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记述文 > 正文
 

人生的意义记述文

发布时间:2024-04-25 02:38:06 影响了:

人生的意义记述文篇一:记叙文开头作用

记叙文开头作用:

1.总领全文,点明主旨。

2.为下文作铺垫。

3.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4.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有的开头就是设置悬念的单一作用,有的和上述结合在一块。文章此点容易读出和解答,不再赘述。

7总领下文

明显,不再赘述。

文章结尾作用例解

1《枣核》(深化主题类)

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名字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这个结尾,以凝练的语言画龙点睛,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2《最后一课》(留下想象空间类)

结尾以韩麦尔先生的“定格”和无声的手势结局,让韩麦尔以背身的形象而对大家,表象了他陷入了极大的痛苦悲愤之中,这样的结局,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受到了意境无穷的艺术效果。

3《背影》(前后呼应、深化主题、余音不绝等)

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作用:一是回应标题和上文,使文章结构严密;二是写儿子懂事、愧疚后的思念、疼惜父亲,反衬了父爱的伟大力量,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三是末句以直白的语言直抒对父亲的怀念之情,感伤语气令人如同身受,余音袅袅,情思绵绵,使读者读尽文而心犹在文在人。 4《故乡》(含蓄类)

语义双关,既实指地上的路,又更指人生和生活的路,以富有哲理的警句结尾,给人以人生的思考,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结尾的作用多种多样,有单一的,也有如3的多种的,仔细品读,联系上下文,不难确定和解答。

常见的记叙文开头有哪些作用或好处——专题讲座

耳能听、鼻能闻、眼能看、嘴能吃喝说——记叙文的每个段落作为文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人体器官一样,有它的基本功能。

一、记叙文开头的基本功能

记叙文最常见的开头也有其基本功能,只要掌握一点写作知识、写过一般记叙文(狭义上的记叙文)的人,就知道开头的三个基本功能:

1.开头首先要点题——题目里面的关键词语,要在开头段提到,“点题”这个“题”是指“标题”,而不是主题,开篇不点题,对新手而言,就常常会跑题;

2.其次,开篇要总起下文——文章开头对一篇文章的整体写作而言,仅仅是开了个头,真正要写好的核心内容,是文章的第二部分——主体。文章开头要把下面主体内容引出来——即总起下文,这是开头第二个作用。

3.最后,文章开头要与结尾呼应,保证文章结构的完整和严谨。没有头、没有尾的文章结构是不完整的——写开头首先保证结构完整,同时,与结尾呼应,就像用一根无形的线,把首

位链接起来,让我们感到文章的整体结构更结实——这就是为什么说呼应能够使文章结构严谨的原因。严谨其实在这个语境中就是“结实”的意思,之所以不说“结实”而说“严谨”,是因为文章结构不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

二、记叙文开头的艺术表现功能

在基本功能之上,想把一篇文章写好的作者还要考虑为开头添加以下功能——

1、如何吸引读者,激起读者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

常见开头类型是:

(1)以内容、语言形式的新颖来实现——人有猎奇心理,内容全新、形式新颖的开头,自然会引起读者关注。例如开头写的内容大家都没见过或很少见过,例如以诗歌、歌词等语言形式开头。

(2)运用设置悬念的方法——人喜欢被“吊胃口”,作者常常采用:

a、运用提问的方式开头.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什么人愿意撒谎来开头;

b、运用倒叙开头——讲事件的结果或者最精彩的部分和结果放到开头来写。

c、运用对比,凸显“这一个”非常反常的悬念方式开头——我每天回家,家里总是铁将军把门,今天刚上二楼,就发现,我家的门大敞大开着。将“每天”的正常情况和今天的情况进行对比,为人设置的悬念是——今天我家怎么了?

2、如何突出主题

文章开头突出主题,最基本的形式是:运用抒情、议论开头,在确保文章开头点题、总起下文、与结尾呼应——三个基本功能过程中,将主题捎带着阐发出来——也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将揭示文章主题的关键词、关键短语点明了。

例如:《一件珍贵的衬衫》的开头

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这不是一件普通的衬衫。这衬衫,凝聚着敬爱的周总理对工人群众的阶级深情。每当我看到它,周总理那高大光辉的形象就浮现在我的眼前;每当我捧起它,就不由得回想起那激动人心的往事。

红色文字就直接点明了本篇文章的主题。

3、能不能运用写景开头这种形式,增强文章表现上的艺术性,增强表现力

a、借助写景,交代事件发生的环境,运用正衬或反衬,塑造任务形象,突出主题; b、借助写景,交代时间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起因;

c、借助写景,渲染气氛,表达作者的某种心理、情绪或情感;

d、借助写景,借物喻人,塑造人物形象,暗示主题;

e、借助写景,为下文的某个情节的发生发展,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三、课堂总结

分析一篇文章开头的作用,只要您逐条分析了开头的三个基本功能、三个添加功能,有哪项,就把哪项答出来,答案就肯定没问题,这就是记叙文文章开头的作用(作者写作用意、目的、好处)题型的答题方法。

强调:添加功能中的第3点,答题时,要把a、b、c、d、e具体属于哪一种,结合开头内容答出来,不能仅仅答增强文章表现上的艺术性,增强表现力。

记叙文开头作用:1.总领全文,点明主旨。2.为下文作铺垫。3.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4.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开头句段的作用

一、思考角度

1、结构

2、内容

二、作用

结构方面的作用:

1、总领全文

2、引起下文

3、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内容方面的作用:

1、开篇点题.

2、提示文章中心

3、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原因等

4、交代时间发生的环境

5、为下文买下伏笔或者铺垫

6、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三、答法示例:

此段写了什么内(来自:www.hnnSCY.cOm 博文学习 网:人生的意义记述文)容,然后再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

题型示例:

1《像向日葵一样灿烂》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交代事情发生的原因,以及我的心情,为下文做铺垫。

2《陌生的拥抱》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交代时间发生的原因,为下文做铺垫。

3《像一棵树鞠躬》开头几段多出描写专垛,有何表达作用

具体形象地表现榆树生长环境的恶劣,反衬榆树固执顽强的生命力。

4《白苍鹭》开头和结尾两次写到年轻人的口哨声,这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两次口哨声首尾呼应,使文章的结构严谨。

5《美丽的谎言》开头两段似乎与“谎言”无关,可以删除吗?为什么

不能删除,因为这两段交代了妻子患病住院和他们家境不好的情况,为下文写丈夫不得不编织美丽的谎言和我见证他们深沉的爱做铺垫。

6、《我看到了一条河》谈谈你对“我看到了一条河”这个题目的理解

这个题目点明了事情发生的原因和地点,也意在说明“我”找到了一次挑战的机会,看似直白,实则含义深刻。

人生的意义记述文篇二:记叙文人称的作用

记叙文中人称的作用

记叙文的人称,表明作者站的什么角度来记写,使读者读起来有个明确的认识。

比如:“在人生的道路上,父亲只陪我度过了最初的九年,但在我幼小的记忆中,却留下了非常深刻怕画面,清晰到即使在三十二年之后,父亲的音容笑貌仍仿佛在我的眼前。”

第一人称,使文章真实生动,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真实感和亲切感。

记叙文的人称,还有第二人称:你、你们。这样用是因为作者与主人公面对面,一般出现在书信体的文章之中,称呼起来比较亲切,使人如身临其境一般。如:爸爸,你说过,人活着就应该争口气,不管在哪个方面,应该有一技之长,在这个方面没有人能够替代你,那样才能被别人重视,才活得有滋味。

第二人称:与读者形成面对面的交流,亲切自然,便于直抒胸臆。 在记叙文之中,第三人称是相当普遍的。

第三人称:能客观地展示生活,不受时空限制,有利于自由表达。用这种人称不受任何限制,以旁观者的角度出现,写起来比较自由。

人生的意义记述文篇三:一理解的记述文

记叙文阅读理解专题(一)——记叙文中的描写

一、概念界定

(一)按描写角度

(二)按描写内容分为两类

(三)人物描写按描写方法分四种

二、把握描写的作用

(一)常见提型有:

1、文中画线句(或某段画线句)运用了 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是。

2、文中某处运用的 描写,其作用是 (或表现了 )

3、文中某处是人物的 描写,表现了 (的性格特点或精神品

质或心理情感。

4、文中某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

5、文中有多处精彩的描写,请选出你认为最精彩的一处写在下面横线上,并结合语境作

简要赏析(或分析其表达效果)。

6、本文细节描写很精彩(或多处运用了细节描写),请任选一处加以赏析。

7、根据上下文,补充文中某人物的对话或心理活动描写。

(二)解题思路及要点

1、人物描写的作用:①生动的写出了??(人物的某种状态)

1)表现了人物的精神品质。②2)表现了人物 的性格特点。

3)反映了人物的心理或情感

2、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生动的写出了??(环境的某种特征)

1)烘托文中人物的心情。

2)抒发作者的感情。

②3)渲染 的气氛,为下文 作铺垫。

4)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5)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社会背景等。

6)突出表现人物的某种思想感情或精神风貌

【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1) 对于以上几种作用,我们要结合上下文语境,有时甚至要结合全文来分析,答 案可能是其中一种,也可能是其中的几种。

2)分析描写的作用,一定要紧扣文章的中心。

三、实战演练

1、第10段画线句属于下列对其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交代了“我”和三叔抢柳叶儿地时间与地点。b、描绘出早春农村的清晨湿润、清凉、朦胧、宁静的特点。 c、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写“我”抢柳叶儿作铺垫。 d、烘托小小年纪的“我”“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心理。 (2012一模金山区《柳叶儿》24题)

2、第8段画线句属于

(2012一模静安区《好老师是一盏灯》24题)

3、第⑩段划线句是_________描写,其作用是______ ____。 (4分)

(2012二模青浦区《为周庄卖画》22题)

4、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1)

(2) (5分)

(2012二模浦东区《生命》22题)

5、第5段中通过对妈妈半夜里“灯下一针针纳鞋”以及麻绳的“闪、穿”等细节描写,

表现了(1) (2) (2012一模长宁区《履痕》25题)

6、第11段中的两处画线句都运用了 (2012一模宝山区《那些“怪教授”们》24题)

7、第8段中万籁鸣在特定情况下的一笑一哭令人印象深刻,这属于对内容、结构所起的

作用是 (2012一模徐汇区《几次与历史失之交臂》22题)

8、第6段运用了描写方法,其作用是

(1)

(2)

(2012二模上海市b《一个医生的风采》24题)

9、第10段画线句运用了的人物描写方法,表现出父亲 的心理。

(2012二模上海市c《等不到,忘不了》24题)

四、强化训练

阅读《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请你出两道有关描写及其作用的题目,写在下面,两题考察的知识点最好不要重复。注意题目的形式,题干表述要简练明确。在

题目后面自己编制答案并写下来。题目:

1、 2、 答案:1、

2、篇二:第一讲记叙文阅读理解策略指导 爱肯教育个性化辅导教案教学内容:

一、明确记叙文阅读在中考中的要求:

1、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迅速捕捉阅读材料中的重要信息。

2、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领悟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思想感情。

3、把握文章的结构,理清作者的思路。

4、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及作用。

6、领悟探究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形象、情

感、语言,能有自己的体验和评价。

二、记叙文常见考点考点

1、归纳概括

2、记叙顺序

3、文章主题

4、字词句含义

5、语句赏析

6、写作手法

7、描写分析

8、空白描述

9、标题作用

10、修辞方法

11、人物形象分析

12、景物描写作用

13、文章结构

佛山近几年中考记叙文考点小练笔:

1、 整体感知文本内容,能准确把握文本所表达的主要意思(如文章的主旨),把握文本

的基本结构。

附:2013年佛山市中考题《薄暮中的刀锋》第13题 例文:下面哪段文字更适合作为文章的结尾?说说你的理由。(4分) a.我回味着张老师的感叹,在路灯下不停地踱步。我发现,夜色越厚暗,灯光越明亮,

好像能穿透躯壳照进内心。b.我站在昏黄的路灯下,端详着匠人磨好的菜刀,那刀锋闪过一丝光芒,夺人心魄,竟

让人不敢直视。

2、筛选文本的有用信息,能对指定的文本准确地概括其要点。附:2006年佛山市中考题《每月第一个礼拜五》第11题例文:我用指甲刮去玻璃上的凝霜,朝窗外望去,除了大作的狂风和刺骨的雪花,什么

都看不到。没有人敢在这样寒冷的冬夜冒险出去,除非他们别无选择。而我的母亲就是那些

人中的一个。她正在赶往工作地点的途中,去芝加哥城市商业区打扫办公室。问题:1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并说说它的作用。

3、能理解或体味文本中重点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及其表达作用。 附:佛山地区中考模拟题《江南柳》第14题 例文:14、品味句子“一株株柳,长成一首首妖娆的诗。”

4、对文本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结合文本的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

理解,或提出自己的看法。

附:2013佛山中考题《薄暮中的刀锋》第17题 例文:17、匠人拒绝多收两元的行为似乎难以理解,请结合文本内容和你阅读文本获得

的启示,谈谈你的看法。

5、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领悟作品的 内涵,能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

人生的有益启示;对 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有关的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

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表达出自己的体验;初步欣赏作品的写作技巧和艺术特色,品味作品中

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三、阅读指导详解

(一)内容及中心以及故事情节的概括

【考点剖析】

本考点主要考查准确感知并概括文章(段落)的内容,准确感受知、理解文章(段落)

的主题。新课标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本考点重点考查领

悟和概括能力。

【答题技巧】

解答上述题型的基本方法是:先迅速浏览,获得整体印象,同时,可边读边用笔划出文

段中的过渡句、提纲挈领的句子、文章或文段的中心句、总结性的句子;然后迅速阅读题干,

有针对性地锁定答题范围,并迅速提炼出相关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明的可以直接借用中心句

来概括,有的还需要将提炼的信息整合,并用恰当的词语或句子把它表达出来。概括要点时,

尽量摘引原文词句来概括归纳,并注意答题的全面完整。常见考点一:复述故事或概括内容 答题技巧:可按以下方式组织语言:谁(在何时何地)+干什么+结果怎么样,或:什么

(事物)+怎么样。注意表达的准确和简洁。 常见考点二:概括层意(段意)答题技巧:

1、摘句法:找段落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对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

2、概括法:记叙了谁(在何时何地)+干什么+结果怎么样,或:什么(事物)+怎么样

(抒发了什么感情)。

3、叠加法:有些文段有两面三刀个以上的主要内容,把要表达的这些内容组合成句就行。

总的要求:完整、简洁、明确。常见考点三:概括文章主旨答题技巧:

1、掌握概括方法:题目、文章结尾、文中关键词语及抒情议论的句子往往与中心有密切

的关系,可根据这些词句来领会和概括文章主旨。

2、注重格式:本文记叙了(描写了、刻画了)???的故事(事迹、经过等),表现了(赞

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抒

发了作者???的感情。+怎么样(抒发了什么感情)。 常见考点四: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答题技巧:

1、熟练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可以找段落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对中心句进行适当

的删改)

2、根据已有的故事情节的提示概括主要的故事情节。

(二)把握关键词语的深刻含义把握文章中关键词语,对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分析人物性格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关键

词语,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借助上下文去推测、判断语语的含义。 例如:

①“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②“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如果不联系上下文,很难确定这句话的意思,可能误解为指

东京的风光与中国的差不多,或误以为作者指在东京的清国留学生跟国内学生差不多,都盘

辫子。如联系上下文,可知作者来东京控求救国救民之道,而看到清国留学生花开酒地不学

无术的丑态,十分失望,此句正是表达了作者的这种情绪。

(2)试用同义或近义词语替换作比较,理解词语的含义。理解得对不对,还可通过朗读

体味,通过工具书来查证。例如:

“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啊。” ( 提示:理解“慈爱”的含义,可用近义词替换的办法。)

(3)注意句中隐含的意思(即言外之意)。 例如:

“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苦闷。”

(提示:高墙的比喻)

(三)句子赏析的切入点

1、从语言表达上看句子考查句子的语言表达,可以从三个方面看,即是否运用修辞,有无特殊句式,精妙词语

运用等。

①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常见的修辞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

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如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

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

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帮助人们理解。又如排比,把结构相同

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

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用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感情,

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用它叙事写人,能使描写细腻深刻。例句1: 例句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例句2: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地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它一刻

比一刻兴奋,一刻比一刻用劲。

2、 从特殊句式入手赏析。①从句式特点入手赏析

常见的句式特点有:矛盾句、点睛句、结尾句、双重否定句、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等。a.矛盾句:

例句4:“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鲁迅《孔乙己》)b.点睛句:

例句5:“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

的儿子上进” (邹韬奋《我的母亲》) c.结尾句:

例句6:“我做过一个好梦,我们种的水稻,像高梁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

花生那么大。几个朋友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曲志红朱冬菊李斌《袁隆平的“寻梦园”》)另外文中一些警句,议论抒情句也是值得关注的。篇三:记叙文理解题目含义及作用练

习卷

记叙文理解题目含义及作用培优班资料(一)

班级:姓名:听课笔记:

【巩固练习】

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①初二那年,我从家中那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中,看到了一幢幢高耸的大楼直插云

霄,一座座盘旋的立交

桥雄伟壮观,一辆接一辆的小汽车井然有序的穿梭不停,大街上的霓虹灯闪着诱人的光

彩,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②我目瞪口呆,原来城市是这样的美好啊!③年少的我由此陷入了深深的忧伤, ④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 我想,父亲如果是城里人该有多好,

那我也就是城里人了。⑤暑假,几名城里的大学生到我们这座大山里写生,他们背着画夹,

戴着大阳帽,

相关热词搜索:记述 意义 人生 作文 人生励志记述文 记述文500字大全初中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