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科相关 > 政治 > 正文
 

慈禧的政治

发布时间:2024-04-26 00:36:18 影响了:

小编语:为你精心整理的慈禧的政治,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果喜欢就请继续关注我们博文学习网(www.hnnscy.com)的后续更新吧!

慈禧的政治篇一:还原真实的慈禧太后 贡献 幸运与悲凉

还原真实的慈禧太后:

贡献、幸运与悲凉 清廷的官方解释见诸《清实录》及一切官方文书,奇怪的是,这个解释不被大清王朝政治上的反对者所认同,流亡美国的康有为在光绪帝逝世第二天就致电美国总统,要求美国政府带头不要承认大清新皇帝,理由就是慈禧太后谋杀了他们那个英明的光绪帝。

在近代中国,慈禧太后是被多重妖魔化的政治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因为1898年政治变革失败,归罪于皇太后,将其描写为一个弄权的老太太,一个只知道欺负那个可怜养子的恶妇;革命党人孙中山、章炳麟等出于革命大义,倡导排满革命,也将慈禧太后视为近代中国一切罪恶的渊薮;到了后来,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为了论证“半殖民半封建”的政治判断,接受孙中山、康有为等人的看法,对晚清几十年政治发展持批判态度,对于慈禧太后基本否定;至于民间野史,大都根据这几种史观编排慈禧太后的故事,甚者以男权主义立场予以恶意攻击;最近者则由出版社借着英国青年的梦话编造什么跨国姐弟恋,更有莫名其妙的专家鼓掌叫好。显然,这些认知只是彰显一种或几种历史观,并不是历史真实。真实的慈禧太后根本不是这个样子,她只是一个女人,一个非凡的女人而已。一个女人的幸与不幸

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生于1835年。1852年十七岁时以秀女入宫,稍后晋升为兰贵人,再后被册封为懿贵妃。1856年,懿贵妃为咸丰帝生下惟一的

皇子载淳,也就是后来的同治帝。母以子贵。这个年轻的女人自然在宫中渐渐得宠,地位渐渐高升渐渐巩固。这是中国传统社会谁也没有办法的“羡慕忌妒恨”。从秀女一步一步走来,是机遇,是命运。然而在后来许多好事者看来,这个女人太不寻常了,好像她从一开始就会耍手腕弄权谋。这显然是一种臆测,是后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试想,贵为一国之尊的咸丰帝风流倜傥,足智多谋,阅女无数,一个凭借智慧巧妙登上皇帝宝座的年轻人,怎么可能喜欢一个满腹心事忧虑重重的女人呢?

年轻的兰贵人或许说不上貌若天仙,但一定是一个讨人喜爱的小姑娘。这是她成功的前提,是咸丰帝宠幸的关键。至于兰贵人后来一步一步走上权力巅峰,那是时代使然,是历史留给她的机遇;而她又紧紧抓住了这个机遇。

兰贵人是幸运的,因为风流的咸丰帝毕竟让她怀上了龙种,而且是惟一的。当这个小皇子出生的时候,兰贵人刚刚二十一岁,她的夫君也不过二十五岁。这段时光应该是她一生中最为快乐最为得意最无忧无虑的日子。

然而好景不长。“苦命的”咸丰帝太缺少世界视野了,他在内患太平天国闹事尚未根除的时候,竟然又偏听偏信,因为驻京公使及扩大开放、增加通商口岸等问题与列强闹起了别扭,引发第二次以鸦片为名的战争。1860年8月,英法联军长驱直入,陷大沽,占天津,试图攻进北京,以城下之盟迫使清廷答应各项条件。

中国虽然对西方部分开放已经二十年了,世界上的事情也知道了不少,但要让中国成为西方那样的国家,融为一体,似乎还有很大困难。英法联军向清廷提交了一份照会,要求增加天津为通商口岸,要求各带五千精兵进京换约。

对于还没有充分经验与洋人打交道的咸丰帝和诸位重臣来说,英法两国的要求委实有点欺人过甚。年轻的咸丰爷似乎也咽不下这口气,发誓要御驾亲征,决一胜负。英法两国的要求是想向中国皇帝亲递国书,中国皇帝的玺书也将由这些来使自己带回。英法两国的这些要求今天看来太小儿科了,但在当年不得了,清廷君臣一致认为这些要求违背了大清礼仪,有冒犯之意。咸丰帝指示:如果这些使臣必欲亲递国书,那么必须按照大清礼节,拜跪如仪。否则,惟有决一雌雄。咸丰帝的态度深刻影响了部属。9月18日,双方谈判决裂,中方竟顺手扣押了对方谈判代表巴夏礼及其随员数十人,引发灾难性后果。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是国际法原则,其实也是中国自古以来的规矩。英法联军与清军全面冲突,清方渐渐不支。为挽救败局,9月21日,咸丰帝阵前换

帅,将钦差大臣怡亲王载垣等人撤职,任命能干的“鬼子六”恭亲王为钦差大臣,便宜行事,督办和局。在作了这些安排后,咸丰帝于第二天自圆明园逃亡热河,当然公开宣布的理由是去那儿“狩猎”。

咸丰帝的担心显然是多余的,有恭亲王留守京城与洋人交涉,中国在作出一些让步后很快达成了妥协,同意将天津扩大为通商口岸,准许英法两国招募华工等。

中外妥协达成后,京城已经恢复往昔平静,只是咸丰帝先前醉生梦死花天酒地的圆明园被英法联军付之一炬,毁坏惨重。这或许是咸丰帝不愿回銮的原因之

一。咸丰帝是清代皇帝中最好色的帝王,也是至此惟一被赶出京城的帝王。流亡中咸丰帝依然不忘美女美酒,心力交瘁与体能大量消耗,终于使这个“苦命天子”在1861年8月22日一命呜呼,撒手人寰,年仅三十。

叔嫂搭台共创新局

咸丰帝在生命垂危之际作了两项政治安排:一是立六岁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二是加派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等人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这就是所谓顾命八大臣。至于那个小皇帝载淳,就是当年的兰贵人,现在的懿贵妃那拉氏的亲生子,也是咸丰帝的惟一儿子。

此时,懿贵妃年仅二十六,漫长的守寡生活从此开始。她在皇叔恭亲王协助下,与东太后一起领着六岁皇儿(来自:WWw.HnnscY.com 博文 学习 网:慈禧的政治)同治帝共同治理着这个庞大帝国,表面上的辉煌与体面无论如何掩饰不住一个青春少妇的正常欲望。年轻寡妇守的不是大清王朝的江山,而是孤独与寂寞。

咸丰帝死了,留下了孤儿寡母,懿贵妃很快被小皇儿尊为皇太后。年轻的皇太后变成了西太后,和另一位年轻的东太后一起掌管着这个国家,他们的全部希望也就是这个小皇儿,那是她们生命的全部希望。

然而,在传统政治架构下,咸丰帝死前留下了政治安排,八个顾命大臣不仅要辅佐着这个小皇帝,而且好像还要约束着这两个皇太后。按照那时的制度,皇上的母亲当然无权干政,但那个小皇帝毕竟是她们的儿子啊?再者说,当年顺治爷、康熙爷也是幼年即位,如果没有孝庄皇太后帮助,顺治时期怎能那样顺利治理,康熙年间怎能走向辉煌?咸丰帝的临终安排对于自己来说,或许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但对大清,对未来,特别是对那个小皇帝,则不尽然。尤其是,咸丰帝将权力授给了八大臣,而对那个最能干的六王爷恭亲王则排除在外。

顾命八大臣对清廷是忠诚的,对小皇帝也是尽心的,只是他们似乎受传统影响太深,不太瞧得起这两个年轻寡妇。特别是肃顺,自以为是咸丰帝的宠臣,飞扬跋扈,据说为了取得控制朝廷的全部权力,在咸丰帝在世时就建议除掉懿贵妃;在咸丰帝去世后,甚至计划雇用武士图谋兵变,诛杀懿贵妃。懿贵妃与八大臣特别是肃顺之间,已经是你死我活非此即彼的态势,势不两立,必有一死。

按理说,肃顺可以轻而易举制服懿贵妃,但他可能太轻敌了,太不把这个年轻寡妇当回事了。他根本想不到,这个年轻寡妇联络上不被咸丰帝信任的六皇叔恭亲王,他们联手之后几乎没有怎样费劲就将八大臣一网打尽,将肃顺处死。从此,大清国的政治权力就落入这对叔嫂手中。懿贵妃——此时已被尊称为皇太后拥有最终权力,六皇叔以议政王身份兼管军机处,掌握着大清国日常事务的实际权力。

六皇叔恭亲王确实是一个能干的人,他在与洋人打交道的时候改变了对西方的看法,相信中国如果要改变先前被动局面,一定要走上世界,要改革,要学习西方。从此开始,朝廷在恭亲王的建议下,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开始了洋务新政,大清国的面貌很快焕然一新,一片生机。

大清国的新气象是恭亲王主持的结果。不过如是说来,重用恭亲王,那可是慈禧太后的眼力和大度。而且,慈禧太后不仅重用恭亲王,而且大胆起用汉大臣,使大清政治气象为之一新。从1860年开始,中国确实步入一个恢复重振的轨道,正史中的所谓“同光中兴”固然有御用史学的夸张和修饰,但实事求是地说,中国经过三十年和平发展,确实使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军事力量特别是北洋海军组建成军,意味着一个比较强大的中国似乎又要在东方崛起了。

中国的恢复当然不能说都是慈禧太后的功劳,但从历史主义的观点看,那三十多年毕竟只有她是始终如一的最高领导者,她可能没有主动提出过什么变革方案,但她调动起来了内外臣工积极性,而且她能有效把握住中国这艘巨轮应该走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慈禧太后既是一个成功女人,又确实是一个非凡女人,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明智女主。

生命中的缺憾

慈禧太后政治上的成功是巨大的,只是对于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女子来说,寡居的生活确实令人窒息。好在年轻的慈禧太后有自己的儿子,她看着同治帝渐渐长大,心中的寂寞、孤独也就不那么严重,何况政治本身又有那样的诱惑力。

十多年的时间一晃而过。1872年,同治帝十七岁了,长大成人了,也应该亲政了。慈禧太后在经过这些年的勤劳,也准备撤帘归政,颐养天年,歇歇肩了。然而遗憾的是,仅仅三年时间,慈禧太后的这个独生子,咸丰帝的惟一龙种同治帝竟然于1875年一命呜呼,英年早逝,满打满算还不到二十周岁。这一年,慈禧太后年四十,正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女人的最大不幸是青年丧夫,中年丧子。这两件不幸都被慈禧太后遇到了。这真是慈禧太后生命中最大的缺憾,是无论多少荣华富贵也无法抵偿的。

慈禧太后是个不幸的女人,也是个不幸的母亲,而且如果往更深层说,她还是一个不合格的母亲。大约是因为咸丰帝死得太早,大约因为年幼的皇子失去了父爱,显得可怜,这都是慈禧皇太后纵容娇惯同治帝的理由。在同治帝从幼年到青年的全部历史中,慈禧太后更多时候采用的是一个年轻寡妇对独子的溺爱、纵容和听之任之,使小皇帝在很小年龄就结识了许多不三不四的坏孩子比如宫中的太监,小皇帝在这些佞臣宵小诱惑下不走正道,整日里嬉戏游宴,耽溺男宠,甚至常常在几个小太监悄悄陪伴下溜出皇宫,微服冶游,整夜整夜在南城琉璃厂、八大胡同等一些茶园酒肆、青楼妓院、花街柳巷盘桓,狎邪淫乐,流连忘返,渐渐走上堕落之路,往往直至第二天早朝时方才鬼不知神不觉潜回宫中,以致有时召见军机大臣时还处在醉酒状态,言语失次,且偶尔不知不觉杂以南城猥贱之事,不堪入耳。

小皇帝微服冶游是个人爱好,不过他似乎也清楚贵为皇上这样做并不好,所以他在南城狎邪淫乐时总是担心遇到熟人,尤其是担心遇到他的那些“众爱卿”。作为皇上当然有权冶游有权私访,但毕竟同治帝年龄太小,太不适当。同治帝知道这一点,所以他刻意回避他的那些具有同好的大臣,因为那样不是一般的丢失体面而是太过难堪,或者他也担心这些“众爱卿”中的哪个强臣一高兴到皇太后那里告他一状。

同治帝这些担心从日常情理层面都容易理解,因此他游冶时为了避开众爱卿,总是在那些佞臣宵小带领下,尽量躲开那些比较高级比较讲究的著名妓院,总是尽量去那些“路边小店”或者那些躲在胡同深处的下等私娼妓馆。

常在河边走,不能不湿鞋。天长日久,也不知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同治帝终于感染上那种不洁之病。死前数日,下部溃烂,臭不可闻,洞见腰肾而死。或曰梅毒,或曰疥疮,当然官方文书说是天花。天花,是清代皇帝多次遇到过的事情,比较好听。

慈禧的政治篇二:“十羊九不全”真相:推翻慈禧太后的政治策略

“十羊九不全”真相:推翻慈禧太后的政治策略

核心提示:据考证,清朝咸丰年间之前并未出现过“十羊九不全”之说法。“十羊九不全”是推翻慈禧太后的政治策略。因为慈禧太后属羊,为了推翻她,民间开始宣称属羊的命不好。再加上曾国藩、李鸿章都属羊,使百姓对属羊的几个王侯将相心生厌恶,导致了此传说。

慈禧,资料图

“十羊九不全”是怎么来的?

古代曾流传的“十羊九福全”,是说羊象征着幸福美满,有人误写成“十羊九弗全”,在口耳相传中,又被讹传为“十羊九不全”。

据考证,清朝咸丰年间之前并未出现过“十羊九不全”之说法。“十羊九不全”是推翻慈禧太后的政治策略。因为慈禧太后属羊,为了推翻她,民间开始宣称属羊的命不好。再加上曾国藩、李鸿章都属羊,使百姓对属羊的几个王侯将相心生厌恶,导致了此传说。

“美”,指的其实是羊

汉字里最受欢迎的“美”字,是由“羊”和“大”组成。《说文解字》说:“美,甘也。从羊、大……美与善同意。”古人以“羊大(肥)为美”,羊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古人心目中最重要。在现代文中,“美”是褒义词,词义也从原来的“味美”扩大到“外貌美丽”、“声音优美”等各种美。

羊年在历书里也有好说法

在中国的历年中,羊是最富温情的属相。出生于这一年的人被称为乐善好施者,往往为人正直、亲切、善良、脾气温顺甚至有些羞怯。

据说生于羊年冬季的人一生会遇到很多坎坷,因为冬季对羊来说是无食季节。但无论属羊人陷入何种逆境,都会遇到“贵人”。羊排在属相第八位,而对中国人来说,“八”是安定繁荣的象征。

这些名人都属羊

李世民、努尔哈赤、欧阳修、司马光、曾巩、莫言、陈道明、周润发、刘晓庆、张信哲、周杰伦、章子怡

羊年生的著名老外

马克·吐温、爱迪生、默多克、高仓健、比尔·盖茨、乔布斯

网友“挺羊说”

网友“竹子丫头”:其实属羊也没有那么不好,说白了,每个属相的人都有好的和不好的。说属羊不好是因为慈禧属羊,说是把属羊女性的福气用尽了,但这只是封建的说法而已。据说农历腊月出生的羊不太好,但夏天出生的羊还是很好的,再说了,属羊的孩子,将来上学、就业人都少,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网友“明之1027”:我想生羊宝宝,家里人既没有强烈反对,也不是特别支持,其实在心里我们都很清楚,一个属相对一个人的命运根本不起作用。不管是什么属相的宝宝,我都会好爱她(他)、呵护她(他),但我现在比较担心的是孩子长大后会被人嫌弃。

网友“一如从前”:上帝给什么,就要接受什么。我妈妈说她朋友当年怀了个马宝宝,本想顺顺当当等待孩子的降临,结果却流产了,具体啥原因不是很清楚,后来等身体恢复了就怀了羊宝宝。要我看这就是命运安排吧,现在那个姑娘长得水灵灵的,工作、生活都不错。从小就教育孩子与人为善、尊重别人,我看不见得能坏到哪里去。

结论

所以——

什么时间要孩子要以自己的意愿来决定,孩子的命运好坏和属不属羊没关系,健康的怀孕生育,和以后对孩子的培养才是最主要的。

总之,羊作为属相的一个标识,与人的命运没有必然联系。流言止于智者,将这组文章推荐给您身边的朋友,不要让属羊的人受到这种迷信说法的伤害。

慈禧的政治篇三:慈禧正面评价

正面评价:

1.慈禧执政48年间,因为对权利掌控之严格,维护了清朝统治,使得当时中国免于陷入割据局面。慈禧政治手腕堪称毒辣干练,尤其擅长操弄亲贵朝臣之间的权力平衡,以维系清廷的绝对统治。

2.一个成功的掌权者。在其执政期间,对于权利的掌控从未出过差错。光绪帝也未能从慈禧手中将权利夺回。

【英明决策】

,1851—1866年,镇压太平天国;1866-1867年,剿灭西捻军;1862-1873年平定陕甘回民起义;1876-1877年,收复除伊犁地区外的新疆全部领土。千秋功业,莫此为甚矣。以当时的情势能做出这个决策,并能够贯彻始终,算得上英明伟大。当时朝廷的两条路线(“海防”和“塞防”)斗争十分激烈,全靠太后定策庙堂,权谋善变,顶住了以李鸿章为首的部分权臣干扰和反对,挽救了大清。

3.镇压匪祸,使得当时太平天国与义和团均被镇压,维护了当时清朝的统治,获得了短暂稳定。在她当权的47年中,她并没有让“江山颠覆”,应该说她的游刃有余是让那些男性皇帝都为之汗颜的。

4.为推进现代化作出一定贡献,慈禧皇太后重用李鸿章、张之洞等汉族重臣,在地方上开办洋务运动,是中国发展近代化工业的开始。在洋务自强运动成果的支持下,清廷得以弭平内部反叛势力,在帝国体制下维系中国相对稳定的局面,并且建设近代化陆海军军备

例:洋务运动时,给予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洋务运动后清王朝的军事实力有所提高;工商业有了初步发展,被称为“同治中兴”。

【慈禧的支持】

慈禧并不是最顽固的,没有她的支持,洋务运动搞不起来,没有她的放权,维新变法也搞不起来。尤其是清末新政,它的作用比洋务运动、维新变法都大。在清末新政中,清政府办教育、废八股、办学堂、派留学、解体了上千年的科举。清政府还编练新军,成立警察奖励工商业、给工商业合法的地位、实业救国??这些措施都很好,只不过在时间上太晚了,已经无法挽救清政府,而且不改制度,改得再多也都是些皮毛,都是权益之计。但有一点必须肯定,那就是没有慈禧,这些运动都办不起来。

【后来又反对洋务运动的原因】

如果洋务运动仅仅止于物质的层面上,慈禧也不会加以制止,而它的真正成败与封建王朝的的统治是相抵触,慈禧因此毫无疑问的选择了后者,这是因为慈禧同中国历代多数帝王一样,把维护个人权威放在了首要的地位,当权利受到威胁时他不惜发动政变以捍卫自己的地位,毫不留情的打压洋务运动导致其以失败告终。

【洋务运动的作用】洋务运动虽没有使中国富裕强大起来,但重要的是,洋务派培养了一批近代人才,学习了西方先进的资产阶级思想,为以后中国资产阶级的活动(如康、梁的维新变法,孙中山的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5.一个成功的政治家。(1)辛酉政变获得垂帘听政的权利;(2)洋务运动时,既支持奕訢,张之洞等人,又扶持顽固派牵制洋务派,制衡

之术玩得很好。

6. 慈禧太后下达的“禁缠足令”,开中国近代妇女解放之先河。将来如果有人要写《中国女权运动史》,那么第一章必须从这道“禁缠足令”说起,这是无可回避的。她强调女人的独立精神,倡导女学,认为女人应该读书识字,女人应该有自己的生活空间,

思路:

1.国家兴亡,非一人之功过!这句话希望你铭记,反方辩手的突破口估计就是所谓的慈禧暴政,导致清王朝的灭亡!(此乃重点)

普天之下,莫非后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大清朝在历史的舞台上谢幕而消亡,是历史不可逆转的潮流在催生着一个新的纪元,并不完全是慈禧的责任。

晚清中国的失败,是历史积累的结果,并非是政策性的、对策性的结果。多年来,论者习惯从结果论英雄,并假设一种可能存在的“合理”的对策以解决当时的内忧外患问题。须知,慈禧本人在那个男权当道的社会,其实并没有完全的决定权,重大对策都是在讨论和各种牵制中决定。

2.功臣过臣,不分善恶。举个例子,当时维护了清王朝统治的人是功臣,但是她滋养了封建毒瘤;当时支持变法,要求新政的人是叛逆,但是他于后世有功,因为他破除封建,有利于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所以只论功过。如果反方辩手说慈禧是坏人,是奸逆,这就是一个反击点。

对政治人物的评论,一般习惯于把道德作为首要坐标。如果道德成为一个首要指标,恐怕没有几个政治人物能够过关。其主要的依据在于:天子一怒,天下遭殃。因为因政治领袖人物而死亡的百姓恐怕是摆在我们面前最残酷的现实。其实,政治人物的评论,更应该从现实主义的角度看待,即便从道德的角度而言,也应该分清公德与私德。现实主义讲执政者所处环境和历史条件对其行为的约束性。

3.慈禧是慈禧,而不是武则天。她既没有当过皇后,也没有篡位成为皇帝。简单来说,她做事名不正言不顺,天下人对她没有归属感!

4.一旦 对方拿 性别说事。对慈禧的本性进行歧视。比如认为“西太后原是个阴险狠毒、睚眦必报,狐狸其貌而虎狼其心的泼妇人”。此处应该反问的是,处于当时那种险恶政治斗争环境中的人物,无论男女,是否都差不多?为何偏用如此歹毒的语言描述一位政治人物,是否因为她是个女人?在权力斗争的顶峰上或漩涡中,没有手腕本不能自存,何况还想实现政治抱负呢。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心狠手毒是一种必备的政治技巧,没有这点能力,如何能对众人之事负责?

慈禧一生

公元1836年,叶赫那拉氏杏贞(乳名兰儿)出生。公元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慈禧时年五岁。

公元1851年,选秀入宫,号懿贵人,之后被咸丰宠幸,1854年晋封为懿嫔。

公元1856年,她为咸丰生下唯一皇子载淳。母凭子贵,开始晋升妃子,获得了接触权利的最重要的一个阶梯。

公元1861年8月英军入侵,咸丰帝病死在逃亡途中,传遗照立载淳为帝。命8大臣辅佐幼帝。同年,慈禧发动辛酉政变,将八大臣

革职或处死。

到这里人们只说慈禧夺权,手段阴狠毒辣,又或者说慈禧贪慕权势,但是换一个角度看,慈禧从八大臣手里夺回权利,以保证皇权不会落入权臣手里,形成臣强君弱的局面。从慈禧掌权之后,再也没有出现清初那样权臣控制朝廷的不堪局面。这不仅有利于清朝的统治,也符合当时的政治需要。

1865年—1870年中亚浩罕汗国侵略者阿古柏侵入并且窃据了新疆大部分地区;1871年,沙俄出兵占领伊犁地区。1875年,慈禧采纳陕甘总督左宗棠的建议,出兵新疆,清军于1878年1月收复新疆。1881年,中俄通过谈判,中国收回伊犁大部分地区。在这里慈禧理应受到褒奖。因为这也是慈禧的功绩!开疆护土之功!

19世纪末,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军,是头领们利用迷信发动和发展起来的一支造反队伍。他的一套教义、教规、戒律,不但从精神到物质严厉地控制着参加造反者,而且断绝了一切可能的退路。它们的指归,在于由洪秀全个人占有天下,建立他个人的“地上天国”??洪秀全在定都天京之后,大兴土木建造富丽堂皇的天王府,“周围十余里”,超过北京都城一倍多;宫中使唤女子千余人,天王洪秀全妻妾八十八个,比咸丰帝的嫔妃多十倍;器用大多用金子做成,奢侈无匹。天王出巡,仪仗数千人,百姓都要伏地低首跪迎。完全是封建帝王的排场,何来农民气息?洪秀全造反获得局部成功,是以中国社会的大动乱、大破坏、大倒退为代价的,是以数以百万计军民的生命、

相关热词搜索:慈禧 政治 慈禧的政治智慧 慈禧太后政治地位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