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政治教案 > 正文
 

教科版七年级上册政治教案

发布时间:2024-04-25 07:06:41 影响了:

博文学习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教科版七年级上册政治教案,提供全面的教科版七年级上册政治教案信息,希望对您有用!

教科版七年级上册政治教案篇一:思想品德教科版七年级上册全部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扬帆起航

第一课 走进中学

第1课时 校园风景线

一、课堂教学要求

【教材分析】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也是本课程的起点。考虑到小学到初中的衔接和过渡,非常需要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始业”教育,让学生感受、了解初中生活,熟悉新的校园环境、人际关系和集体。

本部分教材包含“校园剪影”、“校史寻踪”、“校训感悟”三个层面的话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体验新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培养学生对新学校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感悟生活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新学校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懂得制定校训的意义,了解新学校校训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校园剪影”和“校史追踪”。学生只有亲身感受自己新学校的设施环境,了解学校的风格和特色,知道学校的辉煌历史,发现其可爱之处,才会对新的学校产生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是“校训感悟”。校训是如何制定的,校训有什么作用,不同的学校会有不同的校训,不同的校训传达着怎样的精神内涵,这对于生活经验和阅历不多的初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会有一定难度。

【教学建议】

1.导入

方式一:让学生说说自己对新学校的印象。这里首先让学生自己来谈谈对新学校的了解和感知,要避免教师先入为主的全面介绍。不同的学生对新学校的认识会体现在不同的方面,首先由学生来自由交流,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强化他们作为学校新的小主人的身份认同感;不同的信息交流也会激发学生相互学习的热情,强化学生主动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意识。这样教师也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

方式二:游戏导入:造句游戏。

句型:来到新的学校,我觉得(自己的感受),我希望(对自己或者学校的期待)。(抽3—6个学生回答,教师进行引导或鼓励)首先了解孩子对新学校的印象和期待。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对新学校的情感。

2.第一层次:校园剪影

方式一:展示新学校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图片,全面展示学校的风采包括各种先进完善的硬件设施和学校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学生相对全面地了解学校的现状,增进学生对学校的感性认识。

利用好教材中设计的学生活动:“分享”,内容有:“我希望参加的校园社团:??”和“我喜欢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对新学校的融入不仅仅停留在对学校的感性认识上,更体现在自身对于新学校主动的愿望和行动中。

方式二:播放介绍新学校情况的宣传片。使学生加深对学校的了解,激发对新学校的热爱之情。

设计学生活动:画说我们的学校。引导学生画一副自己印象中的新学校,在最喜欢的地方作上标记★,并且想一想,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里。学生在观看完学校宣传片后再通过自己的方式来描述自己的学校,此时的描绘会带有更深的感情色彩,进一步激发孩子对学校的主动情感。

3.第二层次:校史寻踪

方式一: 学生交流课前了解的学校历史。学生课前了解校史的方式有很多,可参观校史陈列室,可访问老师或学长,也可通过网络等多种方式,通过这样的课前活动,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可让学生多维度了解学校。

方式二:播放自制宣传片,内容是学校老教师或者老学生对学校历史的讲述。让经历学校历史的老师或学生讲述学校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表现出较强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而这种感觉也会直接传达给现在的学生,对学生融入新学校、热爱新学校起到很好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梳理历史的过程也是进一步学生强化情感的过程。

4.第三层次:校训感悟

共同了解校训的含义和意义。分享一些知名学校的校训,在这里,可首先让学生相互交流他们了解的校训并且分析其内涵,在学生交流基础上,教师可再提供更多的校训引导同学们共同分析其意义,充分感受校训对一所学校的精神指引作用。重在分析校训对学校的指引作用,

引导学生讨论以下内容:

我们学校的校训及其含义是什么?校训给我的感悟是什么?

如果目前我们的学校还没有校训,大家一起来思考,讨论并提出我们的建议。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思考制定校训,能够强化学生作为学校主人翁的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教学课件(积件)要求

1.展示新学校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的相关图片。

2.体现所在学校特色的宣传视频(包括教学设施、学生生活场景、校史、校训??)。 课件使用目的:了解新的学校发展历史,知道新的学校的特色和校训的作用,使学生热爱新的学校,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三、教学资料要求

1.展现新学校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的图片或视频。

2.我国或世界名校的校训。

中国名校校训

清华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复旦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中山大学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

山东大学学无止境 气有浩然

厦大 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

中国政法大学 厚德明法 格物至公

上海交通大学 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南开大学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苏州大学 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云南大学 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学识,成一等事业

中国政法大学: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西方大学校训

哈佛大学:让真理与你为友

麻省理工学院:既学会动脑,也学会动手

斯坦佛大学: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

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真理使人自由

芝加哥大学:让知识充实你的人生

西点军校:职责、荣誉、国家

爱丁堡大学:有知识者既能看到事物的表象,也能发现其内涵

3.欢迎你,初一新同学

过了这个暑假,你已经成为中学一年级学生了。欢迎你,初一新同学。你有一点点惊喜,也有一点点紧张,因为,中学对你来说还十分陌生。没关系,每一个即将踏进中学校园的新生都这样,一切要从头开始。

让我们记住,走进中学校门后要做的几件事——

要尽快适应老师的讲课方法。做到认真听讲。要想做到这一点有个诀窍:那就是预习。预习要把第二天的功课尽可能看懂,看不懂的地方,在课堂上要更加注意听。预习就是熟悉课本。课堂上有不懂的地方,千万不能留到下次,要主动找老师,力争当天的问题当天解决。

熟悉你的班级,熟悉你的同学。要主动和周围的同学搭话,热情地为新集体做事情。初来乍到,大家可能会观望、等待,或者会不知所措。问问同学的名字,尽快把对方的名字记住;老师要发新书了,去协助老师;班里的值日生还没有安排好,那你就动动手,清理卫生、擦擦桌椅??这样做陌生感很快会消失,无形之中你就和同学、老师熟悉了。

从小学到初中,是个很大的转变。其中最大的转变是:小学生特别相信权威,听父母的话、听老师的话,这已经成了习惯。别小看六年级的这个暑假,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你不光是个子长了半头,心态也会发生很大变化。一迈进中学的门槛,初一新生的第一感觉会是:啊,我是大人了!长大了是事实,但心理上的成熟还差得很远很远。“大人”的感觉让我们听不进父母的嘱咐;中学校园相对宽松的环境又让我们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如果让这两个“甜蜜的敌人”困住自己,下坡路走起来时很顺畅的。

说了很多,重要的只有一点:初一的新生,在新的环境里,要严格要求自己。因为,从我们迈进中学校园的那一刻起,一条崭新的路已经铺在我们面前。在这条路上,你想留下怎样的脚印?是直是曲,是进是退,往往就在你的一念之间。

第一课 走进中学

第2课时 跨越陌生

一、课堂教学要求

【教材分析】

本课时重在引导学生熟悉新的人际关系,包括层层深入的三个主题。从同学的初次相识,到师生的初步了解,最后落脚到学生共同拥有的班集体,将新同学凝聚到一个新的集体中,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新同学、新老师的情感,建立对新班级的认同感、归属感。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建立新友情的方式,知道教师在人生道路上的作用,懂得应以主人的身份融入新的班集体。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走近新同学”和“您好,新老师”。进入新环境,只有首先学会如何与身边的老师和同学交往,才能建立一个很好的人际关系,为自己的顺利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尽快地适应初中生活。

教学难点是“让我们同行”。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是集体的主人”这对于初中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建议】

1.导入

歌曲导入:《相亲相爱一家人》

2.第一层次:走近新同学

方式一:

活动一:青春自画像

首先请同学们在课前准备好的卡纸上为自己画一幅自画像,注意突出自己的特征,能让大家一看就知道画的是谁。然后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基本信息:姓名、生日、外貌特征、性格特征、毕业的学校、爱好兴趣和家庭地址等。让学生在创作自画像的的过程中体会如何能让别人更快更准确地认识自己记住自己。

活动二:“让我走近你”

将同学们的自画像首先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引导小组内成员充分互相认识,为下一环节游戏的开展作好铺垫。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不仅通过手中的自画像去认识别人,也要通过语言交流更全面地认识认识他人,介绍自己。

活动三:串名字游戏

游戏方法: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介绍。介绍时依据下面的方式,第一名同学:我是性格开朗、爱交朋友的徐璇,第二名同学接着介绍:我是性格开朗、爱交朋友的徐璇旁边(后面)的热情善良的某某;做介绍的同学要将前面所有同学的名字和所采用的修饰复述一遍。在这个过程中也要要求其他组的同学做好自己小组的准备,同时要求他们也要尽可能多地记住其他小组成员的名字。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受主动交友的快乐,同时,通过体会如果自己名字不被别人记住的失落,从而认识到记住别人的名字是良好友谊的开端。 活动四:说出你的名字

请同学们计算从开学到现在自己总共记住了多少同学的名字。然后请两三位同学走上讲台叫出他们记住的所有同学的名字,看一看谁认识地又多又准。

活动五:经验汇总:如何走近新同学,拥有新友谊?

请同学们结合入校几天的经历以及刚才所进行的找朋友的活动,共同总结进入一个新环境应该怎样顺利地走近新同学,拥有新友谊。

方式二:

活动一:寻找身边的他们

首先播放几位同学的生活录像,引导同学们在班级中寻找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最好参与到认识同学们的活动中。在老师的带动下可以更能引发学生认识同学的积极心理。

活动二:认识小组内的同学

引导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认识,先成为好朋友。教师巡视每个小组,鼓励同学们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同时注意控制时间。先小范围活动帮助学生克服羞怯心理,为走出小组认识更多的朋友奠定基础。

活动三:走出小组认识更多的朋友

在这一环节,让同学们拿出课前已经准备好的自制名片,走出小组主动与其他小组的同学交谈,从而认识更多的朋友。活动进行中可播放背景歌曲:《找朋友》,烘托气氛激发学生交友热情,老师融入同学中,帮助内向的同学找朋友。使学生了解自己通过活动认识了多少新朋友,深化其快乐的情感体验。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感受走近新同学获得新友谊的技巧。

活动四:经验汇总:如何走近新同学,拥有新友谊?

请同学们结合入校几天的经历以及刚才所进行的找朋友的活动,共同总结进入一个新环境应该怎样顺利地走近新同学,拥有新友谊。

3.第二层次:您好,新老师

方式一:

活动一:交流歌颂老师的名言、诗歌、歌曲。

学生多种方式交流事先准备好的歌颂老师的名言、诗歌或歌曲。从前人已有的文化成果中感受教师对人类发展以及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教师这一群体的良好情感。

活动二:分享名人尊师佳话。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了解的尊敬老师的美谈。教师可适时补充事先准备好的材料。活动一中感受教师的重要性,活动二的开展顺理成章,基于教师职业的崇高与伟大,教师这一群体理应得到世人的尊重。名人尊师的积极行为对学生的行为有着无声的影响。

活动三:走近身边的老师

请学生谈谈对新老师的印象,了解各科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和要求。

活动四:“我渴望的师生关系”

学生交流自己最向往什么样的师生关系。在交流中明确双方良好关系的建立,同样需要学生这一方的主动付出。

方式二:

活动一:走近他们的生活

播放反映学校生活的影视作品。如《十八岁的天空》、《十六岁的花季》,选取其中重点刻画师生情感,反映教师价值的片段。激发学生对良好师生关系的渴望,思考自己期望的师生关系的类型。引导学生主动走近老师。

活动二:走近我们的老师

学生交流开学几天后自己印象最深刻的老师,谈谈自己对老师的印象,了解老师对我们的期望和要求。

活动三:学习他们的做法

教科版七年级上册政治教案篇二:教科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教案(1)

第一课、走进中学

关于“校园风景线”教学设计案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教师利用投影或黑板写出几个大字:亲爱的同学们,欢迎你们!

对学生来说,9月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我们应该给它起一个名字——开学节。每个中学大致都在每年的这一时刻重复着辞旧迎新的程式,一批一批的初一、高一的新同学步入了更高一级的学习殿堂。

走进中学(板书)

提议:教师准备若干张本校的校园风景照片或明信片,通过投影或在班内传阅展示给同学们看。

1. 校园风景线(板书)

漫步校园,我们会发现,这里的风景独好,并且比小学大得多,有很多场地和部门,有很多场馆和社团组织,下面我们来一一来辨识一下。 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

?

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和兴趣。

第一层次

校园剪影 活动1:学校平面图

活动方式: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学校平面图(或挂出事先准备好的学校画图),平面图上要画出校长办公室、团委办公室、班主任办公室、任课教师办公室、校医室、图书馆、餐厅等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

(2)教师讲解这些部门的责任和职能。

(3)教师鼓励学生上台,试着在图上标出部门的位置和负责人的名字,并要讲台下的学生指出其中的错误之处。

在这里,每一个同学都能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才能。那么,你希望发展哪方面的能力呢?

活动2:学校社团组织

活动方式:

(1)填写。

你所知道的学校社团组织;

你想参加的社团活动;

你还想让学校组织的校园活动。

(2)学生课堂发言与交流。

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细心感受,一定会发现它的可爱之处。

经过老师的讲解和同学间的交流,学校在你心中是什么样子?

活动3:“话说”我们的学校

活动方式:

(1)用大致5分钟时间让学生描述或描绘自己的学校,着重突出学校的特色。

(2)通过上台展示,或小组同学互换的方式,同学间相互交流自己的作品。

(3)小组推荐、挑选出优秀作品展示并张贴于班级的板报栏中。 通过师生互动,来更好

地实施课堂教学活动,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

?

?

?

丰富学生的生活,更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喜爱。

?

?

通过“师生”活动,让学生更快地熟悉学校的环境,通过学生自己参与的形式,自发地对学校的一切产生浓厚的兴趣。

第二层次

校史寻踪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历史。校史记录着学校诞生和发展的历程,见证了学校历史发生的大事件,留下了师生们共同前进的足迹。

活动4:校史寻踪

活动方式:

(1)教师讲述学校的重要发展历程,尤其是学校的成绩。

(2)学生一边听讲解一边记录,填写到教科书第5页的横线上。

(3)学生独立思考“校史”带给自己的启示,并把思考的火花记录到教科书第5页的方框内。 了解学校的过去,形成对学校的整体印象。

第三层次

校训感悟 校训是学校为了树立优良校风而定的,是要求全体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校训集中反映了一所学校的教育宗旨、历史传统和办学特色,体现了学校的文化品位和精神面貌。

活动5:校训感悟

(1)教师把校训写到黑板上。

(2)针对本校的校训引发讨论:我们的校训代表什么含义?你有什么感悟?

(3)如果我们学校还没有校训,你的提议是什么? 从不同侧面了解学校。了解学校的历史、今天,展望学校的未来。

总结 无论是自己感受到的学校,还是从老师和同学口中得知的学校,你喜欢学校的什么地方? 问句式结尾,使学生发自内心地思考问题。

关于“跨越陌生”教学设计案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教师提问:“同学们,新学期初始,我们熟悉了校园,你们对新学校有什么感受和体验,喜欢新学校吗?”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那

教科版七年级上册政治教案

么,你思考一下,学校对你的学习起重要作用的是什么?”思考后若答不上来,再问:“是人还是物?”学生肯定回答是“人!”

教师:“那么,在开学后的这些日子里,你接触了多少人呢?与周围的同学、授课老师之间还存有陌生感吗?”

学生回答。 一问一答。活跃课堂,调动课堂气氛。

?

活动一:自我介绍

?

?

?

?

?

?

?

?

?

?

?

?

?

? 案例分析:杨亮的故事 (见教科书第7页)

教师:我们告别昔日的同窗好友,来到中学这个新的环境,面对新同学,新老师,我们可能会感到陌生。但是,如果结识了新同学,认识了新老师,建立了新友谊,在这个新环境里,你很快就可以找到另一个属于你的天地。在你的世界里,没有损失任何东西,反而又增加了很多好朋友,你是不是会感到很开心呢?若想结识新同学,让同学走近自己,了解自己,接受自己,可以先向同学敞开心扉,主动伸出友谊的“橄榄枝”,对新同学说声 “你好”,可以主动给周围的人送去一个善意的微笑,也可以做出一个友好的动作,这样你会很快拥有友谊。 具体活动如下:

(1)教师鼓励学生积极上台自我推荐,让别人更快地认识自己。

(2)学生走上讲台作自我介绍,提醒每一位同学要突出自己的性格、爱好特长及个性中的特别之处,比如常用动作与语言。

(3)最后,大家一起鼓掌以示对勇敢自荐者的鼓励。

被人记住名字是被尊重和被接纳的体现,记住他人的名字,是良好友谊的开端。能很快地记住身边同学的名字是一件很开心也很有学问的事。现在,让我们从彼此的名字开始,再次认识,再次了解! 借用教科书上的小故事与学生的内心产生共鸣,使教学活动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避免僵硬化教学。

?

?

?

?

?

?

?

本活动及下面的两个活动设计是递进的,从相互认识到重点认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本活动的目标是相互认识。

活动二:印象中的“第一”人 (1)请同学们记录进入校门之后,给“我”第一印象最深刻的各种人。记录在教科书第8页。

(2)在记录的过程中,如果你还不知要记录的他(她)叫什么名字,可以走到他(她)面前去诚恳地问。 ?

活动三:设计自己的名片 (1)每位同学准备一张稍硬、漂亮的纸张,用于设计自己的名片。

(2)名片设计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富有自己的特色。

(3)名片填写内容可参照教科书第8页,教师规定在有限的时间内设计,可设计若干张。 (4)名片设计完后,每位同学当面双手送给自己最想结识的那些同学。 ?

活动四:我们的老师 教师:初入中学,有的同学可能会像大海中罗盘失灵的航船,不知所措。老师将会帮助我们找到航向,确定航线。面对新老师,我们应该尽快认识和了解他们,同时,也让老师认识和了解我们。那么,课下请把我们做好的 “名片”也送给老师一张吧!其实,所有的老师都喜欢学生课堂上认真听讲,向他提问题,都喜欢他的学生课下主动与他讨论问题、交流观点,所以,让我们大胆地走近我们的老师吧!

具体活动如下:

(1)学生填写教科书第9页的表格内容。

(2)请学生上讲台讲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位老师。

(3)在讲述中,重点介绍老师的姓名、所授课程、讲课特点,你的个人点评。 ? ?

?

?

尽快地与老师熟悉,把自己制作的“名片”送给老师也许是认识老师的一条捷径!活动五:我理想中的班集体

?

?

?

?

?

?

?

?

?

?

? 教师:几十个同学,十多个老师,相聚在一起,我们又组成了新的大家庭——我们的班集体。

如果把老师同学比作鸟儿,那么,班级就是我们快乐的大森林。在这个集体中,我们将朝夕相处,度过三年的美好时光,我们将在这里一起学习,共同成长。为了快乐地成长,为了幸福的回忆,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以主人的身份,融入我们的班级,规划我们的前景,一起创造一个值得记忆的“家”。

具体活动如下:

(1)用5分钟时间把自己理想中的班集体的特征列举出来,填写在教科书第 11 页的空白处。

(2)填写完毕,请同学们走上讲台,进行“我理想中的班集体”演讲。

(3)在学生演讲的过程中,教师把学生所提到的理想班集体的主要特征罗列在黑板上。 (4)教师和学生共同在众多的特征中挑选出10 条,课下整理出来,作为建立优秀班集体的目标。 使学生逐步树立班级的“主人翁”意识,形成对“家”的归属感。

活动六:我为班级作创意 如果要建立理想中的班集体,我们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激励自己,比如定班训、设班徽等。

具体活动如下:

(1)学生分组活动。

(2)每组讨论和创作一个作品,作品题目有:

? 设计班训

? 设计班级座右铭

? 设计班徽

? 制定班级公约

? 制定班级工作计划

(3)讨论结束后,班级交流小组讨论结果。

(4)把小组作品张贴在教室的宣传栏里,以时时鞭策和警示班级成员。 ? 总结 播放歌曲《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通过今天一系列的活动,我们跨越了陌生,我希望大家能像兄弟姐妹般相亲相爱,融入我们班集体这个大家庭,让欢声笑语、友爱互助荡漾在我们中间。

同学们有没有信心?! 师生间相互认同,相互接纳。

第二课、昨天与今天

关于“适应学习”教学设计案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教师:从昨天的小学,到今天的中学,有许许多多的变化。老师、父母、学校、社会对我们的期望和要求变高了,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也变高了。正是这种种变化,使我们以前所未有的步伐,经历成长,走向成熟。对我们来讲,一个最重要的身份就是学生,所以,我们理所当然的任务就是学习。那我们就先从中小学学习上的变化谈起吧! 承上启下。活动一:适应学习 教师:进入中学,课程的门类一下子多了起来,而且课程的内容也逐渐加深和系统化了,因此,我们中学的学习任务变重了,难度也加大了,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上更加主动、更加认真、更加努力。

找到自己在学习方面存在的不适应的地方,这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1)案例展示:林琳的故事 (见教科书第 14 页)。

(2)结合案例,设计问题,加以讨论。问题如下:

? 林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 我与林琳的问题一样吗?

? 刚进入中学,在学习上还有哪些问题困扰着我?

(3)教师总结。 活动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二:中小学学生的不同 教师:初中教师的授课方式也不同于小学教师。例如,初中教师会更多地指导和启发我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那么,中小学到底存在着哪些学习上的不同呢?

(1)用大约 10 分钟时间填写表格,找出中小学在学习方面存在的不同。

???????????小学????????? 中学

课本有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的内容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老师的讲课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 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主任和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科版七年级上册政治教案篇三:教科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课、走进中学

关于“校园风景线”教学设计案例

- 1 -

关于“跨越陌生”教学设计案例

- 2 -

- 3 -

第二课、昨天与今天

关于“适应学习”教学设计案例

- 4 -

1.转变角色,改变看法。自己已经从一个小学生转变为中学生了,要认识这一点,承认这一个变化。接受这一点也就是要努力使自己去了解中学生活与小学生活的差异,努力使自己去适应这些变化,改变自己的看法,应尽快实现角色的转换。 2.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进入中学以后,会接触到许多新的同学和老师,尽可能使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新的班集体。平时,可多与同桌、同班同学交往,广交新朋友,为班级多做好事,使自己产生对新集体的归属感;可多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新的伙伴、新的

- 5 -

相关热词搜索:教案 教科 政治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教科版下册政治 教科版七年级政治课件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