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导游词 > 正文
 

南禅寺导游词

发布时间:2024-04-19 14:08:24 影响了:

南禅寺导游词篇一:华东旅游导游线5A景点导游词

导游词

南禅寺节点

欢迎大家来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无锡,来到无锡南长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参观游览具有世界第一人工河美誉的古运河——京杭大运河,同时走进无锡古运河——清名桥水弄堂。

我们的水上游程从千年名刹南禅寺开始。南禅寺作为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的第一个节点,它的周边有南禅寺、妙光塔、望湖门(南门)、锡山驿馆、南长桥、南津桥(俗称宝塔桥)、丛桂坊、首藩方岳坊、齿德兼有坊等景点。首先我们一起来回访一下南禅寺。

现在的南禅寺节点

现在的南禅寺节点位于南长街与解放南路交叉口处,北接无锡市传统商业中心区——中山路商业街,具有优越的商业区位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南禅寺节点内目前的商业业态以花鸟市场、书城、字画古玩等文化类商业及餐饮为主,是集旅游、商贸、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功能区。

南禅寺现状建筑风貌整体较为统一,以南禅寺和妙光塔为标志形成以传统风格为基调的历史风貌区。区域内部为步行区。

在南禅寺入口南侧,曾经有一个穆桂英美食府,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高度为4层楼房。因为建筑体量与南禅寺、妙光塔不相协调,其餐饮功能与南禅寺节点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所以被拆除,将异地重建。穆桂英美食府的点心已名扬海内外,中央电视台曾多次专题报道过。

位于南禅寺步行街东侧的南禅寺书城,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建筑高度4层,局部5层。建筑风貌与周边的环境比较协调,但立面杂乱,前广场环境较差,经营业态定位较低,南长新城规划将其改造,提档升级。

按照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整体规划方案,南禅寺节点通过利用现有资源重新规划设计,在保留原有景观及商业资源的基础上,围绕入口区域改造和南禅寺书城提档升级,使其成为整个古运河历史旅游街区具备目标客户群交通导引及综合服务功能的地标性节点。

通过改造,南禅寺节点西片形成以南禅寺为核心的旅游功能片区,主要由入口广场、游客服务中心、游船码头和地下商城四部分组成。

整体改造后的南禅寺入口广场区域将形成入口广场景区和码头滨水区两处分景观区,包含南禅寺牌坊和码头牌坊两个景观节点,形成东西向延伸的主要景观轴线;并通过开敞运河景观面,展示南禅寺牌坊、码头牌坊,形成联系入口广场景区、码头滨水景区、古运河景区的南北向景观轴线。现在大家看到的在穆桂英美食府原址新建的旅游服务中心建筑高度控制在10米以下,充分兼顾了南禅寺牌坊、码头牌坊的景观视野,同时扩大了妙光塔的视域范围。

南禅寺节点入口广场是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门户,是街区与无锡主城区衔接的交通枢纽,属于2008年10月1日首批完工节点。其经营业态以文化为主题,多业态搭配组合,如图书、杂志、新闻出版物(分主题、分楼层、分经营区)、音像制品、以文化为主题的休闲商业(咖啡店、书吧、茶社等)、以及便捷餐饮店等。

南禅寺

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太清年间(547-548),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初名护国寺,曾占地100多亩,号称“江南最胜丛林”,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当时规模之大是南朝各寺无与伦比的;唐高宗咸亨年间(670-674)改名灵山寺;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1)赐名福圣禅院,俗称:南禅寺,在梁溪十大名刹中排名第二。南禅寺历史悠久、高僧辈出、名扬海外,但历经沧桑,屡毁、屡建。先后被毁于唐武宗会昌年间(842)、太平天国时期(1860)。抗日战争爆发,南禅寺曾受到日军飞机轰炸,部分建筑受到损害(1937年)。1939年,常州清凉寺静波大和尚入主南禅寺后,一面呈请当局发还殿堂,一面请僧入寺,并由邑绅(当地的乡绅)捐资修复山门等。静波大和尚于是年冬天去世,后有当地知名人士出

面,邀请本县南方泉长泰寺方丈源修和尚出任南禅寺住持,继静波大和尚未竟之业。源修和尚义不容辞,将长泰寺存款5000银元修复南禅寺占地面积为20.04亩的残破建筑修复,包括寺内的妙光塔、天王殿、长生殿、大悲殿、禅堂、五戒堂、斋堂、客堂、寮房(即僧房)、放生池、普同塔院、涅槃堂和化身窑等建筑。寺貌焕然一新,寺中僧人与工匠增至百人,年年传戒讲经,香火相当旺盛。新中国成立后,寺内大部分殿堂被育婴院等单位和民居使用。1980年,党和政府落实宗教政策后,市政府在原址将0.85 公顷土地用于修复南禅寺,陆续建成了天王殿、藏经楼、东偏殿、塔院及大雄宝殿和西偏殿。上世九十年代初,南长区政府和市财办又牵头,以以寺兴市(场)的理念,参照扬州大明寺,高旻寺风貌重建殿堂。南禅寺在明嘉靖前,原属于无锡县城内南隅。王其勤筑城抗倭,将县城城墙内缩,自此,南禅寺便地处无锡县南门外了。

今天,在对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修复中,又扩建、修复南禅寺??南禅寺在1983年被公布为无锡市文保单位。

妙光塔

大家现在看到的妙光塔和一年前又不一样了。这是今年修建的。

最早,南禅寺内并无塔,南朝梁武帝太清年间(547-548)才建造,当时没有正式的名字,大家都叫它“南禅宝塔”。直到北宋崇宁三年(1104),宋徽宗赵佶赐名“妙光”,从此,“妙光塔”的名称流传至今。妙光塔高七层,八角楼阁,内木外砖,高43.3米,檐角悬挂铎铃,塔基为青石须弥座。据说妙光塔是当时无锡的最高建筑,妙光塔的铎铃声享有“十里传闻金铎响,半天飞下玉龙来”的美名。每当夜晚塔内燃灯,更是“妙光”四照,蔚为壮观。明永乐(1403-1424)以来,妙光塔被列为“无锡八景”之一。

妙光塔历经千年,屡有兴废,明代正统年间(1436-1449)曾重建;民国15年(1926),著名实业家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和唐申伯曾捐助修缮。遗憾的是塔顶,屋檐、平台,护栏均改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文化大革命批林批孔期间险遭拆除,1974年的一个傍晚,由于狂风骤起,塔顶避雷针被吹落,将塔下一间民房屋顶砸穿。为了安全,有关部门曾决定将塔拆除,并拨出2万元经费。因为一

时买不到搭脚手架的3000根毛竹而拖了下来。粉碎“四人帮”后,拨乱反正,将当时拆塔的经费改作修缮用,妙光塔得以幸存。如今我们看到的妙光塔的塔身是明代和民国时期建造与修缮的,但其青石须弥座上的“不断云”花纹,经考证仍是1100多年前的宋代遗物,十分珍贵。该塔于1957年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公布为无锡市文保单位。

南城门

现在我们将到南城门。无锡城曾经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无锡南门处。

据史料记载,无锡城始建于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有周长11里128步,高1丈7尺,设有4个门的城墙,其南门叫阳春门。到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知县王其勤,筑城抗倭,将城墙改建成周长1783丈,高2丈1尺,宽1丈多;有4个城门,并将南门改名为望湖门。新中国建立后,将城墙拆除(1950年),改建为解放路。近年为了彰显古代,突出近代,融合现代,给人们留下记忆,重现寺、塔、河、街、桥、坊的历史记忆,根据古运河历史街区整治规划拟恢复重建“南城门”和南水关桥。

南长桥

在我们游船的右侧是一座南长桥,原名南吊桥,也叫望湖门桥,建于明弘治元年(1488)。当时为防止倭奸混入城区作内应,建造了这座用绳索牵引的木结构吊桥。解放后多次改建,现为长20米,宽28米的钢筋水泥桥,为古运河,江南水弄堂的北起点地。

锡山驿馆

南禅寺码头曾经是锡山驿馆。锡山驿馆是历代王朝传递公文,迎送过境官

员歇息、食宿、换乘车马、船只的机构。锡山驿馆设在南门外,古运河南岸,今南长街北端的马弄厂(锡山驿馆的马厩所在地)两侧。驿馆始建于宋初(960年),沿古运河修建了宽阔的多级石阶码头,供官船、差舟停泊。南长街就曾经是古代陆上驿道,所以锡山驿馆属水陆驿站。清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攻占无锡,锡山驿馆毁于战火后被重建至西门外,直至光绪年间(1875-1908年),海运兴起,沪宁铁路通车,清廷废除漕运后,驿站也告消亡。

上下塘的七座牌坊

牌坊,又名牌楼、石坊,是封建王朝为笼络臣民显示地位、标榜功德、宣扬礼教而建造的建筑物。按封建科举制度定例:凡中取的新科进士,赐建进士石牌坊1座,并由官方拨给造坊价银两。按牌坊的礼制,其形式是4柱3楼,3楼呈“品”字形,其上部“口”的位置,专镌刻“圣旨”两个大字。

在今南长区境内,从南禅寺到清名桥的运河两岸,于明、清两代先后建造了7座牌坊;在运河西岸的上塘建有4座牌坊、运河东岸的下塘建有3座牌坊,堪称无锡历史上唯一的牌坊群。

丛桂坊

位于南长街马昌弄口的临河码头上,原是明初锡山驿馆的水驿码头。此坊是为莫氏叔侄先后中取进士而建的。莫息,世居今南长街西面的莫宅兜(据传是莫息死后托棺木的石兜。因为石兜是莫宅的,所以这里就叫莫宅兜。这个地名沿袭用了数百年。据当地人讲,这具棺木一直保存到抗日战争爆发后才消失)。明弘治十二年(1499)已未科进士,官工部主事。其侄莫骢,字曰良,成化二十年(1484)甲辰科进士,授工部主事,筑济宁闸有功,擢升兵部员外郎、郎中。由于叔侄后先登科,故名丛桂坊。此坊建于弘治年间,规制宏伟,坊顶比2层楼的屋脊还高,莫氏叔侄还在宅第附近的古运河支流上修建了莫家花园,园内有金钩、玉带、永圣(定胜)、知足4座桥,留存至今。其中定胜桥已被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中央电视台“戏苑杂谈”曾播放过1-10折京戏“一捧雪”, 这个“一捧雪”的故

南禅寺导游词篇二:徐霞客故居导游词

花盆里不能成材,人不也是这样吗?好男儿志在四方。后来在母亲的支持下游历名山大川。 现在我们出了故居,对门就是仰圣园,是江阴市政府为了纪念徐霞客逝世360周年而建造的。2001年建成开放。 仰圣园是以《徐霞客游记》碑廊为主体的景点,介于故居和晴山堂之间,将故居和晴山堂融为一体。仰圣园是典型的江南园林建筑,园内水面开阔,体现了江南水乡的特点。环湖有曲廊、水榭、扇轩、廊桥以及厅、亭等仿明式建筑。格调简洁朴素,布局爽朗雅致,体现了徐霞客“一介布衣”的身份和学养深厚的文化氛围。 我们走进长廊就看到《徐霞客游记》就镶嵌与曲廊之中。碑廊以《徐霞客游记》中的名段佳句作为主体碑文,由总序、游记、俯录、后记四部分组成。由作家艾若撰稿,中国书协副主席刘炳森等书写,启功、沈鹏作诗代序。书写碑廊的书法家阵容强大,代表了当今中国书法的最高水平。 1 2篇二: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这座“充满温情和水”的城市--无锡。我姓郭,是中国石油大学的学生。 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无锡的情况。

无锡,被称为“太湖明珠”,因濒临美丽的太湖而名。

无锡地处江苏省南部,东临上海,西望南京,北依长江,南接浙皖,中抱太湖,京杭大运河贯通市区。无锡总面积478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为1632.70平方公里,下辖七区(锡惠滨崇南北新)二市(江阴宜兴)。全市人口438.58万。

无锡是吴文化的发祥地。

据说3000多年前,黄河流域陕西歧山姬姓部落发展壮大,当时的周太王想把王位传于三子季历(周文王之父),但当时的传统是长子继承制,于是泰伯、仲雍为了成全父亲意思,假托为父亲采药终南山,主动让贤来到了江南梅里(今无锡梅村),带来了黄河流域先进的农业和文化技术,建立句吴国,开创了吴文化。历时600多年,直到24世吴王阖闾才迁都姑苏。春秋时吴国崛起,演义了一段吴越争霸的悲壮历史,卧薪尝胆、范蠡西施等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就产生于此。泰伯庙和泰伯墓,成为吴姓后人祭祖寻根的地方。

各位游客,您知道无锡的地名是怎么来的吗?

相传周朝年间时,无锡锡山发现了锡矿。当时的人们把锡作为冶炼青铜器的原料,到了战国末期锡矿日渐减少。公元前224年,有人在锡山发现一块石碑,上面刻有: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 “无锡”的名字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关于无锡还有个趣谈。王莽新政时期,大改郡县名称,而且喜欢颠倒原意,就把无锡改为有锡,后来到东汉时期又改了回来。

无锡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起源地。

众所周知,无锡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起源地,历来就有重商、亲商、安商的传统, 16世纪初“三大码头”,无锡布码头、汉口船码头、镇江银码头。

19世纪中期,“中国四大米市”之首(无锡、芜湖、九江、长沙)。

20世纪初,民族工商业界代表荣毅仁的父亲荣德生在家乡兴办了中国较早的一批民族工业企业,他务实的思想推动了无锡工商业的快速发展,当时无锡被称为“小上海”。 建国后,无锡人民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现在已经跨入了全国综合实力50强和投资环境40优的行列,在全国率先跨入小康。

另外,无锡有很多旅游特产,比如太湖三宝:银鱼白鱼白虾蟹。比如土特产假大空:惠山泥人、无锡酱排骨、无锡油面筋等等。

无锡是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

无锡地处太湖之滨,集江、河、湖、泉、洞、园之美于一体,自然风光得天独厚,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

无锡第一美是山水美。太湖之美自不必说,还有乾隆称之为“江南第一山”的惠山、郭沫若誉为“太湖佳绝处”的鼋头渚;

无锡第二美是园林美。因范蠡而得名的蠡园,寄畅园,锡惠公园,赏梅胜地梅园。 无锡第三美是人文古迹美。吴文化,泰伯庙、南朝南禅寺、明代东林书院,明代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徐霞客故居,晚清著名思想家外交家薛福成钦赐第(观巴黎蜡人馆)、现代学者钱钟书故居、徐悲鸿纪念馆等。

无锡在巩固发展传统风景旅游的同时,近年来相继建成了号称“东方好莱坞”的太湖影视城、马山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包括唐城、三国城、水浒城等一批集影视、文化、旅游、娱乐为一体的旅游新景点。使游客们在观赏太湖山水秀色的同时,又领略了中国古典名著中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

无锡是个好地方!

现在我们来到了这座温馨美丽的城市,请调动您的思维,展开您的想象,随同我去体验吧!篇三:导游

第一篇江苏概览

第一章 地理特征

1. 江苏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居长江.淮河下游.北接山东.南邻上海市和浙江省.西连安徽省.东濒黄海.

大陆海岸线近1000千米

2. 清代康熙六年 1667年 设江苏省.范围大致和现在的相似.取当时的江宁府和苏州府的首字合

称而得名.简称苏.

3. 江苏省总面积为10.26万平方千米.全省总人口7438万人 全省平均每平方千米约725人.密度居

全国各省之首

4. 全省设13个省辖市.即南京、镇江、无锡、苏州、扬州、泰州、南通、徐州、连云港.淮安、宿迁、盐城.

5. 江苏省是我国地势最地平的省.比例之大.在全国各省区中居第一位

6. 江苏省的平原包括徐淮平原.里下河平原、滨海平原、长江三角洲平原.

7. 里下河平原地处于江苏北灌溉的总渠.通扬运河.里运河.串场河之间素有锅底洼之称

8. 江苏省的

低山丘陵和岗地集中于分布西南部和北部.面积占全省总面积14.3%,比例之大.在全国各省区中仍居

首位.

9.黄海之滨的云台山的主峰玉女峰海拔625米.为全省最高峰

10. 江苏省素有“水乡江苏”之称 大小河流和人工河道2900多条 全省有大小湖泊290多个

有全国五大淡水湖之列的太湖和洪泽湖 另外.还有阳澄湖.滆湖.高邮湖.骆马湖.长荡湖等.全省有水

库.塘.坝1100多座.其中著名的天目湖就是其中之一

11. 江苏全国内陆水域面积所占比例最大的省

12. 江苏的主要河流和湖泊分别属于沂 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

13. 太湖平原.也是著名的江南水乡.如昆山市的周庄.吴江市的同理.苏州吴中区的甪直

14. 江苏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其次为小麦.和杂粮.

15. 全省形成了太湖.宁镇扬和里下河等三个农业区为重点的稻麦和油菜籽的生产基地.以沿江和沿

海两个农业区为重点的棉花生产基地.以徐淮农业区为重点的小麦和旱谷的生产基地

16. 宜溧山地.云台山.老山等是省内重要用材林基地.太湖流域是全国三大蚕桑基地之一.

17. 吕四渔场和大沙渔场是我国重要的渔场.吕四港是我国著名的渔港

18. 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三大支柱产业.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发展壮大新能源.新材料.新医

药.三大新星产业规模化.改造提升纺织服装.冶金.轻工材料三大优势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品牌化

19. 有色金属加工能力居全国之首

20. 江苏乡镇工业总体水平.规模居全国各省区之首

21. 内河通航里程居全国之首.南京港.镇江港.南通港和由张家港港.常熟港.太仓港三港合一。连云

港是欧亚大陆桥的东桥头堡

22. 全省电话的装机及时率.移机及时率.平均装机的时间.名列全国第一

第二章 历史述要

1. 石器文化划分为旧石器文化和新石器文化。

2. 旧石器文化的石器以就地取材 直接或间接打砸石块、石片为特征 加工粗糙、简单 新石器

文化的石器则以加工为主要特征 制作比较精细

3. 江苏省代表性的旧石器文化是下草湾人石器文化和汤山猿人下草湾人 泗洪县双沟镇东

南8千米下草湾人引河北岸 距今70万年汤山猿人 南京江宁区汤山镇西南1千米的雷公

山北坡葫芦洞内 距今50多万年

4.新石器文化遗址 青莲岗文化、北阴阳营文化、良渚文化青莲岗 淮安市楚州区淮城镇

东北25千(出自:WwW.HNNscy.Com 博 文学习 网:南禅寺导游词)米的青莲岗 距今约6000年北阴阳营 南京市鼓楼岗西侧北京西路和云南路口

距今约6000年良渚文化 浙江余杭良渚镇 距今约3700~5000年

5.吴国的建立可追溯到商代末年周太王的长子太伯 泰伯 、二弟仲雍南下 他们从中原迁往长

江下游的江南 在无锡、常熟一代定居泰伯在梅里筑土城 建立句吴国 此为吴地最初的都邑。今

无锡市鸿山和梅村乡还保存着泰伯墓和泰伯庙 常熟市虞山尚存仲雍墓

6.公元前515年吴王阖闾登上王位。为了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争霸战争的需要 公元前514年

阖闾派伍子胥重建都城 决定迁都姑苏 史称“阖闾大城” 苏州的前身 阖闾大城奠定了今日

苏州城发展的基础 苏州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7.越国原是楚国的属国 越王勾践即位 吴国乘机攻越 吴军大败 阖闾重伤而死 他的儿子

夫差即位 夫差为了称霸中原 开凿邗沟 沟通江淮运输 并在今扬州蜀岗上筑邗城

前身

8.徐市即徐福 秦代方士 今连云港赣榆县人 他是我国出使日本最早的使者 中日文化交往

的始祖。被日本人称为“农耕之神”“纺织之神”日本留有徐福登陆地 徐福墓 徐福碑。连云港

赣榆县金山乡徐福村建有村碑和徐福祠

9.刘邦 字季 江苏徐州人 刘邦登基称帝 统一中国 开创了汉朝

10. 项羽 名籍 楚国下相 今宿迁人 宿迁 项王故里

11. 韩信 楚汉时期杰出的军事将领 江苏淮安人 与萧何、张良并成为“兴汉三杰”

12. 汉文化三绝 徐州的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

13. 江苏三宝 徐州汉画像石、南京丹阳南朝陵墓石刻、苏州明清古典园林

14. 东吴于公元229年定都建业 开创南京建都史 之后东晋、宋齐梁陈相继在此建都

15. 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 同年九月定都建业 琅琊王司马睿即位于建康 史称东晋

16. 王氏家族书法二圣 书圣王羲之和他的儿子小书圣王献之

17. 南朝佛教兴盛的原因有二 一是由于长期以来 战争频繁 灾祸死亡随时可能降临 人民惶

惶不可终日 而佛教因果报应之说 使人们得到慰藉 二是佛教有劝善的说教 南朝各代都是短

暂时代 统治者也为无常的命运担忧 因而大力提倡佛教

18. 梁武帝本人四度舍身同泰寺做和尚 被人称为“菩萨皇帝”

19. 南京栖霞寺、灵谷寺 苏州寒山寺、保圣寺、扬州大明寺、天宁寺 镇江鹤林寺、金山寺都是

始建于六朝的佛寺

20. 鉴真东渡的意义 1唐代扬州的鉴真和尚东渡日本 成为江苏历史上继徐福东渡之后

又一次重要的海外文化交流活动 2鉴真东渡 从表面上看是传播佛法 实际上是以僧团的组织

形式 把唐代高度成熟的文化艺术精华传播到日本 促进了日本历史文化的发展 其功绩是不可

磨灭的 有关景点 奈良的唐招提寺 日本现存天平时代最大最完整的建筑 、扬州大明寺的鉴真

纪念堂、张家港市黄泗浦的鉴真东渡纪念经幢

21. 南唐政权经历三主 共39年 先主李昪 中主李璟 后主李煜。 李昪葬于钦陵 李璟葬于

顺陵 称为南唐二陵 位于南京南郊祖唐堂山

22.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即皇帝位 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同年改应天府为南京 这是古金陵称

为南京的开始 也是南京第一次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23. 建文元年 燕王朱棣在北平以“靖难”为名 借口“日边有乌云” 皇帝身边有小人 打

着“清君侧”的旗号 向南京发兵 史称靖难之变。建文四年 朱棣在南京称帝 史称明成祖 年

24. 明初的洪武、建文、永乐三朝 共53年定都在南京

25. 永乐年间在国子监编的【永乐大典】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

26.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1. 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 也是江苏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海外文化交流活动 2.郑和下西洋 比世界著名航海家哥伦布发现新航线 还要早半

个世纪

27.郑和本姓马 名三保 出身云南回族家庭 祖父和父亲只获得过“哈只”称号。洪武年间

明朝平定云南时 十二三岁的马三保被掳来南京送进皇宫当太监 后随朱棣征战 在靖难之变中

立下军功 被赐姓郑 始名郑和 人称三宝太监、三保太监 从1405年到1433年 先后七次下西

洋 访问亚洲、非洲、近40个国家 有关景点 郑和宅第太平路东侧马府街、郑和公园、郑和纪念

馆、墓址城南郊牛首山之阳 三山街净觉寺、下关天妃宫遗址、三汊河龙江宝船厂

28. 1853年春 洪秀全在南京建都 成为天京 前后共12年

29. 苏州的太平天国忠王府 是李秀成王府

30. 1912年元月1日晚上十点在原两江总督署举行宣誓仪式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宣告中华

民国成立

31. 辛亥革命有关遗址 南京中山陵、孙中山纪念馆、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旧址 粤军阵亡将士墓、廖仲恺和何香凝合葬墓、镇江赵伯先墓

32. 江苏的革命斗争纪念地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航空烈士墓、 新四军茅山抗

日斗争历史陈列馆、雨花台烈士陵园、 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办事处原址 梅园新村 渡江胜利纪

念碑、淮海战役纪念馆和烈士纪念塔、新四军纪念馆

33. 六朝三大家 “画圣”东晋顾恺之、南朝刘宋陆探微、萧梁张僧繇

34. 顾恺之 东晋画家 被评为“才绝、画绝、痴绝”

作品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烈女仁智图》

35. 祖冲之 南朝科学家 祖籍河北涞源 诞生在建康 青年时期从事科学研究。他求得的圆周

率 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数值 比欧洲早1000多年 编制《大明历》

36. 沈括 北宋科学家、自然学家 钱塘人 浙江杭州 58岁定居润州 作品 《梦溪笔谈》

著名的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 称赞《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

标”有关景点 梦溪园

37. 王安石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江西抚州人 故居半山园。《桂枝香金陵怀古》

38. 徐霞客 明代地理学家 世界上对石灰岩地貌进行研究的第一人 江阴市徐霞客故居 建有

徐霞客纪念堂

39. 吴承恩 明代小说家 《西游记》鲁迅称为 “神魔皆有性情 精魅亦通事故”吴

南禅寺导游词篇三:五台山广化寺导游解说词

游客们大家好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忻州地区五台县,距太原240公里,是我国著名的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以天下第一佛教名山享誉中外,有此殊荣,一是,这里是我国最早建寺的地区之一,而且从古至今,这里的寺僧在规模上都是第一;二是,佛典有记载,这里是佛教四大菩萨之首文殊菩萨的道场;三是,历朝历代,凡信奉佛教的帝王,都特别关注这里,这里是我国唯一的青庙和黄庙共生荣的佛教圣地。

五台山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名山之一,也是一个融自然风光,历史文物,古建,艺术,佛教文化为一体的旅游区。“五百里道长风风雨雨,依然日出东台。月挂西峰,花放南山,雪霁北巅。两千年香火断断续续,又是晨钟悠扬,晚罄清澈,香烟缭绕,胜幡翩跹。”写出了五台山的悠久历史和奇异风光。

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显通寺,在五台山寺院当中,显通寺的规模最大,历史最古和洛阳的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的寺庙,是五台山佛教界最为尊崇的领袖寺庙。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钟楼,这是五台山最大的一口铜钟——长鸣钟,重达9999.5斤。 显通寺没有天王殿,只有两通石碑,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龙虎二碑,此二碑寓意为龙虎把门,不劳驾四大天王。

显通寺,占地120亩,殿堂楼舍400多间,正院内中轴线排列七座大殿,依次为:观音殿,大文殊殿,大雄宝殿,无量殿,千钵文殊殿,铜殿和后高殿。

现在我们来到了观音殿,殿内供奉着三尊菩萨.中间为观音菩萨,两边分别为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所以又叫”三大士殿”.由于两侧摆满了经书,故也称藏经殿.

参观完了观音殿,我们就来到了,大文殊殿,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寺庙中大都建有文殊殿,而这座文殊殿却加了个”大”字,这个大字有四层含义:显通寺是五台山最古老的寺院,是五台山寺院中建筑面积最大之一,是五台山保存最完整之一,是供奉文殊菩萨最多的文殊殿,由于在这里可以同时拜到五方文殊,当地人称其为方便朝台.

好,现在我们去全寺的中心,显通寺的重要建筑,大雄宝殿,它是五台山殿宇之最,重顶飞檐,巍峨宽大,占地一亩二分,里面供奉横三世佛.中间为婆娑世界的释迦牟尼,左侧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侧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大雄宝殿即释迦牟尼的尊称,寓意像大勇士一样,英勇无畏,无畏一切,殿堂采用108根木柱支撑整个大殿,进到大殿感到十分宽敞,此殿,是五台山最大的大雄宝殿,也是寺里举办盛大佛事活动的场所

这是显通寺的第一大特色---------全木结构

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座白色全砖建筑是无梁〔量〕殿,由于它全部用砖垒砌而成.没有用梁柱,所以叫无梁殿,又因为它代表的是佛法的无量,所以我们称之为无量殿,从外观看,似欧洲建筑,并且涂成了白色,白色在西方代表纯洁,在这里象征佛教的无限光明。整个大殿从外看是7间,实际为3间,外观2层,内为1层。殿内中间供奉佛祖的抱身像卢舍纳佛,体现修成正果而得到佛境的光明智慧。

学习第一网 才能船员招聘网

无梁殿又叫七处九会殿,取释迦牟尼曾在7处讲经9次之意,所以外观7间,这座大殿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有近400年的历史了。此殿没有梁柱支撑,殿顶的重量由四周厚重的墙体支撑

这是显通寺的第二大特色---------全砖结构

建筑穿过供奉有千钵,千手,千释迦的千钵文殊殿,我们就来到了铜殿。

此殿是我国仅有的三座铜殿之一,小巧精致,殿内中这尊铜铸的文殊坐狮像,造型美丽,四壁上的铜铸小佛琳琅满目,有万尊之多,故也有人称之为万佛殿,此殿是明万历年间,妙峰祖师化缘十万斤铜所造,民间所流传“显通,显通,十万斤铜”,就是由此而来。 此殿也是显通寺的第三大特色--------------全铜结构建筑

现在是自由活动的时间了,大家可以尝尝原平的锅魁,莜面窝窝,高粱面鱼鱼,还有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得台蘑,可以看看在民间流传了300年,具有山西黄土文化特色的剪纸,也看看形制美观的澄泥砚。

夜色将至,我们也踏上了返程的大巴,今天我们游览了五台山青庙之首---显通寺,看到了全木,全砖,全铜不同时代,不同建筑风格的寺院,有人说五台山是“一部佛国寺,百座艺术宫”,我觉得很贴切,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同样的感觉?

学习第一网 才能船员招聘网篇二:五台山导游词

五台山概况

五台山是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山西省忻州地区东北部,风景区绝大部分坐落在以台怀镇为中心的五台县境内,有小部分跨繁峙、代县和河北阜平,周边达500余里。五台山的壮美风景在于它的东西南北中五座高峰和奔流不息的清水河,五台山的名胜精华则是它那众多佛教寺庙。

五台山这一名称是对五座山峰的共同特点的形象概况。东西南北中五座高峰的山巅都是高大的缓坡平台,所以叫五台山。五台的海拔高度多在2700米以上,最高的北台海拔达到3058米,为华北第一高峰,素有“华北屋脊”之称。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绝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而五台山例外。这里山高林深,气候凉爽,降雨较多,植被覆盖率很高,风光秀丽,景色壮观,有清凉山之称,是旅游避暑的胜地。五台山虽然山高谷深,但交通比较方便,有“四关一门”与外部相通。北部有华严岭鸿门岩关,通往繁峙县境,西部有峨岭关通往代县,东部有龙泉关通向河北阜平,东南有牛道岭关可通盂县、阳泉,南部有大关连通定襄、忻州和太原。

五台山主要是以佛教圣地而名扬天下的。那么五台山是如何成为佛教圣地的呢?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印度两位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在中国传播佛教,当他们来到五台山,见五座台顶拱围台怀腹地,其山形地貌与释迦牟尼佛的修行地灵鹫山几乎相同,返回洛阳后就奏请汉明帝去五台山修建寺院,明帝准奏颁旨,在五台山修建了大孚灵鹫寺,即今天显通寺的前身,成为与洛阳白马寺齐名的我国最早的佛寺之一,五台山也就成为佛教圣地。从此五台山的佛寺越来越多,香火日盛一日。到南北朝时,五台山已有寺庙200多处,唐代更达到360多处,有僧尼3000余人。但由于唐武宗、周世宗两次大规模灭法,全山佛寺几乎全部被毁。宋、元、明、清,五台山的佛寺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明朝时寺庙已近104处。清朝的康熙、乾隆、嘉庆诸帝均对五台山佛寺极为重视,不断投入巨资予以修建,到清末,五台山共有寺庙122处,其中青庙97处,黄庙15处,僧尼1000多人。

五台山现有寺庙50余座,尽管与历史上不能相比,但在四大佛教名山中仍然是寺庙最为集中,香火最为旺盛的。而且五台山的佛寺,唐、宋、辽、金、元、明、清各代以及民国均有遗存,建筑宏伟,式样繁多,精细严整,手法典型,连续性强,本身就是一部唐代以来中国建筑史,是研究和欣赏中国古建筑的难得场所。另外,寺内佛教造像手法多样,技艺高超,泥塑、木雕、铜铸、玉雕应有尽有,同样是欣赏我国佛教造像艺术发展演变的最佳场所。前面这个小城叫东冶,东冶镇西北10余里便是我们这次五台之行的第一个游览点——南禅寺。

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有35处,省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有284处。宋金以前的木构建筑有106处,占全国同期建筑物的70%以上。山西的古建筑以五台山地区最为集中,而五台山的古建筑又以南禅寺最为古老。

南禅寺位于五台县阳白乡李家村附近小银河一侧的河岸土崖上,庙宇坐北朝南,迎面和背面各有一道山梁,寺旁渠水环绕,林木繁茂,红墙绿树,溪水青山,极为幽静。南禅寺就是在如此美丽的环境中已经存在了1200多年。寺院并不大,占地约3000多平方米,南北长印米,东西宽51米,分两个院落,共有殿堂六座,即大佛殿、东西配殿及南过门殿等。

大佛殿为寺院主体建筑,面宽和进深都是三间,而内里却是一大间,是单檐歇山顶建筑,共用十二根据柱支撑殿顶,墙身并不负重,只起间隔内外和防御风雨侵袭的作用。四周檐柱柱头微微内倾,四个角柱稍高,使得层层伸出的斗拱翘起。这样,大殿既稳固又俏丽,是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据大殿横梁上题记可知,此殿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距今已有1217年,是中国现存所有木构古建筑的老大哥。这也是南禅寺海内外闻名的主要原因。殿内的塑像都是唐代作品,以释迦牟尼佛为中心,两旁是文殊、普贤二位菩萨,其余为大弟子阿难和迎叶及护法天王等群像,主次分明,错落有致,营造出佛界肃穆而和谐的良好氛围,不论是结跏趺坐于正中的佛主,或者是骑狮的文殊菩萨和乘象的普贤菩萨,抑或是凝神肃立的阿难和迎叶,还是威猛雄壮的护法天王,个个神态自若,表情逼真,若动若静,栩栩如生,都是艺术精品,其风格与敦煌莫高窟彩塑如出一辙。佛坛四周嵌有砖雕70幅,是唐代砖面浮雕艺术杰作,同样颇具艺术价值。置身大佛殿内,犹如进入一座唐代艺术殿堂,不论建筑,还是塑像、砖雕均是稀世国宝。

走出大佛殿,大家可能产生这样的疑问,这样一座唐代建筑为何能够完好地保存下来?答案应从三方面去找。从地势和气候上说,这里高而背风,较为干燥,有利于木构建筑物的完好保存;从所处地理位置上讲,南禅寺远离寺庙最集中的台怀闹区,藏于偏僻山乡之中,不太引人注意,所以能够躲过唐代以后历次大规模灭法和刀兵之劫;最后还要归功于当地人民群众的精心保护,免去了可能发生的其他人为破坏。正是这几方面的原因,从而使南禅寺这座千年古刹得到完善的保存。解放后,国家对古刹极为珍视,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拨专款进行维修,进而使南禅寺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我们的南禅寺之行暂且到此,下面我带大家去欣赏与南禅寺齐名的另一处唐代古建筑——佛光寺。

佛光寺:这就是在佛刹中被誉为“中华瑰宝”的佛光寺,它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伟的佛教寺院。佛光寺东、南、北三面环山,惟西向开阔,寺因山势而建,坐东朝西,整个寺区松柏苍翠,殿宇巍峨,环境清雅;寺院布局疏朗,排列有序。寺内有北魏以来的建筑和许多文物古迹,这在全国都是比较少见的。1961年,佛光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讲到它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我们不能不提起它的发现者——我国古建筑专家梁思成(近代思想家梁启超之子)先生。

1937年的夏天,梁思成先生等四位教授,兴匆匆地来到五台,在这之前,他们曾去了敦煌,在绚丽多彩的众多壁画中,有一幅五台山图,特别引起他们的注意:画面上,古刹林立,游人不绝,还有一座不曾见到过的宝塔??

在佛光寺,梁思成教授找到了这座塔,与画上的一模一样,1400年的风风雨雨,依然健在!它是北魏遗物,双层六角,上实下空,绳纹切砖,有印度的束莲柱。它不仅是我国古建筑的珍品,也是中国和印度古代文化交流的纪念碑。大大出乎梁思成所料的,就是除了这“祖师塔”,整个佛光寺都是一个古代艺术的新大陆。通过精心研察,测量绘图,写出了论文《记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荟萃一寺的魏齐唐宋四个孤例;荟萃一殿的唐代四种艺术》。文章发表以后,轰动了中外建筑学界。佛光寺从此不只是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有的外国学者公开称呼佛光寺为“亚洲佛光”。

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后来被毁。现在佛光寺的正殿为唐代所建。因其在寺内东部的制高点上,是佛光寺的大雄宝殿,故名东大殿。在五台山是首屈一指的。大殿正中的大佛坛上面有三佛和菩萨胁侍等像三十五尊。佛坛的正中间是降魔释迦像,左边是弥勒佛,右边是阿弥陀佛。释迦、弥勒都有螺发,阿弥陀佛是直发。这三尊塑像,都面颊丰满,眉毛弧弯,嘴唇端正,具有极为显著的唐风。弥勒佛和阿弥陀佛的胸部、腹部的衣裙与结带,和释迦与阿弥陀佛垂在佛座上部的衣招都非常一致,这是唐代的固定形式。菩萨立像均向前倾,腰部微微弯曲,腹部略突起,这是唐代中叶以后菩萨塑像的特性,与甘肃敦煌的塑像同出一范。

另外,供养菩萨均为一足蹲一足跪在高耸的莲座上。这种塑像除了甘肃敦煌石窟和山西大同华严寺以外,在国内还不多见。

佛坛的左梢间又有普贤菩萨骑像,两个菩萨胁侍,獠蛮牵着象,普贤像前有起陀和一个童子像。佛坛的右梢间是文殊菩萨骑狮像,拂林牵着狮子,两个菩萨胁侍。这和通常文殊居左,普贤居右的配置是不相同的。

此外,沿着佛殿两山墙砌台上还排列着五百罗汉塑像。据东大殿前明代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十月二十三日重修佛光寺补塑罗汉碑记云,确系明代遗物。

东大殿内柱额上的几幅拱眼壁画,亦为唐代遗物。其中最为珍贵的是右次间内柱前额上的横幅。横分三组:中间一组以佛为中心,七菩萨胁侍。左右两组以菩萨为中心,其旁边又各有菩萨、天王、飞天等。壁之两端有僧俗供养人像,北面一排是披袈裟的僧徒,南面一列是袍服大冠的文官。内有一人,好像是在权衡长短,那嘴边上的胡须飘然若动,与敦煌画中的人物几乎没有两样。壁画颜色除石绿以外,都是深暗铁青色。各画像的衣纹姿态都极其流畅,具有唐代风韵,而画脸和胡须的笔法,还含有汉画的遗风。

东大殿左右四梁下还有唐人题字,如:“敕河东节度观察个置等使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郑”、“助造佛殿泽州功曹参军张公长”、“功德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密公遇”、“执笔人李行儒”等字迹,清晰劲沉,实属不易多得的庸人墨迹。

我们刚才介绍的东大殿的建筑,塑像、壁画和墨迹四种艺术,萃聚在此,就是被梁思成先生称为孤例的“四绝艺术”。

金阁寺:我们从南路进五台山,过收费处牌楼,前行不远,这座立于路北山坡金碧辉煌的庙宇,便是台怀腹地第一大寺——金阁寺。这金阁寺位于南台之北、中台之南的金阁岭上,海拔高度达到1900多米,除台顶寺庙外,金阁寺所处地势最高。该寺距台怀镇约十五公里。 金阁寺创建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是由印度来的大法师不空,根据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江南高僧道义来五台山礼佛,梦幻中看见这里“金阁浮空”的传说,主持建造的。当时“铸铜为瓦,瓦上涂金”,以合“金阁”之圣名,整个寺庙金光灿烂,无比辉煌,从敦煌壁画中至今仍可看到当时金阁寺的盛景。而且,不空大师作为密宗的主要创立者在金阁寺开办道场,译讲密宗仪轨,所以金阁寺在国内外很有声誉,也是古代中国和印度佛教文化交流的实证。

金阁寺现存的寺庙建筑及塑像均为明、清两代和民国年间复修和添补后形成的。整个寺院占地面积21000多平方米,共有殿堂楼房160余间。天王殿里面这前后两重大院,中间用下窑上楼的二层建筑隔开。前院最主要的建筑就是这座二层大阁。阁内所供为观音菩萨,这尊观音铜像高达17.7米,是五台山最高最大的圣像,胸部以上伸人二层阁内,我们必须抬头仰望才能看到观音的容颜。铜像铸于明嘉靖四年(1525年),后人重修时在铜像外贴泥,金妆,另加48臂,号曰千手观音。观音两旁这两尊高大的胁侍像,一男一女,是所谓的观音父母“妙庄王夫妇”。这是根据元代书法家赵孟畹姆蛉斯苤偌 妗豆凼酪羝腥 浴返乃捣ǎ 垡羰敲钭 醯娜 鳎 忻钌疲 杂壮黾摇6 捶鹁 霞窃兀 垡羰枪糯 《纫桓龉 醯奶 樱 胁槐r,后来出家修成菩萨。但观音来到中国后,一般塑像和图像多作女相。观音阁两壁这24尊塑像,称为“二十四诸天”,即24位护法神。原本在印度佛教里只有20位护法神,传人中国后又将道教里的4位神加了进去,这样就有了“二十四诸天”。观音站坛的西南壁角,还塑有下沼建造金阁寺的唐代宗李豫像,观音菩萨两侧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 后院主体建筑为大雄金殿,内供三佛是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两旁为十八罗汉。龙泉寺:参观了金阁寺,我们乘车向台怀镇方向下行约10公里,便进入一道东西走向的沟峪,名叫东沟,著名的龙泉寺便位于沟北的山岭下,离台怀镇约5公里。龙泉寺之名源于寺东侧这眼泉水。泉亭下这股山泉清澈晶莹,味道甘爽。传说很久以前九龙作恶,文殊菩萨施行佛法把它们压在附近这九道山岭之下,在这眼泉水底部还可看到九条小龙的影子,所以

被命名为龙泉。泉旁古刹便取名龙泉寺。龙泉寺位于中台顶脚下,九道岭拱抱,从山形地貌看去,像有九龙齐头并身会饮于龙泉,因此人称这里为九龙冈。

龙泉寺创建于宋代,明代重修,清末至民国初年重建。全寺占地15900平方米,共有各种殿堂僧舍160余间,坐北面南,并排三处大院。寺中的影壁、牌坊、墓塔是三件艺术瑰宝。影壁和牌坊与东院处在一条中轴线上,由108级石板台阶相连。台阶底部这道照壁,正中所嵌这组汉白玉石雕,可以看作五台山主要寺庙的微缩示意图,中心这个葫芦形宝塔代表台怀中心的大白塔;中下端所雕大殿则是中台顶的演教寺;西北角殿外一人在叩头,代表佛母洞;东南侧这一山洞,洞中有坐像,标志观音洞,供有弥勒佛的楼阁代表栖贤寺。这组石雕,刻工精细,构图巧妙,堪称一绝。而台阶上面这座三门四柱牌坊更为精致壮观,全部用汉白玉石雕造而成,前后垂檐和三门拱券,都采用镂空雕法,玲珑剔透,整个牌楼雕满飞龙、花梁、纸扇、宝镜、书笔、尘掸、玉壶等多种图案,形象逼真。这座民国年间用10年工夫雕成的牌坊是近代雕刻艺术的稀世之宝。牌坊后面的东大院前后两进,有天王殿、观音殿、大佛殿等建筑。

中院也叫塔院,龙泉寺三宝之三的墓塔就位于中院的祖师殿前。这是为清末民初五台山高僧普济所修的墓塔,通体全用汉白玉石做成,造型和雕工均十分精美。塔下方台6.4米见方,高1.5米,上边和下边各雕一圈莲花瓣,四角有四位大力士托塔金刚,台基中间内槽的坐佛小像为110尊。墓塔底座为八角须弥座,每角又各雕一力士像,宝壶形塔肚设四塞,各刻一尊弥勒佛像,这是因为普济生前自称弥勒转世,所以弟子特刻弥勒像。塔腹上面这八角飞檐,配以斗拱,宛若伞盖,既荫被四佛,又美观大方。顶覆圆盘上原安铜顶,现已不复存在。西院也有一座石塔,为南山寺第二代当家和尚的墓塔。此外,龙泉寺西北0.5公里左右那座名塔,叫令公塔。相传杨业战死后,其子五郎收其遗骨葬于塔下。

南山寺:从龙泉寺出来向东望去,我们可以看见一处宏大的殿宇群高挂于对面山坡,这便是著名的南山寺。驱车几分钟,东行北折再东过清水河不远就到达了南山寺脚下。南山寺北距台怀约2公里,依山势而建,海拔在1700米以上,共有殿堂窑房300余间,占地6公顷,规模之大在五台山首屈一指,而且悬于陡峭山坡,更增添了宏伟气势。南山寺整个建筑群由七层三大部分组成,下三层名为极乐寺,上三层叫做佑国寺,中间一层称作善德堂。该寺创建于元代,当时叫“大万圣佑国寺”。清光绪年间再行修建,称为极乐寺。清末,寺院主持普济和尚募得巨资,将原有的三部分合建成一体,称为南山寺,连续施工23年,终于形成今天的规模。

领略了南山寺的雄伟气魄,我们再去欣赏其精湛的塑像和石刻。从大钟楼左侧穿过一座小院便进入大雄宝殿所在四合大院,这里是南山寺主院,坐北朝南彩绘一新的大雄宝殿内有精美塑像和雕像。大殿主供释迦牟尼佛,两旁站立者为阿南和迦叶两大弟子。佛坛前正中是文殊骑狮石像,右侧为木雕普贤菩萨,左边为石雕送子观音,殿两壁是十八罗汉。该殿的造像之精,在五台山寺庙中颇有名气。特别是送子观音,一个白胖胖的小孩,天真无邪,活泼可爱,慈爱的观音左手抱护小孩,右手抚摸孩子的小手,使人倍感亲切。另外,脚踏莲花,臂有十八,身后跟着两头活蹦乱跳的小象的普贤造像亦相当精美。而十八罗汉表情造型各不相同,给人印象同样很深。出大雄殿,从左侧拾阶而上,穿过善德堂,便来到最上三层的佑国寺。这里可说是石雕的海洋,几乎是无石不雕。一进院共有石刻图案316幅,以“穆桂英挂帅”、“天女散花”、“苏武牧羊”等最为人们熟悉;二进院共有360幅,有“孟母择邻”、“太公钓鱼”的故事等;三进院共294幅,有“三顾茅庐”、“孙悟空、猪八戒登仙山”等情景。整个佑国寺石刻图案近千幅,内容之丰,数量之多,刻工之精,堪称全山一绝。篇三:五台山导游词

五台山导游词

五台山导游词

相关热词搜索:导游词 南禅寺 西宁南禅寺导游词 导游词开场白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