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科相关 > 数学 > 正文
 

二年级数学上苏教版

发布时间:2024-03-29 22:38:52 影响了:

以下是博文学习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二年级数学上苏教版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年级数学上苏教版篇一:2014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连加、连减的竖式计算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连加、连减的竖式计算,体验怎样写更简便及能够用简便的方法正确计算三个数的连加、连减。

2、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将两个竖式合并成一个竖式。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口算。

4+8+5 17-8-4 8+7+3

17-8-6 20+17+261-20-30

选择其中的任意的算式,提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用竖式计算。

49+36= 80-13=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学情预判: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教学例1。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图并了解信息。

(2)、在小组内交流你想到的问题,并解答出来。

(3)、怎样求一共折了多少只?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19+27+26这道题怎样计算呢?学生试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学生汇报,展示算法。比较各种竖式的区别与联系及优劣。

(4)、在练习本上写出连写的竖式。学生,汇报,板演解答过程。

1 9 4 61 9

+2 7 +2 6 +2 7

── ── ──

4 6

+2 6

2、试一试。

出示:90-25-28=

先分步用两个竖式计算,再用简便写法计算。

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的竖式写得对不对。

集体交流。

小结:在遇到一般两位数的连加、连减时,可以用竖式计算。竖式可以分开写,也可以合并成一个简便写法。

三、反馈完善:

1、“想想做做”第1题

用简便写法列出的连加、连减的竖式,学生可以直接计算,把每一步的得数填在括号里。

2、“想想做做”第2题

选择上面一行练习,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说出:跳绳的有37人,踢毽子的有48人,踢球的有14人。提问:括线表示什么意思?要求什么问题?

独立完成,交流订正,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三部分合起来,用连加计算。

3、“想想做做”第4题

(1)引导:求一共摘了多少个?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2)你知道从多少个里面运走60个?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独立列式。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合作得非常好。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学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补》

加减混合运算的竖式计算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计算出加减混合运算的结果,知道哪些算式可以口算,且能口算的要口算。 能够根据信息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生活问题。

2、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加减混合运算的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在混合运算中,遇到能口算的要口算。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出示连加、连减的算式。

72-16-25=14+57+22=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学情预判: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出示例2.

读题,说一说:求还剩多少只怎样列式?指名回答,板书:38+42-33=

提问:这是什么样的算式?

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你能根据前面的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用竖式算一算吗?

学生尝试完成,然后指名交流。

提问:你是怎样想的?

追问:你们计算的顺序都是这样的吗?你是怎样写的呢?

追问:还有其他的写法吗?

学生齐读两组算式,教师再次板书。

3 8 8 0 3 8

+ 4 2–3 3 +4 2

──── ──

8 0 4 78 0

–3 3

──

4 7

提问:你认为哪种写法简便些?(学生交流)

试一试。

出示60-38+40=

你会计算吗?下面请大家先计算第一步,板书:

6 0

-3 8

──

2 2

接下来应该算什么?(22+40)

指出:在计算中,遇到能口算的就口算。

出示口算卡片:

30+40= 45+20= 81-30= 64-4= 49-6=

3+74= 26+70= 53-10= 97-70= 82+5=

三、反馈完善:

1、“想想做做”第1、2题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2、“想想做做”第3题

说说哪一步可以口算。

3、“想想做做”第4题

求还剩多少棵用什么方法计算?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答:用减法计算,用原来的减去吃了的。

求现在一共有多少棵用什么方法计算?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答:把剩下的和又买来的合起来。

4、“想想做做”第5题

求全班一共栽树多少棵怎样想?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吗?独立完成,交流算式。 求女生栽树多少棵?需要知道哪些条件?你是怎样想的呢?

四、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补》

练习一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三个数的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提高计算水平。

2、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简单接触同样多的知识,为下节课的学习作准备。

3、培养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进一步巩固三个数的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

教学难点:思考题中的“怎样才能同样多” 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出示口算卡片)

4+26= 35-7= 35+6=

45-20=68+9= 70-8=

比一比,哪组的火车开得又快又稳!

让学生开火车口答。

二、基本练习

1、出示教材第5页第2题。

让学生先算一算,然后交流:你是按照什么顺序计算的?(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运算。) 提问:你的竖式是怎样写的?哪些可以直接口算?

(其中第1题第二步口算,第2题第一步口算,第3题第二步口算。)

提醒学生:能口算的就口算。

2、出示教材第5页第3题。

(1)提问:算出每条线上三个数的和是什么意思?

学生完成后,交流:有用一步计算的吗?是哪些情况?

指出:当第一步算出是整十数时,第二步加法可以口算。这样更简便。

(2)我们来看右图中的数,你发现了什么?

指出:在连加算式中,如果发现两个数相加得整十数时,可以先算,这样更简便。

三、综合练习

1、出示教材第5页第4题。

提问:你知道了什么?求三天一共拾了多少个怎样想?

学生回答后,提问:算式怎样写?学生独立完成。

2、出示教材第5页思考题。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讨论:怎样才能使两车的苹果个数同样多?

提示:相同数量的部分先不考虑。

讨论:28、30和22、24,怎样使这四个数变成相等的两部分呢?

出示:□+□=□+□

你能说出怎样交换两车的苹果个数同样多?指出:只要将30和22一组或者将24和28一组,就可以使两车的苹果个数同样多。

四、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补》

二年级数学上苏教版篇二: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一、乘法口诀一

一.乘加、乘减

填一填

(1)4×4-2,先算()乘( )得( ),再算()减( )得( )。

(2)2乘4得( ),再加2得()。

(3)3乘3得( ),再减去7得()。

(4)4个3相加得(),再加8得( )。

1瓶可乐可以倒4杯,3瓶可乐可以倒这样的几杯?

丛老师带小明、小雨、小豪和小斌到公园去玩,成人票是4元,学生票是3元,买门票一共要付多少元?

二.乘法口诀

写算式和口诀

3个5相加 乘法算式()或( ) 口诀( )

4和5相乘 乘法算式()或( ) 口诀( )

5个1相加 乘法算式()或( ) 口诀( )

三、找规律填数。

(1)1、3、()、7、()······

(2)5、10、15、()、( )······

(3)()、16、()、8、4······

四.6的乘法口诀

(1)4个6相加是()

(2)6和6相乘的积是( )

(3)两个乘数分别是6和5,积是( )

(4)2片雪花有( )个瓣,4片雪花有( )个瓣,()片雪花有36个瓣,( )片雪花有( )个瓣。

五、里最大可以填几?

( )×6<20 4×( )<25 ()×3<18 5×( )<30 6×( )<36 4×( ) <12 2×() <12 () ×6<32

六、(1)名同学去看模型展览,一张门票6元,一共要付( )元。

(2)小明家有4盆月季花,每盆有5朵,共有( )朵花。

二、认识平行四边形

(1)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边形。

(2)搭一个五边形,最少要用( )根小棒。

(3)从正方形的纸上剪去一个三角形,剩下的图形可能是三角形,可能是()边形,也可能是( )边形。

三、认识除法

一.平均分

1.把8个桃子平均分,可以怎么样?

2.把6个

分成两堆,请你画出不同的分法。

1)

(2)

(3)

3. 6平均分给2名同学,每人分()颗;平均分给3名同学,每人分(颗;平均分给6名同学,每人分( )颗。

4.把一根绳子剪成6段,共用了30分钟,平均每剪一次要多少分钟?

5.12个花瓶,每4个装一盒,装了()盒。

6.12个花瓶,装了3盒,平均每盒装()个。

四、 除法的含义

1.把6枝铅笔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 )枝。

2.8只玩具小象,每4只装一盒,装了( )盒。

3.15个小朋友,每5人一组,分成了()组。

4.读一读算式,说一说被除数、除数和商分别是几。

6÷3=2 12÷6=230÷5=6

5.(1)每只船上坐5个小朋友,3只船上一共坐( )个小朋友。

(2)每只船坐5个小朋友,15个小朋友需要( )只船。

(3)3只船上坐了15个小朋友,平均每只船上坐( )个小朋友。

(4)兔妈妈为兔宝宝和她的5个朋友准备了30根胡萝卜,平均每只小兔能分得( 根胡萝卜。 ))

6.下面的说法,对的画“√”,错的画“×”。

1. 把6个桃分成3份,每份一定有2个。 ( )

2. 8÷2读作“8除2”。 ( )

3. 15颗

5份,没份有3颗。( )

4. 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2个,列式是3×2=6。 ( )

7.列式计算

(1)被除数是15,除数是3,商是几?

(2)把24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几?

(3)被除数和除数都是6,商是几?

8.解决问题

1.2盒七巧板一共几块?

2.买6袋同样的方便面共用了18元,每袋方便面多少钱?

3.妈妈把12个苹果分给小明和哥哥,小明分到4个,哥哥分到几个?

5. 寄往本地的信要贴6角的邮票,3元能买几张这样的邮票?

6. 果园苹果树的棵树与4行桃树的棵树同样多。如果苹果树有24棵,那么每行桃树有多

少棵?

7. 一只青蛙掉进一个深9米的枯井里。白天往上爬3米,晚上又掉下去2米。照这样计算,

青蛙至少需要几天才能爬上来?

五、口诀求商(一)

一.口诀求商

1.美术组有6人,一共做30朵花,平均每人做多少朵?

2.口算

8÷2= 10÷2= 15÷5=20÷4=

6÷2= 25÷5= 24÷4=12÷6=

6÷1= 5÷5=12÷4=4÷2=

二年级数学上苏教版

3.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

÷

÷

÷

÷

4.有30名同学进行跑步比赛。

(1)分成5组,每组几名同学?

(2)已经跑了18人,还剩几组没有跑?

5.把一根钢管锯成5段。

(1)锯断一次要5分钟,一共要用几分钟?

(2)如果完成任务用了20分钟,那么锯断一次要几分钟?

考点精题训练

列式计算

1. 把25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

2.6个2相加是多少?

3.20里面有几个4?

4.5和6相加得多少?

5.2个5相乘得多少?

解决问题

1. 一趟运5个箱子,要运25个箱子到仓库,需要运多少趟?

2.24位同学去划船,他们租了4条船,平均每条船上能坐几人?

3.明明和玲玲都借了20本书,明明每天看5本,玲玲每天看4本,需要几天看完?

4.水彩笔6元一盒。

(1)买6盒水彩笔要付多少元?

(2)李老师带了20元,买3盒水彩笔够不够?

六、厘米和米

一.认识线段

连一连,数一数.(用直尺把下面每两点连成一条线段.)

. . .

一共有( )条线段.

比一比,哪条线段最长,哪条线段最短?

线段( )最长,线段( )最短。

将长方形中,A、B两点连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请你照样子画一条线段,使这条线段比AB短。

A

B

二.认识厘米

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二年级数学上苏教版篇三: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知识点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一、 教材内容

1、认识乘法 2、乘法口诀(一) 3、认识图形 4、认识除法 5、口诀求商 (一) 6、厘米和米 7、位置与方向 8、乘法口诀与口诀求商(二) 9、时、分、秒 10、观察物体

11、统计与可能性 12、期末复习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求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在相同加数的个数比较多的时候,乘法算式比连加算式简便。

2、使学生理解1-6乘法口诀,并能用口诀计算乘法和解决实际问题。

3、使学生知道图形的边,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感受图形的变换。

4、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能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5、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后,不再需要通过平均分的操作寻找得数,而是用口算求商

6、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能用这两个单位计量物体的长度。

7、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现实的空间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或常识,充分地观察、操作、判断、交流,在内容丰富的活动中体验有关位置与方向的知识。 8、7~9的乘法口诀、用口诀计算一位数乘一位数和相应的除法。

9、看看、数数、算算,了解钟面上的大格和小格。初步形成1时、1分的观念。认读钟面上的时间。

10、 感受“秒”,认识秒与分的关系10、使学生掌握初步的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

11、整理事件里的信息,用方块图表示数据;感受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初步体会可能性

三、重点、难点

重点:乘除法的计算及解决问题

难点:1、 认识并使用常用的单位厘米、米

2、 东、南、西、北等方向的认识

3、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物体

4、时、分、秒的认识

一、认识乘法

第一单元

1、使学生在现实情景中,经历把几个相同的连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初步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出简单乘法算式的积。

2、使学生经历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并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交流等活动,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习惯,增强与同伴合作意识。

练习:

1、看图先填空,再写加法和乘法算式。

一共有( )个3。

加法算式:()+()+()+( )=()

乘法算式:()× ()=()或() ×()=()

2、读乘法算式,再说出乘数和积各是多少。

5×4=20 6×2=123×8=24

二、乘法口诀

第二单元

1、进一步里乘法的意义。

2、熟记1~6的乘法口诀。

3、会根据口诀写出算式。

4、在实际问题中感受乘加和乘减,知道要先算乘法。并能利用乘加、乘减帮助记忆乘法口诀。

重点、难点:1、熟记16的乘法口诀。

2、知道乘法的含义。

练习

1、口算:

3×6= 6×4=2×6=5×6=4×5=1×6=

5×3= 6×2=6×6=4×4=3×4=5×2=

2、在○里填上+、-或×。

2○3=5 2○5=75○4=205○6=30 5○2=105○4=1

3、不计算,在○填上>、<、或=。

2×6○2×42×6○5×26×6○6×3

4、应用题。

(1)做一套校服用2米步,做2套校服,一共用布多少米?

(2)做一套校服用2米布,做另一套校服用了3米布,一共用布多少米?

三、认识图形

第三单元计划

1、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和交流等活动,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图形。

2、使学生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进一步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

重点:1、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难点:在折、拼、剪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和联系。

四、认识除法

第四单元计划

教学目标:

1、 生通过“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体会平均分的方法,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能正

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 使学生经历操作、比较、观察等学习活动的过程,学会根据具体的问题情景,并

联系除法含义列出相应的出发算式;能通过对不同问题的比较,初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

3、 使学生在初步认识除法的过程中,积极参与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

乐趣,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新区,增强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

重点、难点:

1、让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体验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种平均分的操作方法。

2、理解除法的含义。探索如何用乘法口诀求商。

(1)小明买了2包糖,一共用去多少元?

(2)12元钱可以买几包方便面?如果买饼干呢?买蛋糕?

(3)小芳用18元买3包薯片,每包薯片多少元?

学生逐道完成,说一说怎样想的?

同桌讨论:(1)为什么用乘法?(2)(3)用除法?

1、你还可以题什么问题,跟同桌说一说。交流然后解答

三、开放题

○ ○ ○ ○ ○ ○

○ ○ ○ ○ ○ ○

2、 还可以摆成几行,每行是几个?

3、仔细观察表,你能想到什么?

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

教学目标:

1.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辨认方向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能辨认其余方向,并能用方位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重难点:

1.识别地图上的东南西北,初步会看地图。

2.辨认图中方向。

3.看简单的路线图。

● 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①引导学生观察居住地周围建筑所处的方向

②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辨认方向

教材创设到操场上辨认方向的实践活动,通过“你知道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的吗?”

激活学生先前的生活经验;在认定了东方之后,再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体验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点子银行:我在教学方向一课时,让学生在硬纸片上坐一个方向标。刚开始让学生拿方

向标去辅助找方向,时间长了,就在学生脑子里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对学生辨认地图上的方向作用很大。还可以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先找准一个方向,然后把方向标当作指南针来使用。其他方向就很快找出来了。

第六单元时、分、秒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养成遵守好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2.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3.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能够准确读出钟面上的时间,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重难点:

1. 认时间,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2.体验1分、1秒的长短,掌握分和秒的关系。

3.体会和建立较长的时间单位。

●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时刻的认识应与学生熟悉的作息时间紧密联系,另外:要了解学生对钟表、时间已经知道了什么,从学生已有的时间经验出发进行教学。教学时,可以借助挂图让学生说一说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再引导学生观察钟面,说一说关于钟面知道些什么。然后,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借助在钟面上数一数、拨一拨的操作,探索“填一填”中的几个问题,并把探索的成果填到书上。最后,进行汇报交流。

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

教学目标:

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意识。

2.在学习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编制6-9的乘法口诀,在探究规律的基础上记住6-9的口诀。

3.能正确地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4.初步培养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的估算意识。

重难点:

1.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的估算意识。

3.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引导学生从算式中直接编口诀

另外还要①帮助学生克服估算的盲目性,提高自觉性。进行合理的估算,必须收集与估算目标有关的数学信息,即需要了解方格有几列几行,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出算式,然后针对这个算式进行估算。估算的基本策略是把算式中的某些数据用近似的数据替代,使算式变成能够口算而得到近似的结果。

②让学生利用2~5的乘法口诀的编写经验,编制出6的乘法口诀。

第八单元除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激发学生的应用意识,并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比较熟练地运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4.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

5.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口述估算的过程。

重难点:

1.能熟练地运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 进一步体会除法的含义,借助乘法口诀求商。加深对倍数的认识。

4. 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

5.学生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并列式计算。

●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安排一些实际应用的内容,帮助学生体会乘除法的关系,另外:教师要发现学生提出的好问题,让大家借鉴,打开数学的视野,提高提出数学问题的水平。

什么是好的数学问题呢?就是尽可能充分地利用情境中的数学信息,提高问题的综合性。 本单元需要讨论的问题

相关热词搜索:二年级 苏教版 数学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期末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试卷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17 版权所有 博文学习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湘ICP备09005888号-2