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慰问信 > 正文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1课时)

发布时间:2024-04-19 11:15:10 影响了:

 《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四》安排了三个版块的内容。

 第一个板块“交流平台”,体现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引导学生交流关键语句能帮助我们概括段落大意。分别以《富饶的西沙群岛》第5 段、《花钟》第 2 段和《小虾》第 3 段的关键句位置为例;指出关键语句可能在段首、段中、段尾等不同的位置。

 第二个板块“词句段运用”,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与“观察”这个语文要素相关,培养学生“观察时主动思考、提出问题的好习惯。”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发现:两段话都是先写观察时的发现和思考,再提出问题,并学习仿写。第二部分在三年级上册学生学过“改正”“增补”“删除”3 种修改符号的基础上,在语段中学习“对调”和“移动”这两种新的修改符号,引导学生学习其用法,修改本段话中其他语病。

 第三个板块“日积月累”安排了唐朝韦应物的七言绝句《滁州西涧》,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借助插图大致了解诗意,并尝试背诵。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初步了解了一些概括段意的方法,三上第六单元已学过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对本单元的学习有一个铺垫作用。且三年级学生在学习生活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思考的能力,能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思考提出一些简单问题,学生三上第五单元学习任务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正好为本单元学习做好了准备,让学生观察后学会主动思考和提出问题;而修改符号是学生习作中会常用的,在日常习作中有渗透学习使用的经验,所以学生并不陌生。第三板块日积月累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会背、会写并不难,而要会用理解的语言来表达诗意对部分学生是一个难点,需要提供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表达。

 三、教学目标

 1.回顾本单元语文要素,进一步明确借助关键句概括一段话大意的方法,并尝试运用。

 2.知道在观察时主动思考,提出问题是个好习惯,并尝试照样子写一写观察中的发现和问题。

 3.练习使用文章修改符号,认识对调、移动和删除符号,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句子片段。

 4.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学习古诗《滁州西涧》,能背诵并默写。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关键句,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句子。

 2.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了解古诗《滁州西涧》的意思。

 难点:1.学会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2.学会边观察边思考,学会提出问题,把自己的观察、思考写下来。

 五、课时安排

 1 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一)回顾单元内容,激趣引出主题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都学习了什么呢?我们一起简单梳理一下:

 1.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①背诵《花钟》第一自然段。

 ②积累摘抄课文中写得细致生动的语句、句式等。

 2.阅读和习作方法归纳。

 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②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

 3.课文主要内容。

 ①13 课《花钟》写了作者通过留心观察,发现了鲜花开放时间的不同。

 ②14 课《蜜蜂》写了作者用实验来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③15 课《小虾》写了作者关于小虾的所见所闻。

 ④《习作》中还尝试写了自己做的小实验。

 过渡:你瞧,生活中我们司空见惯的许多事物,却也有我们所不知的奇妙的一面。看来第四单元的学习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神奇的大门,只要我们留心去观察,就会发现处处有精彩。

 (二)板块一:交流平台,说说新发现

 1.读一读,找出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PPT 出示四段话,分别出自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小虾》《花钟》,学生边读边用横线画出能概括这段话大意的关键语句,再说一说该段大意。

 2.对比发现,小结关键语句在语段中的位置。

 (1)对比四个语段,找一找关键语句都藏在语段的哪些位置呢?再次比较阅读,看看还能发现什么?

 预设 1:第①段和第②段的关键语句都是在段落的第一句。

 预设 2:第③段的关键语句在段落的第二句。

 预设 3:第④段的关键语句要进行合并删改,才能概括出本段的大意。

  (2)再读读“交流平台”中的三段话后进行小结,也有此引申出要想准确、全面地找到关键语句,就需要读懂自然段中的每句话。

  (三)观察和思考,词句段运用

 1.明确要求。

 读一读“词句段运用”第一部分的要求,找一找学习任务是什么?

  2.交流发现。

 (1)说一说[词句段运用]第一部分内容的两段话有什么相同之处。

 预设:都是在写观察中的发现。而且结尾都是疑问句。

 (2)想一想除了写观察中的发现,还写了什么?

 预设:还有作者想到的和提出了问题。

 (3)学会运用。

 我们在写观察到的事物时,如果也能把观察到的先描述清楚,再主动思考、提出问题,一定也会使读者得到共鸣。

 同学们,类似的现象你记得吗?产生过疑问吗?可以结合生活经验,如关于动物、植物、科技、自然现象等,也可以回顾习作中的小实验。照样子写一写你的观察和思考,并提出一个小问题。有能力的学生还可以通过小实验或搜集资料把问题给解决。

  (四)学习修改符号,实践运用

 1.复习旧知,说一说我们已学过的三个修改符号的使用方法,并出示删除、更正、增加三种修改符号。

 2.出示三个病句小试身手,请学生用正确的修改符号在病句上修改。

 3.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二部分只修改了一部分的一段话。认识新的修改符号:对调和移动。

  2.读一读这段话,看看还有什么问题,用修改符号改一改。

 3.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并互评星级交流展示。

  (五)板块三:日积月累,品古诗

 1.走进作者,读懂诗题。

 (1)读诗人简介,说说你了解的韦应物。

 预设:世以“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并称,这位诗人,便是韦应物。

 (2)读诗题,了解背景。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代表作《滁州西涧》。

 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滁州西涧》是韦应物的一首写景诗,作者任滁州刺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

 深的有韵之画,还蕴含了诗人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与忧伤情怀,也就是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

 2.熟读古诗,读出韵味。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熟诗句。

 (2)听读古诗,师生互相评价。

 (3)朗读比赛,互相学习。

 3.了解诗意。

 结合注释和 PPT 出示的插图理解诗意。

 译文:河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的丛林深处,不时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

 4.积累背诵。

 要求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明白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并能达到背诵默写。

 七、板书设计

  八、作业建议

 1.用简单的思维导图进行第四单元复习整理。

 2.照样子写一写观察和思考。

 3.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自主评价。

 4. 背诵并默写古诗词《滁州西涧》。

相关热词搜索:语文 课时 下册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