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范文 > 作文体裁 > 诗歌 > 正文
 

诗歌《路》

发布时间:2024-04-25 09:21:21 影响了:

诗歌《路》篇一:【诗歌5】路的尽头

路的尽头

言之凝兮

路的尽头,还是路。

我既无法抵达终点,也不会

在起点徘徊。

且歌且行,一路又一路。

……

我始终相信,

在这个世界上必定存在那么一个人,

爱我至死,不休。

若是你的伤害,

能够彻彻底底的击溃我, 残蚀,我这一生所路遇的美景。

那么,我认了,

爱你,未尝不可…

如果,你是过客,那么,

就做过客去吧!

……

可遇,我便不求。

可望,我但不及。

那个人,不是你,可以。 只是,是的那个人,还没有来。

我想留你在我的心里, 寄托我对爱情的一点点期待。 繁华落尽,微露素颜, 我还是当初的那个我,一如既往。

……

叹!!!

来路分明,去路也分明… 感念,一路相伴的你, 虽然你只是深埋在我的心里,

从来,不再旁侧。

诗歌《路》篇二:诗歌《家》

安市广州路小学附属幼儿园

家(诗歌)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掌握儿歌的结构特点。什么是什么的家。

2、鼓励幼儿根据儿歌提供的线索,尝试初步创编儿歌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白云、螃蟹、小羊、小鱼、蝴蝶图片。

2、天空、树林、草地、河水、幼儿园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新朋友,我们一起来认识他(来自:www.hnnSCY.cOm 博文学习 网:诗歌《路》)们吧!

(白云、小鸟、鱼儿、种子)

2、猜一猜他们的家在哪里?

师:白云的家在哪儿?(PPT蓝天) 鸟儿的家在哪儿?(PPT树林)

鱼儿的家在哪儿?(PPT小河) 种子的家在哪里?(PPT泥土)

3、教师引导幼儿自己根据图示说出诗歌前半部分内容。如:什么是谁的家?

4、教师引导幼儿尝试看图说出诗歌后半部分。(出示PPT小朋友、地图、

家)

说的真好,那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诗歌好吗?

二、念儿歌

1、教师念第一遍诗歌。

2、幼儿看图跟念诗歌。

3、幼儿看图分组说。

说的这么厉害,那你敢尝试自己编诗歌吗?

淮安市广州路小学附属幼儿园

三、让幼儿充分想象,创编儿歌

1、教师出示简单的图片,并引导幼儿大胆创编。(小羊、蝴蝶、螃蟹、小

鱼、幼儿园)

2、师幼共同创编诗歌。

草地是小样的家,

花丛是蝴蝶的家。

河水是小鱼的家,

大海是螃蟹的家。

快乐的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家。

活动反思:

主备人:张伟

诗歌《路》篇三:诗歌在路上1

诗歌题材分类(一)

一、赠友送别诗

【题材特征】古代交通不便,亲人朋友一别数载难见。为了求仕不得不暂离家园,为了从军不得不辞亲别友,为了迁谪不得不别妻离子,为了躲避战祸不得不背井离乡。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吟诗赠别。

【内容情感】 1、离别依依不舍的感情和别后的孤寂惆怅之情;

2、表达对友人的勉励、关切、祝福或担忧之情。

3、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常用技法】

1. 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 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心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人的伤离之深,大有“物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意思。这种技法常与拟人的修辞手法一起合用。例如杜牧的“蜡炬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3. 想象(虚实结合)。想象分别后朋友行旅中的孤寂,或设想其别后的行旅之景和愁苦心境。这些想象实质上是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

【对点训练】

① 《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②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问:“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答: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难,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3分)。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1分)。

③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问: 二、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答: 想象,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二、咏史怀古诗

【题材特征】咏史怀古诗,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等为题材,通过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描写古迹来抒发诗人的兴衰之感,以寄托哀思、借古讽今。

【内容情感】1.悲吟古人,感伤自己。缅怀先贤,表达敬仰或惋惜;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

(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昔盛今衰、物是人非)

2.借古讽今,对统治者嘲讽、劝诫,对国家担忧,对百姓同情。

【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对比、用典、衬托、抑扬等。

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试题】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1)“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借代、反问。

(2)、通过“百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描绘了初秋景色。又通过“飘飘”“滔滔”“有些蝶飞”“无个人瞧”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

相关热词搜索:诗歌 关于路的诗歌 诗歌回家的路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