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正文
 

学习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感受(社会治理)

发布时间:2024-03-28 19:09:32 影响了:

【编辑按】基层社会治理关键在激发各方面的动力活力,要构建一个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城乡工作体系、与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基层管理运行机制…小编为您整理了《学习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感受(社会治理)》,给您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借鉴。


宣传五中全会党课讲稿    学习五中全会发言稿       贯彻五中全会工作方案

 学习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感受(国家治理)1  

  以人民性、系统性、创新性为核心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我国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开启了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对国家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既要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又要增强国家治理的人民性、系统性和创新性。

  笔者认为,国家治理效能是国家治理体系所蕴含的积极作用以及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取得的效力、效果的总和,《建议》中提出的国家治理效能突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治理效能的人民性、系统性和创新性三大特点。

  “以人民为中心”体现国家治理效能的人民性

  国家治理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公民福祉的基本方式。治理效能是衡量国家治理能力的关键性指标。《建议》明确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充分展示了我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秉持的人民性目标,将民之所盼转化为政之所向,在提升国家治理效能中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建议》始终关注民生,把反映人民意志、凝聚人民智慧、团结人民力量、改善民生福祉贯穿在未来五年治国理政的各项工作和自始至终的发展进程之中。《建议》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体现出人民共同意志,最大限度地将实现人民群众的全局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作为治理效能的衡量标准,在提升国家治理效能中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坚持系统观念”强调国家治理效能的系统性

  《建议》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五大原则之一是坚持系统观念。这就要求要从事物的全局视野与整体视角上,从要素之间的结合与联系中探究事物发展规律,进而构建系统,实现整体的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系统观制定的国家发展战略。

  国家治理效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各项制度相互配合、协同运转,从而整合和释放每项制度功能的结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个领域,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属性。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信息化高速发展、全球化程度加深,局势复杂多变,我国在发展中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结构性问题,在此背景下,必须运用系统性、整体性思维解决空间扩展、繁杂多样、变化快速的国家治理问题。治理思维和过程的整体性决定了治理效能的系统性。因此,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断提升和完善我国治理体系的系统性与整体性,协调推进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民生福祉等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建设事业,实现国家治理在各领域的系统性效能,整体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坚持创新驱动”突出国家治理效能的创新性

  笔者认为,国家治理效能是国家治理能力的表现,国家治理能力寓于国家治理体系之中,国家治理体系建立在国家制度基础之上。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由此,解决新问题、抵御新风险、化解新危机,提升国家治理效能必须走创新之路。通过治理思路、制度构架、治理方式的持续创新,在制度的基础上发挥社会各种资源和组织的作用。

  一方面,建立互利互惠、协作治理的立体化、多样性治理模式,尤其是创新基层治理方式,调动基层资源与社会力量,将我国制度整体性、层级性优势通过基层治理对于社会治理的直接作用,高效、持续地转化为治理效能,最大限度地惠及人民群众。另一方面,治理创新还应将提升国家治理效能放置在推进全球治理合作的视野中,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秉承开放包容的理念,集我国传统智慧、制度优势于一身,凝结成具有适应现代化发展趋势的中国特色治理方案和治理经验,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方案贡献给世界,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学习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感受(国家治理)2  

  中国共产党如何通过规划治国治党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是中国共产党即将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以及未来十五年的发展规划,引起世人高度关注。从1951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就着手制定“一五”计划,并于1953年实施,至今已提出建议十四个五年规划(计划)。通过规划(计划)擘画并实现党和国家发展蓝图,成为中国共产党规划治国的重要特征和管党治党的成功经验。

规划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治国治党的战略举措 社会主义事业着眼长远、着眼大局,社会主义必须有计划。把实施长远规划和近期计划结合起来,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是治国治党的战略举措,是一体同步推进党的领导、党的执政、党的建设活动的内在要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一文中提出,在无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先进国家,需要“按照共同的计划增加国家工厂和生产工具,开垦荒地和改良土壤。”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马克思、恩格斯首次提出“有计划的社会生产”的概念,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文中提出“只有按照统一的总计划协调地安排自己的生产力的那种社会,才能允许工业按照最适合于它自己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或发展的原则分布于全国”。列宁早在1906年写的《土地问题和争取自由的斗争》中提出“计划经济”概念,强调“只有建立起大规模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一切土地、工厂、工具都转归工人阶级所有,才可能消灭一切剥削”。十月革命成功后,列宁认为制定统一的计划经济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特点。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五年规划(计划)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规划(计划)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生态、军队、国防、外交、党建等方方面面,体现了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同步推进、系统推进、有序推进的内在要求。国民经济恢复后,党中央就把整体计划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方法,毛泽东指出:“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1980年10月,邓小平在同中央领导同志谈话时指出:“年度计划、五年计划、十年规划,中心和着重点不要多考虑指标,而要把人民生活逐年有所改善放在优先的地位。”“一定要使人民得到实惠,得到看得见的物质利益,从切身经验中感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值得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比如,他提出党管规划的基本思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规划要注重科学、实事求是,用法治保障规划的落实,编制规划要结合实际、实事求是、留有余地,规划制定和执行不能搞层层加码等。他还多次指出:“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 中国共产党坚持规划治国的主要探索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就开始了计划编制的探索。1951年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政务院财经委员会承担“一五”计划编制工作。1952年12月,中共中央向中央局、中央分局、省市区党委发出了编制年度计划和长期计划纲要若干问题指示稿,其中,“反映客观经济发展的法则”“吸收群众特别是部门的先进人物参加讨论”“首长负责,亲自动手”“采取科学的工作态度”等要求在党的计划(规划)编制工作中长期坚持。1955年3月,党的全国代表会议通过了中央委员会提出的“一五”计划草案决议,7月由第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一共编制了五个五年计划,从编制“七五”计划开始,恢复了由党中央提出五年计划建议的做法,并由1985年9月18—23日举行的党的全国代表会议通过,然后提请第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颁布实行。从编制“八五”计划开始,党中央提出的规划(计划)建议由中央全会通过,政府编制规划纲要,提请全国人大审议批准,逐步形成了成熟的党领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编制工作机制。

在实施规划(计划)方面,“一五”计划初步铺开我国工业布局的骨架。“二五”计划继续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巩固基础。“三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农轻重的顺序进行安排的。“四五”计划期间主要任务是狠抓战备。“五五”计划目标是力争到1980年要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六五”计划是改革开放后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七五”计划着眼于调整和完善经济结构,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经济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八五”计划目标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把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九五”计划、“十五”计划全面完成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为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奠定了坚实基础。从“十一五”规划开始,“计划”一词被“规划”代替,标志着中国在经济社会运行方面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要求政府工作由直接干预经济向间接调控经济转变。“十二五”规划期间,我国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等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形成了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的良好态势。“十三五”规划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党中央提出的“十四五”规划《建议》,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本次规划建议还专门就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作出安排,即要形成包括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在内的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国家规划体系,健全政策协调和工作协调机制,完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确保党中央关于“十四五”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中国共产党坚持规划治党的实践经验 按照党章要求,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党的基本路线,这是形成不同时期管党治党方略的主要依据。1937年5月在延安召开的党的苏区代表会议强调,党的工作方式及组织形式,毫无疑义的是要随着环境变更而变更,而变更的关键,就是这次党的代表会议所确定的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由战争转向建设,党对组织工作尤其是干部工作提出了新部署、新规划。党的八大以后,为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任务,一大批干部被挑选出来,使用起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为了贯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政治路线,提出干部队伍建设的“四化”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提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全面规划部署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使党有新气象新作为。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对一个时期的党建工作作出战略规划,并通过中央全会贯彻落实。以改革开放以来为例,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党的建设的重大历史问题作出明确结论;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和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制定《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党中央通过提出五年规划(计划)建议部署党的建设工作。比如,“一五”计划对加强各级国家机关和党组织建设,改进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等提出具体要求;“六五”计划在党内按照新党章规定的各项标准进行整党;“七五”计划提出加快推进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切实改进干部思想和工作作风;“八五”计划建议提出党的政治建设的概念;“九五”计划建议提出要“努力造就大批能够跨世纪担当重任的领导人才”;“十五”计划建议设专章提出“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从严治党,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反腐倡廉建设永远在路上,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等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规划。“十四五”规划建议则聚焦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等等。

实施组织和人才工作规划。执行好国家五年规划(计划)离不开党的建设和党的组织工作的保障。以党员发展为例,1951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提出,为了实现农村工作向城市工作的转移,决定应着重在产业工人中建立党组织和发展党员。195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后,党中央印发《关于统一调配干部,团结、改造原有技术人员及大量培养、训练干部的决定》,对培养新人才作出计划部署。1957年12月,中央组织部发出《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接受党员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今后主要应该是按照党章规定的标准更加提高党员质量,而不是大量地增加党员的数量。”1983年,中央组织部印发了《关于领导班子“四化”建设的八年规划》,这是我们党关于干部工作第一个中长期规划。党的十五大后,党中央连续印发了5个领导班子建设的规划纲要。2002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的《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这是我国第一个综合性人才队伍建设规划。2010年4月,中央出台《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新时期人才工作作出重大部署。2016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建立起新时代不断完善育才、引才、用人的人才制度体系。

总之,中国共产党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计划)必然要贯彻党的领导原则,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而贯彻执行五年规划(计划)也要以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为保障,从而实现治国与治党有机统一,一体同步推进党的领导、党的执政和党的建设。如果说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计划)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规划治国能力,那么,对党的建设作出规划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规划治党能力。一个善于制定和实施战略规划的政党可以把国家治理好,也可以把党治理好,这是中国共产党历经苦难辉煌,成为百年大党强党的密码之一。

    宣讲十九届五中全会党课材料:十四五重点任务宣讲十九届五中全会党课精品:培育内需体系宣讲十九届五中全会党课精品:财务保障能力宣讲十九届五中全会党课精品:愿景与目标规划宣讲十九届五中全会党课精品:党领导经济法院法官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思想汇报【5篇】法院党员十九届五中全会思想汇报【5篇】法官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思想汇报【4篇】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新闻通讯稿20篇

     学习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感受(依法治国)3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完善政府治理体系

      在11月16日至17日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整体谋划,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法治政府建设是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要率先突破,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愿景目标之一,就是要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政府建设是推进政府治理体系乃至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动力。“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是党中央立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全局,在全面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进一步完善国家行政体制、优化政府职能体系、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和健全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政府两个积极性体制机制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

      政府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具体目标和重要内容

      国家治理体系是主权国家治国理政制度体系的总称。就我国而言,指国家经济建设体系、政治建设体系、文化建设体系、社会建设体系、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国防军队建设体系和党的建设体系等在内的制度体系之总合、总称。一个国家的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相对的规定性、固定性和稳定性,其定性、定位、内容、变化、发展和完善,与人民群众需求和宪法法律规定直接相关、相连和相容。

      国家治理体系的主体和内容,决定了政府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具体目标和重要内容,完善政府治理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步骤和迫切需要。

      政府在国家治理体系主体中居于重要地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治国理政第一执行主体和责任主体。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主体包括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公民群众等。其中,各主体彼此之间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有序参与和推进。

      国家行政管理承担着按照党和国家决策部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管理社会事务、服务人民群众的重大职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明确提出要“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职能”。可见,政府治理体系的完善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首要价值和重要意义。

      法治政府建设是完善政府治理体系的基本方式和重要抓手

      “治理”的提出及“治理”理念的确立,其重要特征就是选择了法治。“治理”的提出,表明治国理政所倡导和主张的是“治”而非“管”、更非“统”。与“统治”和“管理”相比,“治理”无论在内涵外延还是实际操作价值意义上,都最接近现代、最贴近民主、最亲近法治。“治理”理念的确立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将会更好地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更好地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是推进政府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方式和重要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观念,那就是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政府要一体建设。建设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是要共同推进的。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政府。反过来,有什么样的政府,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这是一个互动的关系,不能忽视了其中的一个方面。法治社会要靠法治政府来推进建设,而且,法治政府要成为法治社会的榜样。比如说,现在讲诚信问题,法治政府应该成为整个社会诚信的榜样。如果政府不讲诚信,怎么可能建设一个诚信的社会。可以说,法治政府建设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促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任务

      建设法治政府,就要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让政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确保行政权在法治框架内运行。这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的必由之路。社会治理与社会管理不同,社会管理主要是行政机关单方面的行为,而社会治理需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这就要求恰当界定政府与其他社会主体的互动关系,依法规范政府与社会共治的内容、形式、程序,特别是治理权的授予和取得等都需要制度化、规范化。

      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需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职权法定,二是权责一致。这是指行政机关行使职权实行授予原则,法无授权不可为。依法授予行政机关职权,同时也是赋予其义务和责任。行政机关应坚持依法行使公权力,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同时,坚持权责一致、权责相当,不能有权无责或有责无权。制度建设具有基础性作用。政府要做到依法全面履行职能,就要完善行政组织和程序方面的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行政组织法是规范依法行政主体的法律,直接关系能否建成一个结构合理、权力配置适当、运作协调、廉洁高效,并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行政组织体系。当前,一些地方政府正在制定权力清单,清单中权力的设定应依据行政组织法中关于职权的规定以及由此制定的单行法中关于具体职权的规定。

      建设法治政府,要求政府依法全面履行职能,这就必须解决行政程序问题。程序是实体的保障,程序越规范科学,实体行为就越有章可循。例如,政府在履职过程中,为了确保重大决策不出错,就要严格遵循决策程序,包括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决策等,这是从我国长期决策实践经验中总结出的规律性认识。在行政程序制度建设方面,我国已经颁行了《行政诉讼法》,出台了多种行政行为程序制度,但尚未制定全国统一的、涵盖各个领域和层次的行政程序法,相关工作需要继续推进。严格按程序办事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目的是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保证政府活动始终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

      建设法治政府,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加强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需要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体系,让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共同发挥作用。

      建设法治政府,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在这方面,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也就是说,所有的政务信息都应该公开,除非法律另有规定。在公开的内容上,要一体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只要政务信息切实公开了,政府的所作所为就被置于社会公众的广泛监督之下,通过公开透明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信任。

     学习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感受(社会治理)4  

      创新社会治理要按下基层“探索键”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需要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抢抓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机遇,做好改革“下半篇”文章,针对基层社会治理中弱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持续释放改革红利,开创基层社会治理新局面。

      探索建立一套接地气的制度体系。基层社会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创新,各地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比,显然还存在较大差距,还需要在制度层面不断探索完善。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治制。基层社会治理既涉及到具体事件,也涉及到具体的人,化解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矛盾问题,凝聚全社会的力量,显然需要建立一套常态化的共建共享共治体系。既要以“赋能增效便民”为导向,推动乡镇街道扩权赋能、深化社区减负增效、提升城乡规划建设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具体意见。同时,也要求区县级相关职能部门针对基层行政区划调整的实际,明确赋予街道对职能部门派出机构负责人考核权和征得同意权、对辖区规划编制和建设验收参与权等具体权限。更要强化一个运作有效的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流程,构建社区、街道和上级相关部门协同运行、高效联动、共抓治理、共促发展的工作格局。

      探索建立一个有活力的工作格局。社会基层治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尤其是在各项行政事务逐级向基层下放的背景下,需要进一步明确基层的工作职能职责与权力边界,不能一味的要求基层做事,而不赋予相应的人事权、执法权和管理权。要给予乡镇街道更多权限,加大基层党委政府对辖区资源、部门资源和基层事务的统筹协调力度,构建权责统一的工作制度。通过落实乡镇街道对上级职能部门派出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考核权等职权,理顺街道与上级职能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同时,提升基层在规划编制、项目建设和验收工作中的基层治理效能,增加基层的主动权。优化基层对辖区事关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的建议权。赋予基层对综合执法队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等。当然,也要帮助乡镇街道切实解决一些综合性问题,对上级部门下沉到街道的综合性事项,要严格准入机制,并统一归口,不能啥事情都推向基层。总之,要通过改革,赋权提能,强化力量统筹,充分激发基层干部的动力活力,让基层有权去管事、有人去办事,构建各方协同运行,高效联动,共抓治理,共促发展的工作格局。

      探索建立一个完善的治理体系。基层社会治理关键在激发各方面的动力活力,要构建一个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城乡工作体系、与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基层管理运行机制,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体系。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让基层乡镇街道能够轻装上阵,发挥其更大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主动在社会发展、党建引领、院落治理、民生发展等方面去下功夫。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锻造一支敢想、善谋、勇为、争先的基层干部队伍,增强基层干部队伍凝聚力战斗力,让基层干部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在基层岗位上去实现人生价值。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激活多元参与和社会共治的活力,充分发挥群众主人翁责任感,发挥群众的自治力量,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形成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与高品质生活高效协同的良好态势。

     学习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感受(社会治理)5  

      发挥志愿服务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今年,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广大志愿者挺身而出、勇敢逆行,无私无畏地传递着爱与暖、散发着光与热。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明确指出,广大志愿者等真诚奉献、不辞辛劳,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大贡献。志愿服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大有可为、大有作为,我们必须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志愿服务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意义

      志愿服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一环。一是有助于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二是有助于优化政府治理体系,协同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的关系,在政府公共服务难以覆盖、市场失灵的领域,充分发挥志愿服务领域宽、渠道广的特殊优势,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成为优化政府治理体系不可或缺的补充力量。三是有助于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人们每一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都是在实践中感知、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是有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志愿服务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作用

      省委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明确要求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经过多年探索实践,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发展迅速,在基层治理方面有着良好的实践基础。一是逐步形成制度体系。从2001年建立组织,省市两级相继成立青年志愿者协会;到2009年规范运行,出台《省志愿服务条例》制度规范;再到2014年成立全省性的社会协同组织,建立省级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2018年出台全国第一部《应急志愿服务管理规范》省级标准,志愿服务工作逐步形成框架体系。二是积极开展探索实践。2019年,省委深改委审议通过《青年志愿服务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在成都、攀枝花、泸州、南充、宜宾、眉山等6个市开展试点。2020年,专门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依托省团校和相关高校建成5个青年志愿者学院,打造青年志愿服务大数据中心。截至目前,“志愿”平台累计注册志愿者387.8万人,注册团队4.7万个,发布项目2.9万个,服务时长达3000余万小时。三是打造特色品牌项目。紧紧围绕社区治理、乡村振兴、服务农民工等重点工作,持续开展“青春志愿”爱在社区、爱在旅途、靓在乡村、迷途导航、守护生命等系列品牌项目。坚持讲好志愿者故事、亮出志愿者形象,持续打造公益名片,文明志愿者、青年志愿者、“五老”志愿者等工作品牌逐步形成。四是弘扬志愿服务文化。加强志愿文化推广,推出《志愿者之歌》、青年志愿服务主题曲《熊猫侠》等系列文化产品,在学习强国、微信、微博等平台广泛传播,累计点击率和阅读量达500万次,营造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

      志愿服务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困难挑战

      经历“5·12”汶川特大地震、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考验,志愿服务在协同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工作中也面临着一些新的困难与挑战。一是志愿服务的运行机制仍需健全,目前虽已初步建立了部门依法履责、社会协同参与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但尚未完全形成整体工作合力。二是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志愿者就近就便个性化参与服务的机制还不够成熟。三是志愿服务的科技支撑不足,目前全省志愿服务线上平台较多,系统兼容、数据共享、时长记录等工作还有短板,社会大众运用平台参与志愿服务意识还不够强。四是志愿服务的激励政策还不够完善,志愿者在公共服务等方面享受到相应的激励反馈还做得不够。

      志愿服务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探索突破

      以学习贯彻“十四五”规划建议为契机,加强对志愿服务发展规律研究,探索一条“提升志愿服务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新路径。一是完善志愿服务管理运行机制。扎实开展青年志愿服务制度改革试点,加强志愿服务工作定期会商和协同联动。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在校学生,通过在监护下进行志愿服务体验、将志愿服务时长纳入大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等举措,让志愿服务成为青少年素质提升的重要方式。二是加强平台建设和推广运用。以“志愿”志愿者线上平台为载体,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手段,推动志愿者便捷注册使用和志愿服务组织项目发布、人员招募,加快实现与“中国志愿服务网”平台数据互联互通。三是提升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探索制定省志愿服务的标准体系和制度规范,推动形成针对常态、应急、赛会和特殊领域志愿服务的地方性工作准则。依托高等院校、专业部门等,加强志愿服务培训力量建设,为注册志愿者提供常态化专业培训。四是加大志愿服务的政策激励措施。开展志愿服务优秀个人、团队和项目的表彰激励,推动志愿服务纳入青年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轻微失信修复机制,进一步提升志愿者的获得感,在全社会营造“人人争做志愿者、人人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


相关热词搜索:九届 治理 五中全会精神 落实 感受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