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邀请函 > 正文
 

2020中学教资笔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必考)

发布时间:2024-04-19 12:51:38 影响了:

 2020 中学教资 笔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 (必考)

 一、 中学生发展心理

 中学科目二- - 中学生发展心理

  01 心理学概述

 (1 1 )心理学研究对象 1 1 )心理过程 ①认知过程:感知觉、记忆、想象、言语、思维等。

 ②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③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2 2 )个性心理 ①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理想、价值观等。

 ②个性心理特征:能力、人格、气质等。

 02 认知发展理论

 (2 2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1 1 )关键概念 图式、同化(不改变原有认知)、顺应(建立新的认知)、平衡。

 2 2 )认知发展阶段 ①感知运动阶段(0-2 岁)

 感觉与动作的分化;到后期获得了“客体永久性”。

 ②前运算阶段(2-7 岁)

 “万物有灵论”认为任何物体都是有生命的;思维单向性、不可逆性、刻板性;自我中心性;没有获得物体守恒概念。

 ③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

 标志是守恒观念形成;去自我中心;思维可逆,但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④形式运算阶段(11 岁之后)

 命题运算阶段。认识命题之间的关系;进行假设--演绎推理,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方式来解决问题;具有抽象逻辑思维,能根据符号进行思维;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3 3 )维 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现有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水平之间的差距,即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他人指导下所能达到的问题解决能力水平之间的差距。

 教学应走在最近发展区前面,并创造着最近发展区。要把握好“学习的最佳期限”,教学要建立在相关心理机能开始形成的基础上,但要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

 03 学生认知发展

 (1 1 )感知觉的发展 中学生知觉的有意性、目的性、精确性、概括性提高。初二是观察力转折期。

 (2 2 )注意的发展 1 1 )无意注意规律应用

 ①语音语调变化 ②板书重点 ③彩色粉笔标注 ④表格突出 2 2 )有意 注意规律应用 ①明确任务 ②间接兴趣 ③合理组织教学 ④多种教学手段 3 3 )注意力的培养 ①培养间接兴趣 ②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③保持良好心理状态 ④重视集中注意力训练 (3 3 )记忆的发展 1 1 )中学生记忆特点 ①有意记忆、抽象记忆占主导 ②意义记忆是主要手段 ③容量广度增加 2 2 )中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 ①教授记忆策略 ②指导记忆活动(自信、自我检查、用脑卫生)

 ③要合理组织复习 (4 4 )思维的发展 1 1 )中学生思维特点 ①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 ②形式逻辑思维 ③辩证逻辑思维发展 ④对问题的思维有了质的飞跃 2 2 )中学生创造 性思维的培养 ①创设情境,启发思维 ②激发兴趣,培养主动性 ③培养直觉思维 ④训练发散思维 ⑤发展逆向思维 04 情绪情感

 (1 1 )分类 1 1 )情绪 心境:微弱的、平静和持久的带有弥散性的情绪状态。

 激情:爆发强烈、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应激: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危急情况引起的情绪状态。

 2 2 )情感 道德感:用一定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行为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理智感:在智力活动中,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美感:用一定审美标准来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3 3 )功能

 适应、动机、组织、信号、健康、感染。

 (2 2 )理论 1 1 )詹姆士- - 朗格机体知觉理论 情绪刺激引起生理反应,机体知觉进一步导致情绪产生。

 2 2 )坎农- - 巴德学说 刺激传向丘脑,从丘脑同时传向大脑和植物性神经系统。

 3 3 )阿诺德评定- - 兴奋说 情绪产生过程:刺激情境-大脑皮层评估-情绪 4 4 )沙赫特两因素理论 情绪产生因素:高度生理唤醒和认知性唤醒,以及环境因素的整合。

 5 5 )拉扎勒斯认知- - 评价理论 情绪产生是由于对评价刺激与自身关系的认知和评价,初评价-次评价-再评价。

 6 6 )汤姆金斯和伊扎德 情绪是一种动机系统,情绪对个体适应和生存起核心作用。

 (3 3 )中学 生情绪情感特点

 中学生的情绪越发丰富且强烈,有逆反情绪,情绪的两极性明显,但同时对情绪的理解力增强,能够采用有效的方式调节自身的情绪。

 (4 4 )中学生良好情绪的培养 形成合理认知,做出适宜的情绪调节;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丰富体验;培养消除不良情绪、创造良好情绪的能力;正确调整情绪,锻炼身体;培养幽默感。

 05 压力与自我防御机制

 (1 1 )压力的涵义 压力是人们对刺激产生的一种心理和生理上的综合感受。

 (2 2 )压力的来源 ①心理压力源-认知、情绪、人格 ②生理压力源-生理性、环境 ③社会压力源-社会、家庭、工作 (3 3 )自我防御机制 1 1 )否认 否认是指对某种痛苦的现实无意识地加以否定,因为不承认似乎就不会痛苦。鸵鸟把它的头埋在沙子里就意味着不可接受的东西不存在,否认正是如此。

 2 2 )压抑 当一个人受到挫折后,常将自己那些不能被意识接受的欲望和行动不知不觉地压抑到潜意识中去。

 3 3 )文饰 又被称为“合理化”,个人为避免因挫折产生焦虑或为维护自尊进行的自我安慰。

 4 4 )移置 无意识地将指向某一对象的情绪、意图或幻想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替代的象征物上,以减轻精神负担取得心理安宁。

 5 5 )投射 投射作用就是把自己内心不被允许的冲动、态度和行为,加诸于他人或其他事物,以保护自己,并以此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6 6 )退行 一个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放弃已学到的比较成熟的对应技巧和方式,而使用原先比较幼稚的方式去应付困难和满足自己的欲望。

 7 7 )升华 改换原为社会或自己的理智所不允许的冲动或欲望,用比较符合社会规范、具有建设性、有利于社会和本人的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心理防御方式。

 8 8 )幽默 对于困境以最幽默的方式处理。

 9 9 )认知改组(认知改变)

 主体对挫折情景的认识评价如何,直接影响挫折感的产生。

 06 能力

 (1 1 )能力概述

 1 1 )能力、才能和天才 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人顺利完成某项活动的必要的心理条件和直接有效的可能性心理特征,但不是全部心理条件。

 几种相关的、结合在一起的能力统称才能。才能的高度发展是天才。

 2 2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①联系 能力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前提。

 能力是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②区别 能力与知识、技能具有不同的概括水平。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技能是对一系列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人在从事某种活动时表现出来的多种心理品质的概括。

 在一个人身上,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它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增多而不断丰富;而能力的发展则有一定的限度。

 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知识多了,能力并不一定就高。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2 2 )能力的结构

 智力,即智能,是使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成分,并以思维力为核心。

 智力结构是指智力包含的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是怎样结合起来的。研究智力结构,有利于我们认清和把握能力的实质,合理设计测量工具,科学地拟定培养学生能力的具体措施。

 1 1 )智力的三维结构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的三维结构论,他认为,智力是一个由不同方式对不同信息进行加工的各种能力的综合系统,是一个包括内容、操作和成果的三维结构。

 2 2 )卡特尔智力形态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将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液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不同的形态。

 流体智力是一个人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一种以生理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流体智力的发展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

 一般人在 20 岁以后,流体智力的发展达到顶峰,30 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流体智力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受教育文化的影响较少。

 晶体智力是一个人通过其流体智力所学到的并得到完善的能力,是通过学习语言和其他经验而发展起来的。它是以学得的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受后天经验的影响较大,晶体智力与教育、文

 化有关,但在个体差异上与年龄的变化没有密切关系,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发展,只是到 25 岁以后,发展的速度渐趋平缓。

 3 3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智力是在某种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之下,个体用以解决问题与生产创造所需的能力。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这七种智力在人身上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在不同领域的智力发展水平是不同步的。

 ①言语智力。是指对外语的 听、说、读、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能说会道、妙笔生花)。

 ②音乐智力。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具体表现为个人对音乐美感反应出的包含节奏、音准、音色和旋律在内的感知度,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

 ③逻辑-数学智力。是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

 ④视觉-空间智力。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

 ⑤运动智力。是所有体育运动员,世界奥运冠军们必须具备的一项智力。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⑥自知-自省智力。是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地意识和评价自身的情感、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

 ⑦人际智力。是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

 (4 4 )能力的差异 研究表明,个体的智力在 13 岁以前是直线上升发展的,以后缓慢发展,到 25 岁时达到最高峰,26—35 岁保持高原水平,35 岁开始有下降趋势。

 1 1 )能力类型差异 构成能力的各种因素存在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的类型和品质方面。例如,有的人擅长想象,有的人擅长记忆等。

 能力类型差异一般不代表智力水平的高低,只影响人们学习的过程和获取知识经验的方式。

 2 2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主要是指智力上的差异(即一般能力的差异)。研究表明,人们的智力水平呈正态分布,又称常态分布,大多数人的智力属于中等水平。正态分布函数曲线呈钟形,因此,人们又经常称之为钟形曲线。心理学家根据智力发展水平把儿童分成三个等级,即超常儿童、常态儿童、低常儿童。超常儿童是指智力发展或某种才能显著超过同龄儿童平均水平的儿童。

 3 3 )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各种能力不仅在质或量的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而且能力表现的早晚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早慧”或“早熟”、“大器晚成”。

 4 4 )特殊能力的差异 完成同一活动可以由能力的不同结合来实现。各种不同能力的综合,形成人与人之间特殊能力上的个别类型差异。

 5 5 )智力的性别差异 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性大男女的智力结构存在差异,各自具有自己的优势领域。

 6 6 )智力差异与学业成就 智力并不影响学习能否发生,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迁移。

 07 人格

 (1 1 )人格概述 1 1 )人格的概念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即人格是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2 2 )人格的特征 ①整体性 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人具有多种心理成分和特质,如才智、情绪、愿望、价值观和习惯等,但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并整合成为一个有机组织。

 ②稳定性 人格的稳定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人格的跨时间的持续性。在人生的不同时期,人格持续性首先表现为自我的持久性。二是人格的跨情境一致性。

 ③独特性 人格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与行为是各不相同的,人与人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格特点。由于人格结构组合的多样性,使每个人的人格都有其自己的特点。

 ④社会性 人格的社会性是指社会化把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的成员。人格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

 ⑤功能性

 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当面对挫折与失败时,坚强者能发愤拼搏,懦弱者会一蹶不振,这就是人格功能的表现。

 (2 2 )人格结构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

 1 1 )气质 气质指在人的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人的气质可分为 4 种类型:胆汁质(兴奋型)、多血质(活泼型)、粘液质(安静型)、抑郁质(抑制型)。

 胆汁质-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热爱交际、能说会道、适应性强,明显外向性、粗枝大叶、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容易变换等。

 多血质-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热爱交际、能说会道、适应性强,明显外向性、粗枝大叶、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容易变换等。

 粘液质-安静稳重踏实、反应缓慢、自制力强、话少、心细、可塑性差、有些死板、表现出内倾性、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注意稳定但又难于转移,善于忍耐等。

 抑郁质-行为孤僻、不善交际、易愁善感、反应迟缓、适应能力差,容易疲劳、明显的内倾性、体验深刻、善于觉察别人不易觉察到的细小事物等。

 2 2 )性格

 性格是指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较为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①性格特征差异 奥尔波特将性格特征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卡特尔将性格特征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苏联心理学家从四个方面分析:

 A.性格的态度特征,指人们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事物的不同态度, 直接影响为人处事。

 B.性格的意志特征,意志是设定目标,调节自我,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品质。意志特征是人在控制和调节行为方式时表现出来的。

 C.性格的情绪特征,情绪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一种主观体验。每人都有其稳定而独特的情绪活动方式, 这些构成性格的情绪特征。

 D.性格的理智特征,人们在感知、记忆、思维、想像等方面的差异,就是性格的理智特征。

 ②性格类型差异 常见的分类学说有向性说和独立顺从说。依据个人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可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向型与内向型;依据一个人独立或顺从的程度,可把人的性格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3 3 )认知 风格 ①场独立型一场依存型

 场独立型的人在信息加工中对内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在加工信息时,主要依据内在标准或内在参照,倾向于对事物的独立判断;场依存性的人在加工信息时,对外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处理问题时往往依赖于“场”,其态度和自我认知易受周围环境或背景(尤其是权威人士)的影响,行为常以社会为定向。

 ②冲动型一沉思型 冲动型的特点是,反应快,但精确性差。具有这种认知风格的人面对问题时总是急于求成,不能全面细致地分析问题的各种可能性,不管正确与否就急于表达出来;沉思型认知方式特点是反应慢,但精确性高。沉思型学生阅读、记忆、推理、创造等能力表现较好。

 ③继时性和同时性 继时性认知风格特点;在解决问题时,能一步一步地分析问题,每一个步骤只考虑一种假设或一种属性,提出的假设在时间上有明显的前后顺序,解决问题的过程像链条一样,一环扣一环,直到找到问题的答案; 同时性认知风格的特点:在解决问题时,采取宽视野的方式,同时考虑多种假设,并兼顾到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其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发散式的。许多数学操作、空间问题的操作都要依赖于这种同时性的加工方式。

 4 4 )自我调控

 人格调控系统以自我意识为核心,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属于人格中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

 (4 4 )人格理论 1 1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 ①本我 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部分,从出生日起算即已存在。构成本我的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如饥、渴、性三者均属之。本我中之需求产生时,个体要求立即满足,故而从支配人性的原则言,支配本我的是唯乐原则。例如婴儿每感饥饿时即要求立刻喂奶,决不考虑母亲有无困难。

 ②自我 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由本我而来的各种需求,如不能在现实中立即获得满足,他就必须迁就现实的限制,并学习到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此外,自我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对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管制具有缓冲与调节的功能。

 ③超我

 是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是由于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超我有两个重要部分:

 A.为自我理想,是要求自己行为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 B.为良心,是规定自己行为免于犯错的限制。因此,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

 2 2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分为 8 个阶段。

 ①婴儿期(0~1.5 岁):信任感对不信任感 婴儿在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②儿童早期(1.5 岁~4 岁):自主感对羞怯感 儿童在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感,体验意志的实现。儿童渴望尝试独立处理事情。

 ③学前期(4 岁~6、7 岁):基本的主动感对内疚感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④学龄期(6、7 岁~12 岁):基本的勤奋感对自卑感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⑤青年期(12 岁~18 岁):自我同一感对角色混乱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体验着忠诚的实现。自我同一性是有关自我形象的一种组织,它包括有关自我的动机、能力、信念和性格等的一贯经验和概念。

 ⑥成年早期(18 岁~25 岁):亲密感对孤独感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亲密感,体验爱情,避免孤独感。

 ⑦成年中期(25 岁~50 岁):繁殖感对停滞感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获得繁殖感,体验关怀的实现。繁殖不仅指个人的生殖能力,而主要是指关心和指导下一代成长的需要。

 ⑧成年晚期(50 岁至死亡):自我调整对绝望期 老年人的健康每况愈下,对此他们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所以被称为自我调整对绝望感的心理冲突。

 二、 中学学生心理

 中学科目二- - 中学学生心理

  01 认知过程

 (1 1 )感觉 1 1 )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2 2 )感觉后象: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

 3 3 )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

 4 4 )联觉: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就叫联觉。

 (2 2 )知觉的特性

 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3 3 )注意 1 1 )注意的分类 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2 2 )注意的品质 ①注意的范围:在一瞬间内被人的意识所把握的客体的数目。(也称注意的广度)

 ②注意的稳定性: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也称注意的持久性)

 A.注意的起伏:指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加强和减弱现象。

 B.注意的分散:又可称“分心”,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对象吸引去的现象。

 3 3 )注意分配 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

 4 4 )注意转移 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人有意识地把注意力从一事物转到另一事物上去。

 (4 4 )记忆 1 1 )记忆的分类 记忆按保持时间可分为:

 ①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一般记忆时间是 0.25-1 秒。容量较大,形象鲜明。

 ②短时记忆:记忆时间在 1 分钟以内的记忆。记忆的信息容量为 7±2 个组块。

 ③长时记忆:信息在记忆中储存时间超过 1 分钟以上。容量无限;保存时间长久。

 2 2 )遗忘规律 19 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实验,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这条曲线表明:遗忘是学习之后立即发生的,而且遗忘的进程是不均匀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3 3 )遗忘的原因 痕迹衰退说(自动消退)、干扰抑制说、压抑说、提取失败说。

 (5 5 )思维的种类 1 1 )根据发展水平不同 ①直观动作思维:在思维过程中要以具体、实际动作作为支柱而进行的思维。

 ②具体形象思维:在思维过程中借助于表象而进行的思维。

 ③抽象逻辑思维:在思维过程中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的思维。

 2 2 )根据思维的创新性程度 ①常规思维: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用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②创造性思维:指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6 6 )想象的分类 1 1 )再造想象 依据词语的描述或符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2 2 )创造想象 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7 7 )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①问题的特征 ②迁移 ③思维定势 ④功能固着 ⑤.原型启发 ⑥学习动机会影响问题解决 02 学习概述

 (1 1 )学习的内涵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2 2 )技能 1 1 )动作 技能(操作技能、运动技能)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比如:日常生活中的写字、绘画,音乐中的吹拉弹唱,体育中的田径、球类、体操,劳动中的刨、磨等。

 2 2 )心智技能(智力技能、认知技能)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解题技能、记忆技能。

 03 学习理论

 (1 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 1 )巴甫洛夫 —— 经典型条件作用理论 ①获得与消退 获得即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消退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

 ②泛化与分化 泛化指的是有机体对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分化指的是有机体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2 2 )桑代克 —— 尝试- - 错误说(试误说)

 ①学习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②三条学习定律 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3 3 )斯金纳 ——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①强化:

 A.正强化: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加其行为出现的概率。

 B.负强化:撤销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加其行为出现的概率。

 ②惩罚:

 A.正惩罚:行为出现后施加厌恶刺激以抑制或减少该行为发生频率。

 B.负惩罚:行为出现后撤销一个满意刺激以减少行为发生。

 ③消退:

 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

 4 4 )班杜拉 —— 社会学习理论 ①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是指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

 ②替代性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

 (2 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1 1 )苛勒 —— 完型- - 顿悟学习理论(格式塔)

 ①学习是个体利用本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境及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而不是动作的累积或盲目的尝试。

 ②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完形是一种心理结构,是对事物关系的认知。

 2 2 )托尔曼 —— 符号学习理论 ①学习是有目的的,是期望的获得 ②学习是对完形的认知,是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 3 3 )布鲁纳 —— 认知发现学习论 ①学习观 A.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

 B.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②教学观 A.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B.提倡发现学习。

 C.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结构/程序/强化)。

 4 4 )奥苏贝尔 —— 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①学习分类:一是学习进行的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另一个维度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可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②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

 ③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

 (3 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 1 )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所谓有意义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

 2 2 )学生中心的教学观(非指导性教学)

 ①真实或真诚 ②尊重、关注和接纳 ③移情性理解 (4 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 1 )建构主义学习 ①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②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③学习的情境性 2 2 )建构主义学生观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经验世界具有丰富性和差异性。

 3 3 )建构主义知识观 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了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04 学习动机

 (1 1 )学习动机分类 1 1 )根据动机产生诱因来源 ①内部动机: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

 ②外部动机: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

 2 2 )根据学习动机作用时间 ①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连的,持续时间较长。

 ②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连的,来源于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持续时间较短。

 3 3 )奥苏贝尔成就动机的分类 ①认知内驱力:源于个体内部,如求知欲等。

 ②自我提高内驱力:个体凭借自身才能和获得成就来提升自己在某个团体中的地位和愿望。

 ③附属内驱力:学生获得家长、老师表扬的需要,在儿童早期尤为突出。

 (2 2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 —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是倒 u 型曲线关系。

 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行为效果随着动机的提高而上升,最佳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水平越低。

 (3 3 )学习动机理论 1 1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人的一切行为都由需要引起,而需要系统又包括五种由低级到高级的不同层次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 2 )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韦纳把归因划分为三个维度:内部与外部、稳定与非稳定、可控与不可控。又把归因划分为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

 3 3 )成就动机理论 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取成就,成功概率为 50%的任务是他们最有可能选择的。

 避免失败者往往通过各种活动防止自尊心受伤害和产生心理烦恼,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

 4 4 )自我效能理论 班杜拉提出了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主观推测与判断。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由:成败经验、对他人的观察、言语劝说、情绪和生理状态。其中最主要因素: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05 学习迁移

 (1 1 )学习迁移的类型 1 1 )按照迁移的性质和结果 ①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

 ②负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阻碍作用。

 2 2 )按照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不同 ①水平迁移:已习得的概念、规则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新的情境中的运用,是同一层次间的学习影响迁移。

 ②垂直迁移:低级概念和规则向高级概念和规则的迁移,是不同层次间的学习影响迁移。

 3 3 )按照迁移发生的方向 ①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发生的影响。

 ②逆向迁移是指后续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4 4 )按照迁移的内容不同 ①一般迁移:是先前学习内容的原理、方法等对后续学习的影响。

 ②特殊迁移也称为具体迁移,是先前学习内容的创造性组合对后续学习的影响。

 (2 2 )学习迁移理论 1 1 )形式训练说 形式训练说主张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才能产生。训练时关键不在于训练的内容,而在于训练的形式。

 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

 2 2 )共同要素说 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另一种学习。认为迁移是非常具体的,并且是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

 3 3 )经验类化理论 又叫“概括说”,贾德认为先前学习经验的概括可以适用于后续学习;只要对原有经验进行概括就可以完成学习的迁移。

 4 4 )关 系转换理论

 习得经验能否迁移取决于对情境中各种关系的理解或顿悟,特别是手段——目的之间的关系,是实现迁移的根本条件。

 5 5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认知结构可利用性高、可辨别性大、稳定性强,就能促进对新知识学习的迁移。

 06 学习策略分类

 1 1 )认知策略 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即信息加工的策略。

 ①复述策略 ②精加工策略 ③组织策略 2 2 )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

 ①计划策略 ②监视策略 ③元认知调节 3 3 )资源管理策略 帮助学习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资源,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三、 中学教学

 中学科目二- - 中学教学

  01 教学概述

 1 1 、教学的概念 (1 1 )教学的含义 教学是指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也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

 (2 2 )教学与教育 教学与教育: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除了教学,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

 2 2 、教学的一般任务 ①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②发展学生的智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③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个性心理特征,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④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⑤发展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02 教学过程

 1 1 、教学过程的本质观:特殊认识说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间接性、简捷性、教育性、引导性、互动性。

 2 2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①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学生认识的特殊性)

 ②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③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双边性规律)

 ④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

 3 3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激发学习动机、感知教材,构成表象、理解教材,形成概念、巩固知识,增强记忆、运用知识,促进迁移、检查知识,获得反馈。

 03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1 1 、我国中小学教学原则及运用 (1 1 )直观性教学原则 ①涵义: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直接感知学习对象。

 ②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A.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

 B.直观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C.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2 2 )启发性教学原则 ①涵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生动活泼地学习。

 ②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A.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B.设置问题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C.让学生动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D.发扬教学民主。

 (3 3 )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系统性原则)

 ①涵义:指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系统地进行。

 ②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A.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B.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的教学。

 C.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4 4 )巩固性教学原则 ①涵义:要不断复习,使知识牢固地掌握和保存。

 ②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A.在理解基础上巩固。

 B.重视组织复习。

 C.在扩种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5 5 )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

 ①涵义: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

 ②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A.重视学生的年龄特征。

 B.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

 C.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

 (6 6 )因材施教教学原则 ①涵义: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②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A.了解学生。

 B.正确对待个别差异。

 C.善于把集体教学和个别指导结合起来。

 (7 7 )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①涵义:既要传授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②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A.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B.通过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C.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

 (8 8 )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 ①涵义:把理论讲授同实际结合起来,获得比较完全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

 ②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A.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B.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C.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D.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2 2 、教学方法 (1 1 )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

 (2 2 )谈话法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教师通过口头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教学方法。

 (3 3 )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4 4 )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获得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5 5 )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示范性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

  (6 6 )参观法 组织学生到一定的校外场所—自然界、生产现场和其他社会生活场所,使学生通过观察、研究,从而获得新知识或验证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的教学方法。

 (7 7 )练习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去进行实际操作,以巩固知识、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8 8 )实验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观察和研究这种操作引起的现象和过程,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

 (9 9 )实习作业法 教师指导下,利用一定实习场所进行实际操作或一定实习工作,以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有关的直接知识,或验证间接知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 10 )实践活动法 实践活动法是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多方面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

 ( 11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 教学方法 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独立的探索和研究活动,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潜力,形成研究意识和探究精神的教学方法。主要指布鲁纳的发现法。

 ( 12 )欣赏教学法 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教学方法。欣赏教学法的对象包括自然、人生、艺术等。

 ( 13 )情景教学法 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引起学生情感体验,帮助其理解教材,同时发展心理机能的教学方法 04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 1 、备课 备课是上课的前提,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

 内容:

 ①备教材(钻研课程标准、钻研教科书、参考资料);

 ②备学生; ③备教法; ④制订教学进度计划:学年(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或课题计划、课时计划(即教案)。

 2 2 、上课 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

 (1 1 )上好课的要求 ①目的明确; ②内容正确; ③方法得当; ④结构合理; ⑤语言艺术; ⑥气氛热烈; ⑦板书有序; ⑧态度从容。

 3 3 、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4 4 、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上课的必要补充。主要有集体和个别辅导两种。

 5 5 、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方法主要有:测验法、观察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

 05 教学组织形式

 1 1 、班级授课制 (1 1 )产生 1632 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首次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论述,奠定了理论基础。

 (2 2 )特殊组织形式 —— 复式教学 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3 3 )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①优点:

 A.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效率。

 B.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C.有利于发挥班集体教育作用。

 D.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②缺点:

 A.难以因材施教。

 B.难以形成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C.缺乏灵活性。

 2 2 、分组教学

 以学生的能力或成绩作为标准,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班级,以组为单位共同学习的教学形式。

 3 3 、个别指导 个别辅导,又称个别教学,是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的教学组织形式。

 4 4 、设计教学法 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任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

 5 5 、道尔顿制 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6 6 、特朗普制 又称“灵活的课程表”,这种教学形式把大班上课、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特朗普制既有班级授课制的优点,也有个别教学的长处,但管理起来比较麻烦。

 7 7 、文纳特卡制 第一部分为了培养儿童将来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第二部分为了培养儿童的个人能力和社会意识。两部分都由老师进行个别指导。

 8 8 、贝尔 — 兰卡斯特制

 导生制,仍以班级为基础,但教师不直接面向班级全体学生,教师先把教学内容教给年龄较大的学生,而后由他们中间的佼佼者,也就是“导生”去教年幼的或成绩较差的学生。

 06 教学评价

 1 1 、基本内容 学生学业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教师评价。

 2 2 、分类 (1 1 )按照评价目的分类 ①诊断性评价: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对评价对象的学习准备程度做出鉴定的测定性评价。

 ②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保证教学目标得以实现而进行的确定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

 ③总结性评价:是以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为基准,对评价对象达成目标的程度即教学效果做出评价。

 (2 2 )按照评价方法或标准分类 ①绝对评价:预定一个客观的或者理想的标准,如及格线、平均分。

 ②相对评价:依据评价对象的群体或集合来确定评价标准,如考试成绩排名。

 ③个体内差异评价法:个体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

 四、 中学课程

 小学科目二- - 中学课程

 01 课程分类

 (1)按设计方式: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 学科课程:从各门科学领域选择部分内容、分门别类地组织。

 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儿童课程,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课程。

 综合课程:打破传统学科的分界,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两门以上学科的教学内容综合在一起而形成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形态。

 (2)按学习要求: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科目,具有强制性。

 选修课程:依据不同学生特点和发展方向,而设置的可以自由选择的课程。

 (3)按设计开发主体: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4)按呈现方式: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的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隐性课程:学校情境中以间接地、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如校风、学风、师生关系等。

 (5)按课程任务:基础型课程、探究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02 课程理论流派

 (1)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学科为中心,与不同学科对应设置课程,通过分科教学,是学生掌握各科教学的基本知识。

 (2)活动中心课程理论 通过活动获得经验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兴趣、态度和思维方法。

 (3)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依据社会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课程活动,学校应致力于社会改造而不是个人发展。

 (4)古德莱德课程层次理论 理想的课程:由研究机构、专家等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 正式的课程: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 领悟的课程:任课教师所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在课堂上实际实施课程; 经验的课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体验到的东西。

 03 课程结 构

 (1 1 )课程开发 1)课程设计开发的模式 ①目标模式 以学校应追求的目标为基础,延伸出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

 ②过程模式

 课程的开发不是为了生产出一套“计划”,而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研究过程,并贯穿着对整个过程的评价和修正。

 2)制约课程开发的因素 ①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②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水平对课程开发的影响。

 ③学科特征影响课程的编制。

 ④课程理论 (2 2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文本表现形式: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

 1)课程计划 也称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与编排的总规划。由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等组成。其中课程设置,即开设哪些学科是课程计划的重心。

 2)课程标准 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3)教材 ①含义 教师和学生用的有关教学资料,如教科书、讲义、参考书、视听资料等。

 ②教材内容的组织和编排 A.教材的组织

 横向组织,是指按照知识的逻辑序列,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等先后顺序组织编排课程内容。

 纵向组织,是指打破学科的知识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按照学生发展阶段以学生发展阶段需要探索的、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

 B.教材的编排 直线式,把一门课程教材的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前后内容基本上不重复。

 螺旋式,把同一课题内容按深度、广度的不同层次安排在教科书的不同阶段重复出现,使得每一次的重复都将原有知识、方法、经验进一步加深拓广,逐渐深化。

 ③教材编写的原则 A.在内容上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B.强调内容的基础性,注意贴近社会生活; C.需考虑我国社会发展水平和教育现状; D.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 E.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3 3 )课程评价 1)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①目标评价模式

 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评价的实质,是要确定预期课程目标与实际结果相吻合的程度。

 ②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即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

 0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 1 )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观 1)学生观:

 学生是发展的、独特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2)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3)教师观:

 教师应该是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社区型开放教师。

 4)教师教学观:

 ①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②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③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④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3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①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②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③课程内容更贴近生活。

 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⑤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⑥实行三级课程(国家、地方、学校)管理制度。

 (4 4 )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课程体系。

 ①小学阶段:综合课程为主 ②中学阶段: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③高中阶段:分科课程为主 2)小学至高中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

 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 3 课时。

 内容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

相关热词搜索:必考 考点 笔试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