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范文 > 作文体裁 > 散文 > 正文
 

端午散文

发布时间:2024-04-25 06:28:52 影响了:

端午散文篇一:端午节散文

端午节散文

端午节散文

小时候的我们像是巢里的雏鸟,总是挥动着翅膀,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向往,可现在的我们,反而是想回到当初那个窝巢,做一只懵懂的雏鸟。

转眼间怀宝宝已经九个月了,虽眼看终点在即,但后期的各种腰酸背痛也随之而来,每天倒数着日子,突然发现五月快终结了,那六一儿童节不就马上到了么!想过儿童节的大朋友肯定不少,但挺着这么大肚子还想过儿童节的人估计也就我一个吧!是啊,都想在这一天做回童年的自己,看看最喜爱的动画片,用彩笔认真的勾画自己的城堡,或者乖乖的守在门口,等待冰糖葫芦和冰柜的叫卖声等等。动画片、水彩笔、糖葫芦、甚至各种冰淇淋,只要我们想要,可以去任意一家超市满足自己,那我们怀念的是?..?没错,是爱,准确的说是一种被爱的感觉,一种360°被全包容、全呵护、又全控制的爱。

我的童年就在外婆的爱中度过的,外婆有一双被封建“束缚”过的小脚,那双小脚经常颠簸在村里大小道上,为的只是让我回家吃饭或者午睡。在记忆中姥姥没有特别给我庆祝过儿童节,但是她照顾我的那六年,在回忆里是最美好和幸福的,外婆的手总是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不但能变出各种美味饭菜,就连我磕疼了,跌痛了,生病难受了,只要她抚摸抚摸我的背,睡上一会醒来,一切就都安好了。在时间上儿童节和端午节总是相差不远,但每逢端午节,我就会收到小脚老太的礼物,有时是漂亮衣服、有时是文具、书本,香囊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姥姥总是说端午节带上香囊就能驱鬼辟邪、防病止痛,在还没有上学之前香囊就像是我的护身符一样,总被我挂在脖子上,直到又旧又脏,最后不知去向,然后再盼来年端午节的新香囊。上学之后我慢慢不太相信香囊的魔力,甚至觉得脖子上挂个香囊是小屁孩的标志,就这样香囊从我的脖子上失宠到我的衣兜里,再到我的书包里,最后彻底被我遗弃在家里。再后来我上来初中,在自己看来自己完全已是大人了,不需要家人啰里啰嗦的关心,更不需要香囊的庇佑,一副小大人的样子,上初二那年的端午节,外婆还是拿着香囊往我衣扣上挂,热情的她似乎没有发现我对香囊的不感兴趣,等到吃完饭,我又悄悄的卸下那个蝴蝶香囊,挂在门口衣帽镜旁,推了自行车大步流星的往外走,谁知小脚老太竟然追了出来,“别急走,把蝴蝶带上??”我连忙蹬起脚踏,嘴里喊着“不带不带,放家里吧!”

这就是所谓的成长,成长既是学会和收获,也是失去和遗憾,当童年离我们越来越远时,童年的记忆也变得越来越发珍贵,如果再回到童年,我不会在她呼唤我回家时,躲到别处假装听不见;如果再回到童年,我想每天给我的小脚老太,说声我爱你,每天亲吻她的脸颊;如果再能回到童年,我想珍藏我的每一个香囊,不管多旧多脏。如果是没有的,再怎么如果我的小脚老太再也回不到我的眼前。

童年无知,少年任性,现在,正好!学会去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儿童节也罢,端午节也好,对家人、朋友、身边的同事都道一声:有你们真好,谢谢每一次对我的陪伴、

包容和支持,爱你们!

端午散文篇二:端午节散文

临近盛夏时节,在我的家乡伊犁,河谷总以它极富层次感的面貌醉心于人。正当大片的薰衣草盛开时,我们也迎来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一提及端午会让你想到什么?它不似清明微雨,渗透出缅怀故人的肃穆与情思;也不似中秋月圆,总是照亮游子的漫漫归途。它只是不紧不慢,出现在万物生长麦浪翻滚的炎炎六月。在我所生活的边城小镇,当这个以纪念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的节日在龙舟前的鼓声和碧波中浩瀚前行‘到达’这里时,既无菖蒲艾叶在屋檐下的迎风(转载于:www.hNNsCy.coM 博 文 学 习 网:端午散文)飘摆,也无雄黄酒热辣的余味萦绕心间。然,它却成了我们童年记忆里最清凉的回忆。

既言清凉,自然无狂语,儿时无忌的我们自那一日伊始,便挽起裤管和衣袖,开始了泼水的狂欢。小城被纵横交错的溪流所环绕,它们源自天山融水,清冽又凉爽,成了我们欢庆这个节日最重要的‘工具’——我们完全把端午当成泼水节来过啦!母亲自那日在孩子背起书包上学堂前,便早早备下旧衣,这样就算被哪个不安好心的家伙泼了脏水也无碍,因为知道自己的孩子免不了卷入一场‘浩劫’,索性就破罐子破摔。想想那时我的母亲简直可爱极了,现在依旧记得她目送的背影和话语的回声——可记得打湿了的衣服尽早脱了,穿上背包里的干衣服......

我们或拿着脸盆,条件好些的自备水枪,还有拿饮料瓶在盖子上戳几个洞,见了熟悉的身影便一溜烟似的冲上去,用力挤出一道长长的水线。而我的小心脏还没走到校门口就提到了嗓子眼

儿,眼前的混战已一发不可收拾,我尽量在混战的人群中努力抽身,可到了教室便再难逃无处可躲的水花了。他们从你能想到的所有角落喷涌而出,尤其第一股水洒在后背,那种直入心怀的刺激与透心凉,便将那仅有的矜持都踩在了脚下,浑身都着了魔似的狠命泼回去。回荡在人群里的释放和大笑,闪躲与偷袭,即便平日里不怎么搭话的同学,此时都热烙起来,只是在无尽的欢颜里摆脱课业的负累,因为那一刻,只充盈着我们心里最简单的快乐。

每一年都逃不过班主任老师的怒目与责罚,却每一年都甘心情愿去拥抱那难得的小学时光。等回过头在看,我们竟忘了那些年正飞快地远离我们,成了永远无法交汇的夏日时光。

我们捡拾着过往时光的碎片,那些最美好的部分,或多或少都与不同的节日相关。而后的每一年,当热腾腾的粽子摆在眼前时,它们或改变着味道——从最初的红枣糯米演变成肉馅儿、红豆馅儿甚至海鲜馅儿......而我总会想起那些年,想起我最亲爱的同学们。

多少年过去,我仍旧最无法忘却的端午时光,还是与‘泼水’有关的日子。

端午散文篇三:散文:想起端午香包香

散文:想起端午香包香

散文:想起端午香包香

刘 韬

"潇潇的香包、五彩线做好了,星期天提前回来给孩子带上",母亲电话里细致的交待,让我猛然想起农历五月端午就要到了。

"香包挂胸襟,长大福随身","手脖系五彩,娃娃惹人爱"......给孩子戴香包和系五彩丝线,是家乡遂平过端午传承千年的风俗。尽管关于端午更多话题少不了棕子,而留在记忆深处的,却是给予过我童年无尽快乐的端午香包。

小时候的乡村,物质十分匮乏。每年的端午,大都是正值麦子收割的季节,好多人家都没有专门的时间来过节。对于孩子们来说,胸前能挂只漂亮的香包,手脚腕上系上根五彩线、吃上一个煮的鸡蛋,当属莫大的待遇了。

母亲的裁缝技术很好,端午前的几周时间里,她就开始收集漂亮的丝线、色彩鲜艳的布头。每到阴雨天或晚饭后,她就端坐在桌前,从针线筐中取出针线,将那些色彩艳丽的碎布拼缝一起,装些雄黄、苍术,还有香草配成的香料。有时,母亲还依照戏台上演员的服饰,用刚刚出土的蒜茎串成成串的灯笼穗,缀在香包的四角,好看极了。

母亲一针一线地缝制着香包,时而比划,时而裁剪,时而穿针引线......我和弟弟静静地趴在桌边一言不发,专心地注视着母亲每一个轻巧娴熟的动作。此时此刻,我们都生怕打扰了母亲,生怕哪一个细小的针脚刺痛了母亲的手指。

记忆里,母亲做的香包几乎没有重样儿的,有老虎、小鹿、蝙蝠、壁虎的,也有太阳、月亮、星星,还有些心型的。无论做什么,就像什么,虽说不上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也绝不比街头卖的那些逊色。因为,那一针一线里都蕴涵了无限的母爱。

那时候,家家户户条件都不好,多数孩子的五彩线都要几家来凑,才能拼成五种颜色。有一次,二婶家为了给堂妹做成五彩线,连缝棉被的白线和黑线都用上了。当时我家条

件还算中上等,母亲经常给衣服绣花,织毛衣,帮邻居做衣服,收集的毛线和绣花线较多。她怎么费力气,就配出了好看的五彩线。

据说,五彩线象征五色龙,系五色线可降妖魔鬼怪。过节那天一大早,天还没亮透,母亲就叫醒我和弟弟起床。她把五彩线给我和弟弟带上,手腕、脚腕和脖子上各系一条。随后,她和父亲就去地里忙着麦收,我和弟弟带着漂亮的香包和五彩线,在堆满麦子的晒场里玩耍,引得小伙伴们羡慕极了。

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街头超市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香包,很多传统饰物已不需自己制作。但每逢端午,母亲还要做很多香包,而且越做越好看。特别是她做的卡通图案的香包,不仅清香宜人,而且样式新颖,色彩亮丽,好多亲戚邻居们的孩子甚是喜欢。

岁月流逝,对童年端午的回味,是一种清新的感动。正是因为有了端午这个节日,才让我们享受到了永恒的快乐和幸福......如今,我早已过了带香包的年龄,可那份根植于心底深处的香包情结,和如水的母爱一样,一直是那样鲜活,那样亲切。

相关热词搜索:端午 散文 端午的由来 端午手抄报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