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协议书 > 正文
 

教师打电话教学案例

发布时间:2024-04-25 12:09:16 影响了:

教师打电话教学案例

看录像,提要求。遇到这些事情该怎样打电话?注意拨打的电话号码及该说些什么?(播放录像,展现“病人急救”“火灾险情”“交通事故”等场面)。以下是和大家分享的教师打电话教学案例资料,提供参阅,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谜语引入,揭示课题。

1.启发谈话。师:今天老师特地给同学们带来了谜语,你们想听吗?(出示谜语)

2.到底谁猜的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出示电话机图片。电话在我们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有了电话,即使我们相隔很远很远、也可以通过电话来相互了解对方的信息。但要学会正确使用电话,学问可多着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打电话。(出示课文题目)

3.设问引发学生回忆打电话的情景:你打过电话吗?给谁打的?当时是怎么打的?先想一想,然后小组交流。

4.汇报交流,师生及时评议。注意指导学生明确几点:

(1)打电话要知道对方的电话号码。

(2)打电话要把话说清楚,说明白,说话要简短,要有礼貌。

(3)拨号后,如果听到“嘟嘟嘟”的“忙音”时,说明对方电话占线,要稍等再打。

二、情景再现,学打电话。

1.创设情境。同学们,老师想让张老师给我带一个漂亮的洋娃娃玩具,我想给他打个电话,让他下午把洋娃娃带来。我想请问同学们帮帮忙,怎么来打这个电话呢?

2.个人准备。要求学生把要说的事情想清楚,要说的话想明白,注意使用“您好”“请问”“谢谢”“再见”等礼貌用语。

3.相互交流。小组讨论、交流、互相启发、改正、补充,进一步明确打电话的程序和说话的内容。教师巡视指导。

4.组队练习。学生自由组队,分角色(学生和张老师)练习打电话。注意:学生互换角色练习;教师参与,适时指导,充分练习,各组推选代表,准备参加汇报表演。

5.汇报表演。各组代表依次上台汇报表演,师生及时评议指导,评选优秀小组。

6.创新表演。设想打电话时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进行创新表演,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及交际的灵活性,教师结合实际情况及时指导评议。

(1)张老师在家,接听人不是张老师。

(2)王老师不在家,需转告。

(3)直接接听电话,可玩具不在家。

(4)电话没人接。借此启发学生想想、说说还有没有其他解决办法。

三、联系生活,拓展深化。

1.看录像,提要求。遇到这些事情该怎样打电话?注意拨打的电话号码及该说些什么?(播放录像,展现“病人急救”“火灾险情”“交通事故”等场面)

2.小组讨论交流。任选一种或者几种场面,分别练习表演。

3.小组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四、拓展延伸,引向生活。

1.学习了电话歌,知道了打电话的要求,那你现在会不会打电话了?

训练内容:

(1)你生病了,打电话向老师请假。

(2)忘了作业,打电话向好朋友或老师询问。(选选一题和同桌练一练。)

2.同桌合作练习表演。

3.汇报表演,师生点评。奖励。

4.在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了紧急情况,该打什么电话呢?(课件)师读、生汇报。

紧急情况:火灾险情(119)突发疾病(120)交通事故(122)抢劫报警(110)

5.这几个电话号码,不能随便拨打,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我们才能拨打。

6.再次播放《电话歌》。

五、做一做。

1.晚上回家别忘了给在外地打工的父母或亲戚打电话问候一下。

2.星期天打电话邀请你的朋友到你家做客。

劲厉害。

让学生在体验中绽放灵性

——《我会打电话 看电视》教学案例

翠苑一小 周雄雄

品德与生活课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的基本特点。可见,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我们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经历之、感受之、考察之,不仅要用“脑”去学习,而且要调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悟。

体验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是带有主观经验和感情色彩的认识。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早在19世纪就摆出了“实践是最好的老师”的教育思想,她形象地解释说:“对孩子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的才是刻骨铭心、终身难忘。”因此,体验是促使学生“心动”的催化剂,是解决知行脱节问题的关键。

《我会打电话 看电视》是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活动“学做文明人”中的第四课。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我构建了开放的、活跃的,以体验为主的课堂教学体系。设计能够调动学生情趣的活动方式;准备学生生活世界中的活动材料;活动内容紧密与学生实际相结合,逐步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文明用语打电话,养成良好的习惯看电视,并帮助学生学会处理突发情况,学会解决问题等。教师通过组织有效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去感悟、去体验、去学习。下面是我在教学中设计的几个体验活动:

[片断一]:模拟体验

1、(书本第3幅图)学生把蓝旗送给了第3幅图。 师:小朋友,你们为什么把蓝旗送给了第3幅图呢? 生:这个小朋友找爸爸,可是没有没说清楚爸爸的名字。 师:那谁愿意来教教他?(出示两部电话机)。 第一组:

生1:喂,你好,你找谁?

生2:爷爷,我找我爸爸。我爸爸叫王xx。 生1:好的,我马上帮你叫。 生2:谢谢爷爷!

2、模拟接到打错电话的情景。 (电话铃声响起) 生1:喂,你好,你找谁? 生2:你好!我找张小明。 生1:对不起,你打错了! 生2:对不起! 生1:没关系!

师:这个活动主要了解打电话的常识,笔者通过生与生、师生共同打电话的模拟练习,即通过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生活例子,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体验不同的情境,并放手让学生做出评价,及时给予热情的鼓励和真诚的表扬,这样学生在欣赏和鼓励中“胆大包天”地指出不足。

[片断二]:情感体验

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评一评填写的“照镜子”内容,看看谁在家看电视方面做得较好。约三分钟后,小朋友拿着小红旗,开始互相增送。但有些小朋友脸上一下子失去了笑容,原来没有得到红旗,笔者让他们找找原因。沉思片刻后,部分小朋友举起小手,轻轻地说出了自己的不足。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活动环节,让学生体验得到一面小红旗固然不要,关键是深深地感受了养成良好的习惯看电视是多么重要,从而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种情感——要正确认真对待生活中的小事,坚决不做“小电视迷”。

[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这说明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要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开始。体验学习是人类最基础的学习方式之一,它不仅对学生的感情认识有帮助,而且在发展学生的行为习惯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依据《课标》理念,这个课例,笔者通过组织丰富、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活动,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参与和自主探究。《学会打电话 看电视》它虽不完美,但别有一番“风味”:学生的灵性在体验中得到了绽放。

一、体验——少了一点束缚,多了一份空间。

《品德与生活》与以往传统的思品课相比,更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模拟体验“打电话中,我让学生离开位子,自由选择伙伴练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便无拘无束地活动。他们从不同方面、不同内容练习打电话,而且及时做出评价,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这样的体验是有铲的,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多了一份空间,更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二、体验——少了一点说教,多了一份感悟。

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教材一般是通过一两个生动的故事或事例来传授一个道德观点,尽管都是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但这些事例毕竟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从中获得的情感体验是不同于直接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情感的体验的。《品德与生活》扫除了空间的说教,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让学生亲身实践的体验,使思品课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在“情感体验”——互赠小红旗活动中,学生通过回顾生活将自我融入情境,自觉地生情,潜移默化地移情,达到了自悟的效果。

三、体验——少了一点呆板,多了一份童趣。

品德与生活学科的评价更关注学生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重视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更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对于活泼好动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单调机械地重复“你真棒!你真行!”等套语少了一份童趣,不能很好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那些参与式、互动式地比较生活化的激励方式却常常能掀起意想不到的高潮。在“合作体验”——师生共同表演打电话中,我更关注那些“不起眼”的学生,尊重那些“不听话”的学生,让他们大胆接触听课教师,大胆发出邀请,大胆尝试表演。课堂中,每一位学生都欢欣鼓舞,争先恐后地表现自己,充分体验到了成功处理突发情况的喜悦。

在《学会打电话 看电视》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教师只有走进学生的生活,才有可能回归生活,关注、指导和引导儿童观察生活;只有从衣食住行、玩与学,从一个又一个体验活动开始,才能帮助儿童以文明健康的方式享受生活,从而引领

七、八岁的儿童走向更生动活泼的新生活。

体验,它唤醒儿童的道德生命;体验,它激活了儿童的生命力量;体验,它让儿童的灵性得到了绽放。让我们善待每一次体验活动,让它造福于我们的学生,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铺设好厚实的基石吧!

庆幸我没有错过这么好的文章。

相关热词搜索:教学案例 打电话 教师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