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方法 > 地理学习方法 > 正文
 

地理学习方法李晓鹏

发布时间:2024-03-29 16:08:46 影响了:

地理学习方法李晓鹏篇一:李晓鹏学习方法摘录

怎样快速提高英语成绩

(2009-12-23 11:02:56)

在我收到的读者提问中,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怎样快速提高英语成绩?”在各个科目当中,能让最多的头痛的,也是英语。我自己从小学习英语的环境非常简陋,那个时候连随身听都没有,我们的英语老师自己的发音也不太标准。不过,在所有考试中,我的英语成绩总是能让我顺利过关,现在能够到剑桥大学访学,应该算是基本学过关了。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学习英语的心得,主要就是谈提高考试成绩的心得。

提高英语水平最便捷的方法,莫过于把一个人送到英语国家呆上两三年,那他的英语肯定提高很快。这就是“语境”的作用——它强迫你用英语来思考。不过对大部分人来说,这是不可能的。在中文的环境中,英语学习变成了纯粹的单词和语法的一种组合记忆。所以英语学习起来也就特别痛苦。

对于非英语环境中的学习者而言,既然很难给自己创造一个“听力”的英语环境,选择用“阅读”来给自己创造一个小的英语环境,就是最现实的方法了。我们在背诵单词和语法的时候,一个一个的单词是不会给你带来英语思维的。而当你认真的阅读一篇文章的时候,慢慢的就会被带入英语环境中去了。

此外,从考试的角度来看,阅读理解也是我们英语考试拿分的核心。

一方面是它在整个试卷中的分值大。各种英语考试,包括国内和国外的,阅读理解都是分值最大的一块。

另一方面,阅读是其它任何一种题目的基础,包括听力、语法、改错、选词填空、写作等等。

——阅读量大了,对语法和单词的掌握必然会更加熟练,通过阅读来理解和记忆单词语法比死记硬背效果好得多。阅读水平上去了,写作水平自然会跟着提高。而听力也和阅读的关系非常密切——对我们这些没有生活在英语环境中的人来说,我们的听力水平永远不会超过我

们的阅读水平,如果一篇文章不能快速读懂,那么也就不可能指望我们能把它听懂。

所以说,快速提高英语的核心在于加强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只要阅读理解的能力上去了,英语成绩必然会有很大的提高。

在平时,应该多读一些英语材料,这是泛读。不过今天我主要围绕考试来谈,也就是落实到怎么样做阅读理解。我自己做阅读理解可以分为四个步骤,我曾经把这四个步骤教给很多同学,只要能按照这四个步骤做下来的,一两月之内,英语成绩基本都有很大的气色。

第一步,是先看问题。问题下面的选项可以稍微扫一下,不用认真看。这样做的目的是快速了解整篇文章的大概意思和考点。也就是说你把题目看完了之后,基本就知道这篇阅读理解在讲什么了。因为有的阅读文章它的写作方式不是“开门见山”式的,往往会先闲扯两句,然后慢慢的导入主题。很多人上来先看文章,一看开头——看不懂,不知道作者想要说什么,然后就晕了头,后面的内容也就跟着糊里糊涂起来。所以我们先看题目,知道全文大意和考点,即使看文章的时候有些地方看不懂,也影响不大了。

第二步,就是认真的把全文阅读一遍,然后做题。

这前面两部,是我们做阅读理解的常规步骤,在考场上,也就按照这两个步骤来就不错了。完成者前面那个步骤,每篇文章需要用的时间大概是12分钟。

但是,在平时练习中,也这样做收效不大。因为只阅读一遍,看个半懂不懂,糊里糊涂的选择几个选项,然后对一下答案。这样我们花了时间,实际上没有什么收获。花了很多时间做了很多英语题目,却还是停留在原来的水平。所以说在平时练习中,既然做了一篇,就要吃透一篇,理解一篇,收获一篇。这样即使在某一篇文章上花的时间多一些,效率却比流水一样的做很多篇阅读理解要高得多。

怎么个多花时间呢?

第三步,要对照参考答案。但是不能简单的知道正确答案就完了。对于自己做错的题目,包括那种没有把握但是“蒙”对了的题目,要认真的对照原文,理解清楚为什么这个选项才是

正确的。这个过程,就是再重新阅读文章和理解题目的过程。

第四步,在把问题都梳理清楚以后。我们要再回过头来认真的读一篇文章,这个时候可以查字典,理解一些生词的意思(注意:不要去背诵没有在课堂上学过的新单词!)在此基础上,保证自己把这篇文章的每一句话都彻底理解了。把每一句话的意思和语法结构都要弄清楚。

这样四个步骤下来,我们对于这一篇阅读理解才算彻底吃透吃通了。这样,本来12分钟就可以搞定的一篇阅读理解,可能要花差不多半个小时。但是,这比我们花半个小时做三篇阅读理解的效果要好得多。因为你真正收获了、进步了。按照这个方法,每天哪怕只做一篇阅读理解的题目,一两个月坚持下来,我们的英语成绩必然会有很大的提高。

最后要说的是,选择这样认真彻底理解的阅读理解的文章不要太难,应该跟自己的水平相适应,这样做起来才是效率最高的。

学好高中政治的基本学习方法

点击数:555 次 录入时间:2008-2-23 15:45:00 编辑:金子明

高中政治对知识的掌握侧重于理解和记忆,有如下建议:

一、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上要做到“关键词化”、“事例化”、“对比联系化”、和“典型错误对应化”

1、“关键词化”: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上要注意发现、归纳和概括出基本概念和原理中的“关键词”,以利于记忆和理解。比如,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可以分别概括为:“调节”、“刺激”、“促进”或者“棒子作用”、“鞭子作用”和“筛子作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和方法的三点可以概括为“对内”和”对外”两个大的方面。企业的兼并就是“大鱼吃小鱼”,企业的破产可以理解为企业按法定程序“安乐死”等等。关键词的概括和总结可以自己进行,也可以上课听老师的总结。

2、“事例化”:对于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尤其是比较难懂的),一定找到一个比较典型的事例辅助理解,作到抽象理论具体化。比如: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就可以对应到课本上的图画“一哄而下”;理解商品的概念就联系“自己用的书”不是商品,而“书店出售的书”才是商品。“社会主义国家的强有力的宏观调空”可以联系“神六的成功发射”、“三峡工程、西气东输等重大工程的建设”等等。事例的寻找注意上课从老师那里找,也可以自己总结,事例应该是材料、图表、漫画、数字等直观形象的东西。

3“对比联系化”:对于相近的、相反的概念和原理,把他们放到一快加以对比和联系,比单纯对一个要好理解和记忆。比如,学习“价值”,要对比联系“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格”等概念;学习“价值规律的作用”,要对比联系“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学习“企业”,要对比联系“市场主体”、“公司”、“企业法人”等概念。每学完一节尤其是一课的内容后,要做这一项工作。另外要注意老师上课在这方面的总结和参考书上面的总结。

4、“典型错误对应化”:对于比较重要的感念和原理,注意经常容易犯的错误。比如关于“使用价值”的:使用价值决定价值;关于“价值规律”的:不等价交换现象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关于“经济效益”的:利润、经济发展速度、劳动生产率高了,经济效益就高了等等。对应错的,就知道正确的了。典型错误,要注意从做练习中总结,也应该注意老师的总结。

二、对知识体系的把握上要用基本思维方法找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知识点是零乱的,不利于记忆和掌握,把他们串起来,形成一个体系,彼此联系起来,就有助于知识的掌握了,而且知识本身就是有内在联系的。我们需要做的是找到并运用一定

的方法(一定的思维方法)作为“红线”把知识“串”起来。(每框题、每节、每课和一本书)

1、运用“是什么、(性质、本质等)、为什么(原因)、怎么样(意义或危害)、怎么做(手段和措施)、怎么体现的(在具体材料中)”的思考问题的逻辑层次来联系知识。比如“国家的宏观调控”一框。就包括“为什么需要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含义和目标是什么”以及怎么样进行宏观调控?三个层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一框则是按照“经济效益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怎么样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层次展开的。

2、经济常识教材的知识组合方法一般是按照“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归纳(个别---一般)与演绎(一般---个别)相结合的逻辑展开的。比如:先讲什么是“使用价值”、“价值”,再讲二者的干系,这是分析与综合的运用;讲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前,先讲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经济常识第二课第二节的三个方框就是按照“演绎法”展开的。

3、注意矛盾分析法(一分为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的运用。比如第一课第一节,先把商品一分为二:使用价值和价值,然后具体分析二者的内涵,最后,确立“价值”应该是重点掌握的对象。第三课地二节“企业的经营者”,先一分为二地也就是全面地的分析企业的经营者有三个方面,然后具体分析这三个方面在企业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最后重点分析厂长(经理)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应该具备的素质。

4、经济常识的8课内容,前两课是基础理论,后6课是我国具体。后6 课是按照“生产(3、4课)、分配(5、7课)交换和消费(7课)以及对外经济关系(8课)的顺序展开的。

三、以本为本、学会看书,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地理学习方法李晓鹏篇二:李晓鹏博客学习方法

篇1.

对于非英语环境中的学习者而言,既然很难给自己创造一个“听力”的英语环境,选择用“阅读”来给自己创造一个小的英语环境,就是最现实的方法了。我们在背诵单词和语法的时候,一个一个的单词是不会给你带来英语思维的。而当你认真的阅读一篇文章的时候,慢慢的就会被带入英语环境中去了。

此外,从考试的角度来看,阅读理解也是我们英语考试拿分的核心。

一方面是它在整个试卷中的分值大。各种英语考试,包括国内和国外的,阅读理解都是分值最大的一块。

另一方面,阅读是其它任何一种题目的基础,包括听力、语法、改错、选词填空、写作等等。

——阅读量大了,对语法和单词的掌握必然会更加熟练,通过阅读来理解和记忆单词语法比死记硬背效果好得多。阅读水平上去了,写作水平自然会跟着提高。而听力也和阅读的关系非常密切——对我们这些没有生活在英语环境中的人来说,我们的听力水平永远不会超过我们的阅读水平,如果一篇文章不能快速读懂,那么也就不可能指望我们能把它听懂。 所以说,快速提高英语的核心在于加强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只要阅读理解的能力上去了,英语成绩必然会有很大的提高。

在平时,应该多读一些英语材料,这是泛读。不过今天我主要围绕考试来谈,也就是落实到怎么样做阅读理解。我自己做阅读理解可以分为四个步骤,我曾经把这四个步骤教给很多同学,只要能按照这四个步骤做下来的,一两月之内,英语成绩基本都有很大的气色。 第一步,是先看问题。问题下面的选项可以稍微扫一下,不用认真看。这样做的目的是快速了解整篇文章的大概意思和考点。也就是说你把题目看完了之后,基本就知道这篇阅读理解在讲什么了。因为有的阅读文章它的写作方式不是“开门见山”式的,往往会先闲扯两句,然后慢慢的导入主题。很多人上来先看文章,一看开头——看不懂,不知道作者想要说什么,然后就晕了头,后面的内容也就跟着糊里糊涂起来。所以我们先看题目,知道全文大意和考点,即使看文章的时候有些地方看不懂,也影响不大了。

第二步,就是认真的把全文阅读一遍,然后做题。

这前面两部,是我们做阅读理解的常规步骤,在考场上,也就按照这两个步骤来就不错了。完成者前面那个步骤,每篇文章需要用的时间大概是12分钟。

但是,在平时练习中,也这样做收效不大。因为只阅读一遍,看个半懂不懂,糊里糊涂的选择几个选项,然后对一下答案。这样我们花了时间,实际上没有什么收获。花了很多时间做了很多英语题目,却还是停留在原来的水平。所以说在平时练习中,既然做了一篇,就要吃透一篇,理解一篇,收获一篇。这样即使在某一篇文章上花的时间多一些,效率却比流水一样的做很多篇阅读理解要高得多。

怎么个多花时间呢?

第三步,要对照参考答案。但是不能简单的知道正确答案就完了。对于自己做错的题目,包括那种没有把握但是“蒙”对了的题目,要认真的对照原文,理解清楚为什么这个选项才 是正确的。这个过程,就是再重新阅读文章和理解题目的过程。

第四步,在把问题都梳理清楚以后。我们要再回过头来认真的读一篇文章,这个时候可以查字典,理解一些生词的意思(注意:不要去背诵没有在课堂上学过的新单词!)在此基础上,保证自己把这篇文章的每一句话都彻底理解了。把每一句话的意思和语法结构都要弄清楚。

这样四个步骤下来,我们对于这一篇阅读理解才算彻底吃透吃通了。这样,本来12分钟就可以搞定的一篇阅读理解,可能要花差不多半个小时。但是,这比我们花半个小时做三篇阅读理解的效果要好得多。因为你真正收获了、进步了。按照这个方法,每天哪怕只做一篇阅读理解的题目,一两个月坚持下来,我们的英语成绩必然会有很大的提高。

最后要说的是,选择这样认真彻底理解的阅读理解的文章不要太难,应该跟自己的水平相适应,这样做起来才是效率最高的。

篇2. 做什么题目提高最快?应该怎样选择呢?这是大家都十分关心又总是感到困惑的问题。下面我就详细谈谈的选择方法。

一眼就看出答案来的,不用理它;一眼看过去就头痛,看完题目都不知道在说什么的,这种题目也干脆先别理它。只有那种大概能看出点思路,但是要动点脑筋,在草稿纸上比划比划的,这种题目就要多做,做到熟能生巧。就是这个中间地带,是你能够进步最快的地方。(注意:不管你现在什么水平,凭感觉选就可以了,其他人说的都不算,就你自己的感觉是最好的)

这就跟我们吃鱼一样,一眼看出答案的是鱼尾巴,上面没肉,吃着也不香;死活想不出来的题目就好比是鱼脑壳,又硬又难嚼,里面的东西还不好吃。就是中间的鱼身子肉又多又好吃,一口咬下去,吃进去的好东西,比你费死劲啃十口八口鱼头都要多。所以我们肯定要多吃鱼身子,少吃鱼脑袋。就是这种比较简单、又要稍微动点脑筋的题目,做起来有收获,做对了又有成就感,越做越爱做,越做越进步。

我认识一个全国优秀教师,有一次我正好跟他在一起做关于学习方法的演讲。他是这样说的: “有个母亲来问孩子的数学。她说还有一个月高考了,孩子数学很差,怎么才能快速提高?我就跟她说,我有个方法很简单,只要你照着做了,一个月数学提高个20 分没有问题。那个母亲将信将疑。我跟她说你就做两件事情:第一,让孩子把数学考试大纲拿出来,对着知识点想。凡是一看就知道的就打上说的那个点是个什么东西的,就打上叉。凡是打钩打叉的都不要看,专看剩下的那种看了之后好像知道怎么回事,但是又觉得说不清楚的,把数学书翻出来仔细看上几遍。这是一。第二,把前几年的高考题拿出来做一下,凡是会做的不要理它,根本不会的也不要理它,就是感觉好像会做,但是却拿不准的,把它们彻底给拿准了,吃透了,就行了。结果就用了一个月,那孩子数学成绩真的就提高了20 分。”

这种方法,看起来好像没有做什么很有挑战性的题目,但每次都能进步一点点,等你的水平提高了,你会发现有些以前觉得难的题目,现在也挺简单的了。采用小步快跑的方法,是最有效率的学习模式。沿着阻力最小(也就最简单)的方向努力,就像从高处往山下滚雪球一样,看起来每滚一圈雪球都没有什么变化,但却会越滚越快,越滚越大,膨胀速度惊人。

我以前介绍我提高作文成绩的经验。我说,我在高考的最后关头,突击背诵了余秋雨的(转载于:www.hNNsCy.coM 博 文 学 习 网:地理学习方法李晓鹏)《文化苦旅》里面的一些优美文段,找到了写作的感觉,作文成绩迅速提高。后来我就收到很多读者来信,问:《文化苦旅》是什么书啊?在哪里有卖啊?余秋雨还写了《山居笔记》、《千年一叹》,可不可以也背呀?等等等等。还有一个读者给我写信说他已经买到《文化苦旅》了,但是不知道该背哪些文段,让我给他一个我当年背诵的文章段落的清单,他好照着背。 但是,我以前背过的文段,他不一定会喜欢,勉强背了也不一定能体会到里面的好处,对提高作文成绩也不会有什么帮助。我当时背《文化苦旅》,首先是因为我喜欢读它,然后挑出我最喜爱的文段出来背。也就是说感觉出来了,觉得这种文笔很适合我,所以我才背它。如果感觉没有到位,并不喜欢里面的文章,即使强迫自己去死记硬背,也写不好作文。如果有人平时的写作风格和《文化苦旅》的风格完全两样,那么他这样死记硬背的结果,可能是作文水平比以前更差了。

所以,要背可以,背什么文章呢?不应该来问我,应该问自己。挑自己觉得简单的、挑自己能看懂的、挑自己喜欢的,这就是最好的。简单、能看懂的,你才知道自己背的这篇文章好在哪里,将来写作文的时候才能用得上。

英语听力练习也要遵守这个原则来。听的时候要尽量挑能听得懂的、慢一点的、单词简单一点的。多听。听熟练之后,水平自然就上去了,以前听不懂的也慢慢地能听懂了。如果天天耳朵上挂着个耳机,里面放的都是一点都听不懂的英语新闻之类的,听的时间再久也不会有提高。写英语作文也是一样,尽量用自己知道的最简单的单词和词组来写,反正写通顺就行了,不要去考虑什么用词准确、丰富之类的。写的多了,水平自然就上去了。

题目难度太大,对水平不够的人而言,再努力去做,收获也有限。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很有毅力、不怕吃苦、想不顾一切提高成绩的人,那么,你不应该把吃苦精神用来增加难度、啃难题,而应该增加强度,尽可能多地做自己感觉中等或中等偏下难度的题目,做得熟练了,必然会有提高。所以,放弃一些很难的题目并不是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而是我们可以用更好的方式去吃苦耐劳。也就是“不吃鱼头,专吃鱼身”。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当你把那些半生不熟的题目彻底做熟以后,你自然就会发现原来那些“全生”的题目也就随之变成了“半生不熟”的了,成为你下一步吃掉的目标。不要瞧不起那些看起来简单的题目,黄金就藏在其中。具体什么样的题目才是“半生不熟”的,你自己最清楚。这也是为什么我反复强调要“凭感觉”的原因。

篇3.

最近有很多同学向我留言问这个问题。在这里我就集中回答一下。

首先,要看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和确定合理的目标。

我时常收到一些读者的来信或提问:“我现在成绩只有500多分,但是我的目标是北大,现在距离高考还有三个月,有可能吗?”说实话,我很想鼓励他,也不忍心打击大家的自信,不过我必须实事求是的说,可能性非常非常小,而我对此无能为力。

人到最后关头的心态往往都是很急的,恨不得突然得到什么秘方,最后几十天“蹭蹭蹭”一口气连上好几个台阶,一飞冲天,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学。这个问题我们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高考不是一日之功,如果你过去三年都没有把功夫做到家,期望最后几十天来创造奇迹,这是很难的,对别人也不公平(大家都是三年学下来的,如果有什么秘方能让某人几十天的努力超过所有人三年的辛苦,这绝不是好事)。

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着急的心态不仅无助于我们取得进步,反而会害了我们,让我们在最后关头显得急躁、无头绪,无法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因为你想不出什么计划能让你一下子从500分出头提高到600多分),遇到一点点挫折就对自己失去信心。这个时候我们要冷静下来,看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和真正现实的目标。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最低目标,中级目标和最高目标。最低目标就是保证自己能在高考场上发挥出自己现在的水平;中级目标是取得合理的进步,让自己的成绩上一个台阶;最高目标就是在进步的基础上再加上一点运气可以指望的。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合理的计划,在最后的冲刺中能够指望的,是实现最低目标和中级目标。把这个问题看清楚了,才能在最后几十天里面做到不骄不躁、稳步前进,最后取得的进步反而有可能超出自己的预期。

第二,巩固基础知识

1.看课本

最后的几十天,一定要回到课本,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对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复习和梳理。只要考试大纲不考的,就坚决不看,只要列举了要考的,就一定要看。要对着课本看,把知识点看细,看明白。看课本是一项基本功,也是被绝大多数人忽视的基本功,这项基本功,要一直坚持做到最后。最后几十天,一定要争取再把课本看一遍。

2.整理知识思路

在看课本的同时,要对各个科目的知识体系做一次最后的整理,梳理知识框架,把握好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头脑清楚的走进考场。如果平时就有整理知识体系习惯的同学,这个时候只需要看一下自己画的思维导图或者框架结构、笔记就可以了。如果自己没有整理,那么有很多复习资料上都有类似的框架结构图,也可以找来认真的看一看。此外,复习一下教材的目录也是很好的,看着目录(最好是高考的考试大纲上的目录),脑子里边把所有的知识都过一遍,看看是不是都记住了、熟悉了。对于比较重要,但是自己还印象比较模糊的地方,就要抓紧再看一看。

3.熟悉基础题型

看书和整理的过程中,要辅助的做一些基本题型。不是偏题难题,而是中低难度和中等难度的题目,这类题目是中高考中所占分数最多的题目,也是我们保证自己高考能发挥正常水平的关键。通过做这些基本题型,和读书整理一起,巩固基础知识,做到孰能生巧。

4.看错题,找弱点

自己以前做错的题目,找出来多看看,明白自己的弱点在哪些方面,及时补充提高。对于以前做错的题目,现在还是有点糊涂的,要再多巩固几次,彻底弄透弄熟。对于完全摸不找头脑的难题,就只能选择放弃,因为我们的时间有限了,强攻难题无济于事,要集中精力解决自己能够在短期内解决的问题。

如果错题很多,重点可以放在以前做过的历年中高考真题上面,这些真题中的错题(难度太大的除外),要重点的去看和理解,多做几遍。这个工作可以放到最后一两周来做。

第三,调整好状态

1、调整好生物钟。作息时间要和高考一致,最后一周不要熬夜,保证自己在上午9点和下午2点正好处于精神状态最好的时刻。

2、坚持自己给自己做“模拟考试”。每隔一段时间,自己给自己做一次模拟考试,告诉自己“今天就是(中)高考”。然后拿出一张中高考难度的试卷,按照中高考规定的时间做完,其间不能接电话不能上厕所。提前做完了要自己检查,时间一到立即放笔。然后对照参考答

地理学习方法李晓鹏篇三:李晓鹏学习方法博客

李晓鹏学习方法博客

1、中高考前最后一周必须做的三件事情(2008-05-31 17:34:42)

离高考还有最后一周的时间,这个时候要想再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已经来不及了,要想在短时间内把自己的成绩提高一个档次也是不实际的。最重要的是调整号自己的考试状态,保证自己在考场上能够发挥出平时的正常水平,不要给自己12年的学习留下遗憾,这才是最重要的。

在高考前一周,应该做一下三件事情:

第一、理清思路

我在《系统学习完全工具》里面反复强调,不管读书做题,最重要的就是理清思路。在最后一周,不可能再把所有的教材都看一遍。这个时候需要做的是对各个科目的知识体系做一次最后的整理,梳理知识框架,把握好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头脑清楚的走进考场。如果平时就有整理知识体系习惯的同学,这个时候只需要看一下自己画的思维导图或者框架结构、笔记就可以了。如果自己没有整理,那么有很多复习资料上都有类似的框架结构图,也可以找来认真的看一看。此外,复习一下教材的目录也是很好的,看着目录(最好是高考的考试大纲上的目录),脑子里边把所有的知识都过一遍,看看是不是都记住了、熟悉了。对于比较重要,但是自己还印象比较模糊的地方,就要抓紧再看一看。

第二、复习错题和典型例题

错题是自己学习的薄弱环节,我在《高考状元的屠龙宝刀》中提出了“三个本”的概念,就是笔记本、错题本和课本。其中笔记本和课本用来理清知识的思路,错题本用来理清解题思路。我也一直建议大家在平时学习中用一个错题本来整理错题。这个时候就可以发挥大用场了,在最后一周一定要把自己以前的错题拿出来再认真的看一遍,理清解题思路。这个时候要注意,对于一些偏题难题就不要去理它。除了错题之外,需要看一看一些典型的例题,这些题型比较普遍,高考中考类似题型的可能很大。即使没有考,也可以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复习来掌握一般的解题思路和重要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高考中的题目基本都是新出的,但是它的绝大部分题型不可能是新的,只要我们复习好了错题和典型例题,大部分题目都可以不用花什么时间去思考就知道怎么做了,节约大量的时间来做难题和检查。

第三,调整好状态

1、调整好生物钟。作息时间要和高考一致,最后一周不要熬夜,保证自己在上午9点和下午2点正好处于精神状态最好的时刻。

2、每天保持一定的做题量,保证考场上做题的状态。有的人休息一周,精神倒是休息得挺好,但是上了考场就蒙了,这是要不得的。但也不能再搞疲劳战术,这样不利于高考发挥。

3、注意饮食,不要大吃大喝。平时吃什么高考期间还吃什么。在高考前几天可以稍微吃好点保证身体,真正考试的时候不能吃的太好,热量太多会让人感到坐着不舒服,在考场上难以安静下来。

这三点方法,不仅用于高考,我们平时的任何重要考试之前,都应该按照这三点来。才能保证我们在考试的时候能够发挥出最好的状态。

2、中小学生暑假应该做的三件事(2008-06-29 06:25:50)

我记得很小的时候,爸爸就告诉我:?善于学习的人是没有假期的。?这句话说得有点绝对,我到现在为止一直都不是很赞成。对于暑假这样的长假,我们应该避免两个极端,一是彻底休息,玩疯了,把上个学期学习的东西忘个精光。新学期开学的时候,连学校的门朝哪边开都给忘了;二是完全没有休息,没完没了的学习,报各种补习班,把所有的假期时间都给占用了,比在学校还累。当然,实事求是的讲,对现在的孩子们而言,第一种情况已经很少了,更多的是第二种情况。我一直坚决主张:?抓住每一分钟学习,不如抓住学习的每一分钟。?把所有的时间都挤出来看书做题,效果往往并不好。报补习班也可以,但把所有时间都占满了显然没有必要。对于暑假,自然也应该是平时上课期间有所区别。我认为,暑假应该做好三件事。第一,温故知新,查漏补缺;第二,锻炼身体、健康娱乐;第三,多读课外书,开阔视野。

首先要做的是温故知新、查漏补缺。

暑假和平时上课不同,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较多,正是我们弥补自己某些科目上不足的好时机。有的同学觉得自己数学基础不好,那么这个时间就应该用来好好的复习一下以前的数学知识,把数学补上来。这样,在新学期开学的时候,才能和同学们重新站到同一条起跑线上。因为一旦开始正式上课以后,学校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如果以前的知识基础还在拖后退,要想去补原来的基础,就会耽误学习新知识。而没有好的基础,新的知识学起来就更加困难。这会让自己陷入恶性循环,只会欠账越来越多。所以,我们要利用暑假没有学习新知识的这个时间段,把原来欠的帐“还清”。

此外,在新学习期开学之前,要好好的梳理一下上个学期学习的东西,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复习梳理的具体方式,在我以前的博客文章中可以找到,不再细说。我的《高考状元的屠龙宝刀》中也有介绍。当然能够提前预习一下新学

期的内容更好,但如果时间不充裕,复习比预习更重要。因为毕竟新内容老师会在课堂上讲,而上个学期的东西,可能要一直等到毕业总复习的时候才会再讲了。

第二,就是锻炼身体,健康娱乐。

学了一个学期很累,应该放松放松,但这种放松如果反而把身体搞坏了,就得不偿失。没日没夜的看电视、玩游戏,把作息时间完全打乱,新学期开学以后又要花很长的时间来重新适应学校的生活节奏,这会让自己输在新的起点上。我这个人可能思想比较落后了,始终觉得休闲娱乐应该以健康的文体活动为主,比如打打球、爬爬山、游个泳之类的。不过这种落后的看法也不是没有科学依据,科学研究表明,身体上的劳累可以促使精神上的放松。我自己也深有体会,如果紧张学习之后,去喝酒上网或者彻夜打牌只会让精神更加紧张和疲惫,但如果到野外爬山、打半天的羽毛球之类,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回来洗个澡往床上一躺,那种浑身松弛的感觉是什么也比不了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还可以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品质,从挑战困难中获得成就感,这对我们的学习也是大有裨益的。家庭条件较好的同学,也可以到外地旅游一番,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都可以,开阔视界,疏朗心胸。旅途的劳顿有时也是一种很快乐的锻炼方式。总比呆在家里泡网看电视强。

第三,就是应该多看一些课外书。

读课外书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人生理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本好书,有可能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志趣。

我高中的时候选择文科,很大原因是觉得理科的东西过于枯燥,对物理化学提不起兴趣。大三的时候,我突然在网上看到了一本网络科普读物《上帝掷骰子吗——量子力学史话》,写得通俗易懂、极具文采,把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物理学家的个人轶事、学术争论讲得波澜壮阔、起伏跌宕,堪称一部震撼人心的物理学史诗。虽然作者还是一个年轻的中国学人,但写作水平远在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之上。看得我激动不已,花了两天两夜看完,心里最大的想法就是:“要是让我再选一次,我说什么也要选理科。”

这是从正面来说,如果从反面来说。养成爱读课外书(当然是内容积极向上的课外书)的习惯,就可以有效杜绝养成一些不良习惯,比如沉迷于电脑游戏。因为一般来说正儿八经的课堂教学是比较枯燥的,不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都毕竟只是孩子,总要寻点有趣的事情来做。有了读课外书这个习惯以后,他就喜欢多读书,到书中去寻找乐趣,抵御各种不良习惯的力量就强了一层。

在学校的时候,由于空闲时间总是很零碎,难以通读一些大部头的课外书。比如读四大名著,看三国演义是很上瘾的事情,如果在上学的期间比如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来看,会觉得很不过瘾,下午上课还会想着上面的情节,耽误学习。所以我也建议大家在学校上课期间所阅读的课外书,应该以短篇文章为主,比如一些散文杂谈之类。而对于大部头的课外书,则可以集中利用长假的时间来阅读。 我们该如何选择课外书呢?余光中先生在《开卷如芝麻开门》的文章中有这么一段论述颇为精妙:

“朱光潜说他拿到一本新书,往往先翻一两页,如果发现文字不好,就不读下去了。我要买书时,也是如此。这种态度,不能斥之为形式主义,因为一个人必须想得清楚,才能写得清楚;反之,文字夹杂不清的人,思想也一定混乱。所以文字不好的书,不读也罢。有人立刻会说,文字清楚的书,也有些浅薄得不值一读。当然不错,可是文字既然清楚,浅薄的内容也就一目了然,无可久遁。倒是偶尔有一些书,文字虽然不够清楚,内容却有分量,未可一概抹杀。某些哲学家之言便是如此。不过这样的哲学家,我也只能称之为有分量的哲学家,无法称之为清晰动人的哲学家。??一个作家如果在文字表达上不为读者着想,那就有一点‘目无读者’,也就不能怪读者可能‘目无作家’了。朱光潜的试金法,颇有道理。”

我倒还想补充两句,如果一本书拿起来觉得看不懂,无非有两种原因:一是作者故弄玄虚或文不达意,这种书当然没有读的必要;二是作者写的很好,但你现在的水平还达不到,这种书也不应该读,而应该等你过一段时间水平提高了之后再读。所以,不论那种原因,对于课外书只要你读不懂,就不该勉强自己去读。 还有一点就是不要人云亦云,别人都说好的东西,并不一定适合你。真正的智慧都是相通的,智慧也决不会只集中在哪一本书里或哪一个人手中,少读一本书,少看某一个人的著作,天塌不下来。我在前面提到余秋雨和余光中,但并不是让大家都一定要去读,有的人觉得余秋雨的文章写的过于矫揉造作,读起来很不爽快,那你就没必要强迫自己去读余秋雨。世界上没有读过余秋雨而能把文章写的很漂亮的人海了去了。再比如我自己,非常不喜欢读钱钟书的文章,我曾经买过好几本钱钟书的散文集来看,没有哪一次能看上十页的。说实话,我就是觉得他老人家的文章完全就是没完没了的典故的堆砌,毫无激动人心之处,我倒更喜欢读叔本华,叔本华的散文几乎没有任何引用,但处处都是诱人的思想。所以尽管大家都说钱钟书好,独独我不喜欢,但这丝毫不影响我的写作水平。相反,如果别人说好的东西,你明明不喜欢还要装着喜欢或者强迫自己喜欢,那么没有兴趣的阅读只会使你浪费时间和金钱而一无所获,甚至把你身上原本具有的优点都给掩盖了。

所以,选择课外书有一个很简单易行的办法:你拿起来,随便看五分钟。如果它在五分钟内吸引了你,那就可以买;如果五分钟之内不能吸引你,无论是读不懂、不喜欢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就不要买。这个方法难免错过一些好书,但现在市场上书实在太多,不得不快刀斩乱麻,节约出选书的时间来读书。

做好这三件事,我们就可以拥有一个充实而愉快的暑假了。

3、来信回复:鹏哥,救我(2008-07-24 00:31:49) 背诵英语课文是必要的,背新概念是不必要的,你把课本上的文章挑选一些来背一下就可以了。英语最重要

的其实不是背课文,而是多阅读,我建议你坚持每天做4篇阅读理解,一个月下来,保证你的英语水平大大提高。当然,前提是你做四篇文章,就要把这四篇文章彻底读懂,每道题目彻底搞清楚,而不是简单的划个ABCD上去。

4、什么才是真正的“黄冈秘籍”(2008-09-28 01:50:57)

9月21日,我受《求学》杂志社之邀到哈尔滨做了两场演讲。除了我之外,《求学》还邀请了黄冈中学的英语教研组长孙峰老师、哈尔滨师大附中特级教师郭建民以及清华大学前学生会副主席高皓。以前基本上都是一个人到各地去做报告,这回有机会跟众多“高人”交流心得,实在是太好了。

首先学习的是孙锋老师。黄冈中学绝对是中国最著名的中学,能够在这里当上高中毕业班英语备考组组长,那绝对不是盖的。2007年12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专门做过一期《解密黄冈高考升学率奇高的“神话”》的节目,记者同时实地调查走访,得出了很多让外界大吃一惊的结论,实际上连我也是通过这期节目才改变了自己以前对黄冈的很多错误看法。由于黄冈中学成名已久,各种“黄冈密卷”满天飞,外界大都以为黄冈中学就是靠拼了命的让学生做题,大搞“题海战术”来取得高考佳绩的。实际情况却正好相反,跟很多学校用超负荷的作业来把学生的时间彻底压榨干净不同,黄冈中学的学生每天有很多时间来自由活动和自习,而且学校还规定学生每天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少于一个小时。更夸张的是,在黄冈中学居然有很多老师允许学生迟到!一个物理老师就说:“第一节课迟到一点很正常,睡过头了或者闹钟坏了都有可能。只要不早退就行。”说实话我并不赞成这个,但是这确实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黄冈中学并不是靠“逼”着学生拼命做题来取得成功的——实际上,也不可能靠这种方式取得成功。

这个东西跟我在《学习改变命运》里面强调的:“抓紧每一分钟学习,不如抓紧学习的每一分钟”有异曲同工之处,不过我这个思想是从别的地方来的,连我以前也误会黄冈了,因为我读高中的时候就做过不少打着“黄冈”旗号的参考书,难度普遍都比较大,印象太深刻了,以为那里的学生都是做题狂人。现在,遇到了黄冈来的孙老师,自然要更加仔细的听一听了。

结果,很自然,孙老师讲的东西都和“题海战术”“疲劳战”截然相反。我不是英语教学的专家,孙老师的演讲我主要关注他的学习方法这个方面。我把他的演讲PPT内容直接贴出来给大家看看:

“注意处理几组关系:

一、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