、林

相关热词搜索:马来西亚 政治 马来西亚政治体制 马来西亚政治制度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