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范文 > 作文体裁 > 诗歌 > 正文
 

赞美爱的诗歌

发布时间:2024-04-26 14:41:59 影响了:

以下是博文学习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赞美爱的诗歌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赞美爱的诗歌篇一:基督徒有效的诗歌敬拜

如何有效带领诗歌敬拜?

(一)敬拜是什么? 太22:37 罗12:1

将自己全然献上,降服在主的权下.无论哪一种敬拜方式,最终的目的是引导弟兄姐妹全然顺服神。因此,诗歌敬拜的目的是引导弟兄姐妹降服在主的权下,而非高举自己为主所作的。

(二)敬拜的生活

诗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或一种表达方式,另外还有默想,祷告,读经,见证,跪拜,俯伏,举手,拍手等第.敬拜是一种在主里的生活.

(三)要作一个敬拜者

带领敬拜最主要的原则是心的预备,而不是一些技巧方法.带领者最重要的是预备好自己对神的心,要带领其他人敬拜,你自己必须先是一个敬拜者.

(四)诗歌敬拜中常见的十大误区:

1为唱而唱.(唱诗是教会的传统)------应该是敬拜之一

2等候会众.(用唱诗来等人);------应存敬畏神之心

3随波逐流.(不加思考地随从); ------应心领神会

4心口不一.(口中唱诗心不慕神)------应口唱心合

5随便翻唱.(没有明确的主题); ------应思路明确,事先有准备;

6交头接耳.(唱诗间歇时说话); ------应全神贯注

7只顾自己.(带领者埋头苦唱自我陶醉)-应彼此激励,带领者与会众要保持目光交流; 8部分独唱.(所选的诗歌只有少数人会唱)应全体敬拜

9组员点唱.(场面失控); -----应带领敬拜

10不切主题.(与聚会场合,类型不符);-----应恰如其分

(五)诗歌敬拜前的准备

1谦卑祷告,求圣灵先感动你.

2寻求恰当的主题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引人进入敬拜

1神的慈爱这个角度,进入神的爱里,进入有关爱的诗歌.让人被神的爱充满,同时让人因神的爱由心发出赞美敬拜.

2神的信实引入敬拜,因为神的可靠,我们生活中处处得以依靠他,从而心中生发感恩。 3神的圣洁引入敬拜,因神的圣洁尊贵,我们原本是罪人得以进到至圣者的面前,而生发敬畏的心。

4神是我们的帮助引入敬拜

5神是我们的安慰引入敬拜

6神是我们的救赎引入敬拜

3选择诗歌

① 契合主题;主题多了,就分散敬拜的心.

② 诗歌曲调自然流畅,可以顺利引人进入神的同在.

③ 诗歌不宜过多.

④ 递进式次序

切勿唱了欢快的诗歌后,马上进入曲调低沉的诗歌.

4模拟所准备的诗歌

模拟检查项目:如何带每一首诗歌? 整体诗歌是否流畅?

主题是否鲜明? 在什么地方祷告?歌与歌之间是否有串词? (避免过长的串词,和不必要的介绍)

(五)带领诗歌敬拜

1记得你首先是一个敬拜者.

2让圣灵引导.是否要临场调换次序?更换诗歌?是否要重复副歌,全首,或某几个段落? 3以绍新人和祷告开始

可以为新人唱一首欢迎的歌;或让弟兄姊妹彼此问安,握手.然后做一个简短的感恩祷告. 4领读与本次主题相关的诗篇或经文.

5开始唱诗.

6进入敬拜的高潮之后,接着进行感谢赞美的祷告.

(六)诗歌敬拜的实例.

主题:神是我们的帮助

1介绍新人与祷告

唱#爱使我们相聚在一起\(#耶稣爱你\今天的相聚难忘怀)

2祷告

3宣读诗篇46篇\121篇

4唱诗

#在我的背后,帮助我的救主

#诗46:1-7

#主是我的力量

#圣殿充满赞美\耶稣我爱你

5回应祷告/讲道

赞美爱的诗歌篇二:感恩父母 与爱同行

主题班会

《感恩父母,与爱同行》

安徽省蚌埠第二实验小学

经济开发区

杨杨

联系电话:13955233985

感恩父母 与爱同行

[活动背景]:

现代孩子的生活是幸福的,他们无忧无虑地生活在父母的呵护下,生活在老师的关爱中,生活在和谐的社会氛围里。也正因为如此,大多数独生子女有一个通病:孝敬父母和长辈的意识越来越淡薄。他们只知道向父母索取关爱,却不愿或不懂得回报。如何让学生们学会“理解”和“感恩”?本次班会活动将开启学生真切体验亲情的心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对父母产生感恩之情、常怀感恩之心。

2、学会大胆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学会对父母说“谢谢”,学会与父母沟通、换位思考,学会感念亲恩

3.将外化的认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活动,能够以实际的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做一个知恩感恩的人。

[教学准备]:

1、加强宣传发动,向学生公布了本次《感恩父母 与爱同行》主题班会的部分活动方案,进行全员发动,营造活动氛围。

2、将适合本节班会课的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知道上个星期天是什么节日吗?母亲节,那你们有没有向自己的妈妈表达你们的祝福啊?你们都是爱妈妈的好孩子,有一首诗就是描写妈妈和孩子之间的爱的,《游子吟》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

2.妈妈和爸爸给了我们生命,拉着我们的小手,一天天养育我们,多么伟大的爱啊,我们要把这份爱永远记在心里,这节班会课的主题就是《感恩父母 与爱同行》。

设计意图:导入设疑,让学生更快进入我们今天的主题‘感恩父母’,通过老师语言的渲染,激发同学们的兴趣。

二.姓名导入新课。

1.父母的爱是一种比海洋还要深的爱,这种爱融汇于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处不在,就拿名字来说吧,当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爱我们的爸爸妈妈就开始为我们编织美丽的理想,为我们早早起好了名字。你知道自己名字的含义吗?(3——4名同学介绍自己名字的意思。)

2.看,两三个字的名字就凝聚了爸爸妈妈对我们深深的爱。前两天杨老师还看到了一个父母爱我们的感人故事,你们想听吗?故事的名字就叫《地震中的撑起 伟大的母爱》配伴奏。

1999年土耳其发生了大地震,许多房子都倒塌了。地震后第四天,救援人员在废墟中看到一幕不可置信的画面:一位母亲,用手撑地,而她的背上却顶着不知有多重的石块。当她一看到救援人员,便用尽全身力气拼命哭喊着:“快点救我的女儿,快,快点……”原来她七岁的小女儿,躺在她用手撑起的安全空间里。救援人员非常吃惊,卖力地搬移上面和周围的石块,可是石块那么重,那么多,救援人员怎么也无法快速到达她们身边。救援人员一边哭一边挖,而辛苦的母亲仍用她的意志苦撑着,等待着,等待着她的女儿能够得救……

救援行动从白天进行到黑夜,终于一名高大的救援人员够着了小女孩儿,将她拉出来,但是…小女孩早已失去了生命。这时母亲急切地问:“我的女儿还活着吗?”这名救援人员眼里含着泪水,因为他知道如果那位母亲听到女儿已死去,肯定会失去生活下去的勇气,松手让石块压死自己,所以骗了她:“对,她还活着,她需要你!”正是因为这句“她还活着,她需要你。”让这个坚强的母亲,伟大的母亲,疲惫地母亲放心地笑了,随后她也被救出送到了医院,可是她的双手还保持着撑地的姿势无法弯曲。

2.小朋友眼里的泪花让我知道你们已经被这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听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 是啊,爱(板书爱)可以创造奇迹。平时你的爸爸妈妈又是怎样关心你爱护你的?你能说一说吗?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4是啊,一件件生活中的小事,都蕴涵着父母对我们的关爱(板书:父母 我),我们就是他们心中的太阳,是他们眼中最珍贵的宝贝。今天让我们真诚地、大声地对他们说一声:“爸爸妈妈,感谢你们,你们辛苦了!” (课件出示)

5.在爸爸妈妈爱的阳光下,我们幸福的成长,无论我们在什么地方,都牵动着他们关爱的心。还记得每当遇到下雨天,为了我们不被雨水淋湿感冒,伞总是偏向我们,而他们却被淋湿了。这时候,父母的爱是遮雨的伞。课件出示

在寒冷的冬天,父母总是想尽办法让我们暖和,给我们穿上厚厚的衣服,这时父母的爱是温暖的棉袄。课件出示

6.那你觉得父母的爱还会是什么呢?小组交流,指名说,电脑随

机打出孩子的回答。

7.是啊,父母对我们的爱是说也说不完的(课件出示省略号),是天底下最真的情,最真的爱。(课件出示)

你们看,我们已经共同创作出一首赞美爱的诗歌了,可真了不起,快来点掌声鼓励鼓励自己。小诗人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杨老师读题,你们接读诗歌,好吗?

设计意图:父母的爱是无处不在的,一个小小的名字都能折射出父母无尽的爱,学生会有更深刻的体会。紧接着《地震中的撑起 伟大的母爱》,让学生对母爱的认识在情感上有很大升华。“平时父母是怎样关心你的?”学生的脑海中一定浮现了许多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的感人画面,适时交流, 说出父母的爱!

三.回报父母的爱

1.读的真有感情,从诗歌中,我们看出了大家都体会出了父母的爱。尊敬父母,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来看一看古人是怎么孝顺父母的?

2.小黄香和你们一样大,你也能像他一样孝敬父母吗?你打算怎样做?

3.说得真好,杨老师觉得你们真的长大了,也越发懂事了,我真高兴。那你们想把爱和祝福表达出来,送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吗?

这节课我们给父母做一张感恩卡怎们样?那就请小朋友们快快拿出你的心形卡片,用笔写出你对父母的感谢和祝福吧,我们来比比谁写得最有感情!写好的小朋友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找有特色的爱心卡)

4.谁愿意来展示展示你做的爱心卡,跟我们大家分享你对爸爸妈妈的祝福?

5.孩子们,我都被你们深深地感动了,看着你们手中充满祝福的感恩卡,杨老师感到很欣慰,老师相信这些祝福一定能够插上隐形的翅膀飞到你们的爸爸妈妈身边,愿平安、健康、幸福永远与他们相伴.

6.今天我们班的金其然等四个小朋友还带来了个小节目:快板《感恩父母 三字经》,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出示 学生表演)

为人子,方少时。尊长辈,习礼仪。

父母心,知体谅。心里话,不隐藏。

求上进,父母安。报春晖,寸草心。

7.表演的可真精彩,孝顺父母的传统美德有着很悠久的历史,咱们可不能忘,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父母的爱是伟大的,但是尊敬父母、孝敬父母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活动中,先让学生看古人小黄香是如何孝敬父母的,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孝顺父母。通过做“爱心卡”让学生传达自己对父母的祝福,把心里想的变成实际行动,在那一刻,让学生真正体会“感恩”的含义。最后适时推出《感恩父母三字经》,把整个气氛推上高潮。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活动,小朋友们知道了爸爸妈妈养育我们很辛苦,也懂得了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去孝敬父母,关心父母,让爱的丝带在父母和我们之间传递,愿我们的父母幸福安康每一天!班会课到此结束。

总评:伴随着春风的吹拂,我们迎来了五月,也迎来了五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天——母亲节。怎样学会感恩父母?在本次的班会课,老师采取不同的活动形式循循善诱,把学生带入了感性情境中,并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在思考中不断获得新知,情感不断升华。浓浓的爱的氛围贯穿于整个活动当中:父母无穷无尽、不求回报的爱,尊敬父母、孝顺父母的传统美德,都让学生有所感悟,《感恩父母 与爱同行》将在我们周围扩大、延续??

赞美爱的诗歌篇三:此时无声胜有声

此处无声胜有声

——浅析《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苏联作家瓦西里耶夫的代表作。他通过一个规模不大但充满悲剧的战斗场面,以“人与战争”的冲突为核心,深刻揭示了人在战争中的内心世界,描写了“人在战争进程中的作用”。作品一发表,立即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写1942年,苏联北方某车站附近,准尉华斯柯夫带领五个女兵,沿着森林和沼泽追缉一队企图破坏铁路的德寇伞兵。几经战斗,但敌众我寡,五女兵相继牺牲,准尉带伤活禽四名德寇,完成任务。作品不长,仅是个中篇,但它的好处恰恰在不长上,正象莱辛说的“要使充满英雄气概的思想引起人们的惊叹,作家切勿过多挥霍笔墨”。

作者通过对准尉和女兵们细腻的心理分析和抒情性描写,塑造了为国捐躯的普通士兵的形象,歌颂了她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表现了苏维埃人的勇敢、坚毅以及爱国主义的责任感和义务感的密切结合。《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象是一首献给烈士们的安魂曲,这悲壮的挽歌激动着每一个后来者的心。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各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苏共二十五大上,《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受到了肯定和褒奖。由于苏联文学同政局、同官方所推行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一向有着极紧密的联系,因此可以认为这种褒奖说明《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合于政治气候应运而生的。同时,《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也受到了广大读者的赞誉。年长的人们追忆着那难忘的岁月;参战的勇士仿佛又看到了阵地上的炮火硝烟;战争中苦挨日月的居民和女兵们朝夕相处,又记起她们的音容笑貌,如果不是战争,她们也会生儿育女。最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广大的青年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使他们理解父辈的青春,怀念母亲当年的恋情……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不同的阶层中产生了共鸣,上层肯定,民众称赞,在不同年龄的人们中也能产生反响,这无疑标志着作品的极大成功。为什么《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这样一个描写卫国战争的就题材能够具有如此巨大的魅力,产生如此广泛的共鸣呢?我想就这一问题做些具体的分析。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苏联卫国战争题材小说第三浪潮的发轫之作,而这第三浪潮是踏着时代的脚步而来,所谓“文章合于时而著”乃是能够产生共鸣的原因之一。

“苏联的文学是以反映社会主义时代的高贵本质为其任务的,描写不停向前跃进的苏联社会的现实和刻划这时代的新人类的最优美的特征和性质,乃是苏联文学的基本观念。”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说:“真正的创作是与时代服务相一致的,作家、批评家应该是自己社会和自己时代的公民的儿子,应该融会他的利益把自己的意志溶合起来”。苏联文学的成就是由它的高度的思想性、党性和坚定的目标所决定的。文学高潮的起落与当局的中心工作和政治倾向紧密关系。文学的倾向决定于统治阶层的指令。

了解这一点之后,苏联卫国战争题材小说之所以先后出现三个浪潮的原因自会迎刃而解了。

第一浪潮是1945-1953年,此时正值斯大林时代,卫国战争题材的作品在当时整个文学作品中有相当大的比重,作品多写战争中的丰功伟绩。歌颂史诗式的战争英雄。如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的一些作品;象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布宾诺夫的《白桦树》、列昂诺夫的《俄罗斯森林》、波列伏依的《真正的人》等等。作家们不仅力图揭示英雄主义精神的根源,真实表现苏联人民为抗击侵略者所付出的高昂的代价,而且力图塑造民族性格。他们把注意力放到苏联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表现出来的英雄品质的描写上。目的在于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当然,对这种英雄主义的描写也常带有失实的浪漫主义色彩。英雄们以一当百,战无不胜。这是主观有意的拔高吹捧,是脱离现实的,如照这个比例杀敌,敌寇似应败于一旦。但在当时政治路线的影响下,文学创作的特点就是“左”倾,只有一点是与当时时代合宜的,那就是战争时期需要用英雄主义的壮歌来鼓舞人民的斗志,动员更所的人投入卫国战争,这是这一时期的文学特点。当然从民众的角度看,战争刚刚结束,所喜若狂的人们也希望用传奇的故事赞颂自己的英雄,神化自己的英雄,一方面告慰先烈,一方面表现出自己民族做为胜利者的自豪的心情。

第二次浪潮是1953-1964年。五十年代中期,反战文学的兴起是世界文学中的新思潮。在赫鲁晓夫执政后,苏联卫国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更换了角度。以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为代表的写战争与人的关系,写英雄战后孤寂凄苦而无所怨艾的景况,渲染战争的残酷、苦难,刻画战争厄运中的普通人的形象的作品大量出现,这是在当时的和平社会主义思潮中战争文学出现的必然倾向。因为战争中写英雄主义的题材,目的在于激发人们的斗志,而战后则必然要写战争带来的杀人盈野、满目苍痍的残酷的记忆。这一时期的作品虽纠正了前一浪潮中的英雄主义失实及过分赞美战争的“左”的倾向。但矫枉过正,又由“左”摆向右,出现了新的问题。当时提出“非英雄化”的口号,在一些作品中,也有某些把贪生怕死、信奉活命哲学的叛徒、懦夫和精神卑微、为追求异性所支配的堕落分子打扮成英雄的倾向。另有“战壕真实论”的口号,极力渲染战争的残酷。因为此时需要美苏“和平竞赛”的环境,文学的任务在于收回人民英雄主义的冲动,使人人厌恶战争,促进“和平竞争

”局面的形成。

第三次浪潮是1964年以后。自六十年代中期起,特别是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扩军备战、忽视邻国。在这种形势下,赫鲁晓夫时代的“战争残酷论”、“非英雄化”自然就过时了,英雄主义又成了战争文学的热门货。当然第一次浪潮中出现的那种英雄形象的神灵不会再有人信了,于是出现了以《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为代表的“人民英雄主义”的作品。自此,卫国战争题材的小说又有了新的发展,这个发展可以说是对前两次浪潮的折衷。即,写英雄主义但真实可信,对战争的态度是不笼统地反对或赞颂。这一浪潮的特点就是“把描写对象从指挥员转到普通战士的身上;从宏伟的战争场面转到战士的日常生活和思考”。瓦西里耶夫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作为卫国战争小说的新浪潮的代表,首先响应了新的文学要求。作者最早感到新读者,即那些没有亲身经历过战争的年轻一代的特性及其需要,这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代表战争题材第三浪潮的发端,政界的褒奖是着眼于作品的政治影响,而民众的赞誉是着眼于他反映了人民的心声,因此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分析这三次浪潮的递进,目的只有一个,在于说明《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轰动是占有“天时”优势的。

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相结合,这也是作品产生广泛共鸣的原因之一。

瓦西里耶夫善于运用严峻的、真实具体的描写同抒情的浪漫主义基调相结合的创作手法。他说:“我比较倾向于浪漫主义的热情奔放,我无力摆脱那种必须含泪为自己的主人公唱安魂曲的感情”。作者先从战前的日常生活入手,写女兵们的心事,写她们各具风格的语言,写她们作为普通人在这种特殊环境中的特殊生活。这特殊的生活又把她们熏染成特殊的英雄,作品寓特殊于一般,娓娓道来,妙趣横生。然后进入真实的战斗场面中去,表现了一代苏维埃人有代表性的特点。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写战前女兵们的生活,为后来对英雄主义的描写铺垫。如写军运指挥员华斯柯夫与这一群叽叽喳喳的女兵之间的差距和因此产生的隔阂;写年轻的母亲丽达的稳重、董事,“从战争第一天起就没有惊慌失措过”;写美丽的金发姑娘冉尼娅的调皮和有些罗曼蒂克的冒险行动,为掩护战友装洗澡跳下冰冷的河;写那“弱不禁风”的城里姑娘古尔维奇勤勉、单纯,在战前一片沉寂的紧张气氛中还欣赏地朗诵着心爱的诗歌;写老游击队员的女儿护林员李莎对女人幸福的胆怯的憧憬,也写了胸前尚平坦的嘉丽娅这个弃婴的矮小、赢弱。她们憎恶战争,因为它夺去了她们应得的幸福,她们羡慕年轻的母亲已尝过人生的美酒;她们都是普通人,具有一切人的渴望和需求。河滩上女兵们静静地享受着日光浴,如入无人之境;招摇高悬的亵衣警告着“中性”准尉绕道而行……如此等等。这些浪漫主义的写实手法的运用,将这些英雄从神的行列中区别出来,去伪存真,使她们扎根在日人的现实生活中,她们的血肉之躯一样禁不住敌人的枪弹,但正因如此她们的死使我们感到身旁减少了一张熟悉的笑脸,这种悲痛才极易引起共鸣。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五个年轻的姑娘相继牺牲,但正如苏联评论家M·托彼尔赞叹的那样:“它们不只是牺牲品,而且是战斗中的士兵,悲剧中的英雄。”瓦西里耶夫自己说

:女英雄们的功勋将流芳百世,它体现在死亡的危险而前面的勇敢和精神的伟大“。这种悲剧性的情节,一方面表现了法西斯侵略战争的残酷 以及苏联人民为战胜敌人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另一方面英雄们的悲剧的命运揭示了苏联普通战士所建立的功勋。可以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英雄主义是通过浪漫主义和悲剧性两方面体现出来的。例如:冉尼娅冒生

命危险在敌人的眼皮底下跳下河里洗澡,与准尉调情以掩护战友,这是寓英雄主义于浪漫主义的情调之中。而五个女兵的牺牲则是悲剧性的人物命运来表现英雄主义的,五朵鲜花本来可以装点自己的家园,能够结出艳丽之果,但却被战争的铁蹄践踏了,罪恶的枪弹夺取了她们的青春年华,这悲剧使人深沉,痛心。

显然《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引起共鸣的原因之一是来源于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悲剧性的有机的融合中,作家准确地把握了当代人追求“真实英雄“的心,迅速地用自己的路;力作占领了”文艺园地“中的这块空白之地,这块新开拓的”肥田沃土“也迅速招徕聚拢了千百万读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成功是占了”地利“的优势。

一切为了当代,一切为了读者,这是产生共鸣的关键。

苏联作家邦达列夫在谈到今天为什么还要写战争题材的作品时指出:“当我们描写战争的时候,我们的思想要象指南针一样指向一个目标,那就是当代,否则一切努力将毫无意义”。、

瓦西里耶夫就是本着“写过去就是为了当代”的原则来创作《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他十分重视年轻的读者,尽力用英雄主义的交响曲鼓荡起他们的共鸣。作品是如何完成这一任务的呢?我想大致有如下三个方面。

其一,共鸣不在于说教,而在于言之有理,动之以情。《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并没有站在先辈的角度对青年人们说:“先烈们为了你们今天的幸福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所以你们要时刻地记住他们”,俨然一副债权人的面目。其实,严格地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的五位女英雄,大概没有想到她们的死一定要为后人记住。五女兵除丽达有一子,其余四个有的是为了复仇,有的是因为厌恶战争,还有的是最初只是为了争强好胜。丽达有一子,且不说为了他的幸福,就是为他的生存,丽达也应活命,可她却为了履行自己不能推卸的责任而牺牲。她在死前与准尉有一段对话极为生动。

准尉指指心口:“我这儿疼,这疼,了;丽达,疼极啦!我害了你们,害了你们五个,可是为了什么?为了这十来个德国鬼子吗?”

“为什么要这么说……事情是明摆着的,战争嘛……”。

“在战争时期这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以后,到了和平时期呢?到那时也能理解你们为什么非死不可吗?为什么我不把德寇悄悄放过去,而偏偏要采取这样的决定呢?如果将来有人质问我,你们这些男子汉怎么搞的,为什么没有把我们的妈妈保护好,而使她们饮弹而死呢?你们是在保卫基洛夫铁路和白海运河吗?可那边也有保卫部队,而且人数比五个姑娘跟一个带着手枪的准尉要多不知多少倍呀!我怎么回答他们的质问呢?”

“不必这样,”她轻轻说:“祖国的疆界又不是打运河开始的,完全不是,我们是在保卫祖国,首先是祖国,而后才是运河……”。

她们并没有那么多的豪言壮语,甚至没有想到要在胜利后的光荣史册上留下姓名,她们不是为了让后人记着她们或后人将记着她们而死,不是为了死去便可以作为债权人,永世享受后来者提供的债务。她们是为了履行祖国赋予每个人的责任而死,她们追求的并不是那种死后根本无法知晓的虚名。因此,后人们也大可不必利用她们的死来进行某种定向的鼓动。对于年轻的读者重要的不是要记清英雄的音容名姓,每逢清明为他们扫墓,为他们悲痛。重要的是纪念亡者,为使每一个人想到他们为国尽职尽责的功勋,也记住祖国赋予自己的职责。作者极懂读者的心,他的目的是——抓住读者,计策是——欲擒故纵。按人们生活自身的逻辑行事,而不是按某种事先规定好了的模式、章程,不强迫你一定得走这条路,可最终你非选这条路不行。

其二,作者笔下的英雄不是神,而是人,是真正的普普通通的凡人。在她们的身上存在着英雄的素质,也有不少的缺点,这样的英雄抬头可望,伸手可及。如写军运指挥员华斯柯夫的生活是“半盅白酒,煎鸡蛋,还有一个温存的女房东。”写冉尼娅的男女关系上的放荡性格,大胆、任性。写嘉丽娅的胆怯,也写李莎的痴情……。虽然在她们身上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看起来都不象是英雄的材料,但正是她们在关键的时候却能冲锋陷阵。她们是带有缺点的普通人,准确些说,她们不是经过烈火锻铸的纯刚,而是来自祖国大

赞美爱的诗歌

地的普通的花岗石,然而历史的巨手恰是用这些比比皆是的花岗石为原材料,塑造出了英雄的群像。她们是些普通人,除了美丽,形象上没有其它闪光的东西,但正是这种描写,缩短了读者与英雄的距离。人们也许会认为,这些英雄不过是同我一样的普通人,我们有同样的缺点、同样的毛

病。如果当时战场上的不是她而是我,扪心自问,在那特定的环境中,我能否挺身而出?这自然就产生了共鸣。显然《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的英雄比那些非凡的英雄要更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作品似在告诉读者奇特的英雄并不奇特,英雄的形象有赖于时代、有赖于环境,任何人都有可能在特定的环境中成为英雄,任何英雄都不会生来就具有英雄的天性。

其三,英雄也有同凡人一样的情感。英雄也有他们的爱情。不是为了祖国,为了打击敌人就顾不上爱情。恰恰相反,战争使爱情升华到更崇高更壮丽的境界,爱情促使人们在战争中完成了流芳百世的功绩,在这首战争的庞大的交响乐中,爱情也是一颗构成主旋律的最能扣人心弦的音符!从《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可见,巾帼英雄建立功勋的道德根源是服从于战争利益的爱情,爱情推动她们走上前线,爱情给予她们参加战斗的信心和力量。丽达正是为了弥补“失去爱情的痛苦”,怀着为丈夫报仇雪恨的决心参战的,这种无声、无情的仇恨鼓舞她击落了敌人的伞兵;冉尼娅是为了满足“失望和大胆的情欲”,投奔情夫来到前线的;投入情网的李莎对准尉产生了爱慕之情,后者答应战后与她同行的诺言,使她获得了单独任务的勇气和毅力。战争题材、爱情题材这两个主题,在《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水乳般融合在一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所写的爱情虽然没有《刑场上的婚礼》那样悲壮,但也决不是为了给作品中加点“味精”。《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所写的爱情充实了英雄的形象,因为与其笼统地说是某种神圣、崇高的思想鼓舞了她们,不如就说首先是爱情。她们的爱情普普通通,正象李莎那样,希望得到的只是作为一个女人的幸福,她们追求的是常人的情感,常人的梦。于是大多数人能够理解,能够“共鸣”。正象莱辛说的:“王公和英雄人物的名字可以为戏剧带来华丽和威严,却不能令人感动。……他们的地位常常使他们的不幸显得重要,却也因而使他们的不幸显得无聊”,“我们周围人的不幸自然会深深侵入我们的灵魂……”。的确,只有那些跟我们地位相同的人的不幸,才更能激动我们的心。《哈姆雷特》的悲剧虽也使人悲痛,但终因是王子的命运不如《罗密欧与朱丽叶》那样更能够从情感上打动广大常人的心。

概括这三个方面,可见《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之所以引起广泛的共鸣,是因为作家面向当代,面向读者,考虑了“人和”的因素。

综上所述,我们从历史地位、作品本身的创作特点以及在“文艺园地”中所赢得的地位和对当代的作用、对读者的影响这三个角度大致分析了《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之所以得到共赞的原因,作品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如何能不共鸣呢?但在这三个优势中最重要的应该是“人和”。作品重视对当代的影响,重视自己的读者。苏联著名评论家鲍恰洛夫在综述近年来卫国战争题材的作品时指出:“关于描写卫国战争的书,不只是为了纪念亡者,而且也是为了使我们每一个人想到他们的功勋,记住自己所应负的责任”。《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成功,主要之点正在这里,她一边唱着献给英雄的安魂曲,一边拨动着读者的心弦,两支旋律交织融合在一起交响,它打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飞出岗哨林立的国界线,在遥远的东方也引起人们的共鸣……

艺术的魅力是如此神奇,在一阵疾风的呼啸、一阵急雨的喧嚣之后,万籁俱寂。正是这沉寂净化了人们的心灵,这里的黄土安眠着父辈,这里的草木目击了母亲的英勇。这里的黎明虽然是静悄悄的,但在人们的心中却鼓荡着轩然大波,澎湃着呼唤母亲的激情,正可谓“此处无声胜有声”。

相关热词搜索:赞美 诗歌 赞美诗歌爱的雕琢 赞美父母爱的诗歌散文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