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范文 > 作文体裁 > 散文 > 正文
 

年度散文

发布时间:2024-03-29 14:12:26 影响了:

年度散文篇一:2011年年度散文选散文精选

2011年年度散文选散文

解读黄河:陈世旭

黄河是一条河。

走向黄河,是一种战栗的敬畏。

作为中国人的母亲河,它以5400多公里的长度,4830米的落差,集40多条主要支流和千余条溪川,千回百折,横贯西东。流经9省区,跨越23个经度,集水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流域内人口过亿,耕地3亿亩。以平均年径580亿立方米的流量承担全国15%的耕地、12%的人口和数十座大中城市供水。

世界上再没有一条河如此重浊。“号为一石而六斗泥”,流域每年每平方公里有4000吨土壤被侵蚀,一年坏灭耕地550万亩,却又每年给河口输送泥沙10亿吨,净造国土几十平方公里。年均泥沙筑成宽1米、高1米的墙体,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一倍,是赤道的27倍。

世界上再没有一条河如此桀骜不驯。河道任意摆动,宽窄差异几十里;河床或层层掀起,深揭数丈,或无限淤高,悬于城市半空;洪水决口泛滥,纵横凡几十万平方公里,使百万黎庶化为鱼虫,只在昼夜之间。

黄河之于中国,是终年的哭泣流成的河。

无数灾难无数忍耐无数期冀无数挫败,无数莫名的暴躁无数难以诉说的痛苦与忧烦,惊悸与困惑,一直伴着这条河在流淌。掀开阴云密布的眉睫,仰望一次次卷土重来的怒吼。北斗斟满了雷声,绿草和黄金在梦里汹涌。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西来决昆仑,咆吼触龙门,落天走东海,九曲万里沙。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川。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

浩浩荡荡轰轰烈烈的河,风风火火欢欢喜喜的河,吹吹打打哭哭啼啼的河,摇摇晃晃跌跌撞撞的河,携来沉沉浮浮的代代子民。季节的景色在浊浪中轮回。多少王朝倾覆,多少宫殿掩埋,多少王公贵族落魄,多少能臣骁将饮恨,多少迁客骚人哀号,多少佳人美姬消殒。河东河西河南河北,头顶火盆跪拜神圣的源头。当石头碎为粉末,当骨头朽成泥土,当高粱淌成鲜血,当眼泪凝成麦穗,手执铜壶烫暖一河热泪,黄河,你还是受尽了磨难的子民最想唱的歌!

黄河是一条河。

走向黄河,是一种惊世的悲壮。

豪饮北风,伫立在高岸。倾听大漠荒原,倾听古战场铁马金戈的长啸,倾听五千年祸福相生从不静息的声威。苍凉夕阳抚摩傲岸峡谷,抚摩黄河子民青铜质地的肤色。黄河百折不回,黄河不废万古流。

空中的寒星,是谁的眼睛?水面浮动神秘的灯影,地平线撤退到时间与意识的外围,万种声音在裸原的深处悄无声息。黄河钩沉,流星划过。河水击响节拍,一种不可违背的预约。温柔与雄浑弯曲成一个民族不屈的灵魂。

谁主持了秋天的全部收获?谁把千秋的史话传诸无穷的后世?黄皮肤的古老民族,站在迸溅喧嚣的激流上,站在粗粝蛮野的船歌里,站在烈烈烽火锻造的旋律中。能割舍一切,不能割舍黄河的品格。那是生命的赞歌,生命的光辉。

三门峡!禹王马蹄长青苔,中流砥柱依旧在。

禹门口!鲤鱼跳过成龙。劈开万仞山,黄河如同破竹。气吞山河,浊浪排空,问鼎中原。

壶口!黄河直立。舞者从云端跳落大地,跳落硕大的牛皮鼓。黄土地划出长长的弧线,坚岩劈出狰狞的裂痕。步步踩着鼓点,陡然急切,忽又沉雄;或寒泉注淌,或雨打梧桐,越舞越酣然。

苍黄的牛皮鼓起了白烟,黄河唤起威风,鼓声直击心头。鱼龙跳峡,兵甲交锋,狂涛扑岸,霹雳腾空。旅人肃然发痴,屏了呼吸,凝了眼神。穿叶蝶倏尔消失,紫槐花纷纷洒落,灿烂白日绕过千年古树,峭石上投下苍鹰的黑影。沉默弥漫大地。

一代代黄河人,把血脉喷涌成黄河的血脉,把骨肉凝结成黄河的骨肉。不由分说的狂飙,翻卷出无尽的悲歌。就只为多年以后,儿女们能够如此美丽地在大地行走:纺织棉花,种植水稻,收割麦子,拉网打鱼,早晨读唐诗,黄昏背宋词,宣纸上泼墨,瓷器上绘画,在江南的雨巷徘徊,在塞北的草原纵马,用醇酒招待客人,用香茶浸泡温情,和美好的男子或女子相爱。有一天老死,就埋在河岸随便哪一座山峦。

一片片向海上漫泛的土地,那么年轻,来不及生成礁石。一种平静是如此明净,醉归的舟子凝神谛听天籁。隐隐约约黎明的钟声,悠远地传来,轻轻拂落淡淡的疏星。而越海而来的朝霞,如潮涌。

东营三角洲!最湿润最年轻的风,抚摩坚硬的手掌,抚摩风干的梦想,抚摩深夜的凝思,抚摩朝日的喷薄。黄土地留下的热血与汗水,岁月无法冲刷,也无法更改。

铁凝:山中少年今何在——关于贫富和欲望

不久前我看了北京人艺的一出话剧名叫《窝头会馆》,编剧是中国非常优秀的作家刘恒。有人问起作者这出戏的主题,这让刘恒感到发窘,于是他说主题就是一个字:钱。如果“钱”显得直白,换个含蓄一点的说法是:困境。

正是“困境”这个词打动了我,让我想到第二届东亚文学论坛的主题之一:贫富和欲望。这几乎是一个当今人类社会无法回避的大问题,因为有人类就有贫富和欲望,有欲望就有困境。而人作为生物界的高级动物,所面临的困境更为复杂。“外在的困境是资源短缺,内在的困境是欲望不灭。”这也是刘恒的话。

面对一个大的命题,我常常感到自己叙述起来的力不从心。那么,不如就让我从小处开始,从我的一个短篇小说讲起。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写过一个名叫《意外》的短篇小说,这是迄今为止我最短的小说,1000个字,汉字排版一页半纸。有时候我也会像刘恒那样被朋友问道:你这个小说是写什么的?为了简便,我常用一句话表述,我说这大概是一个关于困境和美的故事。小说大意是这样的:二十年多前中国北方深山里的小村子台儿沟,很少有人家挂照片,因为很少有人出去照相。镇上没有照相馆,去趟县城,跋山涉水来回五百里。谁家要是挂张照片,顿时满屋生辉,半个村子也会跟着热闹几天。小说主人公山杏的哥哥来信向家里要张“全家福”照片,信中特别提到,最想念妹妹山杏。他在南方一个小岛上当兵已经两年,走的时候山杏才八岁。接到哥哥的信,山杏就催爹妈去县城照相,从春天催到秋天。后来,摘完了核桃、柿子,山杏一家终于决定远征县城去照相。那天晚上山杏一夜没睡好,看妈在灶前弯着腰烙饼,爹替她添柴烧火。他们用半夜的时间准备路上的干粮,如同过年一样。天不亮,他们就换上过年才穿的新罩衣,挎起沉甸甸的干粮篮子出了村。他们搭了五十里汽车,走了二百里山路,喝凉水、住小店,吃了多半篮子干饼,第三天才来到县城。他们找到了照相馆,照相师傅将他们领进摄影间。当满屋灯光哗的一下亮了起来,当高楼大厦、鲜花喷泉之类的他们从未见过的华丽布景把这一家三口人包围时,他们甚至来不及惊叹,照相已经开始。在照相师傅的指挥下,他们努力把自己坐端正,同时大睁着眼睛向前方看去。随着灯光哗地灭掉,这隆重的事件,几乎一瞬间就结束了。半个月后,山杏爹从村委会拿回一个照相馆寄来的信

封。山杏抢着撕开封口,里面果然有张照片。但这张照片上没有大睁着眼睛的山杏一家,照片上只有一个人,一个正冲她们全家微笑的好看的卷发姑娘。第二天,山杏家的墙上挂出了这张照片,照片上的姑娘冲所有来参观的人微笑着。有人问起这是谁,爹妈吞吞吐吐不说话,山杏说,那是她未来的新嫂子。

二十多年前我是一家文学杂志的小说编辑,有时候我会在小说《意外》那样的深山农村短暂地生活,或者说“采访”。在一个名叫瓦片的村子里,我在“山杏”的家里住过。那一带太行山风景峻美,交通不便。村子很穷,土地很少,河滩里到处是石头。因为不能耕种小麦,白面就特别珍贵,家里有人生重病时,男主人才会说一句:煮碗挂面吃吧。我却被当成贵客款待。山杏的母亲为我煮挂面,煎过年才舍得吃的封存在小瓦罐里的腊肉。当我临走把饭费留下来时,他们全家吃惊地涨红了脸,好象这是对他们的侮辱。在这个家庭,我见到了被常年的灶烟熏黑的土墙上挂着唯一一张城市年轻女性的照片,就是我写进小说里的那一张。有位德国作家说过,变美是痛苦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那么山杏一家对这陌生照片的态度,就是把困境变成了美吧?还有善良。

二十年之后,小村庄瓦片已是河北省一个著名旅游风景区的一部分了,因为铁路和高速公路铺了过来,一列由北京发车的火车经过瓦片通向了更深的深山。火车和汽车终于让更多的外来人发现原来这里有珍禽异兽出没的原始森林,有气势磅礴的百里大峡谷,有清澈明丽的拒马河,从前那些无用的石头们在今天也变成了可以欣赏的风景,而风景就是财富的资源。我曾经为了自己一部电影的拍摄再次来到这山里,电影里需要深山农户的院落,我毫不犹豫地向导演推荐了山杏的家。我看见从前的瓦片村民大多开起家庭旅馆,山杏们有的考入度假村做了服务员、导游,有的则成为家庭旅馆的女店主。她们不再会为拍一张照片跑几百里地,旅游景点到处都有照相的生意。她们的眼光从容自信,她们的衣裳干净时尚,她们懂得了价值,也知道谈论信息。当我向她们打听一个更远的名叫“小道”的村子时,山杏们优越地说:“哼,小道呀,知道。他们富不了,他们没信息!”瓦片和周边的村子都富了,在这些富裕起来的村庄里,也就渐渐出现了相互比赛着快速发财的景象,毕竟钱要来得快,日子才有意思。就有了坑骗游客的事情,就有了出售伪劣商品的事情,就有了各种为钱而起的“嚼清”。那一次导演对我的推荐很满意,山杏家几乎原封不动地成为了电影里女主角的家。制片主任问我场地租金怎么算,我想起从前山杏一家的纯朴,有把握地说,你就随便给吧,他们不会计较。但事情并不似我的预料,当我回到我的城市后,曾很多次在家中接待瓦片的房东——山杏的爹。因为有了汽车、火车、电话,因为有了信息,遥远的山杏爹总是能够快速把我找到并申诉摄制组付他报酬的不合理。比方他说摄制组用墨汁把他的新房的白屋顶刷成了黑色;大灯把院里一棵石榴树烤成了半死;为了剧情需要他们还往河里摔过他的羊,摔了一次又一次,五只羊被摔得十天起站不起来??这都是钱啊,可他们都没给钱。我一次次放下手中的写作帮助愤怒的山杏爹向摄制组要钱,心中却时有恼火:要是没有火车呢?一切不是单纯得多吗?交通、通讯和旅游业给瓦片带来了财富,同时也成为一种运载欲望的挑衅的力量。现代化的强大辐射面对封闭的山谷,是有着产生这种力量的资格的,虽然它的挑衅意味是间接的,不像它所携带的物质那么确凿和体面。并且我始终认为,它带给我们的积极的惊异永远大于其后产生的消极效果。

那么,现代化和市场经济在进化着乡村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扮演了催生欲望的角色。商业文明的到来和它“温柔的挑衅”使未经污染的深山农人的品质变得可疑;没有它们的入侵,贫苦的山杏们的思维逻辑将永远是宽厚待人。可我想说,这种看似文明的抵抗其实是含有不道德因素的,有一种与己无关的居高临下的悲悯。贫穷和闭塞的生活里可能诞生纯净的善意,可是贫穷和闭塞并不是文明的代名词。谁有权力不让山杏们利用大山的风景富裕起来呢?谁有权力不许一个乡村老汉跳上火车去找人“投诉”亏待了他的摄制组呢?其实当我在这儿比喻火车是催生欲望的角色时,蒸汽机火车已经从中国全面退役成为我们时代的一个背影;内

燃机车、电气机车也不再新鲜。几年前上海就已经出现标志着国际领先技术的磁悬浮列车。在这个人类集体钟情于速度的时代,那个仿佛不久前还被我们当成工业文明象征的蒸汽机车,转瞬之间就突然成了古董。蒸汽,这种既柔软又强大的物质,这个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启动了近现代文明之旅的动力也就渐渐从领先的位置上消失了。当它的实用功能衰弱之后,它那暖意盎然的怀旧的审美特质才凸现出来。问题是,当今世界,早已先期享受了工业革命那实用功能所带来的诸多物质进步的人们,谁又有权力为了个人今天的审美愉悦,去对那些大山里的山民们说,我们可以富,但你们却不行呢?

我在这时想起一个深山里的少年。上世纪90年代,一个初秋的下午,我在一个名叫小道(向山杏们打听过的小道)的村子里,顺着雨后泥泞的小道走进一户人家,看见在堆着破铁桶和山药干的窗台上靠着一块手绢大的石板,石板上歪歪扭扭地写着三行字:

太阳升起来了,

太阳落下去了,

我什么时候才能变好呢?

问过院子的女主人,她告诉我这是她九岁的儿子写的。我又问孩子是否在家,女主人说他割山韭菜去了。那天我很想看见这个九岁的深山少年,因为他那三行字迹歪扭的诗打动了我——我认为那是诗。那诗里有一个少年的困境,愿望,他的情怀和尊严,有太阳的起落和他的向好之心。那天我没有等到他回家,但我一直记着石板上那三句诗。今天那个少年早已长大,或许还在小道种地,或许已经读书、进城。假如在新世纪的今天,我把他的诗改动一个字,变成“太阳升起来了,太阳落下去了,我什么时候才能变富呢”,我还会认为这是诗吗?

与其承认这还是诗,不如承认这是合理的欲望。如同16世纪葡萄牙诗人在欢迎他们的商船从海上归来时那直白的诗句:“利润鼓舞着我们扬帆远航??”

“利润”这字眼嵌入在诗行中看上去的确令人尴尬,但文学的责任不在于简单奚落“变富”的欲望,因为变富并不意味着一定变坏,而“变好”并不意味着一定和贫穷紧紧相联。文学在其中留神的应该是“困境”。贫穷让人陷入困境,而财富可能让人解脱某些困境,但也有可能让人陷入更大的困境。最近我在一篇讨论当代中国乡村的价值变化的文章中读到,消费经济时代的突然降临让许多没有足够心理准备和文化准备的村民,无暇也无力去做其他可供想象的人生筹划。多挣钱以确立存在地位的欲望压倒了这些,他们被迫卷入人与人之间一场财富竞赛的长征:争盖高楼,喜事大办,丧事喜办,以丧失尊严来换取以为的“面子”。中国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过南方一些农村,有人在办丧事时请戏班子跳脱衣舞,因为花得起钱而在邻里间“挣足了面子”。这让人瞠目,让人想到说的虽是村民但又何止村民?我的一位北京亲戚,当年住在四合院一间三平方米的小屋里,如今他在为自己选购汽车时,打开一款已属高档车的车门,竟皱着眉头不满地连声说,“后排座间太小,空间太小!”所有这些,更让人思考一个国家在富强的崛起时,文明在何处以何种面目支撑。文明是对人之所以为人的制度性守护,是对人性尊严所必须的自由平等的捍卫。这也正是其价值魅力所在。

生活在前进,高科技日新月异。人类的物质文明在过去200多年里发生的变化远远超过了之前的5000年。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相对于人类有文明史的5000年,200多年的时间还是太短了些。更何况,若从非洲南方古猿走出森林开始,人类生理和心理的进化至少已经历了500万年。有人类学家称,几乎所有人都对蛇有与生俱来的恐惧,源于人类祖先早年在丛林中生活,无数代人与蛇共处,很多人失去生命,因此已把这种警觉融入人类的基因代代遗传。当200多年的进步使人类仿佛已经成为这个星球唯一主宰的时候,我们是否真正知道欲望将把自己带往何方?我们是否真正明白自己造成的这所有变化的结果和含义?人类恐怕还要有更漫长的时间去领悟,以让灵魂跟上变化的脚步。今天,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不断加深,我们的生活水准不断提高,我们的物质要求也一再地扩大,虽然我愿意赞美高科技带给人类

所有的进步和财富,但我还是要说,以财富和物质积累为核心诉求的变革,不能仅仅成为一种去伦理、去道德、去乌托邦的世俗性技术改革。巨大的物质力量最终并不是我们生存的全部依据,它从来都该是更大精神力量的预示和陪衬。这两种力量会长久地纠缠在一起,互相依存难解难分。它们彼此对立又相互渗透,构成了我们内在的思想紧张。而文学要探究的领域,也应该包括这种紧张。

为什么我常会心疼和怀念瓦片村的山杏和她的一家?为什么处在信息时代的我们,还是那么爱看电影里慢跑的火车上发生的那些缠绵或者惊险?我不认为这仅仅是怀旧,我想说,当我们渴望精神发展的速度和心灵成长的速度能够跟上科学发明和财富积累的速度,有时候我们必须有放慢脚步回望从前的勇气,有屏住呼吸回望心灵的能力。就这个角度来说,文学最深层的意义和精神可能是保守的——即使以最先锋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文学。保守或许对科技创新有害,但在善与恶,怜悯与同情,爱与恨、尊严与幸福??这些概念中,并不存在进步与保守的问题。因为永恒的道德真理不会衰老,而保卫和守望人类精神的高贵,保卫和守望我们共同生存的这个星球的清洁与和平理应是文学的本意。在人类的欲望不断被爆炸的信息挑起、人类的神经频频被信息蹂躏的物欲时代的喧嚣中,文学理应发出它可能显得别扭的、困难而保守的声音,或许它的“不合时宜”将是真正意义上的先锋!也因此,文学将总是与人类的困境同行。也因此(出自:WwW.HNNscy.Com 博 文学习 网:年度散文),文学才有可能彰显出独属于自己的价值魅力。

太阳升起来了,

太阳落下去了,

我什么时候才能变好呢!

我还是记起了深山少年写在石板上这简单的句子,因为这里有诚实的内心困境,有稚嫩的尊严,更有对“我”的考问和期待。“我”是充满欲望和希望的少年,少年是人类世界的未来。

人什么时候、怎样才能变得更好呢?

范曾:准将的肩章——记戴高乐将军

我拜托将军的者,前巴黎大区省长、九十三岁的沃塞尔(LucienVochel)先生将一幅我水墨画的戴高乐将军肖像赠送给菲利普·戴高乐,因此有了以下两封往返的信件,它们将。菲利普·戴高乐

海军上将

议会名誉议员此致: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

范曾大师

亲爱的大师,亲爱的院长先生:

我与太太在医院盘桓了相当时日后回到家中,太太则仍然滞留医院的病榻,我惊喜并骄傲地发现我们的朋友吕西安·沃塞尔省长送来大幅戴高乐将军的肖像作品,她是如此光彩照人而形神兼备,更兼充满和谐、审美情趣与苍劲有力的中文书法题跋,足徵任字皆不能望其项背,使我写此信时感到,但却依然以九十高龄亲笔手书,以对您给予我的莫大荣幸和满足表达由衷的感谢。

以此,我及家人便幸运地拥有来自如此伟大的国度的大师之杰作,戴高乐将军于1964年正式承认了那个伟大国家,然其内心则在早年初获世界历史知识时便于此不疑。

我把您的照片置于画作的背面珍藏。这是出自悠久的文化世家的伟人的肖像与杰构。您于全世界的绘画、诗歌、文学诸领域及高等学府皆享有盛名。

再次对您的隆情美意深表谢忱,亲爱的大师,亲爱的院长先生,请接受我极深厚的友谊

年度散文篇二:中国大陆近20年散文诗发展概观

《散文诗世界》2006年第1期 P 60—74

邹岳汉:《中国大陆近20年散文诗发展概观》

引 言

本文锁定1985年底~2005年底这“近20年”,旨在以有限的篇幅对这一时期中国大陆散文诗的发展状况作一个近距离的描述,并尽量减少与此前已有研究成果的重复。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的20年,是中国大陆散文诗空前发展繁荣的时期。

这期间发生的若干重大转折在中国散文诗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中国第一家散文诗期刊、第一家散文诗报纸的创办及散文诗丛书的大量出版;散文诗人队伍从原来“寥若晨星”的境况演进到现在“满天星斗”的壮观——更重要的是诗人的创新意识已使散文诗的表现形式发生了与传统模式迥异的变革;第一部散文诗理论著作出版带动的散文诗研究的步步深入及多种散文诗选本的出版;分别成立于1985、1989年的中国散文诗学会、中外散文诗研究会其活跃期亦在这20年的前半期,等等。分叙于后。

一、散文诗刊物、报纸的兴起与散文诗丛书大量出版

散文诗刊的出现,是近20年特有的文学现象,也是文学期刊、报纸中的新品种、新景观。它具有多重意义。它以一个实体宣告散文诗的独立存在;它宣告散文诗作家从此有了自己的园地;它在团结、扶植、培养一批批文学新人的同时,也团结培养了一代代散文诗的忠实读者——散文诗破开荒地以整体的面貌进入原来被排拒在外的文学殿堂,有声有势地走向全国书刊市场。

也可以说,散文诗刊物、报纸的出现为散文诗的繁荣与普及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散文诗这一文体从1918年在中国出现,至1985年底《散文诗》杂志面世,整整历经67年。在这期间,没有出现过一家专门发表散文诗作品的报纸、刊物。长期以来,散文诗作品总是在综合性杂志、文学期刊或报纸副刊上零星发表。刘半农写的我国现代第一首散文诗《晓》发表在《新青年》1918年5卷2期上。鲁迅在写作《野草》之前写的7章散文诗《火的冰》、《古城》等以神飞的笔名发表在1919年《国民公报》新文艺栏。尽管以后发表园地有所扩大,散文诗集出版逐渐增多,但没有出现过专门的散文诗报刊。1985年底,邹岳汉在湖南益阳创办《散文诗》杂志出版试刊号(为方便发行,试刊号扉页标明出版时间为1986年1月,见本文末图录一),标志着我国散文诗发展史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从此,散文诗作品的发表从在其它报刊媒体上处于“填空补白”的依附状态,稳步踏上独立自主之路。

《散文诗》从创办之初的“内部交流”“定向发行”到1992年5月被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历时7年。起初不定期,1990年定为季刊,1994年改为双月刊,1997年改为月刊。每期发行量最初3000册,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稳定在6万册左右,高至7万册。2004年起分上半月、下半月刊出版。至2005年底历20年共出版180期。发行网点遍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欧美各国,不仅是中国大陆创办最早、坚持最久、发行量最大的散文诗期刊,也是大陆诸多诗刊中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广泛者之一。 - 1 -

诗评家谢冕说,“但益阳却以《散文诗》闻名于世。人们可以不知道益阳这地方的风物人情,但文学界很少有人不知道益阳有个刊物叫《散文诗》的”。(谢冕:《散文诗随想》,载《散文诗》1999年第7期)著名散文诗作家耿林莽指出:“尽管《散文诗》立足潇湘,肩负的却是推动当代散文诗繁荣与发展的重担”。(耿林莽:《无限风光在前头》,载《散文诗》1999年第7期)

至目前为止,《散文诗》仍是中国大陆唯一获得公开刊号的散文诗期刊。1998、1999年被评为“湖南省社科类一级期刊”;1999年获第二届全国社科类百佳期刊提名。2000年获“湖南省首届十佳社科期刊”并被授予“湖南省优秀期刊”奖,2001年被列入国家新闻出版署予以重点扶持的“期刊方阵”,2003年被授予“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称号。2005年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散文诗》杂志创造的另一个奇迹是大胆走向市场,实现以刊养刊。长期以来,办诗刊依靠财政拨款,或社会赞助或由同仁“凑份子”,几乎是普遍存在的事实。而《散文诗》依靠其较大的发行量就可维持刊物的正常运转并逐步有所积累。2000年自筹资金建起260平方米的办公新址,这不仅在散文诗界,即使在整个华文诗歌界也是个奇迹。这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诗刊也可以开辟自力更生的道路。

继《散文诗》创办之后,大陆各地陆续出现多家散文诗报刊。1986年底,柯蓝在广州创办的《散文诗报》(对开四版)出版试刊号,随后取得广东省报纸登记证[215]号,于1987年初出版第1期,初定为周报,至1989年7月停办,在两年零九个月中共出版35期,共刊出一千多位散文诗人的作品。还有一批散文诗报、刊以书号形式或经当地准印出版。1989年6月,严炎在牡丹江市以丛书形式主编出版《散文诗选萃》(24开),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至1990年,共出4本。1991年1月由严炎主编哈尔滨出版社出版《走出大沼泽——散文诗选萃1990年卷》,收入369人的散文诗作品及6篇散文诗评论。1992年更名为《世界散文诗作家》,由金陵书社出版公司出版,至1997年停办,共出版9本。1990年,田景丰等在广西柳州创办《南方散文诗》报(四开四版),至1992年改为《当代散文诗》(32开本),由冯艺、敏歧任主编,田景丰任执行主编,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至1994年底停办,共出版8本。

1992年1月,海梦在成都创办《散文诗世界》(大16开双月出),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至1996年下半年停办,历时五年,共出版26辑。2003年10月《散文诗世界》恢复,由成都时代出版社出版,至2005年底已出版14辑。

经当地准印内部发行的散文诗报刊有:1988年5月,王知十在南京创办《江南春》散文诗刊(32开,季刊),至1996年5月停刊共出版32期。2003年初,广东省散文诗学会、广州市文艺创作研究所联合主办《散文诗人》报(四开四版)在广州出版。总编吕海沐,至2005年9月已出版14期。2003年初,海叶在湖南娄底创办《散文诗作家报》(对开四版)出版创刊号。2004年11月,由赵宏兴主编、以“发表原创作品”为主的年度散文诗专集《中国当代散文诗》2005卷由远方出版社出版,15万字,发表45人的180章作品以及主编者对耿林莽、李耕的访谈。

此外,全国各地的诗报、诗刊及某些文学期刊对散文诗创作繁荣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上世纪80年代后期孔林在济南主编《黄河诗报》(对开四版)曾以三分之一的篇幅发表散文诗;李耕在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主持文学杂志《星火》诗歌组工作时,在该刊开辟“散文诗页”,耿林莽在文学杂志《海鸥》任编审时设置“散文诗开拓区”专栏(以上二刊每期散文诗作品均有3、4个页码,前后持续近10年)。各家文学报刊对当时兴起的散文诗创作热潮提供发表园地也起到有成效的推动作用。《诗刊》、《星星》、《绿风》、《诗 - 2 -

选》、《淮风》、《中国诗人》、《新国风》、《青春诗刊》、《香稻诗报》等诗报诗刊及《人民文学》、《青岛文学》(原《海鸥》)、《时代文学》、《星火》、《红海滩》、《台湾文学选刊》、《福建文学》、《朔方》、《中华散文》、《散文》、《散文天地》、《散文百家》等文学期刊,以及《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南昌晚报·文艺副刊》《广州日报·文艺副刊》《厦门日报·文艺副刊》《伊犁晚报·文艺副刊》等,曾开辟散文诗专栏、专页、专版,或经常发表散文诗作品,其中有一部分坚持到现在。

这一时期另一值得关注的独特现象是个人散文诗作品集大量出版。

散文诗作家出版个人作品集难。难在一般出版社认为散文诗集发行量小,印张少,经济上不合算。而自费出版费用高,作家难以承受。在此情势下“散文诗丛书”应运而生,从1984年3月至1987年8月,由郭风、柯蓝主编的《黎明散文诗丛》,共出版五辑,46册,一大批当代散文诗名家首次在这套丛书中推出个人散文诗作品集。这种集束式推出散文诗作品的方式,近20年被大量推广应用。笔者已见且较有影响者还有如下几种。秋原主编《关东散文诗丛》7册,1987年12月由延边大学出版社出版。严炎主编《散文诗作家丛书》、《腾飞线诗丛》各20册,于1991至1992年间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黄神彪、栗原小荻主编《中国皇冠诗丛》含散文诗集20册,于1989年底至1990年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规模最为庞大的当数由敏歧、田景丰主编、冯艺任责编、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的《中国99散文诗丛》。这套丛书原计划出版99册,从1992年底至1994年10月实际出版110册,推出一大批新老散文诗人的新著。1994~1996年,曾仕龙主编《南粤散文诗丛》2辑22册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海梦主编《散文诗作家丛书》、《当代散文诗精萃》共20册于1994年8月至1996年陆续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邹岳汉主编《散文诗金库丛书》12册2000年底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此外,这一时期还有大量散文诗作品单行本在各地出版。 专门的散文诗期刊、报纸相继出现,散文诗作品集的大量出版无疑为散文诗写作队伍的壮大及散文诗作品从量的增长到质的蜕变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二、散文诗文体的变革与作家群体急遽扩展

郭风、柯蓝是建国以来至新时期之初散文诗兴起与发展的领军人物。

郭风,1918年生,福建莆田人。他的代表作《叶笛》《报春花》《晚风》《太阳》等收入散文诗集《鲜花的早晨》。柯蓝,原名唐一正,湖南长沙人。他的代表作《我》《萤火虫》《凋谢》《雪》等收入散文诗集《果园集》。上述二种诗集均编入由郭风、柯蓝主编的《黎明散文诗丛书合集》,花城出版社1984年3月第1版。近20年来,他们虽仍不断有新作问世,但他们一贯坚持的明朗、健康、富有理想和激情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已通过上述两部诗集达到了那个时期所能达到的高度。(从艺术风格而言,二者有着明显区别。郭风注重作品的抒情性和语言的音乐节奏,柯蓝则长于从细节中发掘生活的哲理。)无论他们自己或是他人都无法在原有的写作路子上向前超越;同时他们的创作成果也为后来者的变革开辟了道路。 高潮或高峰酝酿必然的变革。近20年的散文诗创作实践实现了这个变革。首先是艺术观念的变革:由强调诗的认知、教化作用转移到重视诗的审美功能。随之而来的是内容和形式的变革:由一事一议或一景一抒那种单向的,直线的,表层的小感触格局,提升到营造诗的意象、注重诗的语言艺术、追求审美多向度的新层次。

所谓“探索散文诗”,其势头大致源起于1987年《散文诗》杂志举办的“全国首届会龙散文诗大奖赛”(详见以下“获奖者群体”一段)前后,而在其后约五年左右达到高潮。年轻人走在变革的前面。如川梅的《远山风情》,子阳的《女人与季节的变奏》,马和平的《给你》,冉仲景的《祖国,梦幻年代》,灵焚的《情人》以及李松樟、韩嘉川、谢明洲、周蓬桦、皇 - 3 -

泯、张稼文、萧敏、敏男、西篱、顾玉龙、石玉坤、江雷等人带先锋性的作品或散文诗集陆续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表或出版。在随后的15年间,又相继有一大批新人新作涌现(以下将择要提及),原来被视为“先锋”、“探索”性的作品逐渐融入散文诗创作的主流,几乎已成为当今散文诗创作的常态。

而老一辈的散文诗作家,如耿林莽、彭燕郊、李耕、许淇、敏歧、刘湛秋、王尔碑、孔林、王宗仁、唐大同、徐成淼、纪鹏、海梦、邹岳汉、陈文和、那家伦等人,则从承继散文诗自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传统一端发起变革,逐渐实现对自身早期作品较为平实的超越,沿着各自的路径去探求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并在一定程度上引领散文诗发展的潮流。对照他们各个时期出版的个人散文诗集,我们不难看出其艰辛的然而也是富有成果的探索历程。

新老作家之间不是简单的前后交替,而是老中青几代人互相激荡、彼此推进,从而汇合一股强劲的散文诗现代风,这可能是这一时期中国大陆散文诗坛特别引人注目的现象。 这个时期有代表性的几位散文诗人及其作品简介如下:

耿林莽:江苏如皋人,1926年生,在青岛从事文学刊物编辑多年。他已出版散文诗集《醒来的鱼》(漓江出版社,1987,8)、《耿林莽散文诗新作选》(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9)、《耿林莽散文诗选》(青岛出版社,1988,12)、《五月的丁香》(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

10)等共七部。其中近年出版,也是他的代表作如下三部:《耿林莽散文诗精品选》(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8),收入其作品142章,主要是上世纪90年代的新作,《四月马蹄》、《谜语的黄昏》、《漂流》、《水乡系列》、《雨花石》、《人在尘世》等作品收入本集。《飞鸟的高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5),收入作品110章,《司马迁和他的马》、《断头台:一幅画》、《水岸风景》、《听雪》等作品收入此集。《草鞋抒情》(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8)收入作品116章,《一个幽灵在水边》、《一九八号小屋》、《废墟的花朵》等作品收入此集。其诗风冷峻飘逸,理性内敛,语言灵动,诗意张扬,后期诗作更有所超越,被誉为当代散文诗坛一棵常青树。

李耕:原名罗的,江西南昌人,1928年生。曾任文学期刊编辑。1957年被错划“极右”遭受挫折,给他的创作带来深刻影响。他已出版散文诗集《不眠的雨》、《梦的旅行》、《没有帆的船》、《粗弦上的颤音》等六部。其中近期代表作两部:《爝火之音》(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12)收入他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作品394章,《构成回忆的晚风》、《太阳,从山峰间升起》、《爱的经历》、《蛹的悲剧》、《蝶魂》等作品收入此集。《暮雨之泅》(时代出版社,2003,6)收入诗作785章,是李耕著作中最厚重的一部。《浮萍》、《影》、《沙驼》、《不锈的月亮》、《夜的嘴》、《蛾》、《摇橹的手》等作品收入本集。他的诗风渗入对苦难的体验、思考和对现实的追问,表现出坚韧的生命意识。后期语言渐趋古朴,凝重,哲思与禅意的交融使其作品空灵警策又具架构美。

许淇:1937年生,上海人,苏州美专毕业。1956年赴内蒙,曾长期在包头市文联任职。已出版散文诗集《呵,大地》(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8)《北方森林曲》(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5)《城市意识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12)等五部。代表作:《许淇散文诗近作选》(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3)收入散文诗作品177章,其代表作《肩的广角》、《一个人在草原上行走》、《海的散文诗》、《博物篇》等收入此集。《词牌散文诗》(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12),收入由他独创的“词牌散文诗”55章。画家兼诗人的身份和广博的学养使他的散文诗既有浓厚的现代意识又具古典情韵。他抉取唐宋词牌名称本身含蕴的诗情,又不受词牌句式章法的约束,自由地注入新的内涵。《烛影摇红》、《卖花声》、《疏影》、《南歌子》、《南柯子》、《荷叶杯》等是其“词牌散文诗”的代表作。

敏歧:原名许敏歧,四川富顺人,1938年生,广西师范大学教授。著有散文诗集《绿窗集》、《荒原的苦恋》等三部。代表作:《经历荒原》(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5),共收入诗作329章,其中一部分选自《绿窗集》、《荒原的苦恋》,一部分为1990年之后的新作, - 4 -

可视为敏歧散文诗作品总集。敏歧作品短小,很少有超过10行的。他在《经历荒原·自序》中说:“寓丰富于单纯,于平易中见深刻,是我的一贯追求。”他善于将读者引入诗人独处的情境,谛听他心灵的低语。

王尔碑:本名王婉容,女,四川盐亭人,曾在《四川日报》社任文艺编辑。著有散文诗集《行云集》(重庆出版社,1984,10)等二部。代表作:《寒溪的路》(四川文艺出版社,1994,10)收入散文诗作品70章。其主要代表作《时间女神》、《丑石》、《石屋》、《黑与白》等均收入此集。另,作者的散文、散文诗、随笔合集《云溪笔记》(伊犁出版社,2000,9)中收有《遐想录》、《夜景》等散文诗精品。《王尔碑诗选》(中国三峡出版社,2003,1)中的无题小诗大部分也都是优秀的散文诗短章。她的诗风轻柔恬淡,又于平缓中偶见竣峭,于短小精致中呈现饱满。

刘虔:1939年生,湖南邵阳武冈人,《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著有散文诗集《春天,燃烧的花朵》、《心中的玫瑰》、《思恋之声》、《夜歌》等五部。代表作:《大地与梦想》(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8),收入刘虔自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末近20年写作、发表的散文诗172章,可视为诗人较全面有份量的一本选集。《岁月,在黄土地上流过》、《水泉之歌》、《老人与孩子》、《种子,生命的诗》、《在地狱门前》等代表作均收入此集。刘虔作品有一种滔滔滚滚的气势,充满激情,语言精到而有节奏感,宜阅读也宜朗诵,与现时许多只宜目诵的诗相比较显出其优势。

京隆:1933年生,多年在安徽金寨县从事基层创作辅导,但他对散文诗写作楔而不舍,长期地作“沉默的飞翔”(严阵语),虽少为人知,但其作品显示出明朗雄健之风,意境开阔,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准。代表作:《白色鸟》(安徽文艺出版社,1990,12)收入作品100章,是京隆从事写作30余年来出版的第一本散文诗集。收入代表作《黑土地》、《村树》、《乡村花鼓》、《镰》、《母亲河》等。

谢明洲:河北任县人,1947年生,现供职于山东省作家协会。出版有散文诗集《蓝蓝的太阳风》《空酒壶》(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9月)等三部。代表作:《更高处的雪》(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2)收入诗人自1986年至1997年间的诗作121章。《端阳·屈子》、《北国雪》、《我的船》、《和阳光对话》、《距离》等代表作收入此集。句式长短交错,连绵复沓,词章典丽,间或辅以提行、齐整排列,构成他楚风骚韵似的诗风。

川梅:本名吴川梅,湖南溆浦人,后移迁赣北,现居广东。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他曾以《远山风情》为总题陆续发表一系列叙事散文诗,描写在乡村旧习俗禁锢下产生的种种悲凄的爱情故事。口语般平和的叙述,不作任何评价和慨叹,让故事本身呈现一切。但他的叙述方式是诗意的,往往将过程省略,留下大段空白,美好的憧憬刚刚萌发即遭遇悲凉的结局,前后形成大的反差,令人在深深的遗憾中回味主人公质朴、闪光的人性美,同时折射出一个时代的风貌。代表作:《远山里的乡土》(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8,5)。共收入散文诗106章。哙炙人口的《支书老五一家人》、《尼姑》、《消失的坟》、《河里的石头》、《摇渡船的女人》等均收入此集。

李松樟:1959年生,黑龙江哈尔滨人。现居深圳。已出版散文诗集《永恒的诱惑》、《冷雨》、《寓言的核心》等四部。代表作:《愤怒的蝴蝶》(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6),收入李松樟散文诗作品140章。《猎人》、《对峙》、《沙漠上奇遇赤身的孩子》、《栅栏与马》、《安魂曲》等作品收入其中。李松樟早年曾从事散文诗编辑工作,较多地接受了国外文学大家的影响并加以融汇,叙述性语言明丽而抒情,偶有奇幻场景闪现,整体上具有现代色彩和优雅高贵的气质。

彭燕郊:本名陈德矩,福建莆田人。1920年生,1930年开始在胡风主编的《七月》杂志上发表诗作,著有诗集多种。湘潭大学教授。代表作均收入《彭燕郊卷》(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12)。他的长篇散文诗《无色透明的下午》近3000字,《漂瓶》4000余字,《混 - 5 -

年度散文篇三:十七年散文

第五章 十七年散文创作

第一节 概述

导入新课: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意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它有两个基本特点1:结构自由灵活,形散。2:真实。散文是最接近生活真实的文学样式,叙事实,写实物、实情仿佛是散文的传统,古代散文和现代散文都是如此。

一、 散文在新文学史上的浮沉

(1)五四时期的政论性散文和艺术散文(美文)

政论性散文《新青年》“随感录”栏目上的文章为代表,主要作者有:鲁迅、陈独秀、李大钊、刘半农、钱玄同等。

艺术散文也称美文,主要代表是鲁迅、冰心、周作人、俞平伯等。

(2)二、三十年代的性灵散文(散文小品)

性灵散文的主要特征是闲适、超脱、可见出真性情,政治倾向淡化,主要代表作家有: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张爱玲等。

(3)三十年代的杂文

白话杂文的创始人是鲁迅。杂文是一种战斗性的文体,被称为投枪和匕首。代表作家除了鲁迅外,还有“鲁迅风”杂文流派:巴人、柯灵等。“野草派”:夏衍、聂绀弩等。

(4)四十年代的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起于通讯报道,四十年代报告文学发展的主要源头是战地通讯,以及斯诺对延安的报道《西行漫记》。四十年代报告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家有:丁玲、何其芳、沙汀、吴伯箫、周立波、周而复、刘白羽等。

(5)五十年代的特写和报告文学

关于新中国的建设的特写和报告文学,主要代表作家有柳青、李若冰、秦兆阳等人大量讴歌西部建设场景的散文作品。

关于朝鲜战争的报告文学:巴金、刘白羽、杨朔、黄钢、魏巍等都先后到过朝鲜战场体验生活。魏巍两次到达朝鲜战场,写出《谁是最可爱的人》、《汉江南

岸的日日夜夜》、《战士和祖国》、《挤垮它》,辑集为《谁是最可爱的人》出版,并三次再版。

(6)五十—六十年代之交艺术散文的复兴;

(7)六、七十年代的大批判文章

(8)八十年代散文的被淹没;

(9)九十年代的散文热

二、散文概念与散文创作的两种体式

1.概念:散文历史很悠久,概念也很复杂,在过去指除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现代散文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两个理解角度。狭义指“抒情性散文”,广义是除此之外,加上一些叙事性的散文。于是散文有了两种发展线索——抒情性散文和叙事性散文。

2.两种散文体式的发展状况

建国后,由于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需要,和个性情感的表达受到贬抑。叙事性散文发展迅速,成为散文创作的主体,而抒情散文只是零星出现。

(1)叙事性散文:50年代初,主要是纪实性的通讯、报告、特写,从主题和题材上分为两大类,一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描绘,一是朝鲜战争。50年代中后期,到60年代,叙事散文的突出创作表现为杂文的兴起和回忆录、史传文学的繁荣。

A.杂文。建国前,在国统区,杂文作为对敌斗争的一种方式,很受推崇,但在解放区,特别是建国后,面对人民内部矛盾,党的文艺政策却不允许和批判杂文写作。在百花文学时期和60年代初,党的两次文艺政策调整,杂文两度有限度的复兴。

B.回忆录、史传文学。这类创作是统治者的历史性叙述。如《红旗飘飘》

(2)抒情性散文的两次复兴

抒情性散文也称为“艺术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所以更具艺术价值。由于建国后重视叙事对历史责任的承担,忽视个性抒情,因而,这类散文普遍受贬抑,只是在文艺政策松动时才出现。

A.百花文学时期。56年作协明确将散文小品和特写分开,承认了抒情性散文存在的独立品格。56年文艺界的一个好现象是散文小品文多起来。相对宽松的精神环境促成了散文小品的复兴。新老散文作家及其作品主要有:老舍的《养

花》、丰子恺的《南颖访问记》和《庐山面目》、秦牧的《社稷坛抒情》、杨朔的《香山红叶》、魏巍的《我的老师》、叶圣陶的《游了三个湖》、姚雪垠的《惠泉吃茶记》等。

B.60年代初,六十年代初大调整中文学与政治关系的再反思,多样化局面的初露端倪,促成了艺术散文的再度复兴。表现为散文作家成为实体性概念,形成了许多散文作家;散文风格形成,由早期简单抒情转向注意提升作品艺术水准;作品数量多。

1961年1月起在《人民日报》第八版开“笔谈散文”专栏,发表了老舍的《散文重要》、李健吾的《竹简精神》,《文艺报》、《文汇报》、《光明日报》、《羊城晚报》等报力推散文,其中有肖云儒的“形散神不散”的散文理论。散文作家的专业化,出现一批职业散文作家:杨朔、秦牧、刘白羽、孙犁、袁鹰、碧野、柯蓝、郭风、何为等。老作家中巴金、冰心、吴伯箫、曹靖华,以及学者邓拓、吴晗、剪伯赞等都有散文方面的成就。

三、十七年散文的主要成就

(一)散文的第一个时期——百花文学时期

1.兴盛的原因

(1)人民政权的建立,抗美援朝的胜利,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大批英雄人物的出现。

(2)阶级斗争思维定势的摇动(人民内部矛盾性质的提出)和“双百”方针的提出、实施。

2.散文的特征及代表作

(1)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报告文学成为第一声春雷。

作家专集有: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巴金《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刘白羽《朝鲜在战火中前进》,集体合集有:《朝鲜通讯报告选》(1、2、3辑)《志愿军一日》,《志愿军英雄传》

(2)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沸腾生活和祖国变化。

柳青《王家斌》 、秦兆阳《老羊工》、《散文特写选》、《散文小品选》、《经济建设通讯报告集》等。

(3)讴歌社会主义新人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

《英雄黄继光献身的一刻》中的黄继光,《为了整体,为了胜利》中的邱少

云,《罗盛教》中的罗盛教 ,《第二次考试》中的女青年。

(4)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除通讯、报告文学、特写外,游记、小品、传记、杂文也发挥作用。

杨朔《香山红叶》、 碧野《天山景物记》 、叶圣陶《游了三个湖》、 茅盾《斯德哥尔摩杂记》、 秦牧《社稷坛抒情》

(二)散文的第二个时期。

1.繁荣原因

(1)几次文艺座谈会的调整为作家提供较为自由的空间。

(2)《人民日报》《文汇报》《光明日报》等对散文创作有意识扶持。

2.散文的特征和名作

(1)特征:1957年、1958年是革命回忆录的写作热潮;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是游记、抒情散文、杂文的创作热;60年代中期是报告文学的勃兴,1961年被称为“散文年”。

(2)名家名作:“散文三大家”作品;叶圣陶《记金华的两个洞》、冰心《樱花赞》、巴金《从镰仓带回的照片》、方纪《挥手之间》、吴伯萧《记一辆纺车》;游记:李健吾《雨中登泰山》、剪伯赞《内蒙访古》、宗璞《西湖漫笔》;报告文学:魏钢焰《红桃是怎么开的?》、徐迟《祁连山下》、黄宗英《小丫扛大旗》。

四、十七年散文的不足

整个十七年的散文创作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一)视角背离:即散文家的视角与其所置身的现实之间背离。散文作者以虚幻的形式为自己建构了另一种非真的存在,对复杂多样的现实存在熟视无睹或压抑自己内心的真诚呼唤。最明显的是,60年代初,人民所要面对的现实是“大跃进”等盲目政治运动后的三年自然灾害,农村到处是惨不忍睹的苦难现实,而一些散文却仍对政治盲目讴歌,如杨朔的《茶花赋》、《海市》、郭沫若的《访沈园》,一些散文不愿大唱颂歌但却选择了写逃离现实的山水游记、异国风光、历史追忆等,但这些作品仍未能摆脱颂歌的模式。如冰心的《樱花赞》宗璞的《西湖漫笔》,吴祖光的《雾里峨眉》。

(二)“非我化”:也就是说:作为“我”的产物的散文与事实上存在的散文“非我”性之间的对立。十七年的散文家用“政治的大我”代替了个人的“小我”,散文发出的不再是“我”这一个体的声音。“个人”的感受已无足轻重,唯一被

认可的是代表了“大我”的思想。于是散文家的自我被流放了,这首先表现在作家个人感受在散文中的缺失。于是我们看到不同的作家面对相同对象时,观照的视角与结论如出一辙,个性的差异完全泯灭了。比如同写桂林山水,华嘉的《桂林山水》和秦似的《碧水青峰九十里》,发出的感慨并无两样,那就是只有在新中国桂林山水才真正“甲天下”了。这一阶段的散文还有一个特点,即将与“革命”无关的儿女情长、个人往事、人生思考排斥在外,尤其是整个十七年竟找不到一篇纯爱情题材的作品。“我”的丧失导致了散文的“非真”。虽有许多散文涌现,却从文章的结构到语言句式,都几乎千人一面,成为新的八股。

(三)模式化:这就是存在的第三个问题,即“模式化”。从某种意义上看,十七年的散文作者也可以说只有寥寥几人:几位名家的作品成功后立即成为模式,供大量作者翻版复制。这个模式,不仅存在在作品构思上,还表现在句式表达上。

相关热词搜索:散文 年度 100篇名家经典散文 年度散文 txt 古代散文训练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