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说课稿 > 正文
 

草船借箭说课稿

发布时间:2024-04-19 15:58:01 影响了:

下面是博文学习网小编为你分享的草船借箭说课稿,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希望大家会喜欢。同时也希望给你们带来一些参考的作用,如果喜欢就请继续关注我们博文学习网(www.hnnscy.com)的后续更新吧!

草船借箭说课稿篇一:草船借箭说课稿(2)

《草 船 借 箭》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好! 今天我说的是《草船借箭》这一课。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第十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相关情节改写而成。故事发生在东汉未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当时曹操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孙权和刘备联合起来抵抗曹操。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课文写了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十天造十万支箭,以此迫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算计,表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才智过人。课文结构严谨,以“借”为主线,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文中人物形象性格鲜明。通过引导学生品读,体会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为学生打开学习古典名著的大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学习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对高学段阅读名著的要求,结合本专题(中国古典名著)的特点,我设定以下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语。

2、有感亲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重难点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对故事情节的了解,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而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教学难点为:抓住课文中人物的对话,感受人物的特点。

三、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以此深化理解课文,突出人物形象,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新课标》指出: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逐步培养学生探究阅读能力。学法主要以品读为主,采用想一想,演一演,议一议,说一说的形式使学生形成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创新意识的语文综合素质。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四、教学程序

为达到教学目的,本课我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初步感知全文内容,自学生字,自主理解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第二课时,重点探究草船借箭的经过,也就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方面;讨论解疑,弄清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角色朗读,体会人物内心。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第二课时的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以下四大环节: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鉴于学生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已经了解了课文的大意,知道草船借箭的前

因后果。我用《三国演义》主题曲导入课题(出示课题:草船借箭),抓住课题中关键字“借”析题。(谁向谁借箭?为什么借箭?借到箭没有?)通过问题的引入既复习了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又引出“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引导学生思考:是诸葛亮的什么让周瑜自叹不如的呢?(神机妙算 课件出示)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呢? (播放多媒体课件)

我希望用这样的导入,引导学生对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探究欲望,激发他们对借箭过程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为“渴望学”,从而为学习下文打下了基础。

(二)研读课文,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1、在这个环节中我以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为主线,组织教学。

(1)、让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2)划出与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

(3)小组合作、探究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全班交流,在交流中鼓励学生结合对关键词句的理解,有个性地感受人物形象。

2、感悟人物形象 随着学生的探究,我着重引导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1)诸葛亮知天文 。 通过学生反复品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楚。”“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引导学生感悟出诸葛亮在三天前就已经算好天气,不是巧合,而是他善于观察,预测准确。体会他的胸有成竹,即诸葛亮善识天文。(课件出示:识天文)

(2)、认识诸葛亮识人心。 这部分内容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品读感悟。

A、知周瑜心: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品读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以及诸葛亮给鲁肃说的话。感悟出诸葛亮神机妙算识周瑜。(课件:知周瑜心 心胸狭窄)

B、知鲁肃人:诸葛亮要鲁肃别把这事告诉周瑜结果怎样?(引导学生找出相关句子和重点词语“果然”),反复读: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引导学生感悟“果然”一词与诸葛亮所预料完全相符,说明诸葛亮深知鲁肃的为人。(出示课件:知鲁肃人 忠厚、守信)

C、知曹操性:指导学生找出相关句子品读:“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同时设计以下问题:

a、他为什么不敢派兵? b、曹操听到擂鼓声,呐喊声怎样做的?引导学生体会出曹操的说法和做法与诸葛亮预料的一一相符,之所料得如此准,是因为他深知曹操生性多疑的性格。(课件:知曹操性 多疑)

D、通过学生反复品读“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 ,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得出课文中对诸葛亮的描写有十一处之多,唯有诸葛亮这一笑,含义深刻。既笑自己神机妙算,是自负的笑;又笑曹操不敢出兵,是一种嘲讽的笑;还笑周瑜自不量力,这是自信的笑,胜利的笑;更笑鲁肃的忠厚老实,不知底细,这是幽默、宽厚的笑。

(3)、认识诸葛亮通晓地利

引导学生从诸葛亮布置船队准备借箭开始探讨;再分析“顺风顺水”、“一字排开”、船头船尾朝向、“逼近”等重点词句,体会诸葛亮的考虑周密,巧妙安排以及算准借箭的地理位置。(出示晓地利的课件:晓地利)

(4)小结

通过借箭经过,我们看到诸葛亮知周瑜心,知鲁肃人,知曹操性,即知人心,他预料四更时刻大雾弥漫,应称识天文,他更会利用顺风顺水应赞为晓地利,再加上他周密安排,巧妙部署,使得草船借箭成功。因为诸葛亮 “神机妙算”,所以周瑜最后也自叹不如。

(三)、读一读,演一演,加深理解人物的内心。 课文中人物对话特别多,特别是第二自然段,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特别能反应他们的特点。在教学时,我先设计分角色朗读,进入情景,揣摩内心,加深理解;再边读边演,感悟人物特点。最后通过理解课文周瑜的一句话: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进行理解延伸,到底周瑜哪里比不上诸葛亮?设计此问题,不仅对全文进行总结,而且对人物进行对比,对《三国》内容进行延伸。

(四)、拓展延伸,回归主题

有借必有还,借的箭到底有没有还,怎样还的?欲知后事,请利用课外时间,读《诸葛亮全传》、《三国演义》第46回。

设计此环节,旨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

五:板书设计

19草船借箭

诸葛亮 :神机妙算 周瑜:自叹不如

识天文

知人心

晓地理

这节课的板书,较简单明了然,抓住知人心、识天文、晓地理三个方面体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突出文章的重点内容,又反映文章的中心,让学生一目了,但是从版面来看,不够工整,还望专家指导!

草船借箭说课稿篇二:草船借箭说课稿

《草船借箭》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上午好,我是()号考生。我说课的课题是《草船借箭》,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

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大板块进行说课。

首先、说教材

《草船借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组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的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故事是东汉末年,

孙权、刘备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课文写了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十天造

十万支箭,以此迫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算计,表

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才智过人。 根据新课标中第三学段的目标要求,结合本组教材特

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推却、都督、迟延、探听、幔子、私自、调度、水寨、擂鼓、呐喊、支援、丞相、军令状、自有妙用、神机妙算”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为了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把引导学生阅读第一则故事,从人物的言行中感受人蔺相如的

机智勇敢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则是揣摩人物情感变化。 说教法与学法(解析完教材,确定完目标及重难点,下面我将说说教法与学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

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及五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在教学中主要通

过朗读帮助理解,并适当地结合课文内容播放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从视觉上感知理解。

在学法上我将根据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

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来指导学生采用“读——思——议——练”的方法,在自主、合作的

学习氛围中朗读、思考、交流、练习,从而解读课文,感悟课文。

说教学过程

研究教法和学法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的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

步,本课时教学过程我将按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上课伊始,我将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可电视吗?接着利用多媒体播放三国演义的电视短

片,学生欣赏后我问,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吗?课件出示有关历史背景:

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相互讨伐。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率领八十万

大军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共同抵抗曹操。刘备派了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协助作

战,草船借箭的故事便发生在这个时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国演义》,走进这个精

彩的故事。出示课题19. 《草船借箭》。学生齐读,并提醒学生注意箭字不要写成了利刀

旁的剑。这样一开始就让学明确学习目的,学生就有了学习的方向。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除了扫清文字障碍,还要对课文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训练学生的

整体思维能力。从全局出发了解全貌,把握文章的脉络,体现“挚领一顿,百毛皆顺”的教

学思想。

首先,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教师检查:注意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写准字形。如,

擂”,应读léi,不能读lèi;“丞”,读chéng,不能读céng; “忌”的上面是“己”不是“已”;

“延”要注意与“廷”区别;“援”的右边不要写成了爱;并让学生当堂练写三遍。对于文中一些

难解的字词,我会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自行解决,如妒忌、神机妙算等。 在疏通完文字之后,我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想一想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结果是

怎样的。起因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让他造10万支箭。结果诸葛亮按期交箭。经过除

了借箭,还写了为借箭做准备。

接着让学生连起来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学生说。顺势引导,今后我们

学习课文就可以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来概括主要

通过这一环节的梳理,为下文细读文本打好基础。 环节三、细读课文,深入领悟

在这一环节,我将重点指导学生学习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能表现

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语句并划出来多读几遍同桌交流体会。接着课件出示以下重点句子:

1.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引导学生明白诸葛亮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

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而且预测准确,正因为大雾漫天,面对面都看不清,诸葛亮的妙计才

得以实施。“接着,我还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是不是碰巧遇上大雾天气呢?我请同学们结

合上文说一说,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观的渗透。诸葛亮不是神,不

是能掐会算,而是凭着对事物的观察,进行推理预测(识天文)。让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

渗透中培养正确的是价值观。

2、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

一边大声呐喊。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引导学生体会一字儿摆开的用意是为了出其不意,船的阵式发生变化是突出诸葛

亮部署周密。这说明诸葛亮不仅有丰富的天文知识还有高超的军事指挥能力。

3、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抓住“笑着、一定、只管”有机展开。诸葛亮会怎样地笑着说呢? (课件出示句式练习)诸葛亮—— 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

草船借箭说课稿

了就回去。在练习中体会诸葛亮的自信,他的这份自信源于他知人心。

环节四:课堂小结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他知人心,通天文、识地理,懂阵法。课文中还有一些句子能够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我将让学生一一找出来,让他们试着读,比赛读,全班齐读,在读中悟情,悟义,悟理。最后课件出示诸葛亮的话“凡为将者,不通天文,不识地理,不晓军情,不明阵图,乃庸才也”。

环节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运用这节课学到的方法分析课文中其他三个人的性格特征。 最后,说板书设计

19.草船借箭

知人心

诸葛亮通天文 神机妙算

识地理

懂阵法

好的板书是一份微型教案,我的板书主要抓住诸葛亮知人心,通天文、识地理,懂阵法来突出他神机妙算。

这样的板书简洁明了的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便于学生理解。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恳请各位老师批评与指正,谢谢!

草船借箭说课稿篇三:19草船借箭说课稿

《19、草船借箭》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组的一篇课文《草船借箭》。《草船借

箭》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

改写的。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当时

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

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

的时候发生的。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

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

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足智多谋、才智超群。

课文结构严谨。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先写了草船

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

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箭如期如数交付周瑜,周瑜自叹不如。故事的起因、经

过、结果叙述得清清楚楚。不仅如此,文中的许多内容还前后呼应,如,结尾与

开头照应。这样严谨的结构,大大增强了故事的完整性和严密性。

文中塑造了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妒贤忌能的周瑜,此外,文中还忠厚守信的

鲁肃、多疑谨慎的曹操等人物形象。鲜明的人物形象,更增添了故事的吸引力,

这是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根据以上这些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

学目标和重难点:

2、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都督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对故事情节的了解,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而体验

阅读名著的乐趣。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和学法是交融、交织的整体,因为教的过程就是学生学的过程。感受人

物形象是本文的重点,我采用演绎的方法,感受诸葛亮的形象。抓住“神机妙算”

一词进行研读:你从哪里感受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教师在学生研读中穿针引

线,通过教师的精当的点拨来深化研读。

本文人物对话较多,教学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为主,进入情境,揣摩内心,

加深理解。在议议、读读、评评、演演中,让文中人物的形象在学生头脑里立起

来,丰满起来,鲜活起来。

三、课前准备

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三国的故事读一读,或者听人讲一讲三国的故事,以帮

助学生感知“三国”这段历史,为理解课文做准备。

四、说教学设想

本课我分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知道故事内容。第

二课时:从知人心、识天气、晓地理三个方面去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下面我

详细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本课时我分三步进行。

第一环节:自读自悟,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师:有人说,诸葛亮是谋略的大师,因为他运筹帷幄之间,决胜于千里之外;有

人说,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因为他足智多谋,胸有成竹,神机妙算。那就请大

家找出文章中能充分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地方并读书体会。

学生自主学习后,从“知人心”“识天气”“晓地理”三个方面去感受诸葛亮的神

机妙算。

(一)感受诸葛亮“知人心”的智慧。

1. 学习“知周瑜”。

(1) 研读诸葛亮与周瑜的对话。

“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用弓箭最好!”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等对话

从这些对话中感受到周瑜和诸葛亮的什么性格?(体会周瑜的阴险狡猾,体会诸

葛亮的从容镇定、胸有成竹。)

(2)读“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体会诸葛亮知周瑜心。

2.学习“知鲁肃”。

(1)我问学生:诸葛亮要鲁肃别把借船之事告诉周瑜,结果怎样?

(2)学生很快地找出这个句子: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

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我接着问:果然是什么意思?(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从“果然”一词体会:正因为诸葛亮知道鲁肃为人忠实、守信,所以才敢对其委

以重任而不至于禀报周瑜,可见诸葛亮知鲁肃的为人。

3、学习“知曹操”。

(1)引导学生将以下两句话联系起来,感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

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

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

引导学生感悟诸葛亮的笑:同学们,你觉得诸葛亮这是怎样的一笑?

宽容的一笑——笑鲁肃,老实胆小,没什么好担心的。

轻蔑的一笑。——笑曹操,生性多疑,雾这么大,不敢应战。

喜悦的一笑——笑周瑜,阴谋失败,必然心服口服。

自信的一笑——笑自己,神机妙算,稳操胜券。??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

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

他们近前。”

两句联系,体会诸葛亮“知曹操”,神机妙算。

(二)感受诸葛亮“识天气”的智慧。

1、研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对面都看不清”。

(1)引导学生用疑惑的语气,读出鲁肃的感情。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

出来怎么办?”

(2)体会诸葛亮看到大雾时的心情,读出喜悦的语气。诸葛亮笑着说:“雾

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3)大雾与借箭有何关系?让学生体会交流。

2、联系上面所读“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

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思考:

(1)诸葛亮是随机决定第三天四更时出发的吗?(不是,是三天之前立军

令状时就决定了。)

(2)早在三天前,诸葛亮就预测到三天后有一场成就他借箭的漫天大雾,

这要归功于他“识天气”的智慧。(板书:识天气)

(三)感受诸葛亮“晓地理”的智慧。

你从哪里看出诸葛亮“晓地理”的智慧

1.诸葛亮为什么先叫船头朝西,后又船头朝东,还要“一”字排开?

便于受箭、船身平衡、顺风顺水、便于返回。

2.从“顺风顺水”中你发现了什么?

感受诸葛亮知晓地理位置、料事如神的智慧。(板书:晓地理)

3.草船借箭的结果怎样?(三天借箭十万多支)

诸葛亮在跟周瑜立下军令状之前到底想过这些问题、这个结果没有?

一切都在诸葛亮的预料之中,一切都按诸葛亮的安排进行,他真是——神机

妙算!也难怪周瑜要长叹一声,诵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阅读是一个十分个性化、私密化的空间。同读一句话,每个人产生的感悟

是不同的。因为它沾染着、黏附着个人的色彩和审判取向。让学生把心放到文

章中,去触摸语言文字,感受故事中的人物,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探究性阅

读,这样,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才会逐渐变得丰满。)

第二环节:理解课题,总结全文

1.蜀吴联军本当一致抗曹,可周瑜嫉贤妒能,设计陷害诸葛亮。哪知诸葛

亮知人心、识天气、晓地理,只用三天时间就成功借了十万多支箭,真可谓“神

机妙算啊!”

2.再读课题。

(1)诸葛亮智取十万多支箭,为何题为“借”?

(2)从这个“借”字,你体会到了什么感情?

(有借必有还,蜀吴联军一致抗曹,下次交战就要还给曹军了。更重要的是

写出了诸葛亮的智取,能顺利地借到这么多箭。体会到诸葛亮真的是神机妙算。

这一环节的总结,让诸葛亮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显得更鲜活、丰满。)

第三环节:课外阅读,丰富积累

随着研究的步步深入,我们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那诸葛亮上知天

文,下晓地理,足智多谋,智慧过人,他的本事是怎么来的? 请课外阅读《诸

葛亮全传》、《三国演义》第46回。

(语文绝不是仅仅学习课文中的几篇文章。要想真正提升学生的语言素

养,只有广泛地阅读课外书籍。正如那句老话说的,“只有阅读,才能阅读”。

所以在课尾,通过问题,让学生的注意力由书内转移到书外,由课内转移到课

外,让学生体会阅读名著的兴趣。)

四、说板书:

板书设计: 草船借箭

知人心

神机妙算识天气

晓地理

这节课的板书,较简单明了,抓住知人心、识天气、晓地理三个方面体现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突出文章的重点内容,又反映文章的中心,让学生一目了

然。

相关热词搜索:草船借箭 说课稿 草船借箭说课稿ppt 人教版草船借箭说课稿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