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政治教案 > 正文
 

高一上政治教案

发布时间:2024-04-20 09:56:01 影响了:

高一上政治教案篇一:高一政治上册教案第四课第一节

高一政治上册教案:第四课第一节

第三框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四川省中江县仓山中学 唐成虎(原创)

一、说课

本节内容主要讲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 , 首先讲什么是第三产业 , 依照最新的三次产业划分 , 第三产业的各行各业不再分为四个层次 , 教学中应突出这一变化。至于第三产业的基本含义 , 仍采用概念分解法 , 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本节的重点是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搞好它的重要意义。由于从理论上讲具有一定难度 , 所以主要由教师讲解、引导学生思考 , 教学中注意巧妙使用教材内容所提供的图表资料 , 从对图表的分析中了解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 , 教会学生一分为二地分析问题 , 提高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明确我国第三产业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的同时 , 也要看到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及前景 , 从而认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总之 , 整个教学中 , 方法要灵活多样 , 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采用现代教学手段 , 扩大知识容量 , 开拓学生视野 , 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 , 适时进行德育渗透。

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安排学生参观、访问 , 搞一个小型的社会调查 ,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识记第三产业的概念、分类 , 理解第三产业的发展、兴旺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以及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

(二)能力方面

培养学生比较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二

(三)觉悟方面

克服鄙视服务劳动的观念 ,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难点

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与谈话法相结合。

六、学习指导

我国“十五”期间的重要指导方针中指出“以结构调整为主线”这其中的结构调整中的产业结构调整本身就要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七、导读提示

1、简要分析第三产业和第一、二产业的区别。

2、怎样划分第三产业的层次?

3、第三产业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

4、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

八、课堂讨论题

有人认为:在我国,正确处理三大产业的关系,就是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这种认识为什么是片面的?

九、教具准备

多媒体

十、课时安排

一课时

十一、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三大产业?它们是依据什么来划分的?

2.判断以下各业各属于什么产业,并按产业分类把它们分别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商业、采掘业、居民服务业、渔业、制造业、金融业、种植业、林业、建筑业、国家机关。

渡到对第三产业(广义的服务业)的认识。第三,帮助学生回忆本课书第一课时所讲的第在三产业包含的部门与行业的内容,在此基础上适时切入本课时所要讲的第三产业的概念、作用、地位、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等内容。)

(二)导入新课

通过本课书第一框题和第二框题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对我国的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二产业(工业)的基本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在本课书第三框题的学习中同学们将会了解和认识到我国第三产业和一些情况。如什么是第三产业?我国第三产业的历史与发展现状是怎样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在我国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意义是什么?等等。

(三)[ 讲授新课 ]

三、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 板书)

这一框题 , 教材的基本思路是 : 第三产业的含义及层次划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客观必然性→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我国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现实意义。

(一)、第三产业的含义及划分 ( 重点 )

教材首先以中国第一家国有专业性搬家公司的产生和发展为例 , 引出第三产业的概念。

1. 第三产业的基本含义 ( 板书)

关于含义可这样分析记忆: 第三产业是什么产业 ?( 行业性质)一一服务业。为谁服务〈范围 〉 一一生产和生活。如何服务 ( 服务方式或基础 ) 一一物质技术设备。总之 , 第三产业的含义又叫服务业 ,第三产业是凭借一定的物质技术设备,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各种行业的总称。

从第三产业的含义中可以看出 , 第三产业区别于第一、第二产业的重要特征是 , 它并不向社会提供有形的物质产品 , 而是提供无形的服务 , 是为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各种行业的总称 , 但是它又不同于通常情况下所说的服务业。第三产业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 , 就是它所提供的服务活动凭借一定的物质技术设备。

2.

在我国国内对第三产业进行考核时 , 只按一至三层次计算。而在进行国际比较时 , 为了计算国民生产总值 , 采用西方国家通用的计算口径 , 按一至四层次计算。

【例题1】(1997 年上海高考题 , 第 18 题 ) 所谓 " 第三产业 " 就是

A. 利用生物资源取得物质产品的行业

B. 对自然资源进行采掘、加工和再加工以取得物质产品的行业

C. 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活动的各种行业

D. 直接生产物质资料的行业

解析 本题较容易回答 , 考查考生对有关 " 第三产业 " 知识的最基本了解 , 侧重考查考生的

比较能力。如果相关知识记忆正确 , 答对是没什么问题的。 A 项是关于农业即第一产业的内涵 ;B 项是关于工业即第二产业的内涵 ;D 项的外延是包括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 , 而不是指第三产业。故 A,B,D 项都不选。

答案 C

拓展变式 某地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 , 开发出优质、高效、 符合消费者需要的新产品 , 使这些产业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这个事例生动说明( )

A. 传统产业能够改造成高新技术产业

B. B. 高新技术产业将完全取代传统产业

C. 技术进步是产业创新的动力

D. 技术进步是市场开发的结果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分析与知识迁移的能力 , 涉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作用和产品创新等内容。某地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 , 开发出优质、高效、符合消费者需要的新产品 , 使这些产业重新焕发生凯和活力。这个事例生动说明技术进步是产业创新的动力 ,C 项是正确的。传统产业能够改造高新技 术产业是因果颠倒 , 传统产业不可能被高新技术产业完全取代 , 这里不涉及技术进步 和市场的关系 , 因此 , 不选 A,B,D 项。

答案 C

【例题2】下列选项属于第三产业的是 ()

A. 水电业、房地产业、军队

B. 水电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业

C. 地质普查业、建筑业、警察

D. 军队、地质普查业、房地产业

答案 :D

简析 :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第三产业的概念及划分层次。通过解题 , 考查学生的再认和再现能力。解答本是的关键 , 是要弄清第三产业的四个层次包括的部门和行业。在此基础上 , 解答本题是很容易的。 A 、 B 、 C 三项中均有不属于第三产业的部门 , 如水电业、建筑业。

具体说 , 第三产业包括哪些行业和部门呢 ? 按照 2002 年修订的新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 , 第三产业包括除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 具体包括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批发和零售业 ; 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等。新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不再对第三产业划分层次。

总之 , 第三产业囊括的部门和行业很多 , 决不仅仅是开饭店、摆小摊 , 也决不是不需什么文化素质。相反 , 第三产业是个广阔的领域 , 可以容纳各色各类的人才 , 在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今天 , 第三产业的发展无疑在增加就业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种看不起服务人员、鄙视服务性行业的传统观点早该并且坚决地摒弃掉了。

当前 , 第三产业在世界各国蓬勃发展 , 并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趋势。那么第三产业为什么发展如此迅猛 , 它到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呢 ?

(二)、发展第三产业的必然性和重要性(重点、难点 )

1. 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已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趋势 , 这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1 〉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战后科技革命的推动下 , 各国社会生产力都有很大的发展 , 这样就使直接为生产部门服务的交通运输业和各项公用事业 , 为流通服务的商业、金融保险、广告、咨询、情报、租赁、维修等行业相应地发展起来。

(2) 第一、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来源。科技革命使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了 , 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出现提高了生产自动化水平 , 这样 , 大量的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力开始向服务行业转移 , 为以服务为特征的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劳动力来源。

(3) 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 , 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 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 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于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消费比重下降 , 用于文化、娱乐、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劳务支出比重上升 , 这样 , 就剌激了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4 〉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事业的迅速发展 , 生产逐步向自动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 这样就带动了情报信息业、咨询业的兴起和发展。同时 , 科学技术的发展 , 对劳动者文化、技术素质的要求提高了 , 这样 , 不仅推动了科研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 而且推动了为科研、教育服务的出版、广播电视等现代视听服务业的发展。

〈 5 〉国际经济技术交流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战后 , 国际贸易以及资金、技 术、劳务输出和引进发展迅速 , 使国际分工越来越细 , 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不断加 强。这样就推动了为国际经济技术交流服务的银行业、保险业、国际租赁业、邮电通信、运输业及其他相关服务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 , 可见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2. 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 ( 板书 ) 请阅读课本 P112 第一个图表。 ( 多媒体显示 )

[ 生 ] 因表反映了不同类型国家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来 , 经济越发达 , 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越大 , 从业人员在就业人员中的比重也越大。

[ 师 ] 可见 , 一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越是经济发达国家 , 第三产业比重就越大; 越是经济落后的国家 , 第三产业的比重越小。也即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繁荣 , 低收入国家第三产业落后 , 其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程度不同。

要知道 , 一个社会产业部门的形成 , 必须具备三个要素: 一是要有劳动者 , 二是要有劳动对象 , 三是要有劳动手段或工具。第三产业的三个要素或条件就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而逐渐具备的。 ( 社会进步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进步 , 归根结底也取决于生产力的提高,所以,我们主要从生产力角度来谈 )

(1) 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①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 ; ②第一、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 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劳动力来源 ; ③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 , 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 ④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 ⑤国际经济技术交流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2) 第三产业的繁荣与发展程度的高低 , 已成为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

排疑解惑

疑难聚焦一 : 在我国的产业结构中 , 农业是基础 , 工业是主导,但为什么又特别强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

【解惑】(1) 第三产业是凭借一定的物质技术设备 , 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各种行业的总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 农业和工业这两大 产业的内部分工越来越细 , 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 那么 , 从社会生产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需要的服务必须与之相适应 , 这就是说 , 第三产业的发展将对第一、二产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 否则 , 就会制约第一、二产业的发展。

(2) 第三产业和第一、二产业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一国社会经济发达程度如何 , 很重要的是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来实现。第三产业的繁荣与发展程度高低 , 已成为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

(3) 加快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 ,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疑难聚焦二 : 关于经济结梅调整

【解惑】 (1) 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已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趋势。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 还没有形成同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第一、二产业的合理结构 , 即第三产业发展的滞后拖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后腿。而建立起同社会生产力 水平相适应的三大产业的合理性结构 , 既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 , 也有利于社会的稳 定。为此 ,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 逐步提高第三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 使之与 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相适应 , 形成合理的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2) 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是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第三产业的繁荣与发展程度 , 已成为

衡量现代经济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 ,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明确了第三产业的重要地位 , 那么就必须加快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据80年代末世界银行统计:日本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58.3%,法国占64.1%英国占69.5%,美国占70.2%。一些发展中国家也达到20%—40%;而我国仅占18%左右,在世界排名上,1984年我国同肯尼亚、扎伊尔并列为126个国家的第107位,这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十分显著。其次,从第三产业创造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看我国第三产业的情况。发达国家一般在50%—60%左右。如原西德占71.3%,意在利占到61.5%,日本占到52.8%,美国占到71.3%。中等收入的国家也占到30%—50%。如1978年菲律宾占到42.8%,印度和印尼也都在40%以上,而我国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2%,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1989年的世界排名中,我国排在128个国家的倒数第二名。

当今,第三产业是否发达,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其第三产业也越发达。其衡量的两个重要标准就是第三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和第三产业占就业人口的比重。而我国的这两个比重都是很低的,第三产业的这种状况是远远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的。为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3. 加快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 ( 板书 )

这一问题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教材的思路是 : 首先 , 介绍了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落后现状 , 以增强我们发展第三产业的紧迫感 ; 然后 , 重点阐述了我国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大意义。

要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 , 首先要了解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

(1) 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 ( 板书 )

①通过教材中 " 不同类型国家第三产业发展情况 (1995 年 )", 以及 " 中国第三产业状况 " 两个表格的对照 , 我们可以看到 , 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相对滞后的。

( 多媒体显示图表材料 )

设问 : 从图表看 , 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如何 ? 从中可受到什么启示 ?

〈学生阅读议论 , 教师提示怎么读表:注意图表名称 , 明确图表反映的内容;注意表中内容及年份; 注意读数据时能横比的横比,能纵比的纵比 ; 千万别忘了读 " 注 " 〉

[ 生 ] 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是: 自从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 , 我国的第三产业元论在 GDP 中的比重还是在总从业人员中的比重都有明显提升 .这意味着我国的第三产业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 , 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仍滞后。

第一 , 相对于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 , 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滞后。我国第一、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 , 束缚了大量的劳动力、限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目前 , 我国的农村基本还属于人力、畜力耕作的传统农业 , 还没有完全摆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的状态 , 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的粮食所供养的人口很少。工业上还有许多部门和行业的技术装备落后 , 新技术、工艺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生产自动化的水平还较低 , 束缚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

第二 , 相对于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滞后。从我国内部的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角度考察 , 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还较落后 , 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偏低 , 致使产业结构不合理 , 不适应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 即第三产业的发展滞后拖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后腿。

第三 , 我国的一些传统思想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建国后 , 在很长一段时间 里 , 在经济建设领域中存在着重生产、轻流通、轻服务的倾向 , 片面发展重工业 , 忽视商业、金融、交通、邮电等服务业的发展。

②导致我国第三产业落后的原因。

这主要是因为 : 第一 , 我国第一、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低。目前 , 我国的农业基本上还以传统的人力、畜力耕作的传统耕作方式为主 , 还没有完全摆脱自然经济或半自然经济的状态 , 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的粮食所能供养的人口很少。工业上也有许多部门、行业的生产设备较落后 , 新技术、新工艺

高一上政治教案篇二:高一政治上册教案第四课第一节

高一政治上册教案:第四课第一节

第三框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四川省中江县仓山中学 唐成虎(原创)

一、说课

本节内容主要讲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 , 首先讲什么是第三产业 , 依照最新的三次产业划分 , 第三产业的各行各业不再分为四个层次 , 教学中应突出这一变化。至于第三产业的基本含义 , 仍采用概念分解法 , 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本节的重点是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搞好它的重要意义。由于从理论上讲具有一定难度 , 所以主要由教师讲解、引导学生思考 , 教学中注意巧妙使用教材内容所提供的图表资料 , 从对图表的分析中了解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 , 教会学生一分为二地分析问题 , 提高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明确我国第三产业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的同时 , 也要看到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及前景 , 从而认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总之 , 整个教学中 , 方法要灵活多样 , 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采用现代教学手段 , 扩大知识容量 , 开拓学生视野 , 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 , 适时进行德育渗透。

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安排学生参观、访问 , 搞一个小型的社会调查 ,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识记第三产业的概念、分类 , 理解第三产业的发展、兴旺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以及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

(二)能力方面

培养学生比较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二

(三)觉悟方面

克服鄙视服务劳动的观念 ,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难点

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与谈话法相结合。

六、学习指导

我国“十五”期间的重要指导方针中指出“以结构调整为主线”这其中的结构调整中的产业结构调整本身就要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七、导读提示

1、简要分析第三产业和第一、二产业的区别。

2、怎样划分第三产业的层次?

3、第三产业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

4、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

八、课堂讨论题

有人认为:在我国,正确处理三大产业的关系,就是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这种认识为什么是片面的?

九、教具准备

多媒体

十、课时安排

一课时

十一、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三大产业?它们是依据什么来划分的?

2.判断以下各业各属于什么产业,并按产业分类把它们分别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商业、采掘业、居民服务业、渔业、制造业、金融业、种植业、林业、建筑业、国家机关。

渡到对第三产业(广义的服务业)的认识。第三,帮助学生回忆本课书第一课时所讲的第在三产业包含的部门与行业的内容,在此基础上适时切入本课时所要讲的第三产业的概念、作用、地位、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等内容。)

(二)导入新课

通过本课书第一框题和第二框题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对我国的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二产业(工业)的基本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在本课书第三框题的学习中同学们将会了解和认识到我国第三产业和一些情况。如什么是第三产业?我国第三产业的历史与发展现状是怎样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在我国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意义是什么?等等。

(三)[ 讲授新课 ]

三、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 板书)

这一框题 , 教材的基本思路是 : 第三产业的含义及层次划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客观必然性→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我国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现实意义。

(一)、第三产业的含义及划分 ( 重点 )

教材首先以中国第一家国有专业性搬家公司的产生和发展为例 , 引出第三产业的概念。

1. 第三产业的基本含义 ( 板书)

关于含义可这样分析记忆: 第三产业是什么产业 ?( 行业性质)一一服务业。为谁服务〈范围 〉 一一生产和生活。如何服务 ( 服务方式或基础 ) 一一物质技术设备。总之 , 第三产业的含义又叫服务业 ,第三产业是凭借一定的物质技术设备,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各种行业的总称。

从第三产业的含义中可以看出 , 第三产业区别于第一、第二产业的重要特征是 , 它并不向社会提供有形的物质产品 , 而是提供无形的服务 , 是为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各种行业的总称 , 但是它又不同于通常情况下所说的服务业。第三产业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 , 就是它所提供的服务活动凭借一定的物质技术设备。

2.

在我国国内对第三产业进行考核时 , 只按一至三层次计算。而在进行国际比较时 , 为了计算国民生产总值 , 采用西方国家通用的计算口径 , 按一至四层次计算。

【例题1】(1997 年上海高考题 , 第 18 题 ) 所谓 " 第三产业 " 就是

A. 利用生物资源取得物质产品的行业

B. 对自然资源进行采掘、加工和再加工以取得物质产品的行业

C. 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活动的各种行业

D. 直接生产物质资料的行业

解析 本题较容易回答 , 考查考生对有关 " 第三产业 " 知识的最基本了解 , 侧重考查考生的

比较能力。如果相关知识记忆正确 , 答对是没什么问题的。 A 项是关于农业即第一产业的内涵 ;B 项是关于工业即第二产业的内涵 ;D 项的外延是包括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 , 而不是指第三产业。故 A(转 载 于:wWw.HnnsCY.cOM 博文学习网:高一上政治教案),B,D 项都不选。

答案 C

拓展变式 某地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 , 开发出优质、高效、 符合消费者需要的新产品 , 使这些产业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这个事例生动说明( )

A. 传统产业能够改造成高新技术产业

B. B. 高新技术产业将完全取代传统产业

C. 技术进步是产业创新的动力

D. 技术进步是市场开发的结果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分析与知识迁移的能力 , 涉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作用和产品创新等内容。某地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 , 开发出优质、高效、符合消费者需要的新产品 , 使这些产业重新焕发生凯和活力。这个事例生动说明技术进步是产业创新的动力 ,C 项是正确的。传统产业能够改造高新技 术产业是因果颠倒 , 传统产业不可能被高新技术产业完全取代 , 这里不涉及技术进步 和市场的关系 , 因此 , 不选 A,B,D 项。

答案 C

【例题2】下列选项属于第三产业的是 ()

A. 水电业、房地产业、军队

B. 水电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业

C. 地质普查业、建筑业、警察

D. 军队、地质普查业、房地产业

答案 :D

简析 :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第三产业的概念及划分层次。通过解题 , 考查学生的再认和再现能力。解答本是的关键 , 是要弄清第三产业的四个层次包括的部门和行业。在此基础上 , 解答本题是很容易的。 A 、 B 、 C 三项中均有不属于第三产业的部门 , 如水电业、建筑业。

具体说 , 第三产业包括哪些行业和部门呢 ? 按照 2002 年修订的新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 , 第三产业包括除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 具体包括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批发和零售业 ; 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等。新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不再对第三产业划分层次。

总之 , 第三产业囊括的部门和行业很多 , 决不仅仅是开饭店、摆小摊 , 也决不是不需什么文化素质。相反 , 第三产业是个广阔的领域 , 可以容纳各色各类的人才 , 在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今天 , 第三产业的发展无疑在增加就业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种看不起服务人员、鄙视服务性行业的传统观点早该并且坚决地摒弃掉了。

当前 , 第三产业在世界各国蓬勃发展 , 并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趋势。那么第三产业为什么发展如此迅猛 , 它到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呢 ?

(二)、发展第三产业的必然性和重要性(重点、难点 )

1. 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已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趋势 , 这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1 〉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战后科技革命的推动下 , 各国社会生产力都有很大的发展 , 这样就使直接为生产部门服务的交通运输业和各项公用事业 , 为流通服务的商业、金融保险、广告、咨询、情报、租赁、维修等行业相应地发展起来。

(2) 第一、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来源。科技革命使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了 , 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出现提高了生产自动化水平 , 这样 , 大量的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力开始向服务行业转移 , 为以服务为特征的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劳动力来源。

(3) 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 , 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 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 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于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消费比重下降 , 用于文化、娱乐、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劳务支出比重上升 , 这样 , 就剌激了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4 〉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事业的迅速发展 , 生产逐步向自动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 这样就带动了情报信息业、咨询业的兴起和发展。同时 , 科学技术的发展 , 对劳动者文化、技术素质的要求提高了 , 这样 , 不仅推动了科研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 而且推动了为科研、教育服务的出版、广播电视等现代视听服务业的发展。

〈 5 〉国际经济技术交流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战后 , 国际贸易以及资金、技 术、劳务输出和引进发展迅速 , 使国际分工越来越细 , 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不断加 强。这样就推动了为国际经济技术交流服务的银行业、保险业、国际租赁业、邮电通信、运输业及其他相关服务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 , 可见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2. 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 ( 板书 ) 请阅读课本 P112 第一个图表。 ( 多媒体显示 )

[ 生 ] 因表反映了不同类型国家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来 , 经济越发达 , 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越大 , 从业人员在就业人员中的比重也越大。

[ 师 ] 可见 , 一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越是经济发达国家 , 第三产业比重就越大; 越是经济落后的国家 , 第三产业的比重越小。也即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繁荣 , 低收入国家第三产业落后 , 其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程度不同。

要知道 , 一个社会产业部门的形成 , 必须具备三个要素: 一是要有劳动者 , 二是要有劳动对象 , 三是要有劳动手段或工具。第三产业的三个要素或条件就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而逐渐具备的。 ( 社会进步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进步 , 归根结底也取决于生产力的提高,所以,我们主要从生产力角度来谈 )

(1) 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①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 ; ②第一、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 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劳动力来源 ; ③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 , 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 ④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 ⑤国际经济技术交流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2) 第三产业的繁荣与发展程度的高低 , 已成为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

排疑解惑

疑难聚焦一 : 在我国的产业结构中 , 农业是基础 , 工业是主导,但为什么又特别强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

【解惑】(1) 第三产业是凭借一定的物质技术设备 , 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各种行业的总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 农业和工业这两大 产业的内部分工越来越细 , 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 那么 , 从社会生产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需要的服务必须与之相适应 , 这就是说 , 第三产业的发展将对第一、二产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 否则 , 就会制约第一、二产业的发展。

(2) 第三产业和第一、二产业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一国社会经济发达程度如何 , 很重要的是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来实现。第三产业的繁荣与发展程度高低 , 已成为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

(3) 加快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 ,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疑难聚焦二 : 关于经济结梅调整

【解惑】 (1) 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已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趋势。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 还没有形成同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第一、二产业的合理结构 , 即第三产业发展的滞后拖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后腿。而建立起同社会生产力 水平相适应的三大产业的合理性结构 , 既有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 , 也有利于社会的稳 定。为此 ,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 逐步提高第三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 使之与 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相适应 , 形成合理的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2) 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是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第三产业的繁荣与发展程度 , 已成为

衡量现代经济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 ,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明确了第三产业的重要地位 , 那么就必须加快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据80年代末世界银行统计:日本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58.3%,法国占64.1%英国占69.5%,美国占70.2%。一些发展中国家也达到20%—40%;而我国仅占18%左右,在世界排名上,1984年我国同肯尼亚、扎伊尔并列为126个国家的第107位,这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十分显著。其次,从第三产业创造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看我国第三产业的情况。发达国家一般在50%—60%左右。如原西德占71.3%,意在利占到61.5%,日本占到52.8%,美国占到71.3%。中等收入的国家也占到30%—50%。如1978年菲律宾占到42.8%,印度和印尼也都在40%以上,而我国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2%,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1989年的世界排名中,我国排在128个国家的倒数第二名。

当今,第三产业是否发达,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其第三产业也越发达。其衡量的两个重要标准就是第三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和第三产业占就业人口的比重。而我国的这两个比重都是很低的,第三产业的这种状况是远远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的。为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3. 加快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 ( 板书 )

这一问题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教材的思路是 : 首先 , 介绍了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落后现状 , 以增强我们发展第三产业的紧迫感 ; 然后 , 重点阐述了我国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大意义。

要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 , 首先要了解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

(1) 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 ( 板书 )

①通过教材中 " 不同类型国家第三产业发展情况 (1995 年 )", 以及 " 中国第三产业状况 " 两个表格的对照 , 我们可以看到 , 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相对滞后的。

( 多媒体显示图表材料 )

设问 : 从图表看 , 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如何 ? 从中可受到什么启示 ?

〈学生阅读议论 , 教师提示怎么读表:注意图表名称 , 明确图表反映的内容;注意表中内容及年份; 注意读数据时能横比的横比,能纵比的纵比 ; 千万别忘了读 " 注 " 〉

[ 生 ] 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是: 自从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 , 我国的第三产业元论在 GDP 中的比重还是在总从业人员中的比重都有明显提升 .这意味着我国的第三产业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 , 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仍滞后。

第一 , 相对于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 , 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滞后。我国第一、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 , 束缚了大量的劳动力、限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目前 , 我国的农村基本还属于人力、畜力耕作的传统农业 , 还没有完全摆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的状态 , 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的粮食所供养的人口很少。工业上还有许多部门和行业的技术装备落后 , 新技术、工艺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生产自动化的水平还较低 , 束缚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

第二 , 相对于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滞后。从我国内部的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角度考察 , 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还较落后 , 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偏低 , 致使产业结构不合理 , 不适应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 即第三产业的发展滞后拖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后腿。

第三 , 我国的一些传统思想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建国后 , 在很长一段时间 里 , 在经济建设领域中存在着重生产、轻流通、轻服务的倾向 , 片面发展重工业 , 忽视商业、金融、交通、邮电等服务业的发展。

②导致我国第三产业落后的原因。

这主要是因为 : 第一 , 我国第一、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低。目前 , 我国的农业基本上还以传统的人力、畜力耕作的传统耕作方式为主 , 还没有完全摆脱自然经济或半自然经济的状态 , 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的粮食所能供养的人口很少。工业上也有许多部门、行业的生产设备较落后 , 新技术、新工艺

高一上政治教案篇三:高一政治上册总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 商品和商品经济

第一节:商品

一、 商品及其基本属性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必须是劳动产品 必须是用于交换的那部分劳动产品

注:交换在时间上有交换前、交换中、交换后的区分,这里的交换不包括成功后,因为已经有生产领域、流通领域进入了消费领域。只要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即使还没有交换(仓库里的商品)或者暂时不能实现交换(商店里摆放的商品)都属于商品

2、商品的使用价值。(自然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是没有人要。

注:不同物品的使用价值在本质上不同,无法进行量的比较。商品的质量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故使用价值好不意味着价格高

3、商品的价值。(社会属性、本质属性、特有属性)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4、商品的交换价值。

任何商品都有价值,但商品的价值是不能自我表现的,必须通过交换,由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和量的比例就是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5、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即使在它上面花费了大量劳动,也不能形成价值,因而也就不能成为商品。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没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总之,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必然有使用价值。

二、 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

1、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提高了用公式a(1+x),提高到用公式ax)

2、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3、各种关系

第二节:货币

一、 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二、 货币的职能

1、货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2、货币的主要职能。 ①价值尺度。

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用货币来表现商品的价值就叫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

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观念上的货币,纸币不能执行这个职能) ②流通手段。

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直接的物物交换。货币出现以后,货币成了商品交换的媒介。以货币为

媒介的商品交换就叫商品流通。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或者购买手段。(现实的货币)

注: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不一定同时执行流通手段职能。但是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同时也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③支付手段(主要购买的是服务)

随着商品赊销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被用来偿还债务,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之比可以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三、 纸币

1、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纸币只按照它所代替的金属货币的价值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的职能。

2、货币流通规律。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必须遵循货币流通规律。国家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但不能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为。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公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3、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A、通货膨胀

(1)含义: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叫做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注:通货膨胀所引起的物价上涨不是指一次性、短期的价格水平上升。只有在价格总水平持续上升、并且上升趋势不可逆转时,才能称之为通货膨胀。判断是否出现了通货膨胀,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通货膨胀水平的承受能力。

(2)导致通货膨胀的因素:①纸币发行量超过待售商品总量的增长;②待售商品总量和货币发行量都没有增加,但人们惧怕物价上涨,把货币尽快出手,货币流通速度加快。

(3)通货膨胀的危害:劳动者的实际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购买力降低,商品销售困难,使价格信息失真,破坏社会正常经济秩序,造成经济混乱和效益低下,危害社会稳定。

引起物价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受商品价值大小的决定性作用的影响;受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投资和消费过旺;货币价值的变动;国家在价格上的宏观调控;自然灾害和战争等不可预测的因素。

(4)控制通货膨胀的方法:首先要控制纸币发行量,使之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最根本的办法是发展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数量增加,价值减小,价格降低。要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实行适度从紧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方针,努力增收节支,同时要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要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抑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

B、通货紧缩

(1)含义:商品和劳务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所引起的物价总水平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的一种经济现象。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2)原因:第一,宏观经济环境由商品短缺转为相对过剩是主要原因,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第二,长时间、大范围的价格下降,造成了企业经营困难,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使就业率下降,居民的收入降低。第三,低价倾销和恶性竞争,消费需求持续不振,货币供应量增长乏力;第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缓慢,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更加突出;第五,国外经济危机影响导致国际需求增长乏力,且与国内需求不足相重叠。

(3)影响:商品价格下降,产品积压,导致企业经营困难,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强化居民“惜购”心理,

导致市场销售不振;下岗职工增加,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抑制社会总需求,制约国民经济增长。

(4)措施: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扩大国内需求,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以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第一,降低利率,刺激社会投资,增加货币的供应量;第二,鼓励消费,加快货币周转速度;第三,发行国债,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扩大社会总需求;第四,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吸引社会消费,减少产品的积压

第三节、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从趋势上,商品交换必然要趋向于等价交换。但是,在

现实生活中,价格并不总与价值相一致,甚至可以说,经常是不一致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明,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始终作为一种趋势,作为一个规律在贯彻着。

三、价值规律的作用。

(1)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3)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注: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实质上是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刺激作用、优胜劣汰作用的表现。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一节、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

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二、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内容

①国有经济 国有经济,亦称全民所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一种公有制。它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是我国的主要经济基础,是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在控制力上。第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第二,国有经济要提高自己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在国内外竞争中不断壮大。

②集体经济:亦称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它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农村的集体经济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③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由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所有制形式。这种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都属于公有制经济。

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如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赁等,都可以利用。

第二节、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一、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

①个体经济是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的所有制经济。

②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的所有制形式。

③外资经济是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吸引外资建立起来的所有制形式。它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境外资本部分,以及外商独资企业。

注: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继续鼓励和

引导,使之健康发展,这是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的需要,也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充分发挥我国一切经济潜力的一种政策。此外,随着产权流动和重组,混合所有制经济将会越来越多,在经济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第一、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三、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

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说来,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础。

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比较落后,发展又不平衡,具有多层次性。这就决定了我国不能建立整齐划一的公有制,必然要求多种所有制形式与之相适应。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三节、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按劳分配及其必然性

①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范围内,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社会以劳动为尺度,向劳动者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②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是由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第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第三,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二、按劳分配以外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

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分配等。

①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是同个体经济相适应的分配方式。

②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凭借资本(储蓄所得利息,股票所得利息和分红,债券所得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技术、(技术入股,专利转让的收入)土地、(出租房屋的租金)劳动力(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职工工资、奖金、津贴)等生产要素而取得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

③在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作用的福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各种收入,也属于非按劳分配。

三、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

首先,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其次,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最后,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注:我国的分配原则是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现阶段的主要分配政策是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第四节、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一、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

①平等性:是指在市场上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②竞争性:是指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竞争。

③法制性:是指社会经济运行有健全的法制基础,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济活动依据市场经济的法规进行

④开放性:是指市场不是相互封闭的,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并同世界市场联在一起。

二、国家的宏观调控

1、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市

场也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由于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弱点和缺陷,所以必须加

强国家宏观调控。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方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国

家宏观调控,把"无形的手"与"有形的手"结合起来。

2、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

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3、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①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

注:财政政策工具包括财政收入和支出,具体包括税收、 国债、 转移支付、 财政补贴、预算以及与此有关的财政法规和制度。货币政策工具有:存款准备金率 、公开市场操作、 再贴现率。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布局政策。

②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制定经济方面的法律;对经济案件进行依法查处)

③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颁发营业执照及各种许可证;对企业进行年度审核;收取工商管理费。)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发展市场经济,是振兴我国经济的必由之路

首先,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其次,实行市场经济是我国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需要。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第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第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注:社会主义经济是指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指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我国经济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本标志,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相对应。

四、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

1、坚持收入公平分配的意义

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2、我国收入分配是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

(1)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

(2)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措施一:保证和提高两个合理比重,即: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措施二: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生活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意义: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也有利于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措施:加强政府对收入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税收调节,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第三单元 企业和经营者

第一节、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一、企业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

二、.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

公司是依法成立的,由法定数额的股东所组成的,以盈利为目的企业法人。我国法定公司形式有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最基本的特征是它可以向社会公开募股集资。

相关热词搜索:高一 教案 政治 高一政治必修一教案 高一上政治知识点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