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范文 > 作文体裁 > 散文 > 正文
 

曹操的散文

发布时间:2024-04-26 18:08:44 影响了:

以下是博文学习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曹操的散文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曹操的散文篇一:曹操 文章为广告天下而作

曹操 文章为广告天下而作

贵阳学院 赵伯益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曹操及其诗文的简评,探讨了曹操文学创作的动机,从而让我们认识到其诗文在他消灭群雄、完成统一大业的中所起的作用。

关 键 词:曹操 诗文 广告天下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社会动荡,群雄而起。曹操一个少时不务正业“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又“姿貌短小”的宦官之后,最后却能在乱世中力败群雄,统一了北方,结束全国混战、动荡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曹操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他能广纳天下贤才,有志之士投之麾下,和他一起共创大业。曹操的诗文,就是广告天下的最佳传媒。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安徽亳县)人。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东汉的宦官,历仕安、顺、质、桓四帝,做到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曹腾的养子曹蒿,即曹操的父亲,不知其究为谁家子,或者说是夏侯氏之子,为夏侯惇的叔父。由于曹嵩是大宦官曹腾的养子,所以很容易就做到司隶校尉、大司农等大官,在灵帝时,又“货赂中官,及输西园钱一亿万,故位至太尉”。尽管曹操有着这样显赫权势的家庭,他却有着深深的自卑。宦官在当时社会上是被人歧视的,跟何况自己的父亲还是宦官的养子,是“阉竖之后”,父亲的买官曾被袁绍骂他是“因脏买位”的后代,他又“资貌短小”,更被人瞧不起,所以,儿时的曹操曾一度不务正业“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耳闻目睹外戚与宦官之间的倾轧争夺、官场上个人争斗的成败、社会的动荡和政治的黑暗,他不再沉溺与飞鹰走狗的生活,开始发奋读书,关心政治,涉足社会、特别是在他十四五岁时,窦武、陈蕃、杜密等人被宦官所杀害,对他的震动很大。他预感乱世降至,他要在乱世中干一番大事业,让人对他刮目相看。

东汉尚名节,以名取士,清人赵翼所云:“驯至东汉,其风益盛。盖当时荐举征辟,必采名誉,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赴之,好为苛难,遂成风俗。”民间对名士的学问、德行是为楷模,对他们异常敬慕,所以士人求名之风大兴。曹操就是深知扬名的重要,在他未入仕途时就广交名士,以此扬名。青年时期的曹操为实现自己的治世理想特注重结交名士,这样既取其所长,还可借以让别人了解自己,提高自己的名声,扩大自己的影响,以取得“名士效应”。曹操却与南阳以狭义出名的名士南阳以狭义出名的名士何顒频频交往,谈百家,论《诗经》,讲兵法,分析评论现实斗争、党锢之祸,表现出渊博的学识和济世之才。为此得到了何顒“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定为此人”的评价。此后,曹操在士人中的名声大振。 曹操深知自己宦官家庭的出身为广大士人所蔑视,加之自己曾一度“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因而就更要注意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灵帝熹平三年(公元174年)二十岁的曹操出任洛阳北部尉,正式步入仕途。当时的洛阳治安情况很差,曹操上任的首件事,就是杀了灵帝宠臣宦官蹇硕的叔父,使得洛阳城的治安状况大为好转。之后任济南国相国,调查了解了依附权贵,上下勾结、贪赃枉法,鱼肉乡里的地方豪强后,上书朝廷,一举将县令、长罢免了八个。于是政教大行,“一郡清平”。此后又禁淫祀当时一些商人地主违规大建祠庙,装神弄鬼,大搞摊派,诈取百姓钱财。曹操一举将其毁掉,并发布禁令。曹操的罢贪官、禁淫祀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和肯定。曹操也因此扬名。黄巾起义爆发后,曹操由议郎升任骑都

尉,和皇甫蒿、朱儁一起镇压起义,由于镇压起义有功,当年又升任济南(山东济南市东)相。董卓专权时,曹操也参与了讨伐董卓的战斗。这时曹操兵力是单薄的。初平三年(公元192年),青州(山东临淄北)黄巾军百万人进攻兖州,兖州牧刘岱战死,曹操继领兖州牧,打败黄巾,“受降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万余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自得青州兵后,曹操的兵力才日益强大。此后的曹操曹操广纳天下贤才,“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利用诗文广告天下,宣传他的政治理想,他的治世方针,他对人才的渴求,也以此让世人了解他的思想、他的感情。他要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才华、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雄心壮志,以吸引天下人才,成就统一天下的伟业。

据史书记载:曹操“御军三十年,??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可见曹操诗作应该很多,可是由于历史原因,曹操的诗作仅存20余首。曹操诗歌的思想内容可分为几个方面:

1、用史诗般的笔法真实地记录描写了东汉末年社会离乱、群雄逐鹿、人民颠簸流离的悲惨社会现实。如他在《薤露行》中写到:“唯汉二十世,所任诚不良。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谍疆。忧郁不敢断,因狩执君王。白虹为贯日,已亦先受秧。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汤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上。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这首诗以董卓作乱京师为描写对象,不仅形象地展示了当时的大将军何进和诸侯盟主袁绍等人的愚蠢,而且真实地再现了当时国家崩溃、社稷沦丧、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境况。再如《蒿里行》一诗:“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遇一,念之断人肠。”写出了军阀战乱造成的人民大量死亡和社会经济受到的极大的破坏,语言苍凉,场面望之心寒,即便是铁石心肠对此也不能无动于衷,鲜明地流露出曹操伤时悯乱的恻隐情怀,表达了对生民的强烈关怀,隐含了解危于时局的责任意识。这是向世人展示他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和他对此现实的忧愤、不满、和哀伤,也流露出他反对动乱,立志重振统一国家的政治抱负。曹操诗中表达出广大人民的情感和希望,顺应了民心,也让人们在乱世群雄中认识到曹操非同一般,他能给国家、给人民带来希望。要有所作为的能人贤才,如果要干一番事业,不跟着这样的人有去跟谁呢?

2、军旅征戎之作。国家危难,人民痛不欲生。作为一个人马倥偬的军事统帅,曹操强烈反对军阀割据、社会离难,他决心削平战乱,还人民一个宁静太平的生活空间。于是他便把自己的一腔救国救民的远大抱负诉诸于军事搏杀,开展了长达30年的艰苦征战,为建立一个国家统一、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太平盛世而竭尽奋斗。反映到他的诗歌创作中,就是他的军旅征戎之作。其中的《苦寒行》、《却东西门行》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极写行军路上之艰难,读来历历在目。又如他在《却东西门行》中写道:“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这种感受,既是曹操的切身感受,又是所有在外征战拼杀的征夫和将士们所具有的。诗中忧郁的心情使他平易化,他既是统帅,也是士兵。心与众将士相通,使诗有了感染力,既鼓舞了将士的斗志,也博得了他们的爱戴。诗中描绘出山地风雪行军图,使人似见千军万马在山路上顶风冒雪勇往直前,给人以雄伟壮观的感受,同时也道出了对早日完成统一大业,功成名就的渴求,这也是全军将士的同一心愿。手捧诗卷,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至深。一个救民于水火,肩负国家统一大业的英雄形象跃然于纸上。

3、表达了他的政治态度和理想,以及为实现其理想思广告天下贤才。曹操是一位具有远大政治抱负的政治家,他戎马拼杀的目的就在于建立一个国家统一、人民富足,政治清明,谦让有礼的美好社会,他也正是以此来感召天下贤才。在他的诗作当中,这种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也得到很好的体现。其中的《短歌行》就写得慷慨激昂,悲壮有色。在这首诗中,作者虽然流露出了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丝丝遗憾,但是作者并没有因此而消沉,最后笔锋一转,就把这种失意无着的感受化作为为国家招揽人才的极度渴望之中。“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种渴望天下贤士相助的急切心情,若非有大

的救国救民之抱负,是绝然不会产生的。在《龟虽寿》之中,他用乐观的精神鼓舞自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他对自己的前途和统一大业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在他的诗歌里,对未来社会的美好图景,他也进行了精密设计。如《度关山》一诗:“天地间,人为贵。立君牧民,为之规则。车辙马迹,经纬四极,黜陟庸劣,黎庶繁息。于铄圣贤,总统邦域。”他认为:民是重要的,也是需要明君管理的,更是需要社会制度和法律的约束的。他要像古代明君那样,巡行四海,罢黜庸劣,任用贤能,使生民繁息,使天下国家统一。这不仅是一种开明政治制度的美好向往,也是曹操治乱兴邦的指导思想,更是他为奋斗的人生理想。他的这种理想在《对酒》诗中就描绘得更加鲜明具体:“太平时,吏不呼门”、“咸礼让,民无所事讼。三年耕有九年储,包谷满盈,斑白不负载。”“路无拾遗之私”、“囹圄空虚,冬节不断。”曹操为未来的社会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这在当时动乱时期对人民来说无疑具有无穷的诱惑力和号召力,对渴望在乱世中建功立业,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能人贤才来说,无疑也具有无穷的诱惑力和号召力。

再看曹操的散文。他的散文的内容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招贤纳士,唯才是举;二是治国安民,除弊革新。较之他的诗歌更加直白明确表明了他广告天下的目的。

汉末社会动荡,群雄而起,曹操初期势单力薄,要消灭群雄实现统一,确实非常需要大批能人志士为其所用。为此他打破了传统任人唯亲、以德为先的用人观念,“唯才是举”。从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到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操三下《求贤令》:“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唯才是举,吾的而用之。”之后他的《举贤无需品行令》更是直白的道出德行和出生地位并不是选拔人才的关键,真正体现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但这并不代表曹操就不重德行,他只是为了早日实现他的宏图大业而对人才的使用不求德行兼备,强调不要因某方面的不足而放弃利用有特长的人才,后来到事实充分证明了曹操此举的英明。

官渡之战前,尽管袁绍较曹操强大许多,一些智能之士就因曹操的魄力和用人方针的吸引,弃袁绍而投之曹操麾下,曹操如获至宝,都非常欢迎和敬重。官渡之战后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被抓,曹操也念其是人才而不计较陈琳过去为袁绍写过讨伐他的檄文,在檄文中把曹操祖宗三代都骂了,曹操也只骂了他几句后仍用他为官。正因曹操在纳贤用人上言行一致,每次战役他都广纳一些人才,结果他的阵营是“谋士如雨,猛将如云”。很快就在乱世群雄中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诗文的广告效应。

曹操在文学创作上的艺术成就,仍然受汉末名士行为的影响。不受传统的约束,高扬个体人格,率性而为。加之曹操酷爱文学,也精通声律,他深知文学与治世的作用,他对他儿子们的教育就很重视文学。他在诗文创作上都有创新,乃至文人争相效仿,形

曹操的散文

成谓之“建安风骨”的一代新风,曹氏父子也成了建安文学的领军人物。

曹操诗歌给人以悲沉遒壮的感受。这种悲壮美,成为他艺术风格的特征。曹操的“雅好慷慨”,源于可慷慨的离乱现实;它的悲情壮思,是感发于社会的“风衰俗怨”和人心思治。作为政治家、军事家的雄厚而丰实的生活体验在他的诗中体现的“慨当以慷”的情怀,是自我的,也是时代的;是真实的,也是美好的,曹操诗歌语言沉郁雄健,直率质朴,其放言遣词是颇个性化的,他襟怀壮阔,丘壑在胸。声情的真切质朴、沉雄刚健,他意奋故而辞放,志深所以笔长。他的散文具有清俊、洒脱的特点。和在诗歌中一样,他的文章都是直抒胸臆,直言事理,没有虚伪的感情;语言质朴简明,没有浮华的辞藻;篇幅短小,大多在几十到百余字之间,这也充分体现出其文的实用的特点。所以才有产生共鸣的社会基础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量,所以才感召了大批的能人贤才投之他的麾下。

在曹操的诗文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对统一天下的事业充满着信心,胸怀雄才大略,爱才惜才,正直有情的乱世英豪。

参考文献

①郭预恒《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海出版社1998。

②柳春藩《正说曹操》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10

③《一生叱诧风云 诗文流传古今》解少华《安徽文学》2008第10期

作者 赵伯益 1956年生于贵州 贵州省贵阳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 魏晋南北朝文学

通讯地址 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电台街一号二单元202室 邮 编 550001

电 话 13984045918

曹操的散文篇二:曹操

曹操(155-220),本姓夏侯,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出生自一个大官僚地主家庭,长子。因其父曹嵩乃是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改姓曹。亦因这种关系,曹操自幼便有机会接触官宦子弟。日后的劲敌袁绍亦是曹操年少时朋友。曹操身长七尺,细眼长须。自幼放荡不羁,但很有才华,又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变。当年,汝南有个善于评论人物的名士,名叫许劭,评论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东汉末年,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过程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196年),迎汉献帝到许(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优势,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200年官渡之战大败袁绍以后,逐步统一黄河流域。208年进为丞相,率军南下,在赤壁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打败。216年封为魏王。他在北方实行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他用人唯才,先后下了三次“求贤今”,选择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他还整饬吏治,抑制豪强兼并。精通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擅长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篇,今天存有乐府诗20余篇。他用诗抒发自己革新政治、统一全国的抱负,对当时的军阀割据混战,加以批判揭露,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207年,写了《龟虽寿》一诗。诗中说: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现出为统一大业努力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所以,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辑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曹操二、曹操的军事生涯:汉灵帝死后,大将军以外戚身份把持朝政。但在诛杀杀宦官时,反被伏击。而此时有西凉之狼称号的董卓带领大军接管京城。卓入城不久便改立少帝之弟刘协,是为献帝。大部份大臣纷纷逃出洛阳。曹操亦逃至陈留,集结义兵,声讨董卓。初平元年,各路大将推举家世显赫的袁绍为盟主,西讨董卓。但因各将领心怀鬼胎,遂使义军失败。曹操在这战役中,初次见到日后的死敌——刘备。初平三年,董卓为王允、吕布所杀。而二人又被卓部下李傕、郭汜所遂。献帝乘乱与一众大臣逃出长安,但被李、郭二人所追捕。而曹操接受荀彧、程昱所议,迎接献帝至许昌。从此曹操便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后,曹操以献帝名义东征西讨。先后平定关东、关中一带。而刘备亦曾成为其部下。接下来,曹操便要面对他的老朋友-袁绍。当时袁绍盘据幽、冀、并、青四州,军力雄厚,勇将如云。虽然曹操己成中原霸主,但就兵力而言始终与绍有一定距离。建安五年,袁绍大军南下,与曹兵会战于官渡。最后曹操用降将许攸之计亲率五千骑兵偷袭

袁军粮仓。袁兵见军粮被烧而大乱,曹军乘势出击。袁绍败走。官渡之役奠定了曹操在北方的霸主地位。在官渡会战胜利后,曹操用数年时间稳定北方,和追击袁氏余党(绍兵败后不久病死)。建安十三年,曹操亲率大军南征刘表。同年,刘表死,次子刘琮继立。面对曹操如狼似虎的大军,刘琮决定出降。曹操轻易地接管荆州。可能因为荆州得来容易,曹操决定成势东伐孙权。但权并非刘琮之流可比。孙氏自孙策时已盘据江东,至今已人心归顺。加上长江天险,孙氏政权已有一个稳定基础。当孙权收到曹操东来的消息后,曾召开多次军事会议。会中主战和主降派展开了激烈的争辩。最后在周瑜和鲁肃的分析下,孙权决定出战。建安十三年十二月,孙权大军在赤壁迎战曹军。周瑜用计火烧曹操军舰 曹军大败。从此曹操无力大举南征。如果说官渡会战决定了曹操在北方霸主地位,那么赤壁兵败便是曹操只可称雄北方的一战。此后,曹操虽曾多次在东吴边境挑起战火,但双方均互有胜败。同时刘备西定益州,自封汉中王。三国鼎立之势已成。连盖世雄主曹操亦再无力改变这个事实。建安二十一年,曹操进位为魏王。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享年六十六岁。翌年,操子曹丕篡汉,建国号魏。追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

三、曹操的选官标准:东汉时期选拔官吏,被选用人既要有仁义孝悌等方面封建道德品质,也要有高贵的家世出身。曹操为维护和发展势力,让更多的人为自己的事业服务,不受上述标准限制,强调“唯才是举”。只要有才能,即使缺少封建道德品质、出身下层的人,他也注意提拔。从210年到217年,他先后下了三次“求贤令”,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于禁和乐进,是曹操从士兵中提拔起来的大将;张辽和徐晃,是曹操从亡虏中选拔出来的大将。他们作为名将,辅佐曹操成就大业,均立有赫赫战功。被曹操任命为州牧和郡守的许多人,也都出身低微。四、曹操的经济政策:1、曹操实行屯田 :曹操起兵后,因缺乏粮食,招募的新兵有的中途叛逃,有的将领几乎饿死。严酷的现实使他深深体会到军粮的重要性。196年(建安元年),他决定推行屯田制。屯田的基层组织为屯,每屯约有五六十人,由屯田司马管理。屯田组织自成系统,不隶属郡县,官员有典农中郎将(相当于郡守)、典农都尉(相当于县令)、直接隶

属于朝廷的大司农。屯田农民称屯田客。屯田客用官牛耕种的,要将收成的百分之六十交给国家,用自己牛耕种的,交百分之五十。屯田农民不再负担徭役和兵役。屯田制的推行,使许多流民重归土地,解决了

他们的一些生计问题,对恢复和发展生产起了积极作用,对曹操势力的兴起和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

2、曹操奖励农耕曹操注意招回流亡人口,分给无主荒地,或贷给耕牛,帮助和鼓励他们从事生产。关中地区因遭受军阀破坏,有十万多家流入荆州。后来这些人想重返关中,但苦于无犁、牛等生产资料。曹操便采纳卫觊(jì)建议,实行食盐专卖,以其收入购买耕牛和农具,贷给归还的农民,帮助他们恢复生产。曹操还注意发展水利灌溉事业,在各地修造陂塘,广兴稻田,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曹操的散文篇三:曹操诗歌赏析

曹操诗歌赏析

曹操生平简介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曹操是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战,为全国尽快统一,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抑制豪强,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此外,他还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作为一代枭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慷慨悲凉。

曹操对文学、书法、音乐等都有深湛的修养。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上,散文也很有特点。曹操的诗歌,今存不足20篇,全部是乐府诗体。内容大体上可分三类。一类是关涉时事的,一类是以表述理想为主的,一类是游仙诗。

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魏书》)

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每每定省,从容常言:人少好学,则思专,长则善忘;长大而能勤学者,唯吾与袁伯业耳。(《典论自叙》,袁伯业名遗,袁绍从兄。) 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钟嵘《诗品》)

与时事有某种关联的作品有《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步出夏门行》等。《薤露行》、《蒿里行》二诗,作于建安初年。前一篇反映何进谋诛宦官事败,董卓入洛阳作乱;后一篇写关东各州郡兴兵讨卓,又各怀野心,互相杀伐,在内容上紧相承接。诗篇以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地写出了这一段历史过程,因此被誉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钟惺《古诗归》)。尤其可贵的是,在《蒿里行》诗中他以同情的笔调,写出了广大人民在战乱中所罹的深重苦难:“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苦寒行》作于建安十一年,诗篇描写冬日太行山区的酷寒、荒芜、险峻,形象生动,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感受。《步出夏门行》作于建安十二年征三郡乌桓时。该诗包括“艳”(前奏)及四解。“艳”着重写了诗人出征时的复杂心情。一解“观沧海”,写进军途经碣石时的观感;二解“冬十月”、三解“土不同”,写归途中见闻;四解“龟虽寿”,写取得了这场重要战役胜利后的思想活动。其中“观沧海”描写大海景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气势磅礴,格调雄放,映衬出诗人包容宇宙、吞吐日月的阔大胸怀。“龟虽寿”以一系列生动的比喻,表达诗人对人生及事业的看法:“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是诗人贯彻终生的积极进取精神的真实表白。

以表述理想为主的诗歌有《度关山》、《对酒》、《短歌行》等。前两篇写诗人的政治理想。他设想的太平盛世是儒法兼采、恩威并用的贤君良臣政治。这在汉末社会大破坏的现实背景下, 1

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短歌行》的主题是求贤,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诗句,来抒发求贤若渴,广纳人才,以冀成其大业的心情。

在艺术风格上,曹操诗歌朴实无华、不尚藻饰。它们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在诗歌情调上,则以慷慨悲凉为其特色。慷慨悲凉,这本来是建安文学的共同基调,不过在曹操的诗中,它表现得最为典型,最为突出。在诗歌体裁上,曹操的乐府诗并不照搬汉乐府成规,而是有所发展。如《薤露行》、《蒿里行》,在汉乐府中都是挽歌,他却运用旧题抒写了全新的内容。曹操开创了以乐府写时事的传统,影响深远。建安作家以及从南北朝直到唐代的许多诗人,他们拟作的大量乐府诗,都可以说是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曹操在文学上的功绩,还表现在他对建安文学(见建安七子)所起的建设性作用上,建安文学能够在长期战乱、社会残破的背景下得以勃兴,同他的重视和推动是分不开的。刘勰在论述建安文学繁荣原因时,就曾指出“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心雕龙时序》)。事实上,建安时期的主要作家,无不同他有密切关系。曹丕、曹植是他的儿子,“七子”及蔡琰等,也都托庇于他的荫护。可以说,“邺下文人集团”就是在他提供的物质条件基础上形成的;而他们的创作,也是在他的倡导影响下进行的。

曹操的著述,据清姚振宗《三国艺文志》考证,有《魏武帝集》30卷录1卷、《兵书》13卷等十余种,然多已亡佚,今存者唯《孙子注》。明代张溥辑散见诗、文等145篇为《魏武帝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丁福保《汉魏六朝名家集》中也有《魏武帝集》,所收作品略多于张溥辑本。1959年,中华书局据丁福保本,稍加整理补充,增入《孙子注》,又附入《魏志·武帝纪》、《曹操年表》等,重新排印为《曹操集》。

【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背景】中平六年(一八九),汉灵帝死,少帝刘辩即位,何进等谋诛宦官,不成,被宦官所杀;袁绍袁术攻杀宦官,朝廷大乱;董卓带兵进京,驱逐袁绍、袁术,废除刘辩,另立刘协为帝(献帝),自己把持了政权。初平元年(一九○),袁术、韩馥、孔伷等东方各路军阀同时起兵,推袁绍为盟主,曹操为奋威将军,联兵西向讨董卓。蒿同薨,枯也,人死则枯槁。所以“蒿里”指死人所处之地。“蒿里行”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名,是当时人们送葬时所唱的挽歌。

【赏析1】

诗的前四句是交代背景:群凶作乱,义士讨伐,形势大好。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是说义士们起初希望结成联盟,心向着汉室,即通过讨伐这一举动来平定叛乱,拥护汉室。(各方将领都希望团结一心,效法周武工那样,会师于盟津,吊民伐罪,一心一意地除奸诛恶,忠于国事,匡扶汉室。形势是大好的)

诗人对此事的态度怎样呢?“义士”“讨”“群凶”这些词语表明诗人是憎恶董卓等人作 2

乱,渴望国家统一。

中间六句是交代这有关讨伐的情况:联军内部矛盾重重,自相残杀,力量涣散。导致的原因是“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袁术分裂,自立为帝;而袁绍也阴谋废掉汉献帝,立刘虞为帝;他们搞分裂、谋私利,造成的结果是什么呢?“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貌合神离、互相观望,畏缩不前、按兵不动甚至是自相残杀。

诗人对这种情况的态度怎样呢?悲愤、失望;把矛头指向了“二袁”,显示出作者的非凡谋略和远见卓识。

最后六句直接描写战争的危害:由于连年战争,将士的铠甲不离身,长出了虱子;百姓大量死亡,荒野上白骨累累,千里之内都听不到鸡鸣之声。面对着这荒凉、凄惨、惨绝人寰的景象,诗人不禁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呼喊:“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表达了对因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表示了极大的悲愤和同情,而且对造成人民疾苦的首恶元凶,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体现了强烈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

这首诗描述了关东各郡的将领,公推势大兵强的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准备兴兵讨伐焚宫、毁庙、挟持献帝、迁都长安、荒淫兀耻、祸国殃民的董卓。各方将领都希望团结一心,效法周武工那样,会师于盟津,吊民伐罪,一心一意地除奸诛恶,忠于国事,匡扶汉室。形势是大好的。可是,这大好形势,却被袁绍等野心家给破坏了。当时各郡虽然大军云集,但却互相观望,裹足不前,甚至各怀鬼胎,为了争夺霸权,图谋私利,竟至互相残杀起来。诫之不成便加之笔伐。诗人对袁绍兄弟阴谋称帝、铸印刻玺、借讨董卓为幌子,行争霸称孤之实,给予无情的揭露,井对以此造成的战乱,予以严厉的抨击。诗的结尾描绘出因战争而造成的凄凉悲惨的画面,连年战乱,士兵们不能解甲归田,人民死亡惨重,百不余一,使富饶的北方,变得满目痍瘦,哀鸿遍野。到处是白骨累累,千里之内听不到鸡鸣之声。面对这一惨绝人寰的图景,诗人发出了“念之断人肠”的呼喊。

《蒿里行》运用民歌的形式,行批判之实,这在当时是一个创举,这首诗不仅时因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表示了极大的悲愤和同情,而且对造成人民疾苦的首恶元凶,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它是汉未之实录,是史诗也。

全诗风格质朴,沉郁悲壮,体现了曹操作为一个政治家,军事家的豪迈气魄和忧患意识,诗中集典故、事例、描述于一身,既形象具体,又内蕴深厚,是曹操比较成功的作品,通过阅读,不仅可以让读者了解当时的历史事实,还能领略作为诗人曹操的独特文风。

【赏析2】

首先这是一首叙事诗,写的是东汉末年群雄联合讨伐董卓,而后又互相争杀的事。诗中描绘了战争之久,百姓死亡之多的惨象。将士们由于连年征战连铠甲都不能解脱,因而生了虱子,由此可见战争的时间之长,死的人就难以记数了。将士都死亡的如此至多,黎民百姓当然就难以想象死亡的人数了。死后尸体无人埋葬,烂成了白骨,布满了原野。千里之内,连鸡的叫声都听不到,说明到处都是废墟,没有人烟了。战争如此的惨烈,归根到底,还是各种各样的,大大小小的诸侯们在争权夺利。至于人民呢?那真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做为一个政治家,一个古代的政治家,处处在为百姓的利益而不是自己的名利地位照想,这样的一个人,只有曹操才真正的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了出来。钟嵘的《诗品》说“曹公古直,颇有悲凉之句。”读此诗,恰如其分呀!

《蒿里行》逼真地反映了动乱年代人民的苦难。“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义士”是指讨伐董卓的各位将领,“群凶”是指董卓等朝中乱臣。“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曹操写了两个历史典故,商朝末年,商纣王无道,周武王会诸侯于盟津,联合讨伐;另一个故事是说,刘 3

邦、项攻打秦时曾约定,谁先打下咸阳,谁为王。“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事情不能遂人愿,各路将领心怀鬼胎,不能统一,互相观望,丧失打击董卓的机会。“势力使人争,嗣还自相戕。”看来这各路的将领,目的不是匡扶汉室,而是为了保存实力,以便占领地盘,争权夺利。联军散后就开始互相残杀,闹得天下大乱。“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前一句指袁术,后一句讲袁绍。当时,他们两人颇有实力,一南一北,都想做皇帝。从“铠甲生虮风”到“念之断人肠”,是写军阀大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充分表达了诗人愤怒伤感的心情。《蒿里行》讲述了一个个历史故事,描写了人民的灾难。语言质朴,感情悲凉,表现了曹操诗的独特风格。曹操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对东汉末年的现实社会有他自己独特的看法和立场。他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人生观,他尊奉汉室,恪守臣节。他爱护百姓,讲究礼让,希望社会安定,生产发展,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注释】

〔1〕 曹操这首诗作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是时曹操已平定北方,率军南征至长江,与孙

权决战。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当空,江面风平浪静。曹操乘船查看水寨,后置酒欢宴诸将。酒至兴处,他横槊(shuò,长矛)赋诗,吟唱了这首《短歌行》。《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有当时赋诗情景的描写。

〔2〕 意谓:应对酒放歌,因为人生短促,能活多少年头?一解:对酒临歌,这种情景人生能有

几次?“当”作“临”解。意思都是叹人生短促,时光易逝。

〔3〕 去日,过去了的日子。苦多,犹言恨多。

〔4〕 这一句承接首句,意谓在感叹时光飞逝之余,应当慷慨高歌,无奈忧思重重,难以释怀。 〔5〕 什么东西可以解除我的忧愁呢?只有酒了。杜康,相传古代最初造酒的人。这里作为酒的

代称。

〔6〕 衿(jīn),衣领。青衿,周代学子的服装。悠悠,绵长,形容忧虑不断。这两句是借用《诗

经·郑风·子衿》里的句子,表示对贤才的思念之深切。

〔7〕 但,只。君,指贤才。沉吟,低声吟咏。所吟咏的,即《诗经》中的《子衿》诗。 〔8〕 呦呦,鹿鸣的声音。苹,艾蒿,草名,初生时可食。

〔9〕 嘉宾,尊贵的客人。鼓,弹奏。瑟、笙,两种乐器名。以上〔8〕〔9〕两句,引自《诗经·小

雅·鹿鸣》。《鹿鸣》是欢宴宾客的诗篇,作者在这里表达自己期待贤者、招纳贤才的热诚。

〔10〕掇,拾取。此句把贤者比作高空明月,可望不可即,喻人才难得。

〔11〕从中来,犹指从心里生出。

〔12〕陌、阡,田间小路。南北为阡,东西为陌。“越陌度阡”,指贤士远道而来。枉用,指贤

士屈尊相从。这是客气话。存,问候,慰问。

〔13〕契阔,久别。旧恩,往日的情谊。此句意谓:在今日的宴会上,与久别的贤士们促膝谈心,

使我想起了往日的情谊。

〔14〕乌鹊,乌鸦。匝(zā),周,圈。这两句意思是还有大批的贤士像南飞的乌鸦,它们绕树徘

徊,还没有选定最后的归宿。

〔15〕哺,口中咀嚼着的食物。相传古代周公因忙于接待天下贤士,有时连吃饭都要吃吃停停。

吐哺,把口中咀嚼的食物吐出来。(《韩诗外传》说周公“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赏析1】

首先《短歌行》是一首用于宴饮的诗,诗的最终意思,是能求得大才贤士,和自己一起平定天下,建立功业。这首诗的的开头两句,正适合宴饮的场面。对着美酒,当着慨歌,这种欢心的场面在人的短暂的一生中是少有的。然后有这一开头,谈到忧过忧民,谈到思贤纳士之心,谈到定国安邦之意。从全诗来看,不能把这两句当做的消极的及时行乐的思想,两汉的诗已经由《诗经》的四言诗转入五言体。本诗纯属四言,可以说是两汉的四言中的代表之作。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人名,传说是第一个造酒的人,后世因此以“杜康”借代为酒。曹操写这首诗的时候,正直天下大乱,有些大大小小的诸侯们虽然已经消灭,但还远远达不到统一的地步。战争,挫折,随时可见。做为一个政治家和诗人处于对事实政局的担心,有时候借酒来暂时消除烦恼。并由此引出下文,希望能求得更多天下人才的辅助,共同安定天下。

曹操为人的特点就是十分爱惜人才,他渴望得到帮助自己的人才,想统一国家大业。在那个动乱的年代,许多人感到人生无常,心情苦闷,但作者在这种悲伤的世风中,能积极地看待人生。人生就同清晨的露水,转瞬即逝,自己功业未成,心中忧虑,不得不借酒消愁。但作者并没有停在吃酒消愁的情绪中,正像诗经《郑风·子衿》中所讲的,一位女子热烈地希望自己所期待的男子到来,充分说明作者想招揽天下人才的迫切心情。他思贤若渴,求贤不得,日思夜慕。在明明月夜,诗人举目望银色的月亮,驰骋想象,心中思念着人才,故友亲朋,远道而来,大家坐在一起,谈笑风生,使人精神开朗。诗人又从想象中回到现实中来,“乌鹊南飞”,四处奔走的贤才名士,哪里才是你们的用武之地呢?作者充分表达了自己的心胸: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诗人希望天下的人才能归自己所用,共创王业,天下归心。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饶树三匝,何枝可依。“何枝可依”在有的版本中做“无枝可依”。月明星稀是在写景象,简洁而真实,这四字已经成为了成语。写乌鹊绕树,是用的对比的方法,实际则写战争中的人民流亡失所,无所安身之处。言外之意就是自己要招揽天下英雄豪杰,平定天下,使百姓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实现自己的平生抱负。

周公吐脯,天下归心。司马迁在《史记·周鲁公世家》中记载:周公说:“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脯,起以待士,有恐失天下之贤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为了接待天下贤士,吃饭的时候贤士来了,吐出口中的食物,前往接待。一顿饭要“吐脯”多次,说明为国求贤的渴望之情。曹操借周公吐脯之事,来比喻自己,表示也要像周公那样来治国安邦。在字面上没有明说,借用一个典故来说明问题,即精练,又深透,完全的体现出了作者对历史典故和文学的了解。他这个人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狡猾奸诈,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概,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

相关热词搜索:散文 关于曹操的散文 观沧海 曹操扩写散文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