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导学案 > 正文
 

十二课济南的冬天导学案

发布时间:2024-04-18 17:33:08 影响了:

十二课济南的冬天导学案篇一:12《济南的冬天》导学案--老师用

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语文(上)第12课

12《济南的冬天》导学案(第一课时)

授课教师:宜阳县盐镇一中 孙书生

【导学目标】

1.了解济南冬天的景物特点; 2.学习老舍先生的写景方法; 3.抓住特点写写家乡的景物。 4.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品质。【导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特别是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导学难点】

景物描述方法和作者感情的抒发。 【课时】两课时 【预习导引】

1. 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和重要作品及济南的地理特点。 2.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济.南(jǐ) 镶.(xiāng)水藻.(zǎo)贮蓄..(zhù) 发髻.(jì) 澄.清(chéng) 着.落(zhuó)看.护(kān) 3.释义:

响晴:文中指天气晴朗、燥热。 设若:假若。 秀气:文雅,不粗俗。 贮蓄:储存积蓄。 澄清:清澈明亮。 空灵:清净透明。

4.认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济南冬天的特点是什么?

(2)课文是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

(3)请分析作者抓住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展示济南冬天的,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5.在文中圈画出你感到难以理解的句子,认真品读,准备课上与同学老师交流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刚刚学过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欣赏了那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今天我们要步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去领略冬日的景色。(板书课题)说起冬天,尤其是北中国的寒冬,我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北风怒号、天寒地冻,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萧条画面。但在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中,却使人感到暖暖的春意。接下来就让我们在老舍先生的引领下一起去观赏济南冬天的水墨画,去体味文章的意境之美,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

[多媒体出示导学目标](目标见前) 二、介绍作者:[多媒体显示]: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著名作家。是语言大师,被誉为 “人民艺术家”。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龙须沟》《茶馆》是其代表作。他的作品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情趣。老舍先生先后在济南的齐鲁大学和青岛大学任教七年,对山东产生了深厚感情,他称山东为“第二故乡”。

三、解题

《济南的冬天》是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题目明确交待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

在济南南面有著名的千佛山。千佛山古名历山,传说帝舜耕稼于此,又名舜耕山。隋开皇间因岩石镌佛,遍布山崖,遂称千佛山。层峦叠翠,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它们确实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

济南多泉水,素有“泉城”之称,所谓“家家听泉,户户插柳”。大致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趵突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泉水平地涌出,喷涌如沸,隆冬季节依然水雾缭绕,四周的亭台楼阁都罩上一层轻纱,宛若仙境。除泉水而外,还有大明湖也是出名的,清人刘凤诰有“四面

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咏湖名句。

四、检查预习: [多媒体显示]

见预习2、3.

五、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课件中播放录音前,提醒学生注意思考的问题] a.济南冬天的特点是什么?

b.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c.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分小组讨论,明确: a.温晴。

b.山,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水,绿萍,水藻,垂柳 c.喜爱、赞美

(1)写“温晴”是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的,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多雾、热带日光的毒和响亮作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独有的“温晴”特点,赞赏它是个“宝地”。画面中“寒”与“暖”、“暗”与“明”、“热”与“温”的色调烘托出济南冬令阳光和煦、天朗地秀的总体形象。在结构上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铺垫。

(2)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一主线,作者具体描述了冬天的山景和水色。用2、3、4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用拟人化的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给人以济南冬天的总体感觉,然后分写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和城外远山。第5段文字写冬天的水色,先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充满赞美之情。

紧扣冬天的山景和水色,铺展出三幅画面:小山摇篮图、雪霁初晴图和空灵水晶图。 文章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爱。 六、研读精彩语段,学习景物描写方法。 1.齐声诵读第3语段,思考: [多媒体显示]

(1)全段的中心句是: (2)全段的层次划分是:

(3)全段写“小雪”之美妙,主要通过其他的景物来进行烘托,这些景物是: (4)文中的动词用得好,如: (5)文中的色彩词用得好,如:

(6)文中是怎样化静为动的呢? (7)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分小组讨论,明确: (1)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2)全段分为三层:小雪呀/看吧??粉色/就是?? (3)矮松 山尖 草色 阳光

(4)树尖用“顶”,山尖用“镶”,山坡用“穿”,山腰用“露”,几个字各得其所。 (5)青黑,白,蓝,银,(来自:WWw.HnnscY.com 博文 学习 网:十二课济南的冬天导学案)暗黄,微黄,粉色。 (6)化静为动的主要技巧是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 (7)主要是拟人,文中的三个“好像”,并不都表示比喻。 2. 归结本段的写景特色。

归纳:作者从色彩和变化两个角度描写了山上的矮松、黄草和薄雪等景色。“看护妇”是对雪后矮松秀美形态的比喻,借矮松写出雪的形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肌肤”,这是雪色和草色相间的美景引人产生的联想。“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用拟人描绘了雪色娇美的情态。写山景依山上、山尖、山坡到山腰的空间顺序,有层次地把各个细部雪的光、色、态展现出来,让读者感受到的不仅是雪的外在美,而且是雪的情韵。画面色彩的鲜明悦目来自映衬的妙笔:矮松的青黑映衬一髻儿白花;以全白的山尖,映衬蓝天;以山坡上的一道儿白,映衬一道儿暗黄;以微黄的斜阳,映衬薄雪微微露出的粉色。

3.有感情朗读第3语段。 七、课堂测评[多媒体显示]

济南的冬天·评估测试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着落( ) 狭窄( ) 宽敞( ) 贮蓄( ) 澄清( ) 水藻( ) 2.解释下列词语。

温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响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出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 )

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B.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C.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D.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济南的冬天》一文,全文处处突出济南冬天的特点——暖和晴。

B.《济南的冬天》一文,写北平的多风和伦敦的多雾,反衬济南冬天的无风和响晴。 C.《济南的冬天》一文,重点写了人们的活动。

D.《济南的冬天》一文,重点写了各种景物——阳光、小山、白雪、绿水等。 (一)语段点将

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②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③山尖全白了,给蓝天□上一道银边。④山坡上,有的地

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⑥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文中三个方框里的词,应选哪项依次填上才恰当

( )

A.挂织 照 B.披 缝 映 C.顶镶 射 D.垂 添 照

2.文段开头“最妙的是下点小雪”,究竟“妙”在哪里?选出正确的一项

( )

A.小雪可以给小山穿上“花衣”。 B.小雪可以给蓝天“镶银边”。 C.小雪可以把小山装点得更秀美。 D.小雪可以反射出小山的各种色彩。

3.文段第②④⑤句分别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 )

A.比喻比喻 比喻 B.拟人 拟人 拟人 C.比喻拟人 拟人 D.拟人 拟人 比喻 4.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5.给这段话选一个标题

( )

A.冬天的群山 B.雪后的济南 C.雪后小山美 D.冬日雪后的济南 【参考答案】[多媒体显示]

1.略 2.略 3. D 4.C(一) 1.C 2.C 3.C 4.D 5.C

七、总结[多媒体显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领略了老舍先生的语言魅力,他用对比、拟人、烘托的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了济南的冬天的特点:温晴。课文中描写了济南的冬天山和水的情态,给我们以清新亮丽的感觉。在平时

十二课济南的冬天导学案篇二:12济南的冬天导学案及答案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 姓名组别

【学习重点】

识记作者和代表作品,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学习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知识链接】 1.走近作家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

市人。1912年入北京师范学校,爱上了文学。1924年应聘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

1930年回国,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任教。1937年,代表作小说《骆驼祥子》问世,这是一首“旧时代的葬歌”,小说被译成十几种外国文字,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老舍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从1950年至1965年,仅剧本就写了十多部,其中影响最大的如《龙须沟》(1951)、《茶馆》(1957)。1951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济.南()伦.()敦.()暖和.() 发jì( )看.( )护妇镶.( )嵌 露.( )出 狭窄.()水藻.() zhù()蓄 2.文学常识:

老舍(1899~1966),原名_舒庆春___,字__舍予___。北京人,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现代著名作家。是语言大师,被誉为 “_人民艺术家_____”。著名作品小说有《_____骆驼祥子__》、《_四世同堂____》 、等和戏剧《__茶馆____》、《__龙须沟___》,其中话剧《___茶馆__》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老舍于1929年离英回国,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

3. 本文共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由“天气”写起,通过济南与 北平、 伦敦 、 热带 对比,写济南的冬天 无风声 、 响晴 、 温晴 ,突出济南冬天“ 温晴 ”的特点,赞美它是个宝地。

4. 第二段开始是个重要的过渡句,转到对冬天 山水的描写。

5. 在分写山水之前,先给人以济南的总体感,用 拟人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

6. 作者紧扣这一点,绘山景,描水色,用了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写 阳光朗照 的山,次写的 薄雪覆盖 山,再写城外 远 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7.第五段是写冬天 水色 的,极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 二、【合作探究】:

1. 济南的冬天的总特点是什么?(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围绕这一特征,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济南的冬天的?

总特点:温晴 。围绕这一特征,作者从济南的山和水二个方面借三幅画来描写济南的冬天。第一幅描绘阳光下济南的全景。第二幅描绘了秀美的雪景。第三幅描绘了澄清温暖的河水。

2.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写了山和水两种景物。山包括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

山;水包括绿萍、水藻、垂柳。 表达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课文第四自然段,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的?“最妙的是下点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按空间顺序,从山上、山尖到山坡、山腰,有层次地写出秀美的山景。雪后山景“妙”在雪色、雪光、雪态。

4、济南冬天的水有怎样的特点?从哪句话能够看出来?

暧:水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 绿:水藻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清亮:河水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三、难点质疑

1、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新巧地比作“小摇篮”写出山景的小巧秀丽,又用拟人手法显出感人的脉脉情感。山们还“低声地”哼着摇篮曲,秀美的睡态再现了这个“理想的境界”温暖、舒适的特点。

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为什么说这个卧是用得很传神?)“卧”字用来写村庄、雪,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渲染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赋予了小村庄、雪以生命和感情,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四、【达标检测】:

1. 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 )

A、作者抓住了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美景。 B、文中描绘了如下几幅图画:阳光下济南全景;冬日山景;清亮的水色。

C、作者在描绘济南冬天具有代表性的几种事物时,巧妙地运用表示色彩的词语和确切的比喻、拟人,描绘出济南冬天的景色,流露出自己的赞美之情。

D、文章开头,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三组对比,反衬出北平、伦敦、热带三处令人讨厌的气候。

2.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____散文____(体裁),本文作者:__老舍__,名__舒庆春__,字___舍予__,___北京__人。现代著名作家,__小说___家,__戏剧___家。作品有长篇小说__《骆驼祥子》__、__《四世同堂》__等,话剧__《茶馆》__、《龙须沟》___等。文中作者把济南和___北平__、___伦敦___、__热带___对比,依次描绘了冬天的_____城___、_____山___、___水____突出济南冬天___温晴___的特点。文中是按___空间___的顺序写的。

五、【拓展训练】:

1. 你能选出下面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吗?( D )

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B.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3.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 A.响.晴(xiǎng) 安适.(shì) 贮.藏(chǔ) 慈.善(cí) B.水藻.(zǎo)温情.(qíng)澄.清(chéng) 绿萍.(píng) C.发髻.(jì) 镶.嵌(xiān)狭.窄(xiā) 宽敞.(chǎng) D.肌.肤(jī) 着.落(zháo)地毯.(tǎn) 秀.气(xiù) 4.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字母填在横线上。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C (A.沐浴着 B.对着 C.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 A (A.睡着

B.躺着 C.放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B (A.吹绿B.唤醒C.摇醒),这是不是理想的境界? 5.填空。

十二课济南的冬天导学案篇三:七年级语文第十二课济南的冬天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第十二课《济南的冬天》导学案

主备人:王梅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

班级: 姓名:组名: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独特感受,从整体上感知济南的冬天之美。

2、赏析比喻、拟人的句子,体会本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 、难点:学习作者的语言艺术,明白作者对济南的冬天所寄予的感情。

【知识链接】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

【课时设计】两课时

第一课时

【预习导学﹒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济南() 镶( ) 水藻( ) 贮蓄( )

发髻() 澄清() 着落( )看护()

2、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

响晴: 秀气: 贮蓄: 澄清:空灵:

3、朗读课文,标记段落序号,了解大意感受文章要点,并思考以下问题

① 这篇文章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② 概述文章大致内容。

【课内导学﹒合作探究】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提问:如果用画来比喻《春》和《济南的冬天》,那么《春》像什么画?而《济南的冬天》又是一幅什么画?

【训练反馈﹒巩固提高】 1、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好像日本看护妇。()

(4)山坡山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

2、填空。

本文是一篇诗意盎然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济南冬天 这一总体特点,描写了济南的山、水、天等,呈现给读者一幅 、 、 、地暖的动人冬景图,抒发了作者 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预习导学﹒自主学习】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找出文中最能体现济南冬天特点的词语,并说说是通过那些景物描写来具体表现这一特点的。

(2)梳理出本文的结构。

(3)具体说说本文 的语言美在哪里?(从修辞的运用,词语的运用等角度)

【课内导学﹒合作探究】

本文共5个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由“天气”写起,通过济南与、 、对比,写济南的冬天 、 、 ,突出济南冬天“”的特点,赞美它是个宝地。

2、第二段开始是个重要的过渡句,转到对冬天 的描写。

3、在分写山水之前,先给人以济南的总体感,用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

4、作者紧扣这一点,绘山景,描水色,用了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写的山,次写的 山,再写城外 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5、第五段是写冬天的,极写水藻之绿,以衬托之清澈、透明。

6、在作者眼中,济南的冬天白雪覆盖下的山很有特点,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这个字是 。

【训练反馈﹒巩固提高】

朗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回答:

1、文中“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的意思是()

A、济南四周是山,山顶有雪,远远看上去山天相接,像给蓝天镶上了一道白边。

B、山太高,山顶有白雪,这就像给蓝天镶上了一道白边。

C、山顶有白雪,天空有白云,山就像给蓝天镶上了一道白边。

D、山顶有白雪,远远看去,山就像给蓝天镶上了一道白边。

2、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山景的?

7、

3、这段文字用什么修辞手法写雪后山景的?

4、这段文字如何扣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写雪景的?

5、本段的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

【课后反思】

相关热词搜索:济南 冬天 学案 十二课 论语十二章导学案 导学案模板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