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竞聘书 > 正文
 

教务主任工作会议发言

发布时间:2024-04-24 05:23:30 影响了:

 教务主任工作会议发言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考试是教务处常规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教育教学活动起着导向和制约作用,但考试只是起诊断、反馈作用的阶段性手段,不是目的。我们要重视考试环节的规划和管理,从考试的基础性、全面性和科学性出发,以效率为导向,以提升教学质量为目的,改进考试方式,控制考试频率,发挥考试的正面导向功能,大力推进考试与评价改革。

 期中期末中考等考试结束后,班级、学校会组织考试成绩分析会,其作用是剖析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现状,指导学校教学工作,其目的是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客观分析并对今后教育教学工作提出指导或建议性意见。怎样分析成绩才能扎实有效? 一、教学质量分析的形式 教学质量分析一般说是对教师所教学科的统计分析和整个年级各学科成绩的统计和分析,包括优秀率、及格率、最高分、最低分、分数段、名次、等级等数字用表格的方式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然后再进行文字上的分析。

 质量分析报告结构:第一,考试及阅卷情况。这是对监考、批卷、数据统计等情况进行的总结,既是为以后考试做好规范,又是为下一步分析奠定基础。第二,试卷情况。如试卷设计思想、考查内容、分数权重、难度、效度和信度等情况。第三,数据情况。如准确程度、统计的内容及形式、对数据的解读等,明确教学质量的总体发展水平。第四,经验、教训

 及问题。教学质量分析报告重在分析与反思,具体要从学生、教师、年级、学校等方面进行分析。第五,改进措施及意见,要关注整体和个体、要针对通过统计分析而得出的结论性问题,明确改进的措施和意见,要有可行性。

 质量分析报告特点:第一,针对性。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是针对试题或考试效果所作的实事求是的分析,解决教师所关心的考得怎么样、今后怎么才能考好的问题,是对考试的理性认识。第二,及时性。教学质量分析的目的是针对试卷中出现的问题,改进今后的教学工作,为进一步提高质量奠定基础,时效性很强。因此分析要迅速,报告要及时,时过境迁就失去了意义。第三,指导性。质量分析报告要分析试题特点、教学效果,抓准典型试题,典型问题。好的分析报告能引发反思,促使老师改进、调整教学思路和学习策略。分析试题要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以课标为依据,要站得高、看得远,指导作用强。第四,全面性。分析报告如果仅仅就考试学科进行分析,很明显就违背了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其结果只能是导致师生只注重笔试,忽视音体美等综合素质的提升,要将考试结果与平日教学工作相联系,注意整个报告项目的全面性和具体性。第五,实效性。报告不宜过长,每次有所侧重的分析解决几个方面的问题,切忌面面俱到,以己昏昏焉能使人昭昭?要以数据说话,并紧密联系学校教学工作的实际问题。

 考试结果反馈给学生和家长时,本着扬长避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研究制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的方法途径。反馈考试结果必须遵循参与性原则,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考试成绩反馈过程中;

 激励原则,多赞扬肯定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尽量少批评;发展性原则,挖掘学生潜力,帮助他们积极进取,取得理想成绩;保密性原则,在考试结果反馈中尊重和保护学生的隐私。

 二、教学质量分析的内容 1 1 .学生分析 答题情况分析。通过试卷分析,让学生知道前段时间学习效果,发现自己在知识掌握、灵活运用乃至心理方面的各种问题。答题情况用列表分类统计,内容包括题号、错题、得分值,知识没有融会贯通、公式概念记错、审题不细、考虑不周、粗心计算、考试时间不足、书写不规范、没有思路、心态不佳等。对无法用表说明或需要进一步说明的,要写出错题分析。考试中有不少的客观题,即使有些题对了也有猜的因素,要综合起来分析。

 个人学习状况分析。学生写试卷分析是提高自主学习、自我反思与评价能力的行为。第一,学习态度。包括努力程度、学习主动性、学科兴趣、学习毅力、人际关系等。第二,学习习惯和方法。指是否能够自主学习、是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三,情绪和心理及身体状态。包括考试是否紧张、考试心态调整、考试情绪稳定性等。第四,其它客观原因。如资料缺乏、基础较差、考试策略的失误,如考前调整准备、答题时间分配等。第五,自我提高措施。把不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列表贴在课桌醒目处,经常提醒自己;制定赶超目标鼓励自己;找到失分原因和能够提高的分数值以增强学习的信心。

 2 2 .教师分析 考试导向分析。第一,考试难度。分数高低与考试难度有关,故不能简单根据分数判断学习成绩上升还是下降,或判断学生用功还是懈怠。第二,试卷信度与效度。信度是考试反映学生学习水平的可靠度。在对考试结果分析时,可参考以前考试结果,通过计算同上次考试结果相关系数来分析,相关系数越大,信度越高。

 对学生个体分析。第一,个人成绩描述分析。横向比较成绩,即一门课程成绩与另外一门课程的成绩进行比较,以对该学生的偏科情况进行分析;对学生的某门课程成绩与班级全体同学在该门课程的平均分进行比较分析,以发现该生在该门课程上的成绩水平等。

 第二,个人成绩稳定性变化情况分析。学生在多次考试中成绩稳定,能较好反映该生的努力程度和知识掌握水平。有的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家庭问题、人际关系冲突、师生关系紧张等原因,学习成绩有变化。通过多次成绩变化情况分析,可找到变化的真实原因,进而明确学习对策。第三,个人成绩与努力程度分析。一个智力正常、学习用功努力的学生在考试中应该获得一个不错的分数。但是,一个平时不用功的学生,多次考试成绩相当不错,在排除试卷本身原因的前提下,可能是该生智力水平较为优秀,这样学生应鼓励在学习范围和程度上进一步扩展,而对于一个学习非常用功,考试成绩一般的学生,则要进行学习方法和应考技能的辅导。

 3 3 .班主任分析 对学生个人成绩的分析,看本班总分在年级排名变化情况,了解本班

 各类学生的比例,如学困生、学优生、临界生等,对应做好指导工作。以鼓励性评价为主,针对异常情况(大幅度前进与后退)进行原因分析;看本班单科成绩高的学生,以更好地树立本班学科学习榜样,充分发扬模范作用,整体带动学科成绩提高。

 对学科成绩的分析,要与学科教师沟通后进行。将本次考试成绩与上次考试成绩进行对比,找出进步突出和退步较多的学生,综合分析原因,力争下次考试避免同样问题发生。同时积极做好退步较多学生的思想工作。

 改进工作设想。主要考虑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协调两个方面。综合分析成绩,发现并总结问题,力争克服困难并解决问题,稳扎稳打,不断提升班级整体成绩水平。

 4 4 .学校分析 成绩统计。包括全校各科最高分、平均分、标准差、差异系数、各分数段人数,各班各科最高分、平均分、标准差、差异系数、各分数段人数,各班与全校总体情况的比较等。

 成绩横向分析。首先是全校各学科。自命题考试时模糊比较,统考时进行详细比较,因为有外校考试情况做参照。其次是各班级。比较某班总分、各分数段的比例,可以看出该班各层次学生情况;比较某班人均分和全校人均分、某班差异系数和全校差异系数的差别,可以看出该班的总体情况及分化情况;各班情况也可以直接对比,但要注意各班基础应该同等。再次是各班学科。比较的差别可以看出班级学科的各层次学生情况;比较某班学科平均分、差异系数与全校该学科的平均分、差异系数的差别,可

 以看出该班学科的总体和分化情况。

 成绩纵向分析。首先是全校纵向比较。这是一种模糊比较,因为每次考试试题难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拿这次考试的学科优秀率、及格率和上次比较就会有较大的误差。其次是各班、各班学科纵向比较。这个容易进行,也比较准确。从某班本次各分数段人数占全校的比例和上次考试所占比例的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该班的变化情况;从本次某班学科平均分、差异系数与全校某学科的差值,同上次考试比较就可以看出该班学科的变化情况。

 . 5. 存在问题分析 学校进行教学质量分析,必须要对教学工作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问题分析一定要结合成绩来说明,原因一定要结合教学实际来查找,要有理有据,令大家信服。要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勤到课堂,勤到备课组,积极参加教师的教学活动并及时做好观察记录;必须经常调查了解备课组长、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对教育教学意见和建议;必须经常抽查计划、总结、教学设计、课件、作业、试卷等。

 分析教学问题。从平均分看教学水平和教学管理;从差异系数看所教班级学生的分化情况;从高分段看优生;从分数段看本班各层面学生的发展情况;从每个学生历次的分数变化来看学生各个阶段发展变化情况等。

 分析学习问题。从卷面情况看学生答题问题,问题分析不能局限于一次考试中发现的问题,也不能仅根据卷面情况就做出判断,应联系学生近期学习、生活表现情况,充分挖掘分析,才能比较准确地找到学生学习和

 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因素。着重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兴趣态度、学习习惯、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方面来思考,着重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考虑。

 科任教师因素。教师是学生的第一责任人,学生的学习成绩怎样,能从教师身上找到根源与佐证。着重从学科知识、工作态度、教研能力、工作能力(备考、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指导预习与复习、课外辅导、测试等)、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师生关系等方面去考虑。

 班主任因素。要着重从影响班级成绩的主要原因,如班主任的责任心、工作能力、工作方法、管理水平、班风建立等方面来思考。

 . 6. 教学改进措施 只有问题查找清楚,才能够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建议及措施一定要结合各项分析,既要关注全校或年级的整体,又要关注教师或学生的个体。优势要说够,问题要说透。明确提高学科、班级、年级、学校成绩的具体办法,提出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备课、上课、教法和实验等措施。缺乏经验的年轻教师最好向有经验的老师或请教,然后再说改进措施。

 教育从本质上讲是学生合理需求不断满足的过程,是不合理需求不断得到引导和校正的过程,是单一和浅层次需求不断得到丰富和提高的过程。这要求我们要确立学生发展至上的观念,关注学生的现实发展、持续发展和未来发展,以利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发展。教育就是为每个学生服务,应该以充分尊重学生为前提,以不扼杀学生的个性为基础,以学生的自我

 认同和积极参与为过程。教育是服务,不仅仅是教师为学生的发展服务,首先是校长及行政人员为教师的发展服务。

 我们要处理好整体推进与分类指导关系。结合考试成绩,认真分析,摸准学情,分析教情,找出差距,强化措施。要认真研究学生在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下如何克服效率不高的方法对策,要加大培优补差力度。对优生要指方向,定目标、压担子、留空间;对差生要低难度,缓坡度、小目标、快步子,要克服一张卷齐步走的现象,满足学生层次需求。要进一步落实培优补差的对象、内容、时间、措施与方法。既补知识,更要补情感、补信心、补方法。教师绝不能只重视抓少数高分的尖子生的培养,而忽视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面向全体,绝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面向全体和分类指导二者兼顾,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确保我们培养的每一名学生都合格。

相关热词搜索:工作会议 教务 主任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