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介绍信 > 正文
 

“十四五”规划资料(3)

发布时间:2024-04-20 09:33:53 影响了:

 顺应时代大势

  抢占发展高地

 超前谋划布局 3 篇讲话+3 篇方案规划+7 篇分析思考+19 篇前瞻研判+4 篇工作指导

  让您拟制“十四五”规划视野宽宏

 赠言:

  新的“五年规划”周期已经到来。“十四五”期间,形势之变、规则之变、条件之变“三变叠加”,如何“着眼中长期、走好脚下路”“通天线、接地气,既新又实”“既突出发展、又防范风险”,是做好“十四五”规划面临的新挑战新要求,各级规划编制人员为了做好“十四五”规划绞尽脑汁、苦思冥想。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拟制规划,小编搜集整理了 3 篇讲话+3 篇方案规划+7 篇分析思考+19 篇前瞻研判+4 篇工作指导,让您对国家的十四五规划情况有一个完整的理解,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大家学习借鉴。

  规划“十四五”,不辨形势、难抓重点

 导语:新的“五年规划”周期已经到来。“十四五”期间,形势之变、规则之变、条件之变“三变叠加”,如何 “着眼中长期、走好脚下路”“通天线、接地气,既新又实”“既突出发展、又防范风险”,是做好市县“十四五”规划面临的新挑战新要求。

  党的“十六大”提出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论断以来,近二十年时间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迈出了一大步,成就斐然。进入“十四五”后, 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总体判断没有改变,但内涵和条件发生了变化,对各地而言影响又各不同。作为衔接“两个一百年”的规划,“十四五”规划所面临的复杂形势前

 所未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形势之变、规则之变、条件之变“三变叠加”,做好市县“五年规划”, 规划之难与规划之新并存。

  一难:“着眼中长期、走好脚下路” 与以往五年为一个周期的规划不同,“十四五”规划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如何围绕 2035 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个总目标,着眼 未来五年、十年甚至十五年进行科学规划。时间越长,往往形势越难看清,要做到心中有目标、脚下有力量,全面小康后“开好头”“起好步”十分关键。

 二难:“通天线、接地气,既新又实” 去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意见》,明确了国家发展规划和国家级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空间规划的功能定位。如何按照统一规划体系要求,既 写出“新意”,体现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 又能“落地”,不与专项规划内容重复,做到可操作、可实施,是一个重要挑战。

 三难:“既突出发展、又防范风险” 在经济增速下台阶的条件下,规划好、好规划的难度在加大。“十四五”期间, 分化可能是一个关键词,发展需要兼顾的两难和多难矛盾或将增加,规划需要兼顾发展导向与风险导向,也就是说,不仅要发展,还要防风险,特别是如何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是另一个重要挑战。

 按照过去编制“五年规划”的程序,在形成规划思路之前,相关部门会开展一批前期研究。如果希望更准确了解国家层面对“十四五”规划的期待和要求,明确下一步研究和规划的方向和重点,可以参考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战略和规划司已发布的两批研究课题征集公告。

 归纳公告的要点看,除需要科学分析“十四五”国际格局变化和国内形势变动趋势,明确新的指标体系外,做好市县“五年规划”, “六大关键词”可能需要重点关注和把握。

 关键词一:规则,适应规则、利用规则 规则之变,往往会带来格局之变。国际经贸规则、治理规则等在“十四五”期间无疑会不断变化,对各地区而言, 已有规则条件下形成的优劣势可能在新规则下出现转换,如何适应新规则、利用好规则,决定本地区是否能在新一轮开放发展中率先崛起。

 关键词二:循环,找准堵点、破除症结 增强韧性、释放潜力,需要通络活血。对谋划市县经济而言,瞄准市场和生产主体、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金融和实体经济循环不畅问题,找准堵点、畅通循环,对转化潜力、培育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三:产业,防范风险、重构优势 全球产业链和国内供应链布局正在发生重要变化, 一些区域或城市已经形成的产业比较优势在“十四五”期间可能被削弱,产业“空心化”风险凸显,如何利用新技术,采取更为科学的产业政策,提升产业链水平,培育强大成长潜力产业,培育新优势极为关键。

 关键词四:城市,增加数量、提升能级 下一步几亿城镇人口在国土空间上合理分布,没有更加优化的城镇体系不行。增加城市数量,建设新型城市,是优化城市经济人口布局的重点。

 建设城市群、都市圈、智能城市、撤县(市)设区等,是谋划的重点,也是各地必须抓住的重要机遇。

 关键词五:改革,增强活力、激发动力

 深化改革仍是重要法宝。

 “十四五”在新起点上深化改革,要在制度“梗阻”上下功夫,在举措“落地”上见实效,重点是激活市场,激活主体,激活要素,让微观主体更有活力,让创新主体更有动力。

 关键词六:基础,补齐短板、提升品质 新时期人民群众需求和诉求更加多样,补齐发展短板既是供需匹配的过程,也是释放发展潜力的过程。“十四五”补短板,重点是补齐民生短板,补齐治理短板, 围绕人而设计和建设城市,围绕人的需求提供公共产品,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

 汇编目录:

 (一)综合讲话篇 1、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前司长谈“十四五”规划 2、在“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3、在“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 4、在机械工业“十四五”规划工作启动会上的讲话 (二)方案规划篇 1、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2、河源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3、关于汕头市“十四五期间交通规划”的若干建议 (三)分析思考篇 1、县区市十四五”规划要点分析 2、关于“十四五”规划的几点思考 3、十四五电力规划的若干思考 4、“十四五”我国天然气行业发展的思考 5、煤电“十四五”: 共识、分歧与挑战

 6、“十四五”交流特高压该如何规划建设 7、“十四五”规划编制重要意义与形势分析 (四)前瞻研判篇 1、高校“十四五”规划应考虑的问题 2、从国家“十四五”规划看建筑类央企发展趋势 3、集团型企业十四五规划,怎么看怎么干 4、能源电力十四五规划应考虑的关键问题 5、城投公司“十四五”规划编制方法 6、如何编制好十四五旅游规划:新时代、新趋势、新规划 7、思辨“十四五”电力规划 8、城投公司“十四五”规划编制方法 9、如何用构建型战略的视野做好十四五规划? 10、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纳入“十四五”规划编制 11、工程建筑企业“十四五”战略规划要点 12、地方"十四五"文旅规划编制重点 13、解读 | 关于“十四五”规划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14、关于“十四五”能源与电力规划的八点建议 15、地方"十四五"文旅规划编制方法 16、十四五规划之解构产业园区 17、从国家“十四五”规划看建筑类央企发展趋势 18、对国企实施“十四五”规划时的五大建议 19、国资企业十四五规划前瞻 (五)工作指导篇 1、规划“十四五”,不辨形势、难抓重点 2、“十四五”规划的重点难点、建议、流程及细则 3、“十四五”规划民生篇:内容、主线与热点 4、“十四五”规划编制技术指南

  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前司长谈“十四五”规划 一、合理确定未来增长预期 (一)从供给侧宏观增长模型看趋势 按照新古典增长模型的描述,经济增速是由技术进步增速、资本投入增速和劳动力投入增速共同决定的。

 从我国目前趋势看,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提高,60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已经超过 18%,65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接近 15%,在上海等超大城市,老龄化程度已经达到 30%以上。由于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的集中影响,这一比例还在快速上升。预计到 2025 年,我国 60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达到 20%以上,65 岁以上人口比例将接近 18%。

 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直接后果是储蓄率逐渐下降。事实上,我国总储蓄率过去几年已经由 51%左右下降到了 48%左右,虽然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仍属较高之列,但下降速度比较明显。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到 2025 年,中国的总体储蓄率会进一步下降至 40%左右。储蓄资源增速下降,加之资本产出率增速也在下降(白重恩教授等人的研究表明,我国资本产出率增速由 2008 年前 30 年的年均3.94%下降到了 2008 年后的年均 0.62%),使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最近几年逐渐下降,由过去较长时的两位数增长下降到 6%左右的个位数增长。从劳动力供给看,老龄化毫无疑问会降低劳动力供给增速。事实上,过去几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5—60 岁)平均每年净减少200 万-300 万人。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明显变化,使得我国过去十年劳动力成本年均提高约 12%左右,迫使不少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退

 出或转移到劳动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不仅如此,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速也开始下降,由过去 10 年年均增长 9%左右下降到过去 5 年年均增长 5%左右。从技术进步率(全要素生产率)增速看,也存在下降的趋势,清华大学白重恩等人的研究表明,由 2008 年前 30 年的年均6.24%下降为 2008 年后的年均 3.18%。

 (二)从供给侧部门模型看趋势 从增长的供给侧部门模型看,GDP 是由各部门国内生产增加值+净出口构成的。各部门增加值的增速及其权重共同决定了 GDP 的增速。从不同产业门类变动看,考虑到制造业普遍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并未真正实现市场出清,制造业传统部门和农业生产增速会比较稳定甚至有所下降,在制造业众多门类中,过去五年实现两位数以上年均增速的只有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计算机和通信类电子产品制造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和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与互联网、大数据等创新应用相关新兴部门或新经济部门增速也相对较高,甚至超过两位数增速,但由于对同一领域的传统模式具有替代效应,未必会产生对整体行业增速的实质性提升。服务业表现出高于制造业和农业的增速,特别是服务业中文化娱乐、信息服务、体育健康等部门增加值增速超过两位数,增长的收入弹性很高,具有持续稳定的扩张性,这与居民消费结构中服务消费比重提高的升级趋势是一致的。比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过去五年的年均增速超过了 18%。

 (三)从需求侧宏观模型看趋势 经济学教科书描述的宏观模型十分简单,GDP=C+I+(X-M),其中 C 为消费,I 为投资, X 为出口,M 为进口。这说明支撑 GDP 增速的是所谓“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的增速。从目前态势看,我国国内消费增速逐年下降,已经由过去 10%以上两位数增长下降到8%左右的个位数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由高点期30%左右的增速,下降至如今 6%左右的增速。由于投资收益总体上趋于下降,市场投

 资增速难以出现新动力;净出口因贸易环境和贸易条件恶化,面临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总体呈下降趋势,再加上世界经济在未来几年仍有较大概率出现周期性回落,恐难有大的作为。制造业景气的逐渐收缩会逐步蔓延至服务领域,从而导致就业增速的进一步转弱,失业人数可能会有所增加,会使居民对未来的收入预期下降,并进而使消费变得更加谨慎保守。因此,未来支撑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似乎也在进入弱化的通道。

 总体结论:综合上述多重因素、相关约束条件的变动趋势,得出的基本推论是, 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具有下降趋势。如果我们假定劳动参与率和劳动生产率增速基本稳定,综合考虑我国劳动力和资本投 入的变动趋势,未来 5 5- -0 10 年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会下降至 5%- - 6% 的区间内,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客观接受在未来 0 10 年,我国经济只能取得 6%。

 以下的年均增速。因此,在研究设定“十四五”增长预期目标时,不妨把 5%-6%之间的预期增长区间,作为分析判断的重要参考。蔡昉教授、白重恩教授、刘陈杰等最近的研究报告,也大致如此。

 国家五年规划预期增长目标的选择是否合理,对各地设定各自的五年规划预期目标具有重大导向性影响,从过去的经验看,过高的预期目标一般会使各级地方规划预期目标跟随性加码提高,最终会导致因整体目标过高在实施过程中采取不必要的刺激性政策,产生杠杆攀升、违约增多、产能过剩、泡沫加大等副产品,对此不可掉以轻心。

 二、稳定经济中长期增速的主要出路和举措 既然未来潜在增长率已经落入 5%-6%的区间,如何更多向 6%左右靠近,稳定并延长经济增长平台期,是制定新的五年规划时需要认真考虑的政策和改革重点。从中国目前的基础条件看,我们有较大空间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实现更长时间的经济稳定增长,并通

 过更好的创新激励,延缓因要素红利逐步减弱、外部环境更加恶化导致的降速压力。

 (一)以全方位创新为核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规划明确的发展主线,这一任务不可能在五年内完成历史使命,需要在“十四五”期间继续深入推进。应该在一下几个领域采取措施,深度发力。

 1.。

 努力稳定劳动力供求关系。化解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主要做法包括:

 ? 延长退休年龄至 5 65 岁,这是很多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减轻社保支出压力的通行做法,我国也到了采取类似做法的时候; ? 让进城农民工和城市间流动就业人口落户,我国有 2.7 亿左右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各类城市就业,近 1 亿在城市间流动就业的城镇人口,他们大多数人没有就业所在地户口,农业转移人口一般在男 50岁、女 40 岁左右就离开工作岗位回到老家并逐渐退出劳动力队伍,如果能让这批人获得就业所在地户口,一般能延长劳动年限 5-10 年,可以有效增加城市的劳动力供给; ? 让体制内退休官员和科技人员更好发挥作用,我国现行制度对退休官员特别是高级退休官员再就业有严格的限定,不允许他们退...

相关热词搜索:规划 资料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