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物理教案 > 正文
 

初二物理教案

发布时间:2024-04-19 13:08:16 影响了:

下面是博文学习网小编为你分享的初二物理教案,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希望大家会喜欢。同时也希望给你们带来一些参考的作用,如果喜欢就请继续关注我们博文学习网(www.hnnscy.com)的后续更新吧!

初二物理教案篇一:初二物理全部教案

八年级物理 第七章力

第一节 力

【整体构思】

1.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

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知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5.

【预习提示】

1.力。2.力的单。位3.【教学流程】

一、学生展示

1.到了____________2.体是是________。

3.二、目标定向

比一比:

1.

【要想有力的话,需满足什么条件?

2.我的体验: 力(force)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思考:力 (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物体而存在。力产生时两个物体(填“一定”或“不一定”)相互接触。 4.理解力的概念

力是物(出自:WwW.HNNscy.Com 博 文学习 网:初二物理教案)理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都离不开力。在物理学中,力是指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两个物体是否有相互作用,要从力的作用效果来考虑。

5.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个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另一个是改变物体的形状。只要有一个效果出现,就表明两个物体间存在着力的作用。 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对于任何一个力,它既有施力物体,又有受力物体,没有施力

物体或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发生力的作用时,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同时受到了力的作用,即

甲对乙有力的作用的同时,乙对甲也有力的作用,它们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没有先后之分。 (3)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方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物体间直接接触,并且发生相互作用而产等。因此,物体之间无论接触与否均可能有力的作用。 6.力的三要素新-课 -标-第- 一-网

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7.力的示意图

受到了力。 四、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探究力的三要素

例如:“开门”或“关门”实例来引出力的三要素。

小组讨论回答

器材:。 。 。

。 1.思考:力 (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物体而存在。力产生时两个物体(填“一定”或“不一定”)相互接触。 举例说明

① 。 ② 。 2.思考理解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小组讨论?

3.如图所示,木箱受到水平向右的50N的拉力,画出木箱所受拉力的示意图。

六、反馈评价

1.运动员用网球拍击球时,球和网拍都变了形。这表明两点:一是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二是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度大小都发生了变化,表明力还可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

2.一本书放在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支持力F,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物体是__________;书对桌面也会产生压力,受力 物体是__________。 3.能够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是因为A.一个巴掌的力太小 B.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5.下列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 ) A.熟透的苹果从树上竖直落下 B.小孩从直滑梯上匀速滑下

C.D.6.

7.

8.30°度角向右上方的拉力,大小为 300N,

X|k |B| 1 . c|O |m

9.如图所示,悬挂在绳上的小球受到的拉力是3N,画出小球所受拉力的示意图。

人对跳板的压力

B

手对弓的拉力

C

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

D

2.如图所示,F2>F1,①(a)(b)比较②(b)(d)比较③(c)(d)比较④(a)(c)比较,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的实验是 () A.①② B.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④

第二节 弹 力

【整体构思】

1.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2.说出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原理和作用。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预习提示】

1.测量力的工具。 2.原理。 3.如何正确使用弹簧测力? 【教学流程】

一、学生展示X k B 1 . c o m

1.为了准确地知道力的大小,要对力进行测量。在物理学中,我们利用力产生的________的大小来测量力。国际上通用力的单位叫做________,简称________。用符号________表示。 2.测量__________的工具叫测力计。在物理实验室经常使用弹簧秤,它的核心 部分是 ,它是利用__________这个道理制成的。

3.

测量超过_______4.气球经吹气后体积变头,馒头变__________5.6.体是是________。 7.8.,测量后应观察________。

二、目标定向

学生比赛

也就是要好好学习离得测量。 三、学生自学

1.的内容请回答:(1)?

(2)?想一想,要测出力的大小还需要什么? 2.

(1)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什么?

(2)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观察什么?若指针不是指在零位置怎么办? (3)在称量时应注意什么?

①所测的力能否超过它的量程?为什么?

②称量时,若弹簧秤与外壳发生摩擦,对称量结果有无影响?应该怎么办? ③若所使用的弹簧秤的弹簧不能自由伸缩了,还能用它继续称量吗?为什么? 四、合作探究

初二物理教案篇二:初二物理声学教案

龙文教育个性化辅导授课案 纲教师: ggggggggggggangganggang 学生: 日期: 礼拜:时段:

初二物理教案篇三:初中物理教案全册(优秀)

初中物理教案全册(优秀)

【试讲或讲课高分原则】

1.作为老师,信心和责任心是第一位的。记住一点,你担心的别人也担心,所以不需要有压力。 相信自己,别人才能相信你。

2.打动那些对你有好动感的评委!没有好感的自然也就感染了。用你的眼光告诉所有人,我来了,我能教好学生。

3.讲课要有激情,如果抑扬不足,起码声音要大。普通话标准一点。讲话语速不要太快,如果拿捏不好,可以多多演练。这是关键!讲话要掷地有声,不要半推半就,在讲台上要有台风。语文教师要求更高,咬字清晰,语音悦耳,抑扬顿挫。

4.一定要着装合体,不要穿着太前卫,毕竟教师这个职位还是要讲究矜持的,但是一定要整洁得体端庄大方,给人感觉气质非凡。

5.在见到面试官时要表现的大方,不要太拘禁,也不要太嚣张,给人留下稳重的印象。注意肢体语言,不要僵直地站在讲台上,运用好肢体语言。

6.要在试讲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把要讲的内容的相关背景等知识了解到位,并把课的内容和这些背景结合起来,让背景知识在吸引人的同时把人引导到课本的内容上来。

7.不用花费时间讲得过于仔细,只要在你讲的时候提到就可以了,让听课的评委知道你有这个环节就可以了。

8.要注意跟台下评委的眼神配合,眼睛的视线不要一直停留在讲稿上,要使台下的每一个评委都以为你在看他们,注视着他们。要面带微笑,不要太严肃。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了解人耳感知声音传播的基本过程。

2.了解骨传导。

3.知道什么是“双耳效应”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和社会生活,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

2.通过动手动脑中的两个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搜集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关心他人,特别是关心残疾人

2.通过贝多芬耳聋后继续进行创作等例子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意志。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人耳听到声音的道理;骨传声。

难点:骨传声。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靠哪种形式?

声波进入人耳后,经过哪条途径,最后感觉到声音?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

1.人耳的构造

声波鼓膜振动听小骨及其他组织听觉神经大 脑 在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如果仅只是传导障碍,但能通过其他途径传给听觉神经,人仍能听到声音。

2.骨传声

“想想做做”:

(1)将振动的音叉放在耳旁,听音叉的声音。

(2)用手指堵住耳朵,听音叉的声音。

(3)请同学用手指堵住自己的耳朵,将振动的音叉的尾部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听音叉的声音。

分析得出:骨头能传声。

失去听觉的人能靠骨传导来听到声音。

介绍贝多芬的故事。

3.双耳效应

由学生自习完成。

利用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间、强弱及其他特征不同来确定声音的位置。

四、作业布置

教材第18-19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五、课后反思

本节课,教师要作充分的准备,多做实验,让学生经历科学全探究过程。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噪声控制的途径

难点:噪声的危害以及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器材:多媒体电脑、闹钟、纸盒

四、教法与学法:分组讨论法、阅读法

五、教学过程

放一段录像,先放出一段优美的旋律,然后放出一段嘈杂的声音。然后引入课题:优美的声音使人心情愉快,而杂乱的声音则令人心烦意乱。那么,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它对人有没有危害?怎样才能有效地防止这些声音的产生和或者削弱它呢?

(一)噪声的来源

学生活动

(1)阅读课文,分别从物理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找出噪声的含义

(2)分组讨论:在你的周围,有哪些是噪声?

总结学生的分析,得出噪声的含义:

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角度)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环境保护角度)

(二)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学生活动

(1)阅读课文,找出噪声的等级是按什么划分的。

(2)不同的噪声的等级对人们所产生的危害又是怎样的?

(3)认真阅读P26的噪声分类表。

总结学生的分析,得出三条界线:

>90dB,会破坏听力;

>70dB,会影响学习和工作;

>50dB,会影响休息和睡眠。

(三)控制噪声

复习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引起鼓膜的振动

(声源发生处)(声音的传播过程)(人耳)

演示实验:让闹钟发出声音,过一段时间后,把纸盒将闹钟罩住,让学生比较前后声音的不同。

学生活动

(1)观察书本P 26图1.4-4,指出控制噪声的措施分别在哪里实施的;

(2)分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治理噪声的实际例子。

综合实验和学生活动内容,总结得出控制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3)观看录像。加深对噪声的了解。

(四)课堂小结

噪声的来源和危害有哪些?

怎样防治噪声?

(五)布置作业

调查学校周围有哪些噪声源,学校应该采取哪些合理的措施?

六、教学后记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不多,在强调一两个主要内容的同时,可以安排一定的课外练习让学生在课堂完成。

光的传播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能简单解释常见的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经历探究过程,有初步的探究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

5.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四)教学难点

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五)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式教学法。

(六)教学媒体

激光手电、玻璃砖、白纸板、盛水的小烧杯、空烧杯、激光演示器

二、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激发兴趣

展示光现象(收集一些光现象图片)

教师:光把世界打扮得如此美丽动人,同学们对光感兴趣吗?

(二)进行新课

1.光源

同学们,我们要看清五彩缤纷的世界,必须有光射入我们的眼睛,那么,光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呢?

思考、讨论 列举例子

除了太阳、电灯之外,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物体能够发光?

(板书):太阳、萤火虫、恒星、水母

相关热词搜索:物理教案 初二物理教案人教版 初二物理下册教案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