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范文 > 作文体裁 > 小说 > 正文
 

性爱小说

发布时间:2024-05-03 23:46:42 影响了:

以下是博文学习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性爱小说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性爱小说篇一:北语17春《小说专题》作业1答案

17春《小说专题》作业1

一、单选题(共 19 道试题,共 95 分。)

1. 《又见棕榈,又见棕榈》的主人公是?

A. 朱丽丽

B. 罗梅卜

C. 牟天磊

正确答案:C

2. 杨逵1932年用日文写成的代表作是?

A. 《送报夫》

B. 《模范村》

C. 《风水》

正确答案:A

3. 《千山外,水长流》的作者是?

A. 聂华苓

B. 於梨华

C. 陈若曦

正确答案:A

4. 赖和的小说《一杆“秤仔”》的背景是哪一时期?

A. 国民党统治时期

B. 日据时期

C. 台湾光复后

正确答案:B

5. 下列哪部作品是施叔青早期的作品。()

A. 《约伯的末裔》

B. 《香港的故事》

C. 《完美的丈夫》

正确答案:A

6. 陈若曦的代表作是?

A. 《断蓬》

B. 《尹县长》

C. 《千山外,水长流》

正确答案:B

7. 被视为台湾当代乡土文学中“里程碑”式的作品的是?

A. 《浊流三部曲》

B. 《台湾人三部曲》

C. 《马利科湾英雄传》

正确答案:B

8. 陈映真的代表作是?

性爱小说篇二:浅析阿特伍德小说中的女性边缘化成因

龙源期刊网 .cn

浅析阿特伍德小说中的女性边缘化成因 作者:陈媛

来源:《科技视界》2013年第28期

【摘 要】边缘女性的受害问题一直是加拿大文学女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所关注的,女性受害的主题几乎出现在她的每一部作品中。然而现有的研究主要是针对阿特伍德的一部小说来阐释其中的边缘女性,研究结论缺乏整体上的代表性。本文运用女性主义相关理论,结合阿特伍德的三部小说——《可以吃的女人》、《盲刺客》、《使女的故事》,通过深入边缘女性的内心世界,分析其边缘化的成因,使读者与小说中的边缘女性产生共鸣,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小说。

【关键词】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边缘女性;女性(出自:WwW.HNNscy.Com 博 文学习 网:性爱小说)主义

德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提出: “边缘人对两个社会群体的参与都不完全,是处于群体之间的人。”边缘人是经常徘徊于现实社会,被中心和主流社会所排斥和抛弃的弱势群体。他们处于生活的边缘,内心迷茫,生活焦虑,拒绝理解他人,也拒绝被他人理解。然而,不可否认,边缘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他们在被中心和主流社会所排斥和抛弃的同时,为了获得自我身份和地位,积极地进行着自我改变,试图满足社会的需要,显示出了一定的生命活力。父权制是一系列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体系,以二元论为基础,把社会分为男人和女人,男人位于权力的一端,统治着社会和女人。在漫长的父权制的文化系统中,女性都被认定是 “他者”,处于“边缘化”地位。女人要么仅仅是一个不具人格的对立物,要么就被动地屈服于男人的意志。

纵观阿特伍德的小说,边缘女性的受害与幸存的主题一直出现在她的每一部小说中。本文立足于阿特伍德的三部小说——《可以吃的女人》、《盲刺客》、《使女的故事》,以小说中的边缘女性形象为切入点,通过深入边缘女性的内心世界,发掘迫使其逐步濒临社会边缘的成因,有利于读者更好地解读、把握阿特伍德的创作。

1 男权的迫害

在父权制的社会体系中,男性拥有着绝对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女性沦为“他者”,沦为“边缘人”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位于权力最高点的男性所造成的。

在小说中,男权的迫害首先是通过饮食背后的危机来展示的。饮食对于人类而言,可谓是一种权力——谁能获得充足的食物,谁就拥有可以支配他人的权力。《可以吃的女人》中的女主人公玛丽安原本拥有一份让人羡慕的工作和一个适合的男友彼得,但是由于彼得把女性当作自己猎取的对象,在玛丽安面前大谈他的杀戮,无形中使玛丽安对肉食产生抗拒,而事实上食欲代表着女性的精神状态。与彼得订婚后,她开始出现饮食危机。当玛丽安邀请彼得参加她和

性爱小说篇三:文学理论研究2013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文学理论研究2013秋第一次在线作业

、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得分:0

1. 在心理事件模式中意识的流动与放射分为三种情形,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此情形的是( )

A. 外表为情节模式,骨子里是心理结构

B. 现实性情节只是承载、联结心理意识的支架、纽带

C. 现实性情景仅仅是心理流程借以展开的触媒

D. 物质事件嵌进人物意识情绪中,随着后者的变化而呈现、滑动

正确答案:A满分:3 分 得分:0

2. 鲁迅讲的“逼真”就是在强调艺术作品的( )。

A. 真实性

B. 概括性

C. 真实的假定性

D. 想象性

正确答案:C满分:3 分 得分:0

3. 中国古代间接抒情的方式得到了比较自觉的发展,其突出的表现就是情景交融的( ),“一切景语皆情语”

A. 形象塑造

B. 意境创造

C. 情节描写

D. 意象创造

正确答案:B满分:3 分 得分:0

4. 韦勒克说:“最古老的答案之一是把诗当作一种‘人工制品’,具有像一件雕刻或一副画一样的性质,和它们一样是一个客体。”下列说法不符合韦勒克原意的是( )

A. 文学作品的存在就是印刷品

B. 文学主要是一种客观存在

C. 文学需要作家的主观创造

D. 诗、雕刻和绘画在性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正确答案:D满分:3 分 得分:0

5. 除论说散文外,在其他文体的创作中,( )都是作为形象系统的补充形式而适当采用的

A. 抒情

B. 描写

C. 叙事

D. 议论

正确答案:D满分:3 分 得分:0

6. 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常见的叙述模式是( ),这是一种源远流长的叙事模式,从古代到当代的大量文学作品都可以纳入这一框架来考察

A. 心理事件模式

B. 象征模式

C. 故事模式

D. 情节模式

正确答案:D满分:3 分 得分:0

7. 叙述者﹥人物的视角也叫做( ),在这种情况下,读者只是被动地接受故事和讲述

A. 见证人视角

B. 主人公视角

C. 内视角

D. “全知全能”视角

正确答案:D满分:3 分 得分:0

8. 作家对社会生活这一客体的观察了解,有着自身的特殊要求。下列选项中哪项不属于其特殊要求( )

A. 要从审美的特定视角出发

B. 要着重于直接素材的挖掘

C. 要力求全面、广博、多样

D. 要尽可能细致入微

正确答案:B满分:3 分 得分:0

9. 描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造型手段,描写的方式非常多,对其分类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 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

B. 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

C. 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

D. 具体描写与概括描写

正确答案:D满分:3 分 得分:0

10. 有些小说家利用人物的记忆和内心活动,通过打乱时序的方法,重新组合,达到一种新的美学目的。有人称之为“时间的歪曲”,或者称之为。( )

A. 叙述时间

B. 心理时间

C. 物理时间

D. 情节时间

正确答案:B满分:3 分 得分:0

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得分:0

1. “灵感”在文学创作的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阶段都有可能出现,它有这样几个主要特点:( )

A. 突发性

B. 灵活性

C. 短暂性

D. 突破性

正确答案:ACD满分:4 分 得分:0

2. 在心理事件模式中,意识流动和放射分三种( )

A. 外表为情节模式,骨子里是心理结构

B. 现实性情节只是承载、联结心理意识的支架、纽带

C. 现实性情景仅仅是心理流程借以展开的触媒

D. 物质事件嵌进人物意识情绪中,随着后者的变化而呈现、滑动

正确答案:BCD满分:4 分 得分:0

3. 艺术概括与科学概括不同,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

A. 以分析、综合、推理、概括为主要手段

B. 艺术概括具有抽象性

C. 始终不脱离具体形态

D. 注重特征描写和细节描写

正确答案:CD满分:4 分 得分:0

4. 历史上文化这个概念的解释有:( )

A.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事物的总和

B. 文化是包含着人类精神价值的综合性实体

C. 文化即是知识

D. 文化是一种符号形式

E.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精神产品的总和

正确答案:ABD满分:4 分 得分:0

5. 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要素之一,它是指叙事作品中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情节的构成离不开( )

A. 事件

B. 人物

C. 场景

D. 故事

正确答案:ABC满分:4 分 得分:0

6. 作品的叙事本身就是在时间过程中完成的。叙事学所说的时间的“双重性”

是指( )。

A. 故事时间

B. 叙述时间

C. 阅读时间

D. 讲述时间

正确答案:AB满分:4 分 得分:0

7. 唐代刘知几讲:“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使夫读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这段话没有体现的文学语言的特点是:( )

A. 精确性

B. 形象性

C. 含蓄性

D. 情感性

正确答案:ABD满分:4 分 得分:0

8. 描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造型手段,描写的方式多种多样,具体可以分为( )

A. 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

B. 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

C. 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

D. 具体描写与概括描写

正确答案:ABC满分:4 分 得分:0

9. “全知全能”视角的缺陷表现在()。

A. 叙事的真实可信性受到怀疑和挑剔

B. 这种叙事形态大体是封闭的,结构比较呆板

C. 不利于全面刻画人物形象,为一般心理小说所不取

D. 留给读者再创造的余地十分有限,迫使他们被动地跟着叙事跑

正确答案:ABD满分:4 分 得分:0

10. 叙事性作品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只是( )时间,而( )时间隐性的,读者要依靠理性和经验,从叙述时间中去体认,或根据这种体认在心目中把它复原出来。

A. 叙述时间

B. 心理时间

C. 物理时间

D. 故事时间

正确答案:AD满分:4 分 得分:0

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得分:0

1. 从故事发展线索而言,从属事件即使省略了也不会影响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推进。但从整个叙事而言,它们决不是可有可无的(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满分:3 分 得分:0

2. 文学与科学(指自然科学)的主要区别是创造的社会价值差别(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满分:3 分 得分:0

3. 整体象征不是以形象来图解某种观念或思想,是以作品自身的形象体系暗示和隐喻着观念、思想得。(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满分:3 分 得分:0

4. 现代叙事作品中,情节构成的几个要素不一定齐全,而且在叙事中还往往会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