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评课稿 > 正文
 

第五章前幼儿期学步儿期1-3岁

发布时间:2024-04-25 00:52:13 影响了:

 第五章

 )

 前幼儿期(学步儿期)

 【1 1- -3 3 岁】

 1 .前幼儿期儿童发展的一般特点是什么?

  独立行走能力开始发展;

 言语能力开始发展;

 词的思维开始发展,但动作思维的特点仍十分突出;

 出现最初、最原始的游戏活动;

 开始对事物的性质进行最初步的综合和概括,但抽象性和预见性还很差;

 自我意识开始发展; ? 此时儿童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什么都要“自己来”,因此前幼儿期也常被称作“第一反抗期”。

 2 .什么是第二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使心理活动的特征发生何种变化? ? 第二信号系统:建立在词语(第二信号,即信号之信号)基础上的条件反射系统,称为第二信号系统。

 ? 第二信号系统是在第一信号系统的基础上,在跟成人不断进行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8m 以前):

 具体刺激 → 具体反应;

 第二阶段(8-12m):

  词的刺激 → 具体反应;

 第三阶段(12-18m):

 具体刺激 → 词的反应;

 第四阶段(18m 以后):词的刺激 → 词的反应。

 ? 第二信号系统给心理活动带来了新的原则:间接性、概括性、随意性

 3 .前幼儿期儿童的活动主要包括哪几类?

 1、基本生活活动 ? 独立进食、入厕、穿脱衣服等用来满足自己的基本生理需要的活动。

 ? 简单的家务劳动(如:为父母递送物品等)。

 2、 游戏活动——模仿性游戏 ? 前幼儿期儿童的游戏活动主要就是模仿性游戏。这时期的儿童,因其表征能力的初步获得,在基本生活活动发展的基础上,开始在简单的摆弄物品的动作中再现自己的生活经验,模仿性游戏因此就诞生了。模仿性游戏的特点是简短、单一、想象贫乏、不稳定、独自进行。

 4 .请说明基本生活活动对于前幼儿期儿童心理发展的 促进作用。

 ? 儿童通过独立进食、入厕、穿脱衣服等基本生活活动,锻炼了动作技能;增进了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能够自己满足自己的基本生理需要,从而促进了自主性的发展。

 ? 儿童通过简单的家务劳动(为父母递送物品等),还能促进其社会关系的发展,使其萌生自我的社会价值意识和责任感。

 ? 总之,基本生活活动有利于儿童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儿童行为的计划性、条理性和自控能力。

 5. . 什么是游戏?游戏的特点是什么?前幼儿期儿童的游戏有何特点?

 游戏:

 自发进行的,没有任何外在目的的,令人愉快的活动。可以根据活动的目的(而不是活动的内容)区分游戏与学习或工作。

 游戏的特点:

 游戏的出现需要儿童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心理表征能力,以及相应的游戏材料。

 首先,游戏具有社会性,它是人的社会活动的一种初级模拟形式,反映了儿童周围的社会生活。儿童在与成人的交往中,渴望参与成人的一些活动,可是又受到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游戏恰恰解决了这一矛盾。

 其次,游戏是想象与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结合,它不是社会生活的简单翻版。儿童在游戏中既能利用假想情境自由地从事自己向往的各种活动(如过家家,打针等),又不受真实生活中许多条件的限制(如体力,技能,工具等),既可以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又能真实再现和体验成人生活中的感受以及人际关系,认识周围的各种事物。

 此外,游戏是儿童主动参与的,伴有愉悦体验的活动,它既不象劳动那样要求创造财富,又不像学习那样具有强制的义务性,因而深受儿童喜爱。

 前幼儿期儿童游戏的特点:

 前幼儿期儿童的游戏活动主要由模仿性游戏构成。模仿性游戏的特点是简短、单一、想象贫乏、不稳定、独自进行。

 6 .前幼儿期游戏的特点所反映的儿童心理的特点是什么?

  感知觉经验少,表象贫乏;

  注意是不随意性的,且只注意主要的刺激或特征;

  思维的计划性和预见性差;

  社会技能差。

 7 .前幼儿期儿童游戏的发展特点是什么?

 从喜欢用实物到喜欢用逼真玩具,再发展到喜欢一物代替另一物进行游戏;

 从以自己为施事(agent)发展到以他物(洋娃娃等)为施事(如让洋娃娃自己吃饭、盖被等)进行游戏。前者为机能性游戏,后者则为假扮游戏(pretend play)。

  【 这种特点反映了什么?】

  模仿性游戏发展的这一特征反映了儿童表象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细的发展过程。

 8 .前幼儿期儿童语音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 语音错误较多:

 有很多音位是儿童无法发出的,因此他们用省略或替换的方法来发音。例如,stomach——tummy;椅子——椅 ji ;

 ? 语音知觉能力发展较好:

 很多不能发出的语音儿童却能够正确分辨。例如,/儿童:要 hui-ji(飞机)。/ / 妈妈:哦,你要 hui-ji。/ /儿童:不是 hui-ji,是 hui-ji。/

 ? 音位增加速度非常快:

 到 4 岁左右儿童基本掌握了本民族语音,这时期是语音发展的敏感期。有人认为,错过了这个阶段,儿童学习一种语言就总是带有外国人的口音。(对移民家庭的观察确实支持了这种观点:2 岁和 5 岁的韩国儿童学习汉语的情况有显著的区别,2 岁儿童又快又好,而 5 岁儿童明显落后。)

 9 .前幼儿期儿童词汇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 实词比虚词掌握得较早、较多、较好; 到 3 岁左右时儿童只掌握了一小部分虚词(都、还、就、可是……)。

 ? 在实词中,儿童最先掌握名词,其次是动词,然后才是形容词和副词。量词和数词最晚掌握。

 ? 3 岁左右的儿童掌握了少数量词,而对数词的掌握基本处在笼统的阶段,或仅能模仿成人使用数词,但往往出错。

 ? 这说明前幼儿期儿童言语发展是从具体、整体的词向抽象、分析的词发展,这反映了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10 .什么是基本水平概念、上位概念和 下位概念?儿童掌握这几类概念的规律是什么?

 是名词概念中的三个水平。

  基本水平概念:

 如“狗、汽车、桌子、花”等中等抽象性的词,儿童最先掌握这些词。

  上位概念:

 如“动物、交通工具、家具、植物”等抽象性较高的词,儿童较晚掌握这些词。

  下位概念:

 如“沙皮狗、敞篷车、书桌、玫瑰花”等抽象性较低的词,儿童掌握这些词的时间也较晚。

 11 .什么叫“外延扩大”和“外延缩小”? 试分析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

 ? 儿童在言语过程中常常出现名词使用不当的情况,一种情形是“外延扩大” (over-extension)

 ,另一种为“外延缩小”(under-extension)。

 ? 儿童有时会将马、牛、骡子等统称为“马”,这种现象称为“外延扩大”。

 ? 有时,儿童则只将他家的猫称为“猫猫”,认为别的猫不是“猫”,这种现象称为“外延缩小”。

 ? 外延缩小的现象较少能观察到,这是一种被动型语义错误;而外延扩大的现象相对来说就比较多,因为它是一种主动型错误。

 ? 造成这两种现象的原因:

 一是儿童由于抽象思维还没有很好发展起来,掌握概念的本质特征时存在困难;

  二是儿童通过隐喻的方法来使用已经掌握的词,以达到交流的目的。比如,将天上的圆月亮称作“皮球”

 三是儿童词汇量有限,为了实现交流的目的,故借用了相似的词语,实际上他们知道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例如,将“蝙蝠”称作“鸟”。

 ? 这类现象在词汇发展早期时而出现,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少。

 12 .什么是“名词优先”现象? 试 说明其产生的原因。

 ? “名词优先”现象:

  名词的发展要比动词早。例如,1 岁半以前儿童掌握的 50 个左右的词中,名词最多,动词只有很少几个。

  ? 原因:Gentner 的“自然划分”假说; ? “自然划分”假说认为:

 名词所指称的对象在知觉上具有完整性、排他性和明确的边界,名词概念的内涵清晰而明确;

 而动词所指称的对象往往是一个过程或一种关系,在知觉上缺乏明确的起止边界、或内涵的清晰性,因此动词比名词更难于掌握。

 ? 尽管名词发展普遍早于动词及其它词类的发展,但在不同文化或语言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仅仅用概念特性的区别来解释名词发展优于动词发展是不充分的。

 ? 有研究者认为,成人使用词汇的风格是影响儿童掌握不同词类的一个因素。也有研究者认为,汉语动词比英语动词更形象具体,因此掌握起来更容易。

 ? 综上所述,概念特性、语言环境以及语言特性均可能是影响儿童掌握词汇的因素。

 13 .前幼儿期儿童代词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儿童最先掌握的是代词中的“特称词”,如自己的名字、妈妈、爸爸等,然后才掌握“泛称词”。如,1 岁多时,儿童用自己的名字来称呼自己;2 岁后才开始掌握“我”,能够用“我”称呼自己;又如,儿童最初是在具体形象水平上掌握“妈妈、爸爸”等词的,他将“妈妈”一词等同于自己的妈妈,以后才懂得“妈妈”可以指代其他人,词的外延因此而得以扩大。

 儿童在掌握泛称代词之初存在“代词颠倒”现象,将“你”理解为自己,“我”理解为对方。“代词颠倒”等现象说明前幼儿期儿童的思维概括性低,自我中心性较突出。2 岁以后儿童才能正确掌握“你、我、他”等代词。

 14 .前幼儿期儿童空间方位词的发展特点是什么?反映了怎样的心理特点?

 儿童掌握空间方位词是按 “上下、前后、左右”等成对方位词的顺序。在前幼儿期儿童掌握了“上下、前后”,但还不能掌握“左右”。

  儿童是以自我为参照来掌握方位词的。由于左右的对称性以及相对性,儿童掌握“左右”方位词最为困难。反映了儿童的自我中心性。

 15 .什么叫“单词句”“电报句”“妈妈语”?其形成原因是什么?

 单词句:

 儿童说话时,用一个词来代表一个句子的意思,在特定情境中表达想要表达的内容。

 特点为:单音重复、一词多义、以音代词。

  电报句:

 电报句形式大体出现在多词句时期,此时的学步儿经常会说出一些不完整的双词句或简单句,有时这些句子的顺序还是错误的,如:“摩托车要”,这些句子被叫作电报句。对这种句子的确切含义,还要依据说话时的情景才能作出判断。有研究称电报句中动词加名词的结构最多。

 妈妈语(motherese):又被称作儿童指向语言(child directed speech, CDS)或是成人对儿童的语言(adult to child speech, A-C);

  妈妈语可定义为:与年龄较小的孩子们说话时所用的那种独特的言语形式。其独特之处体现在语言的四个主要方面;音位:音调高、语速慢、语调夸张;句法:句子短小、中规中矩、基本没有从句;语义:词汇量有限、“婴儿话”的词、主要指称眼前的东西;语用:使用更能吸引注意的方法、重复儿童的话、提问更多。

 【 讲义里面原文:音频升高、单音重复、简化】。

 16 .前幼儿期儿童语言沟通功能具有何种特点?反映了怎样的心理发展水平? 特点:

 ? 言语是断断续续的、不完整的,需要成人结合当时的情境和上下文才能较好理解; ? 言语跳跃性大,需要成人提问和解释来引导儿童言语的进行; ? 言语总是和他当时的活动密切结合在一起。

 ? 情境性、活动性是此时儿童言语的特点。

 ? 此时儿童也初步发展出一些语用技能,例如:轮流说话,对他人言语表情的认知等。但儿童还不能针对对方的特点调整自己的言语。

 心理发展水平:

 ? 具有的词汇量少;

 记忆、分类、表征能力差;

 认知方式上有很大的感知运动成分,但前运算成分开始发展;

 自我中心性强。

 17 .语言的调节功能是何时开始发展起来的?其最初表现是什么?

 前幼儿期。

 最初表现为儿童模仿成人用出声的言语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如:“我现在就去拿”,“我现在搭积木”等。但这时儿童的言语调节还不是语义性的,因此行为带有很大的冲动性,如在实验室按键实验中,当负刺激出现,要求儿童说“别按”,不但不能有效地抑制儿童的反应,反而促使儿童做出更多的“按”的错误反应。

 18 .语言发展对心理发展具有怎样的促进作用?试举例说明。

 ? 言语的概括性使儿童认识事物的抽象属性成为可能,言语发展为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准备好了条件。

 ? 言语作为人际互动的工具,使儿童的心理活动与社会环境产生了同步性,可以更好地接受他人的影响;同时也为儿童调节自我心理活动提供了工具。

 ? 言语的发展使儿童可能将自我作为客体加以认识,从而促进了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19 .视听觉的发展有何年龄特征?

 在前幼儿期,由于神经系统日渐成熟,同时由于言语成为儿童与成人沟通的一个重要手段,儿童更多依赖视觉和听觉来维持与他人的联系,所以儿童的视觉和听觉在此期间得到迅速发展。到 3 岁左右,视觉和听觉成为儿童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其重要性超过了触觉的作用。婴儿期已获得的视听能力,在前幼儿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改善。

 在视觉方面,儿童开始能够正确地辨别各种基本颜色,但是对一些混合色和色度不同的同一类颜色还不能很好的辨别。在儿童学习辨别各种颜色的时候,词、言语起着重大的作用,儿童借助于词就能更好地区别各种不同的颜色。

 在听觉方面,由于言语的发展,儿童就能够更好地辨别语音,例如音强、音调等等。

 总之,前幼儿期儿童视听觉发展的主要特征是视听觉过程开始在两种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的基础上进行,不过第一信号系统仍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20 .以观察、注意、记忆和思维发展为例,说明前幼儿期儿童心理活动的特点。

 观察: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的知觉活动。观察是受言语调节的知觉过程。

  在前幼儿期,随着言语的产生,儿童的知觉活动开始受成人言语的调控,最初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产生了。前幼儿期儿童的观察活动表现为:根据成人的指令从一堆物品中找出某个物品、发现物品的缺陷等等。

 总的来看,前幼儿期儿童的观察正处于萌芽期,仍是非常肤浅和缺乏系统性的观察。

  注意:

 在视觉任务中,给儿童呈现一系列刺激对,要儿童记住其中一个刺激,忽视另一个无关刺激。结果发现,前幼儿期儿童往往记住很多无关刺激;随着年龄增大,儿童对无关刺激的记忆越来越少。

 在双听实验中,让儿童的双耳分别听男声和女声说话内容,要求他记住某一个声音所说的内容。结果发现,前幼儿期儿童记住很多与指导语要求不一致的内容。随年龄增长,这种现象越来越不明显。

 以上实验说明,前幼儿期儿童注意的有意性(或选择性)虽有一定发展,但还是很差。

 此时儿童注意的稳定性也有所发展,从婴儿时只能维持几分钟的注意发展到此时能够维持十几分钟乃至二十几分钟的注意。

 此时儿童注意的广度和分配性都还很差,这是由儿童的感知经验少、思维水平低、大部分心理过程都需要儿童付出很大的努力等特点而造成的。

  记忆:

 在前幼儿期,儿童形成了表象记忆和语词记忆,表现为儿童能够进行延迟模仿、假扮游戏和绘画,可以用语言来称呼不在眼前的人和物。

 由于神经系统的成熟,从记忆保持时间来看,前幼儿期儿童的长时记忆有了一定发展,儿童的记忆可以保持一年以上了。

 从记忆提取方式来看,前幼儿期儿童出现了再现记忆 ,他们能够在没有直接线索的情况下回忆起过去的生活事件。

 研究表明,前幼儿期儿童已有一些简单的记忆策略,但诸如“复述、组织、精细化”等更为高级的策略尚未发展起来。

  思维:

 皮亚杰将 2-6、7 岁称为“前运算阶段”,他认为此阶段思维的特点是形成了象征性机能,获得了“客体永存”概念;但由于没有形成运算格式,所以儿童没有掌握守恒概念,不具备观点采择能力。

 象征性机能在行为上表现为延迟模仿、装扮游戏、儿童绘画、心理表象和用语言来称呼不在眼前的人与物等现象。

 象征性机能是儿童的动作及相应感知觉内化的产物。

 象征性机能的产生是儿童认知发展上的“哥白尼革命”。皮亚杰称之为“去自我中心”或“去中心化”。

  其它理论观点:

 前幼儿期儿童的思维是“知觉行动性思维”。

  婴儿期的思维是动作思维。进入前幼儿期后,表象思维和词的思维开始产生,但由于表象和词语贫乏、词语的概括水平低,所以此时儿童的思维中还保留着很大的动作成分。此时儿童的思维总是与当前的情境以及儿童自身的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种思维称作“直觉行动性思维”。例如:儿童绘画;问题解决;

  21 .什么是“象征性功能”?象征性功能在行为上的表现有哪些?

 象征性功能是儿童的动作及相应感知觉内化的产物;是儿童运用符号去代表或表征客体的能力。符号的例子有:语言、心理表象、动作姿势等等。

 象征性功能在行为上表现为延迟模仿、装扮游戏、儿童绘画、心理表象和用语言来称呼不在眼前的人与物等现象。

 22 .什么是“直觉行动性思维”?

 进入前幼儿期后,表象思维和词的思维开始产生,但由于表象和词语贫乏、词语的概括水平低,所以此时儿童的思维中还保留着很大的动作成分。此时儿童的思维总是与当前的情境以及儿童自身的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种思维称作“直觉行动性思维”。例如:儿童绘画;问题解决;

 其特点是:思维与当时的情境及儿童自身的活动密切结合在一起。这是一种缺乏计划性和预见性的思维。

 直觉行动性思维是从完全受环境制约的动作思维向独立的表象思维和言语思维过渡的一种中间形式。

 23 .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特点是什么?

 皮亚杰认为此阶段思维的特点是形成了象征性机能,获得了“客体永存”概念;但由于没有形成运算格式,所以儿童没有掌握守恒概念,不具备观点采择能力。

 24 .前幼儿期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导致这些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进入前幼儿期后,较为稳定和深刻的、与高级心理需要(关怀、赞赏、交往等)相联系的情感就发展起来了,同情心、自豪感和道德感初步地发展起来。儿童的情绪和情感比婴儿期更分化了。前幼儿期儿童的情绪开始能够受成人言语的调节,儿童也开始模仿成人用言语来调节自己的情绪。但总的来说,此时的情绪仍然是以冲动性和情境性为主,情境一改变,情绪马上改变。破涕为笑的情形是非常常见的。另外,这一时期儿童的“发脾气”现象也是较常见的。这种现象反映了此时儿童对情绪的控制力比较差。由于儿童发脾气而使父母让步,

 儿童的需要得到满足,因而发脾气行为进一步得到巩固。

 导致这些变化的因素有:儿童生活经验的增加,以及认知能力的发展。

 25 .以研究为例,说明早期情绪情感剥夺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对孤儿院等慈善机构中的儿童的追踪研究:

 在这些机构中,人手不足,人员流动性大,儿童往往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地方,没有玩具,没有社会交往。这些儿童长大后很退缩,对挫折的承受力很低,很容易抑郁,对人的依赖性很强,较难建立一种成熟的、平等的、稳定的人际关系;他们发生行为问题的比率也较高。

 H. Harlow 等人将幼猴隔离喂养 3 个月后放回猴群:

 发现这种猴子的社会性行为遭到了破坏。它不接近别的猴子,别的猴子接近它时它往往退缩,不然就加以攻击。它的性行为等往往也遭到破坏。

 这些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早期社会交往和情绪、情感的健康发展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观点。佛洛伊德、鲍尔比等人都持有这样的观点。

 但早期消极经验的影响是否是宿命式的?近期的一些研究表明,有些儿童尽管经历了非常悲惨的幼年,但成年后的心理仍然非常健康强大。因此,一种新的观点认为,人是具有弹性的生物,他具有修复创伤的内在机能。对个体发展造成灾难性影响的不仅仅是早期的消极经验,更重要的是造成这种消极经验的环境模式的持续存在。

 26 .什么是“自我觉知”?影响自我觉知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自我觉知的发展在行为上有何表现?

 自我觉知:

 自我觉知是指对自我存在的觉知,也即儿童能够将自己作为客体来认识,能够认识到自我与外界环境的关系等能力。

  影响因素:

 动作:

 自我觉知是随着儿童动作的发展而产生的。在直立行走和手的工具动作中,儿童认识到自己的动作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体验到自己的力量,认识到自己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就促使儿童将自我与环境中的他物区分开,从而促使自我觉知得以产生。

 言语:

 言语发展是促使自我觉知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通过呼名,通过掌握人称代词“你、我、他”和“你的、我的、他的”等物主代词,通过语言对他人所产生的影响,儿童的自我觉知更为明确、迅速地发展起来。言语在自我觉知的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在前幼儿期,儿童自我觉知的产生和发展表现在行为的各个方面:

 (1)命令他人;(2)镜像再认;(3)自我描述;(4)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的掌握; (5)所有权意识;(6)共情等等。

 27 .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什么影响?

 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使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了主观能动性,它使儿童心理发展不再仅仅是受物质运动规律的制约,而更要受精神运动的辨证规律的制约。它是个体心理结构中的调控性成分,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8 .家庭社会化的渠道有哪些?

 家庭社会化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父母主要通过塑造(shaping)、模塑(modeling)和说理等机制来使儿童懂得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

 在塑造(shaping)过程中,父母常常通过运用表扬、奖赏、批评、体罚、冷淡、表示失望和威胁不再爱孩子来巩固好的行为,消除不良行为。

 29 .父母教养方式存在哪些类型或维度?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心理发展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试举例说明。

 Baumrind 等人将儿童分为三种主要的类型,与之对应的有三种父母教养方式:

 三种类型的孩子:

  1. 适应性强,容易克服消极情绪,对人友好,善于自我控制,独立性强。

  2. 消极情绪占主导,对人对事常常不满,社会性退缩。

  3. 缺乏自我控制,独立性差,依赖性强。

  对应的三种教养方式:

 1. 权威型(authoritative):对孩子实施控制,但常进行交流,用说理方式帮助孩子理解规则,对孩子的正当要求予以满足。

  2. 独裁型(authoritarian):对孩子实施严格的控制,甚至是不合时宜的控制,很少与孩子进行情感和思想沟通,常进行体罚。

  3. 溺爱-纵容型(indulgent-permissive):对孩子无要求和约束,满足孩子的一切需要,很少讲道理或惩罚。

  后来的研究者将父母教养方式归纳为两个维度:控制与情感关注。

 这样就构成了四种父母教养方式。

  父母控制 情感关注情感关注 权威型 溺爱-纵容型 独裁型 冷漠-疏远型

 现在人们认为,父母教养方式在“控制”与“情感关注”这两个维度上连续变化,从而构成多种父母教养方式。

 理想的父母教养方式应该是在两个维度上都处于适当的位置。

 30 .为什么会存在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

 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父母关于养育儿童的信仰以及父母对儿童能力的判断是两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相信儿童与成人是平等的、儿童可以通过自己的探索来掌握各种知识和行为规范的那些父母更容易采用纵容型教养方式;而相信儿童一无所知,儿童的本分是服从的那些父母更容易采用独裁型教养方式。

相关热词搜索:学步 第五章 幼儿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